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中国的人文地理景观
![中国的人文地理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d9211c2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c.png)
中国的人文地理景观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人文地理景观的国家。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多元的民族风情赋予了中国以丰富多样的人文地理景观。
本文将从华北平原、西南丘陵、长江流域、青藏高原以及海南岛五个方面介绍中国的人文地理景观。
一、华北平原华北平原位于中国北方,毗邻首都北京,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和工业基地之一。
这片广袤的平原拥有肥沃的土壤和温和的气候,适宜农业发展。
此外,华北平原还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例如山西的太原、河南的郑州、河北的石家庄等。
这些城市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探索。
二、西南丘陵西南丘陵地区地势起伏,山峦连绵,河流纵横。
这里的山水景观优美,特色鲜明。
例如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四川的九寨沟、云南的丽江古城等都是西南丘陵地区著名的旅游景点。
这里的土地也非常适宜于茶叶、花卉等特色农业的种植,各地的茶叶和花卉产品被广泛销售到全国各地和国际市场。
三、长江流域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域范围广阔。
长江流域人口众多,文化底蕴深厚。
从苏州的古典园林,到武汉的长江大桥,再到上海的外滩,长江流域地区拥有众多的人文地理景观。
此外,长江还孕育了丰富的农业资源,例如江苏的水稻、湖北的鱼类等,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这里的地理环境恶劣,人迹罕至。
然而,青藏高原也是中国的天然屏障和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这里的自然景观壮丽独特,例如青海湖、珠峰等都是中国的著名景点。
青藏高原还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和传播中心,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宗教艺术。
五、海南岛海南岛位于中国的南海之中,是中国最大的岛屿。
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被誉为“东方夏威夷”。
海南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游客。
例如海口的南海观音像、三亚的亚龙湾等都是海南岛的重要旅游景点。
此外,海南岛也是中国的热带农业特色之地,椰子、火龙果等水果在这里生长得很好,深受消费者的喜欢。
中国的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
![中国的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299f746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1.png)
中国的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这为其独特的文化传承和自然资源提供了广阔的基础。
中国的人文地理包括历史名城、文化景观以及人文遗产等,而自然地理则包括山脉、河流、湖泊、草原和珊瑚礁等。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并探讨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对中国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一、人文地理1. 历史名城中国拥有众多历史名城,如北京、上海、南京等。
这些城市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并且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历史名城以其古老的建筑、传统艺术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推动了旅游业的繁荣。
2. 文化景观中国的文化景观包括长城、故宫、兵马俑等。
这些景点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这些景观不仅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人民自豪感的体现,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3. 人文遗产中国的人文遗产丰富多样,包括丝绸之路、孔庙、峨眉山等。
这些遗产记录了中国历史的传承和发展,展示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人文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于维护中国传统价值观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二、自然地理1. 山脉中国拥有众多壮丽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长白山、华山等。
这些山脉为中国赋予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登山爱好者和自然探险者。
山脉也为中国的水资源提供了重要支持,是蓄水和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区域。
2. 河流与湖泊中国的大江大河众多,如长江、黄河、松花江等。
这些河流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并且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
同时,中国的湖泊如鄱阳湖、洞庭湖等也是中国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泊不仅提供了水源,还是众多珍稀生物的栖息地。
3. 草原与珊瑚礁中国的草原分布广泛,如内蒙古草原和青藏高原草原等。
这些草原是中国畜牧业的重要基地,也是中国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中国南海的珊瑚礁也是世界知名的自然景观,其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吸引了众多潜水爱好者。
三、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的相互关系及对中国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中国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环境特点。
中国自然环境描写
![中国自然环境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abc4be5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4.png)
中国自然环境描写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多样自然环境的国家。
以下是对中国自然环境的一些描写:
1. 地形地貌: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有高原、山脉、平原、丘陵、盆地等各种地貌。
从雄伟的青藏高原到广袤的华北平原,从巍峨的天山山脉到壮丽的长江三峡,中国的地形地貌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壮美。
2. 气候条件:中国横跨多个气候带,从寒温带、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到热带都有分布。
北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南方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多雨。
此外,中国还有特殊的季风气候,季节性的风带来了明显的降水和气温变化。
3. 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广袤的土地上分布着广袤的森林、草原和湿地,提供了丰富的生态系统服务。
水资源也非常丰富,有众多的河流、湖泊和冰川。
此外,中国还是矿产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矿产资源。
4. 自然景观:中国的自然景观独具魅力。
有雄伟壮观的山脉,如黄山、泰山、华山等;有广袤的草原,如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有壮丽的峡谷,如雅鲁藏布大峡谷、长江三峡等;还有美丽
的湖泊,如青海湖、鄱阳湖等。
这些自然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欣赏大自然的恩赐。
中国的地理特征及其人文和自然环境是什么
![中国的地理特征及其人文和自然环境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cc2a7e5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6b.png)
中国的地理特征及其人文和自然环境是什么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而多样的地理特征的国家,其境内包括高山、平原、丘陵、河流、海洋等诸多自然景观。
这些地理特征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景观,成为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一、地理特征1.地形中国地势南高北低,大部分地区都位于世界高原的西部,并且主要的山脉都呈南北走向。
中国的地形复杂多样,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地貌类型,如黄土高原、山地、盆地、平原等,使得中国的地理条件多样丰富。
其中,中国最著名的山川之一就是长江,它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排名第三的河流。
