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教育体制doc
近现代德国教育(总结)
三、德国近现代的教育制度(一)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笼络人心及扩充军队,德意志各邦的王公们都非常重视国民教育。
16世纪末17世纪初开始,各封建公国把初等学校由教会管理改为国家管理,并颁布一些学校法令,规定实行初等强迫教育,如德国最大的一个邦国——普鲁士,于1717年和1763年先后两次颁布此类法令,规定5~12岁儿童必须到学校受教育,否则对家长要课以罚金,甚至儿童缺课,也要对其家长加以罚款。
从而德国在西欧率先将学校管理权国家化。
德国的初等学校主要是由路德派倡导和兴办起来的,学校设施一般非常简陋,师资水平也不高,大多由裁缝、鞋匠和退伍士兵担任或兼任。
宗教教育是其主要内容,同时也教一些简易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教学方法主要是死记硬背和体罚。
后来,经虔信派努力,这类学校得到较大发展,手工科列入学校课程,直观性原则和学生自主性原则受到重视。
另外,班级教学和本族语教学等在这一时期也得以实施。
这些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这一时期,德国的中等学校主要有三种类型:古典文科中学、武士学校和实科中学。
文科中学在德国中等学校中占据重要地位,由宗教改革时期梅兰克吞创立的拉丁中学和斯图谟创建的文法中学演变而来,主要是为了把贵族子弟训练成政府官吏,与劳动人民无关。
武士学校则沿袭中世纪骑士教育而来,其任务是把贵族子弟训练成为文武官职及从事外交事务的人员。
学习的内容较宽泛,但很肤浅。
18世纪出现的实科中学则适应了工商业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是一种既具普通教育性质,又具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中学。
实科中学主要讲授一些接近实际生活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实用知识,这促进了德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实科中学曾盛极一时。
此时,德国大学受国家的影响日渐增强,人文主义精神逐渐排斥着欧洲大学传统的中世纪学风。
学校增加了新人文主义学科和实用学科。
国语授课、教学方法的改进,打破了旧大学沉闷的氛围,给大学增添了新的活力。
此外,这一时期的德国还创办了许多新大学,如圣·尼古拉大学、哈利大学、赫丁根大学等,这为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德国学校教育制度简介
德国作为欧洲重要的教育强国之一,其教育制度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德国的教育制度追求平等自由,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强调实践教育和学生自治。
以下是德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简介:一、教育体制德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不但免去学费,连书费也不要交。
教材由国家统一提供,学校收回后再次发放给下一届学生使用。
1. 小学教育:德国小学教育分为6年,前4年为初小,后2年为高小。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考虑他们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升大学还是上职业学校。
2. 初中教育:小学毕业后,学生进入初中学习3年。
初中毕业后,开始分流:一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另一部分学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进入职业学校。
3. 高中教育:普通高中学生再学习4年,一直读到13年级(最后一年需交费)。
职业学校学生再读3年后就业,也有人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
二、高校升学制度德国高校升学制度没有统一的国家高考,而是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学生可以选择直接进入大学学习,也可以选择先在大学预科班学习一年,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三、教育质量德国教育质量在全球享有极高的声誉。
根据国际教育评估机构PISA的调查结果,德国学生的数学、语文与科学能力表现均名列前茅。
德国政府每年会拨出大量资金用于学校教育的设施建设、教材研发以及教育技术的投入,以保证教育质量。
四、师资力量德国教育系统重视教师的培训和发展。
在聘用教师时,必须经过系统的选拔和培训。
德国学校的师资力量强大,教师们整合了德国和国际的教育资源,与全球其他教育者一起交流学习和进行教育研究。
五、实践教育和学生自治德国学校注重实践教育和学生自治。
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决策权,更经常地参加学生会议,实行学生自治。
这种教育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德国学校教育制度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德国教育制度的成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德国教育的学制和学校管理
德国教育的学制和学校管理德国的基础教育十分发达,全国统一实行12年制的义务教育。
公立学校学费全免,教科书等学习用品部分减免。
小学学制4~6年,中学学制5~9年;高等学校享有一定自主权,原则上实行自由入学,对部分学科采取名额限制;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即职业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相结合;成人教育和业余教育也十分普及。
德国现行学制统一后的德国属于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州组成,每个州相对独立。
联邦制决定了德国的教育行政管理是一个以各联邦州为中心的松散的联邦合作性管理体制。
德国法律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小孩都要进入小学学习。
柏林州的小学学制6年,其余各州为4年。
