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出制剂和中药新剂型

合集下载

大学药学-药剂学-常见剂型考点专题

大学药学-药剂学-常见剂型考点专题

药剂学——专题一常见剂型考点专题药剂学考什么?冲刺班思路1.查漏补缺,回顾基础班重要内容2.重新整合,分专题分专项训练3.直击考点:图片、总结、口诀、表格大串讲4.辅以习题专题一常见剂型考点专题常用剂型总结》固体: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液体: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溶胶剂、混悬剂、乳剂、芳香水剂、醑剂、糖浆剂》灭菌:注射剂、输液、注射用无菌粉末、眼用制剂、其他》浸出制剂:汤剂、合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煎膏剂》其他:软膏剂、眼膏剂、凝胶剂、硬膏剂、栓剂、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概念、特点、分类、制备(方法、工艺流程)、质量要求、质检方法一、固体制剂1.散剂考点1——特点:易分散,起效快,适于婴幼儿;易吸湿考点2——干燥失重2.0%(中药水分9.0%)考点3——粒度:口服细粉,儿童、局部用、烧伤、严重创伤最细粉,眼用极细粉最细粉全部通过六号筛,并含能通过七号筛(120目,125μm)不少于95%的粉末考点4——工艺流程:物料→粉碎→过筛→混合(+辅料)→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考点5——混合方法:比例相差大-等量递增法,小剂量毒剧药-倍散2.颗粒剂考点1——特点:可包衣,防潮、缓释、肠溶考点2——粒度:不能通过一号筛+能通过五号筛≯15%考点3——干燥失重2.0%(中药水分8.0%)考点4——溶化性:5min,混悬(溶化性×)考点5——制备流程3.片剂考点1——分类口服片:普通片、包衣片咀嚼片、口崩片、分散片、泡腾片缓释片、控释片、肠溶片、多层片口腔用片:舌下片(全)、含片(局)、口腔贴片外用片:阴道片、阴道泡腾片、植入片、皮下注射用片其他:溶液片/可溶片(口服、外用、含漱)中药片剂分类全浸膏片、半浸膏片、全粉末片、有效成分片(提纯片)总结:有关片剂分类的常见考点①舌下片:避免肝脏首过、急症②咀嚼片:甘露醇、山梨醇、蔗糖③分散片:难溶性药物加水迅速崩解分散后口服、含于口中吮服或吞服④可溶片:临用前溶解于水,口服、外用、含漱⑤口崩片:口腔中可快速崩解或溶解适用:小剂量原料药物,吞咽困难或者不配合服药的患者考点2——崩解时限分散、可溶:3,舌下、泡腾:5普通:15,薄膜衣:30,肠溶:60QIAN可溶内外用,崩解快舌下分手吃泡面,35分钟就搞定素颜一刻钟,穿衣半小时入肠一小时,溶散成碎粒考点3 ——片剂常用辅料(赋形剂)分类、缩写①稀释剂(填充剂)——主药<50mg,助成型淀粉、预胶化淀粉、乳糖、糊精、蔗糖、MCC、甘露醇、山梨醇、无机钙盐(磷酸氢钙/碳酸钙/硫酸钙)②润湿剂、黏合剂——结合水、乙醇;淀粉浆、**纤维素、PVP、PEG、明胶③崩解剂——迅速碎裂干淀粉、CMS-Na、L-HPC、CCMC-Na、PVPP、泡腾④润滑剂——润滑MS、微粉硅胶、滑石粉、氢化植物油、PEG、月桂醇硫酸酯钠/镁⑤其他:着色剂、芳香剂、甜味剂(阿司帕坦)QIAN片剂四大辅料填充吃饱靠淀粉糖精乳钙也得补水醇润湿浆黏合聚胶纤维少不了崩解破坏干淀粉取代泡腾交联聚润滑得擦镁粉油皮衣大哥月月镁考点4——不加崩解剂的片剂长效片:缓释片、控释片口含片舌下片咀嚼片植入片中药:全粉片、半浸膏片考点5——崩解剂作用机制毛细管膨胀产气其他:酶解作用、可溶性原辅料遇水崩解、蚀解、表面活性剂改善润湿性考点6——片剂制备工艺1.制粒压片法制粒目的:改善物料流动性、可压性①湿法制粒压片:不适用于湿热敏感、易溶性物料②干法制粒压片(压大片法)2.直接压片法①粉末或结晶直接压片法:MCC、可压性淀粉、乳糖、微粉硅胶②半干式颗粒压片法(药物+空白颗粒)考点7——湿法制粒技术工艺流程制颗粒方法:挤压、转动、高速搅拌、喷雾流化床制粒(一步制粒):在一台设备中完成混合、制粒、干燥过程崩解剂加入方法:内加法、外加法、内外加法考点8——片剂制备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原因裂片、松片、黏冲、片重差异超限、崩解迟缓、溶出超限、药物含量不均匀裂片粉多塑性差松片太软不够黏崩解迟缓压力大黏性太强性能差溶出超限不崩解颗粒过硬溶解差含量不均片重异混合度差会迁移考点9——片剂包衣的目的考点10——片剂包衣糖包衣:隔离/粉衣/糖衣(糖浆+滑石粉)/有色糖衣/打光薄膜包衣组成代表材料高分子包衣材料胃溶(普通)、肠溶、水不溶(缓释)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增塑剂非水溶:椰子油、甘油三醋酸酯释放速度调节剂(致孔剂)水溶性:蔗糖、氯化钠、表面活性剂、PEG遮光剂:二氧化钛其他溶剂:乙醇、丙酮,着色剂考点11——片剂高分子包衣材料包衣类型代表材料HPMC、HPC、HEC、MC、PVP胃溶型(普通型)聚丙烯酸树脂Ⅳ号虫胶、聚丙烯酸树脂Ⅰ、Ⅱ、Ⅲ肠溶型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HPMCP)水不溶型(缓释型)乙基纤维素(EC)醋酸纤维素(CA)聚丙烯酸树脂EuRS、EuRL4.胶囊剂考点1——4类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胶囊剂的主要囊材:水溶性明胶药物的水溶液/稀乙醇液→囊壁溶化易风化药物→囊壁软化吸湿性药物→囊壁干燥脆裂易溶性刺激性药物→溶解后局部浓度过高QIAN 风湿病怕凉水刺激考点2——水分:9.0%(中药)考点3——崩解时限:硬30min,软1h 考点3——空胶囊的附加剂增塑剂:甘油、山梨醇增稠剂:琼脂遮光剂:二氧化钛考点4——软胶囊制法:滴制法、压制法5.滴丸考点1——滴丸的特点①液体药物固体化②稳定性提高③发展了多种剂型④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考点2——滴丸剂的基质①水溶性基质PEG、肥皂类、硬脂酸钠、甘油明胶冷凝液选择——液状石蜡、植物油、二甲硅油②脂溶性基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虫蜡冷凝液选择——水、乙醇、酸或碱性水溶液6.膜剂VS涂膜剂√膜剂:原料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可口服、外用。

