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的成因特征分类
旅游资源分类原则与成因
7
旅游资源的分级、分类是对旅 游资源的再认识过程,同时也 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 了方便。因此,旅游资源的分 级、分类要简明、实用,具有 实践的可操作性。
旅游资源分类原则和成因
8
旅游资源分类目的和义
旅游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 础和基本条件,因而旅游资源一直是旅游产业发 展和旅游研究所关心的重要内容。为了深入认识 与研究旅游资源,更好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更 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和取得良好效益,必 须在认识各类旅游资源形成机制普遍规律的基础 上,寻找各类旅游资源之间的差异,找出不同旅 游资源的特点,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科学分类 。
旅游资源分类原则和成因
9
旅游资源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其存在的同质性和异质性, 按照一定的目的、需要,将其进行合并归类的一个科学区 分过程。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分类,不仅便于旅游资源 的归档、查找、管理和对比,也是认识、评价旅游资源, 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的客观需要,是旅游管理者、 旅游开发者和旅游决策者制定旅游规划、保护旅游资源和 旅游环境所必不可少的科学资料和重要依据。通过对旅游 资源进行分类分级,拟定旅游资源结构(主次关系),能为 合理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科学组织旅游产品,以及旅游 规划的文本编制、旅游规划的实施提供系统资料和判断对 比标准。
旅游资源分类原则和成因
13
成因指旅游资源的基本成因与过程,如人文旅游 资源主要是人为原因形成的,而自然旅游资源则 是自然原因形成的。自然旅游资源中的地貌旅游 资源按成因可分为流水作用的旅游地貌、风力作 用的旅游地貌、溶蚀作用的旅游地貌等。
旅游资源分类原则和成因
14
功能指旅游资源能够满足开展旅游与休闲 活动需求的作用和效能。根据功能的不同 ,可以把旅游资源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观 光游览型旅游资源、参与体验型旅游资源 、商品购物型旅游资源、保健疗养型旅游 资源、文化教育型旅游资源和感情寄托型 旅游资源等。有的旅游资源可以满足开展 多种旅游活动的需求,因而具有多种旅游 功能。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用)
巴西狂欢节
一些著名的旅游胜地,是自 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巧妙 结合的典型,既有迷人的自然景 观,又是文物古迹荟萃的地方。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 浙江雁荡山 ❖ 险峻华山 ❖ 路南石林 ❖ 武陵源群峰
❖ 黄山云海
❖ 黄果树瀑布 ❖ 桂林山水
❖ 香山红叶
自然景观 水文地理景观
生物景观 地质地貌景观 气象气候景观
探险、猎奇、游乐、疗养
地文景观
凸峰/黄山天都峰
地文景观
桂林独秀峰
地文景观
雅丹地貌
地文景观
重庆奉节天坑
地文景观
玄武岩柱状节理
地文景观 云南香格里拉白水台钙华景观
水域风光
河流 (岷江)
水域风光
湖泊 古钟潭(浙江瑞安)
水域风光
瀑布 庐山瀑布/德天瀑布
水域风光
冰雪地 冰川观光地、常年积雪地
和现象
和现象
一般比较缓慢
一般比较迅速
地文景观、水域风光、遗址遗迹、建筑与设
生物景观、天象和气 施、旅游商品、人文
候景观
活动
探险、猎奇、游乐、 教育(知识、文化) 疗养
依据旅游资源的特性采取防范措施 1.(2014·课标Ⅰ,42,10分)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
“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 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3位旅游 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下图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 196米), 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一、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 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 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成因及分类
【目标】 1. 掌握旅游资源的形成条件与地域分异。 2. 能够认识到旅游资源地域分异的规律。 3. 明确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的基本原则、依据和步骤。 4. 了解现有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案。 【重点】
旅游资源成因 旅游资源分类 旅游资源地域分异
主要内容
4.1 地域分异与中国旅游资源 4.2 旅游资源形成的条件 4.3 旅游资源分类的原则 4.4 旅游资源分类的依据 4.5 国外旅游资源分类方案 4.6 中国旅游资源分类方案
4.1.2 中国旅游资源地域分异
中国地域广阔、差异显著、历史悠久、人口众多,自然旅游资 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特色突出。但是,受自然地理环境、 人类地域空间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呈现出一定 规律性。 (1)中国旅游资源的东西差异:东人文,西自然 (2)旅游资源的南北差异:“南秀北雄” (3)中国旅游资源富集区的分布有规律性: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
4.1.3中国旅游资源分布规律
中国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三大地形阶梯的过渡区域,这是中国旅 游资源分布最明显的地理规律。
在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交接区域,即青藏高原的边缘过渡区的昆 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岷山—邛崃山—横断山脉,附近集聚了众多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如敦煌石窟、九寨沟、四姑娘山、玉龙雪山、三 江并流区、西双版纳等。
地表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四个空间层面,由岩石、土壤、水、植 被、人与动物、大气、阳光等要素构成,各要素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形成既相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各种自然景观。