4年小学后经过5年级和6年级的过渡阶段进入所谓“分流的中学阶段”。
这也就是说,德国学生小学毕业后就要面临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他们可以选择进入初级中学(包括5年级至9年级)、实科中学(5年级至10年级)、文理中学(5年级至13年级)或综合学校(包含上述几类学校)。
在德国,大部分学生通常初级中学毕业后就开始职业培训,同时进入职业学校,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
学生毕业后在制造业的企业作为专业工人就业。
初级中学本来是德国中等教育的主要学校类别,在19世纪70年代,其学生数占中学生总数的70%多。
但是,目前这类学校正处于萎缩阶段,学生数已降到约占中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主要原因是家长越来越希望子女上更高层次的中学,如文理中学(又称完全中学)。
此外,初级中学招收了大量的外国人子女,教学水平每况愈下,这也是使德国家长不让子女上初级中学的原因之一。
实科中学为社会培养不同层次的职员。
实科中学学制6年,相当于中等教育程度,学生毕业后可进入技术学校,或者为进入高等专科学校(大专)做准备的高级技术学校实习,也可以在企业或国家公共机构做中级职员。
小学毕业后,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进入实科中学。
文理中学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高等院校。
文理中学学制9年,毕业生凭高中毕业会考成绩而无需大学入学考试就可以直接申请进入大学学习。
德国的教育体制及大学
海德堡大学Universität Heidelberg
【全 名】鲁普莱希特-卡尔斯-海德堡大学 【德 文】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 【英 文】Heidelberg University 【所在国家】德国 【建立时间】1386年 【校 址】海德堡 【学生人数】: 28,500人 【学校概况】 成立于1386年的海德堡大学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也是 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继布拉格和维也纳之后开设的第三 所大学。十六世纪的下半叶,海德堡大学就成为欧洲科 学文化的中心。
德国的教育体制及大学
• 高校的教学管理 1. 学制:一般8到12个学期(Studiensemester)
也就是4到6个学年。 Wintersemester 10月15号开学。Sommersemester4月 15日开学。学生平均在校7年。 2. 教学:基础阶段(Grundstudium),一般四 个学期,完成课程后有一个阶段考试 (Zwischenprüfung),通过才能进入专业阶段 学习。
德国的教育体制及大学
专业阶段(Hauptstudium):一般为4到8个学 期。教学活动主要以小班形式为主的专业 课、学术讲座、讨论课、习题课、实习、 参观考察、毕业设计等。
3. 考试:拿满所规定的Scheine就可以申请毕 业考试(Magisterprüfung oder Diplomprüfung)。取得学分的形式灵活: 有卷面考试、口试、写报告、做实验和参 加Seminar等等。
师资力量强弱、热门专业的多寡这样一些区别。 “大学不是足球队,不能来个甲级联赛,排出多少名
次,确定几个甲级队。一个大学 的名气如何,主要 决定于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和有世界影响的科研成果, 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及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要进过几 年,甚至几十年才见分晓。所以分名牌大学或者尖 子大学是不科学的,不利于大学的教学工作。”
德国教育体制
德国教育体制德国的教育体制是其以人为本、终生学习。
德国教育体制不属于英美所谓的精英教育,更像是全民通识教育。
只要完成12年或者13年中学教育,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就可以选择进入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Hochschule,简称FH)或者大学(Universität,简称Uni)继续学习。
德国作为一个由16个州(邦)组成的联邦制的国家,每个联邦州都享有所谓的“文化主权”(Kulturhoheit),负责各自的教育政策。
尽管存在差异,但所有的联邦州的教育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结构。
Primarstufe基础教育德国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为小学Grundschule,凡是满6岁的儿童就必须入学,这是强制性的义务教育。
德国多数地区实行四年制,柏林与勃兰登堡是六年制。
大部分州的德国小学生在四年级以后就要面临人生的第一个拐点,分流到不同中学,能上哪种中学很大程度要看老师的推荐信,而老师的推荐信则会依据学生的成绩。
所以可以说,德国的竞争从小学就开始了。
SekundarbereichI中学初级小学毕业后的教育阶段,主要分为四个类别:职业预校(Hauptschule)这个方向以职业教育为主,强调实务性与方法操作;实科中学(Realschule)此方向以高等的职业需求为主,可选择继续升学;文理中学(Gymnasium)通过高中毕业Abitur,可以直接进入所有高等教育学校类型,不论是职业教育体系、技术学院或是大学。
综合中学(Gesamtschule)在一些州也有综合中学,将以上三种形式归集在一起,毕业后通过获得不同的文凭进行升学。
SekundarbereichII中学进阶这部分主要包括文理中学高年级和双元制的职业教育。
在文理中学高年级中,除了升入高等院校的要求的Abitur文凭,也因应社会工作需求,提供各种相关于职业的重点科目培养。
如:以科技教育为主轴的高中Technischesgymnasium、以经济领域为主的高中Wirtschaftsgymnasium、还有高级专业学校Berufsoberschule等,由此毕业的高中生领取高中毕业文凭Hochschulreife。
德国义务教育概况
德国义务教育概况
德国义务教育概况
一、介绍
德国义务教育概况文档旨在介绍德国义务教育的基本情况,包
括德国义务教育的法律依据、教育体制、课程设置、教育管理机构
等方面的内容。
二、法律依据
⒈德国宪法:德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并提出教育
是国家的责任。
