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滥用综述
抗生素滥用论文
抗生素滥用现象抗生素是我国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它使用量巨大,居所有临床用药的首位。
自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Fleming发明青霉素,并于1940年用于临床以来,抗感染药物已有上千种,抗生素的应用对控制细菌感染与细菌性传染病及降低病死率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抗菌药物滥用的现象也很普遍,不仅造成药品浪费,而且使不良反应增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极大地降低了抗菌药物的疗效。
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
据WHO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
我国抗菌药物的消费序号、使用率和购入金额高居榜首。
在我国,超范围、无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越来越普遍,特别是近年来抗生素使用不当引发的耐药病原菌种类及由此诱发的各种院内严重感染逐年上升。
更有甚者,有些人视抗生素为治疗百病的灵丹妙药。
如很多人用抗生素治疗感冒,虽然抗生素能对抗细菌和微生物,但却不能抗病毒,而感冒多属病毒感染,随意使用只会增加不良反应,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抗生素滥用的后果很严重,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仅仅60多年,很多细菌就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有的甚至产生了多重耐药,值得一提的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人类新药开发的速度.依照观时的科技水平,开发一种新抗生素要10多年,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
耐药菌如不能遏制.人类将很快进入没有抗生素使用的所谓“后抗生素时代”。
还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抗生素滥用,因此而造成的机体损伤以及细菌耐药性带来的不良损害更是无法估量的,滥用抗生素使我们付出的代价越来越高,还会造成资源上的巨大浪费,据统计,仅超前使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全国一年就多花费上亿元。
而有些医务工作者,在没有进一步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前提下仅靠经验或习惯选用抗生素治疗,且大多选用价格较贵、新近上市的抗生素,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等。
抗生素滥用现象剖析与建议
抗生素滥用现象剖析与建议
近年来,抗生素滥用现象在我国各地普遍存在,造成诸多不良结果。
鉴于此,以下将从原因、解决方案以及调控应对措施等方面对抗生素
滥用作进一步剖析与建议。
一、原因分析
1. 不合理药用:一些医生存在不合理药用行为,无故多处方抗生素,
强行用药。
2. 病人自用抗生素:许多病人不明真相,随意使用抗生素,滥用用药。
3. 促销炒作:部分商家利用抗生素的谣言,进行促销炒作。
二、解决方案
1. 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加强对医疗机构使用抗生素情况的检查,强化
不合理开药的违规后果。
2. 加强全民健康素养:加强北面健康知识的宣传,促使全体人民更加
理解生病的本质,明确抗生素的不良后果,从而减少过度使用抗生素
的现象。
3. 药品宣传规范:药品促销等活动必须按照国家进行规范管理,严格
执行国家药品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控制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行为。
三、调控应对措施
1. 抗生素使用控制:全面实施抗生素使用管理,建议医院将有症状病原菌确诊后,抗生素方案进行治疗。
2. 优化市场监督制度:建立抗生素的销售、购进等监督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监管。
3. 严肃纪律处分:任何违法使用抗生素的医护人员,必须严厉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加强责任制执行,有效预防抗生素滥用现象。
总之,通过以上原因分析、解决方案和调控应对措施,我们可以看出抗生素滥用的严重后果,因此,有必要统筹考虑,综合运用政策、教育、医疗等手段,努力降低抗生素的滥用现象的发生,更好的保护公众的健康安全。
抗生素滥用健康威胁
抗生素滥用健康威胁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已经成为现代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并治疗许多感染疾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面临着抗生素滥用所带来的健康威胁。
本文将探讨抗生素滥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一、抗生素滥用的形势近年来,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问题。
大量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在病毒感染中滥用抗生素:由于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感染无效。
然而,许多人不了解这个区别,导致在感冒、流感等病毒性感染中滥用抗生素。
2. 不规范的处方行为:医生在处方抗生素时没有进行充分的检查和确认,而过于频繁地开出抗生素处方,从而加剧了抗生素滥用的问题。
3. 非医疗领域的抗生素使用:除了医学领域,抗生素也广泛应用于农业、养殖业等领域,用于增加农作物产量、预防动物疾病等目的。
这样的滥用不仅增加了抗生素在环境中的残留,还加速了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
二、抗生素滥用对健康的影响抗生素滥用对个体和整个社会的健康都会造成重大威胁。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影响:1. 增加耐药性菌株的出现:长期的抗生素滥用使一些细菌产生抗药性,这意味着传统抗生素对这些耐药菌株已经无效。
这使得一些原本可治愈的感染病变得难以控制,甚至致死。
2. 破坏肠道菌群平衡:抗生素不仅能杀死病菌,也会杀死人体内的一些有益菌群。
失衡的肠道菌群与许多健康问题的发生有关,包括肠道感染、免疫系统紊乱等。
3. 增加药物副作用和过敏反应: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增加药物副作用和过敏反应的风险,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等危险情况。
三、应对抗生素滥用的措施为了应对抗生素滥用所带来的健康威胁,以下是几项应对措施:1.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教育活动、宣传片等方式,向公众传达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增强公众对抗生素滥用的认识。
2. 加强医生培训:医生在抗生素处方时应进行更加严格和科学的判断,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理性使用抗生素。
分析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其对策
分析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其对策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抗生素成为了人们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其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作用不言而喻。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抗生素滥用现象日益严重,这不仅危害了病人的健康,也加剧了全球抗生素耐药问题,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难题。
本文将从抗生素滥用现状的具体表现、成因分析和对策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抗生素滥用现状的具体表现1、医疗机构中的抗生素使用率过高。
据统计,我国医疗机构中抗生素使用率已经远高于许多发达国家,甚至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城市居民口服用药中,抗生素的使用率约为56%。
2、病人自我用药滥用抗生素。
一些病人在感冒、咳嗽等症状出现时就会盲目服用抗生素,这种情况在农村尤为突出,其中不乏些人为自己主治医生,不仅没有接受治疗反而加重了病情3、饲料中的抗生素滥用。
