第二章 摄影艺术基础
摄影基础教程PPT课件

第二章 照相机
第二节 照相机相机的基本类型
一、 相机按结构可分以下几类: 1、 旁轴取景器照相机 又称平视取景联动测距相机。取景器与镜头 的光轴互相平行,但不在同一条轴线上。 由于没有采用五棱镜,使用镜间快门,重量轻, 体积小,快门震动轻。 因为取景器与镜头有一定距离,存在一定视 差。拍摄近距离物体时,视差更为明显。 旁轴取景器照相机 多用135 胶片(36mm×24mm), 也有使用120胶片(60mm×45mm、60mm×60mm、 60mm×70mm )的。 典型机型有莱卡M系列。
第二章 照相机
第二节 照相机的基本构造
4. 取景器 取景器能够把将要记录在胶片上的影像近似
地显示出来,它会指导摄影者瞄准和构图。有些 照相机的取景器就是简单的观察窗口,而单镜头 反光照相机的取景器则是由反光镜和棱镜组成的, 摄影者可以通过镜头直接观看影像。对于数码像 机来说,取景器往往是一个微型的LCD屏。 5. 聚焦控制装置
第二章 照相机
第三节 照相机的基本类型
二、 相机按感光材料可分以下两类: 1、胶片相机 使用涂在片基上的银盐或其他能对光起到光化学反应的材料-胶片记录 影像的相机。 2、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是指感光材料和记录方式采用电子化的照相机。具有电子记录、 及时显影、高速传输、便于存储、成本低的特点。它与图象处理软件相结合, 实现了图片后期制作明室化,拓展了图像的创意空间,对摄影的发展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
二、控制影像的清晰度
按动快门的操作力和快门开启的冲击力,都会使相机抖动,影响 影像的清晰度。当快门速度足够快(曝光时间足够短)时,可以将振 动的影响减至最小,快门速度越慢(曝光时间越长),要求相机的稳 定性越高,以保证得到必要的清晰度。要保证拍摄对象的清晰,拍摄 距离越远,快门速度越快。
摄影艺术基础教案

摄影艺术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教授摄影艺术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对摄影的兴趣和理解,提高他们的摄影技能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 摄影器材的选择和使用3. 拍摄技巧和构图原则4. 光线和色彩的运用5. 后期处理和照片编辑技巧三、教学步骤第一步: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概念1. 介绍摄影的定义和发展历史,引发学生对摄影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了解光线的基本性质和对摄影的影响,包括光的颜色、亮度和方向等。
3. 介绍摄影中的曝光概念,包括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的基本知识。
第二步:摄影器材的选择和使用1. 介绍不同类型的相机,如单反相机、傻瓜相机和手机相机等,及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2. 讲解不同镜头的用途和效果,如广角镜头、长焦镜头和微距镜头等。
3.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相机的手持和三脚架拍摄技巧。
第三步:拍摄技巧和构图原则1. 介绍摄影中的构图原则,如平衡、对称、重点和线条等。
2. 解释景深的概念和应用,教导学生通过调整光圈和镜头焦距来控制景深。
3. 引导学生掌握拍摄运动和静物的技巧,并通过实例展示不同主题的拍摄方法。
第四步:光线和色彩的运用1. 讲解摄影中的不同光线状况和光线角度对照片效果的影响。
2. 介绍使用闪光灯和反光板来控制光线的方法和技巧。
3. 引导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并探讨色彩在摄影中的表现方式和表达效果。
第五步:后期处理和照片编辑技巧1. 介绍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后期处理的基本方法,如调整亮度、对比度和色彩平衡等。
2.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后期处理效果的应用,如黑白照片、虚化和滤镜效果等。
3. 教导学生正确使用照片编辑软件的操作技巧,并展示部分照片的后期处理案例。
四、教学评估根据学生的实际拍摄作品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评估方式包括学生的写作、口头表达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察。
五、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摄影技能和创作能力,可以在课后组织摄影俱乐部进行实践拍摄和经验分享。
摄影美学基础 课件 ppt

第二节、对客观世界的审美把握
• (一) 直观纪实 形散神聚 • 摄影本体的基本特征就是纪实,逼真地再
现镜头前的景物——这就是摄影技术的纪 实。但从美学上讲的纪实,并不完全等同 技术上的纪实概念,它主要是指艺术家反 映生活的视角和主体审美意识参与创作的 深度。
• 无限:摄影科学的发展和摄影工业的创新。 使摄影能够运用到更多领域当中。
• 3月1日,马德里竞技卡尔德隆球场,巴塞罗那面对马德里竞技,比赛 进行到第30分钟,哈维右路传中,罗纳尔迪尼奥禁区内漂亮的倒挂金 钩,阿比亚蒂扑救不及。这一漂亮进球,也宣告了小罗的王者归来。
• 北京奥运会的标枪比赛中,肯尼亚运动员 nakhumicha zakayo即将扔出手中的标枪
• 3 摄影家如何展开想象的翅膀 • (1)童心致幻,入趣。 • (2)虚静致幻,脱俗。 • (3)炽热致幻,煽情。 • (4)非理致幻,玄鉴。
• (三) 美的创作和加工
• 从构思到完成作品,不光需要传达心灵构 思的艺术技巧和专业基本功,同时必须具 备技术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维方式。
• 1 摄影也能表现内心世界 • 2 探索心灵摄影的独特魅力 • 3 探索心灵的摄影语态
•
红粉骷髅 (美) 哈尔斯曼 摄
• (三)宏观哲理 形神超然
• 所谓宏观式甚是生活,是与直观纪实、微观探心 相对而言的,它是作者站在历史和美学的高度, 从阶级或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的角度来 俯视生活。这类作品有时也拍摄现实场景,其外 表造型与一般摄影造型有一定相似,但目的是借 题发挥,通过画面形象来揭示客观现实的内在哲 理和运动规律,通过叙事或抒情升华为表意。
第二章2.1摄影简史

