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生育种的发展历程与展望精讲

合集下载

花生栽培技术现状与展望

花生栽培技术现状与展望

花生栽培技术现状与展望作者:刘丽新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第01期1.花生栽培技术现状1.1花生春播高产栽培花生春播高产栽培技术是早期花生种植的高产技术之一,其按照固定的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成立栽培技术的种植区域,将传统深耕改为深浅配合的轮耕制度,使土地上松下实,提高土地肥力。

这种栽培技术存在一定的不足,其施肥具有盲目性,可以采用前茬增肥和当茬补肥的方式弥补盲目施肥带来的土壤肥力不足,将钾、磷、氮肥料等结合起来,起到平衡施肥的作用。

优化改善之后花生单垄种植顆粒饱满,茎枝粗壮,采用前期促进、中期调整、后期保护的管理模式,完善对长株的高产管理,避免气候环境的变化对花生的产量和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春播是花生种植的关键环节,要合理的控制花生播种的密度,选择最佳时期播种,有针对性的开展花生播种管理,确保播种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在花生苗期的管理当中,花生枝叶早衰是影响花生生长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提高花生的产量,就必须采取措施控制花生枝叶早衰,提前对花生幼苗进行检测,以优秀品种的优势弥补花生的早衰现象,起到增产的目的。

1.2花生促早栽培在我国经济体系中,花生的合适播种地区也是小麦的主要产区,受花生种植地粮油矛盾影响,花生实际产量和种植规模并不理想。

应对花生传统种植方式进行优化,和小麦种植相结合。

例如,采用麦垄套种和麦后种植,既提高粮油种植面积,有减少不同农作物种植的矛盾,提高产量。

发展花生的促早栽培能够提高花生的年均产量,以麦垄套种方式为例,这种和小麦混种的方式受小麦植株遮阳影响,花生的主茎生长正常,但是侧枝生长缓慢,枝叶以黄色为主。

小麦收获之后,花生枝叶逐渐变绿,生长走入正常。

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实际种植密度提高花生的产量。

夏季花生生长速度快、分酸系数高,且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周期较短。

在夏季的花生种植栽培当中,可以增加植株密度,提高花生产量。

1.3优质花生栽培技术优质栽培技术以注重花生的脂肪酸、蛋白和花生脂肪为主,通过分析其生理特征、影响因素找到规律,进而建立并完善花生栽培体系,向花生的规模化种植发展。

花生高产优质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对策思考

花生高产优质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对策思考

花生高产优质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对策思考侯杰【摘要】花生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人们对其育种与栽培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成果.文章对花生高产优质育种与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具体的改善对策.【期刊名称】《南方农机》【年(卷),期】2019(050)006【总页数】1页(P39)【关键词】花生高产优质育种;花生栽培技术;花生种植研究【作者】侯杰【作者单位】河南省义马煤炭高级技工学校,河南义马 472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21 花生高产优质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1.1 花生高产优质育种研究情况我国在花生的研究方面经历了从注重产量到产量和品质并重的两个阶段。

而近年来,我国研究最多的领域是花生的育种技术和新品种的开发。

目前,我国已经在转基因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品质无损检验技术和高产稳产抗逆抗病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育种手段也有了长足提升。

从传统的农家种应用、杂交育种、系统育种和辐射诱变育种等进化到现代分子育种。

同时,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工业效益,研究人员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在高油酸分子形成机制、抗青枯病、抗黄曲霉分子机制和高油种质创新上取得可喜的成果。

此外,针对以往花生种植领域品质性状与市场需求脱轨的问题,相关研究单位开始探索优质专用型花生品种的选育,从而开创了甜花生品种、高蛋白品种、油用品种、出口型品种和工业型品种等多种选育思路,丰富了花生产品市场[1]。

1.2 花生栽培技术研究情况花生的栽培技术研究也经历了与品种选育相同的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以高产栽培为主攻研究方向发展到今天的品质栽培研究。

高产栽培研究时期,地膜覆盖、培肥地力、合理密植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中后期适时调控防早衰、增施有机肥缓控肥与农艺农机相结合等技术手段是主要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使花生的大面积栽培成为可能。

发展到今天,又在注重品质的基础上,对施肥与品质关系、籽粒品质形成机理等技术进行了研究,使品质栽培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

花生育种讲稿

花生育种讲稿

第一章花生育种参考书:花生育种学孙大容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中国花生栽培学万书波主编,上海科技出版学,2003年花生品质学万书波主编,上海科技出版学,2005年中国花生品种及其系谱禹山林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2008年第一节花生生产与育种概况一、花生生产概况在田间种植的农作物中,花生居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之后居第6位,在油料作物中居第3位,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

1、世界花生的种植面积和单产(2006~2007年)全球花生种植面积亚洲最多占56%,非洲占39%,美洲占4.3%,欧洲和大洋洲有零星种植。

种植面积(2007年)列世界前十位的国家是:印度10050万亩,中国7029万亩, 尼日利亚3345万亩, 美国1780.5万亩,苏丹1380万亩, 印度尼西亚1050万亩, 缅甸997.5万亩, 塞内加尔910.5万亩, 乍得720万亩, 加纳705万亩。

