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单基因疾病的遗传

合集下载

医学遗传学题库

医学遗传学题库

医学遗传学题库医学遗传学试题库第⼀章绪论⼀、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10分)1.遗传病的标志性特征是:A. 先天性B.传递性C. 传染性?D. 遗传物质改变性E. 家族性2.属于遗传病的鉴别性特征是:A. 传染性?B. 遗传物质改变性C.传递性D. 亲缘性E. 家族性3.不属于遗传病的性特征是:A.家族性?B.亲缘性C.遗传物质改变性D.先天性E.传染性4.在研究蛋⽩质的基础上,提出分⼦病概念的是 ( )A. LyonB. MendelC. Pauling ?D. GarrodE. Ingram5.由环境因素诱导的单基因遗传病是:A. ⾎友病B.⽩化病C. 镰形细胞贫⾎?D. PKUE. 唇腭裂6.Down综合征是:A. 单基因病B.多基因病?C. 染⾊体病D. 体细胞遗传病E. mtDNA病7.⾼⾎压是:A. 单基因病?B.多基因病C. 染⾊体病D. 体细胞遗传病E. mtDNA病8.肿瘤是:A. 单基因病B.多基因病C. 染⾊体病?D. 体细胞遗传病E. mtDNA病9.朊蛋⽩病(PrP)是:A. 单基因病B.多基因病C. 染⾊体病D. 体细胞遗传病?E. 传染性遗传病10⼴义受精卵可以是受精卵卵裂:A. 全部细胞B.定向分化的⽣殖细胞?C. 第三次卵裂内的细胞D. 第四次卵裂后的细胞E. 第⼋次卵裂内的细胞⼆.多单选题(共5道试题,共10分)1.遗传病的特征多表现为:A. 先天性?B.同卵双⽣发病⼀致率⾼单卵双⽣发病⼀致率性?C. 传染性D.⾮亲缘性?E. 家族性2. 属于多基因遗传病:A. ⾼⾎压?B.糖尿病?C. 精神分裂症D.⽩⾎病E. Leber视神经病3. HGP计划完成的基因图包括:A. 遗传图?B.基因测序图?C. 物理图?D.功能图E. 结构图4. 属于染⾊体病的是:A.Turner综合征?B.猫叫综合征C.脊柱裂D.成⾻发育不全E.癫痫5. 减数分裂时易引起遗传病的时期是:A.间期?B.偶线期?C.粗线期?D.后期E.终变期三.名词解释(共4道试题,共10分)1.genetic disease2.medical disease3.性状4.医学遗传学四.问答题:(共3道试题,共15分)1.遗传病有哪些特点?分类如何?2.遗传病对⼈类有哪些常见危害?3.出⽣单卵双⽣时有可能出现哪些临床现象?第⼆章⼈类基因和基因组⼀、单选题(共6道试题,共6分)1.Western 印迹杂交技术本⾝的特点只能检测 ( )A. 基因表达B. 基因扩增C. RNA分⼦的⼤⼩和表达量D. DNA多态E. 基因突变2.某DNA双链,其中⼀股的碱基序列是5ˊ-GACGTTACGCTT-3ˊ,另⼀股应为( )A. 5ˊ-GTTGCGAACCTC-3ˊB. 5ˊ-GACGTTACGCTT-3C. 5ˊ-AACGUUACGUCC-3 ?D. 5ˊ-AAGCGTAACGTC-3ˊE. 5ˊ-UUCGAAUCGACC-3ˊ3.常染⾊质是间期细胞核中:A.螺旋化程度⾼,具有⾼转录活性?B. 螺旋化程度低,具有转录活性C. 螺旋化程度低,⽆转录活性D. 螺旋化程度⾼,⽆转录活性E. 螺旋化程度低,很少转录活性4.⼀个正常⼥⼈染⾊体核型中具有随体的染⾊体是 ( )A.中央着丝粒染⾊体B. 亚央着丝粒染⾊体?C. 近端着丝粒染⾊体D. 端粒着丝粒染⾊体E. C组染⾊体5.结构基因序列中增强⼦的作⽤特点是:A. 具有明显的⽅向性从5ˊ到3ˊB. 具有明显的⽅向性从3ˊ到5ˊC.只在转录基因的上游发挥作⽤D. 只在转录基因的下游发挥作⽤?E. 具有组织特异性6.遗传密码表中的遗传密码是以何种分⼦的5ˊ到3ˊ⽅向的碱基三联体表⽰:A.DNAB.RNAC. tRNAD. rRNA ?E. mRNA⼆.多单选题(共5道试题,共10分)1.遗传物质为:A. DNAB.RNAC. 染⾊体?D.细胞核?E. 线粒体2. 真核⽣物基因表达调控可以通过哪些阶段⽔平实现:A. 转录前?B. 转录⽔平?C. 转录后?D.翻译?E. 翻译后3. ⼈类基因组中功能序列包括:A. 单⼀基因B.假基因?C. 基因家族?D.串联重复基因E. 基因结构4. 结构基因组学遗传图研究中所⽤的遗传标记是:A.STSB.ESTC.STRD.SNPE.RFLP5. ⼈类基因组按DNA序列分类具形式有:A.内含⼦B.短分散单元?C.单拷贝序列?D.微卫星DNAE.可动DNA因⼦三.名词解释(共4道试题,共10分)1.genetic family2.单拷贝序列3.假基因4.串联重复基因四.问答题:(共2道试题,共10分)1.简述结构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

