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指导书-生物质好氧降解过程耗氧速率的测定
实验三 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完整实验报告

实验二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水质指标中 COD 的含义2. 掌握水体中耗氧有机污染物COD 测定技术3. 掌握容量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原理和技术二实验原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阳光、空气、水、土地和大量的生物及矿物资源。
人们通常将我们居住的地球环境,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这些环境条件,甚至引起对环境的污染。
其中,水圈的一种污染是向水中带入有机物、肥料和洗涤剂等。
这类有机物污染中,在水中被耗氧细菌分解,使水中含氧量降低,因此,我们称这类有机物为耗氧污染物。
由于有机污染物的组成十分复杂,通常用水中耗氧量来标志水被污染的程度,单位为mg·L-1。
它又分为化学耗氧量(COD)和生物耗氧量(BOD)两种。
本实验中我们测定化学耗氧量。
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是指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的有机物质在外加的强氧化剂重铬酸钾的作用下被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氧化剂的数量,以O2 的mg/L 表示。
它反映了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还原性物质对水的污染程度,是评价水体中有机污染物质相对含量的一项重要综合性指标,也是对河流、工业污水的研究以及污水处理厂控制的一项重要的测定参数。
本实验采用容量法测定化学需氧量,其原理在强酸性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热回流,将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量计算水样化学需氧量。
三仪器和试剂1. 仪器三颈烧瓶、电加热套、50mL酸式滴定管、锥形瓶(250ml)4个、移液管(10ml)、容量瓶(1000ml)、玻璃棒、烧杯等2. 试剂重铬酸钾标准溶液(0.25mol/L)、试亚铁灵指示液、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硫酸-硫酸银溶液[将6g Ag2SO4 溶于500mL 浓H2SO4中)]3.溶液配置(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0.2500 mol/L(1/6K2Cr2O7)):称取预先在120℃烘干2h的基准或优质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
有机废物好氧堆肥实验

有机废物好氧堆肥实验【实验目的】1.通过参与好氧堆肥实验装置的建立和全过程参数检测,了解作为有机废物无害化。
资源化处理处置方法之一的堆肥技术的典型过程及技术特征。
2.通过已掌握的微生物群落检测、计数方法,了解堆肥不同过程的微生物学变化特征。
3.掌握堆肥腐熟度检测方法之一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法。
【实验原理】堆肥化(composting)是指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或是通过人工接种待定功能的菌,在一定工况条件下,有控制地促进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其实质是一种生物代谢过程。
废物经过堆肥化处理,制得的成品称堆肥(compost)。
好氧堆肥中底物的降解是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一个完整的好氧高温堆肥的各个阶段,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演替非常迅速,即在堆肥这个动态过程中,占优势的微生物区系随着不同堆肥阶段的温度,含水率,好氧速率,pH值等理化性质的改变进行着相应的演替。
本实验通过学生全过程参与好氧堆肥装置的建立和关键参数检测,了解作为有机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方法之一的堆肥技术的典型过程及技术特征,掌握堆肥关键参数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1.堆肥过程特征参数检测分析:包括堆温、pH、气体成分和含量变化监测2.堆肥过程微生物群落变化分析:采用平板计数法检测微生物种群的数量来研究高温阶段和堆肥腐熟阶段微生物种群结构和数量的变化,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以及纤维素分解菌。
3.堆肥腐熟度检测:堆肥腐熟度是指堆肥产品的稳定程度。
判断堆肥腐熟度的指标包括物理学指标、化学指标(包括腐殖质)和生物学指标。
其中简单的判断堆肥腐熟的方法包括:1)根据外观和气味:在堆肥化过程中,物料的色度和气味的变化反映出微生物的活跃程度。
对于正常的堆肥过程,随着进程的不断推进,堆肥物料的颜色逐渐发黑,腐熟后的堆肥产品呈黑褐色或黑色,气味由最初的氨味转变成土腥味。
耗氧速率测量方法的实验研究

实验 # 进 行 污 泥 内 源 呼 吸 S"()(S@4/2I2/"GH348 (@A-J4)-A4)检验。投 加 *+<K 清 水 和 *+<K 备 用 污 泥,使 "()反应器内污泥的!"N浓度值为<&&03/K。 微生物反应的 S"() 最低值是在内源呼吸阶段,文献 资料[>]指出在 #&M 时该值为 X+<03"#/(3YSS·F)。 这样低的耗氧速率要求测量仪器的精度较高,因此通
物,并查验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衡,测量微生物产率系
数 Z。 反应开始时 !"N总值中包含有基质 !"N 和污泥
!"N,经过一段 时 间 反 应,一 部 分 基 质 被 氧 化,一 部 分 合成新的污泥,还有一些残余基质处于溶解状态,反应
-L.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FFJ 年
前后 !"#质量应该守衡。!"#质量守衡公式:
耗所用的时间不易精确测量,而且由于溶解氧浓度的
变化,会对微生物的耗氧速率产生影响,பைடு நூலகம்易带来实验
误差;而后者由于连续曝气,虽然解决了供氧不足的问
题,但是需要估算氧传质速率常数 !.9,再通过 !.9 (7!饱和17!溶液)3"来计算供氧速率,!.9和 7!溶液在
反应器运行期 间 都 不 是 $ 个 稳 定 值,这 容 易 给 最 终 的 计算 结 果 带 来 误 差。 本 研 究 提 出 $ 个 改 进 的 简 易 !"# 测量方法来弥补前述 的 不 足,并 采 用 ) 个 实 验 检 验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时间 I2’8/A
耗氧量
生态学实验报告:陆生动物耗氧量的测定方法

学号姓名学院专业、班级实验课程名称生态学实验教师及职称开课学期 2011 至 2012 学年下学期填报时间 2012 年 3 月 XX 日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实验时间:2012年XX月XX日小组合作:是⊙否〇实验三陆生动物耗氧量的测定方法一、实验预习1、实验目的:(1)了解测定陆生脊椎动物耗氧量的呼吸仪结构和原理,掌握其用法。
(2)了解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脊椎动物气体代谢改变的特征。
2.实验设备,药品及材料:(1)实验器材: 呼吸仪及其附属装置,半导体点温计,气压计,温度计,天平、鼠笼、氧气袋,秒表、洗耳球。
(2)药品: 氢氧化钠等。
(3)实验动物(模拟): 小白鼠3、实验原理及实验流程或装置示意图: (1) 实验原理在呼吸室与耗氧计量仪相连而形成的闭合气体系统中,由于动物的耗氧而引起了呼吸室内压减低,促使氧气从氧气瓶中通过导管进入呼吸室,因此氧气瓶中氧气减少,内压降低,此时,外界大气压就将耗氧计量仪中的水压入压力调节器中,从耗氧计量仪中水下降的体积就可以算出呼吸室中小白鼠的耗氧量。
具体的说,由呼吸室,氧气瓶,压力调节器,耗氧计量仪组成的密闭系统中,如果代谢室中放有小鼠,则氧气不断被小鼠消耗,动物排出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呼吸室内压即减小,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氧气测量仪中的水则被压出,从耗氧计量仪中水下降的体积就可以算出呼吸室中小白鼠的耗氧量。
(2)实验装置图动物能量代谢 间接测热法 直接测热法 封闭式 开放式长管4、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方法步骤:(1)安装仪器(2)检查仪器装置是否漏气①橡皮管的接头处需紧密而牢固,不能松动,否则会漏气。
②如果代谢室是用真空干燥器改装的,其玻璃盖与代谢室体部相接触处,亦应涂上一层薄薄的凡士林油膏,使接触处紧密封闭,避免漏气。
(3)调节平衡(4)动物 (称重,测温)、颗粒状的氢氧化钠放入呼吸室,并使与呼吸室外界大气隔绝与氧源相通。
(5)记录:(记下刻度以及时间)。
一种确定油藏微生物耗氧量和耗氧速率的方法