1 地质地貌景观的形成 2 水文景观的形成
3 生物景观的形成
4
天象气候景观的形成
4.2.2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条件
人文是人类活动的历史遗存。社会文化的地域差异在自然因素和 人文因素影响下,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形态形成文化差异, 呈现出颇具魅力的民族文化和异域风情;艺术和宗教的深刻影响;为 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而创造为适应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旅游者多样 化的需求,旅游资源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大,新的旅游景区、景点正在 不断建设形成。
《旅游资源概论》课件
旅游资源的效益评估与可持续利用
经济效益评估
通过旅游收入、就业机会和产业贡献 等指标评估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评估
分析旅游业对当地社会文化、教育和 卫生的影响,评估其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评估
评估旅游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 影响,关注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利用策略
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控制游客 数量和行为,保护旅游资源,实现可 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概论》 ppt课件
目录
• 旅游资源概述 • 自然旅游资源 • 人文旅游资源 •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旅游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01
CATALOGUE
旅游资源概述
旅游资源的定义
旅游资源
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游客产 生吸引力,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 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THANKS
感谢观看
04
CATALOGUE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与原则
概念
旅游资源开发是对潜在的旅游资源进 行调查、评价、规划和建设的过程, 旨在将其转化为具有吸引力和市场价 值的旅游产品。
突出特色
挖掘和突出地方文化和自然资源特色 。
可持续性
确保资源的长期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 护。
市场导向
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前提,进行产品设 计和定位。
旅游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旅游资源的利用方式
生态旅游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通过旅游活动促进 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
乡村旅游
利用乡村自然风光和农业资源,提供休闲度 假和观光体验。
文化旅游
依托当地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吸引游客体 验当地文化特色。
什么是旅游资源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2、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是如何形成的?(一)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1)地球的圈层构成自然旅游资源。
(2)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组合规律决定旅游区、旅游点的形成。
(3)自然旅游资源受地球景观带的分异规律控制。
(4)地质作用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本底。
(5)地球水体的水文特征。
①海洋:海滩、海岛、珊瑚礁、海洋生物资源。
②河流:上流急流峡谷众多;中游波涛滚滚;下游水网密布,形成不同的资源特色。
⑤瀑布:形、色、声三态变化,形成独具旅游资源。
④泉:千姿百态。
③湖泊:形形色色,绚丽多姿。
(6)气候的差异性①由于气候的区域差异,形成了康乐气候、避暑胜地、避寒胜地等旅游资源。
②与其它要素组合,形成具有特色的吸引物,如热带雨林景观、干旱沙漠景观、寒带冰雪景观。
③垂直变化可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旅游资源。
④气候要素变化:濛濛细雨、山间云雾、林海雪原、朝霞晚露、旭日夕阳、雾松雨松。
(7)地球生物的多样性①生物化石旅游资源②子遗动物和植物③不同的植物群落,形成不同的景观④绿色植物是构成景区的重要要素。
(二)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1、历史遗存①古人类遗址:原始部群聚居、活动遗址、生活用具与生产工具、原始艺术及墓葬等。
②陵墓:秦始皇墓、明十三陵、印度泰姬陵、埃及金字塔等。
③古建筑:古城墙、堡垒、楼阁殿堂、桥塔亭榭等。
其它有石雕刻、伟大工程、古都、名人伟人遗址、遗迹,重要历史事件的遗址、遗迹及至神话传说所依托或附会的地点或建筑都以其独特的价值在今天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一般来说,人文旅游资源越古老,其价值就越高。
2、社会文化差异①横向差异:正是由于社会文化上的差异,使一地居民对另一地产生未知感,这是形成旅游者从一地向另一地移动的重要原因。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与分类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与分类“生态旅游资源”一词是随着生态旅游活动而出现的概念。
它是吸引生态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的客体,又是生态旅游活动得以实施和生态旅游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那么生态旅游资源有哪些特征和有哪些分类?一、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一)、生态特征生态旅游资源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在其形成上具有原生性与和谐性特征;在其构成上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因其自身的脆弱性,故需保护。