⒉德国教育法:德国教育法规范了义务教育的实施,包括学制、学生权益保护、教育质量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育体制
⒈学段划分:德国的义务教育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小学、中学、初中和高中。
⒉学校类型:德国的义务教育学校包括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
其中公立学校为主要形式,私立学校数量相对较少。
⒊教育管理机构:德国的义务教育由各个州的教育部门管理,
各个州有着自己的教育政策和课程设置。
四、课程设置
⒈小学阶段:小学阶段的课程包括德语、数学、英语、艺术、音乐、体育等。
⒉中学阶段:中学阶段的课程内容相对扩充,包括科学、社会学、地理、历史、外语等。
⒊初中和高中阶段: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更加专业化,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科进行学习,如文科、理科、商科等。
五、教育管理机构
⒈教育部门:德国各个州的教育部门负责制定教育政策、监督学校教学质量等。
⒉学校管理:学校内部设有校长和教师团队,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
附件:
本文档无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德国宪法:德国联邦共和国的宪法,包括国家的组织原则、公民权利等内容。
⒉德国教育法:德国的教育立法,规定了教育的组织原则、学校管理、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德国教育体系中的学校体制
德国教育体系中的学校体制威廉?福勒克德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是从原西德1948年时发展而来的。
在1990年东西德统一时,需要保持一种相互协调统一的教育体系。
为此,原东德各州在1991年中同意效仿西德的教育体系,对自己过去的体系进行调整,传统的中央高度集中的教育体系随之走向瓦解。
本章将主要介绍在西德发展起来的及统一后联邦德国的现行教育体系。
大多数德国人接受的是公共教育体系的教育。
公共教育体系大体分为三个层次: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
此外还有一种专门为残障学生提供的公共教育体系。
虽然德国也有私立学校,但只起辅助作用,它在学前教育和继续教育方面的作用最为突出。
公共教育体系在高等教育和特殊教育方面的作用也很重要,将在以下简要介绍。
本文重点将介绍公共教育体系中的小学、中学。
在介绍这两种教育体系之前,对每个不同教育体系中作一小结,对将公共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放在一个更大的政治框架中来考察会大有帮助。
以下的讨论包括不同教育层面和对德国公共教育组织和行政部门的总评,较详细地分析了公共教育的中小学教育结构。
教育体系小结从任何单个学生的角度看,德国教育设置十分考究: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高等教育以及继续教育。
以下将对每个教育层次的教育情况和重点作介绍,并包括一些数据和趋势展望,有助于了解德国教育总的状况。
教育权利德国的义务教育从6岁开始,通常持续12年。
其中,至少9年必须是全日制学习。
学生在进校的第9年后辍学时,必须参加3年的非全日制假期学习班。
前东德的一些州要求学生必须受满10年的全日制教育,这样对学生义务教育的年限将增加到13年。
在德国各州,对教育权利的具体要求会因地而异。
学龄前教育德国的义务教育始于6岁。
此前,上学是自愿的,也非公共教育中的一部分。
然而约75%的3岁儿童与80%的5岁学童都接受过某种形式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在德国的历史悠久,而且十分发达。
德国的学前教育是对家庭培养和照看等方面的补充,也是对儿童知识的获得和社交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培养。
德国教育制度
德国教育制度引言德国的教育制度享誉世界,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系统之一。
该制度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个人素质和技能,在培养创造力、自主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方面表现出色。
本文将深入探讨德国教育制度的特点和组织架构,以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和挑战。
教育体系的组织架构德国的教育体系分为以下几个主要层次:幼儿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每个层次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目标,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幼儿教育德国的幼儿教育非常重视对孩子早期发展的培养。
这一阶段通常从婴儿出生后开始,一直到进入小学之前。
幼儿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情感和语言能力,并为他们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幼儿教育在德国普遍由公立和私立托儿所提供。
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德国教育体系的核心部分,通常从六岁开始,持续至十岁或十二岁。
在这个阶段,学生主要接受基本学科的教育,包括语言、数学、科学和艺术。
德国的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以促进兴趣和自主学习。
中等教育中等教育包括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
初等教育通常从十岁或十二岁开始,持续至十六岁或十八岁。
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接受更加专业化的学科教育,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学习。
中等教育则是为那些想进一步深造的学生提供机会,他们可以选择攻读更高水平的学位,如高级中学文凭或职业教育证书。
高等教育德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享有盛誉,以其高质量的教育和研究而闻名。