为了促进动物生长,一些养殖场会将抗生素添加到饲料中,这不仅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严重威胁,也会使人们进食大量含抗生素的动物产品进而导致抗生素过量摄入。
4、过度依赖抗生素。
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许多疾病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和治疗。
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超过90%的病人认为抗生素是治疗好感冒和流感的最好选择,这种过度依赖也是抗生素滥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抗生素滥用的成因分析1、医生面临的压力。
许多医学研究表明,医生的处方水平对于患者药物的使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医生通常在治疗过程中会考虑到许多因素,如病情的轻重、病人的生命体征等,但在药物处方中,这些因素滑稽锋利,因为不同的药物都受到广泛的推广和学科报道,抗生素不可避免成为很多医生第一选择。
此外,一些患者对医师的处方持有过度期望,对于没有开药方的会反复催促医生,这也增加了医生使用抗生素的压力。
2、非法销售的药物。
一些制药公司通过非法销售药物,以追求更高的利润和市场优势。
这导致了一些非法销售的抗生素进入市场,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比较严重,而国家监管的力量受限,难以及时发现和遏制这些行为。
抗生素滥用研究综述
劳动经济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36期72㊀㊀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项目基于全面停止门诊静脉输液政策下的供给方利益驱动研究(201910295089);无锡卫计委项目(Q 201768).抗生素滥用研究综述徐尔希㊀吴绍婷㊀袁若兮㊀张晨焕㊀张㊀益(江南大学商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摘㊀要:在我国,抗生素使用率远高于西方国家.长期不当使用抗生素会影响患者疾病恢复.总结了抗生素滥用相关文献,对抗生素滥用的现状㊁原因和对策进行简单综述,为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关键词:抗生素滥用;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F 2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19.36.0360㊀引言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各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8万中国居民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是世界上抗生素滥用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如果不加以遏制便会陷入无药可医的悲剧.本次研究对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㊁原因和解决措施进行简单综述,为保障全民健康和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提供理论依据.1㊀我国抗生素现状(1)患者自身不合理使用.据调查显示,30%以上的中国家庭会自备抗生素,但只有41%会按照药品说明书服药.(2)医生不合理使用.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我国74%的抗菌类药物用于医院治疗,人均每年要挂8瓶水,使用量已达世界第一.(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抗生素使用量不断增长.以青霉素为例,20世纪50-60年代每次使用的20000国际单位,现在已多达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单位.同时,抗生素品种呈现多样化趋势,目前被用于临床治疗的已经超过150多种.2㊀抗生素滥用危害2.1㊀加重患者经济负担据调查显示,门诊处方中抗生素用药费用使患者的最大支出,占住院费用的40%.有分析说,我国40%的抗生素用于预防,而1/3以上的使用者根本就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滥用高价抗生素不仅浪费公共卫生资源,而且加重患者经济压力.2.2㊀导致不良反应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的1/3是由抗生素引起的.抗生素具有毒性反应,长期大量使用会损害患者肝脏㊁肾脏及视觉听觉神经.长期使用抗生素,少量耐药细菌会存活并大量繁殖,耐药率也不断升高,患者可能会产生长达3~5年的耐药性,再次使用时一旦出现完全耐药性的细菌则会出现无药可用的局面.2.3㊀滥用原因分析2.3.1㊀政府因素对于医院抗生素使用情况缺乏严密定期监管;抗生素使用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健全完善;缺乏对于公众的抗生素知识科普;对部分零售药店随意贩卖抗生素情况管理不严.2.3.2㊀医院因素缺乏完善的医师培训制度;以药养医,以卖高价抗生素药物作为提高利润的手段.据调查,二级和三级医院中,抗生素收入分别占全部药品收入的40%和30%;对于抗生素的使用量没有严格控制.2.3.3㊀医生因素据对医生用药情况调查显示,35%医生凭经验用药,5%医生会按照患者要求用药,部分基层医院医生缺乏抗生素的相关用药专业知识和带有错误用药观念.3㊀合理使用措施3.1㊀政府角度政府加强对医院政策执行的监管,防止开具虚假处方;加强对医院的财政支持,避免医院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滥用抗生素以从药价中得到利润;通过大众媒体例如公益广告㊁微电影等传播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提高民众的合理㊁规范用药意识.3.2㊀医院角度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方法»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药物使用制度;制定奖惩制度和考评模式,对于全院医生进行药物专业知识培训,树立医生科学合理的用药观念,定期对医生的开药情况进行抽查.4㊀结论抗生素滥用将对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严重危害,杜绝滥用迫在眉睫,既要完善用药及监督制度建设,又要加强抗生素相关知识的科普宣传.只有联合做好 抗限 工作,才能保障所有百姓的健康和安全.参考文献[1]魏维芮.浅谈我国抗生素的滥用问题及对策[J ].化工管理,2018,(03):92+94.[2]杨月乔,蒋迎晖.严格合理使用抗生素,杜绝抗生素滥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0):296G297.[3]赵梦娇.我国抗生素滥用规制分析[J ].中州大学学报,2017,34(01):73G75.[4]周希瑜,凌伯勋.抗菌药物滥用的原因㊁危害及对策[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7(06):75G79.[5]钟振华.中国抗生素产业起源及典型企业发展进程[J ].中国处方药,2009,(02):36G37.[6]曾化松,王艳琳.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05):341G343.[7]楚维斌,史彬林,红雷,等.抗生素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㊁危害及科学使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5,(19):128G130.[8]蒋捷,蒋敏.从门诊处方看社区抗生素的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70.[9]曾化松,王艳琳.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05):341G343.[10]石坚.国民需警醒抗生素的滥用[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145.[11]胡燕,白继庚,胡先明,等.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㊁原因及对策探讨[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30(2):128G130.[12]杨虹,张爽,张晓辉,等.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及合理化使用建议[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5):68G71.[13]廖全山.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㊁原因及对策综述[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7):41G42.[14]牛金虎.医院抗生素滥用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08).。