与长江齐名的还有黄河,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中国还拥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河流,如珠江、松花江、黑龙江等。
2.自然环境中国有着多样的自然环境,包括热带雨林、草原、沙漠、湖泊等。
其中,中国的湖泊是世界闻名的,如昆明湖、太湖、洞庭湖等。
在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条件非常严酷,特别是气候条件极其苛刻,因此在这里的生物多样性非常高,而生物体系也十分特殊。
3.人文环境中国千年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源于其独特的人文环境。
这里有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各种历史古迹随处可见,如长城、故宫、兵马俑等知名景点。
此外,在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地区,还有大量的寺庙、古筝悠扬的音乐、法味独特的美食等等,都展示了中国的多样文化。
二、地理特征影响下的文化变革中国拥有独特的文化资源,这与中国地理特征密不可分。
自然环境和地形等多方面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文化和社会习惯。
此外,邻国和外交也对中国产生了深刻影响。
以下是几种不同的文化影响:1. 自然环境造就了种类丰富的食物生活在山区的中国人非常善于利用自己所处的生态环境,发掘出食物搭配的独特方法,制作出了各种有代表性的中国美食。
如四川的麻辣火锅、云南的过桥米线、陕西的肉夹馍、山东的烤肉串等。
2. 热带雨林环境造就了独特的语言和音乐在南方热带海滨地区,有许多少数民族,他们的语言和音乐风格都非常特别。
小学四年级社会中国的地理与人文
![小学四年级社会中国的地理与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81824b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5.png)
小学四年级社会中国的地理与人文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伟大国家。
它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与14个国家接壤,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中国的地理和人文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重点探讨小学四年级阶段的中国地理与人文。
一、地理1. 地理位置中国地处东亚,东临太平洋,邻近14个国家。
它的地理位置使得中国成为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 国土面积中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
这片广阔的国土包含了众多地形和地貌特征,如高山、平原、河流和湖泊等。
3. 地形特征中国的地形多样,包括高山、丘陵、平原、台地等。
其著名的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长白山、秦岭、黄山等。
此外,中国还拥有大面积的平原地带,如华北平原、长江平原等。
4. 气候类型中国的气候多样,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寒温带气候等。
不同地理区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资源和人居环境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人文1. 人口众多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超过14亿的人口。
人口众多给中国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市场需求,同时也面临着资源和环境压力。
2. 文化多样性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
中国人民以勤劳、智慧和创造力而闻名于世。
中国文化包括语言、风俗习惯、传统艺术、文学和哲学等。
各地区的文化差异也造就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3. 历史古迹中国有许多历史古迹和世界遗产,如长城、故宫、兵马俑等。
这些古迹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学者前来探访。
4. 饮食文化中国拥有独特的饮食文化,以其丰富多样和独特口味而闻名。
中国菜系包括四大菜系:川菜、鲁菜、粤菜和闽菜,以及各地方特色小吃和美食,如北京烤鸭、上海小笼包等。
5. 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
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国人民世代相传的重要文化活动,也是人们展示传统风俗和家庭团聚的时刻。
通过对中国地理与人文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个伟大的国家。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9f4c4a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4.png)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根据地理特征和人文特点,通常被划分为四个主要区域: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
以下是对这四大区域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比较。
一、自然地理比较1、北方地区:包括华北、东北和黄淮海平原等,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多为平原和高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2、南方地区:包括华东、华南和岭南等地区,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多为低山丘陵和平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为主。
3、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西部等地区,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形多为高原和盆地,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4、青藏地区: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等地区,气候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地形多为高原和山地,植被以高山草甸和高寒荒漠为主。
二、人文地理比较1、北方地区:历史上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
同时,北方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2、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
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海派文化、岭南文化和侨乡文化等。
3、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包括维吾尔族、回族等民族。
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丝路文化、伊斯兰文化和黄土高原文化等。
4、青藏地区:青藏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包括藏族、羌族等民族。
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藏传佛教文化、唐卡艺术等。
中国四大区域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都各具特色。
北方地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政治地位而著称;南方地区以其发达的经济和丰富的文化特色而闻名;西北地区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理景观而引人注目;青藏地区以其神秘的高原山地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而令人向往。
这些区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多元文化和地理多样性。
中国,这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广阔地域的国家,其自然地理景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令人惊叹。
地理教案: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点
![地理教案: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52f0a6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8.png)
地理教案: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点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文化多样的国家。
它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还有悠久灿烂的人文历史。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点。
一、自然地理特点1. 地势与地形:中国地势起伏不平,东部沿海平坦,西部高山连绵。
中国境内分布着大片山脉和高原,如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等。
同时,中国还拥有亚洲最长的河流——长江和黄河,这些河流对中国经济和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 气候类型:由于国土面积广阔,在中国可以找到各种气候类型。
