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的繁育

合集下载

奶牛繁育实习心得体会

奶牛繁育实习心得体会

奶牛繁育实习心得体会首先,我要感谢养殖场的杨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他们非常耐心地教导我奶牛的喂养、繁殖、饲草种植等技术细节,还带我参与了奶牛产后护理、牛棚清理、饲草种植等日常工作。

尤其是杨老师,他是一位资深的奶牛养殖从业者,对奶牛生态的研究深入浅出,经验非常丰富,教给我很多宝贵的实践技巧和经验。

在实习期间,我发现奶牛的日常管理工作非常繁琐,农场人员要对奶牛进行定时喂饲、排泄物清理、疾病预防等工作。

特别是产后护理,对奶牛的照料工作要细致入微,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农村的劳动是辛苦的,而且对细节要求非常高。

奶牛繁育需要农场人员时刻保持警惕,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其次,我参与了奶牛饲草的种植和收割工作。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农作物的耕种和收割,更体会到了农民的勤劳和耐心。

在饲草种植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选择土地、施肥、播种、浇灌、收割等一系列技术动作。

我还亲自操作了拖拉机和收割机,深刻领悟到了农民的辛苦和不易。

除了技术上的学习,我还对奶牛繁殖和市场行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杨老师向我介绍了奶牛的繁殖规律,包括怀孕周期、分娩过程等,我也参与了牛场的一些繁殖管理工作。

此外,我还了解到了奶牛的市场行情和销售渠道,对奶牛产业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奶牛繁育的技术,还领悟到了农村工作的艰辛和农民的勤劳。

我深刻认识到农业生产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也更加珍惜食物和农民的辛勤劳作。

我将珍惜在实习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也为农村劳动者的付出而感到骄傲和敬佩。

最后,我要感谢杨老师和养殖场的工作人员,他们的耐心教导和细致指导让我受益匪浅。

我也将在未来的工作中,积极运用实习期间学到的技能和经验,为农业生产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我也将继续关注农业发展,为农村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而言之,这次奶牛繁育实习让我收获颇丰。

在杨老师和养殖场的指导下,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能和知识,深刻了解了农村工作的艰辛和农民的勤劳。

牧场繁育工作流程简述

牧场繁育工作流程简述

牧场繁育工作流程简述潘淑娟(济南市佳宝乳业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0)“想泌乳,先配种”,繁育工作是牧场效益的保证,也是规模牧场生产的重中之重。

繁育工作不仅仅是个技术活,它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下面我简单说一下繁育工作部分流程和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1繁育保健从源头上预防奶牛产后疾病,提高繁殖性能。

产后监测胎衣不下,如果产后6-8小时后胎衣未脱落开始注射催产素,在产24小时后每6-8小时注射一次;每日检测体温;胎衣不下第二天开始抗生素治疗;胎衣脱落当天再次注射前列腺素;不要人工剥离;配合产后灌服。

产后20天内观察新产牛恶露排出状况。

正常恶露及时观察不作处理;稍有异样带絮状、脓性分泌物,采取肌注PG2支治疗;恶露发臭泥水样,采取子宫注药配合肌注PG2支治疗。

产后12-25天繁育员每天密切观察新产牛,这种检查只用肉眼观察牛的整体健康和子宫内容物的性质、气味等,发现急性子宫炎的奶牛及时记录并治疗。

所有奶牛在产后12-14天注射PG2支作为子宫的恢复治疗。

产后40-60天观察牛只发情状况,对未发情牛只进行检查,子宫正常卵巢有黄体的牛只PG3支催情;子宫异常的肌注PG 或者子宫投注PG3支;卵巢异常的对症治疗。

2检测发情发情检出率越高,配种基数就多,受孕数就会越多。

《奶牛》2019年02期66技术交流2.1人工观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早上挤奶前后、上午运动场、中午挤奶前后、下午运动场、晚上挤奶前后,24小时不少于四次人员观察;2.2配合喷漆、涂蜡笔、计步器等辅助工具进行检测,提高发情揭发;2.3对可疑牛只进行直肠检查。

3定时输精定时输精能做到不挑牛、不漏配,100%配种率。

第一次PG(产后14d)→第二次PG(产后28d)→第三次PG(产后40d)→GnRH(产后56d)→PG (产后59d)→PG(产后60d)→GnRH(产后61d)→配种(产后62d)第1针PG作用是促使子宫内杂质排出;第2针PG作用调节卵巢机能及卵泡波的发育,及时观察牛只发情时子宫分泌物状态;第3针PG将卵泡发育调节正常发育状态;第4针GnRH目的是使卵巢上第一个卵泡波排掉使优势黄体发育成熟;第5针PG作用使优势黄体退化,从而使优势卵泡产生;第6针PG让黄体溶解更彻底,在079同期方案增加了一针PG;第7针GnRH目的是促进优势卵泡成熟,在有效期排卵,最后配种。

奶牛场繁育工作制度

奶牛场繁育工作制度

奶牛场繁育工作制度一、目的和原则1.1 目的为了提高奶牛场繁殖效率,提高奶牛产奶量和牛奶品质,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牧场经济效益,制定本繁育工作制度。