[ ] 王正平 , 2 马晓晶, 陈兴娟. 乳液 的制 备及应用 [ ] 化学工 程 微 J.
师 , 04,11 2 6 20 0 ( ):l一6 . 2
[ ] P tcaP Fa cs B, a 3 ar i , rnec C r A,e 1 a pes c igfrte i me t .S m l t kn h a a o
20 0. 2
的分 离 , 到理想 的分离效 果 。 得
参 考 文 献
[ ] 杨 兴斌 , 1 赵燕 ,周 四元 , 柱前衍生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 析 等. 当归多糖的单 糖 组 成 [ ] 分 析 化学 ,0 5,3( : 8 J. 2 0 3 9) 127—
1 9 . 0 2
可 以用 于其 他 类 似 物质 中硝 基 苯 类 物 质 的 检测 。
一
公 开 号 :N 0 5 53 C 1 17 64
种食 品 中牛磺酸 含量 的测 定方 法
公 开 日 :0 9 1 . 4 20 .1 0
申请 人 : 国石 油 天 然 气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中
公 开 号 :N 0 5 12 C 1 17 52
公 开 日 :0 9 1 . 1 2 0 . 1 1
公 开 号 :N 0 56 4 Cபைடு நூலகம்1 17 52
鱼体 中硝 基苯 类物质 的色谱检 测方 法
公 开 号 :N 0 5 64 C 1 17 5 1 公 开 日 :0 9 1 . 1 2 0 . 1 1
申请 人 : 尼 测 试 科 技 ( 京 ) 限公 司 谱 北 有
热煮沸 , 冷却后过滤 , 04 m滤膜 , 过 .5 注入液相色谱仪 。运
环境微生物学项目6 微生物降解污染物能力的测定

真菌中的青霉、乳霉、曲霉、枝孢霉和粉孢霉等,
放线菌中有些种类也有分解脂类的能力。
(4)石油的生物降解 • 提问:什么是石油?
►
含 烷 烃、 环烷 烃 、 芳 香 烃 及 少量 非 烃
化合物的混合物。
石油污染主要出现在 采油区和石油运输事 故现场以及石化行业 的工业废水
►
①烷烃的分解 微生物对烷烃分解的一般过程是: 末端甲基逐步氧化,生成相应的醇、醛和酸,而后经-氧 化生成乙酰辅酶A,再进入三羧酸循环,最终分解成CO2和H2O。
►
酚也是先被氧化为邻苯二酚,这样各类芳香烃在降解的后半段是相同的,
可表示如下:
苯 酚 萘 菲 蒽 氧化酶 邻苯二酚 + O2 + O2 酶 酮基己二酸 +2H
琥珀酸 乙酰辅酶 A
三羧酸循环 CO2 + H2O
芳香烃普遍具有生物毒性,但在低浓度范围内它们可以不同程度的被微生物分解。
微生物中分解芳香烃的主要是细菌。 降解不同芳香烃的细菌 芳香烃 苯类、酚类 萘 菲 蒽
但是这种区分并无严格的界限,可以说:如何物质,只要条 件适宜都可以被生物所降解。
2、可生物降解性测定方法有: (1)生物氧化率--耗氧量与其理论完全需氧量之比。 理论完全需氧量:以化学平衡方式从物质的分子结构上分析 而计算出的某物质被完全氧化分解所需要的氧量。
微生物分解基 质的耗氧量 基质生物氧化率 100% 基质完全氧化的耗氧量(理论)
③ 温和性 ④ 可控性
①高效性
速度比触媒高105~1013倍。
②专一性
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种或一类物质,或催化一种或一 类化学反应,产生一定的产物。 绝对专一性(一种) 相对专一性(一类) 立体异构专一性(一种异构体如D-或L-)
oxygen consumption rate实验原理

oxygen consumption rate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1. 氧气消耗率:氧气消耗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生物体或化学物质消耗氧气的量。
这个概念可以用来衡量生物体或化学物质进行呼吸作用或化学反应的速度。
2. 密闭容器:实验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以确保实验过程中氧气浓度保持恒定。
密闭容器的气压变化可以通过气压计进行监测。
3. 生物样本:实验中使用的生物样本可以是动物、植物或微生物。
实验前,生物样本需要经过适当的处理,如称重、抽血等,以消除外部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 氧气浓度测定:实验过程中,需要定期测定容器中氧气的浓度。
这可以通过滴定法、化学传感器或者其他氧气检测方法来实现。
氧气浓度的变化可以用来计算氧气消耗速率。
5. 数据记录与分析:实验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生物样本的初始状态、实验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以及氧气浓度的变化。
实验结束后,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氧气消耗率的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从而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6. 实验控制: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此外,还需要对实验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按照统一的实验步骤和标准操作。
通过氧气消耗率实验,可以深入了解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以及化学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机制,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耗氧量作业指导书

耗氧量作业指导书一、引言耗氧量是描述生物在进行呼吸作用时消耗氧气的量的指标。
它是衡量生物体代谢活动水平的重要参数,对于了解生物体能量代谢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导书旨在介绍耗氧量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实验步骤,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一实验技巧。
二、耗氧量的概念耗氧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生物体或细胞呼吸过程中消耗氧气的量。
它通常以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氧气体积来表示,常见的单位有毫升/分钟(ml/min)和升/小时(L/h)。
三、测量方法1. 呼吸计法:使用呼吸计测量生物体在闭合环境中的氧气消耗量。
首先将生物体放入呼吸计中,然后通过观察呼吸计内气泡的变化来计算氧气的消耗量。
2. 氧气电极法:利用氧气电极测量环境中氧气的浓度变化,从而计算生物呼吸消耗的氧气量。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专门的氧气电极和相应的设备。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洗实验设备,校准仪器,并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检查生物体,确保其处于健康且适于实验的状态。
2. 实验设计: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
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
3. 实验操作:a. 将生物体或细胞放置在测量设备中,确保生物体与环境隔离且无外界干扰。
b. 按照测量方法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
例如,对于呼吸计法,观察呼吸计内气泡的变化情况。
对于氧气电极法,将氧气电极插入测量容器中,记录氧气浓度的变化。
c.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氧气量。
4. 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可以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等指标。
5. 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结果分析和讨论。
可以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耗氧量差异,探讨影响耗氧量的因素。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前需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和相关文献,了解实验流程和操作要点。
2. 实验操作时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确保操作准确无误。
3. 注意实验设备的清洁和校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利用耗氧速率判断好氧堆肥腐熟度的探讨

