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形状补间动画教案
![形状补间动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6e8e5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a.png)
形状补间动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简单动画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探索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技巧,提高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形状补间动画的定义和特点2. 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步骤3. 形状补间动画的应用场景4. 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技巧5. 实践项目:制作一个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步骤和应用场景2. 难点: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技巧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特点和制作步骤。
2. 演示法:展示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和实践项目。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形状补间动画,提高操作技能。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技巧和应用场景。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特点、制作步骤和应用场景。
2. 实践项目素材:提供一些简单的素材,用于学生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3. 教学软件:Flash或其他动画制作软件。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节课案。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特点和制作步骤。
3. 实践操作:演示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并让学生跟随操作,制作一个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
4. 制作技巧:讲解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技巧,如缓动、速度曲线等,并让学生实践应用。
5. 应用场景:探讨形状补间动画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场景,如网站导航、广告动画等。
七、课后作业1. 制作一个形状补间动画,展示个人的创新想法。
八、教学反思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九、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创意性和技术水平。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3. 学生对形状补间动画概念、特点和制作步骤的掌握程度。
十、拓展学习1. 研究形状补间动画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游戏开发、影视制作等。
河大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河大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17fa59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e.png)
制作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新授2.圆形,要红色。
3.方形,要七彩色。
4.橙色,兔子。
使之变成关键帧,按上面的方法画出七
彩的方形,选取上一帧的图形把它删除;
依上面方法,在第60帧单元格处,用铅
笔画出一个简笔兔,填充上橙色,选取
上一帧的图形把它删除;依上面方法,
在第90帧单元格处,用铅笔画出一个简
笔马,填充上灰色,选取上一帧的图形
把它删除;依上面方法,在第120帧处,
用文本工具输入英文字母,调整大小,
再分解组件,改变成粉色,选取上一帧
的图形把它删除。
6.请同学们按我刚才的方法,再练习一下,加
上自己的想象,可以画出其它的形状、
颜色。
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为了
加强
显示
效果
最好
把上
一帧
的图
形删
除。
5.马,灰色。
分解
组件
的操
作可
让部
分同
掌握
6.学生
7.选中起始关键帧与终止关键帧之间的所有
单元格,调出属性面板,选中面板中间列
表框选中“形状”选项。
注意时间轴的变
化,水平箭头则表示动画制作成功。
8.请同学们按我刚才的方法,再练习一下。
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9.单击控制菜单,找播放或测试影片,播放当前动画。
10.请同学们按我刚才的方法,再练习一下。
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11.介绍添加形状提示,单击第一帧,再按三次
ctrl+shift+H显示三个图形提示标记(没有标记可
按“查看”“显示图形提示”)。
FLASH动画 初二 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FLASH动画 初二 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abfa4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c.png)
变化关系
内容来自
文字
网络素材
Flash绘图
实现
创建形状补间
位图矢量化文字分离
动作补间动画的原理
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
形状补间动画的原理
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
首尾关键帧
网络素材
Flash绘图
文字
不是原件
2.让学生类比动作补间动画的方法自主探究完成“圆变方”的任务,得到主体体验和乐趣
3.学生在制作“文字变换”、“图片变换”任务时自主操作产生冲突,采用反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强化知识和技能
4.采用演示教学法为学生展示形状提示点的操作,如果
有时间就让学生自己操作,作为了解知识
情感与态度
目标
1.每一个任务都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技能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的原理
的原理
学生回
抓住学生
教师口头回顾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方法,
顾制作动作
急于寻求主体
任务
引导学生思考:既然都是补间动画,制作方法
补间动画的
体验和乐趣的
■
•
肯定相似。演示创建形状补间的方法,让学生
方法,观看
心理,鼓励学
圆变
自主探究完成圆形变矩形的动画制作,并提示
形状补间的
生动手操作,
方
学生,尝试修改圆形或矩形的颜色、大小、位
教
学
“遵循认知规律,立足学生发展”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遵循的法则。以学生为主体,研究学生的认知过程、认知策略、认知条件
设
计思想
等,展开教学活动,分配教学资源。初中阶段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很大程度上讲还停留在“经验型”,因此本课从学生思维发展状况出发,设计操作难易、内容衔接方面层次鲜明的活动,组织教学。让学生首先自主探究,对比发现问题,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解决矛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同时,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还可以获得主体体验和乐趣,产生深刻记忆,达到教学目标。
形状补间动画(flash新课程教案)(精)
![形状补间动画(flash新课程教案)(精)](https://img.taocdn.com/s3/m/2e7b3e18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d.png)