中药制剂学 7浸出药剂

中药制剂学 7浸出药剂

第四节 糖浆剂
一、概述 1.含义: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 水溶液。中药糖浆剂含糖量应不低于45%( g/ml ); 西药糖浆剂应不低于65%( g/ml )。 2.分类: ①单糖浆 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浓度85%(g/ml)或 64.72%(g/g)。不含药,用作液体药剂的矫味剂、润 湿剂、助悬剂及固体制剂的黏合剂。 ②药用糖浆 为含药物或药材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 液,具有相应的治疗作用。 ③芳香糖浆 为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 液。主要用作液体药剂的矫味剂。
例 小青龙合剂 [处方] 麻黄125g 桂枝125g 白芍125g 干姜125g 法半夏188g 细辛62g 五味子125g 甘草(蜜炙)125g [制法] ①以上8味,细辛、桂枝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 后的药液另器收集; ②药渣与白芍、麻黄、五味子、甘草加水煎煮至味尽, 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和蒸馏后的药液合并,浓缩至 约1000ml。 ③法半夏、干姜按照渗漉法,用70%乙醇作溶剂,浸 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液浓缩后,与上述药液合并,静 置,滤过,浓缩到1000 ml ,加入防腐剂适量与细辛 桂枝挥发油,搅匀,即得。
多数供内服,少数供外用。
制法 1.溶解法 2.稀释法 3.渗漉法 4.浸渍法 浓度:一般药材20%(g/ml) 毒剧药物为10%(g/ml)
矫味剂着色剂
可加糖或蜂蜜
矫味剂着色剂
不加
冷浸法制备酒剂
药材
上清液
規定量溶媒
残渣除去
上清液
澄明液
滤过
合并/静置
容器/攪拌 浸出方法:
搅拌1次/日、7日后搅拌1次/周, 浸渍30日至半年。
硬的中药应———;分解产物有效的中药 应———;气清味薄的中药应———;花粉、 附绒毛的应———;胶类或糖类中药应—— —; 贵重中药应———。

执业中药师基础精讲班:专业知识一19-第6章-第4节-浸出制剂

执业中药师基础精讲班:专业知识一19-第6章-第4节-浸出制剂

药学专业知识(一)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主讲老师:姜雅基础精讲班第四节浸出制剂2016 :1A; 2017:3B+1C; 2018:4A+1B第四节浸出制剂一:浸出制剂的特点和分类(一)浸出药剂的特点分类指用适宜的溶剂和方法浸提饮片中有效成分而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

浸出制剂以常用水和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

优点符合中医药理论,体现方药复方综合疗效;汤剂还可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药效缓和、持久、副作用小缺点服用剂量较小、使用方便;部分浸出制剂可用作其他制剂的原料;但某些浸出制剂稳定性较差第四节浸出制剂(二)浸出制剂的分类水浸出制剂汤剂、合剂醇浸出制剂药酒、酊剂、流浸膏剂含糖浸出制剂煎膏剂、糖浆剂等无菌浸出制剂中药注射剂、滴眼剂还有用中药提取物为原料制备的颗粒剂、片剂、浓缩丸剂、栓剂、软膏剂、气雾剂等。

第四节浸出制剂二、汤剂与合剂(一)汤剂1.汤剂的特点将饮片加水煎煮或沸水浸泡后,滤过而取滤液制得的液体制剂第四节浸出制剂应用最早、最为广泛的传统剂型优点①组方灵活,适应中医临床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用药的需要②以水为溶剂,制法简便,吸收、奏效较为迅速缺点①味苦量大,服用不便②不宜久置,必须临时制备,多有不便③挥发性及难溶性成分提取率或保留率低,可能影响疗效第四节浸出制剂2.汤剂的制备要点采用煎煮法,过程主要有浸提、过滤。

制备时对于方中某些不宜或不能同时入煎的药料,应酌情特殊处理,主要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等。

第四节浸出制剂3.影响汤剂质量的主要因素A :饮片质量B:煎药器具:多用陶器C:煎煮用水:自来水/制药纯水D:加水量:头煎5~8倍,或浸过饮片面2~10cm。

E:火候:沸前武火,沸后文火F:时间:头煎45~60min,二煎20~30minG:煎煮次数:2~3次。

第四节浸出制剂(二)合剂合剂系指饮片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取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其中单剂量灌装者也可称为口服液第四节浸出制剂1:合剂的特点优点①克服了汤剂临用制备的麻烦;②浓度较高,剂量较小③质量相对稳定--加适宜的防腐剂,灭菌,密封包装④用、携、贮方便缺点①组方固定,不能随证加减第四节浸出制剂2. 质量要求(1)适宜的附加剂。

初级药师辅导: 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

初级药师辅导: 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

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一、浸出技术浸出技术系指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从药材(动、植物)中浸出有效成分的工艺技术。

以获得的有效成分为原料制成的制剂称为浸出制剂,通常包括汤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煎膏剂等。