北方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旱,冬季寒冷干燥;南方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3. 自然灾害:中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环喜马拉雅造山带两个活动构造区之间,地震、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频繁。
此外,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戈壁灌区的所在地,干旱和沙尘暴也是中国面临的重要自然灾害。
二、人文地理特点1. 历史悠久: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古国,中国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
从夏至今,中国历朝历代都留下了众多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
例如长城、故宫、兵马俑等都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2. 多民族聚居: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现存有56个民族。
汉族是绝大多数,同时还有藏族、回族、蒙古族等其他民族。
不同民族之间保留并发展各自的语言文字、服饰风俗以及传统节日等文化特色。
3. 人口众多: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约14亿人口分布在广袤土地上。
这对于资源分配、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
4. 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国拥有东、中、西三个地理区域。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中部地区虽然资源较为丰富,但经济相对落后;西部地区则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
这种区域发展不平衡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社会和经济稳定。
总结: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多样文化特点的国家,在地理上具有独特之处。
中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中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https://img.taocdn.com/s3/m/c4731cb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6.png)
02
03
特点
山地景观具有险峻、壮观 的特点,其地形变化丰富 ,为各种自然风光提供了 独特的背景。
著名景点
中国的黄山、峨眉山、华 山等都是著名的山地景观 ,它们以奇峰、怪石、云 海等自然景观著称。
生态价值
山地景观对于保护生物多 样性和水资源具有重要意 义,同时也能为科学研究 和生态旅游提供场所。
水景景观
旅游开发的重要性
促进经济发展
旅游开发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住宿、交通等,从 而为国家创造外汇收入和就业机会。
提升国际形象
旅游开发有助于展示国家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遗产,提升国际形象 和知名度。
保护文化遗产
通过合理的旅游开发,可以保护和挖掘各地的文化遗产,让更多 人了解和传承这些文化。
旅游规划的原则与方法
中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汇报人:张老师 2023-11-28
目录
• 中国自然景观概述 • 中国人文景观概述 • 中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 • 中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开发 • 中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旅游开发与规
划 • 中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国际影响力
01
中国自然景观概述
山地景观
01
著名景点
中国的四川大熊猫保护区、贵州 麻阳河保护区等都是著名的自然 保护区景观,它们以保护珍稀动
物及其生态环境而闻名。
生态价值
自然保护区景观对于保护生物多 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和开展科学
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02
中国人文景观概述
历史文化景观
历史文化景观概述
中国拥有众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景观,这些景 观记录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承 。
保持原生态
中国自然人文环境介绍
![中国自然人文环境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8ae516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8.png)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 从西部的青藏高原到 东部的平原,从北部 的沙漠到南部的热带 雨林,呈现出鲜明的 地理特征。主要地形 包括山地、高原、盆 地、平原和丘陵。这 些地形地貌孕育了丰 富的生态系统和生物 多样性
自然环境
2. 气候特征
自然环境
中国跨越五个气候带 :寒温带、温带、亚 热带、热带和青藏高 原气候区。这使得中 国的气候多样,既有 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 ,又有热带雨林的湿 热气候。多样的气候 为中国带来了丰富的 自然资源
3 PART
结语
1
中国的自然人文环境是丰富多样和充满魅力的
2
无论是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是深厚的文化底蕴,
都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智慧
3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其自然人文环境还将 继续展现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
清新简约风
十分感谢大家观看
演示文稿是一种实用的工具,可以是演示,演讲,报告等。大部分时间,它们都是在为观众服务。演示文稿 是一种实用的工具,可以是演示,演讲,报告等。
20XX
中国自然人文 环境介绍
-
目录
CONTENTS
1
自然环境
2
人文环境
3
结语
2
中国自然人文环境介绍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是 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
文化的国宝
下面将从自然环境和人文 环境两个方面来介绍中国
的魅力
1 PART
1. 地形地貌
自然环境
3. 自然资源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 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以及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如 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此外, 中国还拥有丰富的金属和非金属 矿产资源。这些资源为中国的发 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中国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中国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efe359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11.png)
中国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是中国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包括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区域发展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知识点,分为五个部分进行概括:一、中国地理概况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其疆域包括陆地和海洋,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海洋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公里。
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这些行政区划在历史上有着不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总人口约14亿。
其民族众多,有56个民族,汉族是最大的民族,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左右。
其他民族包括藏族、维吾尔族、回族等。
二、自然环境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
其中,山地和高原占很大比例,如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
气候特征:中国气候复杂多样,包括温带、亚热带、热带等多种气候类型。
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差异很大,如南方多雨潮湿,北方干燥寒冷。
水文地理:中国有许多河流和湖泊,如长江、黄河、珠江等。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
此外,中国还有许多水库和灌溉系统。
三、人文环境历史文化: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如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还有许多著名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如长城、故宫等。
