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论文(7篇)-计算机基础论文-计算机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论文(7篇)-计算机基础论文-计算机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第一篇: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对于不同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每个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教学,就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新进行调整,并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满足不同专业对计算机课程的需求。下面就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从几个方面提出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一)面向专业的教学目标
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具备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针对各不同专业,对学生具有的计算机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对于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来说,只有清晰明确地认识课程教学目标后,教师才能调整教学内容,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二)分层次教学的教学方法
分层次的教学是指按照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学生入学前,由于地区差异、各省市生源素质差异以及城乡差异等因素,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能力也各不相同,所以在学生入学后,学校可以进行一次统一的计算机基础能力考试,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分出免修班、普通班和提高班。免修的学生可申请不参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以等级考试成绩申请获得本门课程的学分;提高班的学生是具有一定的计算机使用基础,根据他们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适当加快教学进度,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目的在于让这部分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并更加熟练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普通班针对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按照正常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课程的课时安排要比提高班适当增加。分层次的教学模式能够推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面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可以采用“1+1+x”课程体系,其中包括1门“大学计算机基础”必修课,1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选修课,以及x门和专业相关的工具软件教学。为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
设多门计算机类课程,可以保证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中既涵盖基础知识、应用知识以及和专业相关的知识,还完善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体系以适应专业要求。多门计算机课程的开设,无论对于学生自身的提高,还是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所有高职高专学生必修课程之一,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下一步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技术支持。二是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开设可以让学生对应用软件的开发过程及软件设计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初步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可以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分析和调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初步具备应用软件开发知识,可以与软件开发人员进行沟通,能够准确表达对于本专业软件的用户需求,培养和锻炼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可以根据专业特点选择C语言、visualbasic语言或其他语言。三是专业工具软件教学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让学生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基本工具,能、熟练地应用到专业领域,成为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四)考试模式的改革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既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直观反映教学效果。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应着重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应以上机考试为主。可以采用过程式考核,把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改变以往学生只求考试过关,学习目标
不明确,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的情况。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可以采用不同的考试形式,如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可以采用课程设计的形式,而偏重于理论的课程可以采用提交论文的考试方式。综合应用多种考试形式,既可以缓解学生对考试的畏惧心理,又可以更好地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使教师更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结语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教学目标、内容和模式必须以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核心,与时俱进,不断改革,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不同专业岗位的需求,培养出与社会岗位相结合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第二篇: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
一、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作用与地位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坚持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结合,要注重课程的交叉融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以探索和研究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具有认知和创造的理念,这是高
职院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思路。
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教学模块的构建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本质目的是为了使现代人才与时俱进、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借用计算机这一现代化工具提高未来职场工作中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模块法”以及“竞赛法”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模块法”主要是将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类型的不同进行分类,以实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简单来说就是将平时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的技术要求分为基础项、拔高项,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对学生开展教学工作,这样考虑到专业的特殊性和不同专业的不同要求,符合“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主义理论。
2.改变教学方法
首先,促使课堂教学趋向职业化;对于计算机课堂教学来说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尤为关键,如果根据不同学生的专业类别设立不同的教学情景和教学内容,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相信可以使学生全神贯注的投入到学习中,这是提高其职业能
力的基础和前提。其次,促使教学方法任务化;计算机基础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其中很多专业知识都需要依靠实际操作来完成,为了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改进教学理念,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势在必行。根据计算机教学的特质,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所谓任务驱动比较适用于专业性较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中,它主要以多样化的教学任务为载体,并通过教师科学合理的安排,将其与教学内容完美结合,借助目标的强大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学生能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会必要的知识理论和实践操作,因此这一教学方法非常适用于“模块法”教学中。
三、结束语
新时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基础教育担负着信息技术在各学科领域的普及与应用的艰巨任务。为了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具备应有的知识和能力,在就业竞争中突显自身职业能力的显著优势,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要与时俱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地升级完善,和改革创新。
第三篇: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1改变教学思路,提高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