印度是世界上花生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但由于印度单产水平低,总产位居世界第二。

主要原因除土地贫瘠外,干旱严重影响花生生产的发展(国际半干旱研究所在印度)。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花生种植国,由于单产水平高于印度,总产居世界第一(占37.6%)。

世界花生单产最高的国家是以色列,单产一直保持在400kg/亩以上(喷灌、施肥水平高),但面积较小(6万亩)。

在花生种植大国中,产量水平较高的国家有美国、阿根廷和中国。

2007年美国234kg/亩,阿根廷224.6kg/亩,中国186.2kg/亩。

其他主产国的花生单产均低于140kg/亩。

美国的花生生产技术领先世界,因美国花生产区的自然条件(土壤)比我国优越,再加上先进的栽培措施(包衣、精播、重视叶斑病的防治、生产全程机械化、轮作换茬等),所以单产较高。

随着地膜覆盖技术在中国大面积推广,大面积亩产500kg的高产栽培技术已经规范化。

我国79年首次突破500kg大关,80年代达650kg,说明花生是高产、经济效益高的作物。

花生生长发育(共33张PPT)

花生生长发育(共33张PPT)
(2)清棵深度 扒土深度以2片子叶露出地面为宜,浅了,子叶露不
出来,第一对侧枝的基部仍然埋在土中,起不到促使第一对侧枝健壮 发育的作用,深了,往往会把子叶下面的根颈扒出来,造成幼苗倾斜 倒伏,不利于培育壮苗,在沙地上,更应注意不能清得过深,以免被 风吹倒或将根系掘起。
(3)平窝时间 清棵20天左右,第一对侧枝已长出地面并发育健 壮,结合第二次中耕平窝,效果较好。
(三)土壤
花生是忌连作农作物,花生应与禾谷类或薯类农 作物轮作,不宜与豆科农作物轮作,轮作期3年以上为 宜。高产花生适宜的土壤条件是:土层深厚肥沃、排 水良好、疏松易碎的沙质壤土。
(四)水分
花生是较耐旱作物。播种时最适宜土壤含水量为田 间持水量的60%~70%。开花下针到结荚阶段,是花生 一生需水量多、对水分敏感的时期,以土壤含水量为田
蛋白质含量高(30%),维生素B1、B6、维生素D、E,亮氨酸、 苯丙氨酸等,营养价值高。
3、花生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饲料
4、花生是我国主要的出口作物
我国的花生出口量占世界第一。黄曲霉毒素含量低于 15ppb。
5、花生适应能力强,增产潜力大
抗旱、耐贫瘠、耐肥、固氮(5-8kg/亩)。
6、较高的医用价值
根瘤大量形成,固氮能力增强 花生一生的前三个时期是成苗、初步建成营养器官、形成生殖器官(开花、成针)的时期。 花生是喜钙农作物,需钙量远多于一般禾谷类农作物。 当每果只有1个胚珠受精并发育时形成单仁果,每果有两个或多个胚珠受精并发育时,形成双仁果或多仁果,其果重有明显的差异。 果针不入土,则无论怎样伸长,子房始终不能膨大结实。 花生从播种到饱果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称为花生的生育期。 决定果重的因素主要是荚果内种子的粒数和粒重。 钙能促进荚果发育,提高饱果率。 营养生长为主,花芽开始分化 播种量依品种、气候条件、土壤状况、水肥和栽培方式、管理水平而定,要做到合理密植。 (2)清棵深度 扒土深度以2片子叶露出地面为宜,浅了,子叶露不出来,第一对侧枝的基部仍然埋在土中,起不到促使第一对侧枝健壮发育的作用,深了,往往会把子叶下面的根颈扒出来, 造成幼苗倾斜倒伏,不利于培育壮苗,在沙地上,更应注意不能清得过深,以免被风吹倒或将根系掘起。 开花下针到结荚阶段,是花生一生需水量多、对水分敏感的时期,以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为宜。 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需肥量随之增加。 花生的两片子叶不出土或半出土,使着生第一对侧枝的子叶节处于表土之下,影响第一对侧枝的健康发育,这就是花生生产栽培上采取清棵的理论依据。 培育壮苗,促进第一、二对侧枝早生快发,争取有较多的有效花芽。 花生幼苗

中国花生育种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中国花生育种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青岛农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中国花生育种的发展历程与展望学生专业班级农学1201班学生姓名(学号)韩镇宇(20124439)指导教师郑芝荣完成时间2015-12-202015年12月20日课程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韩镇宇指导教师郑芝荣论文题目中国花生育种的发展历程与展望论文内容(需明确列出研究的问题):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

几十年来,中国花生生产迅速发展,花生良种的培育和推广在其中的贡献巨大。

为了阐明花生育种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本研究介绍了中国花生品种的更替历程,综述了除引种和传统的杂交育种技术之外,新技术在花生育种中的应用,归纳了中国花生育种的目标。