文章编号:025322468(2004)0520930206 中图分类号:X 705 文献标识码:A利用耗氧速率判断好氧堆肥腐熟度的探讨郑玉琪1,陈同斌13,孔建松3,高 定1,黄启飞2,罗 维1 (1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室,北京 100101;21北京中科博联环保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088;31吉林大学环境科学系,长春 130023)摘要: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利用耗氧速率判断堆肥腐熟度的可行性.试验中堆肥高温阶段持续6d 以上,达到国家《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 B7959287)》的要求.堆肥过程中铵态氮含量下降、硝态氮含量上升,11d 后,堆肥DOC 含量为015%左右,种子相对发芽率达到80%以上,表明堆肥达到腐熟.升温阶段前期,耗氧速率呈迅速增加的趋势;升温阶段后期和高温阶段前期,耗氧速率维持相对稳定,高温阶段中期、末期耗氧速率开始下降.相对发芽率验证表明,在堆肥高温阶段末期,耗氧速率下降到100μL ・L -1・s -1以下,此指标可以作为堆肥腐熟的标志.以耗氧速率代替传统的测量堆肥的理化、生物指标来判断堆肥腐熟度不需要采样、分析等复杂手续,将以往的需要几天才能获得腐熟状况变为实时、在线监测,对堆肥技术的实际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堆肥;腐熟度;发芽率;DOC ;耗氧速率Maturity assessment by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in aerobic composting ZHE NG Y uqi 1,CHE N T ongbin 1,K ONGJiansong 3,G AO Ding 1,H UANG Qifei 2,LUO W ei 1 (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Institute of G 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 AS ,Beijing 100101;2.Zhongke Bolian Environmental H igh T echnology C o.,Beijing 100088;3.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3)Abstract :M aturity assessment by oxygen consum ption in aerobic com posting was analyz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The duration ofhigh 2tem perature com posting was m ore than 6days and met the national standard.The concentration of NH +42N decreased and that of NO -32N increased in the process of com posting.The seed germ ination was up 80%and the DOC was about 0.5%after 11days of com posting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com posting had reached maturity.The oxygen consum ption increased at the beginning of tem perature 2increasing stage ;was kept stable at the end of the tem perature 2increasing stage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high tem perature stage ;decreased at the m iddle of hightem perature stage.The index of seed germ ination showed that the oxygen consum ption under 100μL ・L -1・s -1at the end of the high 2tem pera 2ture stage could be the marker of maturity of com posting.T o assess the maturity of com posting by oxygen consum ption do not need sam pling ,analysis ,it is easy to handle and im portant to the application of com posting technology.K eyw ords :com posting ;maturity ;seed germ ination ;DOC;oxygen consum ption收稿日期:2003209221;修订日期:2004205210基金项目:“九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962909201205);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支持项目;北京中科博联环保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提供部分资助作者简介:郑玉琪(1973—),男,博士研究生;3通讯联系人,chentb @ 固体废物堆肥是利用堆肥微生物降解有机废物,使其稳定、腐殖化的过程[1].稳定程度即腐熟度的确定,对于堆肥理论、技术及设备的设计和评价、堆肥产品的质量控制与分级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堆肥物料的复杂性、堆肥方式的多样性和堆肥过程的多变性,目前尚无统一通用的评价方法.堆肥过程中,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同时消耗氧气产生C O 2.氧的消耗速率标志着有机物的降解程度和堆肥反应的进行程度.William 等和Iannotti 等认为耗氧速率代表堆肥过程中的第24卷第5期2004年9月环 境 科 学 学 报ACT A SCIE NTI AE CIRCUMST ANTI AE V ol.24,N o.5Sep.,2004生物特性,反映了好氧微生物的活性.因而,以耗氧速率作为腐熟标准符合生物学原理,能很好地判断堆肥的腐熟度[2,3].陈世和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耗氧速率数据的测定不受堆肥物料组分的影响,只要适宜的环境,堆肥微生物就会消耗氧气,产生一定的耗氧速率[4].直接测量耗氧速率较为困难,以往多通过间接的方法加以测定[2,3].以往的测量方法具有明显的缺点.首先,测量限于实验室条件下,不能进行野外实时测量,测量过程烦琐、复杂、费时.其次,气体是流动的介质,受扰动后不能反映其原始的环境,因而,样气的采集会影响测定的准确性.第三,堆体内氧气消耗速度很快,传统的测量方法在一个通风周期内的采气频度低,很难反映堆体内氧气的变化状况.本文利用自主研制开发的堆肥氧气实时、在线监测系统监测堆肥耗氧速率的变化,并探讨了利用耗氧速率判断堆肥农用腐熟度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对快速判断堆肥腐熟度,加速堆肥产业化有重要意义.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1 试验材料供试材料为北京市楼梓庄猪场猪粪,水的质量分数为6916%,挥发性有机物的质量分数为72%.填充材料为CT B 调理剂[5],调理剂水的质量分数和饱和吸水质量分数为2168%,65169%.112 试验方法堆肥池的几何尺寸为:150cm ×120cm ×180cm ,堆体有效高度为150cm ,CT B 调理剂与猪粪质量比为1∶1.试验采用温度反馈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自动控制(CT B 堆肥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可根据堆体温度变化情况,通过堆肥专用软件C om ps oft 对通风方式和通风量进行控制.堆肥时间为2003201214至2003201224.堆肥方式为强制通风静态垛高温好氧堆肥,通风量0137m 3・min -1.于堆体的代表性部位(堆体中、上部)放置两个温度控制探头,用于温度反馈控制系统测温.氧气测量采用自主研制开发的堆肥氧气实时、在线监测系统进行动态监测[6~8].氧气的监测点位于堆体的中、上部.同时,于每个氧气传感器周围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同步监测温度变化.113 分析方法表1 分析指标和方法T able 1 The analytical indicators and their methods分析指标方法测试条件水的质量分数烘干法[9]105℃,24h 挥发性固体(VS )灼烧法[9]550℃,4h pH电极法[9]浸提液为5m L 水中含1mg 固体EC (mS ・cm -1)电极法[9]浸提液为5m L 水中含1mg 固体DOC (mg ・kg -1)T OC 测定仪浸提液为5m L 水中含1mg 固体NH +42N (mg ・kg -1)K Cl 浸提,M gO 蒸馏法[10]浸提液为5m L 水中含1mg 固体NO -32N (mg ・kg -1)K Cl 浸提,还原2M gO 蒸馏法[10]浸提液为5m L 水中含1mg 固体1395期郑玉琪等:利用耗氧速率判断好氧堆肥腐熟度的探讨 种子发芽率试验采用的种子为黑麦草,浸提液为10m L 水中含1mg 固体.试验设2个重复.2 结果和讨论211 堆肥过程中部分指标的动态变化温度的动态变化如图1所示,图中温度曲线中间较粗的部分是本次试验通过温度自动反馈控制系统控制温度在60℃附近上下波动的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堆肥持续高温阶段维持146h (图1),达6d 以上,达到国家《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 B7959287)》的5~7d 的规定,因此,从卫生标准方面考察已经符合要求.图1 整个堆肥过程中堆体的温度变化Fig.1 Variations in tem perature during com posting 在猪粪∶CT B 调理剂=1∶1(体积比)的条件下,堆肥过程中的铵态氮、含水率、VS 、电导率(EC )呈减小的趋势(图2、图3、图4),硝态氮、pH 、发芽率总体呈增加的趋势(图2、图4、图6),DOC 、耗氧量、升温速率、耗氧速率在堆肥过程中先增加后减小(图2、图5、图6).堆肥最终要施用到土壤中去,因此,在排除干扰因素的前提下,种子发芽率是验证堆肥是否腐熟的最有效标准[11].前人的研究中验证其它指标的可靠性也多是与种子发芽率相比较[12,13].我们的[11]研究发现,堆肥EC 小于910mS ・cm -1时,对黑麦草的发芽没有抑制作 图2 堆肥过程中DOC 、铵态氮、硝态氮的动态变化Fig.2 Variations in the concentrations of DOC ,NH +42N and NO -32N during com posting 用.本试验的EC 值小于510mS ・cm -1,因此,可以排除盐害的影响.从本文的堆肥发芽率来看,原始猪粪和前4d 堆肥的发芽率为0(图6),种子发芽受到严重抑制,堆肥第7d (高温阶段第4d ),种子相对发芽率高于84%,表明堆肥的植物有害物质已经大量分解,堆肥第9d (高温阶段末期)和第11d (降温阶段末期)相对发芽率高于90%,表明堆肥基本腐熟.许多研究者认为,铵态氮和硝态氮是堆肥进程的重要标志,堆肥初期铵态氮含量高,随着堆肥的进行,铵态氮含量减少,硝态氮含量增加,可以利用氮素的变化判断堆肥腐熟度.Finstein 和Miller 认为,当堆肥的铵态氮含量减少,硝态氮出现时,堆肥腐熟[14].Zucconi 等认为,铵态氮含量小于0104%堆肥腐熟[15].Raffaldi 等发现堆肥中铵态氮含量从开始的319%下降到016%,硝态氮从013%上升到016%,他们也认为,氮素可以用于评价堆肥的腐熟度[16].但是,Hirai 认为,虽然堆肥过程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变化规律明显,但是变化范围大,不适合作为堆肥腐熟度的判断标准[17].