1.2 原则(1)科学饲养,规范管理,确保奶牛健康。

(2)加强繁殖技术研究,引进和推广先进繁殖技术。

(3)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繁殖效率,降低繁殖成本。

二、组织机构2.1 设立繁育部门,负责奶牛场的繁殖工作。

2.2 繁育部门设繁育经理、繁育员、兽医员、营养员、接产员、饲养员等岗位。

三、繁育工作内容3.1 繁育计划根据牧场实际情况,制定年度繁育计划,包括繁育目标、繁殖周期、配种方案等。

3.2 奶牛发情观察和配种(1)繁育员负责奶牛发情观察,记录奶牛发情时间和配种时间。

(2)繁育员负责配种工作,确保奶牛在适宜的繁殖周期内完成配种。

3.3 孕检和分娩管理(1)兽医员负责孕检工作,定期对奶牛进行孕检,确保奶牛的正常妊娠。

(2)接产员负责分娩管理,确保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降低分娩并发症。

3.4 犊牛饲养和管理(1)饲养员负责0-6月龄犊牛的饲养工作,确保犊牛健康成长。

(2)饲养员负责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工作,确保奶牛在围产期内的营养需求。

3.5 繁殖记录和数据统计(1)繁育员负责繁殖记录工作,详细记录奶牛的繁殖情况,为繁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2)营养员负责数据统计工作,分析繁殖数据,为繁殖决策提供依据。

四、繁殖技术研究和推广4.1 繁育部门负责研究和推广先进的繁殖技术,提高繁殖效率。

4.2 定期组织繁殖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繁殖技术水平。

五、繁殖设备和设施管理5.1 繁育部门负责繁殖设备和设施的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2 定期对繁殖设备和设施进行维护和检修,保障繁殖工作顺利进行。

六、繁殖卫生和防疫6.1 繁育部门负责繁殖卫生和防疫工作,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6.2 定期对奶牛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奶牛免疫力。

七、繁殖目标和考核7.1 设立繁殖目标,包括繁殖率、产奶量、牛奶品质等指标。

奶牛的繁育

奶牛的繁育

牛的繁殖技术牛的初情及初配适龄初情:营养、生长发育正常时,体重达到成年50%左右,6~12月龄初次发情,营养好发情早,否则初情后延。

初配:当母犊体重达到成年的70%(中国荷斯坦牛约为400千克)时可配种。

过早配种怀胎,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和所生犊牛的质量。

过迟配种则浪费饲草料和时间,大约18月龄才能达到适宜配种的体重。

发情表现:母牛变得不安静、东张西望、哞叫,可见阴门发红肿胀,流出较多透明稀薄的粘液,粘液滴下时往往拉长为细丝,由于粘液沾在尾根上,随尾巴摆动而涂布在臀端两侧,皮肤温度稍有提高。

把牛放于运动场时,则可见其爬跨其它牛,其它牛常随其后爬跨。

当两头牛互相爬跨时,真发情的牛在发情旺期愿意接受爬跨,不发情牛被爬跨时往往把尾巴紧紧夹在两后腿间逃跑,若两牛均互相接受爬跨,则两头牛均正处于发情旺期,直肠检查母牛内生殖器官,可准确地判断母牛发情与否。

母牛发情全过程分为互嗅阶段(对头阶段)、尾随阶段(发情母牛在前走,后面追随着1头以上其它牛)、爬跨阶段(发情母牛接受不论何种性别的牛爬跨,也叫发情旺期),以后退回到尾随、互嗅、然后发情终止。

常说的发情一般是指从尾随到尾随的这段时间。

图60 母牛发情症状牛的发情周期和配种时机发情周期:约为18~25天,育成牛短些,经过产犊的长一些。

大约每次发情的持续时间都很短,一般15~18小时左右,育成牛较成年牛短;营养好情期长、差则短。

图61 正常发情周期配种(输精)时机:母牛排卵一般在发情结束前两小时到发情结束后17~19小时,平均在发情结束后13~14小时。

为了节省精液和提高情期受胎率,可于发情旺期(母牛接受其它牛爬跨)开始计时,8小时后第一次输精,再过12小时再输精1次。

亦即上午发情下午输精,第二天早上再输1次;下午和晚上发情,第二天清早输精1次,傍晚再输精1次。

图62 输精时机牛的妊娠与分娩妊娠:牛的胎盘属于子叶胎盘,受精卵到形成胎盘需时60天,在未形成胎盘之前很容易流产。

奶牛繁育与管理技术

奶牛繁育与管理技术

奶牛繁育与管理技术奶牛繁育与管理技术在现代农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有效地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健康水平。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奶牛繁育与管理技术的技巧以及它们对奶牛生产的影响。

一、合理的饲养环境首先,一个合理的饲养环境对于奶牛的繁育与管理非常重要。

奶牛需要一个舒适、安静、干净的住所,以便它们能够放松身心,提高产奶能力。

此外,饲养场的空气质量也十分重要,通风设备的安装可以帮助奶牛排出身体内的热量,从而提高其舒适度和产奶效益。

二、科学的饲料配给饲料是奶牛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科学的饲料配给不仅能够满足奶牛的营养需求,还可以提高其产奶量和品质。

在饲料配制过程中,需根据奶牛的体重、体型、年龄和生产阶段等因素来调整饲料的种类和比例。

此外,定期进行饲料检测和饲料质量评估也是提高奶牛繁育与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

三、合理的繁育计划合理的繁育计划可以帮助奶牛产生更多的优质后代,并提高整个养殖群体的质量。

繁殖方法的选择、配种时机的把握、优质种牛的选配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此外,定期进行繁殖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也是提高奶牛繁育效果的关键。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养殖者判断奶牛的受孕率、发情周期和生殖健康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繁殖策略。

四、疾病防治与养分管理在奶牛繁育与管理过程中,疾病防治和养分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定期进行养殖场的疾病检测和草地的草质评估,可以帮助养殖者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此外,采取科学的饲养方式和养分补充措施,可以提高奶牛的健康水平,从而提高其产奶能力。

五、人工智能技术在奶牛繁育与管理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奶牛繁育与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例如,通过安装身体传感器来监测奶牛的活动和健康状况,以实现更好的生产管理。