指出综合利用花生育种新技术并结合常规育种技术,培育高产、早熟、优质、多抗、适于出口以及适于机械化栽培和加工的花生新品种将是今后中国花生育种的发展方向。

资料、数据、技术水平等方面的要求:1资料要求:参考资料要广泛,有一定数量的资料,参考的资料比较新颖,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2技术水平要求:查阅有关资料,依靠大学四年的知识积累,综合分析,并与指导老师讨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指导老师的帮助,认真的完成论文的撰写。

根据需要研究的问题,查阅文献资料,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围绕自己提出问题及观点,展开论述。

论文中所引数据要真实、可靠、具体,单位要符合国际制要求。

发出任务书日期2015-12-17 完成论文日期2015-12-20学科组或教研室意见(签字)学院院长意见(签字)注:此表装订在课程论文之前。

中国花生育种的发展历程与展望摘要: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花生良种的培育和推广在其中的贡献巨大。

近些年来,传统花生育种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要求,飞速发展的生物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选育花生优质新品种中,使我国花生育种的目标更加明确,技术更加先进,使育种研究变得更高效、更健康。

关键词:花生;育种;发展历程;育种技术;育种目标花生一直以来都是世界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在中国更是重要的食用植物油和食用蛋白来源。

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作者:许婷婷宫清轩江晨杨伟强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第07期摘要: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农产品。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花生产业的生产、加工和出口贸易现状进行总结分析,指出了我国花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花生;产业;现状;问题;展望中图分类号:S565.2-1(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7-0117-03花生是世界五大油料作物之一,是食用、榨油兼用的经济作物,在世界农业生产和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是世界花生生产大国,播种面积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位,而总产量、总消费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在中国农作物中,花生种植面积和总产值分别名列第七位和第五位。

在国内油料作物中,花生种植面积仅次于油菜,但总产、单产和出口量一直位居油料作物之首。

花生在我国的食用油脂供应、食品加工、出口创汇和农民增收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当前我国食用植物油供应紧缺,国内主要油料作物价格除花生外均高于国际价格,只有花生因属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优势的情况下,发展花生产业不仅有利于种植业结构调整,而且对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发展创汇农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1 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1.1我国花生的生产现状1.1.1花生生产的国际和国内地位世界主要花生生产国有印度、中国、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美国、缅甸、塞内加尔、乍得和阿根廷等国。

2007年我国花生的种植总面积为394.48×104hm4,占世界花生种植面积的16.8%,居世界第二;总产量为1302.75×104t,占世界花生总产量的37.4%,位居世界第一。

印度花生的种植面积为670.0×104hm4,占世界花生种植面积的28.6%,居世界第一;但其总产量仅占世界花生总产量的18.9%,位居世界第二。

中国花生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中国花生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中国花生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作者:陈明王思明来源:《科学文化评论》2018年第02期摘要中国花生史研究始于20世纪初,花生产地有中国原产论、美洲引进论两类,普遍认为历史上花生主要分两次由美洲传入中国,其中近代引种品种影响较大。

史学界迄今对花生起源地的争议已基本形成共识,对花生在中国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研究已取得有分量的学术成果,但仍存诸多不足。

当前应转变研究思路,萃取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从多维度层域推进花生史研究,构建一部立体全景的中国花生史。

关键词物花生史作物史交叉学科研究转向明代以降,部分美洲作物被引进到中国,不仅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而且早已积淀成一个储量惊人的学术富矿,吸引一代又一代学者聚焦于此。

传统史学并无作物史分类,直到20世纪初“新史学”思潮后,梁启超才主张研究作物史,“中国农业最发达而最长久,资料也很多,非给他做一部好历史不可。

农业、农器、农产物的历史,都应该做”([1],页305)。

至此,作物史研究进入学界关注的视野。

回顾百余年作物史研究历程,经过万国鼎等前贤学人的长期耕耘,产生了颇多具分量的作物史研究成果①。

进入21世纪后,“域外作物引种与中国本土化”课题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学界对南瓜、辣椒、烟草等美洲作物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①,更有作物史专著出版②。

花生为明代传入的油料作物,晚清开始成为重要经济作物。

据笔者调查,当前中国花生史(以下简称“花生史”)研究并无专著,已有学术成果的关切点主要倾向于花生的名释、起源与传播以及影响,理论视角与行文角度相对缺乏新意,“花生史”的面相没有能够完整呈现。

本文首先梳理与评述以“花生史”为主题的研究成果,继而找出解决现有问题的突破点,探讨下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构想。

一关于花生名释考作物名称考释是开展作物史研究的前提,夏纬瑛言:“一个植物名称本身,就反映着在那个历史时期我们先人对这种植物的认识程度。

厘清这些植物名称,不仅对于生物学史、农学史、药物学史的研究会有很大帮助,而且对于从事植物学、农学、园艺学及中医药学工作的同志也是有所裨益的。

中国种业历史回顾与入世后展望

中国种业历史回顾与入世后展望

中国种业历史回顾与入世后展望黄如鑫(种子是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是农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的内因,是农业科技的载体。

种子也历来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建国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种业历经孕育、产生发展、壮大和市场化四个阶段,日渐成熟。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种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