本试验开始时的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分别为0179%和01016%,堆肥降温阶段后期第11d 铵态氮含量下降为0118%,硝态氮上升为01078%,符合铵态氮下降、硝态氮上升的规律.因此,作者认为,堆肥过程中的铵态氮、硝态氮的这种变化规律是正确的.但是,不同的堆肥物料其起始和最终的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可能差异很大,若进一步研究,确定针对不同堆肥物料的铵态氮、硝态氮变239环 境 科 学 学 报24卷图3 堆肥过程中V S 、含水率的动态变化Fig.3 Variations in VS and m oisture concent during com posting化范围,则利用氮素的变化判定堆肥腐熟度应该是可行的.具体变化范围有待于进一步系统研究.堆肥过程是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过程,因此,DOC和VS 也被认为是判断堆肥腐熟度的指标.黄国锋等分别进行了堆肥周期为49d 和63d 的猪粪堆肥试验[18],两个试验的DOC 分别由开始的13221mg ・kg -1和10723mg ・kg -1下降到堆肥结束时的3942mg ・kg -1和5352mg ・kg -1,分别减少了70%和50%,表明堆肥过程中DOC 被大量分解.G arcia 等认为,堆肥腐熟后DOC 的含量应少于015%[19].本次堆肥过程中,DOC 含量从开始的2132517mg ・kg -1下降到结束时的523812mg ・kg -1(图2),即0152%,接近G arcia 所提出的标准.因此,从DOC 含量的变化看,本试验中堆肥达到腐熟时DOC 的结果与黄国锋等以及G arcia等的结果相图4 堆肥过程中pH 、EC 的动态变化Fig.4 Variations in pH and EC during com posting 近.此外,从DOC 降解来看,应用CT B 堆肥自动控制系统,11d 的堆肥时间可达到与黄国锋等49,63d 相同的堆肥效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地调节堆肥条件,使堆肥易降解的有机质快速降解,提高堆肥效率.本次堆肥的VS 由堆肥开始的72%逐步下降到堆肥结束时的48%(图3).堆肥升温阶段末期和高温阶段前期升温速率、耗氧量和耗氧速率值最高,这是由于这些阶段水分含量适宜(55%~60%)、有机质含量充足(图3),堆肥微生物活动条件适宜,活动旺盛的结果.而堆肥升温阶段耗氧速率、耗氧量和升温速率值较低是因为温度较低,微生物活动较弱.高温阶段后期和降温阶段,堆体的水分含量减少,易分解的有机质被大量分解(图3),微生物活动减弱,因此,耗氧量和耗氧速率减小,升温速率亦因此减小.图5 堆肥过程中耗氧量、升温速率的动态变化Fig.5 Variations in oxygn consum ption and tem perature 2in 2creasing rate during com posting从堆肥相对发芽率来看(图6),本次堆肥基本腐熟,而此时的铵态氮、硝态氮、DOC 、VS 等指标的变化规律亦表征堆肥腐熟.212 耗氧速率作为堆肥腐熟度指标的可行性探讨耗氧速率直接反映堆肥微生物的活动状况.堆肥微生物活动旺盛,表明堆肥有机物正被大量分解;而堆肥微生物活动微弱,则表明堆肥有机物分解缓慢.如果堆肥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其它条件,如温度、水分、氧气、微生物种群等适合,则微生物活动的减弱反映了堆肥有机物不足以维持微生物活动,堆肥有机质分解趋于稳定,堆肥接近终点[2].因此,耗氧速率是评判堆肥腐熟度的有效手段.T iquia 等在条垛式堆肥的条件下,利用G ils on Differential Respirometer 测量氧气消耗速率,3395期郑玉琪等:利用耗氧速率判断好氧堆肥腐熟度的探讨图6 堆肥过程中耗氧速率、发芽率的动态变化Fig.6 Variations in oxygen consum ption rate and seed gener2 mination rate during com posting发现在堆肥开始时耗氧速率为0153~0175μL・min-1・g-1,开始堆肥的两周迅速增加,堆肥第14d达到峰值为1178μL・min-1・g-1,接下来的3周迅速下降,第35~63d下降速度开始缓慢,第63~91d基本不变,维持在0150~0175μL・min-1・g-1[20].虽然T iquia的堆肥周期比我们的试验长,耗氧速率单位与我们不同,但是其耗氧速率的变化规律与我们的多次试验一样(图7),即:堆肥升温阶段耗氧速率迅速增加,持续高温阶段前期维持高值,堆肥持续高温阶段中后期下降,持续高温阶段末期、降温阶段低值稳定.图7 两次堆肥过程中耗氧速率的动态变化Fig.7 Dynamics of oxygen consum ption rate in tw oprocesses of com posting.从图6可以看出,高温阶段末期和持续高温阶段初期(堆肥第2~6d,即33~150h),堆肥耗氧速率最高,大于400μL・L-1・s-1,之后逐渐减少;堆肥相对发芽率前4d极度受抑制(图6),之后迅速增大,堆肥第7d相对发芽率上升到80%以上.从相对发芽率来看,堆肥7~11d,相对发芽率都大于80%,表明堆肥的生物毒性明显减小,堆肥基本腐熟.此时,堆肥处于高温阶段末期,温度仍然在55℃左右(图1),湿度55%左右(图3),而VS和DOC明显减少(图3,图2),耗氧速率下降到100μL・L-1・s-1以下.这说明,温度和水分不明显限制堆肥微生物的活动,而是因为堆肥有机质分解基本趋于稳定,分解速度十分缓慢而导致的堆肥耗氧速率减小的结果.因此,可以大致认为堆肥耗氧速率下降到100μL・L-1・s-1以下就标志着堆肥基本腐熟.两次试验结果均发现耗氧速率存在这种变化趋势.如图7是2002年8月和2003年1月两次堆肥的耗氧速率变化曲线.堆肥1于2002年8月进行实验,猪粪∶CT B调理剂=3∶1;120 cm;堆肥2于2003年1月进行实验,猪粪∶CT B调理剂=1∶1,150cm.从该图中可以看出,除升温阶段初期两次堆肥耗氧速率起点不同外,升温阶段后期、持续高温阶段、降温阶段两次堆肥的耗氧速率变化趋势非常一致.而升温阶段初期两次堆肥的初值不同是温度影响的结果: 2002年8月的堆肥中,气温和堆肥物料的温度较高(30~35℃),而冬季堆肥的气温和堆肥物料温度都低(-10~3℃),因此堆肥开始时两者的微生物活性不同,于是耗氧速率不同,这也表明堆肥微生物的活动受温度的影响.3 结论堆肥过程中铵态氮含量下降、硝态氮含量上升,11d后,种子相对发芽率达到80%以上,堆肥DOC含量为015%左右,表明堆肥腐熟.相对发芽率验证表明,在堆肥高温阶段末期,耗氧速率下降到100μL・L-1・s-1以下,可以作为堆肥基本腐熟的标志.439环 境 科 学 学 报24卷以耗氧速率代替传统的测量堆肥的理化、生物指标来判断堆肥腐熟度不需要采样、分析等复杂手续,将以往的需要几天才能获得腐熟度状况变为现在的实时、在线监测,对堆肥技术的实际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 聂永丰1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 W illiam T P and James C Y.S tability measurement of Bios olids com post by aerobic respirometry[J ].C om post Science and Utiliza 2tion.1995,3(2):16—24[3] Iannotti D A ,G rebus M E ,T oth B L ,et al .Oxygen respirometry to assess stability and matrrity of com posted municipal s olid waste[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1994,23:1177—1183[4] 陈世和,张所明.城市垃圾堆肥原理与工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5] 高 定,黄启飞,陈同斌.新型堆肥调理剂的吸水特性及应用[J ].环境工程,2002,20(3):48—50[6] 陈同斌,郑玉琪.一种测量疏松固体介质中氧气含量的装置[P].2001,发明专利申请号:CN01142018.9[7] 陈同斌,郑玉琪.一种连续自动测量疏松固体介质中氧气含量的装置[P].2001,发明专利申请号:CN02130473.4[8] 郑玉琪,陈同斌,高 定,等.堆肥氧气实时、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开发[J ].环境工程,2003,(4):55—57[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理化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86—88[10] 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345—346[11] T iquia S M ,T am N F T.E limination of phytotoxicity during co 2com posting of spent pig manure sawdust littler and pig sludge[J ].Biores ource T echnology ,1998,65:43—49[12] M ari I ,Ehaliotis C ,K ots ou M B ,et al .Respiration profiles in m onitoring the com posting of by 2products from the olive oil agro 2in 2dustry[J ].Biores ource T echnology ,2003,87(3):331—336[13] 姚 政,赵京音.用种子发芽力作为生物指标评判鸡粪堆肥腐熟度的研究[J ].土壤肥料,1995,6:30—32[14] Finstein M S ,M iller F C.Principles of com posting leading to maximization of decom position rate ,odor control ,and cost effectiveness[A].ΠΠ:G asser J K R.C om posting of Agricultural and Other W astes[C].Barking ,Essex :E lsevier Applied Science Publ ,1985:13—26[15] Zucconi F and Bertoldi M.C om post specific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om post from municipal s olid waste[A].ΠΠBertoldi M ,Ferranti M P ,Hermite P L ,et al .C om post :Production ,Quality and Use ,Essex :E lsevier Applied Science [C].1987:30—50[16] Riffaldi R ,Levir M R ,Pera A ,et al .Evaluation of com post maturity by means of chemical and microbial analyses[J ].W aste M an 2agement and Research ,1986,4:387—396[17] H irai M F ,Chanyasak V ,K ubota H.A standard measurement for maturity[J ].Biocycle ,1983,N ov ΠDec :64—69[18] 黄国锋,吴启堂,孟庆强,等.猪粪堆肥化处理的物质变化及腐熟度评价[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3):1—4[19] G arcia C ,Hernandez T ,C osta F.Changes in carbon fractions during com posting and matruation of organic wastes[J ].EnvironmentalM anagement ,1991,15:433—439[20] T iquia S M ,T am N F Y,H odgkiss I J.M icrobial activities during com posting of spent pig manure sawdust litter at different m oisturecontents[J ].Biores ource T echnology ,1996,55:201—2065395期郑玉琪等:利用耗氧速率判断好氧堆肥腐熟度的探讨。
实验指导书-生物质好氧降解过程耗氧速率的测定