浸出制剂的特点:具有药材各浸出成分的综合作用,有利于发挥某些成分的多效性;作用缓和持久,毒性较低;提高有效成分的浓度,减少剂量,便于服用。

常用浸出制剂分为:(1)水浸出剂型:指在一定加热条件下用水浸出的制剂,如汤剂、中药合剂等。

(2)含醇浸出剂型:指在一定条件下用适当浓度的乙醇或酒浸出的制剂,如酊剂、酒剂、流浸膏剂、浸膏剂。

(3)含糖浸出剂型:一般系在水浸出剂型的基础上,经浓缩等处理后,加入适量蔗糖(蜂蜜)或其他赋形剂制成的,如内服膏剂(膏滋)、颗粒剂等。

(4)精制浸出剂型:指采用适当溶剂提出后,将浸出液经过适当处理(如大孔树脂洗脱、超临界萃取等)后而制成的制剂。

如由中药材提取的有效部位制得的注射剂、片剂、气雾剂等。

(一)浸出操作与设备1.药材的预处理(1)药材品质检查(2)药材的粉碎:粉碎主要是借机械力将大块固体物质碎成适用程度的操作过程。

药材的粉碎目的主要是增加药材的表面积,加速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

2.浸出过程浸出(萃取)过程系指溶剂进入细胞组织溶解其有效成分后变成浸出液的全部过程。

(1)浸润、渗透过程:浸出溶剂首先附着于药材表面使之润湿并进入细胞组织中,溶剂与药材间的界面张力越小,药材越易被润湿,反之亦然。

药材浸润过程的速度与溶剂性质、药材表面状态、比表面积、药材内毛细孔的大小及其分布、浸取温度、压力等因素有关。

(2)解吸、溶解过程:溶剂进入细胞后,根据溶剂种类不同,溶解的对象也不同。

(3)扩散过程:浸出溶剂溶解有效成分后形成浓溶液与周围溶剂产生浓度差,从而产生药物的扩散,浸出成分的扩散速度可用Ficks第一扩散公式来说明:dM值与药材的粉碎度、表面状态、扩散过程中的浓度梯度、扩散时间与扩散系数成正比。

(干货)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点“外用制剂、无菌制剂、其他制剂、液体制剂、浸出制剂、中药制剂与剂”

(干货)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点“外用制剂、无菌制剂、其他制剂、液体制剂、浸出制剂、中药制剂与剂”

(干货)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点“外用制剂、无菌制剂、其他制剂、液体制剂、浸出制剂、中药制剂与剂型、眼用液体制剂的附加剂”外用制剂1、油脂性基质的分类为:(1)油脂类,如动、植物油,氢化植物油;(2)类脂类,如羊毛脂、蜂蜡;(4)烃类,如凡士林、石蜡与液状石蜡;(5)硅酮类,如二甲硅油。

2、水溶性基质包括聚乙二醇、纤维素衍生物等。

3、组成与皮脂分泌物相近,可提高软膏中药物的渗透性的基质是羊毛脂。

4、常与凡士林合用,调节凡士林渗透性和吸水性的是羊毛脂。

5、对眼睛有刺激,不宜作为眼膏基质的是二甲硅油。

6、外用膏剂的检查项目有:(1)膏药检查软化点;(2)软膏、乳膏检查黏稠度;(3)橡胶贴膏检查耐热性;(4)凝胶贴膏检查赋形性;(5)贴剂检查释放度。

7、除另有规定外,糊剂应避光密闭贮存;置25℃以下贮存,不得冷冻。

8、除另有规定外,涂剂应避光、密闭贮存。

对热敏感的品种,应在2℃~8℃保存和运输,涂剂在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

9、涂膜剂应避光、密闭贮存,在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

无菌制剂1、不宜制成缓释、控释制剂的药物有:(1)单服剂量很大(大于1g)的药物;(2)生物半衰期(t1/2)很短(小于1h)或很长(大于24h)的药物;(3)需在肠道中特定部位主动吸收的药物;(4)药效剧烈、溶解度小、吸收无规律、吸收差或吸收易受影响的药物。

2、骨架型缓释、控释制剂靠扩散、溶蚀或扩散与溶蚀共同作用而释放药物。

3、胃滞留型缓、控释制剂可提高在胃内及十二指肠部位吸收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4、缓释膜剂为将药物包裹在多聚物薄膜隔室内或溶解分散在多聚物膜片中而制成缓释膜状制剂。

5、渗透泵式控释制剂的释药速度与pH无关,在胃与在小肠释药速度相等。

6、靶向制剂按靶向部位分类为:(1)一级靶向制剂,进入靶部位的毛细血管床释药;(2)二级靶向制剂,进入靶部位的特殊细胞(如肿瘤细胞)释药;(3)三级靶向制剂,作用于细胞内某些特定靶点的靶向制剂。

浸出药物与中药制剂

浸出药物与中药制剂
非极性溶剂:浸出液中不含胶质
3.扩散阶段
有效成分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时,首先必须通过“细胞壁”的障碍(与化学药品的扩散溶解不同)。
死亡的药材细胞壁是透性膜,借助药材组织毛细管的作用使细胞内部的高浓度浸出液流到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称为扩散“边界层”。浸出成分最终通过此边界层向四周的溶液中扩散。
扩散方程
溶质在边界层内扩散速度可用Fick’s方程来描述: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二、种类
三、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四、特点
一、概念
浸出制剂系指采用适宜的溶剂和方法,从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所制成的制剂。主要供内服,也可供制备其它制剂。
二、种类
水浸出制剂:一定条件下,以水为溶剂从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所制得的浸出制剂,汤剂、中药合剂。
醇浸出制剂:一定条件下,以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从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而得的浸出制剂,酊剂、酒剂、流浸膏剂和浸膏剂。
故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以降低界面张力,是提高药材润湿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2.解吸、溶解阶段
解吸:有效成分-溶剂间的亲和力>
有效成分-植物组织间的亲和力
选用溶剂:应具有解吸作用,如乙醇。
适量的碱、甘油或表面活性剂可助解吸。
溶剂不同,可溶解的对象也不同。
水:浸出液中多含胶体物质呈胶体型溶液
乙醇:浸出液中则含有较少的胶质
缺点:浸出范围广,选择性差,容易浸出大量无效成分,给制剂带来不良影响,易霉变、水解,不宜储存等。
2.乙醇
常用溶剂之一,半极性溶剂
溶解水溶性的某些成分:如生物碱、盐类、甙类及糖类等;
溶解非极性溶剂所能溶解的一些成分:如树脂、挥发油、醇、内酯、芳香化合物、少量脂肪等;
乙醇与水的不同比例混合物:有利于不同有效成分的浸出。如乙醇含量在90%以上时,适于浸出挥发油、有机酸、内酯、树脂等。乙醇含量在50%~70%时,适于浸取生物碱及甙类等。

