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结直肠肛管疾病
结直肠肛管PPT课件
编辑版pptΒιβλιοθήκη 23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淋巴:直肠肛管的淋巴引流亦是以齿状 线为界,分上、下两组。上组在齿状 线以上,有三个引流方向。向上沿直 肠上动脉到肠系膜下动脉旁淋巴结, 这是直肠最主要的淋巴引流途径;向 两侧经直肠下动脉旁淋巴结引流到盆 腔侧壁的髂内淋巴结;向下穿过肛提 肌至坐骨肛管间隙,沿肛管动脉、阴 部内动脉旁淋巴结到达髂内淋巴结。
结肠、直肠和肛管疾病
Diseases of Colon,Rectum and Anus Duct
编辑版ppt
1
编辑版ppt
2
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1 结肠: 结肠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 结肠和乙状结肠,下接直肠。成人结肠全长平
均约150cm(120-200cm)。
结肠各部的直径不一,自盲肠端的7.5cm依次减 为乙状结肠末端的2.5cm。
编辑版ppt
5
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直肠系膜:解剖学本无直肠系膜这一名词, 外科学的直肠系膜指的是在中下段直肠的 后方和两侧包裹着直肠的、形成半圆1.52.0cm厚的结缔组织,内含动脉、静脉、 淋巴组织及大量的脂肪组织,上自第3骶 椎前方,下达盆膈。
编辑版ppt
6
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3 肛管 :
肛管上自齿状线,下至肛门缘,长约1.52.0cm。
肛管上接直肠下开口于肛门全长2-3cm 左右.
编辑版ppt
9
编辑版ppt
10
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2 齿状线以上由直肠上、下动脉供应,齿 状线以下属肛管动脉供应。
3 齿状线以上是直肠上静脉丛通过直肠上 静脉回流至门静脉;齿状线以下为直肠下 静脉丛通过肛管静脉回流至腔静脉。
4 齿状线以上的淋巴引流主要主要入腹主 动脉旁或髂内淋巴结;齿状线以下的淋巴 引流主要入腹股沟淋巴结及髂外淋巴结。 恶性肿瘤淋巴转移时有重要意义。
直肠肛管疾病(一点通)PPT课件
痔疮通常表现为便后出血和疼痛,而 肠道肿瘤则可能出现排便习惯改变、 大便变形等症状。医生需要通过肛门 镜或结肠镜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肛裂与肛门狭窄的鉴别
肛裂表现为排便时疼痛和便后出血, 而肛门狭窄则可能导致排便困难。医 生需要通过肛门镜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
03 直肠肛管疾病的治疗
直肠肛管疾病(一点通)ppt课件
目录
• 直肠肛管疾病概述 • 直肠肛管疾病的诊断 • 直肠肛管疾病的治疗 • 直肠肛管疾病的预防与护理 • 直肠肛管疾病案例分析
01 直肠肛管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直肠肛管疾病是指发生在肛门、 肛管及直肠上的各类疾病,常见 的有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 肿等。
分类
日常护理
疼痛护理
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采 取温水坐浴或局部按摩来缓 解疼痛。
出血护理
感染护理
如有出血症状,应及时就医, 同时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 染。
如发生感染,应遵医嘱使用 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注意 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心理护理
直肠肛管疾病往往给患者带 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应关注 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 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02