10
达盖尔摄影法的改进
1839年时达盖儿式摄影法的标准步骤: 1、 将一块镀银的铜板彻底清洗,并抛光;
2、 把镀银的铜板置于一个装有碘溶液的小箱子内, 在室温下停留5-30分钟,至镀银的表面变为金黄色为 止(可在红灯下观察)。这时,镀银的铜板已光敏化, 可以放入防光盒内,以供拍照; 3、 在暗箱内曝光5-12分钟(f11镜头); 4、 将已曝光的镀银铜板置于75℃的水银上方,面朝 下,进行“显影”; 5、 用海波溶液将留存的银盐洗去(“定影”); 6、 最后用蒸溜水清洗,并晾干; 但是这种摄影术的暴光时间较长,运动的物体拍不下来 1840年的改进:增加如下两个步骤: 达盖尔银版摄影作品《巴 黎街景》。摄于1838年, 曝光约15分钟。因为曝光 时间长,巴黎街头熙熙攘 攘的行人与车辆都不见了, 只留下一个擦靴子的人。
贡献 ①卡罗式摄影法的最大优点是:拍摄了一张负片之后,就可以
比较便宜地印制任何数量的像片.而这个优点,一般人都忽视了。 达盖儿式摄影室能在拍摄之后的片刻间交件,并且,影像纹理非常清 晰。所以,塔尔博特要说服人们购买执照使用他的方法十分困难。
② 由负相到正像,现代摄影法的奠基人。
17
摄影法的发展
名称 日光摄影法
13
他也是第一位自拍的摄影师
他为了扩大影响,1855年拍了本人 肖像,是世界上第一批本人肖像(第 一位自拍者) 1939年3月20日贝亚德在摄影机里面 装上了一张感光纸,第一次完成了 一张质量较好的相片,不过他使用 了近一个小时的曝光时间,在此之 后的日子里,贝亚德完成了许多幅 这种照片,内容包括静物、建筑物、 雕刻作品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贝亚德没有公开他的发明。尽管他 的技术,发明照片流传的很广泛,但 是政府对他并未有任何奖励,于是他 郁郁而终,投河自尽,成为了真正 的“被淹死的男人”
摄影艺术与影像表现的探索与实践

摄影艺术与影像表现的探索与实践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摄影艺术的基本概念,理解影像表现的不同手法和技巧。
2. 使学生了解摄影艺术的发展历程,认识不同时期的摄影流派及其特点。
3. 引导学生掌握摄影构图、光影、色彩等基本知识,并学会运用到实际拍摄中。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拍摄、构图、调整光影和色彩的能力,提高摄影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影像表现手法进行创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评价摄影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摄影艺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摄影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尊重和欣赏不同风格、文化背景的摄影作品。
3. 培养学生通过摄影艺术表达个人情感、观点和价值观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摄影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内容将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个性化指导。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够达到课程目标的预期成果。
在此基础上,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摄影艺术概述- 摄影艺术的发展历程- 摄影流派及其代表作品2. 摄影基础知识- 摄影构图原则- 光影与色彩运用- 摄影器材的认识与选择3. 摄影技巧与实践- 拍摄技巧:曝光、对焦、景深- 后期处理:基本调整、创意修饰- 实践项目:人像、风景、静物摄影4. 影像表现手法- 影像语言的运用- 创意构思与表现- 主题摄影创作5. 摄影作品分析与评价- 分析方法与技巧- 评价标准与原则- 案例分析与讨论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摄影艺术概述,了解摄影发展历程及流派特点第二周:摄影基础知识,学习构图原则、光影与色彩运用第三周:摄影技巧与实践,掌握拍摄技巧及后期处理方法第四周:影像表现手法,探索创意构思与表现方法第五周:摄影作品分析与评价,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摄影艺术概述第二章:摄影基础知识第三章:摄影技巧与实践第四章:影像表现手法第五章:摄影作品分析与评价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摄影基础知识2篇