1、原生性与和谐性原生性是指生态旅游资源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原本自然生成的,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原始森林”等。
原生自然生态系统既包括让人赏心悦目的山青水秀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也应该包括一望无际荒无人烟的荒漠。
原生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是大自然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化,生命与当地环境磨合而成的,除了其感观上的赏心悦目,更以它丰富的美学、科学及文化内涵吸引游客。
和谐性是指人遵循生态学规律,与自然共同创造的、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生态系统。
这些生态系统的形成有的是因生产力限制顺应自然而建,如农耕文明的田园风光;有的则是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所建,如中国名山、中国园林;有的则严格遵循自然生态学规律所建,如野生动植物园等。
这些文化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人与自然和谐,或者说具有和谐之美。
2、综合性与系统性综合性是指生态旅游资源是由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物、动物及当地民族等生态因子所组成的一个综合体。
如森林,其生长离不开当地的气候、水文及土壤,其内有与之相互依存的动物,当地人依靠它而生存和发展。
系统性是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各组分之间、系统的内部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限制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使其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存在着自己特有的生态结构特征和能量流、信息流和物质循环,游客作为一生物体参与到这一系统同时,也对这一生态系统的演替发挥作用。
3、脆弱性与保护性脆弱性是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对作为外界干扰的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超出这一限度就会影响和破坏这一系统的稳定性。
旅游地理学知识
中国最早旅游经济地理《货殖列传》,最杰出区域旅游地理《徐霞客游记》。
中国旅游地理是研究中国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时空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学科:1.旅游资源和旅游景观的研究 2.中国旅游地理区划及旅游区旅游地理特征的研究 3.旅游地理环境与旅游活动关系的研究4.中国旅游地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根据旅游资源的性质和成因特征分类:自然旅游资源-是最基本的旅游资源(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人文旅游资源(古迹与建筑类、休闲求知健身类、购物类)。
旅游资源的特征:审美性与文化性、地域性与广域性、季节性与节律性、组合性与整体性(举例:旅游资源的吸引性功能是由一种以上组合因素协调配合形成的,组合性、整体性喜迎功能,旅游资源的组合因素协调配合好、组合规模越大、组合内容越丰富,则旅游吸引力就越大,旅游价值就越高)。
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自然:广袤的国土和多样的自然地带、复杂的自然结构与突出的地貌差异,历史文化,多民族、社会改革背景)。
旅游资源基本特征(1.文化内涵深邃生命力旺盛2.旅游资源种类多样,内容丰富3.旅游资源空间组合不同,地域特色显著4.旅游资源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与相邻旅游地的关系(异质-互补-协作、同质-替代-竞争)。
规划按性质与目标划分:1.旅游发展规划2.旅游开发规划(旅游地规划、旅游线路规划、旅游项目规划)。
花岗岩(华衡黄、普陀、九华山、天涯海角鹿回头)玄武岩(五大连池、长白山火山群(天池))流纹岩(雁荡、会稽山)安山岩(台湾岛上的大屯火山群)喀斯特山水(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喀斯特溶洞(临城崆山白云洞、浙江瑶琳仙洞、贵州织金洞)丹霞地貌(广东丹霞山、福建武夷山)变质岩(泰嵩恒、五台、武当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延安宝塔山)。
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峨眉九华普陀)道教(武当青城齐云龙虎)石窟(龙门云冈莫高窟麦积山)。
长江:瞿塘峡雄、巫峡秀、西陵峡险(最长)黄河:中游地段方称黄河,下游为地下河。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
殿(厅)堂
宫廷建筑群
景观建筑
陵寝建筑
园林
特色城镇 与村落
FA 综合人文旅游地
建设工程
景物观赏点 康体娱乐休闲
园林游憩区 宗教祭祀活动
动植物展示地
教学科研实验场所
FB 单体活动场馆
FC景观建筑与附属建筑
牌碣 牌坊
FD居住地与社区
FE 归葬地
FF交通建筑
FG 水工建筑
G、旅游商品类:一个亚类,7个基 本类型
纪念地
名人故居
二、按照旅游动机对旅游资源分类
1、心理方面的,例如:宗教圣地、重大历史事 件、探亲等。
2、精神方面的,例如:科学知识、消遣娱乐、 艺术欣赏等。
3、健身方面的,例如:疗养院、体育运动设施 等。
4、经济方面的,例如:土特产、够物品等。 5、政治方面的,例如:国家政体状况、各种法
H、人文活动类:4个亚类,16个基本类型
HA 人事记录:人物、事件
HB 艺术
文艺团体、艺术作品
HC 民间习俗
HD 现代节庆
嘎纳电影节
俄罗斯文化节 旅游节
第四节 其它分类方案简介
一、按照旅游资源的功能分类 1、观光旅游:优美的自然风光、著名的古建筑、
城镇风貌、园林建筑,提供旅游者观光游览和鉴 赏
第三节《国家标准》分类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1、分类目的:以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为主要目的, 并适用于旅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管理等方面的 应用型分类方案。
2、分类依据: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等 3、分类对象:稳定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旅游资
源与不稳定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 4、分类结构:包括主类、亚类、基本类型三个
旅游地理旅游资源的景区成因 (2)
落有致,天然巧成。
黄山四绝令人叹为观 止。
• 1990年--世界自 然与文化双遗产。
黄山四绝分别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哪种类型?
