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复习之高中历史复习全套思维导图(1)

合集下载

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第二单元西方的政治文明6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确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第二单元西方的政治文明6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确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C.总统职权不断扩大
D.司法独立遭到破坏
【答案】B
【解析】据材料“美国参议院……迫使两人在尼克松与特别检察官发生矛盾冲突时不能进行有利于总统的干预”说明立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故选B;材料体现立法权和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体现三权分立,排除A;材料“最终迫使尼克松交出至关重要的录音磁带”说明总统受到限制而不是职权扩大,排除C;材料“迫使两人在尼克松与特别检察官发生矛盾冲突时不能进行有利于总统的干预”说明司法独立得到尊重,排除D。
【课时检测】
1.1785年,为了统一货币,美国国会采用了美元,但1美元的价值是多少呢?新英格兰和弗吉尼亚等州定为6先令(英国货币单位),而中部大西洋各州定为7先令6便士,南卡罗来纳等州定为4先令6便士等。这实质上说明( )
A.各州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B.国家核心权力体制未形成
C.美国对英国经济的依赖性
5.(2020·泰安模拟)18世纪60—80年代,北美地区“人民主权”的观念经历了一个从付诸实践到走向激进,再到被抑制的发展轨迹。这一变化表明,美国建国之初( )
A.直接民主的弊端充分显现
B.背离了启蒙思想的原则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D.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建国之初,由松散的邦联体制到联邦制的建立过程中,过度的民主受到了抑制,中央政府的权力得到了加强,故D正确;A错误,人民主权并不等于直接民主,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建国之初没有实行直接民主制;B错误,美国并未否定“人民主权”思想,没有背离启蒙思想的原则;C错误,材料涉及的是政治自由问题,并未涉及个人自由的问题。
【解析】据材料“如果我们要做张大桌子,可是发现相拼的两块木板边缘不相配,通常匠人就得在两头分别去掉一些,才能拼得合适”,可知1787年宪法是政治妥协的产物,故选C;材料说的是妥协,并不是按既定模板,排除A;材料说的是“在两头分别去掉一些”,与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无关,排除B;材料说的是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的情况,并不是社会的发展进步,排除D。

人教版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一轮复习学案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的十年对峙

人教版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一轮复习学案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1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的十年对峙【自主复习】考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知识清单】【名师点拨】1.五四运动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纲,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为目标。

它基本上照搬苏联经验,是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革命纲领,后来被称为党的“最高纲领”。

中共二大在正确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基础上,提出把反帝、反封建、反军阀,作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制定出“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

它实际上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纲领。

5.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认知深化】五四运动彰显的时代潮流(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

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典例.(2020江苏卷·9)下图为《劳动音》创刊号的封面《革命火种》。

该刊物封面上是一个火炬照耀下的锤子,铁镐、齿轮、禾苗、稻穗所组成的图案,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如同紧握的拳头。

该封面内容()A. 表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B. 寓意着工农大众团结起来C. 明确反映出党的中心任务D. 为国共合作营造舆论氛围【答案】B【解析】《劳动音》创刊于“1920年11月7日”,此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锤子、铁镐、齿轮代表工人阶级,禾苗、稻穗象征着农民阶级,火炬、拳头意在鼓励工农大众要团结起来同发动统治者进行斗争,故选择B项;1898年,在上海出版的《泰国民法志》最早向中国人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排除C项;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排除D项。

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考点26 第二次工业革命

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考点26 第二次工业革命

考点26第二次工业革命1.背景(1)政治条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浪潮的掀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逐渐确立。

(2)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市场广阔。

(3)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很多研究成果被迅速运用于生产。

2.主要成就及发明成就发明电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八九十年代,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相继问世。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创制和使用七八十年代,内燃机问世,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相继出现化学工业在石油和煤中提取化学物质作原料,制成了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钢铁行业在建筑业和制造业中,钢铁取代了原来的木材和铁(1)工业部门: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

(2)生产结构: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3)生产组织形式: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形成了垄断组织。

(4)世界体系:推动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轻巧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五”一个时代:电气时代。