摄影基础知识2篇摄影基础知识(一)摄影是一种以光为媒介,通过物镜和相机等器材所进行的艺术形式。
今天我们将讲述几个摄影基础知识。
1. 光圈光圈是用于控制相机光线的的装置。
它由一组圆环或相似的板片构成。
通过变化圆环大小或移动板片来改变进入相机的光线的数量。
这样就可以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的亮度和成像的深度。
2.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是指摄影师在按下快门按钮前,光从镜头进入相机与从快门口离开相机所需的时间。
快门速度的快慢决定了照片的曝光时间,可以制造出不同效果的照片。
3. ISOISO是相机的感光度,指在一定的光线条件下,感光器件吸收的光的浓度大小。
通常情况下,低ISO会产生较少电子垃圾,图片相对更清晰,但曝光时间会增加。
高ISO会产生较多电子垃圾,图片相对不是很清晰,但曝光时间会减少。
4. 焦距焦距是指从物镜前方到焦平面距离的大小,它直接影响到成像的大小和景深。
较长的焦距通常用于捕捉远处的主题,较短的焦距通常用于捕捉近距离的拍摄,特别是在宽角镜头中。
5. 镜头类型摄影的不同类型对应着不同的镜头。
广角镜头适用于广阔的景象,如风景和建筑摄影。
标准镜头最适合人物肖像摄影,长焦镜头最适合野生动物和体育拍摄,微距镜头最适合拍摄细节和小物件摄影。
以上是摄影基础的几个部分。
对于摄影的初学者来说,深入了解这些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帮助你快速掌握摄影技术。
摄影基础知识(二)摄影是一种艺术,结合了科学和技能来捕捉瞬间并产生美丽的图像。
今天我们将继续分享摄影的基础知识,以帮助您提高您的摄影技巧。
1. 曝光曝光是照片呈现正确亮度的情况。
你的相机中的曝光测量器将测量相机中的明亮程度,然后会自动设置相机的光圈和快门速度,以便照片不会过度或欠曝。
2. 焦平面焦平面是光线进入相机后距离镜头的焦点最近的点。
对焦时,您正在找寻相机焦距的当前位置,并将其对准要拍摄的目标,以在焦距上实现最佳的清晰图像。
3. 景深景深是指一张照片中所有物体的距离范围,这些物体看上去在相机镜头前都是清晰的。
摄影艺术基础教学文案

摄影艺术基础摄影艺术造型艺术的一种。
以照相机和感光材料为工具,运用画面构图、光线、影调(或色调)等造型手段来表现主题并求得其艺术形象。
拍摄者使用照相机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表达思想感情。
根据艺术创作构思,运用摄影造型技巧,经过暗房制作的工艺程序,制成有艺术感染力的照片。
”就概念而言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根据中文中心词后缀的惯例,“摄影艺术”可通俗理解为:摄影的艺术,广义上包括一切与摄影有关的艺术活动;狭义上特指可以作为一个艺术品种存在的那一部分摄影,是《辞海》所说的“造型艺术的一种”。
内容分类摄影艺术按照它所反映的内容,可分为风景照、静物照、肖像照、风俗照、新闻图片等。
主要特点在于所表现的对象必须是实际存在的。
体裁上分新闻摄影、人像摄影、风景摄影、动静物摄影等.造型艺术是摄影师运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根据创作构思将人物或景物拍摄下来,现经过暗房工艺处理,塑造出可视的艺术形象,用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并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
中西方摄影艺术比较摄影术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诞生于法国,数年后由西方传入中国。
一个半世纪以来,摄影艺术在中国文化的土篮里生长,许多摄影家在摄影艺术创作中追求民族形式和东方神韵。
中国传统美学的养分使中国摄影艺术根深叶茂。
一、由于中西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认识的差异,造成艺术摄影中占主要地位的摄影题材的不同:人体与风景?我们既应当看到摄影的本体特征是纪实,其瞬间的长驻性和纪实的逼其性的特征,表现在中国摄影家与西方摄影家的艺术创作时的方式上是相同的。
但也应当看到由于中国与西方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历史发展进程不同以及文化传统的不同,因而中国与西方摄影艺术的审美意识、艺术理论产生了差异性。
中国传统哲学、美学理论对中国摄影家的审美意识、摄影艺术的表现手法和美学理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造成题材巨大反差的原因,我们可以从社会、政治、历史等多方面去探求。
摄影艺术基础总结

摄影艺术基础总结摄影是一门综合艺术,通过摄影艺术可以通过图像来传达情感、展示美感和记录记忆。
学习摄影艺术的基础知识对于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摄影艺术的基础理论、器材准备、构图技巧和后期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1. 摄影基础理论1.1 光线和曝光光线是摄影的基础。
了解光线的性质能帮助摄影师掌握不同场景下的曝光技巧。
太亮或太暗的曝光都会导致照片质量下降。
掌握曝光三要素,即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是控制曝光的关键。
1.2 焦距和景深焦距和景深是摄影镜头的重要参数。
焦距决定了主题的大小,同时也影响了景深的浅深程度。
通过合理的选择焦距和景深,摄影师可以凸显主题或是突出环境。
1.3 快门速度和运动冻结快门速度是控制时间流逝的关键参数。
通过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摄影师可以冻结快速运动的物体,从而获得清晰的图像。
1.4 光圈和背景虚化光圈是控制镜头光线进入相机的孔径大小。
较大的光圈可以产生背景虚化效果,突出主题。
1.5 白平衡和色彩白平衡是校正照片颜色的关键。
不同光源下的颜色温度不同,通过设置正确的白平衡,可以让照片呈现真实的色彩。
2. 摄影器材准备2.1 相机选择选择一台适合自己需求和技术水平的相机至关重要。
不同类型的相机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如单反相机、微单相机和数码相机等。
初学者可以选择入门级别的相机,随着技术的进步再逐渐升级。
2.2 镜头选择镜头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不同焦距的镜头适合不同类型的摄影,如广角镜头适合风景摄影,长焦镜头适合人像摄影。
选择适合的镜头可以提升摄影作品的质量。
2.3 其他器材除了相机和镜头外,还有其他一些摄影器材可以提升摄影效果。
三脚架、滤镜、遥控器等都是常见的摄影辅助器材。
3. 构图技巧3.1 第三定律第三定律是摄影中常用的构图法则。
将画面分割为九等分,通过将主题放置在交叉点或线的位置,可以使照片更加有吸引力。
3.2 领域划分通过将画面划分为前景、主体和背景,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
摄影基础PPT课件精选全文