八、注意事项
1、及时更换水分吸收剂(无水 CaCl2),以免水分影响测氧仪寿命。 2、各种型号测氧仪操作方法和特点不同,使用前应详细阅读仪器说明书。 3、确保实验装置密闭,应仔细检查气体管路和橡胶塞的气密性。
2
物料颗粒的粒径 理论上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基质的微生物量越多, 越有利于反应。但粒径过小会阻碍氧气的流通。最佳粒径范围与该物料的结构强 度有关(表现在抗机械粉粹、重力挤压的强度) 。强度大的物质变湿后仍能维持 原来的形状,所以即使粒径很小,也不会对反应产生不良影响;而强度小的物质 变湿后将堆积在一起,易压实成为团状,颗粒间的空隙减小,使氧气无法进入团 块中心。 空隙率(骨架结构) 空隙率影响氧气在物料中的扩散和物料的极限含水率。可以通过投加骨架物 质支撑起物料的空间结构,形成流畅的通氧空间。 (2) 工艺控制手段 搅拌 机械搅拌可以实现如下几种功能: ① 混合:使进料能与处理单元内原有物料迅速混合均匀;有机质分配到空间 各点,均匀有机负荷;促进微生物与有机质的接触;促进水分的分配;均 匀系统各点温度,防止局部过热。 ② 切割:减小进料颗粒尺寸,增大微生物与有机质的接触表面积,加快反应 速率。 ③ 防止空气短流:改变空气流动路径,切割短流通道,防止由于局部压实, 出现进气没有与全部物料接触就直接排出的短流现象。 ④ 通风供氧:使反应器底部或内部的物料能重新暴露于大气环境中,避免厌 氧状态。 搅拌的形式(筒体的旋转、搅拌桨的类型)和搅拌的时间频率是可选择 的工艺条件。 通风 通风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① 提供氧气:根据微生物耗氧速率通风供氧,可以避免微生物活动急剧时可 能产生的低氧浓度情况。 ② 去除水分:有机垃圾一般含水率很高,微生物降解有机质过程会使物料水 分进一步释放(包括自由水、结合水、细胞内含水) ,有机质降解过程也 是二氧化碳和水分生成的过程。这些水分不及时带走,会在反应设备内快
生物测定_活性污泥耗氧速率及脱氢酶活性测定