两个中心:美国和德国。

三个特点: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几个国家同时开始、部分国家交叉进行。

四点成就:电的广泛使用;内燃机创制和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的进步。

五个新兴行业: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电器制造业。

4.垄断组织的出现(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促成生产结构巨变,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的同时,使生产的规模及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

(2)出现: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一些大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资产阶级一贯倡导的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从而形成了垄断组织。

(3)影响⎩⎪⎪⎪⎨⎪⎪⎪⎧①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作的局部调整,它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了资 本主义的发展。

思维导图(历史)

思维导图(历史)

史海无涯“图”作舟--———浅谈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张治【摘录】20世纪90年代思维导图传入我国以来,在教育领域受到了极大关注,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老师可以成倍地提高教学效果,提高的教学实绩,学生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和速度,更快地学习新知识与整合复习旧知识,把教与学结合有机的结合起来.【关键词】思维导图新课程课堂设计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 )在1970年代初期所创,它为我们提供一个有效思维图形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方法,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它可以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与学习各个方面,包括学习、写作、沟通、演讲、规划、计划、管理、会议、等,20世纪90年代思维导图传入我国以来,在教育领域受到了极大关注,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

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老师可以成倍地提高教学效果,提高的教学实绩,学生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和速度,更快地学习新知识与整合复习旧知识,把教与学结合有机的结合起来.经过一年多的理论实践积累、理论与教学资料收集和教学运用,笔者对将思维导图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的研究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和理解,思维导图对于改变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具有明显的作用。

1、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可以有效进行课堂教学,让思维之种生根发芽.一节好课,既要特出老师主导,也要特出学生的主体,要把学生和老师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在备课中把思维导图运用在教学设计中是一种效果很好的方式,因为思维导图将相关知识依据彼此间的关系分类分层进行管理,对知识的储存、管理及运用过程更加系统化和具体化,从而大大提高运作的效率;充分利用左右脑协作的功能,把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机的结合起来,由一些图像、颜色、符号的使用,可以实现协助记忆、可视化思维、启迪人的灵感,增进人的创造力.教学设计中的思维导图,主要包括:对教材的分析、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渗透、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突破、教学反思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我们以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为例运用思维导图(图1—1)进行教学设计有着许多方面的优点,更好的把要把学生和老师有机的结合起来,实施有效教学.(图1-1)通过(图1-1)我们可以看到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设计,能够把握教材的整体性、层次性和课堂结构的多元化,克服传统的课堂设计的呆板与死沉,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

2020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与训练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原卷版)

2020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与训练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原卷版)

时空定位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由新民主主义向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全而建设社会主义I •年时期文化大革命的「年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开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总路初级阶段线提出恢济字提U的方出经八计徘御时期农村改革开始中共I •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I1~• • ~t ---~~r~-4^~- I I -- I I -- —r --- —I — • •• —r •• • • --r -. • ~r~- Il<M9 年 1953 年 I <>54 年 I95f> 年 1958 年 1959 年 年 1962 年 1<«> 年 1976 年 197« 年 1979 年 |。

《0 年 198K 年 1992 年至今华民和成 中人旋国,m W划始“汁开第社义颁国部主法<!•一会充布会义造成R主改完民化开人社动加公运始年济难.一经用M革”始『大◎开小大命结Mi 会一全等经区 圳个特立深四济建南省为济区 海建成经特方层领外局全务宽对格 成 ''的放 形位次域开框图结构I •年的曲折探索国民经济的劫难国民经济的恢复中共八大的正确探索伟大的历史选择OII •一届三中全会I改革开放I开放I计划经济体制思维导图\M \新中国成立后 -*»-农村生产关系 时间 中共十一S TTKA的四次圜薮内容 三中全会 力'衍实行家庭联产承日责任制J5除入民公壮制度-捋中共历史上三次 工作中心的转移g 钮妇中心环节;烟 : 制改革翳业十5革呵彩企业k ___分配体*「制好役济邮的嫩沿海绶济开放区的开场 近程蹒的.开蜒炊鲂仅务稣5域.牖泗一制建内容对外开放格周的初步形成»k背器与近代中国.对 外开放"的区别持点一 翊遂义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社会*道路经典训练“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引进来” “走出去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时空定位*建设践社会主义建设q 起步耕:1952年 国民绶济的恢 复和发展1.(2019-江苏高考•1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图解(思维导图+微试题):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图解(思维导图+微试题):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人教新课标)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2013·江苏高考)“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答案:D
2.肖德甫《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