中药学资料:中药制剂与剂型-浸出制剂

中药学资料:中药制剂与剂型-浸出制剂

中药学资料: 中药制剂与剂型-浸出制剂浸出制剂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最早的记载是在公元前1766年商汤的伊尹创制汤液, 继汤剂后又有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及煎膏剂等。

近年来,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设备进行浸出制剂实验研究, 研制出许多浸出制剂新品种, 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取药材中有效部位或多种有效成分, 改革和发展了新剂型如中药颗粒剂、片剂、注射剂、膜剂、气雾剂、滴丸剂等。

另外在中西医理论指导下, 将中医药联合组方, 现已制成不少有效中西药组方的新剂型, 提高了疗效, 降低了毒副作用, 为发展中国医药学开创了新的途径。

浸出药剂一、定义:浸出制剂系指用适宜的溶剂和方法浸提饮片中有效成分而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

二、特点及分类:1.体现方药复方成分的综合疗效;2.药效缓和、持久、副作用小;3.服用剂量较小、使用方便;4.部分浸出制剂可用作其他制剂的原料;5.但某些浸出制剂稳定性较差;三、分类①水浸出制剂:汤剂、合剂;②含醇浸出制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③含糖浸出药剂:糖浆剂、煎膏剂;④无菌浸出制剂:注射剂、滴眼剂;四、质量要求1.制品中所含有效成分尽可能做到定量检查;2.无效成分和有害物质尽量除去;3.制品稳定, 在一定期限内其组成和治疗作用不变。

五、影响因素⒈浸出溶剂的影响:可参照前面所列, 浸出药剂类型。

⒉药材粒度:并不是所有的浸药材粒度都是越细越好。

药粉末细度的选择应考虑浸出方法、浸出溶剂及药村的性质。

⒊温度:药物理化性质等因系决定药物在浸出的不同的阶段对于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 若不据此调控好温度则不达达到的浸出效果, 所以温度一定要把握好。

⒋浸出时间的影响:一般浸出量与浸出时间成正比, 但经一定时间后, 当扩散达到平衡时, 时间却不再起作用。

5浓度差:在浸出过程中, 浸出效果的好坏, 扩散是一个主要因素。

增加浓度差能加快扩散速度, 使扩散物质的量增多。

中药药剂之浸出制剂

中药药剂之浸出制剂

第八章浸出制剂浸出制剂的应用和发展在我国中医药保健事业和医药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章主要介绍汤剂、中药合剂、口服液剂、糖浆剂、煎膏剂、药酒、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等。

重点掌握以上各剂型的制备方法与注意事项。

以药材提取为原料制备的颗粒剂、片剂、注射剂、气雾剂、滴丸、膜剂、软膏剂等剂型将另外专章叙述。

第一节概述一、含义:浸出药剂系指采用适当的浸出溶剂和方法浸提药材中有效成分,直接制得或再经一定的制备工艺过程而制得的一类药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由于浸出药剂既保留中药传统的制备方式,又采用现代去粗存精的提取工艺,因此,浸出药剂是中药各类新剂型的基础,也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二、特点:1.体现方药各种成分的综合疗效与特点符合中医药理论例如:阿片酊中含有多种生物碱,除具有镇痛作用外,还有止泻功效,但吗啡虽然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并无明显的止泻功效。

2.减少服用量去除了部分无效成分和组织物质,减少了服用量,增强其稳定性及疗效。

3.部分浸出药剂可作其他制剂的原料4.浸出药剂目前存在一些问题:汤剂久贮后发霉变质;药酒、酊剂、流浸膏产生浑浊或沉淀;浸膏剂吸潮、结块。

三、浸出药剂的种类1.水浸出剂型2.含醇浸出剂型3.含糖浸出剂型4.无菌浸出剂型5.其他浸出剂型第二节汤剂一、概述汤剂是指将药材饮片或粗粒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服用的液体剂型。

汤剂主要供内服,也有煮汤供洗浴、熏蒸、含漱等外用,分别称为浴剂、熏蒸剂及含漱剂等。

汤剂能保留至今,是基于其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需要,随证加减处方,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汤剂主要缺点是:需临用新制,久置易发霉变质;不便携带;直接服用容积大。

脂溶性和难溶性成分难以煎出,不易提取完全等.二、汤剂的制备汤剂系按煎煮法制备,一般先在药材饮片或粗粒中加适量的水浸泡适当时间,然后加热至沸,并维持微沸状态一定的时间,滤取煎出液,药渣再依法重复操作1~2次,合并各次煎液即得。

影响质量因素:煎药火侯煎煮用水煎煮时间次数特殊中药处理:⑴先煎①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中药,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

浸出制剂技术与中药制剂ppt

浸出制剂技术与中药制剂ppt
劈裂、 锉削、截切
二、浸出方法与器械
1. 煎煮法 水质: 净化水、软化水;蒸馏水、去离子水 水量: 药材的5 ~ 8 倍 时间:1~2小时 / 2~3次 (大生产) 器材:(小量)陶器、砂锅
(大生产)不锈钢、搪玻璃煎煮罐, 夹层锅,多能提取器
适用范围:水溶、对水、热稳定成分
2. 浸渍法
方法与特点 ❖ 常温浸渍法(冷浸法) ---- 溶剂定量 ❖ 加热浸渍法:40 ~ 60℃ ❖ 多次浸渍法(重浸渍法)--- 浓度梯度高 适用范围
第一节 概述
➢ 浸出技术及中药制剂的概念
浸出技术系指用适当的浸出溶剂和方法,从药材 (动植物)中浸出有效成分的工艺技术。
以浸出的有效成分为原料所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 制剂称为浸出制剂。
以中药材为原料制备的各类制剂称为中药制剂。
➢ 浸出制剂的种类 ❖ 水浸出剂型(汤剂、合剂) ❖ 醇浸出剂型(酊剂、酒剂、流浸膏剂) ❖ 含糖浸出剂型 (膏滋) ❖ 精制浸出剂型 (片剂、注射剂)
浸出、净化、浓缩、分装和灭菌 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经久耐用,并符合GMP要求。
作用缓和持久,毒副作用较低 常用药材粉碎方法与适用范围。 经过醇沉净化处理的煎出液,浓缩前应先回收乙醇,每剂服用量可浓缩达 10一20ml。
一般以每剂服用量在 30~60ml为宜。经过 缩短了提取时间,并且免去了高温对提取成分的
❖ 类型:稠浸膏剂 、干浸膏剂 ❖ 规格:每1g相当于原药材 2~5g ❖ 制法:渗漉法、煎煮法
浸出 精制 浓缩 干燥 调整含量
七、煎膏剂(膏滋)
➢ 概念
加蜂蜜或糖、半流体 治疗慢性病,内服,药性以滋补为主,兼有
缓和的治疗作用,故又称“膏滋”。
➢ 制法
制备清膏 一般采用煎煮法。 收膏 清膏加入规定量的炼糖或炼蜜