活性污泥耗氧速率及脱氢酶活性测定1 活性污泥耗氧速率的测定及废水可生化性与毒性的评价1.1 目的和原理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OUR)是评价污泥微生物代谢活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日常运行中,污泥OUR 值的大小及其变化趋势可指示处理系统负荷的变化情况,并可以此来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
活性污泥的OUR若大大高于正常值,往往提示污泥负荷过高,这时出水水质较差,残留有机物较多,处理效果亦差。
污泥OUR值长期低于正常值,这种情况往往在活性污泥负荷低下的延时曝气处理系统中可见,这时出水中残存有机物数量较少,处理完全,但若长期运行,也会使污泥因缺乏营养而解絮。
处理系统在遭受毒物冲击,而导致污泥中毒时,污泥OUR的突然下降常是最为灵敏的早期警报。
此外,还可通过测定污泥在不同工业废水中的OUR值的高低,来判断该废水的可生化性及污泥承受废水毒性的极限程度。
1.2 材料与器皿(1)电极式溶解氧测定仪(2)电磁搅拌器、充气泵、离心机;(3)恒温室或恒温水浴;(4)BOD测定瓶、烧杯、滴管;(5)0.025M、pH7磷酸盐缓冲液。
1.3 方法与步骤(1)测定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①取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即置于烧杯中,由于曝气池不同部位的活性污泥浓度和活性有所不同,取样时可取不同部位的混合样。
调节温度至20℃并充氧至饱和。
②将已充氧至饱和的20℃的污泥混合液倒满内装搅拌棒的BOD测定瓶中,并塞上安有溶氧仪电极探头的橡皮塞,注意瓶内不应存有气泡。
③在20℃的恒温室(或将BOD测定瓶置于20℃恒温水浴中),开动电磁搅拌器,待稳定后即可读数并记录溶氧值,整个装置如图5-2所示,一般每隔1分钟读数一次。
④待DO降至1mg/l时即停止整个试验,注意整个试验过程以控制在10~30分钟以内为宜,亦即尽量使每升污泥每小时耗氧量在5—40mg内较宜,若DO值下降过快,可将污泥适当稀释后测定。
⑤测定反应瓶内挥发性活性污泥浓度(MLVSS)。
橡皮塞氧电极BOD测定瓶恒温水浴电磁搅拌器溶氧测定仪图5-2 耗氧速率测定装置(2)工业废水可生化性及毒性的测定①对活性污泥进行驯化,方法如下:取城市污水厂活性污泥、停止曝气半小时后,弃去少量上清液,再以待测工业废水补足,然后继续曝气,每天以此方法换水3次,持续15~60天左右,对难降解废水或有毒工业废水,驯化时间往往取上限,驯化时应注意勿使活性污泥浓度有明显下降,若出现此现象,应减少换水量,必要时可适当增补些N、P营养。
耗氧速率的测定及其在污水厂的应用