第五章 单基因遗传与单基因病(答案)

第五章 单基因遗传与单基因病(答案)

第五章单基因遗传与单基因病(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盂德尔用纯种圆滑和皱缩的豌豆杂交,子1代都是圆滑;子1代再与纯种皱缩的豌豆杂交,所结种子圆滑和皱缩的比例是A.3:1B.1:3C.1:2:1D.1:1E.9: 3: 3:l*2.一个杂交后代的3/4呈显性性状,这个杂交组合是A.Tt×TtB.TT×ttC.TT×TTD.TT×TtE.Tt×tt3.下列杂交组合中,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是A.Aabb×AABbB.AABb×aaBbC.AaBb×AABBD.AaBB×AABbE.AABB×aabb4.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A.子2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2代性状分离比为3:lC.等位基因随同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E. 隐性性状在子1代不表达*5.隐性性状的意义是:A.隐性性状的个体都是杂合体,不能稳定遗传B.隐性性状的个体都是纯合体,可以稳定遗传C.隐性性状可以隐藏在体内而不表现出来D. 隐性性状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E.杂合体状态下不表现隐性性状6.等位基因的分离是由于:A.着丝粒的分裂B.遗传性状的分离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E.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7.人类惯用右手(R)对惯用左手(r)是显性,父亲惯用右手(R),母亲惯用左手,他们有一个孩子惯用左手,此种婚配的基因型为:A.RR×rrB.Rr×RrC.Rr×RRD.Rr×rrE.rr×rr8.一般认为,只要P小于多少,便可以认为实得资料与理论比数间有显著差异,应把假设的分离比否定:A.0.5B.0.01C.0.005D.0.05E.0.001*9.杂合子的表型介于纯合子显性和纯合子隐性表型之间,这种遗传方式称为:A.共显性遗传B.外显不全C.完全显性遗传D.不完全显性遗传E.拟显性遗传*10.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情况下,两种基因的作用都可以表现出来称为:A.共显性遗传B.外显不全C.完全显性遗传D.不完全显性遗传E.拟显性遗传*11.一个并指(AD)的人与一表型正常的人结婚,生出了一个手指正常的白化病(AR)患儿,他们再生出手指和肤色都正常的孩子的概率是:A.1/2B.1/4C.3/4D.1/8E.3/8*12.先天性聋哑为一种AR病,当父母全为先天性聋哑时,其孩子并不聋哑,其可能的原因是:A.遗传异质性B.外显不全C.完全显性遗传D.表现度不一致E.基因的多效性13.几种不同的基因分别作用于同一器官的发育过程,产生相同或相似的效应(表现型)称为:A.遗传异质性B.表型模拟C.完全显性遗传D.表现度不一致E.基因的多效性14.母亲的血型是O、MN、Rh+,孩子的血型是O、M、Rh+,其父亲的血型不可能是:A.O、MN、Rh+B.A、M、Rh-C.B、M、Rh+D.AB、N、Rh+E.A、MN、Rh-*15.高度近视是一种AR病,某人视力正常,但其父为高度近视,其爱人视力正常,其岳母为高度近视,试问他们的子女患高度近视的风险是:A.1/4B.1/2C.1/8D.1/16E.1/32*16.某人的同父异母弟弟患先天性聋哑(AR),她与其姨表兄(弟)结婚,所生子女为先天性聋哑的风险是:A.1/16B.1/24C.1/36D.1/48E.1/64*17.半乳糖血症(AR)可导致白内障,该病的群体发病率为1/250000,某人的哥哥患此病,他如随机结婚.其子女患该病的风险是:A.1/250B.1/500C.1/1000D.1/1500E.1/2000*18.遗传性小脑性运动失调症为一种延迟显性遗传病,某人的父亲患此病,试问此人的子女将来患该病的风险是;’A.OB.1C.1/2D.1/4E.1/8*19.如果A、B、C个基因在群体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点(座位)上,我们把这一组基因叫做:A.等位基因B.复等位基因C.连锁基因D.基因簇E.连锁群20.一个女性的妹妹患先天性聋哑,弟弟患红绿色盲.她与一表型正常的男性结婚,生一患先天性聋哑和红绿色盲的孩子,如他们再生孩子患先天性聋哑的风险是A.1B.1/3C.1/2D.2/3E.1/4*21.X-连锁隐性遗传的特点,下述哪项正确?A.女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由父亲传来,将来她一定传给儿子B.女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由母亲传来,将来她只能传给女儿C.男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由母亲传来,将来他一定传给女儿D.男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由母亲传来,将来他一定传给儿子E.男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由父亲传来,将来他只能传给儿子22.只要一个显性基因存在,另一对基因的效应就无法表现,这种现象叫:A.互补效应B.复等位现象C.显性上位D.上位效应E.修饰作用*23.父为并指(AD)及先天性聋哑(AR)基因携带者,母手指正常但其父为先天性聋哑,他们生出正常子女的比例是;A.1/2B.1/4C.3/4D.1/8E.3/8*24.XD病区别于AD病,除了系谱中男女发病比例不同外,主要依据下列哪一项?A.患者双亲常无病,但多为近亲结婚B. 男性患者的女儿全是患者,儿子全正常C. 连续传递D. 双亲无病时,子女一般不会发病E.女性患者的子女各有1/2可能发病*25.一个男子把其X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他的孙子的概率是:A.0B.1/2C.1/4D.2/3E.126.复等位基因是指;A.一对染色体上有两个以上的基因座位B. 在一个群体中,一对基因座位上有3个或3个以上的成员C.在一个群体中,一对基因座位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D.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E.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27.一个女性的两个姨表兄弟患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XR),她的父母都无此病,试问她婚后所生儿子患此病的风险是:A.1/8B.1/2C.1/4D.2/3E.1/16*28.秃顶是显性基因B决定的一种限性遗传性状,男性基因型为BB,Bb的个体表现为秃顶,而女性只有在纯合显性(BB)时才表现为秃顶。

