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4942b4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2.png)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一脉相承,是指这几大理论成果之间贯穿着的共同的东西。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二是“中国化”。
一方面,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这个根结出的理论果实。
马克思主义是它们共同的思想根源和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领导中国人民始终坚持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它们都致力于探索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唯一宗旨,都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本质上,这几大理论成果在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上,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同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
另外,这几大理论成果又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础上,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自己的目标,这一点也是一致的。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这几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不同时期所进行的理论思考和创造。
它们都是既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又将其和中国的民族特点、文化传统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同时,它们又都致力于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经验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提炼,从而使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点也是一致的,一脉相承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又是与时俱进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作为相对独立的理论形态,后形成的理论是在前理论基础上的新发展。
它们之间不仅仅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更是后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立足于新的社会实践,不断发展创新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基础是发展着的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提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课题。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毛概
![毛概](https://img.taocdn.com/s3/m/0b4c5d7027284b73f2425077.png)
第一章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P4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P5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P9、P13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四、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P22主要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毛概期末复习
![毛概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7d564f719e8b8f67c1cb975.png)
毛概期末复习范围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为什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虽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它的具体运用,却要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
2、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历史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选择: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并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11ebca9ba0d4a7303763a55.png)
马克思主义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过程产生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两大理论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作为根本路线,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个理论体系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着重思考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在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和最新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有着共同的“根”,这个“根”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两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理论基础。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真题解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贯穿这两大理论成果始终,并体现在两大成果各个基本观点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 )A.群众路线B.独立自主C.实事实是D.改革创新答案: C解析:这道单选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考点。
毛概课后题答案
![毛概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e9987048d7c1c708a145a6.png)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优秀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两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概论知识点总结
![概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dea6950c850ad02de804160.png)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①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③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它们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①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②实事求是是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③实事求是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
(注意理解辨析)(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①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帝国主义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使近代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②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中国革命主要地就是打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就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③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理解及其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理解及其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c1e4eb6700abb68a982fb62.png)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理解及其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问题,这两大理论成果,形成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理论内容和时代特点。
与此同时,这两大理论成果又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都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领导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各个历史阶段,始终坚持不渝地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和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出发,它们都致力于探索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基本原理出发,它们都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唯一宗旨;从马克思主义坚持人类社会必将走向这一原理出发,它们都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始终坚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必然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理论特点是实事求是,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特点,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并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规划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以“两手抓”为重要内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实事求是,在改革发展稳定、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意义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5afdfe4b8f67c1cfad6b854.png)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内涵和重大意义内容摘要: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者一脉相承,后者是对前者的进一步发展与升华。
二者都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明道路,为人民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大意义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起,中国共产党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然而,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可知,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众所周知,中国国情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历史也证明,我们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生搬硬套,因此,我们需要将马克思主义进行改造,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改造成适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经过不懈努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终于有了重大进展,有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中,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而且,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观点,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内容。
这个思想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大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等。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1。
毛概论述题
![毛概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78fb98d1c1c708a1284a44a1.png)
论述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答: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历史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就是指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第一,二者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第二,二者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基本点。
两大理论成果不仅一脉相承,而且是与时俱进的:第一,二者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但从二者历史联系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二者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时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进行了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2、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答:(1)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
(2)这一理论体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
(3)这一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
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当代中国,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没有什么其他的能够解决中国当代实际问题的马克思主义。
所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3.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怎样?答:邓小平辩证地阐明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相互关系,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毛概2013版课后作业答案
![毛概2013版课后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2f6e25915f804d2b16c1ff.png)
课后作业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P4科学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P5-6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P9-154、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P18-23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P29-30第二章新民主主义理论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P38;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P41(2必然性,3条实现途径)2、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44-463、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P48-494、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统一战线:结成统一战线的2个必然性原因和3种可能性原因。