维普资讯
糍 石 油 化 工 安 全 环 保 技 术 蠢
20 07年第 2 3卷第 3期
P T O H MIALS F T N N I 0 ME T LP O E TO E H O O Y E R C E C A E Y A D E vR N N A R T C I N T C N L G
中, 由于曝气 池 不 同部 位 的活 性 污 泥 浓 度 和 活 性
活性 污泥 的 O R若 大 大 高 于正 常 值 , 往 提示 污 U 往
泥负荷 过 高 , 时 出 水 水 质 较 差 , 留 有 机 物 较 这 残 多 。污泥 O R长 期 低 于正 常 值 , 种情 况 往 往 在 U 这
耗 氧 速 率 的测 定 及 其 在 污水 厂 的应 用
陈福 霞 , 荣丽 丽
(.中国石 油大 学( 京 ) 1 北 环境 中心 , 北京
2 .大 庆 石 化 公 司 研 究 院 , 龙 江 黑 大庆
124 ; 02 9
1 3 4) 6 71
摘
要: 活性 污 泥耗 氧 速 率 的 测 定具 有 快 速 、 简单 、 敏 的优 点。 以耗 氧 速 率 的 测 定 为基 灵
电极式 溶 解 氧测 定 仪 、 电磁 搅 拌 器 、 气 泵 、 充
恒 温 水 浴 、 O 测 定 瓶 、 心 机 、 . 2 m lL BD 离 0 0 5 o / / ( H= ) p 7 的磷酸盐 缓 冲溶液 。
收 稿 日期 :0 7—0 20 3—1 0
作者简介 :陈福霞 , 女。现 为 中国石 油大学 ( 北京 ) 环境 工
耗氧速率测试方法

耗氧速率测定
1.实验材料与药剂
具有搅拌功能的10L左右圆柱型封闭式反应器一个,曝气设备一套,温度计一个,pH测定仪一台,DO测定仪一台,计时器一个。
2.方法
(1)取8L活性污泥倒入反应器内;
(2)对活性污泥进行曝气,待其DO达到饱和状态(7-9mg/L);
(3)反应器停止曝气,只进行搅拌,同时开始每隔30s记录一次活性污泥中DO的浓度,绘制DO变化曲线图,再根据测得的反应器中的污泥浓度计算污泥耗氧速率。
3.数据记录
3.1 DO浓度
表1-1耗氧速率数据记录表
3.2 试验参数
表1-2反硝化反应试验参数记录表
4.数据分析
以时间为横坐标(单位为h),DO浓度为纵坐标(单位mg/L),作图,根据不同试验情况,得到1-3条直线,则
耗氧速率=斜率/MLVSS
单位为mg O2/(g VSS·h)
图1-1耗氧速率曲线。
生物需氧量bod实验报告

生物需氧量bod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了解生物需氧量(BOD)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测定水样中生物需氧量(BOD)的方法和步骤;3.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水体的污染程度。
实验原理生物需氧量(B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常为20、pH为7.2-7.6)水体中被微生物氧化降解的有机物所需要的氧的量。
测定BOD可以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也是评价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指标。
实验中采用了经典的BOD5法测定水样中的生物需氧量。
该方法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将采集的水样密封于含氧气的瓶中,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测定水样中溶解氧(DO)的消耗量。
通过比较起始溶解氧与培养结束后的溶解氧含量之差,可以计算得到BOD5的值。
实验步骤1. 根据实际需要,采集所需测定的水样,避免过程中发生二次污染;2. 在稳定的环境下,将水样储存在密封的,充满含氧气的BOD瓶中;3. 在培养结束后(通常为5天),测定瓶中溶解氧(DO)的含量;4. 计算实验结果,得到水样中的BOD5值;5. 根据BOD5值,评价水体的污染情况。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水样的BOD5值。
在实验中,我们还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和问题:1. 实验中的控制组可以设置为不添加有机物的水样,以确保所测定的BOD5值来自于水体中的有机物,而非其他因素的干扰。
2. 在测定过程中,应该及时收集样品,并严格控制样品的溶氧量,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3. 在实验室测定中,温度和pH值的变化也会对BOD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温度和pH的稳定,以保证结果的可比性。
4. 通过分析BOD5值,可以判断水体的污染程度。
一般来说,BOD5值越高,表示水体中的有机物越多,污染程度越严重。
根据不同的水质标准,可以对水体的污染情况进行评价。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实验操作和样品的采集,因此在实施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实验流程,避免异物的进入。
结论生物需氧量(BOD)是反映水体有机污染程度和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指标。
实验报告好氧堆肥

实验名称
固体废物的好氧堆肥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垃圾好氧堆肥的基本流程
2、掌握堆肥影响因素在实际操作过程的控制方法
实验内容设计
实验原理(一)堆肥化的定义与分类
堆肥化(Composting)是在控制条件下,使来源于生物的有机废物发生生物稳定作用的过程。具体讲就是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在一定的人工条件下,有控制地促进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其实质是一种发酵过程。
③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混合堆肥。通常污泥作调理剂,一般原污泥中含有较高的挥发性物质(指单位干重固体在马福炉中550℃灼烧损失的部分),直接堆肥较好。
2、堆肥过程的C/N比控制
作用:保证成品堆肥中一定的碳氮比(一般为10~20:1)和堆肥中使分解速度有序地进行。
(1)适宜的C/N比范围:25~35:1时发酵过程最快。过低(<20:1),微生物的繁殖会因能量不足受到抑制,导致分解缓慢且不彻底;另外,由于可供消耗的碳素少,氮素相对过剩,将变成氨气挥发,降低肥效。过高(>40:1),则堆肥施入土壤后,将会发生夺取土壤中氮素的现象,产生“氮饥饿”状态,对作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②细胞质的合成(包括有机物的氧化以NH3为氮源)。
n(CxHyOz)+NH3+(nx+ny/4-nz/2-5x)O2→ C5H7NO2(细胞质)+(nx-5) CO2+1/2(ny-4)H2O+能量
③细胞质的氧化
C5H7NO2(细胞质)+5O2→ 5CO2+2H2O+ NH3+能量
4、堆肥微生物
(1)来源和作用:有机废物里面固有的;人工加入的特殊菌种。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些有机物废物具有较强的分解能力,活性强、繁殖快、分解力强,能加速反应进程,缩短反应时间。
生物质好氧降解过程耗氧速率测定

生物质好氧降解过程耗氧速率测定嘿,咱今天就来唠唠生物质好氧降解过程耗氧速率测定这事儿。
你说这耗氧速率,就好像是一场赛跑,氧气就是那个终点线,我们得想办法准确地知道生物质在这场赛跑中跑得有多快。
想象一下,生物质就像是一群小运动员,它们在努力地进行好氧降解这个大项目。
而氧气呢,就是它们争夺的目标。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旁边当个公正的裁判,准确地记录下它们消耗氧气的速度。
那怎么测定这个耗氧速率呢?这可得有点小技巧啦。
首先,咱得有合适的设备吧,就像运动员得有好的跑鞋一样。
这些设备要能精确地测量氧气的变化。
然后呢,我们得把生物质放进去,让它们开始比赛。
在这个过程中,咱可得瞪大了眼睛,仔细观察着。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稍微一走神,可能就错过了关键的数据。
就好像看比赛时,你一不注意,运动员就冲过终点线了。
有时候我就想啊,这大自然可真神奇,能创造出这么复杂又有趣的过程。
生物质好氧降解,听着好像很专业很复杂,但其实就是大自然的一种奇妙运作。
咱测定这个耗氧速率有啥用呢?这用处可大了去了!就好比你知道了运动员的速度,就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实力一样。
我们知道了耗氧速率,就能更好地掌握生物质好氧降解的情况,这对很多领域都很重要呢。
比如说在环保领域,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废物,让环境更美好。
而且啊,这个测定可不是一次就能搞定的,得反复尝试,就像运动员要不断训练才能提高成绩一样。
每次测定可能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问题。
但这就是探索的乐趣呀,不是吗?你说,要是没有我们这些好奇的人去研究这些,那得多无趣啊。
我们就是要把这些看似深奥的东西,一点点地弄明白,就像解开一个复杂的谜题一样。
这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可能会出错,但那又怎样呢?我们可以再来呀,就像运动员失败了还会再来参加比赛一样。
总之呢,生物质好氧降解过程耗氧速率测定可真是个有意思又有意义的事儿。
咱得认真对待,仔细钻研,这样才能发现更多的奥秘,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好处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测OUR比好氧速率的原理