”该材料反映了“光荣革命”()
A.使英国议会制度从此开始真正确立
B.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C.和平渐进的变革道路被各国借鉴
D.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
答案:B。

图解教材_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思维导图微试题)519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doc

图解教材_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思维导图微试题)519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doc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教新课标)第2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思维导图】【微试题】1. 沈志华在《一个人国的崛起与朋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麻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 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冇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材料反映出二刀革命后()A. 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帝国k 义阶段苏俺埃政权建丫<ft 匸人、I •丿川谕的性质伟大的开端I •丿J 廉命的特点主观廉冈胜利原因对世界 对人类历史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牛存与和平问题C. 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D. 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了人民不满 答案:B2. 有学者认为,“与其说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不如说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

其依据应该包含苏维埃政权( A.颁布了《土地法令》 B.推翻沙皐统治 C.颁布了《和平法令》 D.推翻了临时政府 答案:A△翹〜革命己经推翻了沙皇V 制统治解析知识点:俄国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 临时政府哝握实际权力C 错谋B 正确从材料可知•临时政府没仃认识到当时人 民希望退出战争,获得面包和和平的诉求《上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上土地,W J :完成 A1E 确 比主革命的任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范踌3. (2013-江苏高考)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H 建立政权,I 口的国家机构将被彻 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

〃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CB 错谋推翻沙呈专制统治属P JJ 革命的成就知识点:I •月革命的性质°复進〜厂和平法令》見俄国退出一战的协定解析D 错程—{临时政府屈j-资产阶级件质的欣权4史料(摘口 2014年四川高考门2)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 I •刀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思维导图及单元测验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思维导图及单元测验

第十三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时空定位框图结构思维导图经典训练1.(2019·江苏高考·20)“在世界许多地方,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

”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 )A.传统文化的价值 B.文化理念的趋同C.商业的文化功能 D.外来文化的影响【答案】A【解析】“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表明作者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故A项正确;文化要多元化,理念不能趋同,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全球化进程中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没有涉及到重视商业的文化功能,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全球化进程中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没有涉及到重视外来文化的影响,故D项错误。

2.(2018·天津高考·10)京津塘高速公路是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并部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高速公路,1987年12月动工。

这条高速公路的修建能够得到世界银行贷款,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将天津设为沿海开放城市C.恢复世界银行席位 D.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在1991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将天津设为沿海开放城市是在1984年,且与京津塘高速得到世界银行贷款关系不是很大,故B项错误;中国能够得到世界银行贷款,是因为1980年,中国恢复世界银行的成员国地位,故C项正确;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3.(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5)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

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答案】B【解析】材料给出的地区是法、德、意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地区,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应是三国交界的山区地带。

【高中干货】高中历史复习最强图表!

【高中干货】高中历史复习最强图表!

【高中干货】高中历史复习最强图表!历史君说没有水分都是干货今天给大家整理了整个高中历史的框架,分为两套。

同学们复习的时候,最好自己试着总结框架,如有问题,可以参照一下本文总结的;然后根据框架往里填写具体内容,想不起来的抓紧找课本,一定要在高考前使其自己的脑中能形成清晰的历史网络。

21张图掌握高中历史框架一祖国历史的开端(先秦)二封建国家大一统(秦汉)三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四封建国家的繁荣(隋唐)五封建国家继续发展(宋元)六封建国家的衰落和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明清(鸦战前))七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860)八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60-1901)九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1901-1918)十革命新曙光和国民革命(1919-1927)十一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十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7-1945)十三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十四过渡时期(1949-1956)十五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1976)十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1978年--)十七工场手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14C—18C)十八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19C初—19C70S)十九(电气)垄断时代的资本主义(1871--1918)二十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1918-1939)二十一二战及二战后的世界(1939-21C初)专题讲解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本专题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的早期政治制度(课本第1课);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课本第2、3、4课)。

