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坝船闸运行管理20年经验回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葛洲坝船闸运行管理 20 年经验回顾
摘要:葛洲坝船闸20 年运行管理的主要经验:确保安全畅通促进航运发展是船闸运行
管理的总目标,技术改造是保障安全运行的根本措施,建立与完善协调机制是航运、发电
共同发展的基础。关键词:葛洲坝船闸通航运行管理安全畅通技术改造协调机制
葛洲坝船闸自 1981 年 6 月 27 日通航以来,已经安全运行了 20 年。这 20 年中积累了
大型船闸管理经验,为三峡枢纽的通航管理储备了力量,对即将建成的三峡——葛洲坝两个
世界级梯级的运用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确保安全畅通促进航运发展是船闸运行管理的总目标
葛洲坝水利枢纽是三峡工程反调节的航运梯级。葛洲坝船闸及其相关设施,既是枢纽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长江 2 328 km 国家一级航道中的重要一环。它的功能定位和社
会公益性质,决定运行管理要始终要把确保安全畅通促进航运发展作为管理的总目标
。
1.1 葛洲坝船闸运行管理的发展阶段
20 年运行管理历程大约可分为 3 个阶段。
1.1.1 初步发展阶段(1981~1989)
葛洲坝一期工程结束,三江一线两闸(2 号、3 号船闸)正式通航,标志着这一阶段
的开始。这一阶段可分为运行初期(1981~1984)和稳定发展期(1985~1989)两个时间段。
在运行初期,根据国务院文件要求,组建了工程运行管理领导小组,协调处理枢纽安全
与航电发展的重大问题,初步形成了船舶过闸调度——船闸运行操作——设备设施维修(含水工设施)三位一体的船闸运行管理基本框架。
在稳定发展期,1985 年 3 月国家验收委员会对二、三江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正式移交运行管理单位葛洲坝电厂与船闸局管理。以船舶过闸调度为龙头、船闸运行为核心、维护修理为保障的船闸运行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并制度化,管理趋于成熟。颁布执行船舶过闸规定,规范船舶过闸行为,建立了完善的船舶调度工`作程序。
1.1.2 改革发展阶段(1990~1997)
随着 1990 年5 月1 日一号船闸正式通航,葛洲坝二期工程结束,枢纽通航设施“二线
三闸”实现全面开通,标志着船闸运行管理进入新的阶段。工程运行管理领导小组作用
得以加强,建立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并日趋制度化规范化。枢纽的航电协调机制逐步健全与完善,从根本上保证航运畅通与枢纽安全。
大江航道及船闸 1989 年 10 月通过中间验收后交船闸管理局管理,1991 年 11 月通过了国家竣工验收。由于加强了设备的维修与整改,一号船闸成功地经过了初运期,未出现设备大事故。1993 年后进入稳定运行期。两线三闸全面开通运行,船闸运行管理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1.1.3 两坝通航阶段(1998~现在)
1997 年 11 月和 1998 年 5 月三峡工程导流明渠和临时船闸先后通航,标志三峡工程二期施工期通航开始。为做好航运畅通,相隔 38 km 的两坝船闸必须联合运行,船闸运行管理进入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全新阶段。
为适应新的通航形势,交通部在 1998 年初组成了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集船闸、航道、港监、公安、通信等管理业务于一身,统辖三峡——葛洲坝两坝上下 59 km 水域。形成了一个以确保两坝通航安全畅通为目的的航管大系统。明确提出“两个服务”宗旨,即服务长江航运,服务三峡建设;制定和执行“两坝统一调度联合运行”的运行管理方针
;应用葛洲坝经验,抽调精兵强将管理临时船闸;采取措施扩大明渠通过能力,着力做好汛期翻坝转运工作;主动为永久通航作前期准备。
4 座船闸的运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了船闸运行考核指标体系,编制专业性三大统计月报(即船闸月报、调度月报、水工月报),逐步推动管理和办公自动化进程,筹建和完善全局自动化信息系统和调度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加大改革力度,坚持多种经营和与主体脱钩的方针;干部职工全部竞争上岗,推行后勤社会化和分配制度改革;精简原葛洲坝船闸 1/3 运行人员,依靠科技与管理进步,实现少人值班和无人值守。
1.2 对船闸安全运行管理规律的基本认识
总结 20 年管理实践,可以认识到,确保安全畅通是船闸运行管理全过程中的一条主线,为长江航运服务,确保安全畅通是船闸运行管理的目标,船舶过坝调度——船闸运行操作——设备设施维修三位一体的管理结构。必须高度重视日常管理与现场管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应急处理与紧急抢修的技术队伍。开展国内外同行业交流,不断推进技术更新与科技进步,是解决老枢纽出现新的工程问题以及提升运行管理水平的唯一途径。通航管理是大系统运作,其基本框架:船闸运行管理——航道条件保障——水上安全监督——治安消防管理等子系统相互协调运作。建立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的协调机制,是充分发挥枢纽通航与发电、防汛综合效益的保证。在不断完善运行管理和提高通航社会效益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兼顾发电效益,服从防汛需要
坚持以安全畅通为总目标,不断提升运行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这可以从葛洲坝船闸通航指标统计(表 1)略见一斑
表 1 葛洲坝船闸通航指标统计
2坚持不懈开展技术改造是保障船闸安全运行的根本措
葛洲坝船闸在建成时,是当时我国规模最大、水头最高、设备先进技术复杂的单级船闸,也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安装的现代化大型船闸。目前,它在船闸尺度规模、自动控制水平、金属结构、水工结构、船闸水力学等领域仍然在国内居首位。船闸的机电设备与金属结构,具有超大型、非标准、运行频繁、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水工设施由于长期处于交变负载下,与枢纽其它坝段相比,表现出工况更为复杂、变形变位敏感、安全监测与维修及时性强工作量大的特点。管理实践告诉我们,船闸设备设施在不同运行时段都会暴露不少技术性能恶化危及安全的问题。而船闸的安全与畅通,又必须建立在设备设施技术状况正常的基础上
2.1坚持技术改造,消除缺陷和隐患,有效降低故障率,保证枢纽整体安
不断实施技术改造,坚持走自行研究与科研单位联合研制道路,消除运行初期的工程缺陷和遗留问题,使船闸顺利进入稳定期。对运行中出现多发性设备故障以及性能恶化现象,有针对性地采取改造性技术措施予以排除,使故障率(见表 2)大幅度下降,技术性能得以恢复提高
表 2 葛洲坝船闸运行故障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