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分析和预测奶牛的繁殖和生产效率,帮助养殖者制定更有效的繁育和管理策略。

六、培训与知识分享最后,对于奶牛繁育与管理技术的应用,培训和知识分享也是非常重要的。

影响奶牛繁殖力的因素

影响奶牛繁殖力的因素

影响母牛繁殖力的因素牛的繁殖力指牛维持正常生殖机能、繁育后代的能力;繁殖是奶牛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在奶牛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遗传因素.牛是单胎动物,双胎率约为0.5%,且.双胎的遗传力很低,双卵率和双犊率遗传力分别为0.07和0.03。

奶牛的繁殖力是一个低遗传力性状,通过遗传选育提高奶牛繁殖力十分困难。

系谱首先要看其母亲的产奶量,看其父亲的女儿产奶量,如果没有系谱,则看其本身产奶量,衡量标准是3O5d一个产奶周体形外貌对青年怀孕牛(2岁左右),不要只注意花色,而应以生产性能好为准。

注意体形从上面看呈梯形,前窄后宽,皮薄,棱角明显;乳房发达;头颈清秀;腰背平直(特别腰往后一定要平);髋部要宽腹部大而圆,不下垂;前后趾不要太直也不要太弯。

乳房紧凑、有弹性、皮薄、乳静脉粗且弯曲的尤佳。

l_3 生产性能奶牛分娩后产乳上升一般在产后25d左右,然后稳步逐步上升,高峰期长,然后缓慢下降。

一般305d的泌乳期,2个月的干奶期,现阶段,年产奶量在3000kg不赚钱,4000kg不赔钱,4000kg以上有利润。

不同品种间产奶量的差异很大,其中以荷斯坦牛产量最高,但乳脂率低。

娟姗牛产奶量虽低,而含脂率高,如按乳中含能量折算,荷斯坦牛仍为产量最高。

2.营养水平.所以对繁殖母牛应给予合理的饲养,搭配合理的日粮。

营养对母牛的发情、配种、受胎以及犊牛成活起决定性的作用。

能量水平长期不足,不但影响幼龄母牛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可以推迟性成熟和适配年龄,造成一生的有效生殖时间的缩短。

成年母牛如果长期能量过低,会导致发情征状不明显或只排卵而不发情。

牛产后能量过低,也会推迟产后发情日期,对于妊娠母牛来讲,由于能量不足而带来流产、死胎、分娩无力或出生软弱的犊牛等现象,从而造成母牛的平均产犊间隔拖长、繁殖力降低。

相反能量水平过高也影响母牛的受胎率。

蛋白质缺乏,不但影响牛的发情、受胎和妊娠,也会使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还会使粗纤维的消化率下降,影响牛的健康与繁殖。

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因素及提升措施

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因素及提升措施

荷斯坦牛,低产牛仅为3000公斤左右,高产牛能达
30833公 斤 ,乳 脂 率 为 2 . 6 % - 6 % 不 等 。
遗传育种优点院
1. 充分保护和开发利用畜禽品种资源;
2. 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和品系;
3. 提高畜禽群体的良种覆盖率;
4.
充 分 利 用 杂 种 优 势 ,提 供 高 产 、低耗的商品
体型改良的效果等。
选种选配的程序:
1. 整理母牛的生产性能和外貌线性评定数据,肥胖。产后干物质采食量降低,体重减轻严重而影
确定育种目标
响发情和受胎。一般认为。产前体况评分以3.5耀4.0
对母牛生产性能和体型外貌数据进行统计分
为宜,产后体况下降不超过1.0。
析 ,确定牛群存在的缺陷。根据牛只个体技术资料
专家讲堂
马毅,博士,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天 津市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办主任、繁育岗位专家。
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因素及提升措施
马毅 (天 津 市 畜 牧 兽 医 研 究 所 天 津 300000)
奶牛的生产水平和养殖效益与繁殖性能密切 相 关 ,其 繁殖力受到遗传、环 境 、营 养 、疾病等诸多 因素的影响。
蛋白质过量对产犊间隔乃至繁殖的影响已不
种 、受 胎、产犊以及犊牛的成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容忽视。人们常常为了快速得到产奶高峰,增加产
2.1 能量
奶 量 ,加大了高蛋白饲料的饲喂,特别是泌乳初期。
奶牛的繁殖力受日粮中能量的约束,奶牛产
胡麻饼、豆粕等适口性好,可提高奶牛的采食量、产
前 、产后能量不平衡都会影响产后发情的迟早,而
奶牛在泌乳早期大多数会经历能量负平衡。可
分析结果来确定具体的改良目标,制订出奶牛场的

奶牛同期处理

奶牛同期处理
奶牛繁育—同期处理
奶牛同期处理
奶牛繁育—同期处理
利用孕酮或前列腺素等外源激素处理,人为 调控一群母牛在预定的时间内集中发情,以便有 计划地合理组织配种。有利于人工授精的推广, 按需要生产牛奶、集中分娩,组织生产管理。
同时同期还可以使返情母牛出现正常的发情 周期,提高繁殖率。同期也可以使供体牛与受体 牛处于相同的生理状态,为胚胎移植创造条件。
•执行力: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程序所规定的天数, 时间和剂量。如果每次注射的执行力为95%,假 设执行一个同期程序需要进行4次注射,则总的执行力为:95%*95%*95%*95%≈81% •维生素ADE:建议在执行本程序前5d肌注20-30ml,可提高受胎率 •对返情牛,可重复使用本方案 •尽量避免现场人多手杂 •繁殖日历、电脑、软件:做好记录及记录查询。
奶牛繁育—同期处理
同期排卵方案成功的关键点
• 发情监控:整个处理期间,结合尾根涂蜡笔或喷漆发情鉴定,在第0~7天发情适时配种,停止以后程 序。
• 直肠检查:在预同期牛处理结束前进行,对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牛不要做同期排卵程序。卵巢萎缩、 静止、有活性区别对待。
• 注射针头:尺寸、粗细(建议使用14-16号针头,4-5cm)。 • 注射部位:(肌肉较多的大腿处深部肌肉注射)注射时应采用一牛一针,酒精严格消毒。
2.预同期的优化(G6G)
PG
GnRH
2d
6d
PG:氯前列腺素 GnRH:促性腺激素J Diary.Science 89:3413-24
3.双重同期(Double-Ovsynch)
GnRH
PG
GnRH
7d
3d
7d
Souza et al(2008) Theriogenology 70:208-15