抗生素滥用阻碍传染病控制
抗生素滥用阻碍传染病控制传染病作为人类健康的威胁之一,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传染病的控制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文将讨论抗生素滥用对传染病控制所带来的阻碍,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一、抗生素的意义和滥用情况抗生素是用于对抗细菌感染的药物,可以有效控制多种传染病。
然而,由于其较广泛的应用,抗生素滥用问题逐渐凸显。
据统计,全球每年大约有700万人死于抗药性感染,其中绝大多数是由于滥用抗生素造成的。
二、抗生素滥用的具体表现抗生素滥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医疗滥用:包括过度开具处方、使用错误抗生素、不按疗程服用等。
2. 自我滥用:居民自行购买抗生素,以自我诊断和自我治疗,忽视对医生建议的依从性。
3. 养殖业滥用:为了增长动物的生长速度和防止动物感染疾病,养殖业普遍滥用抗生素。
三、抗生素滥用对传染病控制的阻碍1. 耐药性增加:抗生素滥用导致微生物逐渐产生耐药性,使得原本有效的抗生素无法继续对其产生杀菌作用,从而使传染病的控制变得更加困难。
2. 感染治疗失败:由于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性增加,感染的治疗变得更加困难,甚至出现治疗无效的情况,使传染病的传播风险进一步上升。
3. 二次感染风险增加:由于抗生素滥用导致原有感染的治疗失败,病患的免疫力下降,易于受到其他病原菌的感染,从而增加了二次感染的风险。
四、解决抗生素滥用的对策为了有效控制抗生素滥用对传染病控制的阻碍,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公众普及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副作用,提高公众的药物使用意识。
2. 加强医师培训:加强医师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预防耐药性的培训,提高其用药准确性和合理性。
3. 加强监管管控:严格监管医疗机构和药店的抗生素销售,打击非法售药行为,同时加大对养殖业的监管,减少抗生素在养殖业的滥用。
4. 推广替代疗法:积极推广替代抗生素的治疗方法,如免疫疗法、中药治疗等,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抗生素的使用和滥用的危害
抗生素的使用和滥用的危害抗生素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药物,具有杀死或抑制细菌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等领域。
然而,抗生素的使用和滥用也带来了很多危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抗生素的使用和滥用的危害。
一、耐药性的产生抗生素的滥用是导致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
当人们使用抗生素杀灭细菌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没有杀灭所有的细菌,剩余的细菌会不断繁殖,形成新的菌落;二是一些细菌具有迅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在抗生素的压力下逐渐进化出一些抗药基因,后代继续遗传这些基因,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抗药性很强的细菌群体。
抗药性的细菌群体非常危险,因为它们无法被现有的抗生素杀灭,一旦感染,难以治愈,并可能导致严重的疾病和死亡。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于耐药性细菌感染。
因此,抗生素的滥用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行为,应该受到高度关注。
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除了沉重的耐药性问题外,抗生素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诸多危害。
很多抗生素虽然对细菌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但同时也会损害宿主细胞,导致一些不良反应。
例如,抗生素可以扰乱人体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进而引发肠道炎症、腹泻等问题。
某些抗生素还可能引起肝、肾等器官的损伤,导致胃肠炎、皮疹、头晕、抑郁等不良反应。
此外,在医疗上,抗生素的不当使用也可能造成一些药物过敏反应,例如过敏性休克、呼吸急促、皮肤瘙痒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三、对环境的影响抗生素的使用和滥用对环境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抗生素在动物体内和人体内消化不完全之后,可能被排到水体、土壤等环境中,从而对环境中的微生物产生影响。
抗生素残留在环境中,可能导致环境微生物变异或适应变化,进而导致一些生态问题。
例如,农业领域中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周边环境中的微生物发生强烈的自然选择,形成抗性强的细菌,进而影响植物生长或粮食安全。
四、应对措施为了减缓和遏制抗生素的滥用,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一直开展着积极的研究和宣传工作。
抗菌素滥用的影响及防治策略
抗菌素滥用的影响及防治策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许多疾病得以迅速治愈,抗生素成为医学界的利器。
但是,随着抗生素使用的频繁性和滥用程度的不断增加,抗生素耐药问题不断加剧,抗生素失效已成为抗生素应用时引起的主要问题之一。
因此,对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防止抗生素滥用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抗菌素滥用的影响抗生素滥用所导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抗生素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由于滥用、乱用或过度使用抗生素,催生了细菌的繁殖,也使得那些原本可以被抗生素快速杀灭的细菌变得越来越坚固、耐药性更强。
一旦细菌发生抗药性,人们在治疗这类疾病时就会遭遇困难,甚至无法根治或治愈。
2. 抗生素滥用会降低人体免疫力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是杀死细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但是,过度使用抗生素,也会导致抗生素杀灭正常的细菌。
人体内正常存在着许多微生物,它们对人体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帮助消化、吸收、免疫调节等。
如果这些微生物被抗生素杀死,那么人体的免疫力就会下降,许多原本轻微的病毒感染也会变得尤为严重。
3. 抗生素滥用会影响人体内部微生物组成结构人体的肠道、口腔和生殖系统等,都有寄生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构成了人体的内部微生物组成结构。
如果长期滥用抗生素,就会杀死大量有益的微生物,破坏人体内部微生物组成结构的平衡性,进一步危害人体的健康。
二、抗菌素滥用的防治策略1. 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抗菌素滥用的根源在于公众的健康意识低下,甚至存在“吃药无须配置”的错误观念。
对于一些常见病和小病小痛,公众应该首选非抗生素治疗的方法,并且应该注意自我保健,增强身体免疫力。
对于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所用的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进行使用,并且根据药品使用说明正确用药。
2. 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和监管医院与诊所在抗生素使用的管理和监管方面要做到严格标准。
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抗生素应用的教育,合理选择施用的抗菌素类型和剂量,并明确告知患者抗生素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与防范措施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与防范措施在医疗领域中,抗生素是一类被广泛使用的药物,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抗生素的滥用现象越来越关注。