1、历史回顾1、1孕育阶段:1949-1978年这一时期,国家对种子实行农民“自选、自留、自繁、自用”为主,辅之以必要调剂的方针,即“四自一辅”。

在这一方针指引下,全国逐步实行了“行政、技术、经营”三位一体的种子经营指导业务。

一些农业较发达的地方开始设立一些省、地、县属的事业性质的种子站,种子站既是良种的经营单位,又是种子工作的管理机构。

培育、推广良种主要依靠科研院所、县原种场和县种子站,初步形成“三结合”的种子服务体系。

1、2产生发展阶段:1978-1995年1978年,国家出台“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以县为单位组织统一供种”的种子工作方针。

全国的省、市、县三级成立种子公司,并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和经营基础设施建设。

种子公司具备了独立生存的基本条件。

1985年,国家实行种粮脱钩,种子交由农业部门组织生产与经营。

虽然当时种业仍属于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实行“四化一供”的方针,但在蔬菜种子、杂交玉米种子和杂交稻种子为重点的商品种子领域已开始实行市场流通,打破了区域供种和各自为战的旧格局,初步形成了波及全国的种业市场。

这一时期,由于种子公司可以无偿使用育种单位培育的农作物新品种,拥有垄断经营权,享受超常的垄断利润,因而种子公司效益较好。

工资高、福利好,人事部门大开绿灯,种子公司一时人满为患。

但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较少,整体素质差,种子公司包袱越来越重。

我国花生育种工作的主要成就与几点建议

我国花生育种工作的主要成就与几点建议

我国花生育种工作的主要成就与几点建议
邱庆树;申馥玉;王传堂;刘光臻;胡文广;王彩祥;苗华荣
【期刊名称】《花生学报》
【年(卷),期】1994(000)004
【摘要】我国花生育种工作的主要成就与几点建议邱庆树,申馥玉,王传堂,刘光臻,胡文广,王彩祥,苗华荣(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莱西266601)花生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二位,在国际国内占有重要位置。

解放以来,我国花生生...
【总页数】4页(P5-8)
【作者】邱庆树;申馥玉;王传堂;刘光臻;胡文广;王彩祥;苗华荣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203
【相关文献】
1.我国南方产区花生育种现状、存在问题及育种建议 [J], 鲁清;李少雄;陈小平;周桂元;洪彦彬;李海芬;梁炫强
2.我国主要烤烟品种的亲源系谱分析及育种工作建议 [J], 常爱霞;贾兴华;冯全福;张玉;程立锐;杨爱国;罗成刚
3.我国花生辐射育种的主要成就与展望 [J], 邱庆树
4.我国种猪育种工作的现状、主要问题及措施建议 [J], 申茂成;莫传俊;温玉梅
5.浅谈我国种猪育种工作的现状、主要问题及措施建议 [J], 张文成;单留江;闫立新;李锋;王占领;杨华;刘大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花生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我国花生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我国花生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王凯;吴正锋;郑亚萍;沈浦;于天一;郑永美;孙学武;王才斌【摘要】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花生栽培实践中,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稳定产量提高品质同时,节约全过程生产资料以实现花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主要方面.本文结合近些年来花生栽培领域的研究成果和部分地区先进经验,阐明优质高效栽培的实施效果和机制机理,并对花生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难点及未来方向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山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50)012【总页数】6页(P138-143)【关键词】花生;优质;高效;栽培;可持续发展【作者】王凯;吴正锋;郑亚萍;沈浦;于天一;郑永美;孙学武;王才斌【作者单位】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青岛 266100;鲁东大学农学院,山东烟台 264025;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青岛 266100;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青岛 266100;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青岛 266100;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青岛 266100;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青岛 266100;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青岛 266100;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青岛2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2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全国种植面积在470万公顷左右,年产1700万吨左右,每年可以提供约300万吨油脂、大量的蛋白质及其制品,以及丰富的维生素B2/A/D/E及钙、铁等营养[1-3]。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粮食需求越来越大,资源开采加大,可利用耕地减少,后备耕地储量紧缺,对包括花生在内的粮油作物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4-6]。

传统农业粗放式管理使得这种矛盾愈发凸显,水肥药等生产资料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低下。