形状补间动画(flash新课程教案)(精)第一篇:形状补间动画(flash新课程教案)(精)Flash动画设计教案课题教师单位专业班级课型教学目标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蒋佳玲达县职业高级中学计算机应用专业高一计算机应用班实训课【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flash形状补间动画的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使学生基本掌握flash形状补间动画的操作技巧。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flash动画学习的兴趣和团队合作的精备课时间上课时间《Flash CS3教材动画设计半月通》课时 3课时教学重难点关键动画教具采用教法教学过程环节第一步(技能需求)神。
重点: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难点:加入提示点。
学生利用操作提示、互助学、自评、互评。
电脑、多媒体示范、谈话、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展示法教师活动为学生播放一个十分钟以内大小的动画短片。
上一次实训我们学习了一种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运动补间动画,主要是应用于物体的平动、旋转及缩放。
但一种形状的物体想要变成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形状那应该创建怎样学生活动时间进入情境,激发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15分钟的补间呢?这次实训内容的形状补间动画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在做运动补间动画前我们要先熟悉几个概念:1.形状补间动画:能使对象的第二步形状发生改变的补间动画形式。
(技能训练)2.提示点:在形状补间动画制作过程中,通过添加相应的提示点,使形状的变化过程受用户的控制。
2.了解了这几个概根据老师的示念后,我们通过做实范,小组组员讨例,来学习更多的内论形状补间动画容与技能。
的操作方法。
(自学、互助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学)控制学生电脑进行实例一(兔变猫)制作的讲解与相关概念的说明。
第三步为学生准备三个实训作业:(技能拓展)实训一:吹大的根据操作提示步骤小组讨论式学习,互帮互助,共同完成。
20分钟20分钟1.每个组的同学根50分钟据自己的学习情第四步(学习反思)气球(5分题)实训二:圆柱变圆锥(10分题)实训三:翻书效果(15分题)学生做完后,教师总结评分情况,并给予公布。
形状补间动画教案
![形状补间动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cf713e227916888486d738.png)
形状补间动画教案【篇一:第10课《多变的形状补间动画》教案】【篇二:第十课形状补间动画教案】课题:多变的形状补间动画执教者:北干初中王小丽一、教材分析《多变的形状补间动画》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十课的教学内容,本课知识点较少,主要通过制作标题文字变形的动画效果,掌握创建形状补间动画的基本方法。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动画补间动画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如何让学生联系“动画补间动画的制作”学会创建形状补间动画,并体会两者的异同点,是本课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同时,“分离”是本课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理解分离的作用,掌握分离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半学期的flash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flash基础,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过动画补间动画的制作,为形状补间动画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但由于一周只有一节课,部分同学对于原先学过的内容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遗忘,需要进行复习温故。
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分离”这个概念,所以理解和学习起来也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制作文字形变动画,学会分离的方法,理解分离的作用,掌握创建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2)在制作过程中,体会形状补间动画与动画补间动画的异同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联系旧知自主探究,掌握创建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2)通过自学课本,学会分离的方法,理解分离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学生在制作父亲节贺卡的过程中,感恩父亲,能更加关心父亲。
四、教学重点:创建形状补间动画。
五、教学难点:理解分离的作用。
【篇三: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南京市第四中学张艳云教材分析《动画制作》对初二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本课主要学习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比较形状补间动画与动画补间动画的区别;形状补间动画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中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及“形状补间动画”与“动画补间动画的区别”又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形状补间动画》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形状补间动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ab283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5.png)
人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形状补间动画》教案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形状补间动画》教案内容,欢迎大家浏览参考。
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店铺教案栏目。
人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形状补间动画》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为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影片剪辑元件、什么是场景,掌握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方法,能够区分“动作补间”动画与“形状补间”动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动画的技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动画制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画面设计与加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学会与同学相互协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养成正确的审美观。
行为与创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能够区分“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
教学难点:“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能够较灵活地使用元件与场景。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类型的动画(“动作补间”动画、“形状补间”动画)、以及综合运用的动画。
学生准备:依据就近与互补原则,每5~6位学生分为一个小组,并推选一名为小组长。
硬件准备:连接因特网的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师:请同学欣赏一段动画,播放综合运用动作补间与形状补间的动画。
生:欣赏动画。