03
04
结肠癌的诊断方法:肠 镜、病理活检等。
结肠癌的治疗方法:手 术切除、化疗、放疗等。
结肠癌的预防:保持健 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 均衡、适量运动等。
案例三:肛瘘的手术治疗与护理
肛瘘的形成原因
肛门腺体感染、手术损伤等。
肛瘘的症状
肛周脓肿、疼痛、瘙痒等。
肛瘘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瘘管、挂线疗法等。
其他因素
年龄、性别、免疫系统异常等 也可能影响直肠肛管疾病的发
人卫第九版普外科课件-第三十七章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第一、二、三节
外科学(第9版)
(二)直肠
侧面观 直肠的位置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比邻关系 • 前有膀胱、前列腺或子宫和阴道 • 后有骶骨 • 两侧有支配性功能和排尿的神经及重要血管
直肠的位置
外科学(第9版)
(二)直肠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直肠系膜 是指在中下段直肠的后方和两侧包裹着直 肠的、行成半圈1.5~2.0cm厚的结缔组织, 内含动脉、静脉、淋巴组织及大量脂肪组 织,上自第3骶椎前方,下达盆膈
右半结肠
左半结肠
• 吸收为主, • 储存为主
水分、无机 盐、气体、 少量糖
• 粪便呈半固 体、固体状
• 粪便呈液体、
半液体
肛管直肠
• 控制排便; 直肠下端 (肛管以上 3cm以内直 肠)是排便 反射的重要 部位
结直肠粘膜、 肛腺
• 分泌黏液
第二节
结、直肠及肛管检查方法
重点难点
掌握 直肠指检步骤及注意事项
外科学(第9版)
(一)结肠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结肠组织学结构
外科学(第9版)
(二)直肠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直肠解剖结构
• 长约12~15cm • 以腹膜反折为界分为上段直肠和下段直肠 • 外科临床工作中亦有将直肠分为上、中、下段
(齿状线上15cm、10cm、5cm) • 解剖标志:直肠瓣、肛柱、肛瓣、肛窦、肛乳头、
直肠系膜
外科学(第9版)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二)直肠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 为当前直肠癌根治术金标 准
外科学(第9版)
(二)直肠
一、结、直肠与肛管解剖
普外科考试重点-直肠肛管疾病
普外科考试重点-直肠肛管疾病直肠肛管疾病名诋解释1、前哨痔肛管后正中部皮肤较固定,直肠末端位置由后方向前弯曲,因此肛门后方承受的压力较大,是肛裂的常见部位。
肛裂多为单发的纵形、椭园形溃疡,反复损伤、感染,使基底较硬,肉芽灰白,裂下端皮肤因炎症、浅静脉及淋巴回流受阻,发生水肿,形成结缔组织性外痔,称“前哨痔”。
2、齿线肛管不直肠粘膜相结合处,有一条锯齿状的线叫齿线或梳状线。
齿线距肛缘约2.5cm,位于内括约肌中部或稍低,男性平前列腺尖端,女性不会阴体齐高。
齿线是胚胎期原始直肠的内胚叶不原始肛门的外胚叶交界处。
3、假性直肠脱垂判断题1、对所有经指检确定直肠占位灶的患者均必须行肠镜检查。
Y2、痔核通常位于截位3,7,11点处。
Y段。
N 3、排便反射的主要发生部位是直肠上下4、经久不愈的肛瘘用任何非手术治疗都是不能愈合的。
Y5、各种年龄的直肠脱垂患者均有自行痊愈的可能。
N6、直肠癌患者应常觃行钡剂灌肠检查以排除结肠其他部位同时存在癌灶。
N简答题1、试祥述直肠癌的扩散途径1、直接浸润:癌肿首先直接向肠管周围及向肠壁深层浸润性生长,向肠壁纵轴浸润发生较晚。
2、淋巴转秱:是主要的转秱途径。
上段直肠癌向上沿直肠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及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秱。
下段直肠癌向上方和侧方转秱为主。