• 奇松——生物景观
怪石——地文景观
• 云海——气象气候景观 温泉——水域风光
奇松 生物
云海
气候
奇山
地质 地貌
温泉 水 文
土 石 怪石
分类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地
内力 作用
地壳运动 成因—板块运动
结果—形成地质构造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岩浆岩、火山 变质岩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地垒 地堑
地
质
地震
作沟谷、河流峡谷、 Nhomakorabea形
侵蚀地貌 喀斯特地貌等
地
用
风化
外力
侵蚀 搬运
流水作用 沉积地貌
冲积扇、冲积平原 三角洲
貌
作用 沉积
固结成岩
侵蚀地貌
风力作用
风蚀洼地、风蚀沟谷 风蚀城堡、风蚀蘑菇
1、气候湿润适宜植物生长;
气候 土壤 植物
2、生物风化侵蚀花岗岩体;
3、根部释放酸性物质,溶解侵蚀 花岗岩体,使根系在岩缝中扎根;
黄山“四
4、悬崖峭壁环境;植物向阳性; 5、山谷风大的影响,形成枝干一 侧伸展、树冠扁平的形态。
绝”之奇 松 的成因
黄山“四绝”之云海 的成因
1、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雨量丰沛; 2、山峰海拔高,水汽易被抬升,山谷湿度大,易
雄伟壮观、世界奇迹
历史遗产——中国长城
长长的城,有始有终, 高高的城,有起有伏。 东边的你,海声喧闹, 西侧的你,大漠孤傲, 南边的你,嗅着麦香, 北侧的你,跑着牛羊。 每个关隘,故事一段。 过去的你筑起的是防线,今朝的你留下的是宝藏, 你是太空俯瞰地球的脊梁,不是东非裂谷沉陷的伤疤, 你预言了中国人在世界上的高度, 你诉说了这高度背后的艰苦辛劳。 登上了你,到达的是山脊,给予了我,更远眺的视野, 蜿蜒的你,告诉了我,人生的旅途没有捷径,多一点里程,才会多 一点风景,走过了,你才可以知晓,该舍弃的和珍惜的, 高高的你,启迪了我,人生的高度是有梯度,多一层海拔,才会多 一份美丽,看全了,你才可以清楚,该远离的和靠近的。 长城,你为你的子民建立了世界的距离和高度。 历史上,每一块的青砖土瓦、每一隘的狼烟烽火,书写了你的沧桑。 现如今,每一段的碎砖残垣、每一群的登城好汉,续写了你的价值。 长长的路,高高的城,愿你远离黄沙,被绿色拥抱, 愿你与地球共生存,与人类共存亡。
旅游资源
2.2.2.3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1)旅游资源的自身评价 A.旅游资源的特色; B.旅游资源的密度和地域组合; C.旅游资源容量; D.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吸引功能; E.旅游资源的性质。 (2)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A.区位条件; B.区域经济发展背景条件; C.环境因素; D.客源市场情况。
2.2.2.4旅游资源单项评价
2.2.1旅游资源的调查
2.2.1.3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收集资料、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室内预测、现场踏勘 (1)旅游资源调查的基本要求 GB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之5旅游资源 调查的5.1基本要求,共4条。即: A.按照本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 B.保证成果质量,强调整个运作过程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 并尽量做到内容简洁和量化。 C.充分利用与旅游资源有关的各种资料和研究成果,完成统计、 填表和编写调查文件等项工作。调查方式以收集、分析、转化、 利用这些资料和研究成果为主,并逐个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现 场调查核实,包括访问、实地观察、测试、记录、绘图、摄影, 必要时进行采样和室内分析。 D.旅游资源调查分为"旅游资源详查"和"旅游资源概查"二个档次, 其调查方式和精度要求不同。
2.2.2.2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依据和类型
(1)意义 A.新旅游区的开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已开发的旅 游区的发展、提高、改造、扩大规模和推出新产品 提供依据; B.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规模、分布和条件的 鉴定,为国家和地区分级规划、管理提供准确的资 料和判断的标准; C.为合理利用资源,发挥区位、区域优势提供规划、计 划思路,确定旅游区、旅游项目等开发顺序。 (2)依据 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旅游资源调查成果。 (3)类型 单项评价、综合评价
旅游资源的分类、特性
旅游资源的特性
问题5:旅游资源有哪些特性?