奶牛繁育岗位职责内容

奶牛繁育岗位职责内容

奶牛繁育岗位职责内容简介奶牛繁育是农业领域的一个重要岗位,负责牛群的繁殖和繁育管理工作。

奶牛繁育工作的目标是提高奶牛的繁殖效益和繁殖质量,确保牛群的健康生长和数量的稳定增长。

在奶牛繁育岗位上工作的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养殖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

岗位职责内容奶牛繁育岗位的职责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繁殖计划制定在奶牛繁育岗位工作的人员需要根据牛群的情况和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繁殖计划。

他们需要根据牛群的数量、品种、性别比例等因素,合理安排繁殖工作的时间和力量,确保牛群的繁殖能力和繁殖质量。

2. 繁殖技术操作奶牛繁育岗位的人员需要熟悉并掌握各种繁殖技术,如人工授精、胚胎移植、超声波检测等。

他们需要根据牛群的具体情况和繁殖计划,选择合适的繁殖技术进行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他们需要准确判断牛群的发情期和受孕情况,以及及时跟进检测结果。

同时,他们还需要运用先进的繁殖工具和设备,确保繁殖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繁育管理奶牛繁育岗位的人员需要承担牛群的繁育管理工作。

他们需要协助兽医进行繁殖健康检查,确保牛群的繁殖健康情况。

他们还需要负责记录和统计牛群的繁殖数据,如发情记录、配种记录、受孕率等。

在统计分析过程中,他们需要根据数据结果,对繁殖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以提高繁殖效益和繁殖质量。

4. 疾病防治奶牛繁育岗位的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兽医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常见疾病的防治工作。

他们需要定期检查牛群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牛群的疾病问题。

在疾病防治过程中,他们需要遵循兽医规范和操作流程,正确使用药物和工具,确保疾病防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 新技术应用奶牛繁育岗位的人员需要关注和学习新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

他们需要了解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效果,以及其对牛群繁殖工作的影响。

在实践中,他们需要积极尝试新技术,比如基因工程、基因编辑等,以推动养殖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结束语奶牛繁育岗位是农业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牛群的繁殖效益和繁殖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奶牛繁殖管理史

奶牛繁殖管理史

第六节奶牛繁殖管理史一、奶牛繁殖相关标准制订史(一)与精液产品有关的标准和技术规范1.国外和国际标准法国最早于1972年建立了《动物人工授精.公牛冷冻精液的质量.规范》(NF V15-221-1972);1976年,建立了《动物人工授精.公牛冷冻精液的单件包装.特性数据的说明》(NF V15-321-1976);1981年12月1日,NF V15-221-1972规范被NF V15-221-1981取代;1984年1月1日,NF V15-321-1976)被NF V15-321-1984取代。

1983年,国际标准组织(ISO)发布了《动物人工授精——种公牛冷冻精液——需氧微生物计数》国际标准。

在2001年,该标准被ISO/TR 8607:1991取代;在2003年,进一步更新为ISO 8607:2003。

这是迄今为止ISO有关牛精液的唯一标准。

2003年8月22日,新西兰农林部批准发布了《新西兰进口加拿大牛精液的进口卫生标准》(G/SPS/N/NZL/248)。

该标准涉及新西兰进口加拿大的牛精液,包括以下有关疫病的保护措施,即(1)在收集出口到新西兰的精液之前,要求牲畜必须在兰舌病非疫区滞留100天;(2)要求精液收集后进行Q 型热病的检验,以保证牲畜在精液采集过程中不受感染;(3)因新西兰不存在加拿大发生的BVDV-2型病,所以要求做BVD检验;(3)因加拿大发生了由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而导致流产的现象,新西兰则没有,所以要求做(IBR)检验。

2.国内标准和规范我国有关牛冷冻精液的标准,即《牛冷冻精液》国家标准(GB4143-84),最早由国家农业部于1981年提出,由吉林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杨学时和周广辅起草,由国家标准局于1984年1月27日发布,1981年9月1日实施。

24年后,农业部牛冷冻精液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京)、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和农业部牛冷冻精液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修订了GB4143-84。

繁育技术

繁育技术

草食动物繁育技术班级:xxxxxxxx姓名:xxxxxxx学号:xxxxxxxxxxx草食动物繁育技术牛的育种牛的育种工作是养牛生产中的基本任务和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养牛业的兴旺与发展。

牛的品种选育就是使优良基因在群体内得到巩固和提高,从而创造出生产性能优越的个体,并使优秀个体数量扩大的过程,是围绕品种而进行的各种育种活动,它包括本品种选育、杂交育种、引种、品种资源的保存及利用。

本品种选育本品种选育指某一个牛品种基本上能满足生产及市场需求,不必进行品种改造,保持该品种的基本特征,使优良基因巩固,增加品种内优秀个体的数量,克服该品种的某些不足而进行改良所实施的育种方法,从而使品种的生产性能和纯度不断提高。