遗传学第5章第1节单基因遗传课件

遗传学第5章第1节单基因遗传课件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
致病基因控制的疾病。
19:46
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
A基因—正常等位基因 基因型 表现型 AA 正常
a基因—致病基因 Aa aa 患者
表型正常 (携带者)
带有隐性致病基因而不发病的个体
白化病患者
19:46
19:46
白化病
19:46
白化病
19:46
两个杂合子携带者(Aa)婚配,所生子女发
a基因—正常等位基因 Aa aa 正常
基因型
AA
表现型 患者
患者
19:46
短指症: 较常见的手(足)部畸形。由于 指骨短或缺如,或掌骨变短致使 手指或足趾变短。
19:46
常见婚配方式:杂合子患者(Aa)与正常人
(aa)婚配。
亲代 短指症 × 正常人
Aa
配子
aa
A
a
a
Aa 子代 短指症 1/2
aa 正常 1/2
19:46
(四) 不规则显性
不规则显性:杂合子(Aa)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可 以表现为显性,即表达出相应的表型,而且表现
为显性的程度也可不同,也可以不表达出相应的
表型,导致显性遗传的规律出现不规则,这种遗
传方式称为不规则显性遗传,或称为外显不全。
19:46
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
A基因—致病基因 a基因—正常等位基因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AD)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控制遗传性状或遗传病的基因 位于常染色体上,其性质是显
19:46
性的,这种遗传方式称为常染
色体显性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 制的遗传病。
19:46

第五章常见遗传性疾病

第五章常见遗传性疾病
此染色体的变异发生在什么中? 卵细胞产生过程中
XYY综合征(47,XYY)
该病患者体细胞中多了1条Y染色体, 染色组成为47,XYY。
该病患者为男性,睾丸发育不全,多数 缺乏生殖能力,身材高大,智力正常或 略低,性情暴烈,常有攻击行为等。
显性遗传病
常显婚配遗传图解:
Aa
Aa

1
2
AA
Aa
aa

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白化病
苯丙酮尿症
Phenylketonurinia,PKU
苯丙酮尿症
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是由于苯丙氨 酸代谢途径中的酶(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 使得苯丙氨酸不能转变成为酪氨酸,导致苯 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积并从尿中大量排出。
其发病率随种族而异,
美国约为1/14000, 日本1/60000, 我国1/16500。
临床表现
2、 外貌 因黑色素合成不足,在生后数月毛发、皮肤和 虹膜色泽变浅。皮肤干燥,有的常伴湿疹。
3、其他 由于尿和汗液中排出苯乙酸,呈特殊的鼠尿臭味。
苯丙酮尿症
缺少正常基因 P,体细胞缺 少苯丙氨酸羟 化酶。智力低 下,60%患儿 有脑电图异常。 头发细黄,皮 肤色浅和虹膜 淡黄色,惊厥, 尿有“发霉” 臭味或鼠尿味。
子必正常。 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抗维生素D佝偻病
病因:患者小肠对Ca、 P吸收不良,导致骨发 育障碍
症状:X型(或 O型 ) 腿,骨骼发育畸形 (如鸡胸),生长缓 慢
抗维生素D佝偻病
隐性遗传病
判断依据——无中生有
常隐婚配遗传图解:
Aa
Aa




AA
Aa
a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4.共显性
A I • 决定红细胞表面有抗 原A;IB决定红细胞表 面有抗原B;i决定红细 胞表面无抗原A和抗原B。 IA和IB对i是显性基因, IA和IB为共显性。这样, 这组复等位基因就可形 成六种基因型、四种表 现型(见右图)。
根据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原理,已知双亲的血型 可以估计子女中可能出现什么血型或不可能出现什 么血型,这在法医学的亲子鉴定上有一定作用。
aa
Aa Aa
Aa
aa
Aa
上图是一个多指的系谱,假定Ⅲ2一定是杂合体患者, 其父母表型均正常,那么Ⅲ2的致病基因到底来自父亲 还是来自母亲? 从系谱特点可知,Ⅲ2的致病基因是来 自父亲(Ⅱ3),这可从Ⅲ2的二伯父为多指患者得到旁证。 Ⅱ3带有的致病基因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得到表达,所以 未发病。但该基因有1/2的可能性向下一代传递,下一 代在适宜的条件下又可表现出多指症状。
(二)几种不同形式
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常染色体显 性遗传出现几种不同形式,主要包括: 1.完全显性遗传 2.不完全显性遗传 3.不规则显性遗传 4.共显性遗传 5.延迟显性遗传
1.完全显性
完全显性是指杂合子(Aa)患者表 现出与显性纯合子(AA)患者完全相同 的表型。
隐性基因a的作用完全被掩盖。用A表 示致病基因,则a表示正常的等位基因。
(纯合子) AA 患者 (杂合子) Aa 患者/ 有的个体表现正常/ 有的个体发病, 但病情程度有差异 aa 正常
3.不规则显性
带有显性致病基 因的某些个体,本 身虽然不表现出显 性性状,但他们却 可以生出具有该性 状的后代。多指 (见右图)是不规 则显性的典型实例。
不 规 则 显 性 实 例 分 析
知识回顾(孟德尔定律章节)
表型:可观察到的遗传 性状。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 性状的基因都是成对存 在的。 因此,决定表型的基因 组成(基因型)表示为 DD,Dd,dd。