照相机的光圈与快门
收
缩
光
光圈的主要作用在于调节、控制进入镜头的的光线投射
圈
到胶片上的进光照度。光圈开的越大,进光照度增大;光圈
好作品的要素 美源于发现
好作品的要素
什么是好作品?如何评价一幅 摄影好作品呢?每个人心中的 目标的标准可能是很不同的。 有人说,技术上没有问题的照 片是好照片;有人说,充满情 趣的照片是好照片。好的作品 必须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引
起观众的共鸣。
一幅好的作品一定存在其内在的魅力。这种魅力主 要来源于三个要素:
偏振镜可以作为中性灰密度镜使用两篇偏振镜相叠加,偏 振镜就可以起到中性灰密度镜使用,达到阻光的目的。
THANKS
Photographic basis
Photographic basis
快门线
释放固定在三脚架上的照相机快门,目的在于避免手按相机快门造成的震动,提高影响的清晰度。
照相机的附件
照相机的附件
摄影包
摄影包的内层应有衬垫作为减震设施,在外出拍摄中,非常需要一个十分顺手、 可用的摄影包。
相机背带
不要小看照相机的背带,给照相机装上背带,套在颈部,可以非常有效地防止 照相机滑落。
好作品的要素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必须符合一定的技术 标准。曝光正确、构图完整、画面简洁这些 都是一幅好作品应该达到的基本技术指标。
拍摄雪景对摄影师是一个考验,需要 精湛的曝光技术,才能为我们描绘这 令人神往的境界。
摄影艺术摄影学基本原理与技巧

摄影艺术摄影学基本原理与技巧摄影是一种以摄影胶片或传感器记录光线的艺术表达方式。
作为一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学科,摄影需要掌握一些基本原理与技巧。
本文将介绍摄影的基本原理、摄影中的构图要素、摄影器材的选择与运用,以及后期制作技巧。
一、摄影的基本原理光线是摄影的基础,理解光线的特性和运用是进行摄影创作不可或缺的基本原理。
摄影中的光线有直射光和散射光之分。
直射光一般产生硬阴影和强烈的对比,适合表现主题的鲜明性和立体感;而散射光则产生柔和的光线和温暖的氛围,适合表现主题的温暖和柔和感。
了解不同光线的特点,有助于摄影师掌握不同光线下的拍摄技巧。
二、摄影中的构图要素构图是摄影中十分重要的要素之一。
摄影师需要将主题有机地融入画面,传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境。
在构图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视角选择:视角的选择直接影响画面的效果,适合的视角能够突出主题的特点和意义。
例如,鸟瞰视角可以展现全景,突显宏伟之感;低角度可以强调被摄主体的威严和力量感。
2. 线条与形状:线条与形状在构图中起着引导视线和增强画面表现力的作用。
摄影师可以通过线条的引导,将观众的目光引向主题,增强画面的动感和层次感。
3. 对称与平衡:对称和平衡的构图可以使画面看起来稳定和整齐。
摄影师可以运用对称构图,使画面中的元素左右对称,给人一种平静和谐的感觉;而平衡构图则要求画面中不同的元素按照一定比例分布,形成视觉上的平衡。
4. 空间运用:摄影中的空间分布也十分重要。
合理运用前景、中景和背景,可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能为主题营造合适的环境。
三、摄影器材的选择与运用摄影器材的选择与运用对于摄影创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器材以及其运用技巧:1. 相机类型:单反相机拥有较高的画质和调校性能,适合追求画面精细度和完美色彩还原的摄影师;而傻瓜相机则相对简单易用,适合初学者。
2. 镜头选择:不同的镜头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角和透视效果。
广角镜头适合拍摄大场景和强调透视感;长焦镜头可以拉近远处景物的距离,突出主题。
摄影艺术基础

11、推荐信息网站: ——宁波站 /product/dc/
易索资讯
购买数码相机的要点
1、定位价格:货比三家 2、定位使用范围:普通家用,摄影爱好用,专业使用 3、定位品牌:建议选知名名牌,一定要正品。如:索尼、佳 能、、尼康、奥林巴斯、理光、美能达、三星、富士等 4、镜头:同价位基础上选大的 5、像素:同价位基础上选高的 6、变焦:重点看光学的 7、存储卡:1G左右,最好有“数码伴侣” 8、电池:待机时间长些,最好双电池 9、造型:款式、大小按个人喜好,时尚、实惠即可 10、液晶显示屏:耗电,不必太大 11、推荐信息网站:易索资讯——宁波站 /product/dc/
柯达公司总裁兼彭安东
简单历史
1996年,卡西欧推出了低于6000元人民币 的的零售消费型相机,开创了数码相机迈入电 脑商品行列的里程碑。
卡西欧
简单历史
2000年~2003年数码相机的分辨率迅 速提高,300万、400万、500万……的数 码相机纷纷出场,若光论像素之高,最高 的像素已经超过了1000万像素,在和传统 相机的竞争中,画质已经不成为问题了。
爱普生数码伴侣PMP
索尼公司发布迷你闪存卡
购买数码相机的要点
8、电池:待机时间长些,最好双电池
购买数码相机的要点
9、造型:款式、大小按个人喜好,时尚、实惠即可
富士公司s5pro数码单反
佳能IXY DIGITAL 2000 IS
购买数码相机的要点
10、液晶显示屏:耗电,不必太大
购买数码相机的要点
数码相机的普通挑选
• 目前200万像素应该是入门级产品的标准。分辨率基本上 在1600×1200dpi左右,可以在5×4英寸的面积上保持相 当良好的效果。 • 一般2~3倍的光学变焦已经足够,再加上3倍左右的数码 变焦加以辅助,完全可以胜任日常拍摄。 • 绝不要贪图附加功能越多越好。 • 自带存储卡不够用的话可以通过外插存储卡来扩充容量。 • 在高端和专业级的产品上,国产的数码相机和国外的产品 相比还是略逊一筹的,甚至还不能达到国外产品的高性能 和高指标。一些中低端入门级的国产数码相机,已经非常 成熟,完全值得我们信赖,而且在价格上也有一定优势。 •
摄影构图基本课程设计