3、血行转秱:癌肿侵入静脉后沿门静脉转秱至肝;也可由髂静脉转秱至肺、骨和脑等。
4、种植转秱:直肠癌种植转秱的机会较小,上段直肠癌偶有种植转秱发生。
2、试述直肠癌根治术时如何选择具体术式3、试述直肠癌患者应进行哪些必要的检查4、试述齿线的临床意义齿线是直肠和肛管的分界线,线的上、下表层组织、神经、血管,淋巴液回流等都截然不同。
为局部的病理变化,症状、诊断、治疗提供了鉴别和处理的科学依表层不同引起癌变不同,线上为直肠癌,多为腺癌。
线下为肛管癌,多为据。
?鳞状细胞癌,手术时前者应探查肝有无转秱,后者查腹股沟淋巴结转秱否;?齿线是粘膜皮肤的分界线,手术时应认真保护这一关系,若手术破坏,交界线下秱,粘膜可翻出肛门外,分泌物污染衣裤,给患者造成痛苦;?神经分布不同,对疼痛反应不同,齿线上内痔冷冻、结扎,注射治疗都不会疼痛,齿线下肛裂,感染,血栓外痔等,均可剧烈疼痛;?排便中作用,当粪便下行达齿线时,产生便意感。
【人卫第九版普外科】第三十七章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第六节 结肠癌
外科学(第9版)
二、病因
(一)外在因素
1. 饮食因素: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 2. 环境因素:肠道细菌:厌氧菌↑导致肠道脱氧胆酸↑ 3. 化学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吸烟
(二)内在因素
1. 癌前病变:腺瘤、血吸虫、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2. 家族遗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 3. 基因突变:APC、TP53、KRAS、BRAF
2. 常见症状 (1)右腹痛 (2)右腹部肿块 (3)贫血、乏力、疲劳、 (4)食欲减退、消瘦、发热 (5)排便习惯改变
结肠癌标本
外科学(第9版)
七、临床表现
(二)左半结肠癌临床表现
1. 肿瘤特点 (1)肠腔细 (2)内容物多呈固体 (3)肿瘤浸润型多见,易引起肠腔狭窄梗阻, 症状出现较早
2. 常见症状 (1)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 (2)便血 (3)肠梗阻症状
N2a
4~6 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T4a 肿瘤穿透腹膜脏层
N2b 7 枚及更多区域淋巴结转移
T4b 肿瘤直接侵犯或粘连于其他器官或结构
外科学(第9版)
六、结直肠癌TNM分期 (AJCC第七版)
0:黏膜肌层以内 I:固有肌层以内 II:突破固有肌层
III:区域淋巴结 /癌结节
IV:远处转移
外科学(第9版)
外科学(第9版)
(五)综合治疗
参见直肠癌综合治疗
九、治疗
•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近20年来尤其在大城市,发病率明显上升 • 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存在腺瘤-腺癌的演进序列 • 右半结肠癌以腹痛、腹部肿块以及贫血、消瘦和乏力等全身症状为主;左半结
肠癌以便血、肠梗阻、腹泻、便秘等症状为主 • 肠镜和CT等检查方法可辅助诊断结肠癌 • 结肠切除术是结肠癌主要的治疗方式
2021临床医学 外科学-普通外科-结直肠肛管疾病-痔
第三十三章结直肠肛管疾病第九节痔痔(hemorrhoid)是最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是指直肠下段黏膜下和肛管皮下静脉丛淤血、扩大、曲张而形成的静脉团。
任何年龄皆可发生,但随年龄增长而发病增多、病变加重。
内痔(internal hemorrhoid)是肛垫的支持结构、静脉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病理性改变或移位。
外痔(eternal hemorrhoid)是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
内痔通过丰富的静脉丛吻合支和相应部位的外痔相互融合为混合痔(mied hemorrhoid)。
(一)病因痔的形成可能与多因素有关,尚未完全清楚。