医学遗传学 第五章 单基因遗传病 知识点

医学遗传学 第五章 单基因遗传病 知识点

第五章单基因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主基因)影响而发生的疾病称为单基因遗传病,其遗传方式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所以也称孟德尔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的方式:1)常染色体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x连锁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和x连锁隐性遗传。

3)y连锁遗传。

先证者:指一个家族中最早被发现或被确诊患有某遗传病的患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D):如果一种疾病的致病基因位于1到22号染色体上,且致病基因为显性,这种疾病就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特点:杂合子发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系谱特征:患者双亲中常常有一方为患者。

系谱中连续几代都可以看到患者。

双亲无病史子女一般不会患病,除非发生新的基因突变。

患者的同胞后代患有同种疾病的概率,为二分之一。

男女患病的机会均等。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类型:1.完全显性遗传:纯合子和杂合子患者在表型上无差别,例如并指1型。

2.不完全显性遗传:杂合子的表型介于显性纯合子和正常隐性纯合子之间,也称半显性,例如软骨发育不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3.共显性遗传:一对等位基因彼此间没有显性和隐性的区别,在杂合状态时两者的作用都完全表现出来。

例如MN血型,ABO血型(复等位基因)。

4.不规则显性遗传:在某些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中,杂合子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其显性基因的作用没能表达出来,或者表达的程度有差异,使显性性状的传递不规则,这种现象称为不规则显性遗传。

例如多指外显率:是指在一个群体中一定基因型的个体在特定环境中,显示预期表型的百分率。

包括完全外显,不完全外显和未外显个体。

例如多指。

表现度:是指致病基因的表达程度。

表现度不一致:是指同一基因型的不同个体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相应的表型。

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遗传背景或(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Marfan综合症。

外显率不完全和表现度不一致都属于不规则显性遗传。

5.延迟显性遗传:杂合子在生命早期,致病基因并不表达,达到一定年龄以后,其作用才表达出来。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

医学遗传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medical genetics(医学遗传学)是用人类遗传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遗传病从亲代到子代的特点和规律、起源和发生、病理机制、病变过程及其与临床关系(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genetic disease(遗传病)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在数量、结构和功能方面发生改变所引起的疾病。

其发生需要有一定的遗传基础;通过这种基础,能按一定方式传给后代。

在现代医学中,遗传病的概念有所扩大,逐渐强调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

3.somatic cell genetic disorder(体细胞遗传病)是指只能在特异的体细胞中发生的遗传病,不能在世代间垂直传递。

体细胞基因突变是此类疾病发生的基础。

主要包括恶性肿瘤、白血病、自身免疫缺陷病、衰老等。

在经典的遗传病的概念中,并不包括此类疾病。

4.recurrence risk(再发风险率)是指病人所患的遗传病在家系亲属中再次发生的风险率。

第二章人类基因1.gene(基因)是DNA(或R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可以通过细胞内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决定生物的性状。

2.genome(基因组)是指包含在该生物的DNA(部分病毒是RNA)中的全部遗传信息的总和,也就是单倍体细胞中的全部基因的总和。

人类基因组包括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

3.solitary gene(单一基因)也称单一序列。

是指在一个单倍体基因组中只有一个拷贝的基因。

4.gene family(基因家族)许多基因不是完全单拷贝,属于若干个相似基因的家族,它们进化来源相同,结构、功能相似,称基因家族。

它们可以紧密排列在一起,形成一个基因簇;也可以分散在同一染色体的不同位置,或者存在于不同的染色体上的,各自具有不同的表达调控模式。

5.pseudogene(假基因)是一种畸变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和有正常功能的基因有很大的同源性;但由于突变而不能表达,因而没有功能。