本品种选育的基础是品种内个体差异,通过选择阻止突变、自然选择和漂变作用所引起的品种的品质下降,以提高品种性能。

本品种选育必须遵守3个原则:第一,巩固和提高本品种的优良性状和原有的独特性能。

例如,晋南牛的选育中,要保持体格高大,适应性广,耐粗饲的优点,克服尻部短的缺陷。

第二,严格选种选配。

选种选配是本品种选育的主要手段,选配上依据选育目标和计划,采用不同的选配方式。

核心群的繁育可采用适当程度的近交。

第三,加强饲养管理工作,只有在适宜的饲养水平和管理条件下,良种才有可能发挥其高产性能。

在选育的同时,加强饲草、饲料基地建设,改善管理条件,发挥选育的作用。

本品种选育的方法主要有近亲育种、品系育种和远亲育种。

近亲育种,选择具有亲缘关系的个体进行选配,以固定优良性状,增加后代继承相同性状概率的选育方法。

品系育种,品系是指一群具有生产性能优秀突出,表现整齐一致,并能稳定遗传的种用类群。

牛的品系育种中建系方法有系祖建系法和群体继代选育法。

杂交育种就是应用杂交方式改良牛品种和通过杂交育成新品种。

杂交改变基因型,产生杂种优势并将不同亲本的优良特性结合在一起,杂种后代体型得到改善,产乳、产肉性能获得提高。

杂交育种方法在我国养牛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国培育的新品种如中国荷斯坦牛、三河牛、新疆褐牛、中国草原红牛都是杂交育成的新品种。

奶牛繁育实施方案

奶牛繁育实施方案

奶牛繁育实施方案奶牛繁育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奶牛产奶量、改善品质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奶牛繁育的科学、规范和高效,制定一套科学的奶牛繁育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选择合适的奶牛品种至关重要。

不同品种的奶牛在产奶量、适应性、疾病抵抗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选择奶牛品种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饲养条件和市场需求来进行选择。

同时,要选择健康、生长良好、母本优良的奶牛,以确保后代具有良好的遗传基因。

其次,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奶牛繁育的关键。

奶牛的饲养管理包括饲料配制、饲养环境、疾病防控等方面。

合理的饲料配制能够满足奶牛生长、发育和产奶的需要,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品质。

良好的饲养环境可以减少奶牛的压力,改善奶牛的生长情况。

同时,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及时发现和治疗奶牛的疾病,保证奶牛的健康。

另外,科学的繁殖管理也是奶牛繁育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配种计划、良好的配种技术和科学的产犊管理能够提高奶牛的繁殖效率,缩短产犊间隔,增加产奶周期,从而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经济效益。

此外,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营养监测也是奶牛繁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奶牛的健康问题并进行治疗,保证奶牛的健康。

同时,营养监测能够及时了解奶牛的饲料摄入量和营养状况,调整饲料配制,保证奶牛的营养需求。

最后,建立健全的奶牛档案管理系统也是奶牛繁育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奶牛的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及时了解奶牛的生长发育情况、繁殖状况、健康状况等信息,为科学的繁育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总之,科学的奶牛繁育实施方案是提高奶牛产奶量、改善品质和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精心的照料,才能培育出更多高产、高效、高品质的奶牛,为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奶牛繁殖性能分析

奶牛繁殖性能分析

根 据 阿 尔 伯 塔 省 A boe 士 收 集 的 数 据 来 m rs 博 看 , 认 为 受 胎 率 ( R) 一 定 的 提 升 空 间 , 应 该 他 C 有 但 尽 最 大 可 能 地 提 高 配种 率 (R) S 。阿 尔伯 塔 省 的 平 均
受胎 率( R) 3 %, C 为 8 平均 配种率 (R) 3 %。可以 S 是 5 看 到 由于 生产 管理 者 发情 鉴 定 或 同期 发情 的 好 坏 导致 配种 率 (R)不 同 ,怀孕 率 ( R)从 95 S P . %到
即 表 现 发 情 , 将 是 第 一 个 关键 性 能 指 数 ( P ) 这 K I。
怀 孕 率 ( R) 经 成 为 衡 量 繁 殖 性 能 的 黄 金 标 P 已

准 , 该 是 最 重要 的 繁 殖 性 能 指 数 ( P ) 它 结 合 配 应 K I。
二 配 种 之 间 的 时 间 间 隔 为 4 d, 个 间 隔 太 长 。再 次 2 管理 者 应 该 考 虑 的 关键 性 能指 数 ( P ) 配种 间 隔。在 阿 尔伯塔 省 第一 和 第 K I是
在夏 季 ,大型牧 场的 管理者或顾 问有机 会 看到 牧 场的基础 情 况并在此基 础 上不 断提 升 。通 过分析
最 后 , m rs 人 2 0 A boe等 0 5年 研 究 也 指 出仅 通 过 同 期 发 情 不 做 友 情 鉴 定 同样 也 可 以 达 到 普 通 发 情 鉴 定 的 效 果 果 发 情 鉴 定 未 能 达 到 预 期 的 结 果 , 产 如 生 管理 者 则 应 该 确 定 同期 发 情 处 理 方 案 是 否 合 适 。
助 生产 管理 者尽 早发 现 并确 定存在 的问题 。本 文将 对 一 些 关键性 能指 数进 行 定 义 , 列 出加 拿 大 阿 尔 并