中央集权制度构成有三个部分:皇帝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该制度下包含二大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概括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

在掌握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概括和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两大趋势(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中央权力日益加强。

2020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与训练第8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解析版)

2020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与训练第8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解析版)

国资本运作的结果,排除C项;“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与对外贸易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D项。

4.(2019•江苏高考•10)民国时期,有学者认为,“在发展过程中,为着帝国主义间,彼此有矛盾,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地的地位”。

在他看来()A.民族资本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发展空间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C.民族独立以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为前提D.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答案】D【解析】“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的地位”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可以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实现有限度的发展,但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发展,说明民族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必须以民族独立为前提,故D项正确;“没有发展空间”的说法与''有某限度的蓬勃”相矛盾,故A项错误;帝国主义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阻碍作用,故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故C项错误。

5.(2018-北京高考•15)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

据此表可以得出()时间松江市镇数量1550年以前591551—1722年1131723—1861年1671862—1911年369①市镇数量增长体现出商人地位上升②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③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④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答案】B【解析】江南地区市镇数量的增多反映了明代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与商人地位提高无直接关系,故①错误,②正确;根据材料图表可以看出1862-1911年市镇数量明显增多,这与近代列强侵略,开放通商口岸有关,故③正确;材料中时间是1911年,这时并未建立民国政府,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6.(2018•江苏高考•6)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

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古代史无答案)【课件版】(1)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古代史无答案)【课件版】(1)

D.骨贝、青铜贝、包金贝等
(2024·山东卷·2)西周时期,诸侯国在奉行周礼的同时,多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春秋战
国时期,诸侯国变革礼制,移风易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诸侯国转变做法主要是为了
A.重构统治秩序
B.限制贵族特权
C.以德行教化民众
D.打破宗法血缘关系
(2024·湖南卷·1)西周时期,国人可以对军国大事发表意见,甚至能够影响国君废立,但
A.雇工经营成为主要经营方式 B.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减弱 C.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D.商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2024·湖南卷·5)唐末以后出现的新藩镇,其军队主要靠强迫征发而来,难以结成牢固的 军人集团。到后周时,中央禁军成为最强大的力量。这些变化
A.有利于中央集权体制的重建 B.从源头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 C.促进了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D.使重文轻武观念逐渐被接受
多以彩缕贯花卖之”。这反映了
A.唐朝文化兼收并蓄
B.大唐风俗远播异域
C.市民生活悠闲雅致
D.文学体裁多种多样
(2024·广东卷·2)如表1《魏书》中关于皇帝赏赐的部分记载 上表反映了 A.北方游牧经济的衰落 B.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C.鲜卑民族习俗的延续 D.俸禄制改革不彻底
(2024·广东卷·3)两税法依据田地、杂税等资产评定户等,但对杂产种类及其价值没有明
A.西周晚期出现原始农耕和畜牧 B.探究历史要重视史料间的联系 C.秦人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D.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
(2024·北京卷·1)古代玉器为礼之重器,孔子用玉比喻理想人格:温润而泽,仁也;缜密
以栗(坚硬),知(智)也;廉(棱角)而不刿(割),义也;垂之如队(坠),礼也。
这一比喻寄托了
③政府通过察举选拔人才

高中历史!学霸讲方法之基础思维导图及学习思路

高中历史!学霸讲方法之基础思维导图及学习思路

高中历史!学霸讲方法之基础思维导图及学习思路
《高中历史》是2007年1月由人民教育
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历史的话是以题型为导向的,主要重点解决是图表类问题,信息提取类问题,比较类问题,因果类问题等的,要以基础知识和常考题型为导向,从核心素养,中西对比,核心考点三部分来入手,结合考纲的四大问题近三年的课标高考题目,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

一定要串好线索,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三部分就必须有三条大的线索。

老师讲课的时候一般也是按照线索来说的,只是可能没有明确地说出来而已,你自己要试着去串,把事件都串好,发展的过程,这样就可以有个整体的把握了。

这是基础。

接下来就是重点事件的分析等等了。

学好历史要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背诵,按照朝代背诵,按照专题背诵;
2、限时选择题训练,培养针对题目的分析能力,对古文的理解能力等;
3、大题做到答题点个个落实,注重形成完整的分析逻辑。