遗传学习题附答案

遗传学习题附答案
(二)X型选择题
1.ABCDE 2、BE 3、BCD
(三)名词解释
1.先天性疾病:先天性疾病是指个体出生后即表现出来的疾病。
2.家族性疾病:家族性疾病是指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的疾病,即一个家族中有两个以上的成员患病。
(四)问答题
1.遗传病的特征(1).遗传物质发生改变.(2)绝大多数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在生殖细胞内,故具有向下一代垂直传递的现象.(3)遗传病的发生可能与环境因素无关,也可能是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遗传因素起主导作用,而一般的疾病则与遗传物质无关,仅是环境因素的结果.
3、现代遗传学认为,基因是:
A、一个基因决定一种酶 B、一个基因决定一段mRNA分子 C、一个基因决定一条多肽链 D、一个基因决定一种蛋白质 E、具有一定功能产物的DNA序列
4.真核细胞结构基因的侧翼顺序为:
A、外显子与内含子接头 B、启动子、内含子、终止子 C、启动子、增强子、终止子
(五)填空题
1.转录 翻译 2.加帽、加尾、剪接
第三章 基因突变
(一)A型选择题
1.属于颠换的碱基替换为
A.G和T B.A和G C.T和C D.C和U E.T和U
2.同类碱基之间发生替换的突变为
A.移码突变 B.动态突变 C.片段突变 D.转换 E.颠换
4、医学遗传学研究的对象是:
A、遗传病 B、基因病 C、分子病 D、染色体病 E、先天性代谢病
5、 最早揭示了生物遗传性状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
A、Morgan TH B.Watson JD C.Mendel G ndstiner K E.Monad J
1.基因组 2.多基因家族 3.GT-AG法则

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

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

能诊断的疾病:
染色体疾病 先天性畸形 先天性代谢缺陷病 伴性遗传病
三、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
目的: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 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对象: 24条染色体(22+XY)
五、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
1、人类基因组计划大事记 1990.10.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 2000.6.完成第一张草图; 2001.2.完成人类基因组图谱。 我国1999.9加入,承担1% (约3千万个碱基对)的测 序任务,于2000年完成。
旁系血亲
孙子女
直系血亲
兄弟姐妹的孙子女 舅姨的曾孙子女
旁系血亲
旁系血亲
祖父母
叔、伯、姑
外祖父母
父、母 舅、姨
林黛玉
叔伯姑的孙子
贾宝玉
子女
兄弟姐妹
薛宝钗
舅姨的孙子女
兄弟姐妹的子女
叔伯姑的曾孙子女
旁系血亲
孙子女 直系血亲
兄弟姐妹的孙子女舅姨的曾孙子女
旁系血亲
旁系血亲
2、遗传咨询
假设林黛玉的 父亲是红绿色 盲患者,宝黛担 心将来自己的 小孩会遗传这 种病,你有什 么建议呢?
1、禁止近亲结婚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禁止结婚。
科学家的悲剧
达尔文和表姐 艾玛生育6男4女, 3个夭折,3个终生 不育,其他的智力 低下,被病魔缠身。
祖父母
叔、伯、姑
外祖父母
父、母 舅、姨
叔伯姑的子女
自己
兄弟姐妹
舅姨的子女
叔伯姑的孙子女
子女
兄弟姐妹的子女 舅姨的孙子女
叔伯姑的曾孙子女
1、我国遗传病患者占总人口比例:20%-25% 2、新生儿先天性遗传缺陷约为1.3% 3、在自然流产中,约50%是染色体异常引起! 4、我国人口中患21三体综合症的人在100万以上。 5、每年仅由染色体畸变,造成52万例自发流产。

医学遗传学重点

医学遗传学重点
64种遗传密码,61个密码子分别编码20种氨基酸;终止密码子UAA、UAG、UGA,起始密码子AUG(也可编码甲硫氨酸Met)。
特性:通用性,简并性,连续性,摇摆性。
5基因的自我复制即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周期的S期。在新链的复制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点:互补性,半保留性,反向平行性,不对称性,不连续性。P18
基因座异质性是指同一遗传病是由不同基因座的突变引起的。
等位基因异质性是同一遗传病是由同一基因座上的不同突变引起的。
12一个个体来自双亲的某些同源染色体或等位基因存在着功能上的差异,因此当它们发生相同的改变时,所形成的表型却不同,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印记,也称基因组印记或亲代印记。
第六章 多基因的遗传
简单序列DNA:高度重复—卫星DNA,可变数目串联重复VNTR—小卫星DNA(端粒DNA和高变小卫星DNA),短串联重复STR—微卫星DNA。
中度重复DNA:是以不同的量分布于整个基因组的不同部位。这些间隔的DNA长度可短至100~500bp,称为短散在核元件SINES;也可长达6000~7000bp,称为长散在核元件LINES。
第三章 基因突变
1广义上的突变包括:发生在细胞水平上染色体数目组成及结构的异常(染色体畸变);发生在分子水平上DNA碱基对组成与序列的变化(狭义上的基因突变)。
1)生殖细胞突变,遗传,当代不会产生效应,后代会产生效应,突变频率高2)受精卵突变,遗传,当代会产生效应3)体细胞突变,不遗传,当代会产生效应
10结构基因组学主要包括4张图,即遗传图、物理图、转录图与序列图的制作。
11“人类基因组计划”的4大模式生物:酵母、线虫、果蝇、小鼠。
12基因决定性状,性状是以蛋白质形式体现的,遵循生命物质的运动基本规律——中心法则(1958Crick提出)。P23

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传播途径

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传播途径

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传播途径在生物学中,“单基因遗传病”是由突变基因所导致的疾病。

这个疾病是通过家庭遗传传递的,而且不止一种方式可以传递疾病基因。

具体来说,本文将就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传播途径,依次进行详细阐述。

一、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单基因遗传病可以分为三种遗传方式:显性遗传、隐性遗传和X连锁遗传。