P49—50统一战线的内容(2个联盟)P50我党领导统一战线的经验P50武装斗争:武装斗争的必然性、依靠谁?谁领导?为了谁?怎样进行武装斗争?P51党的建设:P51-52三大法宝的相互关系:P53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P57,第二段2、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P58,最后一段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P66-67,3条4、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P71—73,5条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理论成果?P75-84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初步探索的其他成果: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步骤;关于经济建设方针;关于所有制结构;关于经制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关于科学和教育;关于知识分子工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ddc9811b52acfc789ebc929.png)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分别是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它们辨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遵循。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正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党开创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将群众路线作为根本工作路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本路线。
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毛泽东思想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等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思想营养和理论素材。
例如,毛泽东思想中提出的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确认识把握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等,这些正确思想对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几个发展阶段的完善和发展,为毛泽东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
毛概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毛概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4f8a2c2f60ddccda38a02b.png)
毛概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1)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A.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只有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才能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做出呵护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1.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2020修订版)(最新编写)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2020修订版)(最新编写)](https://img.taocdn.com/s3/m/ad17b3c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e.png)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2013修订版)第一章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概括地说,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
历史地位: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三,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4.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发展战略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085bb8284ac850ad0242ed.png)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答:科学内涵: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答: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理论;6,党的建设历史地位:第一,在理论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在实践上,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在精神方面,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4.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答:历史地位: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5.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答: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首先,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内容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完整的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毛概课
![毛概课](https://img.taocdn.com/s3/m/bfd5aa2faf45b307e87197c9.png)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他们都有同样的“根”,这个“根”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2、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合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实践的迫切要求。
第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就要求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第二,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为生产力的发展扫除障碍。
第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实现这些目标,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4、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哪些新的内容和特点?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是什么?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83c680d2af90242a895e556.png)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研究作者:刘璐来源:《学理论·下》2017年第02期摘要:学术界在研究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时,首先必须要回答其中至关重要的三个问题。
一是毛泽东思想中社会主义建设内容的评价;二是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开端;三是评定两次理论飞跃的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
厘清这三个问题才能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两大理论成果;历史开端;相互关系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027-02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分别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对于他们之间的关系问题,学术界存在诸多探讨和争论。
不论持何种观点,学者们在分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系过程中始终绕不开三个基本问题。
一、毛泽东思想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在讨论二者关系之前,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正确看待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部分。
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于毛泽东思想与他本人晚年所犯的错误已有区分,并且表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也即,毛泽东思想中不仅仅涵盖了革命时期的理论成果,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同样提出了思想成果。
毛泽东思想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理论成果体现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
1956年,鉴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中共中央开始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建设方面。
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应积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探索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一条道路。
正如他所说:“1956年4月的《论十大关系》,开始提出我们自己的建设路线、原则和苏联相同,但方法有所不同,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
”[1]这种一切从实际出发,探索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给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以方法论指导。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2194cbb14e852459fb5716.png)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优秀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两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ca575ff65ce050877321321.png)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7月成立至今就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前者是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后者是关于中国建设的理论。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理论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完成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不同历史任务而接力探索的创造性理论成果:两者之间虽有区别但一脉相承、与时俱进,都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创性和基础性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它们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同一性又具有各自的特色和不同之处,它们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中,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创性和基础性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它们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同一性又具有各自的特色和不同之处,它们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
要论证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首先要关注它们各自的产生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都经历了曲折的产生过程。
党在经历了造成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和造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之后,才逐渐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继而来探讨两大理论成果的相互关系。
根据查阅教科书,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化两大理论成果理解及其关系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化两大理论成果理解及其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af33cf227284b73f342506c.png)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理解及其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问题,这两大理论成果,形成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理论内容和时代特点。
与此同时,这两大理论成果又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都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领导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各个历史阶段,始终坚持不渝地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它们都致力于探索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基本原理出发,它们都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唯一宗旨;从马克思主义坚持人类社会必将走向共产主义这一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出发,它们都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始终坚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必然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理论特点是实事求是,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特点,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并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规划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以“两手抓”为重要内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实事求是,在改革发展稳定、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毛概论述题答案
![毛概论述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a969f56bec0975f565e249.png)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成果的关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首先,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思想。
最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成果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论成果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它们都坚持了实事的思想路线,实事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成果的精髓。
首先,实事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其次,实事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成果基本容的各个方面。
最后,实事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4、什么是新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主义的国。
新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
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既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理论体系,又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它还包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部分内容。
从实践上说,没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就谈不上建设社会主义,也就不会有关于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
从理论上说,毛泽东思想中已经包含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要走自己的道路、要适合本国国情的论述,这些论述成为特色理论的滥觞。
所以,特色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二者并不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而是一脉相承地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有着共同的“根”,这个“根”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
着重思考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在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最新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