建立思维导图
本思维导图由学生提供,历史2020年高考97分,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私信老师收藏打印:电子版资料
脑袋里要把这些思维导图合理捋顺清晰
大事件年表
大事件年表由老师自行整理。

同样也可以打印的,做题不翻书
以上是基础的总结
易错知识点
答题模板
重点!重点!重点!
敲黑板了啊
所有资料都可以打印,有需要哪份资料的私信我:电子版资料欢迎打扰领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图解(思维导图+微试题):第10课 鸦片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图解(思维导图+微试题):第10课 鸦片战争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人教新课标)
鸦片战争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2014·江苏高考)下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答案:B
2.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 100万元下降到1 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

这一现象说明()
A.中国的自然经济尚未开始瓦解
B.当时爆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C.五口通商改变了中国外贸布局
D.世界市场形成后对华贸易减少
答案:C。

2020届高三历史复习:高考考点导图和通史坐标

2020届高三历史复习:高考考点导图和通史坐标

高三复习历史考点导图及通史坐标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发展——先秦、秦汉时期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时期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时期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动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开拓性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及人文精神的起源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文明兴起
工业革命时期的文明发展
二战前现代化建设模式的调整与创新
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变与拓展
2020届高三历史备课组全体老师,预祝同学们金榜题名,万事如意。

加油,我们共同努力。

高考历史培优补差思维导图课件: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 伟大的抗日战争

高考历史培优补差思维导图课件: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  伟大的抗日战争
D
谢谢观赏!
A
做高考真题,提升应试能力
7.(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0)陕甘宁边区政 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 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 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 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 这一精神的贯彻( )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B
做高考真题,提升应试能力
8.(2016·课标全国乙卷,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 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 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 民党( )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C
小题快做,夯实基础
5.[2019·蚌埠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国三十年度国立中大、武大、浙大、西南联大招生 “中外地理”试题(非理工组试题) 1.四川为中国民族复兴根据地,其故安在?试就地理、地形、 物产、人口诸端,分别说明之。 2.试由广州乘火车赴胪滨(今满洲里市,内蒙古),列举沿途所 经重要城邑十处。 3.日本在贸易经济方面,依赖于美国者甚多,试略述之。 4.目前在德国控制下欧洲国家有几个?试列举其名。
做高考真题,提升应试能力
6.(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0)美国记者曾生 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 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 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 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 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 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含解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含解析
玄宗时期
开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A. 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 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 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 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答案】D
【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唐代翰林学士由备君主顾问到开始参与决策再到专掌诏令起草,正式参与决策,说明翰林学士逐渐获得了决策国家事务的权力,成为决策集团的一分子,即在朝廷内部决策权力进行了重新分配,故选D;翰林学士是逐渐参与决策权力,决策权始终还是归皇帝所有,排除A;仅根据翰林学士地位的变化无法证明文官地位得到提高,排除B;三省六部制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在唐前期就已经趋向成熟,排除C。故选D。
生动自然的情调
唐人自信,思想解放。一些壁画中,世俗人物高大不凡,唐人率性,较少做作
博大恢宏的气势
唐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二、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皇帝通过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逐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这种转变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是专职,这是对相权限制压缩的表现。
(2)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一方面,佛教盛行,耗费了大量钱财,造成劳动力的减少,严重影响到政府利益,不少统治者采取了灭佛、抑佛的举措。另一方面,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迥异,对传统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集中表现为和儒、道的斗争。
二、盛唐气象下的文化特征
艳丽明快的色彩
既体现在唐三彩、铜镜、丝绸织物、金银器、敦煌壁画等物质性文化上,也体现在盛唐诗歌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周时期政治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秦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汉朝时期政治经济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两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晚晴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清末民初时期政治经济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中国建设时期
古代西方文明源头
14—17 世纪政治、经济、思想和国际关系演变 17—18 世纪政治、经济、思想和国际关系演变
18—20 世纪初政治、经济、思想和国际关系演变
两次世界大战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二战后政治和经济格局演变
二战后苏联改革和资本主义经济模式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