师:同学们,刚才那个动画好看吗?你们想不想做一个这样的动画呢?生:好看,想做。
师:那老师请同学们再看几个动画,请同学们思考它们都是什么类型的动画?(老师播放“逐帧”动画及“动作补间”动画) 生:欣赏动画,查看动画源文件。
闽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形状补间动画——孙悟空变变变》教学设计
![闽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形状补间动画——孙悟空变变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c09a8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7.png)
闽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形状补间动画——孙悟空变变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形状补间动画——孙悟空变变变》是闽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掌握Flash中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通过制作孙悟空变身的动画,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原理和制作步骤。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能够轻松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Flash动画制作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形状补间动画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并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作品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独立制作形状补间动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原理和制作步骤。
2.难点:形状补间动画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教师提出制作孙悟空变身的动画任务,引导学生逐步学习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2.演示法:教师通过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动画作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Flash软件、教学素材、教学PPT等。
2.学生准备:带上自己的U盘,以便保存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Flash动画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孙悟空变身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形状补间动画。
3.操练(20分钟)教师讲解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并示范制作过程。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制作自己的形状补间动画。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制作形状补间动画,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6e7f4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d.png)
高中信息技术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和原理2. 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3. 形状补间动画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原理和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和应用实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展示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和效果。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教师讲解与学生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个形状补间动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形状补间动画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2. 新课:讲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原理和制作方法,为学生提供相关理论知识。
3. 实践:学生动手实践,制作一个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形状补间动画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作品展示: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制作的形状补间动画作品的创意、技术水平和完成度。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程度、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形状补间动画的原理讲解、制作步骤和实例展示。
2. 网络资源:提供形状补间动画相关的学习网站、教程和素材库。
3. 软件工具:Flash或其他适合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软件。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介绍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和原理。
2. 第2周:讲解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3. 第3周:实践环节,学生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第 2单元第 7课《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青岛版(2019)初中信息技术第五册
![第 2单元第 7课《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青岛版(2019)初中信息技术第五册](https://img.taocdn.com/s3/m/bfdb3c7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6.png)
第 7课补间形状初探索教学设计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椭圆、画笔工具的使用方法。
2、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特点,并能制作简单的补间动画。
3、学会导出影片文件。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及半成品的完善,体会形状补间动画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制作一幅完善的补间动画作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完成动画作品的创作,体验形状补间动画神奇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 flash动画的兴趣。
2、通过观看《爸爸,他说谎了》公益广告,制作补充完善《我爸爸、我妈妈》的动画,增强学生的爱家责任感。
四、教学流程1、导入提问 family单词,让学生思考这个单词是哪些单词的缩写词?接着播放《爸爸他说谎了》短片,提示学生细细的品味。
通过视频中小女孩爸爸为什么会变身,让学生思考是否在特殊的日子里向爸爸妈妈表达过,爸爸妈妈我爱你,体会爸爸妈妈的爱,如果没有,可以通过一种含蓄的向父母表达爱的方式,制作形状补间动画,来向父母表达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学生的大声朗读,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教师提示学会使用椭圆工具、画笔工具、学会导出影片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特点,并能制作简单的补间动画是本节课的难点。