多样性 非凡性 可创造 永续性 性
自然风光
海洋潜水
高山滑雪
多样性
内容上多样 空间上广泛
城市夜景
旅游资源的价值
美 学 价
科 学 价
历史文 化 价值
经 济 价
值
值
值
美学价值
泰山天下 雄
黄山天下 奇
险 华山天下
秀 峨眉天下
青城天下 幽
1、美学价值(主要涉及自然景观) ——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声音美,朦 胧美。其中形象美是自然景观美的核心
形象美
“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 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 烟云而秀媚。”
旅游资源的类型
1、自然旅游资源 (1)又称自然景观。它是由地貌、水文、气候、生
物等自然要素组成,其中地貌是主要的。 (2)分类 地文景观:地貌景观、地质过程遗迹 水域风光:流泉飞瀑、河段景观、湿地等 生物景观:林地、草地、珍禽异兽 天象与气候景观:日食、月食、雾淞、海市蜃楼、
佛光多发地等 (3)自然旅游资源对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
异域风情
民俗风情
1.多样性:
内容上的多样性:
物质景观-精神景观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已开发景观-潜在景观 空间分布的广泛性:
赤道→两极 平原→高山 地球→太空
海洋→内陆 城市→乡村
思考: 为什么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
自然地理环境多样、人类社会文化多样,并且随时间在千变万化
多样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概述
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
7、
。202 0年10 月上午1 0时55 分20.10. 2810:55 Octobe r 28, 2020
•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0 月28日 星期三 10时55 分25秒 10:55:2 528 October 2020
我们必须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5 AM20.10.2820.10.28
颐和园
圆明园
秦始皇陵
国家体育场(鸟巢)
• (二)根据旅游资源的管理级别分类
• (三)根据专题旅游项目分类
• (四)根据旅游资源的利用限度和生 成价值分类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
1、
功的路 。20.10.2820.10.28Wednesday, October 28, 2020
按湖盆成因分类河迹湖构造湖堰塞湖海迹湖火山湖冰川湖鄱阳湖河迹湖卫星拍摄的坦葛尼喀湖构造湖镜泊湖堰塞湖西湖海迹湖天池火口湖卫星拍摄的五大湖群冰川湖尼亚加拉瀑布维多利亚瀑布伊瓜苏瀑布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产品人文活动颐和园圆明园秦始皇陵国家体育场鸟巢二根据旅游资源的管理级别分类三根据专题旅游项目分类四根据旅游资源的利用限度和生成价值分类
•
9、
。上 午10时5 5分25 秒上午1 0时55 分10:55: 2520.10 .28
• 10、一个人的梦想也许不值钱,但一个人的努力很值 钱。10/28/2020 10:55:25 AM10:55:252020/10/28
• 11、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 信心跨出第一步。10/28/2020 10:55 AM10/28/2020 10:5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一级旅游区:旅游资源品位突出,其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在世界上具有重要意义,或其资源珍贵、稀少与奇特程度,在国内属于独有或罕见景观。
年接待旅游人次在50万以上。
二级旅游区:旅游资源品位突出,其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在国内具有代表意义,或其资源珍贵、稀少与奇特程度,在国内属于独有或罕见景观。
年接待旅游人次在30万以上。
三级旅游区:旅游资源品位突出,其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在本级行政区具有代表意义,或其资源珍贵、稀少与奇特程度,在国内属于独有或罕见景观。
年接待旅游人次在10万以上。
四级旅游区:旅游资源品位突出,其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在本地区具有重要意义,或其资源珍贵、稀少与奇特程度,在本地区属于独有或罕见景观。
年接待旅游人次在3万以上。
旅游资源的分类
(1)世界文化遗产以及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载体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反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2)世界自然遗产代表某一类地质地貌中最重要的历史演变过程,展示了我国独特的地质地貌和生物资源。
(3)世界遗产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中的顶级品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源。
3、保护世界遗产的措施:(1)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世界遗产公约》,促进世界各国人民合作与相互支持,为保护遗产作贡献。
(2)1976年,政府间的国际合作机构“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确定和保护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将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我国十大旅游胜地——关注旅游线路图的设计长江三峡、杭州西湖、桂林山水、安徽黄山(双遗产)、台湾日月潭、{八达岭长城、承德避暑山庄、北京故宫、秦陵兵马俑、苏州园林}(世界文化遗产)。
5、我国旅游资源的分布——地域性 (1)旅游资源分布的东西向差异 1、西部降水较少,植被生长较差 2、自然旅游资源一般宏伟粗犷3、人文旅游资源则以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
1、东部地区降水较多,植被生长较好 2、自然旅游资源清新秀丽3、人文旅游资源一般以汉族文化为特色。
(2)旅游资源分布的南北向差异北部的新疆、内蒙古地区,以干旱半干旱气候为特征,土地广袤,绿洲文化,草原文化突出。
北部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等自然景观则雄冠全国,人文旅游资源中巍峨的宫殿、宏大的陵墓、气派的皇家园林等给人以雄的感觉以秦岭——淮河为界 以昆仑山脉和祁连山脉为界南部多丘陵山地,水热充沛,气候条件较好,自然景观以秀为特色,人文旅游资源中的民居建筑、私家园林、田园风光等也具有秀的特点南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峻,气候寒冷,藏民族文化特点突出。