学生可以在德国大学、应用科学大学、艺术学院和专业学院等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接受教育。
德国高等教育系统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分析能力,以及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
学生可以选择攻读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目标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向。
教育成就和挑战德国教育制度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成就德国的教育制度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非常成功。
学生在学校中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有助于培养创新和创造力。
德国教育理念
德国教育理念
德国教育理念
一、德国教育总体概况
德国教育系统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以学生为中心的、灵活多变的教育体制。
按照德国教育体制标准的规定,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以得到教育,每个学生都可以自行选择在学校、大学、职业培训班等,进行各类学习。
德国还设置了职业教育,旨在培养专门技术和职业技能,以便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以及中学的技术和公共学科,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
二、德国教育理念
1、以学生为中心。
德国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认为学生的学习应受到优先考虑。
学校和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合适的学习计划,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实践活动,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2. 注重实践。
德国的教育理念崇尚实践,认为实践能够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能,实践是培养学生的头脑的渠道之一。
在教学中,学生可以和老师一起完成课堂项目和实践活动,以激发学习热情。
3. 良好的学习环境。
德国重视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学习环境,认为以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激励作用。
学校应当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以帮助学生的健康学习。
4. 锻炼民主意识。
德国认为,学校应当教育学生民主的思想,培养学生自由、平等的思想意识,以及遵守法律和规则的思想观念。
在课堂上,学生应当有机会参与到课程的讨论和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
德国教育体制
德国教育:在德国,教育是由各地方政府管理,因此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教育制度。
历史:德国的教育体制主要是从中古世纪以后开始发展,起初,受教权只属于贵族以及神职人员,随后才逐渐普及至一般人民,使全民教育体系的发展兴盛起来。
而义务教育的传统则是建构在马丁·路德思想的影响下,普鲁士王国是世界上最早设立国民教育系统的国家之一。
当时的Volksschule课程是一个8年的教育,并提供当时早期工业化世界的所需,同时也因为新人文主义的产生,影响到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阅读、写作、算术,以及道德、责任、军训等。
上层社会和富裕阶级的小孩通常进入4年的私立学校并接受一些大学预科的课程;而一般大众则几乎无法进入中等学校。
拿破仑战争后,普鲁士引进了教师需要国家认证的资格(1810年),这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准。
1812年,普鲁士开始设置中等学校的升学考试(这在1788年已被发明);到了1871年,整个德意志帝国都接受了这种制度。
1871年后,德国的学校教育开始变得较系统化和国家化。
更多的学校被建立,用来训练教育良好的年轻人。
当时有数种不同的学校:∙Gymnasium ,9年制(学习拉丁语,希腊语或希伯来语,以及一种现代语言)∙Realgymnasium ,9年制(学习拉丁语,现代语言,以及科学和数学)∙Realschule ,6年制(没有大学入学资格,不过可以直接进入职场工厂工作)∙Oberrealschule ,9年制(学习现代语言,以及科学和数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盟军(苏联、法国、英国、美国)在各自的占领区设置他们自己想法的教育系统。
当西德在1949年取得部份独立后,在其新宪法授与各州政府教育的自治权,而教育体制主要以联邦主义为其核心概念,强调各邦的文化独特性Bildungshoheit,因而至1955年之前,各邦皆致力于将每个地方不同的教育体系同化,使各邦皆有各自成体系的教育结构。
但这也造成了有史以来最复杂和多样的学校系统,许多学生必须到其他不同的地方完成他们的学业。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介绍(doc 8页)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介绍(doc 8页)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在德国没有“高等职业教育”这一专有名词,根据德国学校教育体制和继续教育体制的结构,以及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理解,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学历教育)由两类学校所构成,即技术(职业)学院和专科高等学校。
一、技术(职业)学院的培养模式技术(职业)学院是政府与企业合作举办的借鉴“双元制”教育模式的高等教育学校。
技术(职业)学院与通常所说的“双元制”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区别。