花生未来发展趋势报告PPT

花生未来发展趋势报告PPT

1 2
种子成本
高品质的种子是花生种植的基础,但是高品质 的种子价格比较高,农民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 。
肥料成本
肥料的种类和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农民需要支 付更多的费用。
3
农药成本
农药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但是价格也在 不断上涨,农民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
花生加工企业的经营风险
花生原料价格波动
01
花生原料价格的波动会影响花生加工企业的成本和利润。
标准化生产
制定花生种植标准,推广标准化生产, 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信息化技术应用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的技术手 段,实现花生种植信息化管理,提高生 产效益。
加强花生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总结词
增强信息收集的实时性
实时性、准确性、预测性
及时收集花生市场的供求信息,把握市场动 态,作出快速反应。
03
花生未来发展趋势
花生种植面积增加的趋势
1 2
国内市场需求
随着国内花生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对花生 及其制品的青睐,花生种植面积呈现出逐年增 加的趋势。
农业政策支持
国家农业政策鼓励农民增加花生种植面积,提 高花生生产水平,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3
种植效益高
花生种植效益较高,能够为农民带来较为可观 的收入,也促进了花生种植面积的增加。
产品多元化发展
推动花生深加工企业开发多种产品,满 足不同市场需求,拓展企业盈利空间。
加强品牌建设
通过品牌策划、营销推广等方式,提升 花生深加工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增强市场竞争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花生种植新技术的推广
种植技术升级
01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花生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升级,新技术和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05
收获与贮藏技术
收获时间与方法选择
收获时间
根据花生生长情况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收获时间。一般来说,当花生植株逐渐变黄、荚果饱满且大部分自然 裂荚时,即可进行收获。
收获方法
采用人工或机械收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人工收获时,需将花生植株拔起并抖落荚果;机械收获时 ,使用专用花生收割机进行收获。
产业升级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花生生产的产业链条,发展深加工、 出口创汇等高端产业,增加花生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等天敌控制害虫数量。
02 03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进行病虫害防治。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注意选择低毒、 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 康造成危害。
农业防治
通过合理的轮作、间作等农业措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例如,将花 生与不同科属的作物进行轮作,可以降低病原菌和害虫的滋生。
定期检查贮藏环境是否适宜,如温度、湿 度等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发现异常情况 ,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在贮藏期间要注意防鼠防虫,定期清理仓 库并使用防虫剂进行防治。
避免潮湿
注意通风
花生在潮湿环境下容易发霉变质,因此要 保持贮藏环境的干燥。如发现潮湿现象, 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通风晾晒。
贮藏期间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防止花生因缺氧而变质。
如多粒型、珍珠豆型等, 多为鲜食或加工用。
彩色花生
如黑花生、红花生等,多 为观赏或鲜食。
种子选择与处理方法
种子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性强、 产量高且品质好的品种。
种子处理
包括晒种、选种、浸种和拌种等步骤 。晒种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选种 可以去除病粒和杂质;浸种可以使种 子充分吸水;拌种可以防治病虫害。

中国花生育种及农机农艺结合

中国花生育种及农机农艺结合

中国花生育种及农机农艺结合一、我国花生育种发展历程我旧花生栽培历史始于明朝万历年间,花生研究始于20世纪初的青岛李村。

虽然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局部地区有研究,但对花生的系统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

我国花生育种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20世纪50年代对农家品种的筛选利用阶段;60年代--80年代中期以杂交、辐射育种等为主的阶段;80年代后期至今的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阶段。

二、我国花生育种的主要成就1.培养了一支优秀的育种研究队伍建国以来,国家成立的有关花生育种的机构有17个省、54家科研院所,目前,全国从事花生育种研究的科研人员有200余人。

2.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研发平台建立了国家油料作物改良lf1心、农业部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青岛)花生分中心、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广州)花生分中心、国家花生种质资源长期库、同家花生种质资源中期库、国家野生花生种质资源圃。

3.征集、保存、鉴定了数量可观的种质资源截至2008年,全国保存种质:7 490份,其中,栽培种:7244份(国内4 638+国外2606),野生种质:246份。

4.建立了完善的品种鉴定评价体系2000年以前,全国有20个省建立了花生品种审定制度。

、2000年以来,山东、河南、湖北、广东等省陆续建立了花生品种审定制度。

5.选育并推广了一批优良品种建国以来推广的品种共有423个,省级以上:审(认)定品种有292个,国家审(鉴)定品种有66个。

6.花生育种技术创新取得的成效(1)远缘杂交育种取得较大突破种问杂交亲和关系;杂交不亲和障碍克服技术;创制一批优异种质;培育6个种间杂交品种,(2)基因工程和分子育种取得一定进展利用花粉管通道导人外源DNA引起变异;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已经将葡聚糖酶基因、几丁质酶基因等成功导入花生;利用RNAi和农杆菌介导技术,将脂肪酸去饱和酶转入花生成功获得具有油酸含量得到提高的转基因植株;获得了与黄曲霉、黑斑病、锈病、青枯病抗性连锁的I)NA分子标记;构建了栽培种的遗传连锁图谱.7.实现了五次品种更新伏花生、狮头企、开封大花生、沭阳大站秧;南充混选1号、粤油551、花11、徐州68-4、开农8号:海花l号、豫花l号、鲁花4、粤油116、天府7号;鲁花9、I 1.中花3、4,豫花3、7.徐花5、粤油256;丰花1、3.花育22、19,豫花15、冀花4、远杂9102、中华8号、12号,8.获得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奖高油酸花生种质创制研究与应用获得201 1年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花生野生种优异种质发掘研究与新品种培育获得201 1年科技进步二等奖;专用花生品种创制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2007年科技进步二等奖;豫花15号获得2006年科技进步二等奖;豫花7号获得2000年科技进步二等奖;鲁花9号获得1995年科技进步二等奖;豫花1号获得1990年科技进步二等奖;鲁花11号获得1998年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4号获得1998年科技进步三等奖;冀油4号获得1991年科技进步三等奖;天府3号获得1988年技术发明四等奖;南充混选l号获得1987年科技进步三等奖;徐州68-4获得1983年技术发明三等奖。