摄影构图基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如黄金分割、对角线原则、对称构图等;2. 学生能了解并运用不同拍摄角度和镜头焦距对构图效果的影响;3. 学生能掌握摄影构图中光线、色彩、形状等元素的运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构图原则,独立拍摄并创作具有美感和主题思想的摄影作品;2. 学生能在拍摄过程中,灵活调整拍摄角度和镜头焦距,以达到理想的构图效果;3. 学生能通过后期处理软件对摄影作品进行简单调整,提升画面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摄影艺术的热爱和兴趣,提高审美能力;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3. 学生通过摄影实践,体会生活中的美,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摄影构图基本课程,适用于初中或高中年级学生。
学生在本课程中需具备一定的摄影基础和审美观念。
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摄影创作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列举并解释至少三种摄影构图原则;2. 学生能展示至少三幅运用不同构图原则的摄影作品;3. 学生能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对摄影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二、教学内容1. 摄影构图基本原则:- 黄金分割法- 对角线原则- 对称构图法- 三分法- 引导线构图法2. 拍摄角度与镜头焦距:- 俯拍、平拍、仰拍的特点与应用- 广角镜头与长焦镜头的构图效果- 微距镜头在构图中的应用3. 光线、色彩、形状:- 光线在摄影构图中的作用- 色彩搭配与情感表达- 形状与线条在画面中的布局4. 摄影构图实践:- 实地拍摄,运用所学构图原则进行创作- 后期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调整画面效果教学大纲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摄影构图基本原则的学习与练习第二课时:拍摄角度与镜头焦距的应用第三课时:光线、色彩、形状在摄影构图中的运用第四课时:实地拍摄与后期处理第五课时:作品展示、分析与评价教材章节:《摄影基础》第四章:摄影构图《摄影艺术》第二章:构图与画面布局《数码摄影完全攻略》第六章:构图技巧与实践教学内容关联性:本章节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涵盖了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拍摄技巧和后期处理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摄影构图知识。
摄影基础教案

摄影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导言l 9世纪上半叶。
经过法国人尼普斯·达盖尔等先辈的不懈努力,在1839年发明了摄影术。
从此,影像就逐渐被用于各行各业。
特别是在商业艺术设计、印刷方面更是广为使用,它使原来需要经过很多年训练才能画出来的形象,只需经过镜头和显影等摄影技术就能轻易地反映出来,而且可以达到逼真的效果。
我们现在所看见的许许多多的商业印刷品和商业喷绘作品都使用了影像元素。
目前人们对影像这一元素有着许多方面的研究,如艺术摄影、广告摄影、产品摄影、服装摄影等;但是从影像和艺术设计的角度进行系统研究却不是太多,因此,本课程从新闻摄影的角度进行探讨,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影像这一元素为设计服务。
摄影实践是指摄影者运用照相机及其辅助器材进行摄影创作的具体过程。
第1章概论第一节摄影术的诞生和发展①1839年8月19日,公布达盖尔发明银版摄影术的详细经过,摄影正式诞生。
②在我国远在二千多年前,科学家对摄影的几何光学进行了研究和实验。
在《墨经》中,记载了小孔成像的实验,说明了物与型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现象,阐述了光的直线传播性。
③到了16世纪1816年,法国人尼斯得到世界上第一架照相机。
到1826年,他终于拍摄成世界最早的照片,到1839年,才产生感光材料—银版第二节摄影与摄影艺术一、摄影的含义二、摄影在社会的作用三、摄影艺术的发展以及摄影与绘画的矛盾摄影是: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感悟用脑去思维、用手去捕捉第三节摄影的基本特征一、摄影的技术特征二、摄影的表现特性1、记实性2、瞬间性3、选择性题材的选择最佳时机的选择拍摄技术的选择处理方式的选择思考题:从摄影、数码摄影的发展历史来解读当代的摄影、数码艺术摄影的发展与变化。
自学:将收集的摄影、数码艺术摄影作品进行分类和分析。
讨论:进行摄影、数码艺术摄影作品的风格和鉴赏讨论。
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了解摄影的基本概念、定义以及历史发展。
了解摄影的基本制作流程。
人像摄影基础课程设计