后者是招收初中毕业生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而技术(职业)学院是招收文理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为企业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专门人才,及中高级管理人员。
技术(职业)学院在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德国南部的巴登符腾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之间起桥梁作用。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使学生获得广泛的专业知识、跨专业的合作能力、管理能力和面向国际的职业资格,成为高级实用性人才。
2.技术(职业)学院培养模式的特点柏林西门子技术学院把西门子企业的管理理念——以顾客为核心应用于教育过程之中。
其特点表现为:(1)倡导整体性教育通过整体性教育,使学生获得综合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工作方法的能力、个人能力与社会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教学中他们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授课的方式,采取跨职能的整体性项目对学生进行训练。
例如通过微型控制器项目,使学生获得跨专业的基础知识;通过灵活的生产项目练习,如生产、装配和维修,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通过处理实际中的用户订单,如为西门子公司内部以及外来用户设计互联网网页,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
每个项目除了包含相应的专业知识外,都含有商业、项目和过程管理以及讲解技巧的内容。
其目的是通过整体性项目的训练,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与工程学士相通的培训模式柏林西门子技术学院的学制是两年,相当于我国的专科层次。
在两年的培训过程中,前3个学期主要在学院里通过授课和跨职能的整体性项目对学生进行训练,第4学期主要在西门子企业内各部门进行实训。
最详细的德国的教育体制
最详细的德国的教育体制
德国的教育体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教育制度之一,其教育体系始于五百年前的文艺复兴时期。
德国的教育体系包括早期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阶段。
以下是德国教育体制的详细介绍:
1. 早期教育:针对0-6岁的儿童。
德国政府鼓励家长将孩子送到早期教育机构接受教育,这些机构包括幼儿园和托儿所。
幼儿园的教育是免费的,而托儿所的费用则根据家庭收入而定。
2. 基础教育:针对6-10岁的儿童。
这个阶段的教育是义务的,德国政府提供了免费的公立学校,还有一些私立学校。
德国的基础教育系统非常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德语、数学、科学、文化和社会科学等。
3. 中等教育:针对10-18岁的儿童。
在这个阶段,德国的学生可以选择继续在公立学校接受教育,也可以选择去私立学校接受教育。
中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进入高等教育的资格和技能,包括学术和职业技术教育。
4. 高等教育:包括大学和职业技术教育。
德国有许多著名的大学,其中包括柏林自由大学、慕尼黑大学和海德堡大学等。
职业技术教育也是德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学生成为技术性工作岗位的专业人士。
总之,德国的教育体制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同时为学生提供广泛的选择和机会。
这使得德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留
学目的地之一。
德国近现代教育制度课件
高辍学率与低完成率
部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选择辍学,高 等教育阶段也有较高的辍学率,这成为德 国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移民和多元文化教育
随着移民人口的增加,德国教育需要更好 地融入多元文化,满足不同背景学生的需 求。
德国教育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德国教育体系正逐 步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提高教学质 量和效率。
教育机构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教会学校,德 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公立 学校和私立学校。
两次世界大战对德国教育的影响
教育重建
教育改革
两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教育系统遭 受严重破坏,需要进行大规模的重建 。
在战后,德国政府进行了多次教育改 革,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适应社会发 展的需求。
美国教育理念影响
在二战后,美国对德国进行了大量援 助,其中也包括教育领域,引入了美 国式教育理念。
德国教育体系鼓励学生终身学习,提供各 种成人教育和进修机会,满足不同年龄段 和职业人群的学习需求。
德国教育面临的挑战
教育资源不均衡
虽然德国教育体系整体上较为完善,但地 区间和学校间的教育资源存在不均衡现象
,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
职业教育改革需求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德国职业教育体 系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技能需求和
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促 进个性发展,为高等教育和职业
发展做好准备。
教育形式
包括小学、中学和特殊教育等类 型,实行免费教育。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定义