我国花生栽培技术现状与展望_董文召

我国花生栽培技术现状与展望_董文召

我国是花生生产大国,播种面积稳定在487万公顷左右,占全球花生面积的近20%。

年产量1400多万吨,占世界花生总产的4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

花生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

随着我国花生栽培技术的提高,我国花生单产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2005年全国花生平均公顷产量达到2850kg,2005年达到3075kg的历史最高纪录,单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一倍以上,大面积高产田超过4500kg/hm2,小面积示范田超过9000kg/hm2。

花生已发展成为我国第7大作物,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花生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在促进花生产业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成就可概括为: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精细农艺结合,以推广高产、早熟、抗病、耐密、优质品种为突破口,改进施肥和灌溉技术,推广化控技术、垄作技术、麦套花生种植技术、化学除草技术,扩大覆膜栽培面积,使花生品种的增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花生栽培技术大体经历春播高产栽培、促早栽培、优质栽培、无公害栽培、免耕及机械化栽培几个阶段。

春播高产栽培是花生高产栽培的基础,集传统精细耕作的精华与现代技术结合,实现了花生单产的新突破。

促早栽培是适应我国人多地少国情需要,提高复种指数的有效突破。

优质栽培和无公害栽培是保证花生产品质量的重要栽培技术改革和生产管理规范。

免耕和机械化栽培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目的,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的现代化栽培技术,是花生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

1春播高产栽培20世纪50年代以来,通过总结群众经验和进行单项技术的研究,总结出了每公顷7500kg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促进了我国花生生产的发展,使我国花生单产达到世界较高水平。

根据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创立了栽培技术规范:即改当茬过度深耕为深浅轮耕,创建上松下实和深活松的高产土体;改盲目施肥为前茬增肥和当茬补肥,建立氮减半、磷加倍和钾全量的用养结合的平衡施肥制度;改单垄稀植为双垄密植,建造株多棵壮和果多果饱的群体结构;改不分级粗放播种为精选一级仁催芽精播,确保齐全匀壮的群体苗株;改前促中控后不管为前促中调后保的管理措施,维持稳长株健不贪青、不早衰的高产长相;改露地栽培为地膜覆盖栽培,防护不良气候因素的侵袭。

花生高产优质栽培.精选优秀PPT

花生高产优质栽培.精选优秀PPT
种子经营利润低。造成花生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难度大。 ❖ 3、加工技术及产业化水平落后。 ❖ 花生加工龙头企业缺乏,大多数花生企业规模较小,加工产
品较少,综合效益不高,技术开发水平较低,应对市场风险 的能力不强,对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大。
二、我国花生生产的开展展望
❖ 参加WTO后,作为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花生将具有强劲的 国际竞争力。
❖ 花生栽培区域周围没有污染源,空气、土壤和灌溉水符合绿 政府和社会色重视食程度品不够标。 准。
生态、平安〞。 ❖ 加速开展:花生种植组织化、产品品牌化、加工多元化、管
理标准化、供需信息化。
〔三〕我国花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1、认识缺乏,投入水平低。 ❖ 政府和社会重视程度不够。 ❖ 花生科研、技术开发、产业化开展投入严重缺乏。 ❖ 花生生产根底设施差,缺乏政策保障和支持。 ❖ 2、技术推广难度大,缺乏扶持措施。 ❖ 花生生产用种量大,种子繁殖系数低,单位面积种子本钱高,
❖ 3、花生产品加工 ❖ 美国:新的提取别离技术、酶技术、膜别离技术用于花生加
工业。 ❖ 兴旺国家:加工企业科学的产品标准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
系。 ❖ WHO、FAO和各国:严格的食品营养、卫生标准。 ❖ 4、花生生产标准化 ❖ 西方国家:育种、栽培、植保、产后加工、贮藏、运销、生
产资料供给、技术效劳等,都标准化生产管理。 ❖ 花生产品质检:残留物超痕量分析〔10-12克〕。 ❖ 花生产前、产中及产后都进行标准化的质量检测与监控。
❖ 我国花生出口将进一步大幅度增加。 ❖ 提高我国油脂自给率和降低进口风险的需要。 ❖ 花生作为我国的精出口农产品和优质油脂原料,国内外市场
需求量均不断增大。 ❖ 预计今后几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将稳中有增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农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中国花生育种的发展历程与展望学生专业班级农学1201班学生姓名(学号)韩镇宇(********)指导教师郑芝荣完成时间 2015-12-20 2015年12月20日课程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韩镇宇指导教师郑芝荣论文题目中国花生育种的发展历程与展望论文内容(需明确列出研究的问题):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

几十年来,中国花生生产迅速发展,花生良种的培育和推广在其中的贡献巨大。

为了阐明花生育种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本研究介绍了中国花生品种的更替历程,综述了除引种和传统的杂交育种技术之外,新技术在花生育种中的应用,归纳了中国花生育种的目标。