人像摄影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人像摄影的基本概念,掌握人像摄影的基本技巧和理论知识。
2.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不同光线的特点及其在人物拍摄中的应用。
3. 学生能掌握构图原则,并运用到人像摄影中,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熟练操作相机,进行人像摄影的拍摄实践,掌握基本的拍摄姿势和技巧。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针对不同场景和人物特点,进行合适的拍摄创作。
3. 学生能运用后期处理软件对人像摄影作品进行基本的修饰和调整,提高作品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人像摄影的学习,培养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对摄影艺术的热爱。
2. 学生在拍摄过程中,尊重被摄者,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 学生能通过摄影作品表达情感,关注社会现象,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人像摄影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人像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其观察、创造和审美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或高中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但可能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和课后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人像摄影的基本技能,提高其摄影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评价。
二、教学内容1. 人像摄影基本概念:介绍人像摄影的定义、分类和拍摄对象,分析人像摄影的艺术特点。
教材章节:《摄影艺术》第二章第二节2. 摄影器材与基本操作:讲解相机的种类、镜头选择、拍摄模式及基本设置。
教材章节:《摄影技术》第一章3. 光线运用:分析自然光、人工光的特点,探讨在人物拍摄中如何运用光线塑造形象。
教材章节:《摄影光线》第三章4. 构图技巧:介绍人像摄影的构图原则,如黄金分割、对称、三角形构图等,并分析其在实际拍摄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摄影构图》第四章5. 拍摄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室外或室内人像拍摄实践,现场指导拍摄技巧,解答学生疑问。
《摄影基础》课件ppt

曝光技巧与实践
正确曝光
根据拍摄场景和主题选 择合适的曝光模式(如 光圈优先、快门优先等 ),确保图像明亮、细
节丰富。
曝光补偿
在自动曝光模式下,通 过调整曝光补偿参数来 控制曝光量,以获得更
理想的画面效果。
高级曝光技巧
掌握多种曝光模式和参 数的组合运用,如包围 曝光、HDR等,以应对 复杂的光线环境和拍摄
人工光
由人造光源发出的光线,如闪光灯、台灯等。特点是光线强度和色温可调,适合拍摄室内人像和 静物。
混合光
自然光与人造光的结合,拍摄时需注意不同光源间的色温平衡。
曝光的概念与原理
曝光
通过相机镜头进入相机感光元件的光 量。曝光时间越长,感光元件接收的 光量越多,图像越明亮;反之则越暗 。
曝光原理
相机通过控制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来 控制曝光量。快门速度越快,曝光时 间越短;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
06
摄影实践与作品展示
摄影实践的建议与技巧
掌握基本摄影技巧
了解并掌握摄影的基本技 巧,如曝光、构图、景深 等,是拍摄优秀作品的基 础。
观察与发现
培养观察力,善于发现生 活中的美好瞬间和细节, 让作品更具情感和故事性 。
实践与反思
多进行摄影实践,不断尝 试和反思,提升自己的摄 影技术和审美水平。
优秀摄影作品展示与赏析
摄影术自19世纪初诞生以来,经 历了多次技术革新和发展,从湿 版摄影、胶片摄影到数字摄影, 不断推动着摄影艺术的发展。
摄影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1 2
3
构图原则
通过合理安排画面元素的位置、比例和色彩等,以突出主题 、增强视觉冲击力和美感。
曝光控制
掌握光圈、快门速度和感光度等参数,以获得合适的曝光效 果,使画面明暗、细节得以展现。
《摄影艺术之构图》教学教案设计