高等教育是德国教育体系中的高级阶段,提供学 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教育目标
培养具有创新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推动科 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的发展。
德国留学:德国教育体制详情
德国留学:德国教育体制详情。
德国基本法赋予每个⼈受教育的权利。
德国的教育政策是⿎励学⽣⾃由发展个性,学⽣可根据⾃⼰的爱好与能⼒⾃由选择学校、培训场所和受教育的⽅式。
德国对教育的投资额很⼤,实⾏从⼩学到⼤学的全费义务教育。
1、教育体制根据德国基本法的规定,整个教育事业置于整个国家监督之下。
教育的管辖权属于联邦政府和各州⽂教部。
但教育的⽴法与⾏政管理的绝⼤部分的职权归各州所有。
各州⽂教部长联席会议协调各州的教育事务。
德国实⾏10年普通义务制教育。
⼉童满3岁可进⼊幼⼉园。
6岁上⼩学,⼩学学制为4年。
中学分为普通中学、实科中学和⽂理中学,普通中学学制为体4~5年,其毕业⽣再经过3年职业教育,⼤多数成为技术⼯⼈;实科中学学制6⾄7年,是为社会培养不同层次的职员;⽂理中学学制9年,其毕业⽣凭⾼中毕业会考成绩,⽆需⼤学⼊学考试可申请进⼊⼤学学习。
在进⼊⼤学前,⼀般需要接受13年的基础教育。
2. ⾼等学校类型德国的⾼等学校有以下四种类型。
第⼀类a.⼤学(Universitaet),⼀般指综合性⼤学设有⽂科(Geisteswissenschaft)、理科(Naturwissenschaft)、⼯科(Ingenieurwissenschaft)、法学(Rectswissenschaft)、医学(Medizin)、经济学(Wirtschaftswissenschaft)、社会学(Sozialwissenschaft)和神学(Thelogie)等学科。
例如:海德堡⼤学(Universitaet Heidelberg)、哥廷根⼤学(Universitaet Goettingen)等属于综合性⼤学。
这类⼤学是教学研究学术性⼤学,有博⼠学位授予权。
b.理⼯⼤学(Technische Uinversitaet),⼀般指理⼯⼤学,或称技术⼤学,国内也称⼯业⼤学,设有理、⼯、经、管等学科。
例如:慕尼⿊理⼯⼤学(Technische Universitaet Muechen)、柏林理⼯⼤学(Technische Universitaet Berlin)。
19世纪德国学制
德国19世纪的学制是在欧洲传统教育体制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德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逐步发展起来的。
以下是对该学制的详细介绍:1. 初等教育:德国在19世纪初开始推行初等教育,以宗教和教育团体为依托,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制度。
这一时期的初等教育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同时也注重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
2. 中等教育:德国中等教育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形式。
公立中学主要面向工商业家庭的子女,提供普通中学和技术中学两种类型的教育,旨在培养未来的劳动者和企业家。
私立中学则主要面向贵族和富裕家庭的子女,提供更加精英化的教育。
3. 高等教育:德国高等教育在19世纪得到了迅速发展。
柏林大学在19世纪初崛起,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中心。
随后,其他城市也纷纷建立大学,形成了以柏林大学为核心的德国高等教育体系。
这一时期的大学注重学术研究,强调学术自由和独立性,吸引了大量的优秀学生和教师。
4. 职业教育:德国职业教育在19世纪得到了高度重视。
政府和学校积极开展职业教育,为工业化和现代化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此外,许多职业学校还与企业合作,实行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
5. 留学制度:随着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留学制度也逐渐形成。
德国大学以其高质量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
留学生制度为德国大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合作。
总的来说,德国19世纪的学制注重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旨在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学术素养的人才。
同时,留学制度的引入也为德国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
然而,该学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这些问题在当时并未得到充分解决。
【doc】德国的现代教育制度及其启示
德国的现代教育制度及其启示2001年l2月总第41期第4期高等建筑教育JOURNALOFARCHrlT.LTURALEDUCATION矾_s盯兀丌1ONS0F}ⅡGH既tURN珊GDec.,2001SumNo.41No.4德国的现代教育制度及其启示于翠松,王艳玲(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山东济南250061)[关键诃】蔷国;教育甜度;现状;启示【摘耍]德国日前的教育制度太致可分为三种情况: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各种教育制度都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与特点.与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有所不同.通过介绍蓥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并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几点启示.