本文将探讨抗生素滥用的危害以及一些可行的防范措施。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耐药性问题当抗生素被过度使用时,细菌会逐渐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这是因为抗生素会杀死一部分但不是全部的细菌,剩余的耐药细菌会再次繁殖并进一步传播。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细菌会变得越来越耐药,导致常规治疗方法无法奏效,从而加重患者病情。
副作用与不良反应抗生素滥用还会增加患者出现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包括胃肠道问题、皮肤过敏、器官损伤等。
此外,使用错误的抗生素也可能导致对正常微生物群落的破坏,进而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医疗资源浪费由于抗生素滥用,很多患者都进行了不必要的抗菌治疗,这导致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同时,在给出清楚诊断之前就施用抗菌药物也增加了医保支出,并使得真正需要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可能无法获得及时和必要的药物。
防范措施教育和宣传为了防止抗生素滥用,教育和宣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众需要正确理解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并明白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使用抗生素。
医务人员也应该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向患者解释为什么他们可能不需要抗生素。
定期培训医务人员定期培训医务人员对于降低抗生素滥用非常重要。
通过提供最新的临床指南和共享最佳实践经验,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哪些情况下适合使用抗生素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抗生素。
加强监管措施政府应加强对抗生素销售和处方行为的监管。
建立全面规范的处方准则以及监测系统可以有效遏制滥用现象,并追踪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涉及抗生素使用的情况。
多学科合作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抗生素滥用,需要各学科之间进行合作。
例如,在临床实践中,感染专家、临床微生物学家和临床药剂师等不同角色需要共同努力,共享知识和经验来保证医务人员正确使用抗生素。
结论虽然抗生素在医学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滥用又给我们带来巨大负担。
了解抗生素滥用的风险
了解抗生素滥用的风险抗生素滥用的风险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被公认为医学界的重要工具。
然而,在过去几十年中,抗生素的滥用现象日益严重,给人类健康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抗生素滥用的风险,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一、抗生素滥用的定义所谓抗生素滥用,即对抗生素的不当使用和过量使用。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非必要使用:抗生素经常被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如感冒、流感等,而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此外,在一些轻微的细菌感染中,也常常滥用抗生素,而不给机体充足时间自愈。
2. 过量使用:有些医生在处方时会过度使用抗生素,比如将疗程延长或者增加剂量,这不仅无法提高疗效,反而增加了耐药菌株的风险。
3. 不规范使用:抗生素的使用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例如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正确的剂量和疗程等。
然而,一些医务人员可能由于医学水平不足或医疗条件限制,导致抗生素的应用不规范。
二、抗生素滥用的风险1. 耐药性的出现:抗生素滥用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使得原本有效的抗生素变得无效。
随着耐药细菌的增加,治疗细菌感染的选择性减少,严重时可能无法有效控制感染,甚至导致死亡。
2. 健康风险的增加:过量使用抗生素可能使患者对抗生素产生过敏反应,导致呼吸急促、皮疹、过敏休克等严重症状。
3. 破坏微生态平衡:抗生素并非只杀死有害细菌,它们也会破坏人体内的有益菌群,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调,引发腹泻、便秘等问题。
三、解决抗生素滥用的方案针对抗生素滥用的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 加强教育宣传:向医务人员、患者和公众普及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醒大家在感冒、流感等病毒性感染中不要滥用抗生素,同时强调抗生素只能通过医生处方使用。
2. 加强医疗监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监管,对于滥用抗生素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同时,建立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指南,确保医生的处方行为规范合理。
3. 推动抗菌素研发:与抗生素滥用问题相伴的是新型多重耐药菌的出现。
有关抗生素滥用成因以及合理使用的研究
有关抗生素滥用成因以及合理使用的研究抗生素滥用是指在不正确或过度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导致细菌对药物产生抗药性,使药物对细菌的治疗效果大大降低。
抗生素滥用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系统问题:医生面临着巨大的时间压力,需要尽快给患者提供症状缓解的药物,而抗生素能够迅速减轻炎症和杀灭病菌,因此可能会过度使用抗生素。
此外,医生和医疗机构也可能因为经济利益而推广一些特定的抗生素。
2.患者需求:患者往往希望尽快摆脱疾病的症状,而抗生素通常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提供明显的效果,因此很多人会要求医生开具抗生素。
另外,一些患者也存在误解,认为抗生素是“万灵药”,能够治疗各种不同的疾病。
3.自我用药和非法销售:一些人往往自行购买抗生素并进行治疗,而没有经过医学专业人员的准确诊断,从而可能引发滥用抗生素的问题。
此外,还存在非法销售抗生素的情况,这也加剧了抗生素滥用的程度。
4.缺乏公众对抗生素滥用的认识:部分公众对抗生素滥用的认识不足,缺乏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知识。
缺乏正确的认知,导致对抗生素的需求过高,从而滋生了抗生素滥用的问题。
针对抗生素滥用的问题,我们需要提倡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观念,加强相关研究,推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法:1.加强医学教育:在医学教育中,加强对抗生素的相关知识和合理使用的培训,提高医生和医疗工作人员对抗生素使用原则的认识。
2.设立抗生素使用指南:制定具体的抗生素使用指南,包括适应症、剂量、疗程等方面的规范,帮助医生提供合理的抗生素处方。
3.加强公众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抗生素的正确理解,让患者意识到抗生素不是对所有疾病都有效,并加强生活卫生习惯的宣传。
4.支持抗生素研发:加大对抗生素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开发新的抗生素药物,以应对多重耐药细菌的挑战。
5.加强监管:加强对抗生素的销售和使用的监管,遏制非法销售和乱用抗生素的情况。
6.推动多学科合作:加强医生与药师、微生物学家和流行病学家的合作,共同寻找抗生素滥用的解决方案,并加强抗生素耐药性监测和研究。
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原因及有效措施-药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原因及有效措施-药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抗生素的发现极大推动了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抗生素滥用造成大量耐药菌出现、院内感染和真菌感染发病率显着增加,给感染的控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推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势在必行。