奶牛繁育重点工作计划范文

奶牛繁育重点工作计划范文

奶牛繁育重点工作计划范文一、前言奶牛繁育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关系着养殖业的发展和效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增加,奶制品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因此,做好奶牛繁育工作,提高奶牛的繁殖能力和生产性能,对于保障牛奶供给、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文将从奶牛繁育的管理、环境、营养和健康等方面,制定一套关于奶牛繁育的重点工作计划。

二、奶牛繁育管理1. 加强繁育管理者的培训繁育管理者应具备丰富的养殖经验和较高的专业技能,能够根据不同奶牛品种的特点,科学地进行繁殖管理。

因此,我们将加强繁育管理者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奶牛繁育的各项技术和方法,提高繁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 建立健全的繁殖档案繁殖档案是繁育工作的重要保障,能够有效地追踪奶牛的繁殖情况,并为下一步的繁育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因此,我们将建立健全的繁殖档案制度,确保每一头奶牛的繁殖记录清晰可查,以便对其进行个性化的繁育管理。

3. 加强繁育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奶牛繁育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我们将加强对奶牛繁育技术的研究,针对不同品种和生长发育阶段的奶牛,制定科学的繁育技术方案,并及时推广应用,以提高奶牛的繁殖效率和生产性能。

三、奶牛繁育环境1. 提高繁育场所的舒适性繁殖场所的环境舒适性对奶牛的繁殖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将加强对繁育场所的管理,提高其通风、采光和卫生条件,确保奶牛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繁育活动,提高繁育成功率。

2. 加强繁育场所的安全防护繁育场所的安全防护工作是保障奶牛生产安全的关键。

我们将加强对繁育场所的安全检查,修缮繁育设施,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防止因设施故障和安全隐患导致的奶牛意外损伤。

3. 优化繁育场所的周围环境周围环境的优化能够促进奶牛的繁殖活动,提高其繁育成功率。

我们将加强对繁育场所周边环境的优化,减少噪音和振动的干扰,为奶牛提供一个干净、安静、舒适的繁育环境。

奶牛良种繁育方式

奶牛良种繁育方式

奶牛良种繁育方式一、引言奶牛良种繁育是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和增加奶产品品质的关键手段。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良种繁育已经成为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详细介绍奶牛良种繁育的几种主要方式,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二、奶牛良种繁育方式1. 自然交配与人工授精自然交配是传统的繁殖方式,即公牛与母牛直接交配。

这种方式效率较低,容易传播疾病。

因此,目前大多数奶牛场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即利用优良公牛的精液,通过人工方法将其注入母牛的子宫内,使其受孕。

人工授精可以提高受胎率,减少疾病传播,加快品种改良。

2. 胚胎移植胚胎移植是将早期胚胎从优良母牛体内取出,移植到另一头相同或不同品种的母牛子宫内,使之妊娠并产下犊牛。

胚胎移植技术可以充分利用优良母牛的遗传资源,实现快速繁殖。

但该技术成本较高,操作复杂,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3. 基因编辑与克隆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可以精确地修改奶牛的基因,从而创造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奶牛品种。

克隆技术则可以通过复制具有优良性状的动物个体,实现快速扩繁。

但基因编辑和克隆技术均涉及伦理和安全问题,需谨慎使用。

4. 群体选育与表型选择群体选育是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公母牛进行配种,以改善整个群体的遗传品质。

表型选择则是根据个体的表型表现来选择优良个体。

这两种方法成本较低,操作简单,适合广大奶牛养殖户使用。

三、奶牛良种繁育的关键因素1. 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种质资源是良种繁育的基础,要保护好各种类型的种质资源,并充分利用其优良基因。

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优良品种,丰富我国的奶牛种质资源。

2. 标准化养殖与管理标准化养殖与管理是良种繁育的重要保障。

要建立健全奶牛养殖标准体系,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奶牛养殖效益和生产水平。

同时,要加强环境治理和动物福利,确保奶牛健康生长。

3.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是推动奶牛良种繁育的重要动力。

要加强奶牛良种繁育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推广先进的繁殖技术和遗传改良方法。

奶牛人工配种的操作规范

奶牛人工配种的操作规范

人工 输 精操作 。 ①冻 精 的准 备 。 应使 用质 量有保 障 的冻 精 公 司 的奶牛 冻 精液 ,预先 知 道 要提 取 的冻
精号 ( 或登记号 ) , 提斗不要超过颈部位置 , 停 留时
间不 超 过 5秒 钟 , 取 出冻 精后 甩 一 下 , 甩 掉在 细 管 上
性 控 冻 精配 种 。其 具体 操作 流程 与 常规 精 液 一
外 ,奶 牛场必 须 按照 繁育 中心根 据 其 自身 的具 体 情
况制 定 的书 面繁殖方 案进 行实 施 。
2 常 规 冻 精 配 种操 作 流 程
输 精前 准备 好相 关 物 品 ,包 括 输 精枪 、塑 料枪 套、 纸 巾、 用 于提 取 冻 精 用 的棉 手 套 、 用 于 记 录 的 纸
张和笔 、 用 于 取 冻精 用 的镊 子 和钳 子 、 解冻杯子 、 温
抓 住 宫颈 。宫颈 比较结 实 , 阴道 质 地松 软 , 宫 体 似 海 绵体 ( 触 摸后 为弹性 的实 感 ) 。输 精枪 以 3 5 4 5度 向 上 进 入分 开 的 阴 门前庭 段后 ,略 向前 下 方进 入 阴道 宫颈段 , 精液 的注入 部 位是 子宫 体 , 在 确 定 注入 部 位 无 误 后 注入 精 液 , 一般 要求 在 5秒 内输 完 , 退 出输 精
青年牛 ( 未投产牛 ) 对 所 有 符 合 条 件 的 牛进 行
授 精 全过 程 中均 须保 持 清洁 卫生 ,再 次核 对 发 情 牛 号 ,配种 员 经过 学 习与 培训 经 繁育 主管 同意 和 授 权 后 方 可开 始 做人 工 受精 操作 , 戴 上 塑料 手 套 , 涂 上 润 滑油 , 按 摩 直肠 , 手 臂 进入 直 肠 时 , 应 避 免 与 直 肠 蠕 动相逆 的方 向移 动 。分 次掏 出粪 便 , 但要 避免 空气 进 入 直 肠 而引 起直 肠 膨胀 。通 过直 肠 壁 用 手指 插 入 子