1.显性遗传显性遗传是指,突变基因的表型可以在有一份的情况下就表现出来。

也就是说,即使只有一个基因突变是异常的,也能够使该表型显示出来。

因此,父母中有一个人携带该突变基因,孩子就可能患上相应的单基因遗传病。

如果双亲都是携带该突变基因,那么孩子患病的风险将会更高。

例如,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包括突变基因CFTR。

只要人体中有一个异常CFTR基因,患者就有可能表现出囊性纤维化的症状,如肺炎、脱水等。

2.隐性遗传隐性遗传是指,个体必须有两个基因突变,才能表现出该遗传病的表型。

这也意味着,即使个体携带一个突变基因,它也不会表现出疾病的表型。

虽然携带一个突变基因不会患病,但是这个个体是可以将该突变基因传给子孙后代的。

如果双亲都是携带一个突变基因,那么他们的子女会有25%的概率患上该单基因遗传病。

例如,苯丙酮尿症(PKU)就是一种常见的隐性遗传病。

PKU是由突变基因PAH导致的,患者无法代谢苯丙氨酸(一种氨基酸),从而导致脑功能障碍。

只有当患者有两个PAH基因突变时,才会发生PKU 。

3.X连锁遗传X连锁遗传是指,该遗传疾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

由于性染色体的不同形态,男性和女性受到这一遗传疾病的影响有所不同。

如果男性有一个X染色体上的突变基因,则他将患上该单基因遗传病。

而女性只有在两个X染色体都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情况下,才会患病。

例如,血友病就是一种常见的X连锁遗传病,它是由缺少凝血因子的基因突变造成的。

因为这一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女性可以是“携带者”,男性则因单个突变基因而患上血友病。

医学遗传学05单基因疾病的遗传

医学遗传学05单基因疾病的遗传

Autosomal Recessive Disease
an affected individual mates with a normal individual
dd x DD
d
D
D
Dd
normal
Dd
normal
d
Dd
normal
Dd
normal
• An affected individual mates with a normal individual have normal* children.
主 动 脉 畸 形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 )遗传病:一种疾病, 常染色体隐性(AR)遗传病:一种疾病,其致病 基因定位于1~ 号常染色体上 基因定位于 ~22号常染色体上,如果遗传方式是 隐性的,即杂合时不发病,而携带着致病基因向 隐性的 即杂合时不发病, 后代传递,这种病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后代传递,这种病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显性(dominant)在杂合子表达的那些疾病确定为 显性( ) 显性。 显性。
• 隐性(recessive)为只是突变等位基因的纯合性个 隐性( )为只是突变等位基因的纯合性个 体(或是两个不同的突变等位基因的复合杂合子), 或是两个不同的突变等位基因的复合杂合子), 即携带双倍量的异常基因的个体才在临床上表现症 即携带双倍量的异常基因的个体才在临床上表现症 双倍量 状的那些疾病。 状的那些疾病。 • 显性和隐性是指性状或表型而不是基因。 显性和隐性是指性状或表型而不是基因。 性状 而不是基因
先证者( 先证者(proband) ) 是某个家族中第一个被医生或遗传研究者发 是某个家族中第一个被医生或遗传研究者发 第一个 现的罹患某种遗传病的患者或具有某种性状的 成员。 成员。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章单基因病习题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章单基因病习题

第五章单基因遗传病(一)选择题(A 型选择题)1.在世代间连续传递且无性别分布差异的遗传病为________。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X连锁显性遗传D.X连锁隐性遗传 E.Y连锁遗传2.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某一性状的()A.两个基因B.两个隐性基因C.不同形式的基因D.两个显性基因E.以上都不是3.隐性基因是指()A.永远不表现出性状的基因B.在杂合时表现性状的基因C.只能在纯合时表现出性状的基因D.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表现出性状的基因E.以上都不是4.属于共显性的遗传行为是________。

A.MN血型 B.Marfan综合征 C.肌强直性营养不良D.苯丙酮尿症 E.并指症5.属于从性显性的遗传病为________。

A.软骨发育不全 B.血友病A C.Huntington舞蹈病D.短指症 E.早秃6.在世代间不连续传代并无性别分布差异的遗传病为________。

A.AR B.AD C.XRD.XD E.Y连锁遗传7.一对夫妇均为先天聋哑(AR)他们却生出两个听力正常的孩子,这是由于________ A.修饰基因的作用 B.多基因遗传病 C.遗传异质性D.表现度过轻 E.基因突变8.父母均为杂合子,子女发病率为1/4的遗传病为________。

A.AR B.AD C.XR D.XD E.Y连锁遗传9.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的正常同胞中有_______的可能性为携带者。

A.1/2 B.2/3 C.1/4 D.3/4 E.1/310.近亲婚配时,子女中_______遗传病的发病率要比非近亲婚配者高得多。

A.染色体 B.不规则显性 C.隐性 D.共显性 E.显性11.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都为患者,儿子全部正常的遗传病为________。

A.AR B.AD C.XRD.XD E.Y连锁遗传12.白化病患者的正常同胞中有_______的可能性为携带者。

A.1/4 B.1/3 C.1/2 D.3/4 E.2/3 13.一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XD)患者的女儿有_______的可能性为患者。

单基因疾病的遗传规律

单基因疾病的遗传规律

单基因疾病的遗传规律1.引言1.1 概述概述单基因疾病是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类遗传性疾病。