药剂学第十五章中药制剂

药剂学第十五章中药制剂

第十五章中药制剂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浸出制剂:2.渗漉法:3.超临界萃取技术:4.中药合剂:5.酊剂:6.流浸膏剂:7.浸膏剂:8.颗粒剂:9.水醇法: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浸渍法有利于黏性易膨胀药材的浸出。

( )2.含糖类较多的黏性药物的粉碎可以采用湿法粉碎。

( )3.含脂肪油较多的药物可与其他干燥药粉掺研,干燥后再粉碎,俗称串研粉碎。

( )4.要求特别细度,或毒性、刺激性较大的药物粉碎宜采用湿法粉碎。

( )5.当用非极性溶剂浸出时,药材应先行脱脂。

( )6.一般药材组织中含有物质大部分带有极性基团,故非极性溶剂易于通过细胞壁进入药材内部。

( ) 7.用醇、水等浸出油脂多的药材时应先脱脂,因为油脂不易被极性溶剂润湿。

( )8.贵重药物及刺激性药物为了减少损耗和便于劳动保护,应单独粉碎。

( )9.极性晶型药物一般可用降低温度来增加药物的脆性,以利粉碎。

( )10.使用渗漉浸出时,药材颗粒越细浸出效率越高。

( )11.一般药材的浸出在溶剂沸点温度下或接近沸点温度进行比较有利。

( )12.酊剂是指药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制剂。

( )13.水浸出液中含有较多胶质,而乙醇浸出液中含有较少胶质。

( )14.浓度梯度是指药材块粒组织内的浓溶液与外周溶液的浓度差,浓度梯度越小浸出速度越快。

( ) 15.提高浸出压力有利于加快浸润过程。

( )16.当药材组织内充满溶剂时,加大浸出压力有利于提高扩散速度。

( )17.药材与溶剂相对运动能使扩散边界变薄或边界层更新加快,有利于浸出过程。

( )18.合剂是指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液体药剂。

( )19.溶剂表面张力和药材中含有物性质对药材浸润程度和速度起主导作用。

、( )20.在浸出过程中浓度差是渗透扩散的推动力。

( )21.除另有规定外,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有药材1g。

( )22.由于浸渍法符合中医用药习惯,因而对于有效成分尚未清楚的中草药或方剂进行剂型改革时,通常亦采取浸渍法提取。

中药剂学:浸出制剂

中药剂学:浸出制剂

中药剂学:浸出制剂(1)概述浸出制剂系指采用适当的溶媒与方法,取药材或饮片,经浸提得到的提取液或经浓缩制成膏状、干膏状的一类制剂称为浸出制剂。

浸出制剂的类型,按所用的洛媒来分,一般可两类:一类为用水作溶媒的浸出制剂,如汤剂、浸剂、浓煎剂、煎膏剂等;另一类为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作溶媒的浸出制剂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等。

此外,中药的糖浆剂常采用水浸煮、浓缩后加入蔗糖的制备方法,与煎膏剂排在一起叙述;汤剂、浓煎剂列入调剂部分;中药注射剂虽亦先经浸提,但因需特殊处理,故专门论述。

浸出制剂的特点:①此类制剂能保持原药材各种成分的综合疗效,故符合中医药理论。

②因经去粗取精的过程,故与原药材相比可减少服用剂量。

③部分浸出制剂如浸膏、流浸膏等常作为胶囊剂、片剂、冲剂、浓缩丸剂、软膏剂、栓剂等的原料。

浸出制剂的缺点:部分浸出制剂不适于贮存,久贮后易污染细菌、霉菌等,如汤剂、糖浆剂;又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具有流动性,久贮后虽不易发生染菌发霉,但运输、携带时玻璃容器易损,瓶塞若封闭不严溶媒易挥发,有时产生浑浊或沉淀;浸膏剂若存放的环境或场所不当可迅速吸潮、结块,不利于制备或包装,制备其他制剂时,可影响粉碎、制粒、成型、包衣等一系列的质量不稳定,应特别加以注意。

(2)酒剂与酊剂:酒剂又名药酒,系用白酒浸提药材而制得的澄明液体制剂。

(白酒含乙醇量约为50~60%)。

酒剂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内经素问》载有"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醪醴"为指治病的药酒。

酒剂,为了矫味,常酌加适量的冰糖或蜂蜜。

酒本身有行血活络的功效,易于吸收和发散,因此酒剂通常主用于风寒湿,具有祛风活血、止痛散瘀的功能。

但小儿、孕妇、心脏病及高血压病人不宜服用。

酊剂系指药材用不同浓度的药用乙醇,经浸提或溶解药物而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

多数的酊剂供内服,少数供外用。

酊剂的浓度一般随药物的性质或用途而异,用普通药物制成的酊剂浓度为20%(g/ml),含毒剧药物酊剂的浓度为10%(g/ml),如属已知有效成分者,可用含量测定或生物测定的方法,标定其规格标准;也有少数按照历来的成方规定或医疗习惯,制成适宜的程度。