人口分布和城市化: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形成了许多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主要产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
中国还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业发展。
四、区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该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主要产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和外贸等。
中国自然和人文特色
![中国自然和人文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17c5776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e.png)
中国自然和人文特色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和人文特色的国家。
自然上,中国地大物博,拥有多样的地理景观和自然资源;人文上,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特色。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自然和人文特色,从而展示中国的魅力。
一、自然特色1. 多样的地理景观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景观,包括山脉、平原、河流、湖泊、草原、沙漠等。
中国的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秦岭山脉、太行山脉等,其中有很多著名的名山如黄山、泰山、庐山等。
平原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等,这些平原地带适宜农业发展。
中国的河流众多,以长江、黄河、珠江、淮河等最为著名,它们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也形成了独特的水文景观。
此外,中国还有众多的湖泊如鄱阳湖、洞庭湖、青海湖等,这些湖泊丰富了中国的水域生态。
草原和沙漠则展示了中国广袤的土地和特殊的自然景观。
2. 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国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
中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
同时,中国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如松木、竹子等。
这些资源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此外,中国还有许多特色的农作物和植物资源,如稻米、茶叶、丝绸、竹子等,它们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人文特色1. 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传承。
中国的历史文化包括了众多的经典文学、哲学、艺术等,如《四书五经》、孔子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
此外,中国还有丰富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2. 多元的民族特色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其他民族如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也各自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
这些民族特色体现在风俗习惯、民间艺术、民族服饰等方面,丰富了中国的多样性。
3. 传统手工艺中国拥有丰富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如中国瓷器、剪纸、刺绣、漆器等。
中国自然与人文环境
![中国自然与人文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2f391a8db52acfc788ebc989.png)
第三级阶梯:东部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最低,平均海拔
在500米以下。
塔里木盆地
3000米以上 1000---3000 500---1000 200---500 0---200 洼地
3、中国古代的航海者已经非常准确的掌握了季风规律,并利用季风的更换 规律进行航海。对于东南亚的太平洋航线来说,如《萍洲可谈》中所说的, “船舶去以十一月、十二月,就北风;来以五月、六月,就南风” 。宋朝王 十朋曾以“北风航海南风回,远物来输商贾乐”的诗句,描写了利用季风进 行海上贸易的情景。
能否标出:
贵州 南 西
浙 江
3
3、上海市 4、香港特别行政区
云南
广 自西 治壮 区族广东
4
5、澳门特别行政区
海南 5
学地名的记忆方法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有多种感知 (眼看、耳听、口说、手写、脑想) 参加的学习活动,较之只有单一感 知觉参加,其记忆效果要好得多。 掌握一个地名,最好按以下4个步骤 进行
学地名的记忆方法
省名
简称 简称的由来
广西壮族 桂 因秦朝置桂林郡于此而得名 自治区
云南省 滇 境内东北战国时为滇国故地而得 名
海南省 琼 明初设琼州府,辖境包括整个海 南岛,故得名
重庆市 渝 隋文帝时,因重庆位于嘉陵江畔, 嘉陵江古称渝水,重庆名为渝州, 故得名
作业:利用 电脑中的画 笔工具给这 幅中国行政 区图中的每 个省级行政 单位上色。
❖ 四、陆界和邻国 1、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陆上有14个邻 国 2、有6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
哈萨克斯坦
中国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演讲稿
![中国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f87672d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0.png)
中国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演讲稿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中国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地理,以及我们如何共同努力,保护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
从巍峨的山脉到广袤的平原,从奔腾的江河到宁静的湖泊,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今天,让我们一起探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我们可以采取的实际行动。
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中国的自然美景。
从北国的冰天雪地到南方的热带雨林,从西部的高原山地到东部的沿海平原,中国的自然景观千变万化,美不胜收。
比如,青藏高原上的雪山、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桂林山水的秀美风光,每一处都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自然景观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我们宝贵的自然资源。
环境问题的现状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退化……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还威胁到了生态系统的健康。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有多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靠后,每年因空气污染导致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此外,水污染问题也十分严峻,许多河流和湖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了人们的饮水安全。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未来的发展。
科学研究表明,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绿色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善空气质量;清洁的水源可以保障人们的健康,促进农业的发展。
可行的解决方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环境问题呢?其实,很多方法并不复杂,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做起。
首先,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塑料袋、塑料餐具等一次性用品不仅消耗资源,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我们可以自带购物袋,使用可重复使用的餐具,减少垃圾的产生。
其次,节约用水和用电。
关掉不用的电器,修理漏水的水龙头,这些小小的举动都能节省大量的资源。
中国的人文地理特征知识点总结
![中国的人文地理特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0367b8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2.png)
中国的人文地理特征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人文地理特征的国家,其地理环境与人文背景相互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中国的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相互关联中国的人文地理特征与其广阔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中国地理环境多样,包括高山、平原、河流和湖泊等多种地貌特征。