与多基因疾病不同,单基因疾病的发生与一个特定的基因突变有关,突变可以是遗传到下一代的。

单基因疾病通常具有明显的特点,如早发性、家族性发病和特定的临床表型。

这些疾病可以是非常罕见的,也可以是相对常见的遗传病,如囊性纤维化、先天性无甲状腺功能等。

了解单基因疾病的遗传规律对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基因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单基因疾病的遗传模式,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为疾病的遗传咨询和家族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重点介绍单基因疾病的遗传模式,包括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遗传等遗传模式,并对这些遗传模式的特点和临床表现进行详细解析。

同时,还将对单基因疾病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探讨基因治疗等新兴技术在单基因疾病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单基因疾病的遗传规律,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单基因疾病的遗传规律。

首先,我们将介绍单基因疾病的定义和特点,包括该类疾病的形成原因、发生机制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其次,我们将详细探讨单基因疾病的遗传模式,包括常见的遗传模式如显性遗传、隐性遗传、X连锁遗传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等。

针对每种遗传模式,我们将深入解析其遗传规律以及相关的临床表现。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单基因疾病的遗传规律,并展望未来对该类疾病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通过以上结构,本文旨在为读者全面介绍单基因疾病的遗传规律,加深对这些疾病的理解以及对相关研究的关注。

即使对该领域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通过本文的阅读,对单基因疾病的遗传规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同时,本文也将对单基因疾病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读者展示该领域未来的发展可能性。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启发,促进对单基因疾病的认识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定位于17q21
1、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PAH
)→苯丙酮尿症
2、缺乏尿黑酸氧化酶→尿黑酸尿症 3、缺乏酪氨酸酶→白化病
3、苯丙酮尿症(PKU)(属氨基酸代谢缺陷病) 主要代谢途径障碍可激发次要代谢途径的开放,引起苯丙酮酸这
一副产物的推积
基因已定位于12q24.1 国外发病率约1/4500~1/100000,我国发病率约
风险为1/4×1/2=1/8 。 Ⅰ 1 2
如果:? Ⅳ 1和 Ⅳ 6 Ⅳ 2和Ⅳ 4 Ⅳ 2和Ⅳ
Ⅱ 1 Ⅲ 1 2 3 4 5 6 7 8 9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例题 6
下列系谱为一苯丙酮尿症(AR病)家系,若谱中III1与III2
婚配,其子女再发风险是多少?
I
1
2
II III
)畸形、并指(趾)畸形、多指(趾)畸形、视网
膜母细胞瘤、 成骨不全症(?)、家族性高胆固醇 血症、遗传性结肠多发性息肉、夜盲症、急性间歇 性卟啉症等。目前已被认识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约有160余种。
第三节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
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只有致病基因的纯合子才 发病,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utosomal recessive,AR) 病。 带有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不发病,但可把致病基因向 后代传递,并可能造成后代发病,这种个体叫携带者 (carrier)。
常见婚配类型 3、正常人(AA)和患者(aa)之间的婚配
常见婚配型的子代再发风险归纳:
Aa×Aa:
1/4 患病,1/2为携带者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1/2患病,1/2为携带者
全为携带者 1/2携带者 全部为患者 全部正常
例题 5
第一节 单基因病的研究方法之一——
系谱分析法 (pedigree analysis)
系谱分析(pedigree analysis):对具有某个疾病 或性状的家系成员的疾病或性状分布进 行观察分析。通过对疾病或性状在家系 后代的分离或传递方式来推断基因的性 质和该疾病或性状向某些家系成员传递 的概率。
Bayes定律(逆概率定律)
前概率是根据遗传规律得到的概率,也即从亲代
是否患病推算出来的概率;
条件概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事件的概率,
也可理解成已发生的实际情况的概率;
联合概率=前概率×条件概率; 某事件的后概率(最终概率)=某事件的联合概率 /所有事件的联合概率之和。

如果Ⅲ2与一正常男性婚配,其子女的再发风险为多少? 尽管Ⅲ2的表型正常,但由于该病为不规则显性, Ⅲ2仍然有可能携带致病基因,所以在计算其子女的再发
1 1
2
3 2
4
?
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 • 由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它的发生与性别无关,
男女发病机会相等;
系谱中患者的分布往往是散发的,通常看不到连续传递 现象,有时在整个系谱中甚至只有先证者一个患者;

患者的双亲表型往往正常,但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此时出生患儿的可能性约占1/4,患儿的正常同胞中有2/3 的可能性为携带者;
亲属级别
亲缘系数

一级亲属 二级亲属
1/2 1/4
三级亲属
1/8
四、常见AR病:
I型糖原贮积病、白化病பைடு நூலகம்苯丙酮尿症、
尿黑酸尿症、 β-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
血、半乳糖血症、先天性聋哑、Tay-Sachs
病、、粘多糖(?)贮积症、同型胱氨酸尿
症、肝豆状核变性等。现已认识的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病达1232种之多。
风险之前,首先应该计算Ⅲ2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
根据其父母的基因型,Ⅲ2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一是为aa,一 是为Aa(前概率),致病基因未表现,假设该病的外显率为90%。在 Ⅲ2的表型正常的情况下(条件概率),她是杂合子的概率计算如下: Aa 前概率 条件概率 联合概率 后概率 1/2 1-外显率=10% 1/20 1/11 aa 1/2 1 1/2 10/11
可出现遗传早显(anticipation)
指一些遗传病(通常为显性遗传病)在连续几代的 遗传中,发病年龄提前而且病情严重程度增加。
(五) 不规则显性遗传
带有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个体,由于某种原因有时表现出相 应的性状,而有时又不表现出相应的症状,因此在系谱中往往 出现隔代遗传的现象。如多指症。
一般用外显率(penetrance)来衡量
例题 1
说明下列系谱符合哪种遗传方式?判断依据是什么? 写出患者和其父母的基因型,常见婚配类型及发病风险估计。 (并指:先症者II6)