[中圄分类号】G53/57—516~2(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5一~09(2001)04—0075—02 TheenlightenmentfrommoderneducationinstitutioninGermanYUCui—song,WANGYon—ling(Facultyofdraul/candCivilE喊ng-sb衄d0rIgUniversity,Jinan250061.China)KeyⅥbrds:C.ennmy;.】c∞8Ii衄:a1I瑚lsimmlon;enlightenmentAd:Gecama.d舯institutionsmaybeonegomedintothreeeases:advanced.d ∞,pIeducationandadult.du哑i帅Eacheduo~formhasespeclalteachingⅡt.Theeducafiminsfitufi~inopemfi~inCmnyaint~ducedinthispaper.Weconclude蝌endi血¨神oampansc~andrealBsdthChina.一,德国教育制度的三种形式1.高等教育.德国高校原则上向所有青年人开放,1996年适龄青年中只有8%上大学,现在约每三个人中有一人申请上大学.高校的招生办法为一次考试,分期录取.学生可根据考试分数任意选择学校就读.高校有国立,教会,私立大学三大类.高等教育最重要的支柱是综合性大学.高等专科学校是最年轻,但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的学校,主要在工程,信息学,经济,社会学,农业等学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与实践有关的学习,现在,几乎l,3的新生选择此类学校学习.高校实行学分制,完成规定学科且毕业考试合格的学生可以毕业.高校根据经济发展设置和调整专业,学生的专业挑选性比较大,基础课学完后,可以在本校自主挑选专业,也可转其他学校上学.教材由教师按大纲要求自已编写,并要求及时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科技.高校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如慕尼黑大学与企业有较密切的联系,学校提出要求,企业负责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到企业由工程师指导完成操作训练及考核,并写出评语,学校根据评语确定学生的学分.学生学习之余打工的比例现已提高到65%以上,打工目的一是了解社会,提高适应能力;二是赚钱,改善学习生活条件.德国教育法规定,国家设立助学金,其中一半作为奖学金,另一半作为无息贷款,通常是学生毕业后五年内归还.高校不负责学生的住宿,学生可到社会上租房,月租金500马克左右;高校设公共食堂.师生可以在校就餐,社会上也可以在高校设立食堂,为师生提供饮食服务;生活管理由学生,教师,经营者共同组织管理委员会加以管理;水,电,暖气等都由社会提供服务,学校支付费用.2.职业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世界驰名,不仅发展中国家去德国学习,就连美国也对之大加赞扬.德国的职业教育主要是在企业中进行,以部分时间制的职业学校相辅.学员同时有两个学习地点,即企业和职业学校,学员通常每周3—4天去企业,1—2天去学校,这就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又称"双轨制".1996年,德国颁布的《职业教育法》,首先为学校以外的职业教育做出了全面的法律规定.青少年在接受普通教育后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升人高中,多数人都会与企业签订合同,接受企业的职【收稿日期]200l一11—19【作者简介]于翠拾(1968一),女,山东乳山A,山东大学讲师,硕士.从事水文水赍操,工程经济等面的研究.业教育.职业教育学制一般为3—3.5年,第一年为职业基础教育,内容广泛,主要为寻求职业创造必需的条件;第二年起为职业专业培训,传授适合工作所要求的专业技能知识.在较大的企业中学员培训在车间或在工作岗位上进行,在较小的企业中学员直接在工作岗位上学习,如果企业过于专业化,学员无法学习所有必要的知识,则由跨企业的培训场所提供支援.学员经过3—3.5年的培训,先由自己打分,然后由考试委员会打分后,再与企业签订劳资协议;工作3年后可以申请参加技师培训,以自己设计试制产品通过考试后即可担任技师:当上技师后又可上大学,为当工程师铺平道路.德国的高中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大学,但由于多种原因,高学历者找工作相对更困难些,失业队伍中近半数是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所以,多数人初中毕业后不读高中,而去参加企业的职业培训,找到一份工作后再求发展.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学用一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他们用这种模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技术过硬的工人,使得工厂的产品质量有了可靠的保证,并使得技术革新,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更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后继有人.德国的工业产品质量在世界上享有很好的声誉,与工人的素质高很有关系.3.成人教育.近年来,由于国家重视,成人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每年接受成人教育的人达到317~30 万,目前从事成人教育的专职人员近百万人.德国重视员工的培养,认为人人应有培训的机会,原则上不应该有一个青年不经培训就开始职业生涯.成人教育对象主要是具有不同生活经历的成年人.成人教育分两类:一是非职业性的,亦称补偿教育;二是职业性的.教育内容包括:职业晋升教育,适应性教育,转业教育,重新就业教育和自身教育.教育大纲由各行业联合会和工会共同拟定,并由国家主管部长颁布,培训考试由经济界的自治机构(工商会,手工业会)以及类似的单位组织委员会主持进行,培训只准在国家承认的培训中心进行.主要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合理地运用新技术;掌握现代化的交往工具;帮助人们更好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任务;从不同角度启发人们挖掘自身潜力,进行有创造性的工作.国家对成人教育有明确的立法,涉及成人教育方面的法律有:工作促进法,职业教育法,职业培训促进法,函授教育保护法等.各州对成人教育还有众多的具体立法,其中包括诸如为保证每个在职人员接受教育,按时放成人教育假等项规定.德国成-76?人教育特点是受教育者自觉自愿,学习积极性特别高.成人教育经费颇多,教育资金来源分两种:一是国家和单位的拨款;二是团体和个人的捐款.