因此,不同地区和地域拥有各自独特的人文地理特征。
1. 北方平原:中国北方平原地广人稠,土地肥沃。
这里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农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北方平原是中国大部分粮食的主要生产地,农业在社会经济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此外,北方平原还孕育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例如中原文化。
2. 长江流域:长江流域地势平缓,气候湿润,这里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密集和经济繁荣。
长江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同时也拥有许多大城市,如上海和重庆。
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吸引了大量人口和投资。
3.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植被繁茂。
这里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多元的民族文化和生态保护。
西南地区是中国多民族的聚居区,各个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和传统文化。
此外,西南还拥有许多珍贵的生物资源和自然景观,需要进行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二、区域差异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的人文地理特征导致了不同地区和地域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差异。
这些差异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解决。
1.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这里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早期的改革开放政策。
而中国的西部和中部地区相对欠发达,这里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相对贫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
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需要通过改革和政策调整来缩小。
2. 城乡差距:中国城乡差距较大,这里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农村地区的资源相对匮乏和农业劳动力的过剩。
城乡差距在农村地区导致了社会问题,如农民工问题和留守儿童问题。
中国地理位置介绍
![中国地理位置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57baf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15.png)
中国地理位置介绍中国位于东亚,东临东海和黄海,面积约为9.6 million 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它与14个国家接壤,包括俄罗斯、蒙古、朝鲜、印度、巴基斯坦等。
中国的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多元的地貌和气候,以及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一、地理位置和边界中国地处亚洲东部,东经73°33′E至135°05′E,北纬18°03′N至53°33′N之间。
它的东部和南部都临海,海岸线长约 18,000 公里。
中国的边界线长达22,117公里,主要与俄罗斯、蒙古、朝鲜、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国接壤。
二、地形特点中国地貌复杂多样,大致可分为四个主要地形区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青藏高原。
华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基地,而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三、气候分布中国的气候类型繁多,包括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寒温带气候等。
南部地区温暖湿润,北方则寒冷干燥。
中国的气候和季节变化十分显著,典型的有汕头的热带湿润气候、上海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哈尔滨的寒温带气候。
四、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黄金消费国。
此外,中国还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水资源,是农业大国。
五、人文景观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享有世界上最彪炳的古代文明之一。
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遗址,如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成为了吸引游客的热门景点。
此外,中国还以自然风光著称,如五岳之首泰山、壮丽的长江三峡等,各具特色。
六、总结中国地理位置独特,横跨东亚,紧邻14个国家。
它拥有多元的地貌和气候,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灿烂的人文景观,展示了中国独特的魅力。
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文景观,中国都以其独特的特色吸引着各国游客的目光。
文章至此结束。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特点解析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特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c3135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0.png)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特点解析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地理环境和独特人文地理特点的国家。
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产生着深远影响,同时人文地理特点也塑造了中国独特的国情和文化。
本文将对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特点展开解析。
一、自然地理环境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非常广泛多样,包括了高山、平原、水域、草原、沙漠等多种地貌类型。
首先,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之一,喜马拉雅山脉,其中包括了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
这些巍峨的高山不仅影响着中国的气候和降雨分布,还给中国带来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珍贵的矿产资源。
其次,中国的平原地区广袤辽阔,适宜农业生产,是中国人口聚集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
最著名的平原是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水域方面,中国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其中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扮演着重要的交通和灌溉作用。
此外,中国还有广袤的草原地区,如内蒙古草原,是重要的畜牧业和旅游资源。
沙漠方面,中国有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呼伦贝尔沙漠,这些沙漠对中国的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挑战。
二、人文地理特点中国的人文地理特点也十分显著,主要表现在人口分布、城市发展、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等方面。
首先,中国人口众多且分布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是人口密集区,而西部和北部地区人口相对稀少。
这种人口分布格局对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成为了国际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同时,中国也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古城,如西安、成都等,这些城市不仅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方面,中国拥有56个民族,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丰富多样。
例如,汉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各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服饰和风俗习惯,各民族之间的交融和碰撞也形成了中国多元一体的文化景观。
综上所述,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国土面貌和民族性格。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bbd1f762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d.png)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多民族国家,其人文地理概况丰富多样。