1 2
Ⅱ 1 2 3 4 5 6 7 8 9
Ⅲ 1 2 3 4 5 6 7 8 9 10
基因是细胞内遗传信息的物质载
体,蛋白质是基因功能的主要体现者 ,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是由蛋白质来 实现的。 因此基因突变可导致蛋白质的结 构、功能异常,最终导致细胞生理活 动的异常及遗传性状的改变,产生基因 病!
已知某一AR病的系谱(Ⅳ1为先证者 )如下:
• 如果Ⅳ1与Ⅳ5婚配,其子女的再发风险为多少?(忽略群体发病率)
Ⅳ1为患者,要计算其子女的患病风险,首先需要计算Ⅳ5是杂合子 的概率。由家系图可见,Ⅳ5的外祖母为杂合子,其母亲是杂合子的概率 为1/2,因而,Ⅳ5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4。Ⅳ1与Ⅳ5婚配,其子女的再发
基因突变引起的单基因遗传病目前一般分为:

分子病:
指因基因突变使蛋白质分子(非酶蛋白质分子)的结
构和数量异常引起的疾病,如血红蛋白病( α或β-地中海
贫血等)、血浆蛋白病(血友病甲、乙等)。

先天性代谢病(遗传性酶病):
指因基因突变使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和数量异常引起
的疾病,如半乳糖血症、PKU、白化病、G6PD等。
例题 4

Huntington舞蹈病是一种延迟显性的AD
病,常于30~40岁后发病。据统计该病
30岁前发病的概率是1/3。
有一已30岁的咨询者,其父亲为HD患
者,母亲正常,问他今后患HD的风险 还有多少?
二、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Ⅰ 1 2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系谱常见符号
系谱常见符号

1
2

1 2 3
第二节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 (autosomal dominant inheritance)
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与正常的等位 基因形成杂合子时可导致个体发病,即致病基因 决定的是显性性状,所引起的疾病称为常染色体 显性(autosomal dominance,AD) 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
人类基因病分类
多基因遗传病
第五章 单基因疾病的遗传
和 单基因遗传病
如果一种遗传病的发病仅仅涉及到一对基因,这
个基因称为主基因 (major gene) ,其导致的疾病称为
单基因病。单基因病的传递方式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 单基因遗传病分为:
①常染色体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X连锁(伴性)遗传 X连锁显性遗传和X连锁隐性遗传 ③Y连锁遗传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
基因型: 表现型:

1 2
AA 重型患者
Aa 轻型患者
aa 正常


1
1
2
3
软骨发育不全系谱
(三)共显性遗传
是指一对等位基因之间没有显性和隐性的关系,在杂合 子中两种等位基因的作用都能充分完全的表现出来。
如:ABO血型系统ABO血型:
基因型:
血型:
IAIA
A
IAi
A
IBIB IBi IAIB

近亲婚配时,子女中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要比非近亲婚 配者高得多。这是由于他们来自共同的祖先,往往具有 某种共同的基因。
三、AR病分析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临床上对患者同胞发病风险的统计常常高于
预期的1/4。
完全确认和不完全确认
校正公式

近亲婚配明显提高AR病的发病风险。 亲缘系数
依据亲缘系数的大小,分成不同的亲属级别
率为1/2,但得到致病基因的个体并不一定成为患
者,因此,其子代的患病风险为1/2×外显率(如 果外显率为90%)=45%。
一般地:如果单基因病的基因型已推定,且 没有其它伴随状况,再发风险可依据孟德尔定
律推算。
主要应用于双亲之一或双亲的基因型未知时 或已知基因型但伴随其它信息:如已出生正常子 女数、个体年龄(延迟显性时)、疾病的外显率 ,此时估计子女再发风险需用Bayes定律推算。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典型系谱
一、常染色体 完全 显性遗传病的常见婚配类型 和再发风险估计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不同类型
1 、完全显性 2 、不完全显性
3 、共显性
4 、延迟显性 5 、不规则显性
(一) 完全显性
杂合子患者(Aa)表现出和显性纯合子
(AA)完全相同的表型。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
基因型: 表现型: AA 患者 Aa 患者 aa 正常
因此,在Ⅲ2表型正常情况下,她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11。
其子女的患病风险为:1/11 ×1/2×外显率=9/220
例题 3
一种AD病的外显率为60%,如下一个家系中Ⅱ1 的母亲是患者,她本人表型正常,她与正常男性婚后
所生子女的患病风险如何?
Ⅰ Ⅱ 1 2
1
2
Ⅲ 1 Ⅱ1的基因型是杂合子(Aa)的概率(后概率):0.285 其子女的患病风险为; 0.285*1/2*60%=0.0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