★旅游景观的欣赏1、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1)选择观赏位置——距离和角度(2)把握观赏时机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观赏位置选择 高大山峰 庐山(赣)、黄山(皖)、泰山(鲁)、武陵源群峰(湘西北)远眺、俯瞰 地貌的酷似造型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广东肇庆的七星岩、安微黄山的石猴观海、青岛的石老人 特定的观赏位置 山中的峡谷、溶洞、一线天 长江三峡(渝、鄂)、科罗拉多大峡谷(美国)置身其中近观桂林的芦笛岩溶洞一线天瀑? 布 尼亚加拉瀑布(加、美两国间,伊利湖与安大略湖之间)、黄果树瀑布(贵州境内,北盘江上)适当距离仰观江河湖海 洞庭湖、长江、滇地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岳阳楼一岳阳,黄鹤楼—武汉,滕王阁一南昌,大观楼一昆明)之上俯览远望湖沼池塘 济南大明湖、北大未名湖、南京莫愁湖多低临水面建亭、榭、廊,水边铺小路近观俯视(城市中的湖泊宜平视)山水有机组合景观漓江山水、长江三峡乘船(筏)沿水路观两岸风景(3)抓住景观特色①园林景观的常用构景手法 构景手法 做法与效果举例主 配主景 鲜明突出是园林整体效果成败的关键故宫以太和殿、孔府以大成殿为主景,其余为配景配景为主景起烘云托月的作用层 次障景法 多在园林入口处或园林中相对独立景区的入口处,利用一些景物(假山、屏风、竹林等)阻碍另一些景物,达到山重水复、曲径通幽的意境《红楼梦》中大观园入园处隔景法利用墙、廊、树篱、殿堂等将景物分隔为不同的景区,以增加曲折、层次,丰富景观层次和旅游者的想像 苏州园林框景用门框、窗框、洞框作为取景的画框,把景象框限在从框中看到的范围内,优化组合审美对象,达到纯真、精炼、集中的景观美苏州园林借景借园外风景来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园境西湖借“三面云山一面城”;颐和园借四山宝塔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随季节而变化的自然景观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秋赏红叶、冬观腊梅;杭州西湖春季最好;松花江、太阳岛夏季;海南岛每年11月前后;北方山水风景—夏秋季;南方千米以上高山—夏季(此季节雨水多,云雾多,景色丰富且有变化,兼收避暑之效);北国风光——冬季 随天气而变化的自景观 泰山观日出——凌晨;黄山观日落——黄昏;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雨过天晴(既可观云海,又可观日出日落) 特定时间出的自然景观 钱溏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观大潮;青海湖候鸟—五月;大理蝴蝶会—三月;海市蜃楼(光的折射)、峨眉山“佛光”(光的衍射)、吉林雾淞——特定的气象条件 特定时间出的人文景观赛龙舟在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内蒙古那达慕大会每年一次,多在夏、秋季牧草繁茂、牛羊肥壮时举行2、旅游资源的等级与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非凡性强、共性较小的旅游资源吸引力强,开发价值大。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评价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评价一、旅游资源分类根据相关文献,我了解到旅游资源的一些分类方法1.按旅游资源成因分类分类依据是根据旅游资源形成的不同原因,即由在旅游资源形成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所决定的具体分类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1自然赋存形成的旅游资源,如山岳、滨海、森林、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1.2人类历史形成的旅游资源,如古人类以及、帝王陵寝、古代宫殿建筑等1.3天然和人工相结合的旅游资源,如野生动物园等。
1.4人工创造的旅游资源,如迪斯尼乐园。
2.按资源的等级及管理范围分类等级指资源的规模、级别和价值决定的在整个旅游资源体系中某种旅游资源所占的位置;管理范围指某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属于何种组织结构。
2。
1世界级旅游资源,包括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旅游资源,纳入《世界自然保护网》的旅游资源,进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单的旅游资源。
2。
2国家级旅游资源,包括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地质公园。
2。
3省、市级中型旅游资源,如省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
2.4县级以下小型旅游资源,这类旅游资源等级较低,在县级以下的区域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客源几乎均为本地居民,通常被作为本地居民和周边地区居民平时以及周末的休闲旅游场所。
3.按资源特征与游客体验分类根据资源自身特征及游客体验的不同课分为三类3.1利用者导向型游憩资源(市场推动型),即市场对旅游资源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市场上利用者的使用导向来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满足利用者的需求与保障资源价值的实现。
3。
2资源基础型游憩资源(资源依托型),这类资源以市场为基础,对游客吸引力大,高品位的资源是其核心吸引力所在。
3。
3中间型游憩资源(资源——市场兼顾型),这类资源既具备客源优势,又拥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开发利用价值高,能够全面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让他们获得满意的旅游经历。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成因、特征分类
★按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分类 原生性旅游资源 ——在成因、分布上有相对稳定性和不变特征 ——不可再生性、地域垄断性和不可移植性 萌变性旅游资源 ——在成因、分布上有明显变化的特征 ——可再生性、无地域垄断性
★按照旅游资源的结构分类
旅游景观资源(自然旅游景观资源、人文旅游 景观资源)
旅游经营资源(旅游食用资源、旅游住宿 资源、旅游购物资源、旅游人才资 源等)
(二)旅游资源的分级 ★按照资源的行政管理分级
国家级旅游风景资源 省级旅游风景资源 市(县)级旅游风景资源
★按照资源的属性、成因性状分级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 三个层次(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 本类型)
以上“国标” 分类方案有没 有不足之处?