指出综合利用花生育种新技术并结合常规育种技术,培育高产、早熟、优质、多抗、适于出口以及适于机械化栽培和加工的花生新品种将是今后中国花生育种的发展方向。

资料、数据、技术水平等方面的要求:1资料要求:参考资料要广泛,有一定数量的资料,参考的资料比较新颖,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2技术水平要求:查阅有关资料,依靠大学四年的知识积累,综合分析,并与指导老师讨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指导老师的帮助,认真的完成论文的撰写。

根据需要研究的问题,查阅文献资料,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围绕自己提出问题及观点,展开论述。

论文中所引数据要真实、可靠、具体,单位要符合国际制要求。

发出任务书日期 2015-12-17 完成论文日期2015-12-20 学科组或教研室意见(签字)学院院长意见(签字)注:此表装订在课程论文之前。

中国花生育种的发展历程与展望摘要: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花生良种的培育和推广在其中的贡献巨大。

近些年来,传统花生育种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要求,飞速发展的生物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选育花生优质新品种中,使我国花生育种的目标更加明确,技术更加先进,使育种研究变得更高效、更健康。

关键词:花生;育种;发展历程;育种技术;育种目标花生一直以来都是世界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在中国更是重要的食用植物油和食用蛋白来源。

目前,在油料作物中,花生种植面积仅次于油菜,居第二位,总产量居第一位。

几十年来,中国花生生产迅速发展,在单产、总产和种植面积方面均有所突破,尤其是单产方面,从1956 年的1290 kg/hm2到2011 年单产达到3600 kg/hm,产生了质的飞跃,花生良种的培育和推广在其中的贡献巨大。

本研究阐述了中国花生品种所经历的更替历程,介绍育种新技术在花生中的应用的情况,并对中国花生的育种目标进行探讨,从而指明将来花生育种的发展方向。

1 中国花生品种的更替历程中国花生品种更替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高产品种代替了低产品种;早、中熟品种代替了晚熟品种;高产优质专用型品种正在替代非专用型品种。

主要经历了五次品种更新。

第一次品种更新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发展受到重视。

20 世纪50 年代初期,开展了全国性的农家品种收集、整理工作,共搜集花生品种资源材料1500 余份,为中国花生品种改良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二次品种更新是以系统选育和杂交选育的品种占据主导地位并通过系统选育和杂交育种等途径选育出了‘花11’、‘花17’、‘狮选64’、‘天府3 号’、‘徐州68-4’、‘开农8 号’等百余个花生新品种。

完成了第二次品种更新。

其后,花生育种工作向着早熟、高产、抗性好的目标迈进,新品种选育和推广速度进一步加快。

全国育成推广了‘海花 1 号’、‘鲁花4 号’、‘豫花1 号’、‘粤油116’等60余个品种,实现了第三次品种更新。

20 世纪80 年代后期,高产、优质、抗病花生新品种逐步替代生产应用的引进混杂退化品种。

随着‘鲁花9 号’、‘8130’、‘花育6 号’、‘中花3 号’等60 余个新品种的育成并快速推广利用,实现了中国花生第四次品种更新。

20 世纪90 年代末开始,针对市场需求,育出优质高产出口专用花生‘花育20 号’、‘花育22 号’、‘花育26 号’等,低油脂含量花生‘花育17 号’、高产油用型花生‘豫花15 号’、‘杂远9102’、‘花育23 号’、‘冀花4 号’等,超大果品种‘科花1号’,优质加工花生‘天府15号’、‘天府18 号’,高蛋白质含量花生‘豫花8 号’、‘豫花10号’,高产花生‘丰花1 号’、‘花育21 号’、‘潍花6 号’等专用型花生新品种。

上述优质专用品种的选育与推广,促进了中国花生的专用化进程。

2 目前花生育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2.1 育种基础理论研究比较落后花生育种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亲本的配合力、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等方面。

特别是细胞学方面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因而育种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2 遗传基础狭窄、品种单一化日趋明显由于品种资源缺乏,加上过分强调品种的丰产性,只能选用一些配合力高的亲本作杂交育种,导致目前推广品种的亲缘关系比较狭窄。

如山东以前推广的花生品种,许多有伏花生的血统,如白沙1016、鲁花12、徐州68-4等。

以白沙1016为亲本的有鲁花2、5、6、丰花2、4、6号、山花8、10号。

90年代以后许多单位以鲁花11号为亲本,育成一些品种,如潍花6号(79266×鲁花11)、潍花8号〔(79266×LH11)×LH11〕、花育19(79266×鲁花11)、花育24号(鲁花14×鲁花11)等。

导致育成品种的亲缘关系比较近,产量很难突破。

2.3 花生育种的艰巨性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在育种的选择阶段,必须对单株在成熟后挖掘出来才能逐个进行选择,由于时间紧迫,给选择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因而势必逐一过目、过手,这个复杂的选择过程与其他作物育种是不能比拟的.因而在育种选择过程中,理论和操作实践相结合,亲自动手就成为花生育种的一项独特的技术和成败的关键。

3 新技术在花生育种中的应用除了引种和传统的杂交育种技术,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花生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远缘杂交育种技术,诱变育种技术,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分子标记与辅助选择技术,转基因技术,聚合育种技术合成等等,大大提高了花生育种空间。