测OUR比好氧速率的原理好氧速率(oxidative rate)是指生物体在正常氧气水平下进行氧化代谢的速率。
它反映了生物体对氧气的利用效率,对于了解生物体的能量代谢和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测量好氧速率,通常会采用与生物体相关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测量好氧速率的方法及其原理:1. 呼吸氧气消耗法:这种方法通过测量生物体在呼吸过程中消耗的氧气量来评估好氧速率。
实验中,可以将生物体置于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并测量系统中氧气的浓度变化。
通过将生物体在不同状态下的氧气消耗量与时间关联起来,就可以计算出好氧速率。
2. 乳酸阈值测试法: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评估人体运动耐力。
实验中,被测试者进行高强度运动,例如长时间的跑步或游泳。
乳酸阈值是指人体制造和排除乳酸的速度达到平衡的运动强度。
通过测量乳酸的产生和排除速率,可以推断出好氧速率的高低。
3. 呼吸商测定法:这种方法通过测量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浓度来评估好氧速率。
实验中,生物体通过特定的器械呼吸,将呼出气体收集起来,并用气体分析仪测量其中的气体成分。
通过比较呼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可以推断出产生二氧化碳的代谢速率,从而评估好氧速率。
4.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法:这种方法通过测量血液中特定代谢产物的浓度变化来评估好氧速率。
例如,血液中乳酸和乳酸脱氢酶等代谢产物的浓度升高可以反映好氧速率的下降。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评估个体的健康状况和代谢途径的选择。
以上方法只是测量好氧速率的一部分,还有其他许多方法可以用于测量好氧速率。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考虑到实验对象和研究目的。
总之,好氧速率测定是研究生物体能量代谢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
通过测量生物体在正常氧气水平下进行氧化代谢的速率,可以了解生物体对氧气的利用效率和氧化代谢途径的选择。
这对于健康管理、运动训练和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节能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生物技术在节能领域的应用,通过设计并实施一系列实验,验证生物技术在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作用。
实验主要围绕生物降解材料、生物燃料和生物催化剂等方面展开。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 生物降解材料:玉米淀粉、聚乳酸(PLA)、海藻酸钙等。
- 生物燃料:生物质颗粒、生物柴油等。
- 生物催化剂:酶、微生物等。
2. 实验设备:- 生物降解性能测试装置- 燃料燃烧效率测试装置- 生物催化剂活性测试装置- 温度计、压力计、流量计等。
三、实验方法1. 生物降解材料性能测试:- 将不同类型的生物降解材料分别进行重量、尺寸、耐水性、耐温性等性能测试。
- 通过比较不同材料的性能,筛选出具有良好降解性能的生物降解材料。
2. 生物燃料燃烧效率测试:- 将生物质颗粒和生物柴油分别进行燃烧实验。
- 通过测量燃烧热值、燃烧效率等指标,比较不同生物燃料的燃烧性能。
3. 生物催化剂活性测试:- 将不同类型的生物催化剂分别进行活性测试。
- 通过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筛选出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生物催化剂。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生物降解材料性能测试结果:- 通过测试,发现PLA具有较好的耐水性、耐温性和降解性能,是一种理想的生物降解材料。
2. 生物燃料燃烧效率测试结果:- 通过实验,发现生物质颗粒和生物柴油的燃烧热值较高,燃烧效率较高。
3. 生物催化剂活性测试结果:- 通过实验,发现酶和微生物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是一种理想的生物催化剂。
五、实验结论1. 生物技术在节能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生物降解材料、生物燃料和生物催化剂等技术在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3. 通过本实验,验证了生物技术在节能领域的应用效果,为我国节能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六、实验讨论1. 生物降解材料在环保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但如何提高其性能,使其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质好氧降解过程耗氧速率的测定》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复习和加深理解生物质固体废物堆肥化处理的原理、影响因素和操作过程;2、掌握堆肥化工艺条件的确定方法;3、了解不同类的生物质固体废物生物可降解性的差异。
二、实验要求1、掌握测氧仪的使用方法;2、掌握耗氧速率的测试和计算方法。
三、实验原理堆肥化:在受控环境条件下,通过好氧和/或兼性微生物对有机物的代谢过程,使生物质固体废物转化为稳定的有机残余物;堆肥产物应具有在堆存和运输过程中不腐败发臭,相容于植物生长的特性;堆肥法工艺的实质,即是固体废物的好氧降解过程。
耗氧速率:是指有机物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一定数量的有机物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氧气量,以mg-O2/(g-VS·h),或mg-O2/(g-waste·h)计。
耗氧速率的高低,可反映不同类型固体废物生物可降解性的差异。
(1)堆肥化工艺的影响因素✧微生物菌群有机物的好氧降解是通过微生物(包含细菌、真菌、放线菌等种属)代谢,分解有机质生成CO2和H2O,合成微生物细胞,从而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和减容。
微生物菌种对投加物料的选择性、在工艺环境生长的适应性、在环境中存在时间、繁殖速率、与土著微生物的竞争能力、抵抗土著微生物同化的能力,都影响着物料好氧降解的速率和转化的趋向。
✧物料的有机物含量和生物可降解性为了确保好氧堆肥化过程具有有效的高温阶段,首要的是保证热量和温度间的平衡。
低的有机物含量产生的热量将不足以维持所需要的堆体温度,并且其堆肥产品由于肥效低而影响使用。
但是,过高的有机物含量又将给通风供氧带来影响,从而可能产生堆体局部厌氧现象和臭气。
堆肥化过程一般要求有机物含量最好不低于30%。
不同有机物的生物可降解性有所差别,如淀粉、蛋白质的生物可降解性要优于脂肪、木质纤维素、甲壳素,而塑料、橡胶等则是不可生物降解物质。
除了有机物本身的生化组成和结构之外,有机物的生物可降解性还依赖于微生物/酶的降解能力,比如纤维素对于大多数细菌来说是难降解的,而对于真菌则是可降解的。
低的生物可降解性会延长堆肥化进程及达到腐熟化的时间,而高的生物可降解性容易导致堆体局部厌氧、臭气、产酸和pH降低等现象。
✧温度温度决定了微生物的种类和微生物的活性。
在保持微生物活性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微生物活性越大,降解有机质的速率也越高。
但温度太高,超过最佳温度点,微生物活动会急剧下降,甚至致死。
不同微生物的最佳和致死温度不同。
✧含水率微生物只能利用溶解于水中的有机质,当含水率<10%~15%,微生物活动基本停止;当含水率低于23%时,水分成为限制因素。
因此,必须保持一定的湿度环境。
一般含水率越高,微生物活性越强。
含水率每提高十个百分点,微生物活性增大2~3倍。
但含水率过高,多余的水分会堵塞孔隙空间,易造成厌氧状态。
因此,含水率一般宜控制在40%~70%,最佳范围为50%~55%。
✧氧气浓度好氧微生物只能在一定含氧环境中(O2>5%)存在。
低氧气浓度会抑制好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不能完全转化有机质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是会形成各种中间产物,能量释放不完全,好氧降解速率降低,而且还是恶臭产生的直接原因。
✧C/N比C/N比越高,微生物可利用的有机质越多,微生物活性越强,好氧降解效率越高。
但超过最优范围后,氮源不足,微生物活性反而下降,好氧降解过程减缓。
C/N比太低,氮元素过剩,反应过程中微生物分解介质中氮元素的量超过合成自身细胞所需的氮,多余的N会以NH3形式释放,造成氮损失,并产生恶臭,对大气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堆肥过程推荐适宜C/N比范围为20:1~40:1,最佳范围为25:1~35:1。
✧物料颗粒的粒径理论上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单位时间内作用于基质的微生物量越多,越有利于反应。
但粒径过小会阻碍氧气的流通。
最佳粒径范围与该物料的结构强度有关(表现在抗机械粉粹、重力挤压的强度)。
强度大的物质变湿后仍能维持原来的形状,所以即使粒径很小,也不会对反应产生不良影响;而强度小的物质变湿后将堆积在一起,易压实成为团状,颗粒间的空隙减小,使氧气无法进入团块中心。
✧空隙率(骨架结构)空隙率影响氧气在物料中的扩散和物料的极限含水率。
可以通过投加骨架物质支撑起物料的空间结构,形成流畅的通氧空间。
(2)工艺控制手段✧搅拌机械搅拌可以实现如下几种功能:① 混合:使进料能与处理单元内原有物料迅速混合均匀;有机质分配到空间各点,均匀有机负荷;促进微生物与有机质的接触;促进水分的分配;均匀系统各点温度,防止局部过热。
② 切割:减小进料颗粒尺寸,增大微生物与有机质的接触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③ 防止空气短流:改变空气流动路径,切割短流通道,防止由于局部压实,出现进气没有与全部物料接触就直接排出的短流现象。
④ 通风供氧:使反应器底部或内部的物料能重新暴露于大气环境中,避免厌氧状态。
搅拌的形式(筒体的旋转、搅拌桨的类型)和搅拌的时间频率是可选择的工艺条件。
✧通风通风可以实现以下功能:① 提供氧气:根据微生物耗氧速率通风供氧,可以避免微生物活动急剧时可能产生的低氧浓度情况。
② 去除水分:有机垃圾一般含水率很高,微生物降解有机质过程会使物料水分进一步释放(包括自由水、结合水、细胞内含水),有机质降解过程也是二氧化碳和水分生成的过程。
这些水分不及时带走,会在反应设备内快速累积,堵塞透气空间,导致局部厌氧状态。
通风过程能及时带走水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但是,过度通风使物料干化也会限制反应进行。
③ 去除热量:微生物代谢活动产生大量的热量,并被物料层吸收,热量在物料层的累积会使温度急剧上升,甚至超过微生物活动的最高温度限值。
通风在带走水分的同时,水蒸汽也会带走大量的潜热;同时,通风本身也促进了空气的流动和热交换的进行。
目前,采用的通风办法主要有:①利用斗式装载机、动力铲或其它特殊设备翻堆;②通过堆层下的通风管,借助高压风机强制通风供氧;③自然通风供氧。
填充料堆肥系统的有效运行应维持合适的C/N比和足够的通气空间。
混合填充料可以补偿初始原料的不足,提供碳源或氮源、吸收过量的水分、提高结构稳定型(抗压实性)和孔隙率。
特别是对泔脚这一类湿垃圾,结构稳定性差,容易被压实,导致厌氧状态,一定要采用填充料调节。
常用的填充料有:木片、树皮、木屑、花生壳、树叶、玉米杆、废纸、废纸板、堆肥、稻草、城市垃圾和颗粒状废物。
选择填充料应以当地填充料的稳定可获得性和价格低廉为前提。
由于填充料在堆肥前需与堆肥物料充分混合,参与了堆肥过程的生化反应。
因此,也可以将填充料认为是反应物料的一部分。
四、实验材料1、蒸馏水,重量为M水。
2、无水CaCl2,分析纯或化学纯,用于吸收气体中的水分,保护测氧仪,180o C烘干后可重复使用。
3、木屑,含水率为W木,重量为M木。
4、接种微生物,含水率为W木,重量为M接。
5、待测试物料:分别可选用易生物降解的淀粉(含水率为W生1, 重量为M生1)、土豆泥(W生2, M生2)、剩余污泥(W生3, M生3),以及难生物降解的碎报纸(W生4, M生4)和秸秆(W生5, M生5)。
以上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见表1。
表1 实验材料物理化学性质材料 总固体(TS) (g/g-wet waste)挥发性固体(VS)(g/g-TS)含水率 (%)重量 (g) 木屑 0.85 0.98 W 木 M 木 接种微生物 0.03 0.95 W 木 M 接 待测试物料 淀粉 1.00 1.00 W 生1 M 生1 土豆 0.20 0.96 W 生2 M 生2 剩余污泥 0.15 0.95 W 生3 M 生3 报纸 1.00 0.85 W 生4 M 生4 秸秆0.85 0.85 W 生5M 生5五、实验装置1、每组1套好氧降解实验设备,具体包括如下部件: ✧ 1L 带橡胶塞抽滤瓶,1个 ✧ 定时器,1个 ✧ 小型气泵,1个 ✧ 蠕动泵,1个 ✧ 测氧仪,1个 ✧ 50 mL 针筒,1个装置图如图1所示,其中图1a 为密闭不通风状态,图1b 为通风状态,图1c 为耗氧速率测定状态。
1-抽滤瓶; 2-橡胶塞; 3-橡胶软管; 4-夹子; 5-气泵;6-蠕动泵; 7-测氧仪; 8-水分吸收管(内装无水CaCl 2); 9-混合物料图1 实验装置图(a) 密闭不通风状态; (b) 通风状态; (c) 耗氧速率测定状态(a)(b)(c)2、百分之一电子天平,1个3、药勺,每组1根4、250mL 烧杯,每组1个5、1L 烧杯,每组1个6、100mL 量筒,每组1个7、搅拌棒,每组1根7、秒表或手表,每组1个,学生自备六、实验步骤1、学生分组:每2~3人为1组,可同时5~6组进行实验,分别评价不同类别的生物质固体废物的生物可降解性。
2、测氧仪校准:手捏气体单向阀,观察气体流向;分别在测氧仪进气口和出气口连接水分吸收管和气体单向阀;打开测氧仪开关;手捏气体单向阀,连续3次,读取仪表上显示的空气氧气含量;如果显示数值不是21%,调节校准钮使得仪表显示数值为21%;继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若此时读数为21%则校准结束,否则继续调节。
根据测氧仪型号不同,也可采用50mL 针筒替代单向阀。
3、计算材料使用量✧ 待测试物料:M 生(g),其中有机物含量为10g ,计算公式见式(1);10=TS VS M ⨯生生生✧ 接种微生物:M 接(g)=50g ;✧ 木屑和蒸馏水:M 木(g)和M 水(g),按混合物料(木屑、蒸馏水、接种微生物、待测试物料)的含水率50%,即以式(2)求得M 木(g)和M 水(g),其中应保证符合M 木≥50g 的条件 (木屑容重200~300kg/m 3)。
++=0.5M +M +M +M M TS M TS M TS ⨯⨯⨯木木微微生生木微生水4、称量物料:分别按以上计算值,称取木屑、蒸馏水、接种微生物、待测试物料于250mL 烧杯,记录最终称量值。
5、混合物料:将上述称取的物料在1L 烧杯中混合均匀后,倒入抽滤瓶中,塞紧橡胶塞,按图1b 连好实验装置。
6、打开气泵开关,通风5min 后关闭气泵开关。
7、迅速按图1c 连好实验装置;打开测氧仪和蠕动泵开关,开始计时读取测氧仪上显示的氧气含量数值;每2分钟读取1次读数,一共进行30min 。
8、更换物料,再重复步骤2―7。
9、将混合物料倾倒入垃圾箱,关闭测氧仪和气泵电源,取出测氧仪内电池,整理和清洗实验仪器、实验台面。
10、学生课后整理实验结果,要求第2日提交实验报告。
七、实验结果整理1、按图2a 绘制每一循环(30min)氧气浓度vs.时间的散点图。
2、按图2b 绘制每一循环的斜率线,求得耗氧速率2O tα∆=∆,%O 2/min 。
图2 数据记录和绘制(a) 氧气浓度散点图; (b) 斜率线3、假设图1c中空体积(V0)为800mL,即包括混合物料中的空隙、抽滤瓶顶部空间、气体管路等的体积,计算每一循环以mg-O2/g-VS·h单位计的耗氧速率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