★旅游资源的动态分类系统
落叶树种、海光、动物群、候鸟、
鸟鸣、沙丘、海潮等;农业土特产
型
不稳定规律变 云海、云雾、树挂、沙鸣、山鸣等 化型
随机型
海市蜃楼、极光、佛光等
我国十大旅游资源区的划分
旅游资源区 内蒙区
西北区 青藏区
东北区 中原区 华东区 华中区 四川区 华南区 西南区
所辖范围 内蒙古
新疆、甘肃、宁夏 青海、西藏
辽宁、吉林、黑龙江 京津、山东、河南、山西、陕西
生物多样性可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赋予自然 景观以无限生机和活力
古老珍稀的动植物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及旅游资源
(二)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1、人类历史遗存
2.社会文化的地域差异
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影响下,不同地区、不同 民族、不同社会形态形成文化差异,呈现出颇具 魅力的民族文化和异域风情。
3.艺术和宗教的深刻影响
人文旅游资源 (古迹建筑类、现代建设成就、 消闲求知健身、购物类)
旅游地理:2.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类型
国家级
省级
名胜区(风景)
表一:陕西旅游资源分类表
自然保护区
洽川风景区 翠 华山 嘉陵江源 头景区 榆林白 云山 金丝大峡 谷 太平国家森 林公园 照金香 山 华阳景区
红河谷森林公园 : 紫柏山景区 凤县紫柏山
佛坪大熊猫保 青木川 浐灞生态区 护 周至老县城 自然保护区 朱 鹮保护区 三河 湿地自然 青木 川 牛背梁自然 保护: 浐灞生态区
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可以有机结合起来
思考:下列景观分别属于人文景观和自然景 观中的哪一类?
路南石林 黄山迎客松
园林
碑刻
地文景观
生物景观 建筑与设施 人文活动
关键问题4: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有哪些 区别与联系?(13页)
形成
自然旅游资源 自然形成
人文旅游资源 人类创造
变化
稳定,变化慢
形成快,易破坏
森林公园 地质公园 文物保护单位
主题公园 人造景观 5A与4A级景区
南宫山:楼观台森林公园 千家坪 龙门洞森林公园 延安国家森林 凤县紫柏山
西安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 秦岭国 家地质公园黄土国家地质公园
大雁塔 小雁塔 兴教寺塔 西安城墙 西 安碑林 半坡遗址 丰镐遗址 阿房 宫遗址 汉长安城遗址 大明宫遗 址 秦始皇陵 西安事变旧址 蓝 田猿人遗址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 旧址 西安清真寺 杜陵 姜寨遗 址 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 灞桥 遗址 华清宫遗址药王山石刻 黄 堡镇耀州窑遗址 玉华宫遗址 茂 陵 霍去病墓 昭陵 乾陵 顺 陵 大佛寺石窟 褒斜道石门及其 摩崖石刻 武侯墓| 龙岗寺遗 址 李家村遗址 张骞墓
4.永续性:
永续性是相对的,只有在适度开发和保护 的前提下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 空间特征—— 广泛性、区域性、组合性、地域固定性;
(最本质特征)
★ 时间特性—— 季节变化性、时代性和变异性;
★ 经济特征—— 价值不确定性、开发利用的增值 性、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
★文化特征—— 美学欣赏性、陶冶情操和启迪智 慧功能
(一)自然旅游资源的特征
物质性 地带性 时空变化性 生态性 不可移植性
原生性旅游资源 ——(成因、分布上)相对稳定性 ——不可再生性、地域垄断性和不可移植性
萌变性旅游资源 ——成因、分布上有明显变化的特征 ——可再生性、无地域垄断性
★旅游资源的动态分类系统(郭康,1990)
稳
长久稳定型
城市、宗教圣地、会议中心、港口、
定
古建筑、遗址、出土文物;山岳、 江海、大造型地貌、温泉、岩洞、
地球内力作用 地球外力作用
共同作用,形成造型各异的地 表形态,并与其他要素组合成 多彩的旅游资源
4.地球水体的水文特征
◆各种水体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形成与其他哪些因素有关?