现就我国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管理对策。
1 抗生素滥用的现状我国抗生素滥用情况尤为严重,世界卫生组织资料表明,我国住院患者和外科手术中抗生素使用率分别高达80%和95%,远远超过国际标准规定的30%和欧美发达国家的抗生素使用率22%~25%[1].在一项对1688例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的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抗生素使用率为74.76%,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者占使用抗生素人数的6.09%,指征不符合标准者占38.04%,抗生素联用过多占31.31%,疗程过长占9.09%,抗生素更换频繁者占8.08%,联用不合理者占7.40%[2].2 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分析2.1 社会因素:目前我国对抗生素的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尽管已有相关规定、使用指南等政策出台,但对抗生素的销售和市场监管力度仍然欠缺,导致抗生素生产厂家及经销商为追求经济利益违反规定、钻制度的空白扩大产品生产销售,加剧了抗生素滥用的现象。
2.2 医方因素:医师对抗生素的应用指征、标准及方法、不良反应理论水平欠缺或不遵循指南用药,单纯追求近期疗效大剂量、长期、联合、广谱应用抗生素。
对抗生素的应用指征、剂量、疗程、配伍、给药方式等判断错误。
受当前医疗环境影响,医师为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倾向于选择高级别、广谱、进口抗菌药以保证疗效,达到快速控制病情的目的,忽视了药物不良反应和产生耐药菌的严重后果。
部分医疗机构条件有限、药敏试验耗时过长费用较高等使得医师很少应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用药,多数情况下经验性用药。
观念错误导致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或不合理的预防性用药。
抗生素滥用研究综述
抗生素滥用研究综述抗生素滥用是指在临床上过度使用或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这种现象严重威胁着公众的健康,并增加了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抗生素滥用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本篇综述旨在综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系统地回顾和总结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原因以及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总体情况: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
但是,过度或滥用抗生素会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这是指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抵抗的能力增强。
据统计,全球超过一半的抗生素处方并没有按照规定使用,其中包括不必要的使用、剂量不合理、使用时长不足等情况。
此外,抗生素在医疗环境以外的滥用情况也很普遍。
滥用原因:1.临床医生缺乏抗生素使用的准确判断:由于许多临床医生对细菌感染的准确判断不足,容易过度使用抗生素。
2.医疗体系的问题:有些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导致抗生素滥用的情况更加突出,这是由于医生需要尽快控制病情,并缺乏足够详细的病原菌检测设备。
3.患者和公众对抗生素使用的误解:患者或公众普遍对感染抗生素的疗效产生错误认识,常常要求医生开具抗生素处方,甚至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
健康影响:1.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抗生素滥用使得细菌的耐药性增加,从而导致细菌感染难以治疗,甚至出现多药耐药情况,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困扰。
2.不良反应的增加:抗生素过量使用可能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风险,例如肠道紊乱、过敏反应等。
3.经济负担的加重: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使得治疗难度加大,同时也增加了经济负担,因为患者需要开高价抗菌药物来治疗。
对策建议:针对抗生素滥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应对这一问题:1.加强医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临床医生判断和准确处方的能力。
2.加强公众对抗生素的教育宣传,提高其对抗生素滥用的认识,避免自行滥用。
3.建立更加完善的临床诊断体系,提高感染的准确诊断水平,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4.完善医疗体系设施,提供更好的感染识别和检测设备,以便准确判断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疗。
中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其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中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其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中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其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引言抗生素作为一类重要的药物,对细菌感染等疾病的治疗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还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全面探讨中国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并深入研究其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一、抗生素滥用的现状1. 抗生素过度使用的主要原因抗生素在中国被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包括:医疗机构和患者对抗生素的滥用和过度使用、农业中抗生素的滥用以及销售渠道的不规范。
医疗机构和患者对于治疗感冒、发烧等病症过度倚赖抗生素,而且在购买抗生素时不需要处方,忽略了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的特性。
农业中,由于为了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农民往往过度使用抗生素来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
此外,一些小药店和网络销售平台存在不合规的销售抗生素行为,使抗生素的滥用更加严重。
2. 抗生素滥用带来的危害抗生素滥用不仅导致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还给人体健康带来潜在的风险。
过度使用抗生素会破坏人体的自身免疫系统,降低机体对真正致病菌的防御能力,使病情加重。
此外,由于抗生素残留在食物中,长期摄入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慢性毒害,并对微生物群落的平衡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抗生素滥用也存在环境风险,例如,通过污水进入水体,抗生素可能导致水体生态系统的破坏。
二、抗生素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1. 抗生素进入环境的途径抗生素进入环境主要通过人类和动物的排泄物、农田灌溉和药物生产等渠道。
人类和动物服用抗生素后,尿液和粪便中的残留物进入下水道和环境中。
农田灌溉中使用肥料和农药中,抗生素也可能被带入土壤和地下水。
此外,药物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也是抗生素进入环境的一大来源。
2. 抗生素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抗生素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主要通过监测水体、土壤和农产品中的抗生素残留来进行研究。
研究发现,中国的水体中普遍存在抗生素的残留物,尤其是在城市地区的污水处理厂出口。
论述中国抗生素的滥用问题