本文将以不同的角度来介绍中国人文地理的方方面面。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中国地势东高西低,形成明显的地形梯度:东部为平原和丘陵,中部为山地和高原,西部为高山和盆地。
中国地大物博,拥有广袤的原始森林、河流、湖泊和丰富的地质资源。
二、历史文化遗产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的历史遗迹众多,如长城、故宫、秦始皇兵马俑等,这些遗迹见证了中国历史的辉煌和繁荣。
三、民族多样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目前承认的民族有56个。
汉族人口最多,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在中国不同地区。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和传统文化,形成了中国多元文化的基础。
四、宗教与哲学中国有多种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是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
这些信仰和哲学体系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深深融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五、语言文字汉语是中国的官方语言,拥有广泛的使用人群。
此外,中国还有各种少数民族的语言。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影响力的文字之一。
六、文学艺术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巨匠和经典作品。
古代的“诗经”和“红楼梦”,现代的鲁迅、鲁迅、莫言等作家的作品都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包括绘画、音乐、戏剧、舞蹈等,每种艺术形式都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七、传统节日和饮食文化中国有丰富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这些节日充满着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是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活动。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拥有各种不同的菜系和烹调方法,代表了中国人对美食的追求和热爱。
八、中医与武术中医是中国独特的传统医学体系,在世界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的地理与人文环境
![中国的地理与人文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c132e39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a.png)
中国的地理与人文环境地理环境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其地理坐标约为北纬4°20′至53°33′,东经73°40′至135°05′。
中国的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
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有高山、平原、丘陵、盆地和高原等多种类型。
其中,山地和高原占据了中国总面积的近60%。
主要山脉有长江山脉、黄河山脉、秦岭山脉、天山山脉等。
主要高原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等。
主要平原有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等。
主要丘陵有东南丘陵、两广丘陵等。
气候类型中国气候类型多样,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西部地区则主要是高原气候、干旱气候和山地气候。
由于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的影响,中国各地气候差异显著,气候带分明。
水系分布中国河流众多,主要有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辽河、海河等。
这些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高原和山脉,向东流入太平洋。
此外,中国还有许多湖泊,如青海湖、洞庭湖、太湖等。
人文环境历史文化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包括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科技等各个方面。
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以及风俗习惯、礼仪道德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语言文字中国的官方语言是汉语,汉字是书写汉语的文字。
汉字起源于甲骨文,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汉语方言众多,如普通话、粤语、闽南语、吴语等。
此外,中国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各自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宗教信仰中国的宗教信仰多样,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
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汉传佛教。
道教则是起源于中国的宗教,主张道法自然,追求长生不老。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则是在唐朝传入中国,分别有着悠久的历史。
社会制度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中国的人文地理与自然环境
![中国的人文地理与自然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78fff9e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4c.png)
中国的人文地理与自然环境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
其人文地理与自然环境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中国独特的社会和自然景观。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 高山峻岭与河流流域中国境内山脉众多,两大主要山脉为喜马拉雅山脉和长江流域山脉。
这些山脉形成了中国的人文地理格局,对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山峻岭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森林、水源和矿产,对于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山脉和河流流域为中国的农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水资源,助推了农耕文明的发展。
2. 封闭的地形与文化多样性中国的地形封闭,造就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
山脉和河流的分隔导致了中国不同区域的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的形成。
例如,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与东北平原地区的汉族文化有明显区别。
这种地形封闭性也造就了中国独特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方言语言。
3. 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等。
这些资源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
例如,能源资源在中国的经济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煤炭产业在中国是重要的能源产业,为国家的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了支持。
4. 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挑战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经常受到地震、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这些自然灾害对中国的人口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因此,中国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
近年来,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包括减少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等,以应对自然灾害和保护自然环境。
5. 城市化与生态平衡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面临严峻的环境挑战。
城市的建设和工业化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压力,如空气和水污染、生态破坏等。
为了实现生态平衡,中国不断推动绿色发展和建设生态城市,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损害。
综上所述,中国的人文地理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共同塑造了中国的社会和自然面貌。
了解和保护自然环境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口
地上河
中游 下游 孟津 下游 中游
宜昌 湖口
上游
峡谷多,落差大, 水力资源丰富
江阔水深, 航运便利 河道弯曲,湖泊众多
黄河主要有哪些支流?