3、通过前面让学生观看视频《爸爸他说谎了》让学生思考如果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爸爸,那会把爸爸比喻成什么,学生思考回答,学生一回答,学生二回答......师:每位同学心中爸爸的形象是不一样的,那下面我们来看英国作家心中的父亲又是什么形象呢?展示动画---英国作家心中爸爸的形象的变化,让学生思考,作家为什么这么比喻?为什么比喻成马-----学生共同回答,因为爸爸需要干很多的工作。
为什么比喻成鱼------学生共同回答,因为爸爸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会第一时间来到我们身边。
为什么比喻成大猩猩---学生共同回答,因为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需要撑起整个的家。
为什么比喻成河马-----学生共同回答,因为爸爸在我们心情低落的时候,会逗我们开心。
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5f9d2fe2bd960590c677b3.png)
“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一般步骤,学会“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掌握“补间动画”前的分离操作是整个“形状补间”动画操作的基础。
(2)能分析比较“动画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的区别,进一步理解动画制作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1) 通过示例、和自己动手制作flash动画文件,从做中学和自我探究上认识“形状补间”动画的实质。
(2) 掌握将位图转换为矢量图的操作方法,了解位图在形状补间动画中为什么要矢量化。
(3) 体会flash 这个动画制作工具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是学生体验到“信息技术工具”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创意”的重要性。
(2)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动画制作,由浅入深地掌握动画制作的方法,提高制作动画和欣赏动画的水平。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一般步骤及制作方法;(2)理解形状补间动画与动画补间动画的区别;(3)掌握位图矢量化、文字分离的方法。
2.教学难点(1)理解形状补间动画与动画补间动画的区别;(2)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我们前面了学习了flash 中创建动画的几种方法?逐帧动画:制作思路是在每一帧中插入相关的图像和内容,通过flash 按照一定速度播放出来,就形成了动画。
逐帧动画的最大特点就是制作者得一帧一帧地制作。
(我们做了什么事,flash 帮我们做了什么事?)关键帧的概念运动渐变(motion tween):对象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而对象本身没有改变,这样,只需要设置运动对象的起点和终点即可,中间的运动渐变Flash会自动完成,不需要我们一帧一帧地去制作。
这个对象是作为一个整体,一般都将对象转换为元件。
(我们做了什么事,flash 帮我们做了什么事?)二、新课如果:对象本身发生了改变呢?如:大小、颜色、形状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形状补间”动画。
示例1:教师讲解“椭圆,从大变小;然后变成三角形”为例简单讲授制作过程。
第5课神奇的变化——制作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第5课神奇的变化——制作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4e5b84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b.png)
第5课神秘的变化——制作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原理。
(2) 学会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3) 初步掌握“文字”工具的使用。
(4) 进一步理解关键帧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学习“孙悟空七十二变”的形状补间动画,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原理,掌握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能触类旁通制作其它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
(2) 通过学习文字变形的形状补间动画,掌握文字操作的一些基本方法,加深对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了解,特别是对象的分离。
(3) 通过自主练习和创作,进一步加深对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了解与掌握。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同伴协作互助,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问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3)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该学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并且乐于主动尝试、动手探索,喜欢挑战。
学生较为反感老师的说教,更多的愿意自己去思索、发现以及动手创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简化老师讲授的部分,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共同学习,将时间更多的留给学生去探索。
在探究学习任务上,尽量发挥部分基本功好的学生的帮带作用,开展合作学习,使全体学生能够通过互助或自主探索获取新知,充分照料到每个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Flash的基础知识,有了相应的Flash动画制作的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通过设置形状补间动画,自动产生变形效果,让学生进一步领略Flash自动生成动画的神秘功能,体验Flash动画特殊的表现魅力,形成对Flash动画的热爱,激发学习和创作Flash动画作品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了解Flash形状补间动画的更多用途,学会设计和制作相应的Flash作品,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以及Flash动画作品制作的热爱。
神奇的魔法—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神奇的魔法—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774d485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7.png)
神奇的魔法—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定义和原理;2.掌握使用形状工具创建并对图形进行形状补间动画的基本方法;3.学习控制和编辑形状补间动画的关键帧与其属性。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形状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2.熟悉形状补间动画的属性和关键帧的编辑方式。
三、教学内容3.1 形状补间动画的定义和原理形状补间动画是指通过对形状进行关键帧设置,让形状在动画过程中逐渐变换为目标形状,以达到动画效果的一种动画技术。
3.2 形状补间动画的基本操作3.2.1 创建和编辑形状1.点击工具栏中的形状工具(可通过快捷键M进行选择);2.在画布上绘制形状;3.对形状进行编辑(可通过快捷键A进行选择)。
3.2.2 形状补间动画属性的设置1.选中目标形状;2.点击“形状补间动画”选项卡;3.点击“添加动画”按钮;4.设置关键帧;5.设置关键帧属性(如位置、大小、旋转等)。
3.2.3 关键帧的编辑及其属性1.控制面板中选中需要编辑的关键帧;2.修改关键帧属性(如位置、大小、旋转等)。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魔术师变出各种形状,学生猜测并介绍出魔术师所用的魔法;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一张图像动起来?(通过动画);3.引入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并展示案例。