目前公认的主要有以下因素:1.解剖因素齿状线上直肠上静脉丛属门静脉系统,无静脉瓣;直肠上、下静脉丛相互汇合,且静脉丛管壁薄、位置浅;末端直肠黏膜下组织松弛,上述因素都容易使静脉丛血液淤积和扩张。
2.肛垫增生和下移肛垫是肛管上部黏膜下层的纤维肌性组织,位于肛管的右前、右后及左侧,即截石位的3、7、11时处,三个区域凸向肛管内,起到闭锁肛管、控制排便的作用。
由于局部组织慢性损伤或感染变性,腹内压增高等,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弹性下降使肛垫滑脱,向内下移位形成痔。
3 诱发因素任何导致腹内压长期增高的因素(如长期的坐立、便秘、妊娠、腹水、前列腺肥大等)或门静脉高压,也可使静脉丛内压力升高,回流受阻,使静脉淤血扩张成痔。
另外,年老体弱或慢性疾病引起营养不良使局部组织萎缩;长期饮酒及食大量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使局部充血加重而发生痔。
(二)分类和病理按解剖部位痔可分为三类。
1.内痔是直肠上静脉丛曲张形成的静脉团,位于齿状线以上,表面覆盖直肠黏膜,好发部位为截石位3、7、11时处。
内痔分为四度:①Ⅰ度,无明显自觉症状,排便时带血,无痔脱出;②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痔块脱出肛门外,便后可自行回纳;③Ⅲ度,痔块脱出肛门后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还纳;④Ⅳ度,痔块长期脱出,不能回纳或还纳后又脱出。
2.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是由肛管皮肤覆盖曲张的浅表静脉团块。
34-结肠直肠肛管疾病,
(3)根据瘘管与括约肌关系分为:1)括约肌间瘘
2)经括约肌瘘 3)括约肌上瘘 4)括约肌外侧瘘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的局部皮肤刺激性瘙痒
或形成湿疹。
单 纯 性 肛 瘘
复 杂 性 肛 瘘
外口呈乳头状突起或肉芽组织隆起, 挤压时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排出
内口
瘘管 外口
内口可用直肠指诊、肛门镜或探针检查发现, 也可用外口注入美兰溶液,碘油造影等检查。
直肠癌( 直肠癌(溃疡型 ) 直肠癌(菜花状合并出血) 直肠癌(菜花状合并出血)
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 治疗:
1. 手术治疗 (1)根治性手术:无远处淋巴结或脏器转移的病人,也 1)根治性手术:无远处淋巴结或脏器转移的病人,也 无其他禁忌者。手术方式有 切除线 1)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 ) 手术) (Miles手术) 手术
结、直肠淋巴引流 1.结肠壁淋巴结;2.结肠旁淋巴结;3.降结 肠淋巴结;4.乙状结肠淋巴结;5.直肠上淋 巴结;6.阑尾淋巴结;7.空结肠淋巴结; 8.升结肠淋巴结;9.结肠系膜淋巴结;10.横 结肠淋巴结
齿状线 直 肠柱
深部
肛窦 肛门内括约肌
肛门外括约肌 淺 部 肛梳
皮下部
肛瓣
直肠肛管纵剖面图
诊
断: 病史结合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1)腹部X线检查(2)钡灌肠(3)直肠测压检查 (4)直肠黏膜下层组织化学检查 (5)病理组织学检查
治
疗:多以手术治疗为主。 多以手术治疗为主。
(1)非手术治疗:扩肛、盐水 非手术治疗:扩肛、 灌肠、开塞露塞肛、 灌肠、开塞露塞肛、补充营 养等。 养等。 (2)手术治疗 1)Swenson手术; Swenson手术; 手术
结直肠及肛管疾病
结直肠及肛管疾病一.直肠肛门的检查方法1 检查的体位:左侧卧位、膝胸位、截石位、壿位、弯腰前俯位。
2 视诊:红肿、脓血、粘液、粪便、瘘口、外痔、溃疡、肿块、脱垂、疣状物等。
3 直肠指诊:了解肛管的松紧度,疼痛、肿块、痔。
直肠内肿块、大小、位置、硬度、表面、边缘、活动、压痛、波动、出血。
男性距肛门5cm前方可触及前列腺,女性可触及子宫颈。
不要误诊为肿块。
可发现痔、肛瘘、直肠息肉、肛管直肠癌。
还可以发现前列腺炎、急性附件炎、直肠周围脓肿、盆腔脓肿等等。
4 肛门镜:可直视肛管和直肠远端的病变及活检。