论述中国抗生素的滥用问题摘要: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作为最早抗菌药物成功的解决了临床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难题,随后问世的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又使肺炎、肺结核的死亡率降低了80%。
那是,曾有人断言:人类战胜细菌的时代已经到来。
当时,全球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约为700万。
但是40年后这一数据猛增至2000万。
老一代抗生素药物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新一代的抗生素药物临床寿命越来越短,院内交叉感染增加,医生被逼到无药可用的尴尬境地,于是人们愕然了。
世界卫生组织在遏制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全球战略中指出:全球因感染而造成死亡的病例中,急性呼吸道感染、感染性腹泻,麻疹、艾滋病、疟疾和肺结核占85%以上,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对一线药物的耐药性已从零到了几乎100%。
于此同时,新药物来源逐渐枯竭,形式万分严峻,于是又有专家预言:如此不反,人类将进入“后抗生素(抗菌药物)时代”,即回到抗菌药物发现前的黑暗时代。
关键词:抗生素,合成抗菌药物,耐药性,滥用危害,防治措施一、抗生素的定义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某些微生物对另外一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把这种现象称为抗生。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终于揭示出抗生现象的本质,从某些微生物体内找到了具有抗生作用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称为抗生素,如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灰色链丝菌产生的链霉素都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所以人们把由某些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对某些其他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称为抗生素。
由于最初发现的一些抗生素主要对细菌有杀灭作用,所以一度将抗生素称为抗菌素。
但是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发展,陆续出现了抗病毒、抗衣原体、抗支原体,甚至抗肿瘤的抗生素也纷纷发现并用于临床,显然称为抗菌素就不妥,还是称为抗生素更符合实际了。
抗肿瘤抗生素的出现,说明微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除了原先所说的抑制或杀灭某些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之外,还具有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或代谢的作用,因此现代抗生素的定义应当为:由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能抑制微生物和其他细胞增殖的物质叫做抗生素。
论述中国抗生素的滥用问题
论述中国抗生素的滥用问题内容摘要: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1929年英国学者Fleming 首先发现了青霉素,1941年应用于临床。
抗生素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发现,它使人类的平均寿命至少延长了10年。
抗生素是由某种微生物所产生的,在低浓度下对别种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
抗生素的作用范围广,对细菌、病毒、真菌甚至肿瘤都可起到抑制或杀灭作用。
因此,依据抗生素的作用对象,可分为抗细菌作用、抗病毒作用及抗真菌作用抗生素等。
抗菌药是通常指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作用范围较窄,包括针对细菌的抗生素外,还包括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如磺胺类及喹诺酮类等。
★滥用抗生素现象分析抗生素市场占有率过高中国抗生素销售额占前100位药品销售额的47%,而欧美国家为10%左右。
据统计,在2002年中国医用抗感染药物市场规模达到了345亿元人民币。
医院抗生素使用量过大美国及英国等发达国家医院抗生素使用率为22%~25%,而在中国则为67%~82%,其中有40%以上的抗生素用于预防感染。
另外,在预防性用药的病人中半数属于使用不当,使用抗生素病人中1/3以上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畜牧业中使用量过多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使用抗生素治疗畜禽疾病更加广泛,致使各种肉类及奶制品中抗生素含量常超出规定[1]。
★滥用抗生素的原因分析社会因素1)生产厂家过多,竞争过于激烈,造成恶性市场竟争,给医师使用抗生素造成不少困难。
2)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从2004年7月1日起,抗生素必须凭处方购买,但目前仍然可以在药店容易买到抗生素药品,致使抗生素市场泛滥。
3)临床药师指导用药不够普及,缺乏临床药师的培训和临床药师指导治疗的制度[2]。
医务人员因素医师滥用抗生素的原因主要是与未能掌握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和方法有关[3]。
1)经常把抗生素当作安慰剂使用,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疾病,部分医师总觉得不用抗生素就不放心。
2)分不清抗生素和消炎剂的区别,抗生素不是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的,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而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
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其对策
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其对策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药物之一。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抗生素滥用问题也日益严重。
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及其对策,已成为当前医疗卫生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1.医生开药不规范在我国,许多医生在开药时,往往会过度使用抗生素,甚至是不必要的抗生素。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医生对抗生素的认识不够深入,或者是为了迎合患者的需求而开药。
2.患者自行购买抗生素在我国,许多患者在感冒、发烧等症状出现时,会自行购买抗生素进行治疗。
这种行为不仅容易导致抗生素滥用,还可能会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
3.养殖业抗生素滥用在我国,养殖业中也存在抗生素滥用的现象。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许多养殖场会将抗生素添加到饲料中,这不仅会导致抗生素在食品中的残留,还会导致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强。
二、抗生素滥用的危害1.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抗生素滥用会导致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强,从而使得抗生素的治疗效果降低。
这不仅会增加患者的治疗难度,还会增加医疗费用。
2.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抗生素滥用还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这些不良反应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增加医疗费用。
3.影响公共卫生抗生素滥用还会影响公共卫生。
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增强,一些原本可以治愈的疾病变得难以治愈,从而增加了疾病的传播风险。
三、抗生素滥用的对策1.加强医生的培训为了减少抗生素滥用,需要加强医生的培训。
医生需要了解抗生素的使用原则,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2.加强患者的教育为了减少患者自行购买抗生素的行为,需要加强患者的教育。