4.2 详细操作演示1.使用形状工具创建简单的形状;2.将其转换为目标形状;3.设置关键帧并控制属性变化;4.演示多个关键帧的形状补间动画。
4.3 学生操作练习1.学生进行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练习,并分享自己的动画效果;2.辅导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3.教师及时检查学生的作品,提供指导。
五、教学评价1.提供学生完成形状补间动画的自主学习机会;2.鼓励学生精心制作动画,展现个人才艺;3.课后检查并点评学生成果;4.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及过程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次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让学生初步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知识和制作方法,并在实践中熟练运用。
高中信息技术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46011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6d.png)
高中信息技术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及其在Flash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学会使用Flash工具箱中的绘图工具制作简单形状。
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独立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能力。
学会运用形状补间动画技术,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动画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及应用介绍形状补间动画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形状补间动画在Flash动画制作中的重要性。
2. Flash工具箱的使用讲解Flash工具箱中的绘图工具,如线条工具、矩形工具等,并示范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制作简单形状。
3. 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步骤演示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包括创建形状、设置关键帧、添加补间动画等步骤。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制作属于自己的形状补间动画。
4. 形状补间动画的应用实例展示一些优秀的形状补间动画作品,让学生了解形状补间动画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性。
分析这些作品的创意和制作技巧,为学生提供创作灵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个精彩的形状补间动画短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与示范讲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及应用,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示范使用Flash工具箱中的绘图工具制作简单形状。
演示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步骤,讲解关键帧、补间动画等概念。
3. 动手实践让学生利用Flash软件,根据所学内容制作属于自己的形状补间动画。
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运用形状补间动画技术,创作出富有特色的动画作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形状补间动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Flash工具箱中的绘图工具,制作出简单形状。
2. 学生能独立完成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并运用到实际作品中。
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288ec7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d.png)
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形状补间动画》这一节课是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三单元“走进动画世界”的补充教材。
教材设计偏重于让学生掌握移动补间动画的。
之所以补充形状补间动画,一是学生对flash动画制作非常感兴趣;二是在帧的“补间属性”下拉框的选择中除了“动画”可选择外,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经常看到“形状”也可选择,“形状补间”动画是falsh动画的一种重要类型,学生有必要认识掌握。
作为补充教材,本课的内容难度大。
怎样让小学生掌握形状补间动画制作技巧呢,根据教学目标。
我将教学内容设计为“方变圆”、“我变你”、“悟空变八戒”及“悟空深井捞包”四个任务。
二、[学情分析]:本部分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
他们在前二节课已经学习了“移动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学习中他们对falsh动画制作工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且非常喜欢动画制作。
他们在“移动补间动画”制作过程中看到过“形状”二字。
因此,本节课我将运用任务驱动法、情景创设、小组合作,小组比赛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找到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方法及关键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团体协作和开拓创新的精神,通过任务设计培养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生活体验”、“知识迁移”发现与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
同时通过展示评比学生作品、提高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自我表现以及赏析作品的能力,提升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效率。
三、[设计思路]: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把本节课与学生熟知的我国神话故事《西游记》中能72变的孙悟空有机地融合起来。
高中信息技术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7718a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1.png)
高中信息技术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画设计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领域。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形状补间动画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形状补间动画,学生可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1.2 教学目标(1)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和原理;(2)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4)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形状补间动画的基本概念2.1 形状补间动画的定义形状补间动画是一种常见的动画类型,通过对两个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过渡,使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逐渐发生变化。
这种动画效果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2.2 形状补间动画的原理形状补间动画的原理是基于数学函数和插值运算。