浸出制剂和中药制剂

浸出制剂和中药制剂
③由于各成分的互相干扰,使分解产物测定 更加困难,有时甚至无法确定。
第二节 浸出操作与设备
一、药材的预处理 (一)药材品质检查 1. 药材的来源与品种的鉴定 2. 有效成分或总浸出物的测定 3.含水量的测定(9%~16%) (二)药材的粉碎 z 药材性质不同,粉碎要求也不同。
二、浸出过程
z 系指溶剂进入细胞组织溶解其有效成分 后变成浸出液的全部过程。
场浸出、电磁振动浸出、脉冲浸出等)
四、浸出方法及设备
(一)浸出方法 1. 煎煮法 2. 浸渍法 3. 渗漉法 4.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 5. 超临界萃取技术
四、浸出方法及设备
(二)浸出工艺及设备
1. 单级浸出工艺与间歇式提取器 2. 多级浸出工艺(重浸出法) 3. 连续逆流浸出工艺
五、浸出液的蒸发与干燥
(一)浸出液的蒸发
z 蒸发(evaporation)是用加热的方法,使溶 液中部分溶剂汽化并除去,从而提高溶 液的浓度的工艺操作。蒸发方式有自然 蒸发和沸腾蒸发。
z 蒸发效率系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积上 所蒸发的溶剂或水的量。
z 影响蒸发效率的因素有:
1. 传热温度差(Δtm) 2. 传热系数(K)
五、浸出液的蒸发与干燥
(二)干燥
z 干燥是利用热能使湿物料中湿分(水分或其 它溶剂)汽化除去,从而获得干燥物品的工 艺操作。
z 中药浸膏的干燥方法有: 1. 常压干燥 2. 减压干燥 3. 喷雾干ecoction)是指中药材加水煎煮,去
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亦称煎剂。 二、酒剂 z 酒剂(medicinal liquor)系指药材用蒸馏酒
z 浸出的关键在于保持最大浓度梯度。 z 一般药材的浸出过程包括以下相互联系
的几个过程: 1. 浸润、渗透过程 2. 解吸、溶解过程 3. 扩散过程 4. 置换过程

第七章 浸出制剂+新剂型与制剂新技术概论

第七章 浸出制剂+新剂型与制剂新技术概论

甘草浸膏
取甘草,润透,切片,加水煎煮三次, 取甘草,润透,切片,加水煎煮三次, 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 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放置过夜使沉淀 取上清液浓缩至稠膏状,取出适量, 取上清液浓缩至稠膏状,取出适量,测 定甘草酸含量 调节使符合规定,即得。 调节使符合规定,即得。
五、煎膏剂
煎膏剂系指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 煎膏剂系指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 半流体状制剂。 加糖或炼蜜制成的半流体状制剂 加糖或炼蜜制成的半流体状制剂。也称 膏滋。煎膏剂是中药传统剂型之一。 膏滋。煎膏剂是中药传统剂型之一。 煎膏剂药效以滋补为主, 煎膏剂药效以滋补为主,兼有缓慢的治 疗作用(如调经、止咳等) 疗作用(如调经、止咳等)。 煎膏剂应无焦臭、异味, 煎膏剂应无焦臭、异味,无糖的结晶析 出。
初滤液中的叶绿素在除醇后去除, 初滤液中的叶绿素在除醇后去除,使制 得的酊剂用水稀释时能得到较澄清的液 体。 除叶绿素后的浓缩液已不含乙醇, 除叶绿素后的浓缩液已不含乙醇,此时 水中难溶性杂质可大部分沉淀滤除, 水中难溶性杂质可大部分沉淀滤除,可 突出生物碱的作用, 突出生物碱的作用,也减轻了含量测定 时乳化现象,利于含量测定。 时乳化现象,利于含量测定。
将初滤液在60℃减压回收乙醇, 将初滤液在60℃减压回收乙醇,放冷至 60℃减压回收乙醇 室温,分离除去叶绿素、 室温,分离除去叶绿素、 滤过,滤液在60 70℃蒸发至稠膏状 60蒸发至稠膏状, 滤过,滤液在60-70℃蒸发至稠膏状,加 10倍量的乙醇 搅拌均匀,静置, 倍量的乙醇, 10倍量的乙醇,搅拌均匀,静置,俟沉 淀完全,吸取上清液, 60℃减压回收 淀完全,吸取上清液,在60℃减压回收 乙醇后,浓缩至稠膏状。 乙醇后,浓缩至稠膏状。 测定生物碱的含量后,加85%乙醇适量, 测定生物碱的含量后, 85%乙醇适量, 并用水稀释, 并用水稀释,使含生物碱和乙醇量均符 合规定,静置,俟澄清,滤过,即得。 合规定,静置,俟澄清,滤过,即得

第八章 浸出制剂

第八章  浸出制剂

(3)混合法:将药物与单糖浆直接混合制得。 混合方式: ①药物为水溶性固体,先用少量蒸馏水制成溶液后再与单糖浆混合; ②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的药物,可加少量适宜溶剂溶解; ③药物为可溶性液体或液体制剂,直接混合,必要时可过滤; ④与含乙醇的制剂混合后发生浑浊,可加适量甘油助溶,或加滑石粉做助滤剂。 ⑤药物为水浸出制剂,因含蛋白质、黏液质等易发霉变质,可先加热至沸腾后5min使其 凝固滤除,必要时可浓缩后加乙醇处理; ⑥药物为干浸膏应先粉碎后加少量甘油或其他适宜稀释剂,在研钵中研均后再混合;
按浸提过程和成品情况可分为:
1. 水浸出制剂:在加热条件下,以水为溶剂浸出中药成分制成含水制剂。如合剂, 汤剂等。 2. 含糖浸出制剂:在水浸出制剂的基础上,将水提取液进一步纯化浓缩处理,加 入适量蔗糖、蜂蜜或其他辅料制成。如糖浆剂、煎膏剂等。 3. 含醇浸出制剂:在一定条件下,用乙醇或酒为溶剂浸出中药成分。如酒剂等。
药用糖浆
为含药物或中药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具有相应的治疗 作用,如急支糖浆,具有清热化痰、宣肺止咳作用。
芳香糖浆
为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主要用作液体 制剂的矫味剂,如陈皮糖浆。
二、糖浆剂的制备方法
一般工艺流程:
浸提
净化
浓缩
配制
成品
分装
滤过
1. 蔗糖:应先经精制的无色或白色干燥的结晶品。蔗糖易溶于水,且在水溶液中较稳定; 但在加热时易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其甜度比蔗糖高,具有抗氧化性。
第八章 浸出制剂
——中药制剂学
目录
CONTENTS
01. 概述 02. 合剂 03. 糖浆剂与煎膏剂 04. 酒剂与酊剂 05.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第一节 概述
一、浸出制剂的含义与特点 1. 含义

中药制剂与剂型

中药制剂与剂型

中药制剂与剂型制备中药制剂的原料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总提取物、有效部位、有效成分)按物态分类的剂型:1、液体剂型,如合剂、糖浆剂、露剂、搽剂、注射剂、洗剂、涂膜剂等。