举办成人教育的主要机构有:国民大学,工商联合会,工会,教会,经济界,商界,科技界,公共机构,图书馆,广播和电视机构等.二,几点启示1.各级政府部门非常重视教育,设立教育机构,增加教育投人,保障各项教学内容顺利进行,这与我国提出的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这说明了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2.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非常注重学生技能训练,实习课与理论课的学时比例为4:1.学生一出校门进工厂即能顶岗完成规定的生产任务, 值得我们借鉴.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仍然是重理论轻技能,因而有必要加强实践环节教学.3.德国非常重视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他们加大专业课比重,减少普通课份量,加大操作技能训练比重,减少理论课比重;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方面的作用, 学校,企业共同培养高质量人才.而我国的现行教育中与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培养的大学生很少,只有部分院校的研究生才有此类培养方式.4.重视和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德国定期选派教师出国学习深造,保证半年内把该专业最新的科技知识及时充实到教材或教学内容中去,使学生及时掌握最先进的科技知识,使学校走在社会的前沿.德国柯律格博士有句话"用明天的科技知识培养今天在校的学生,为后天的社会发展服务.确保学校教育的先进性和超前性."在我国有的教师知识更新速度太慢,必须加快知识的更新速度,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学生.5强化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理想教育,价值观教育以及个人道德修养教育,通过这些使学生从少年开始就懂得服从国家需要,个人的成才和命运都要为适应祖国发展需要为前提,国家的利益,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些教育内容与我国现行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参考文献][1]境外水利考察报告汇蝙[M],济南:科学技术出版社.~xx?o. (责任编辑:欧阳雪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的教育体制是为让学生通过学习增长见识,而不是为了拼前途。
学生的学习内容相对简单、轻松而且广泛,因为学校更注重的是对学生能力、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培养。
德国教育之父洪堡先生在19世纪初将学校的功能称之为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的场所,要能培养既有思辨能力又有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社会精英。
德国学校的教学大纲明确强调,学校要对成长着的一代进行广泛的教养,培养他们具有成熟的对社会负责的个性,向他们传授能整体地认识世界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能力和技巧。
德国中小学生没有作业和考试压力
在德国,小孩满六岁可以进入小学。
小学6年级毕业后(个别联邦州为4
年级),学生根据自己在小学阶段的表现和成绩,分别进入不同类型的中学。
成绩好的学生进入文理中学(相当于中国的初高中一贯制重点中学),高中会考通过者,可直接就读大学。
成绩略差的学生进入普通中学,毕业后大部分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少数经过补习,通过专门考试后,可就读应用技术大学。
中国驻德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姜锋长期从事德国教育问题研究,自己的孩子也在德国上中学。
他用亲身体会向记者谈到德国学生的负担问题。
姜锋介绍说:在德国,小学生在1—3年级时基本没有家庭作业。
德国人认为,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场所,家庭是孩子娱乐和成长的摇篮,因此,学校严格区别两者的社会功能。
特别是在小学的初级阶段,要最大限度地给孩子以自由成长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小学是半日制,下午没有课,老师经常会组织学生踢球、看电影、参观博物馆或到野外郊游。
学生们通过这些活动,掌握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学校很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开发小孩的想象力和创意。
例如手工课就是德国小学使用最多的教学手段之一。
可以用三句话总结小学1—3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健康成长、享受快乐、做自己喜欢的事。
到了4年级,学生的课程增加,学习任务加重。
因为小学4年级后学生就要面临着“小升初”问题。
在德国,小学升中学主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平时测试成绩、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
语文、数学、常识这三门课成绩优良的学生,才可能被推荐到文理中学上学。
经过从小学1年级到3年级寓教于乐的阶段,4年级的学生
已经懂得应该认真、刻苦学习的道理,老师也开始布置家庭作业。
但学校对家庭作业完成与否并不进行严格检查,有时是老师课堂统一讲评,有时只是抽查批阅。
平时学校进行笔头测试的时间为,低年级不超过15分钟,高年级不超过30分钟。
在小学生阶段,学生学习负担轻,压力小,课余生活丰富,过得确实潇洒。
姜锋的孩子有时在家额外多做些课外作业,但并不特别得到老师的嘉许。
在德国人的育人观念中,孩子生长在什么年龄段,就应该做他相应的事。
超前学习并不是什么好事。
如有时间,应该参加体育锻炼,学生在长身体阶段,必须要有强壮的体魄,因此,在课余生活中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孩子锻炼身体,作业要给体育锻炼让路,这在德国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