通过设定初始形状和结束形状,计算机可以自动计算出两者之间的过渡形状,从而实现动画效果。
2.3 形状补间动画的特点(1)简单易学: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相对简单,易于上手;(2)灵活多变:可以创建各种复杂的形状变化效果;(3)应用广泛:广泛应用于网页设计、广告制作、游戏开发等领域。
第三章: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3.1 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软件:如Flash、After Effects等;(2)了解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3)准备所需的图片、音频等素材。
3.2 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步骤(1)创建新项目,设置初始参数;(2)绘制初始形状和结束形状;(3)设置形状补间动画的属性;(4)添加动画关键帧和过渡效果;(5)调整动画速度和节奏;(6)添加音效,完善动画效果。
3.3 注意事项(1)保持形状的简洁性,避免过于复杂;(2)合理设置关键帧,确保动画流畅;(3)注意动画的节奏和过渡效果,使画面更具动感;(4)音效与动画同步,增强观众的沉浸感。
第四章:创新实践4.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创作一个形状补间动画。
要求动画具有创新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d46985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06.png)
第十一课形状补间动画【教学内容分析】教材通过逐帧动画与补间动画之间的区分,引入补间动画的实现原理及其分类,说明形状补间动画的作用及其主要特征。
教材通过创建《文字变图形》动画,探究创建形状补间动画的一般方法,及其制作《文字变图形》动画的过程。
形状补间动画既有逐帧动画的特点,又有补间动画的性质。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逐帧动画的特点,体验关键帧在动画制作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创作补间动画相对于逐帧动画而言的“便利性”。
【教学对象分析】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Flash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也知道选定某一图形对象后可以通过属性面板设置对象的相关属性,也比较熟悉什么是关键帧以及如何创建关键帧。
但是,学生对补间动画这种动画情势是陌生的,对创建补间动画的过程与方法也是陌生的。
通过演示范例,对照首尾关键帧舞台内容的变化,出示创建形状补间动画的操作要领,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P64首段文字内容的基础上观看教师示范操作,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到达本课的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理解形状补间动画与逐帧动画的区分。
过程与方法:1.巩固绘图工具、选择工具以及任意变形工具对选定的图形进行编辑的方法。
2.掌握使用图形、文字制作出形状补间动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由浅入深的学习,加强学生对动画制作的兴趣,体会每一步制作的喜悦。
【教学重点】1. 掌握使用“修改”-“分离”的方法制作文字的形状补间动画。
【教学难点】1. 学会在属性面板上创建“形状补间动画”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2分钟)1.提问:逐帧动画是如何制作的?(学生交流预设:用Flash)2.播放《图形变文字》动画。
引言:制作逐帧动画需要创建很多个关键帧,时间耗费比较多,有没有更便利的方法呢?老师请同学们看一个动画,请你们猜一猜这个动画需要做多少帧?(学生交流预设:25、26、27……帧)3.揭示课题:其实这个动画老师只用了两帧就做出来了,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动画制作方法——形状补间动画。
形状补间动画教案
![形状补间动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ee984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65.png)
形状补间动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Flash软件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和特点2. Flash软件的基本操作3. 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步骤4. 创新实践:制作形状补间动画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特点和制作步骤。
2. 难点:Flash软件的操作和形状补间动画的创新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特点和制作步骤。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3. 创新实践法: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独特的形状补间动画作品。
五、教学准备1. 硬件:计算机、投影仪、白板等。
2. 软件:Flash软件。
3. 教学资源:形状补间动画素材、教程、示例作品等。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动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形状补间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导入】1. 讲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和特点。
2. 介绍Flash软件的基本操作。
3. 讲解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步骤。
【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形状补间动画素材。
2. 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创新实践】1. 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创意,设计自己的形状补间动画作品。
2. 学生合作完成作品,并进行展示。
3. 教师评价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3.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形状补间动画实例,进行分析和解构。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类型的动画补间,如颜色补间、大小补间等。
2. 引导学生探索补间动画的更多应用,如按钮动画、动态文字等。
七、课堂互动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形状补间动画的应用场景。
形状补间动画教案
![形状补间动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6a499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4.png)
形状补间动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简单动画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探索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与作用2. 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3. 形状补间动画的参数设置4. 形状补间动画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制作方法和应用2. 难点:形状补间动画的参数设置和创意应用四、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2. Flash软件3. 教学素材和案例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动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形状补间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作用和制作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基本操作。