2、固体剂型,如丸剂、片剂、颗粒剂、散剂、胶囊剂、膜剂、锭剂等。

3、半固体剂型,如软膏剂、凝胶剂、贴膏剂等。

4、气体剂型,如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

根据药物在溶剂中的分散特性,分为真溶液型液体制剂、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乳浊液型液体制剂、混悬液型液体制剂。

按制备方法分类有浸出制剂和无菌制剂。

药物剂型影响着药物作用的快慢、强弱以及药物的毒副作用、刺激性等,决定着给药途径等。

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有根据药物性质、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根据生产和“五方便”的要求。

《中国药典》对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作出了如下规定,除另有规定外,其微生物限度均以本标准为依据。

1、制剂通则、品种项下要求无菌的制剂及标识无菌的制剂和原辅料应符合无菌检查法规定。

2、用于手术、严重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局部给药制剂应符合无菌检查法规定。

3、非无菌化学药品制剂、生物制品制剂、不含药材原粉的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标准。

4、非无菌含药材原粉的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标准。

5、中药提取物及中药饮片的微生物限度标准6、有兼用途径的制剂中药制剂在制备的各个环节均可能被微生物污染,其主要途径包括原药材、药用辅料、制剂设备与器械、制药环境、操作人员、包装材料。

药物化学降解及其影响因素:水解、氧化、异构化、聚合、脱羧。

通常有关贮存条件的规定为:1、遮光,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例如棕色容器或黑色包装材料包裹的无色透明、半透明容器。

2、密闭,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3、密封,将容器密封,以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4、熔封,将容器熔封或用适宜的材料严封,以防止空气与水分的侵入并防止污染。

5、阴凉处,贮藏温度不超过20度。

6、凉暗处,在避光条件下贮藏且温度不超过20℃7、冷处,贮藏温度为2℃~10℃8、常温:贮藏温度为10℃~30℃提高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方法:1、延缓药物水解的方法,调节PH,降低温度,改变溶剂,制成干燥固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微波干燥器
50
常压干燥
51
减压干燥
52
真空干燥器:
53
喷雾干燥
54
沸腾干燥
55
冷冻干燥
56
红外线干燥
57
微波干燥
58
吸湿干燥
59
常用浸出制剂
一、汤剂 二、中药合剂 三、酒剂 四、酊剂 五、流浸膏剂 六、浸膏剂 七、煎膏剂 八、口服液
60Leabharlann 一、汤剂 定义:以中药饮片或粗颗粒为原料加 水煎煮、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制剂
上清液
滤液 残渣 压榨液
静置24h
即得
27
常用方法
冷浸法:常温下(15-25℃)溶媒中 浸渍。 温浸法:40-60℃溶媒中浸渍。 一次浸渍法:定量溶媒一次浸渍完毕 多次浸渍法:定量溶媒多次浸渍,减小药 渣吸液损失。
28
29
B.煎煮法
指药材加水煮沸,去渣取汁的一种方法 适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稳定的药材
11
4.粉碎
目的:将药材粉碎成适当粒度增加药材的表面积,加速药 材有效成分的浸出。 注意事项: 粉碎后应保持药物的组成和药理作用不变; 根据应用目的和药物剂型控制适当的粉碎度 注意及时过筛,以免部分药物过度粉碎,提高工效; 注意减少细粉飞扬,并防止异物掺入; 植物性药材必须全部粉碎应用,较难粉碎部位(叶脉、 纤维等)不应随意丢掉,以免损失药物的有效成分。
42
D. 回流提取法 • 应用乙醇等易挥发的有机溶剂进行加热提取
• 减少溶剂消耗量,提高浸出效率 • 适用范围:不适于受热易破坏药材。 • 方法: 1.回流热浸法--圆底烧瓶 冷凝管 溶剂只能循环 使用,需更新2-3次 ,用量多。 2.回流冷浸法--索氏提取 循环回流冷浸装置 溶 剂既可循环使用又能不断更新,用量少。
61
汤剂的特点 • 1.适应中医辩证论治的需要。 • 2.吸收快,药效迅速。 • 3.制备方法简便。 • 4.多为临用煎服,不利于危重病人应用。 • 5.服用量通常较大,味苦。携带服用不方便。 • 6.易霉败变质。
62
汤剂制备注意事项:
1.特殊中药的处理 处方中有些药材性质特殊,不能与其他药同时共煎,应 分别对待: 质地坚硬,不易煎出有效成分 —— 先煎 含挥发油多,不宜久煎 —— 后下 粒度小,含淀粉多 —— 包煎 胶、糖类 —— 烊化 2.煎药的用具应不与药材成分起化学变化 一般用搪瓷、陶瓷、铝质及不锈钢等制品的煎煮器为宜。
工艺流程如下:
药材
粉碎成粉
加水浸没 浸泡适宜时间,加热至沸
浸出一定时间,分离
煎出液 药渣
低温浓缩 依前法煎出2~3次 制剂
合并煎出液
离心或沉降过滤
成品
30
传统设备:砂锅、铜锅 新式设备:多功能中药提取器
31
32
中药煎煮
33
C.渗漉法
在药粉上不断添加浸出溶剂使其渗过药粉,从下端出口 流出浸出液的一种浸出方法。 效果优于浸渍法。
5.过筛
12
二、浸出溶剂与辅助剂 溶媒
常用浸出溶剂 :水、乙醇、 丙酮、石油醚 、乙醚、氯仿
浸出辅助剂: 酸、碱、表面 活性剂
13
溶剂的选择
经济、易 得、使用 安全等
浸出溶剂应达到的要求
本身无药 理作用
不与药材中有 效成分发生不 应有的化学反 应,不影响含 量测定;
常用的浸出溶剂
极性浸出溶剂 半极性浸出溶剂 非极性浸出溶剂
溶质由药材固相
液相
20
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浸润 溶解 扩散 置换 —— 溶剂润湿粉粒表面,进入细胞组织 —— 可溶性成分逐渐被溶解形成溶液 —— 溶解出药物不断向周围扩散 —— 浸出溶剂或稀浸出液置换浓浸出液
21
• 浸出过程是湿润、渗透、解吸、溶解、扩 散、置换等几个相互联系的作用综合组成 的,往往交错进行。
药材粗,浸出效率低;太细,浸出杂质多 合适粒度
C.浸出温度
温度,溶解,扩散,浸出 温度应保持在不破坏有效成分的范围内 在溶剂沸点或接近沸点温度下进行有利
25
D.浸出时间
浸出时间,浸出量;
时间太长,大量杂质溶出,易发霉
E.浓度梯度(扩散的主要动力)
浓度梯度,浸出速度;通过搅拌、更换溶剂提高
45
F.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 方法原理:利用超临界流体在临界温度(Tc)与临
界压力(Pc)附近具有特殊性能进行的一种提取分 离技术。
• 超临界流体:指处于Tc与Pc以上的流体。同时具
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特性,密度接近于液体,黏度接 近于气体。 • SCFE-CO2:极性小,适合非极性或极性小的化合物 的提取。
4
药材成分与疗效:
• 有效成份:中草药中起主要药效的物质,如生物碱、甙类、 挥发油等
• 辅助成份:本身无特殊疗效而能增强或缓和有效成份作用的 物质或有利于有效成份的浸出或抑制有效成份的分解的物质, 如皂甙、有机酸、蛋白质等 • 无效成份:本身无效甚至有害的物质,能影响浸出效果、制 剂的稳定性、外观、疗效等,如脂肪、糖类、淀粉、粘液质 等 • 组织物质:一些构成药材细胞或不溶性物质,如纤维素、栓 皮等
38
特点:
动态浸出 溶剂
浓度梯度大,浸出效果好
溶剂用量少 慢速浸出:1-3ml/min 快速浸出:3-5ml/min 省去分离浸出液的时间和操作 粒度和操作要求高 不适宜易膨胀、无组织结构的药材提取 浸出液
低浓度 浸出液
药 材
高浓度 浸出液
39
重渗漉法 • 将中药原料粗粉,分别装填于几 个渗漉筒,每一个均按一般渗漉 方法操作,收取浓渗漉液,而稀 渗漉液可作为溶媒用于下一个筒 的渗漉。 • 优点:溶媒可多次利用,能得到 浓度较高的渗漉液。大部分的浓 渗漉液不必加热蒸发浓缩,适合 于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的中药。 • 缺点:流程长,操作麻烦。
8
浸出制剂有着自己独特的特
点,适于中药复方的应用,长期
以来为广大人民所欢迎。
9
浸出制剂的制备
• 药材的预处理
• 溶剂的选择
• 浸出过程
• 影响浸出的因素 • 浸出方法及设备 • 浸出液的蒸发与干燥
10
一、药材原料预处理 1.来源与品种的鉴定 2.有效成分或总浸出物的测定 3.含水量测定
含水量控制标准:9-16%
5
中药浸提、分离与精制的目的
• 尽量提出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最低限度的 浸出无效甚至有害的物质。 • 减少服用量。
• 增加制剂的稳定性。
• 提高疗效。
6
二、种类和特点
1.种类 A.水浸出制剂 B.含醇浸出制剂 C.含糖浸出制剂 D.精制浸出制剂
7
2.特点 A.综合作用 B.作用缓和持久,毒性较低 C.便于服用