4 中国花生育种的目标中国花生的育种目标,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高产、优质、早熟、抗逆性强、适于出口、适于机械化栽培和加工的品种类型。

地域不同,育种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如花生重点产区的山东省、河南省等,为提高复种指数,选育适合两年三作并逐步扩大一年两作的配套品种,主攻方向是高产、稳产、早熟、优质、抗逆性强及符合出口要求的中早熟大粒品种;广东、广西等南方省区,复种指数较高,近年来青枯病、锈病发生较严重,其主攻目标是早熟或特早熟、丰产、抗青枯病、抗锈病的直生型品种;东北、西北等花生产区,主攻目标是选育早熟耐寒的品种。

4.1高产育种虽然过去10 年, 世界花生高产育种取得很大进展, 但离花生本身的高产潜力还相差很大, 世界地区间的产量不平衡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印度尼西亚、、苏丹、博茨瓦纳等花生主产国, 单产仅有7 5 一98 9公斤/ 公顷( 以1 9 8 9 年计) , 其产量潜力仅实现了50 % , 因此, 急需培育高产品种, 也较容易, 就中国、美国等主产国而言,今后的高产目标应是培育“超代” (超高产) 品种, 其产量要超过现有高产品种10 % 以上高产育种的手段, 仍然要以有性杂交为主, 辐射诱变为辅, 同时要运用种间杂交、组织培养、D N A 导入等技术, 并通过国际间的育种材料交流, 丰富高产资源。

在选择上, 要特别注意株型选择高产品种的主要特征应是株型直立, 分枝少,株高40 一45 厘米, 对荚果的选择, 应注意果大、果饱, 双仁果多。

4.2抗性品种目前世界花生生产受生物因素和气象因子的影响很大。

世界普发性病害就有早, 晚叶斑病、锈病、病毒病、青枯病、茎腐病、根腐病、烂果病、线虫病( 地区间虫种不同)、黄曲霉毒素等; 地区性病害有网斑病( 中国、美国、非洲) , 由病毒引起的芽枯病( 印度、非洲) ; 世界普发性虫害有白娇蜡、蚜虫、蓟马、金针虫、地老虎等, 地区性虫害有蟋蟀、叶蝉、潜叶蝇( 南亚、东南亚和非洲地区) ; 另外,干早也是世界花生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

因此, 多抗品种是花生生产的迫切需要。

目前世界花生抗性育种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所育品种产量潜力也低, 抗性也不能满足要求, 所以, 今后抗性育种仍要不断鉴定抗性种质, 并采取新技术、新方法, 创造新抗源, 培育新品种。

4.3优质育种为了普遍提高世界花生消费量, 促进花生生产发展, 今后花生品质育种, 要注意品质专用型的选择: ( 1 ) 为延长花生制品的货架寿命, 要培育高O / L ( 油,酸/ 亚油酸) 值的品种, 即商业型品种; ( 2 ) 从营养角度出发, 要培育高亚油酸含量( O / L 值相对低) 和高蛋白质含量的品种,即营养型品种; ( 3 ) 从食用油出发, 要培育高含油量品种, 即油用型品种; ( 4 ) 为研制花生酱及饮料等专用, 要培育含糖量高的品种, 即糖用型品种。

这些指标的确定, 要从世界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 同时也要扩大不同地区间的材料交流。

4.4耐荫品种80 年代, 亚洲花生主产国, 由于调整作物布局, 许多耕地上栽种了果树, 在果树尚矮小的情况下, 间作花生可获得一定效益, 但现在果树已逐渐长高, 用现有花生品种间作, 已无生产力, 因而, 急需筛选、培育耐荫花生新品种。

这是一个新课题, 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进行大量的品种资源筛选, 同时要研究筛选方法、耐荫指标及耐荫机制等。

4.5出口型花生育种花生是中国重要的出口商品,2002 年出口花生及制品超过60 万t,出口量占全世界的40%左右,2005年各类产品出口量近80 万t,出口量达到历史最高纪录。

20 世纪60 年代以前,中国出口的全是普通型晚熟大花生;进入21 世纪,中国先后育成一批中熟优质大花生品种在生产上推广种植,成为中国出口的主导品种。

这些品种虽在产量、熟性、适应性等方面明显优于晚熟大花生,但其出口品质,特别是耐贮性均不如原来的晚熟大花生,成为中国大粒出口花生的制约因素。

因此,针对出口型花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指标的选择:(1)外观美,(2)口味佳,(3)耐贮性好。

3.6 适于机械化栽培和加工中国目前大部分地区花生栽培仍以人工为主,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花生实现机械化栽培是花生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应注意选育结果集中、荚果整齐、果柄坚韧、成熟一致适于机械化栽培的品种类型。

另外,随着花生产业的发展以及花生自动化加工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培育一批适合加工的花生新品种成为新的市场需求。

现代医学证实,花生种子、种衣、种壳中所含的包括甾醇、白藜芦醇、原花色素、膳食纤维、黄酮、凝集素、多肽和磷脂等在内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