3. 示范:教师演示制作一个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让学生跟随操作,体会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
4. 练习:学生自主制作形状补间动画,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和建议。
6. 拓展:引导学生探索形状补间动画的创意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制作方法和应用。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形状补间动画的掌握程度。
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六、教学活动活动设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形状补间动画的小故事。
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不同的角色和动画部分,共同完成整个故事的情节设计和动画制作。
活动步骤:1. 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成员构思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包括角色和动画部分。
2. 分角色制作:根据故事情节,每个小组成员使用Flash软件制作自己负责角色的形状补间动画。
3. 整合动画:将每个小组成员制作的动画部分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形状补间动画小故事。
《补间形状动画》教学设计
![《补间形状动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1b80ca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d.png)
《补间形状动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补间形状动画一、教学目标:1.了解补间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使用Adobe Animate CC软件制作补间形状动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能够制作简单的形状动画并掌握动画的基本调速技巧。
二、教学内容:1.补间动画的概念和原理。
2. Adobe Animate CC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流程。
3.制作补间形状动画的步骤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1.介绍补间动画的概念和原理(10分钟)补间动画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将两个或多个关键帧之间的形状变化进行平滑过渡的一种动画制作技术。
补间动画可以实现形状、颜色、大小等属性的渐变效果,使动画更加流畅和生动。
2. 讲解Adobe Animate CC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流程(20分钟)Adobe Animate CC是一款专业的动画制作软件,具有丰富的功能和强大的制作能力。
在本课程中,我们将通过Adobe Animate CC软件来制作补间形状动画。
首先,介绍Adobe Animate CC软件的界面和基本工具,包括画布、工具栏、时间轴等。
然后,讲解如何创建新的动画项目、添加形状对象、设置关键帧等基本操作。
最后,演示如何使用补间动画工具对形状对象进行平滑过渡的效果,并调整动画的速度和时间曲线。
3.制作补间形状动画的步骤和技巧(50分钟)在具体制作补间形状动画的过程中,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创建新的动画项目并设置舞台大小和帧速率。
步骤二:添加形状对象并设置关键帧,调整形状属性和位置。
步骤三:使用补间动画工具创建补间关键帧,并调整关键帧之间的形状变化效果。
步骤四:调整动画的速度和时间曲线,使动画效果更加流畅和自然。
步骤五:预览和导出补间形状动画,保存动画项目并分享给他人。
四、教学实践:1.展示示范:教师通过演示制作一个简单的补间形状动画,让学生了解具体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2. 操作练习:学生使用Adobe Animate CC软件跟随教师的指导,制作一个自己的补间形状动画,并在实践中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南京市第四中学张艳云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江苏省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初中信息技术》下册第八单元·“动画制作”·“制作基本动画”第二课时·“形状补间动画”。
《动画制作》对初二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本课主要学习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比较形状补间动画与动画补间动画的区别;形状补间动画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中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及“形状补间动画”与“动画补间动画的区别”又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以下将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1、FLASH的认知方面初二绝大部分学生是刚刚接触FLASH内容,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对FLASH 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该软件的窗口、面板、工具、图层等基础知识有一些初步认识,但是对FLASH软件还不能较全面的掌握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巩固。
2、信息能力方面我校初中生源复杂,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在小学时就已经参加过了信息技术竞赛,而有的却是刚接触计算机;实验班和平行班的设置使得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差异加大,就这些的现状,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形状补间动画制作,针对实际情况,具体将以3个任务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首任务——基本任务:圆变矩形再变五角星;次任务——分组任务:第一组:文字变文字,第二组:文字变图片,第三组图片变文字,第四组:图片变图片;提高任务——综合任务:制作FLASH动画卡片。
三个任务的设计切合学生的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浅入深,层层提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入新的知识点,用各种教学方式与手段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最后突破难点,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思想与策略本课的教材中给了一副动画卡片“盛开的小花”的详细制作过程。
但实际教学中还是应该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思路,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节课我个人的思考是:设计思想围绕教材设计基本任务,并适当加以延伸,而对于基础好的同学设计拓展任务;让所有学生各有所得,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教学策略采用有趣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力,让学生总有一种想尝试的感觉,不怕学生出问题,遇到困难,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方向,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解决困难,若解决不了,可以发挥组内“学习带头人”的作用(按照教师开学时设定的小组),全组中无论是组长还是组内其他成员,只要完成任务的同学都可以充当“学习带头人”,帮助后进的同学完成任务;若依旧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必要时教师设置排疑解难;让学生在尝试中去探索,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同时获得能力,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与实践操作,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了解“形状补间动画”与“动画补间动画”的区别;而且还要充分利用“学习小组”的作用、充分利用本组“学习带头人”的作用,互相帮助,以优扶弱,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互助的精神;同时也可以减轻教师辅导的压力。