5 直乙结肠镜6 纤维结肠镜7 影像学检查:X线、超声/CT、磁共振。
8直肠肛管功能检查。
二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1 外科适应症:中毒性巨结肠、穿孔、出血、难以忍受的直肠外症状(坏疽性脓皮病、结节性红斑、肝功损害、眼并发症和关节炎)及癌变。
2 手术方式2.1 全结肠切除及回肠造瘘2.2 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3.2 结肠切除、回肠囊袋肛管吻合三.肠息肉及肠息肉病1 概念:由肠粘膜向肠腔突出隆起性病变。
2 肠息肉: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单一或多发,数毫米到数厘米,大于2厘米时50%发生癌变,可以有以下症状:肠套叠、出血、肠道刺激征。
炎性息肉主要表现为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克罗恩病及血吸虫病的症状。
3 肠息肉病:肠道息肉数目大于100颗的病变,且有特殊的临床症状。
3.1 色数沉着息肉综合征:青少年多见,家族性,可癌变。
所以消化道均可出现,以小肠为多。
口腔粘膜、口唇、手脚色素沉着为黑斑或棕色斑。
病变广泛,无法根治。
3.2 家族性息肉病:遗传性,全结肠,癌变多,结肠全切除,终身随访。
3.3 肠息肉合并多发性骨髓和多发性软组织瘤四直肠息肉:5-10岁的幼年性和40岁以上的直肠息肉。
可以单独存在或是结肠息肉的一部分。
1 病理:肿瘤性,分为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
非肿瘤性,分为增生性、炎性、幼年性息肉。
2 临床表现:小息肉无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剖生理概要
结肠(Colon)包括盲肠、升结肠、横 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 解剖学标志为结肠袋肠脂垂、结肠 带 肠壁分为浆膜层、肌层、粘膜下层、 粘膜层
直肠(RECTUM)
直肠的侧曲及直肠横襞 (transverse folds of rectum)
直肠的两个直角曲: 即骶 曲 (sacral flexure)和 会阴曲 (perineal flexure)
右半结肠(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 上静脉、迷走神经) 左半结肠(肠系膜下动脉、肠系膜 下静脉、盆腔神经) 淋巴结分为结肠上、结肠旁、中间、 中央四组
直肠肛管的血管、淋巴、神经
肛管属体神经系统的阴部内神经(骶2~4)直肠属植物神经 系统,交感神经纤维来自胸11到腰2脊髓神经。
该区动脉有四支,即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肛管动脉和 骶中动脉。
诊断
X线钡剂灌肠
B超
CT
纤维结肠镜
气钡双重造影
CEA
治疗( TREATMENT)
右半结肠切除术
适应证:
盲肠、升结肠及结肠肝 曲部的癌肿。
切除范围:
回肠末端15~20公分、 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的 右半,连同所属系膜及淋 巴结。肝曲的癌肿尚需切 除横结肠大部及胃网膜右 动脉组的淋巴结。
左半结肠切除术
危险因素(RISK FACTORS )
动物脂肪及蛋白饮食
缺乏新鲜蔬菜、纤维素食品
遗传易感性因素
家族性肠息肉病、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血吸虫病肉 芽肿等
大体形态分型
肿块型
浸润型
溃疡型
组织学分型
腺癌
粘液癌
未分化癌
结肠癌发病部位
改良DUKES分期
Ⅰ期(Dukes A期) Ⅱ期(Dukes B期)
结肠癌(COLON CANCER)
病因(CAUSE) 正常上皮 增生微腺瘤
早期腺瘤
浸润转移
中期腺瘤
癌
晚期腺瘤
多步骤、多阶段、多基因
癌基因激活(K-ras、c-myc、EGFR) 抑癌基因失活(APC、DCC、P53) 错配修复基因突变(HMSH1、HLH1、PMS1、PMS2、 GTBP) 基因过度表达(COX-2、CD44v)
肛垫
位于自齿状线上1.5cm的直肠柱 区的一环形海绵状组织带
肛门括约肌
肛门内括 约肌
肛门外括 约肌
皮 下
浅 部