脱脂或脱蜡
易燃易挥发
18
浸出辅助剂
作用:提高浸提效能,增加浸提成分的溶解 度,增加制剂的稳定性,去除或减少某些杂 质。 • 酸:促进生物碱浸出。 • 碱:增加有效成分的溶解性和稳定性。甘草、远
志- -氨水 湿性。
• 表面活性剂:降低界面张力,促进药材表面的润
19
三、浸出过程
浸出(萃取)过程:溶剂进入细胞组织溶解 其有效成分得到浸出液的全部过程。
F.浸出压力
压力,润湿 ,浸出
G.新技术的应用
用超声波加快提取
26
3.浸出方法、工艺及设备
A.浸渍法 将药材用适宜的溶剂在常温或温热条件下浸泡, 使其有效成分被浸出的一种方法。 工艺流程如下: 药材
适当粉碎 置于有盖容器中 滤过
加溶剂适量
压榨
密盖,时时振摇 常温暗处浸渍规定时间 合并 滤过
倾取
• 夹带剂(改性剂、携带剂、调节剂):乙醇、
甲醇等。
46
• 操作过程
超临界流体的压缩 提取 减压 分离
• 特点
1.近室温操作,防止对热不稳定成分被破坏或逸散。 2. 几乎不用有机溶剂,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产品 符合卫生标准。 3.提取效率高,操作周期短,节约能源。 4.局限性:较适于亲脂性、分子量较小物质的萃取, 极性大、分子量大:+夹带剂 高压 设备一次性投资大,普及受到限制。
40
回流连续渗漉法 • 结构原理与索氏提取器相同 .提取液加热蒸 馏,蒸馏出的溶媒再重新投入提取器内, 进行再提取 。 • 优点:循环提取,操作简单,适合大量生 产。 • 缺点:提取液受热浓缩时间长,对受热易 破坏的有效成分不适合。
41
加压渗漉法 • 原理与特点和渗漉法相同,溶媒借机械压力流入渗 漉筒。 逆流渗漉法 • 原理、操作与加压渗漉法相似,将贮液筒置于高处, 利用药柱自压,使溶媒自渗漉筒底部向上流动,由 上口流出渗漉液。由于溶媒是克服重力借助毛细管 力和药柱自压,由下向上逆流而动,因而浸湿药粉 较彻底,渗漉效果也较好。
70
71
五、流浸膏剂 定义:浸取液,浓缩 至1ml流浸膏相当于原药材1g 制法:适当浸出方法 -浓缩得浸膏。
72
【实例分析】桔梗流浸膏 [处方] 桔梗(粗粉)
70% 乙醇 30 g 适量
共制30 ml
• 缺点:易燃烧、易挥发、具药理作用,成本较高。
16
丙酮
• 脱脂溶媒,脱水剂。新鲜动物药材脱水、 脱脂。
• 具防腐作用。 • 易挥发、燃烧,有一定毒性,不宜保留在 制剂中。
17
氯仿、乙醚、石油醚:非极性有机溶剂,
• 脂肪油、挥发油、蜡质、生物碱及某些甙


有效成分的提纯、精制
较强的药理作用,需除去
22
2.浸出影响因素
浸出溶剂及pH
浸提设备及 新技术应用
药材的粉碎度
药材与溶剂 相对运动速度
浸 出
浸出温度
浸出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