《摄影艺术之构图》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摄影构图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摄影构图的概念和重要性。
使学生认识到构图在摄影中的作用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摄影构图的兴趣和热情。
1.2 教学内容摄影构图的定义和意义。
构图的基本原则和要素。
构图与视觉效果的关系。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构图的概念和原则。
展示法:展示优秀摄影作品,分析构图要素。
实践法:学生进行摄影实践,尝试构图。
1.4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
学生理解度:学生能够理解构图的概念和原则。
学生实践能力:学生能够运用构图原则进行摄影创作。
第二章: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
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构图原则进行摄影创作。
2.2 教学内容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对称、平衡、对比、节奏、重复、引导。
每个原则的含义和作用。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每个构图原则的含义和应用。
展示法:展示作品,分析每个原则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
实践法:学生进行摄影实践,运用构图原则。
2.4 教学评价学生理解度: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每个构图原则。
学生实践能力:学生能够运用构图原则进行摄影创作。
第三章:摄影构图的要素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摄影构图的要素。
使学生能够分析并运用构图要素进行摄影创作。
3.2 教学内容摄影构图的要素:线条、形状、色彩、质感、光影。
每个要素在构图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每个构图要素的含义和作用。
展示法:展示作品,分析每个要素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
实践法:学生进行摄影实践,运用构图要素。
3.4 教学评价学生理解度: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每个构图要素。
学生实践能力:学生能够运用构图要素进行摄影创作。
第四章:摄影构图与视觉效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摄影构图与视觉效果的关系。
使学生能够通过构图创造出吸引人的视觉效果。
4.2 教学内容构图与视觉效果的关系:如何通过构图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构图与画面平衡:如何通过构图创造出平衡的画面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构图的诸多元素
我们选择摄影画面的背景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A 抓特征 B 求简洁 C 有对比
三
构图的诸多元素
4 空白 它们是由单一色调的背景所组成,形成实体形象之 间的空隙。 画面空白部分所起的作用主要有: 1 突出拍摄主体 2 塑造画面意境 3 呼应联系对象 4 伸展对象运动 5 合乎比例关系
第一节 摄影构图的基本概念 摄影构图 :
所谓摄影构图,就是把要表现的拍摄对象有机地安 排在一幅摄影画面中,使其产生一定的艺术形式, 通过它把摄影者的意图和观念表达出来。这里包括: 被摄主体在画幅中所处的位置,透视与空间深度的 处理、影像清晰与模糊程度的控制、色彩的配置、 影调与线条的应用、气氛的渲染等等。
二
拍摄方位
拍摄方位,是指拍摄点与被摄对象之间在同一平 面上的对应关系。拍摄方位的变化,体现在照片 画面上就是构图形式的变化。由于拍摄方位的变 化,产生了正面构图、侧面构图、斜侧面构图、 后侧面构图和背面构图等不同的构图形式。
三 拍摄角度 拍摄角度,是指拍摄点与被摄对象之间的水平线高 度的变化关系。拍摄角度的选择,体现在照片画面 上就是地平线之高低和被摄对象平面结构的变化。 摄影创作实践中,形成了平摄角度,仰摄角度和俯 摄角度三种造型效果。
二
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 1 黄金分割法
根据心理学经验,将主体景物安排在黄金分割点 附近,能更好地突出主体景物在画面上的作用,有 利于周围景物的协调和联系,产生较好的视觉美感 效果,使主体景物更加鲜明、突出。
二
2
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
确立结构中心 黄金分割法只适合于单个的拍摄对象,如果我 们所拍摄的是一组群像(山川风物,风光建筑, 风土人情等),黄金分割法就不太适用了,这时 我们就必须考虑如何来确立结构中心,让结构中 心处于黄金分割位置上。
四 色彩象征
人们看到某种色彩往往会联想起生活中所感受的某种实 物,从而产生象征性的感觉: 红色:给人以热烈、喜庆、胜利、革命、紧张等感觉; 黄色:给人以高贵、光明、富有、明朗、轻快等感觉; 绿色:给人以生命、青春、希望、生机、和平等感觉; 蓝色:给人以崇高、永恒、宁静、深沉、诚实等感觉; 紫色:给人以哀伤、威严、邪恶、神秘、高贵等感觉; 白色:给人以明净、纯洁、朴素、坦率、悲伤等感觉; 黑色:给人以庄重、肃穆、神秘、恐怖、哀伤等感觉。
三
构图的诸多元素
3 环境 摄影画面上有些对象是作为环境的组成部分,对主体、 情节起烘托作用,以加强主题的表现力。 作为环境组成部分的对象主要有前景和背景。
前景处在拍摄主体前面,特点是呈像大,色调深,大都处 于画面的四周边缘。前景可以是树木、花草,也可以是人 和物。 背景,是指在主体的后面用来衬托主体的景物,以强调 主体是处在什么环境之中,背景对突出主体形象及丰富 主体的内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
3
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
均衡与呼应 摄影的构图(静物,人像,风光等)如果兼顾一个均 衡与呼应的问题,给人的感觉是画面稳健、合理。
图3-2
音乐家斯特拉伦斯基
[美]阿诺德· 纽曼摄
二
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
均衡 是“均等、平衡”之意。 摄影上的均衡是人们对一幅摄影作品整体上的一种 稳定、匀称、流畅的感觉,是人们欣赏艺术作品时 的一种心理要求。 呼应,是主题的需要,能使整个画面丰富;从结构 关系上讲,呼应则是为了均衡。
二
4
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