患者需要了解抗生素的使用原则,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3.加强养殖业管理为了减少养殖业中的抗生素滥用,需要加强养殖业的管理。
养殖场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禁止将抗生素添加到饲料中。
4.加强监管为了减少抗生素滥用,需要加强监管。
政府需要加强对医疗机构、药品销售渠道、养殖业等领域的监管,严厉打击抗生素滥用行为。
抗生素的滥用综述
抗生素的滥用综述【摘要】:近年来,抗生素的用药安全问题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随着抗生素适应症的逐步扩大,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普遍,不仅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多,细菌耐药性加重,而且浪费了巨大的卫生资源,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长期使用抗生素的人,若剂量不足时,病原体会通过产生使药物失活。
目前,很多国家已对抗生素的使用采取了严格的限制和控制制度,防止抗生素滥用。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抗生素的使用及其不良现象,使我们更好的应对。
【关键词】:抗生素滥用抗菌药物抗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
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
一.现状抗生素的研究耐药菌感染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同时将研发线中新型抗生素缺乏这一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迫于公众舆论的压力,美国当局唯有把宝押在新出台的《抗生素临床试验指导原则》上,希望能帮助解决抗生素缺乏的问题。
耐药菌感染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同时将研发线中新型抗生素缺乏这一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迫于公众舆论的压力,美国当局唯有把宝押在新出台的《抗生素临床试验指导原则》上,希望能帮助解决抗生素缺乏的问题。
两篇《Nature》文章:延伸三维复合体与抗生素的作用方式。
对于目前市场上获得的抗菌素药物发展情况,碳青霉烯类和复方耐酶抗生素是近几年原料药市场的开发热点。
据2010年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报告显示:在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中,美罗培南的耐药性高达58.3%、亚胺培南的为57.1%;在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监测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的细菌耐药率为5.9%,头孢派酮/舒巴坦钠的细菌耐药率为6.5%。
由此可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必将会受到临床特殊监管,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征求意见稿)》把大部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列入特殊类管理便可略见一斑。
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原因及对策探讨
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原因及对策探讨一、本文概述抗生素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药物,对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然而,在我国,抗生素的滥用现象日益严重,这不仅威胁到公众的健康安全,也加剧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和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我国抗生素滥用的现状,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文章将首先概述抗生素滥用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然后从多个维度分析滥用现象的成因,包括患者认知误区、医生处方习惯、药品监管不足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旨在改善抗生素使用行为,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并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期望能为我国抗生素滥用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
二、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分析在我国,抗生素滥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滥用抗生素不仅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还可能对社会经济造成深远影响。
当前,抗生素滥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抗生素在医疗领域的滥用现象尤为突出。
一些医生和患者对抗生素的认识存在误区,将其视为“万能药”,对于许多并不需要抗生素治疗的疾病,也随意开具或自行服用抗生素。
这种滥用行为不仅可能无效治疗疾病,反而可能引发抗药性,使抗生素失去疗效。
抗生素在农业和畜牧业中的滥用也不容忽视。
为了促进动物生长、预防疾病,许多农场和养殖场大量使用抗生素。
这不仅可能导致动物体内的抗生素残留,威胁食品安全,而且也可能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类,增加抗药性风险。
再次,抗生素滥用还表现在药店和网络的非处方销售上。
一些药店和网络平台对抗生素的销售管理不规范,使得消费者可以轻易购买到抗生素,进一步加剧了抗生素滥用的问题。
我国抗生素滥用现状十分严峻,亟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这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高公众对抗生素的正确认识,规范抗生素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三、抗生素滥用原因分析患者自身对抗生素的认知误区是导致滥用现象的重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生素的滥用综述
【摘要】:近年来,抗生素的用药安全问题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随着抗生素适应症的逐步扩大,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普遍,不仅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多,细菌耐药性加重,而且浪费了巨大的卫生资源,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长期使用抗生素的人,若剂量不足时,病原体会通过产生使药物失活。
目前,很多国家已对抗生素的使用采取了严格的限制和控制制度,防止抗生素滥用。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抗生素的使用及其不良现象,使我们更好的应对。
【关键词】:抗生素滥用抗菌药物
抗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
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
一.现状抗生素的研究
耐药菌感染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同时将研发线中新型抗生素缺乏这一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迫于公众舆论的压力,美国当局唯有把宝押在新出台的《抗生素临床试验指导原则》上,希望能帮助解决抗生素缺乏的问题。
耐药菌感染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同时将研发线中新型抗生素缺乏这一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迫于公众舆论的压力,美国当局唯有把宝押在新出台的《抗生素临床试验指导原则》上,希望能帮助解决抗生素缺乏的问题。
两篇《Nature》文章:延伸三维复合体与抗生素的作用方式。
对于目前市场上获得的抗菌素药物发展情况,碳青霉烯类和复方耐酶抗生素是近几年原料药市场的开发热点。