我想作为教师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能力,要“舍得”让学生去碰壁,让他们在碰壁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努力探究问题解决的方法,这样才能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掌握其制作方法;2、掌握将位图转换为矢量图的操作方法,了解位图在形状补间动画中为何要矢量化;3、认识形状补间动画与动画补间动画的区别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任务驱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通过利用所学知识制作FLASH动画卡片,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及互助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形状补间动画与动画补间动画的区别;掌握位图矢量化方法难点: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形状补间动画与动画补间动画的区别;了解图片矢量化的原因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分析一、教学方法:引导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师生互动二、教学手段1、任务素材、多媒体教学网络、flash板书课件2、学生通过FTP:\\172.18.9.66远程服务或极域网络提交作业3、学生达标自评结果的提交利用excel引用与网络结合方法收集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情景导入教师播放一段自制的Flash补间小动画给学生欣赏,由此引入形状补间动画。
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内容,了解本课的任务。
师:(过渡语)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动画补间动画的知识,那么,在播放的这段flash动画中,骑着笤帚的小巫师在做动画补间动画,这时有的同学已经看到了:狗变成了蚂蚁,鸟变成了兔子;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形状补间动画”,学会了形状补间动画,你就拥有了哈利波特的魔棒,想怎么变就怎么变!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新课,师生互动师:(过渡语) 那么,现在就请同学们跟我去认识一下什么是“形状补间动画”;(板书) 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使一个对象逐渐变成另一个对象,实现两个对象间(颜色、位置、大小、形状)的平滑过渡。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概念认识师:(过渡语) 了解了概念以后,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个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
(讲解)以“椭圆—三角形—圆”为例简单讲授制作过程。
(提示) flash中绘制的图不需要转化为元件,因为它要发生形状的变化。
教师在讲授“椭圆—三角形”时,讲正确方法;在讲授“三角形—圆”时故意犯错;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有系统的认识,故意放错可以让学生记忆加深,学生对老师的错误会记得很劳。
师:(过渡语) 下面请同学们完成练习一与练习二。
生:完成达标练习一:实现图形—图形间的形状补间动画,并以“自己的姓名”1.fla保存在E盘。
(形状可以自选):建议:制作圆——> 矩形——>五角星间的形状补间动画。
(制作五角星提示):点击工具箱中选择“多角星形工具”,然后打开“窗口”菜单“属性”面板,点击“选项”,修改“工具设置”属性对话框。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基本得形状补间动画制作方法。
生:完成达标练习二:实现图片与文字间的形状补间动画,并导出影片并以“自己的姓名”2.swf保存在E盘。
(疑难帮助):查看FLASH菜单栏:“帮助”->“使用Flash创建动画”->“关于补间动画”(导出影片提示):“文件”菜单——导出——导出影片1、文字与文字间形状补间动画:建议:“南京四中”变成“欢迎您!”(请第1组同学做本练习)2、文字与图片间形状补间动画:A、文字“圣诞快乐”变成“圣诞树”图片:(请第2组同学做本练习)B、图片“孙悟空”变成“孙悟空七十二变”文字:(请第3组同学做本练习)3、图片与图片间形状补间动画:“盛开的小花”(请第4组同学做本练习)(任务2、3素材位置:我的电脑/E盘/形状补间动画素材)(导入图片提示):1、打开“文件”菜单—“导入”—“导入到库”,选择文件并打开;2、打开:“窗口”菜单—“库”面板,将需要的对象拖到舞台。
师:请两位学生演示自己的作品:问题作品:孙悟空七十二变”;优秀作品:圣诞快乐排难解疑:师:(过渡语) 在完成练习二时,很多同学都碰到了问题:问题1、文字、图片的形状补间动画无法实现?(解难):教师以“灯笼”图片变成“元旦快乐”文字为例讲解文字必须分离打散。
图片从库中拖出来后必须执行将位图矢量化。
(注意为了使形状补间动画更加逼真,请将不需要的点状删除)。
问题2:位图为何要矢量化?(解难): 有的同学非常爱动脑筋,导入位图与flash绘制的图片不一样吗?干嘛要矢量化,这是因为位图用二维象素矩阵描述,而矢量图用指令集合描述;他们的存储结构不同,因此必须矢量化,这样才能进行形状补间动画。
师:(过渡语) 那么此时同学们是否思考过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关键点是什么?(板书) 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关键点1、插入的帧为空白关键帧2、首帧与尾帧的对象必须为点状的矢量图3、补间的实现动作不能放在尾帧上设计意图:归纳后,避免学生在这些问题上再次出错,而且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学生自评生:学生完成练习二以后,打开桌面的“机号.xls”EXCEL文件达标自评,完成自评后保存、提交。
师:利用excel表格与网络结合方法收集学生的提交结果,将自评结果自动展示在大屏幕上,并随着自评完成情况不断更新数据。
生:完成综合练习:制作一张flash动画卡片,以“自己的姓名”3.swf导出,并保存在E盘。
(请在下列三个素材中选择其一制作,内容形式自定。
建议1、在你的卡片中至少有2个对象分别在2个图层中完成形状补间动画,来实现形状补间动画。
2、在你的卡片中出现文字。
3、在你的卡片中含有完成动画补间动画的图层,来实现对象的移动。
素材:1、孙悟空七十二变;2、哈利波特魔棒变变变;3、绿色家园师(点评) 展示一副问题作品,并请学生排疑解难。
排疑解难:问题1、多个对象同时发生形变怎么处理?问题2、如何让最后的动作能停顿一会?问题3、让文字只在需要的地方出现?师(展示) 教师再展示几副优秀作品小结师(提问) 形状补间和动作补间的区别?请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总结。
(教师用FLASH板书)生:继续完成综合练习衔接延续(过渡语) 我们制作的动画电子卡片已经基本完成,那么如何为它添加音乐背景,如何让形状补间动画更加逼真,如何制作一副连续的、完整的动画作品,这就是我们下一节课将要学的内容。
教学评课成功之处本节课素材新颖;教学设计合理,引入及整个教学过程都充满了浓郁的趣味;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设计以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在教师引导下,由浅入深,让学生自己探究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整节课材料准备非常充分,师生互动效果好,且每个练习设有排难解疑,适合初中生学习思路,最后设置衔接延续,能很好地贴近学生学习思路。
教学评价利用EXAEL软件,与网络提交设置的教学自评比较新颖、实用、简单。
不足之处素材类型较多,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参考文献资料: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2、盛群力主编:《现代教学设计论》浙江出版社3、乌美娜主编:《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附件:素材.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