泾河
渭 河
汾 河
长江主要有哪些支流?
上海 雅 砻 江 岷 江 重庆 宜昌 武汉 湖口 鄱阳湖
宜宾
洞庭湖
湘 江
三峡工程
宜昌
葛洲坝水电站
壶口瀑布
黄河入海口
1
B A
2
E C D
宁夏平原 地上悬河 龙羊峡大坝
3
4
5
虎跳峡
长江入海口
各拉丹东雪峰
1
A
2
C
B
3
D
F E
宜昌
湖口
武汉港
都江堰
三峡工程
4
5 5
6
长江、黄河的治理
(1)长江的治理 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防洪 长江流域易发洪涝灾害的原因(自然+人为) (七社P56+九社P46) ①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流域内若普降 暴雨,会发生特大洪水。 ②中上游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加剧。 ③人们不合理占用河道,围湖造田,使湖泊、河流 行洪能力大大降低。 治理措施; ①兴建水库②中上游禁止滥伐森林,做好水土保持 工作③疏浚河道④加固江防大堤⑤退耕还湖
2、南方与北方的差异表现
区域 地形 秦岭—淮河以北(北) 多丘陵 低于0℃ 少于800毫米 秦岭—淮河以南(南) 多平原 高于0℃ 800毫米以上
1月均温 年降水量
气候类型 主要农作物 (耕地类型) 耕作制度
自然 温带季风气候 差异 小麦、玉米
(旱地)
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水稻 (水田) 一年二至三熟
七上《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三课
P58-64
填空:中国四大地理分区
东 部 季 风 北方地区 区
秦岭
淮河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1我国南方和北方在 、我国南方和北方 哪里?它们都位于 的地理分界线是什 ________区? 么?
南方地区
特征:平原广 阔、土地肥沃、 降水较丰富, 中国大多数人 口生活的地区。
资源优势
经济优势
缩 小 东 西 差 距
共 同 富 裕
季风区分布图
从上述两副图中读出哪些信息?
南、北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比较.
区域 内容 1月均温 秦岭—淮河以北 (北方) 秦岭—淮河以南 (南方)
<0度
< 800毫米
>0度
> 800毫米
年降水量
耕地类型 主要农作物 水文状况 饮食习惯 民居特色
黄河的治理 (上游荒漠化严重;泥沙淤积;洪水威胁(凌汛、地上 河);缺水断流;水污染。不同的河段有不同的环境 问题) 最大的隐患:下游成为“地上河”,加大保堤防洪的 难度。 自然成因: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使黄 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在下游大量淤 积,抬高河床,形成了“地上河”。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滥砍滥伐、过渡放牧)…… 治理措施:治黄的关键是治沙 ①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根本。 ②下游,加高加固黄河大堤,调水调沙、清淤河床。
表一:东部和西部比较 (1) 东西部地区分别具备哪些优势 ? 指标内容 东部 西部
国土面积 人口数量 28.6 71.9 71.4 28.1 17.2 610 126人(西藏) 190人(贵州)
82.8 国民生产总值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600 每万人大学生数 1680人(北京) 361人(全国)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因素 有哪些?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
长江:上游:禁止砍伐树木,兴建防护 林工程和水库 中下游:退耕还湖,疏浚河道,加固江 防大堤
黄河:上游:禁止砍伐树木,兴建防护林和 水库
★中游: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加强
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治黄的根本 下游:加固堤坝,疏浚河道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横断山脉
四川盆 地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 游平原
黄河、长江如何分段?