对比 摄影是视觉艺术,视觉艺术一般都格外强调视觉的 冲击力。使用对比的手法,运用巧妙,会产生强列 的震撼力而打动观众。
图3-3 乌干达的干旱 [英]威尔斯 摄
二
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
5 净化背景
(1)选择一块干净地墙壁,或幕布作为人像 摄影的背景 (2)运用仰角或俯角来净化背景 (3)选择逆光来净化背景 (4)利用雨雪雾天来简化背景 (5)利用长焦距镜头虚化背景
二 1 2 3 4 5
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 黄金分割法 确立结构中心 均衡与呼应 对比 黄金分割法 在摄影构图中,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在画面上横、 竖各画两条与边平行、等分的直线,将画面分成9 个相等的方块,称九宫格。直线和横线相交的4个 点,称黄金分割点。
图3-1黄金分割法
二 线条的运用 1 表达事物的特征 2 传达心灵情感 3 表现动作和情节
图3—21
奥体小曲
章节目录
第四节
影调的表现力
一 什么是影调? 影调是黑白摄影的造型手段和技术概念。 影调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被摄体表面的不同 亮度在黑白感光材料上所形成的阶调层次— —黑、白、灰以及处于这三个主要等级之间 的过渡层次。二是指画面中的影像所表现出 的明暗层次和明暗关系,它是处理画面造型、 构图及烘托气氛、表达情感、反映创作意图 的重要手段。
3 中景
中景常常以动作情节取胜,环境降到次要地位,中景人物中,动作、 姿态和手势常常是画面中的主要部分。
4 近景
近景主要用以突出人物的神情或者物体的细腻的质感。“近取其 神”是近景表现的特点。近景拍摄人物,面部表情是画面的主要 内容。“近取其质”:重在表现好物体的色彩、纹理、质地。
5 特写
特写是把对象的某一局部充满画面,从细微处来揭示 对象的内部特征。如人物的眼睛,人的手,另外特 写下的一朵小迎春花,一株小草芽,一朵荷花,一 片红叶等等都能给人以生命的欢悦。特写常常富有 寓意性和抒情性,较为含蓄,能启发人们的想象力。 在影视编辑中,常常被用来插画面或转场。
章节目录
第五节
色彩的表现力
一 光与色 摄影作品主要是借助光完成的,没有光就没有摄影。 我们能看到被摄体及被摄体的颜色,就是光的作用。 不同的光源有着不同的光源色,不同的光源色对被 摄体有着不同的影响。
章节目录
二 色彩的基调和分类
1. 色彩的基调是指画面色彩的基本色调,即主要色彩 的倾向,也就是给人总的色彩印象。色彩的基调对 塑造形象、表现主题、引发意境有重要作用。 2. 彩色画面的基调分类 黑白照片的基调分为“高调、低调、中间调”三种 对彩色 画面的基调分类则尚无定见,有以下分类: (1) 根据黑白画面的基调分类,彩色画面也可以分 成三种基调,称为“冷调、暖调、中间调”; (2) 依据画面色彩组成的特性分类,可以把彩色画 面的基调分为:“暖调、冷调、对比色调、和谐色 调、浓彩色调、淡彩色调、灰彩色调”等。
五 色彩的对比
色彩的对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色别的对比 (1)邻近色对比——是指按照光谱排列,即红、橙、黄、绿、青、 蓝、紫的顺序,用相邻的色别作对比,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 绿等等。 (2)三原色对比——即“红、绿、蓝”三原色对比 (3)互补色对比——如“红与青”、“蓝与黄”、“绿与品红”等, 均属于互补色对比。
章节目录
第二节
拍摄三要素:距离、方位、角度
一 拍摄距离 拍摄距离,是指拍摄点与被摄对象之间距离远近 变化的关系。拍摄距离的远近变化,体现在照片 画面上就是景别的变化。通过距离的远近变化, 来确定景物形象的大小以及所包含的空间范围。 通常所说的景别包括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 写。
章节目录
1 远景
图3—19 远帆
图3—18
爱因斯坦
哈尔斯曼摄
图3—20
校园美如画
章节目录
第三节 线条的表现力 一 线条的提炼
1 线条的作用 所有造型艺术都非常重视线条的概括力和表现力,它 是造型艺术的重要语言。
章节目录
2 线条的功能 (1)我们看到的自然现象,不管是大海、森林,还 是高山和深谷,并根据其特点,选出横、直、曲斜 等线条形式,可以作用于画面的整体结构和主体形 象总的姿态,在画面结构中发挥它主要的作用。 (2)线条可以通过对主体、陪体和背景等细部的刻 划,造成不同的质感,量感和空间感。 (3)线条在造成一件作品的旋律、节奏和意境方面, 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 摄影艺术基础
3.1 构图的基本概念 3.2 拍摄三要素 3.3 线条的表现力 3.4 影调的表现力 3.5 色彩的表现力 3.6 光线的魅力
第一节 摄影构图的基本概念 一 构图的概念
构图一词是英语COMPOSITION的译音,为造型艺 术的术语。它的含义是:把在形式美方面诉诸于视 觉的点、线、形态、用光、明暗、色彩的各部分组 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 面。 摄影构图习惯叫法是“取景”。
(1) 高调的作品是以白到浅灰的影调层次占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加 上少量的深黑影调。高调的作品给人以光明、纯洁、轻松、明快 的感觉。 (2) 低调作品以深灰至黑的影调层次占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少量的 白色起着影调反差作用。低调的作品有时让人感到坚毅、稳定、 沉着、充满动力,有时又会觉得黑暗、沉重、阴森森。低调表现 的感情色彩比高调更强烈、深沉。 (3)中间调(灰色调)中间调照片通常是层次丰富,色调明朗,给 人以强烈的真实感,作品有其独特的魁力。
远景是距离被摄对象远处拍摄,包含的空间范围比较大、 包含的事物比较多、以表现场面、规模、数量、气势 和空间环境为主的画面景别;主要以大自然为表现对 象。
2 全景
全景用来交待事件发生的环境及主体物与周围环境的关 系。与远景比较,全景有较明确的内容中心,以表现某 一个被摄对象的全貌和它所处的环境为目的。
3 线条的特点 (1)垂直线条:可以促使视线上下移动,显示高度,造 成耸立、高大、向上的印象。 (2)水平线条:可以导致视线上下移动,产生开阔、伸 延、舒展的效果。 (3)斜线条:会使人感到从一端向另一端扩展或收缩, 产生变化不定的感觉,富于动感。 (4)曲线条:使视线时时改变方向,引导视线向重心发 展。 (5)圆形线条:可以造成人们的视线随之旋转,有更强 烈的动感。
五 常见摄影构图需要注意的方面
3 头顶出现物体 在拍照的时候,没有仔细观察被摄主体身后的背景,出 现了物体支柱的线条明显地位于人物头部的上方。只 要摄影者调整一下拍摄位置和角度,躲开背景上的那 个干扰物体或者增大光圈,缩短景深,使背景发虚, 以至近乎消失。 4 画面顶天立地 有些初学摄影者拍照时喜欢让被摄主体顶天立地充满画 面,这很不利于照片后期制作过程中进行裁剪。同时 也会令作品显得拘谨、死板。建议在被摄主体四面都 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