——在气候、地貌、生物、人文等因素影响 和配合下形成
5.气候的区域差异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等因素的差异导致
冰雕
6.生物多样性形成生态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 (GB/T 18972-2003): 三个层次(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
(二)旅游资源的分级
★按照资源的行政管理分级
国家级旅游风景资源 省级旅游风景资源 市(县)级旅游风景资源
★按照资源的质量分级
旅游资源评价等级
得分值域
≥90分 ≥75 - 89分 ≥60 - 74分 ≥45 - 59分 ≥30 - 44分
类
民俗风情等
相对稳定型
小造型地貌、古树、野生动物、常 年性溪流、瀑布、常绿树木花卉、 钟乳石、黄土造型地貌、游乐设施
可 规 稳定规律变化 季节性气候条件、季节性河流、瀑
变律 类变
化
型
பைடு நூலகம்
布、溪流、泉水等;山花、红叶、
落叶树种、海光、动物群、候鸟、
鸟鸣、沙丘、海潮等;农业土特产
型
不稳定规律变 云海、云雾、树挂、沙鸣、山鸣等 化型
(二)人文旅游资源的特征
历史社会性 精神文化性 时代性 可创造性
三、旅游资源的分级分类
(一)分类的依据: ★按照旅游资源的自身属性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按照旅游者的动机分类 心理方面 (宗教圣地、革命纪念地等) 身体方面 (度假、疗养、健身运动等) 文化方面 (科考、科普、文化娱乐、艺术欣赏等) 经济方面 (商务活动、购物等) 政治方面 (国家政体状况,社会法律制度等)
(1)地域组合规律——景点、景区一般由旅 游资源各构成要素以不同比例组合而成
(2)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及整个自然地域综合体 在地球表面沿确定方向发生分异和变化的规律
(2)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3.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动力基础
≤29分
资源等级
五级 四级 三级 二级 一级 未获等级
图例 自然TR 人文TR
特品级 优良级
普通级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思考题: 1、有人认为“旅游资源无处不在”,请谈 谈你的看法。
2、阐述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 区别与联系。
★按照旅游资源的功能分类
满足游客不同需求的效用
观赏游览型 休闲娱乐型 运动健身型
文化学习和体验型 度假疗养型 其他专项型
★按照资源的特征与游客体验分类
利用者导向型游憩资源
——如球场、动物园、一般性公园
资源基础型游憩资源
——如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
中间型游憩资源
——一日游或周末度假等
★按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分类
休闲求知健 科学教育文化设施、休疗养和社会福利设施、动物园、植物园、 身类(11种) 公园、体育中心、运动场馆、游乐场所、节日庆典活动、文艺
团体、其他休闲求知健身活动
购物类(5种) 市场与购物中心、庙会、著名店铺、地方产品、其他特产
以上《规范》的 分类方案有没有
不足之处?
★按照资源的属性、成因性状分级分类:
随机型
海市蜃楼、极光、佛光等
《中国类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中基的本分类型类(表7(4种1)992)
地文景观类 典型地质构造、标准地层剖面、生物化石点、自然灾害遗迹、
(13种)
名山、火山、熔岩景观、蚀余景观与象形山石、沙(砾)石景 观、沙(砾石)滩、小型岛屿、洞穴、其他地文景观
水域风光类 (7种)
风景河段、漂流河段、湖泊、瀑布、 泉、现代冰川、其他水域风光
生物景观类 (6种)
树木、名树古木、奇花异草、草原、 野生动物栖息地、其他生物景观
古迹与建筑 类
(32种)
人类文化遗址、社会经济文化遗址、军事遗址、古城和古城遗 址、长城、宫廷建筑群、宗教建筑和礼制建筑群、殿堂、楼阁、 塔、牌坊、碑碣、建筑小品、园林、景观建筑、桥、雕塑、陵 寝陵园、墓、石窟、摩崖字画、水工建筑、厂矿、农林牧渔场、 特色城镇与村落、港口、广场、乡土建筑、民俗街区、纪念地、 观景地、其他建筑或其他古迹
生物多样性有什么作用? ——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赋予其无限生机和活力
古老珍稀的动植物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及旅游资源
(二)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1、人类历史遗存
白沙壁画
2.社会文化的地域差异
——由于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3.艺术和宗教的深刻影响
4.为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而创造
——使旅游资源的范畴不断扩大
一、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1.地球的圈层结构形成多种类型的自然旅游资源 大气圈 ——气象气候景观旅游资源 水圈 ——水域风光旅游资源 岩石圈(表层)——地文景观旅游资源 生物圈 ——生物景观旅游资源
2.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组合和分异规律决定旅游资 源的形成、演变和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