奶牛场关于提升繁育工作的好句摘抄

奶牛场关于提升繁育工作的好句摘抄

奶牛场关于提升繁育工作的好句摘抄1.提升奶牛繁育工作的关键在于科学选配优良种牛。

2.引进优质种公牛是提高繁育效果的重要手段。

3.确保奶牛繁育计划的顺利进行是关键。

4.积极做好妊娠诊断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加强对奶牛发情行为的观察和把握,提高人工授精的成功率。

6.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确保母牛的安全和舒适度。

7.精心管理哺乳期母牛,提高产后恢复,促进更早的重新配种。

8.加强对新生牛犊的科学饲养和健康管理,确保其良好的生长发育。

9.定期对奶牛进行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10.建立完善的奶牛档案管理,及时记录繁育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11.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提升技能,提高繁育工作的专业水平。

12.加强与兽医和专家的合作,共同研究解决繁育中的难题。

1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繁育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14.发展繁育绩效评价体系,及时发现和奖励优秀的繁育员工。

15.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合作,共同推动繁育技术创新。

16.建立健全的奶牛整个生命周期的追溯制度,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

17.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繁育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

18.加强员工的业务培训和岗位轮岗,提升全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19.定期开展繁育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会,促进思想碰撞和进步。

20.积极推广新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提高奶牛繁育的效益和效果。

21.加强市场调研和信息收集,了解行业动态,及时调整繁育策略。

22.引进先进的繁育管理软件系统,提高繁育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23.加强对员工的激励和培训机制,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4.建立科学的奶牛繁育指标体系,借助数据分析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25.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提高繁育的精确性和效果。

26.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奶牛繁育新项目和试点示范。

27.确保奶牛繁育活动的法律合规性和合理性。

28.加强对奶牛繁育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29.建立奶牛繁育的品牌形象,提高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

奶牛繁育综合指标汇报材料

奶牛繁育综合指标汇报材料

奶牛繁育综合指标汇报材料
尊敬的领导:
首先,我谨向您汇报奶牛繁育综合指标的情况,以下是详细内容:
1. 奶牛存栏数量: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目前我们养殖场的奶牛存栏数量为300头。

2. 繁殖率:
今年,我们成功实现了高繁殖率的目标。

根据测算,繁殖率达到了85%,与去年相比,有了显著的提升。

3. 胎次:
在奶牛的胎次方面,我们注重保持合理的平衡。

目前,我们奶牛的平均胎次为2.5胎,说明我们的奶牛繁殖性能良好。

4. 配种间隔:
为了更好地安排配种工作,我们尽力控制配种间隔的时间。

目前,奶牛的平均配种间隔为12个月,与去年相比也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5. 奶牛繁殖健康管理:
为了增加奶牛的繁殖效益,我们加强了健康管理工作。

通过定期体检和疫苗的接种,我们有效地降低了疾病发生率,确保了奶牛的繁殖健康。

6. 新生仔牛存活率:
对于新生仔牛的存活率,我们也给予了高度重视。

经过各项保健措施和饮食管理,我们成功保持了新生仔牛的存活率在9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养殖管理水平。

以上就是我们奶牛繁育综合指标的汇报材料,希望能得到您的认可和指导。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敬礼,
XX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的繁殖技术
牛的初情及初配适龄
初情:营养、生长发育正常时,体重达到成年50%左右,6~12月龄初次发情,营养好发情早,否则初情后延。

初配:当母犊体重达到成年的70%(中国荷斯坦牛约为400千克)时可配种。

过早配种怀胎,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和所生犊牛的质量。

过迟配种则浪费饲草料和时间,大约18月龄才能达到适宜配种的体重。

发情表现:母牛变得不安静、东张西望、哞叫,可见阴门发红肿胀,流出较多透明稀薄的粘液,粘液滴下时往往拉长为细丝,由于粘液沾在尾根上,随尾巴摆动而涂布在臀端两侧,皮肤温度稍有提高。

把牛放于运动场时,则可见其爬跨其它牛,其它牛常随其后爬跨。

当两头牛互相爬跨时,真发情的牛在发情旺期愿意接受爬跨,不发情牛被爬跨时往往把尾巴紧紧夹在两后腿间逃跑,若两牛均互相接受爬跨,则两头牛均正处于发情旺期,直肠检查母牛内生殖器官,可准确地判断母牛发情与否。

母牛发情全过程分为互嗅阶段(对头阶段)、尾随阶段(发情母牛在前走,后面追随着1头以上其它牛)、爬跨阶段(发情母牛接受不论何种性别的牛爬跨,也叫发情旺期),以后退回到尾随、互嗅、然后发情终止。