深 部
部
直肠肛管肌 (RECTOANANL MUSCLE)略
肛门外括约肌、肛门内括约 肌、肛提肌和纵形肌 。
肛门外括约肌是随意肌,有 括约功能,它由三组,即皮 下部,浅部和深部 。 肛门内括约肌是不随意肌 , 肛提肌是随意肌
重要解剖结构:直肠瓣、 肛柱、肛瓣、肛窦、肛乳 头、齿状线直肠粘膜、肛 垫
肛管 (ANAL CANAL)
上起于齿状线,下止肛门缘,长1.5~2.0厘米。肛管为移 行上皮所复盖,肛管为肛管内、外括约肌所环绕,起封闭肛门 的作用。
直肠系膜
直肠中下段后方及两侧包裹着 直肠,形成半圈1.5~2.0cm厚的结 缔组织
Ⅲ期(Dukes C期)
Ⅳ期(Dukes D期)
癌局限于肠壁内
癌侵润至肠壁外(无
LN转移)
C1期:近处
伴有淋 巴 腺转移
淋巴转移( 肠旁)
C2期:远处 淋巴转移(
系膜)
已有远脏转移
TNM分期
O Ⅰ Ⅱ Ⅲ Ⅳ
TNM分期 Tis
Dukes分期 A
T1-2 N0 M0
A
T3 T4
B
任何T N1 / N2 C C1 / C2
肛管直肠环,由外括约肌深 浅两部,纵形肌、内括约肌 以及耻骨直肠肌所组成
直肠肛管周围间隙
肛提肌上有骨盆直肠 间隙,在腹膜返折以 下,直肠两侧,左右 各1个;直肠后间隙在 直肠和骶骨之间,也 在肛提肌上方,可与 两侧骨盆直肠间隙相 通;肛提肌下为坐骨 直肠间隙,在肛管两 侧,左右各一个。
结肠的血管、淋巴、神经
任何 T N M1
D
临床表现
排便改变(最早) 腹痛(早期之一)
包块
肠梗阻
体重减轻
食欲不振
便血 恶病质
发热
不同部位的区别
右侧结肠癌:全身症状、贫血、腹部肿块
左侧结肠癌:肠梗阻、便秘、腹泻、便血
高危人群
I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 有癌史或肠道腺瘤史或息肉 大便OB阳性 以下五种之二:粘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 阑尾炎、精神创伤史
错误的检查方法 正确的检查方法
肛镜检查
方法:
肛镜涂润滑油,缓慢插入肛门, 抽出芯子,对好灯光,由深至浅 观察直肠粘膜颜色,直肠瓣、有 无溃疡、息肉、肿瘤、异物等, 将肛镜慢慢往外退出,边退边观 察直肠和齿线附近有无病变,如 瘘的内口、痔等。
肛门检查后时钟定位法
上述三项检查发现的病变,采用 顺时钟定位法予以记录。如检查时 取截石位,则肛门后正中6点,前方 中点为12点,例如检查时在肛门前 方偏右见一痔团,应记录“截石位 11点或胸膝位5点”处有痔一个
适用证: 降结肠、结肠脾曲部癌肿。 切除范围:横结肠左半、降结 肠、部分或全部乙状结肠,连 同所属系膜及淋巴结
横结肠切除术
适应证:横结肠癌 切除范围:横结肠及其肝曲、 脾曲。切除后作升、降结肠端 端吻合。
乙状结肠癌肿的根治切除
根据癌肿的所在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部位,除 切除乙状结肠外,或做降结肠 切除或部分直肠切除。作结肠结肠或结肠-直肠吻合。
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手术
术前作肠道准备后如肠内容物明显减少, 病人情况允许,可作一期切除吻合,但术中 要采取保护措施,尽量减少污染。如肠道充 盈,病人情况差,可先作肿瘤近侧的结肠造 口术,待病人情况好转后再行二期根治性切 除术。
该区有两个静脉丛:①直肠上静脉丛;②直肠下静脉丛。淋 巴引流以齿状线为界,分为上、下两组。
直肠肛管检查方法
检查体位 ➢ 膝胸位:病人双膝跪于检查床上,头胸部贴在床面、
臀部抬高,两膝略分开,适用矮小肥伴病人。 ➢ 左侧卧位:向左侧卧,左腿伸直,右髋膝关节各屈
曲90度,适用于病重,年老体弱的病人。 ➢ 截石位:仰卧屈起下肢并抬高外展,同时髋膝关节
屈曲,适用肥胖病人。 ➢ 蹲位:病人作大便姿势,向下用力摒气,适用于内
痔脱出,直肠息肉,直肠脱垂等检查。 ➢ 弯腰前俯位:双下肢分开、身体前倾,是肛门视诊
最常用的体位。
肛门视诊
用两手拇指轻轻分开病人的臀 部,观察肛门及周围有无脱出 物、外痔、瘘口、脓肿、肛裂 等。
直肠指诊
方法:检查者右手戴上手套或右食指戴上指套涂润滑油,用右 手食指前端放在肛门口,待病人适应后再轻轻插入肛门口,先 试验肛门括约肌的松紧度,然后对肛管直肠四周依次进行检查, 应注意肠壁周围有无触痛、肿块、波动、狭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