据2010年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报告显示:在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中,美罗培南的耐药性高达58.3%、亚胺培南的为57.1%;在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监测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的细菌耐药率为5.9%,头孢派酮/舒巴坦钠的细菌耐药率为6.5%。
由此可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必将会受到临床特殊监管,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征求意见稿)》把大部
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列入特殊类管理便可略见一斑。
另外,复方抗生素虽然耐药率较低,但其临床有效性深受医疗界争议。
因此,对于抗生素生产企业来说,树立理性的开发思路、关注临床合理用药趋势对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综观国际药品发展,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已成为全球性趋势,市场监管政策的不断加强和技术创新的持续升级正日益改变着抗生素的用药结构和市场格局。
原料药发展需要质量和成本优势,但更需要满足终端需求的高性价比的疗效价值优势,中国在优化抗生素原料药产业结构、提升综合质量标准与环保体系水平方面仍需要更上一层楼。
二.现状滥用抗生素情况很普遍
现在的家长最看不得孩子生病受罪,一感冒发烧就给他们大量地用最高级的抗生素,其实这只会导致人体的耐药性不断增加,对身体没有任何好处!调查显示,中国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为56%,其中最高者接近99%;而国外的平均数字为30%。
国内听凭广告随意购药、无处方用药、无指征用药、频繁更换抗生素、疗程过长等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普遍存在。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医生乐于为患者使用最新、最高端的抗生素,而患者由于“立竿见影看疗效”的心理,也同样乐于使用医生推荐的新型广谱抗生素,其结果是患者在遭遇了“高药费”之后,还产生了“高耐药性”。
耐药性越强,意味着感染率和死亡率越高。
也就是说,如果你感染上耐药菌,病死的几率就增大了,很有可能“无药可治”。
据专家推算,2005年我国因抗生素耐药细菌感染导致数十万人死亡。
在食品安全方面,如果不限制抗生素的滥用,“抗生素污染”食品将严重损害国民健康,降低民族素质。
目前,抗生素在养殖业中的应用也很普遍,这些药物并非用于治疗生病的动物,而是用于预防动物生病及添加饲料促进动物生长,这样的做法,已在养殖业内达成共识。
后果是农场周围的空气和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零售的肉和蛋类,甚至是野生动物体内都出现了抗生素。
这些抗生素的残余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并蓄积,它不仅会导致器官发生病变,而且能把人体变成了一个培养“超级细菌”的小环境。
医学专家指出,现在有许多携带“超级细菌”的患者,既没有传染病史,也没有住过医院,病因
很可能与食品中抗生素滥用有关。
三.抗生素的作用
( 1 )抗生素则能选择性地作用于菌体细胞DNA 、RNA 和蛋白质合成系统的特定环节,干扰细胞的代谢作用,妨碍生命活动或使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而不同于无选择性的普通消毒剂或杀菌剂。
抗生素的抗菌活性主要表现为抑菌、杀菌和溶菌三种现象。
这三种作用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
抗生素抗菌作用的表现与使用浓度、作用时间、敏感微生物种类以及周围环境条件都有关系。
( 2 )抗生素的作用具有选择性,不同抗生素对不同病原菌的作用不一样。
对某种抗生素敏感的病原菌种类称为该抗生素的抗生谱(抗菌谱)。
例如淡紫灰链霉菌产生的卮立霉素只对少数病毒有医疗作用,对细菌、真菌和其他多数病毒都没有作用。
广谱抗生素对多种病原菌有抗生作用,例如青霉素对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都有良好药效,链霉素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都有良好药效,对结核杆菌有特殊的疗效。
( 3 )有效作用浓度。
抗生素是一种生理活性物质。
各种抗生素一般都在很低浓度下对病原菌就发生作用,这是抗生素区别于其他化学杀菌剂的又一主要特点。
各种抗生素对不同微生物的有效浓度各异,通常以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最低浓度作为抗生素的抗菌强度,简称有效浓度。
有效浓度越低,表明抗菌作用越强。
四.滥用抗生素的后果
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不仅导致药品不良事件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而且会导致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这样的事有逐步增加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
如环丙沙星刚上市时敏感性很高,但短短几年时间耐药率已从零上升为60%-70%甚至更高,同时,也造成严重经济负担。
40年代,青霉素作为最早抗菌药物,成功地解决了临床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难题,随后问世的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又使肺炎、肺结核的死亡率降低了80%。
那时,曾有人断言,人类战胜细菌的时代已经到来。
当时,全球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约为700万。
但是,四十年后这一数字猛增至2000万。
老一代的抗菌药物失去了原有作用,新一代的抗菌药物的临床寿命越来越短,院内交叉感染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出警告:“滥用抗生素将使人类回到无抗生素的时代。
”正是由于滥用抗生素,一些原本容易治疗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有了新的变化,原本有效的抗菌药物已经不能有效控制感染了,一些致病菌耐药性发生和传播的势头令人瞠目。
其实对于我们认为的“好药”用得不好反而会适得其反,如大量高级抗生素的使用会引起肠道菌种出现紊乱,过多杀死体内好的细菌,男性精子的数量和质量下降,导致不育症发病率越来越高等。
他举例说,目前临床治疗中对付金黄色葡萄球菌用"万古霉素"很有效,但千万不要滥用,否则万一出现耐药,病人一旦出现严重感染就会无药可治,只能等死。
其不良效果主要有以下方面:
1.诱发细菌耐药:病原微生物为躲避药物在不断变异,耐药菌株也随之产生。
目前,几乎没有一种抗菌药物不存在耐药现象。
2.损害人体器官:抗菌药在杀菌的同时,也会造成人体损害,如影响肝、肾脏功能、胃肠道反应及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导致二重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肠道都有细菌寄生,寄殖菌群在相互拮抗下维持着平衡状态。
如果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敏感菌会被杀灭,而不敏感菌乘机繁殖,未被抑制的细菌、真菌及外来菌也可乘虚而入,诱发又一次的感染。
4.成为社会危害:滥用抗菌药物可能引起一个地区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对感染的治疗会变得十分困难,这样发展下去,人类将对细菌束手无策。
针对目前很多抗生素在药房里可以随便买到,许多市民听凭广告随意购药用药的现象,专家呼吁必须将抗生素的处方权交还给医院医生,以有效减少目前因滥用抗生素带来的日益严重的耐药后果。
五.注意事项
使用抗生素“三不政策”,记住以下的“三不政策”,并且在生活当中实践,就可以让病菌无计可施。
1.不自行购买———抗生素是处方药,不要自己当医师,有病一定要去看病!
2.不主动要求———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所以要在确定细菌感染时才
有疗效,这就需要专业的评估。
如果是感冒就医,有90%的感冒都不是细菌感染,而且抗生素并不能加速复原,不必主动向医师要求开抗生素。
3.不随便停药———抗生素治疗针对不同的细菌及目的,有一定的疗程,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就要乖乖地按时服药,直到药物吃完为止,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以免制造出抗药性细菌而让它伺机而起。
【参考文献】:
[1].抗生素的合理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年10期
[2].王琼,我院儿童抗生素的使用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04期
[3].王芸,顾觉奋,我国儿童抗生素滥用现状概述[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