峡谷多,落差大, 水力资源丰富 河道弯曲,湖泊众多
上游
中游 下游 宜昌 湖口
江阔水深, 航运便利
水力资源丰富
含沙量大 上游 地上河
河口
中游 下游
中游 下游
孟津
宜昌 湖口
上游
河口 孟津
黄土高原
水力资源丰富
长 江
中国第一大河
长江发源于: 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峰
青、藏、川、云、渝、鄂、 经过省区: 湘、赣 、皖、苏、沪 (共11个)
青海 西藏 四川
渝 苏
湖北
安徽
沪
注入 东 海, 云南 全长 6300 千米, 我国第 一 长河。
湖南 江 西
黄河发源于: 青海省巴颜喀拉山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 经过省区:
初三《社会· 思品》中考复习(一)
我们生活的世界
三、中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二
考
点
考 试 要 求
课文内容 七上探究二、三单 元第二课
七上社会第三单元 第三课
7、比较黄河和长江 的概况
8、比较我国南北方、 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 文环境方面的差异
a b
“母亲河”
考点7:比较长江和黄河的概况(a) 七上P52—56 第三单元第二课
治黄的关键: 治沙
治黄的根本 :
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三峡大坝
三峡位于长江 上 游(湖北省 宜昌 市三斗坪镇)
E LK G
A
F
H
B D
1A、B为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A为_______ 2湖泊D位于江西省,它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淡水湖,名称是_ 3既是行政中心城市,又是港口城市:E__ F__ G__ H__ 4L、K是长江上重要水利枢纽工程,请你任写一个名称:_ 5写出长江支流①②③④的名称
实战演练:
长江干流上有两个省会城市与历史上 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密切相关,说说 是哪两个城市?这一事件是指哪一历 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最主要意义 是什么?(4分)参考p42图
城市:南京、武汉; 事件:辛亥革命; 最主要的意义: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对长江上的其他重要城市进行史地联系。
1、识别:能在图上找到南北方的界限;知道西部地区 的范围与省份。 2、区分:能区分南北方、东西部自然、人文环境差异 的表现 3、推断:能根据不同的生产生活特色推断所处的自然 环境;并知道造成地区特色差异的主要原因。 4、扩展: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能进行信 息整理。
(1)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温州段的柳市镇 位于苍南马站的什么方向?从地理环境说 说两镇有何相同的地方?
两镇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都位于低纬度、东临
海洋,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2)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说说该高速 的开通对我县发展有何意义?
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县的经济资源、并且与兄
弟县市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我县经济的快 速发展。
4、怎样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
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互通有无、 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目的)
精析14页
•东西部应在哪些方面加强合作与交流?
人才、资金、技术、信息;资源与能源等。
(举例:主要的资源与能源调配工程) 东西: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南北:南水北调、北煤南运、南磷北
运
•政府的发展战略: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观察右图:一条温州历史上 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里程最 长的高速公路项目——甬台 温高速公路复线温州段,在 11月3日动工,计划工期4年。 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温 州段全长约136公里,总投 资约287.7亿元。 (1)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 温州段的柳市镇位于苍南马 站的什么方向?从地理环境 说说两镇有何相同的地方? (2)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 原则说说该高速的开通对我 县发展有何意义?
河湖多水量大不结冰含沙 量小,水运发达
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
河流少水量小结冰含沙量大, 基本没有水运
河流及航运
饮食习惯
民居特色
面食 防寒严密有取暖设备
人文差异
米饭
通风防雨屋顶坡大
思考:
①人文方面的差异主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其中什么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自然环境 界线:
其中气候
气温 降水
起了重要作用
②秦岭—淮河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
(一)长江与黄河 (二)黄河、长江源流概况比较 (课本图3-19、图3-20)
注意观察图中的地理事物 注意各自特点,比较相同点与不同点
黄河、长江(之)归纳比较
项目 源头
入海 干流长度
长江
黄河
流经省区
各段划分及特点 主要支流 主要水利工程 流经主要地形
作用 管理
黄河————“几”字形
黄 河
渤海
东海
是我国南方、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与1月0°C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线基本重合; 是我国湿润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也是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的分界线。
3、中国东部和西部
•仔细观察课本62页《西部地区范围示 意》,注意东西部的范围。 •东、西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 (精析14页表格) •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优劣势(精析14页 表格)
1.“太湖美……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果香绕湖飞 ……”,歌曲 《太湖美》充分体现了我国一个地区的区域特色。这一地区是指 ( )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2.下列能体现我国南方地区自然特色的是 ( ) A.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 B.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 C.苍松雪岭,沃野龙江豆谷香 D.漓江水,琼海风,水天一色 3、寒假,丽水某中学生小明和爸爸去外地旅游,到达旅游目的地 时,身上的羽绒服换成了衬衣。小明此次旅游的路线可能是 ( ) A.丽水→新疆 B.丽水→东北 C.丽水→西藏 D.丽水→海南 4、“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形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差异 B、气候差异 C、生活习惯差异 D、耕作制度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