常说的发情一般是指从尾随到尾随的这段时间。

图60 母牛发情症状
牛的发情周期和配种时机
发情周期:约为18~25天,育成牛短些,经过产犊的长一些。

大约每次发情的持续时间都很短,一般15~18小时左右,育成牛较成年牛短;营养好情期长、差则短。

图61 正常发情周期
配种(输精)时机:母牛排卵一般在发情结束前两小时到发情结束后17~19小时,平均在发情结束后13~14小时。

为了节省精液和提高情期受胎率,可于发情旺期(母牛接受其它牛爬跨)开始计时,8小时后第一次输精,再过12小时再输精1次。

亦即上午发情下午输精,第二天早上再输1次;下午和晚上发情,第二天清早输精1次,傍晚再输精1次。

图62 输精时机
牛的妊娠与分娩
妊娠:牛的胎盘属于子叶胎盘,受精卵到形成胎盘需时60天,在未形成胎盘之前很容易流产。

即使形成胎盘之后,还有近10%左右流产。

牛的妊娠有2/3在右子宫角,一般只怀单胎,双胎率仅在1~3%之间,中国荷斯坦牛双胎率在1~2%之间。

牛的双胎若为公母各一时,则90%以上的母犊无生育能力,不值得饲养。

牛的妊娠期为280天左右,故预产期(按阳历计算)的估算为配种日期的月份加9(减3),日加6。

例如1头母牛于8月27日配种,则其预产期为来年的6月3日(因27日加3等于30日作1个月上进,则余3天)。

营养好妊娠期拖延,营养差会提前产犊甚至产死胎。

分娩:从0.5小时到数小时不等,一般头胎牛时间长。

随产犊胎次而时间缩短,胎犊大,会延长产犊时间。

双胎产犊时间更长。

图63 胎衣不下
产犊后正常情况下,胎衣应该在产犊后6小时以内排出。

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大部分是由于营养不平衡造成,例如维生素A、磷、钙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缺乏;其次是母牛缺乏足够的运动,体质太差;以及过去曾难产,作过胎衣剥离手术使子宫粘膜有疤痕组织等。

母牛产后子宫复原一般40天左右,难产和胎衣不下会延长子宫复原期。

产后第一
个情期大约在产后的40~50天之间,这个情期不大明显,有些牛只发情不排卵,有些牛只排卵不发情,这个情期不宜配种或输精,弄不好会造成母牛生殖器官疾病,以致不能生育。

提高母牛繁殖率的途径
营养:影响牛繁殖的最重要的因素,总营养短缺,牛的生殖器官(卵巢)处于静止状态,单因子营养短缺也会严重影响繁殖,例如磷的缺乏和胡萝卜缺乏,使牛的卵泡发育不良,母牛只发情不排卵,或排卵后不易受胎,受胎后不易成活,造成早产、死胎,产下弱体质犊牛不好养活。

微量元素锰、铜的缺乏也会发生类似现象。

所以对于产犊后母牛必须用平衡日粮,奶牛在泌乳期间各营养因子流失太大,要花费更长时间补充营养才能正常繁殖,所以奶牛在整个饲养周期(干奶、产后、升奶、平稳和降奶期)均要注意。

营养过多,使母牛过于肥胖,同样会降低牛的繁殖率。

良好的膘情应维持在中等或中等偏上。

牛发情、受胎、产犊等繁殖指标下降,首先应该从营养因子分析,切不可乱用有关的雌性激素,例如促卵泡激素,动情素等,因为牛耐受激素的量,个体差异太大,很容易造成生殖机能紊乱,而终生不育。

适当使用性激素:当母牛营养正常,体膘正常,无任何疾病时,可在专家指导下,适当利用激素来获得双胎。

提高配种(输精)技术与卫生水平,减少和避免输精器材的污染,可有效地降低生殖器官的发病率。

从而有效地提高繁殖率。

注意产前牛的饲养管理,避免发生流产;平稳期、降奶期和干奶期牛适当活动,避免发生难产;提高接产技术,杜绝野蛮接产造成母牛受伤致死或丧失繁殖能力;
在成本许可下,使用胚胎移植技术来提高双胎率;
精心观察母牛,不漏过发情期;
选用优质精液,提高受胎率;
牛人工授精简介
牛冷冻保存精液技术的成熟,使牛的人工受精成为普及优等公牛遗传性的重要手段,大大地加快了奶牛单产随世代而提高的速度。

冷冻精液保存:牛的冷冻精液有三种形式,其一是颗粒状冷冻精液,这种精液易受污染、混杂,虽然价格低廉,但缺点太多,已处于淘汰;其二是安瓿冷冻精液,它没有颗粒精液的缺点,但生产成本高,贮存时占空间太大,使贮存成本增加数倍,所以目前使用日少;其三是细管精冷冻精液。

这种精液因在细管中保存,不会受污染,细管外壁还可打印上详细的标志,例如品种、公牛号、生产日期及厂家等,使用方便,效果良好,足以抵消其成本较高的缺点。

冷冻精液必须保存在~196.5℃的液氮中,温度的波动会波及冻精的复苏率,使受胎率下降。

液态氮只能用专门容器—液氮罐来贮存,应按期添加液氮,避免液氮过少造成保存质量下降,甚至失效。

取精液时,只允许把装精液的提斗提到液氮罐口,用镊子迅速夹出精液细管,立即把提斗沉回液氮中。

冷冻精液解冻:颗粒状精液可用2.9%柠檬酸钠溶液为解冻液,最简单是采取室温温度把一颗冷冻精液投入盛有一毫升解冻液中迅速摇摆至颗粒全部融化为止。

安瓿解冻,则把冷冻的安瓿投入40℃温水中解冻至安瓿中精液融化为止。

以上两种精液在融化后立即吸入输精器内给母牛输精。

细管冷冻精液的解冻更快,把细管从液氮罐中取出立即投入洁净的水中解冻,然后取出,用75%酒精把剪口端消毒,剪去细管塞,装入专用输精枪中立即给母牛输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