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实践——以隆兴寺为例
古城保护与利用对策研究——以正定为例
![古城保护与利用对策研究——以正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d93face0c22590102029da5.png)
前, 我 国古城保 护 现状大 抵有 三种 : 一是 完整 地保 护 了 古城 , 如平遥 、 丽 江等 , 后 来成 为 了世界 文化 遗产 ; 二 是
留存 了古城格 局 , 保护 了几 片传统 历史 街 区 , 其他 进行
市都 有保 存完 整 的古建 筑群 落 、 历史 街 区 , 它们 的存 在
作者简介 : 林 建桃( 1 9 7 9 一
), 女, 博 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 : 林 建桃 , l i n j i a n t a o @t i n . e d u . C I ' I .
第 1 5卷 第 5期
林建桃等 : 古城保护 与利用对策研 究—— 以正定 为例
・4 3 5・
应 的保 护措 施 , 以适应 各个 古城健 康 、 永续 地发 展 。
、
国 内外古城 保护 与利用对 策 的比较分 析
二 、正 定古城 , 位 于 河北 省 石 家 庄市 北 1 5公 里处 , 与 石家庄 市 隔河 ( 滹 沱河 ) 相 望 。古 城 城址 完整 , 文 物 璀 璨, 1 9 9 4年 , 正定 古城 被 国务 院批 准为 “ 国家 历史 文 化
很好 地体 现 了 当地 的 历史 文 化 、 风 俗 人 情 以及 城 市 特 色, 也为世 人 了解 中 国文 化 、 回顾 历 史 打开 了一 扇 窗 。 这 些城 市被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国务 院定 义为历史 文 化名
了更新 , 如苏 州 、 绍 兴等 ; 三是 只保 护一 些文 物古迹 , 城
林 建桃 ,曹 磊
( 1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 天津 3 0 0 0 7 2 ; 2 .天津 大学水文化景 观遗产保护研究 中心 , 天津 3 0 0 0 7 2 )
河北文化名片——正定隆兴寺
![河北文化名片——正定隆兴寺](https://img.taocdn.com/s3/m/de801ac089eb172ded63b7b7.png)
河北文化名片——正定隆兴寺有这样一个寺院,它曾吸引着中国古建泰斗梁思成先生三次造访,这就是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的河北正定隆兴寺。
隆兴寺坐落于古城正定城内,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是我国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著名佛教寺院。
隋称龙藏寺,唐改额龙兴寺。
北宋开宝二年宋太祖赵匡胤敕令于龙兴寺铸大悲菩萨金身并盖大悲宝阁,并以此为主体,采用中轴线布局大兴扩建,形成了南北纵深、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宋代建筑群,遂跃为“河朔名刹”,而备受封建皇室的重视。
历经金、元、明几代的敕修和扩建,寺院更加严整恢宏。
清朝康、乾盛世,二帝出巡多次于此驻驾,拈香礼佛。
经过两次奉敕大修后形成了东为僧舍,中为佛事活动场所,西为行宫三路并举的建筑格局,寺院达到鼎盛时期,康熙四十九年赐额“隆兴寺”。
梁思成先生曾评价:“京外名刹当首推正定府隆兴寺”。
隆兴寺现有面积82500平方米,主要建筑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自三路单孔石桥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牌楼门、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乾隆二御碑亭、大悲阁、御书楼和集庆阁、弥陀殿、毗卢殿、龙泉井亭等。
院落南北纵深,重叠有序,殿阁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是研究宋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重要实例。
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隆兴寺之所以被成为“古代建筑的博物馆”,是因为寺内汇集了宋、元、明、清历代风格的古代建筑。
在众多的建筑中最古老的则是天王殿。
天王殿始建于北宋,为七檩中柱、单檐歇山顶式建筑。
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圆拱形石券大门上端嵌有清康熙帝手书“敕建隆兴寺”金字匾额。
次间及梢间均为砖雕拱形菱花假窗。
大殿虽于清代大修,但其硕大的斗拱便让古建泰斗梁思成先生看出:此为宋代建筑无疑!当您翻开《中国古代建筑图典》的时候,您会发现,隆兴寺摩尼殿是其宋代建筑的代表作。
摩尼殿又名五花大阁殿,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重檐歇山顶,大殿布局奇特,正方形殿身四面正中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使平面形成“十”字形。
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阁 慈氏阁修缮始末
![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阁 慈氏阁修缮始末](https://img.taocdn.com/s3/m/011182242cc58bd63086bd5f.png)
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阁慈氏阁修缮始末新中国成立不久,由文化部组织的关于文物实地调查研究的工作团体――雁北文物勘查团中的古建组,历时40天对山西及河北正定的多处古建筑进行了调查、勘测,并写出调查报告,收录于出版的《雁北文物勘查报告》之中,为新中国成立后即将展开的重点古建筑抢修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此次被考察的正定隆兴寺的转轮藏阁、慈氏阁作为建国后第一批重点维修项目,于1953年至1958年进行了落架复原性修缮,不仅拉开了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古建筑修缮的序幕,也为后来的古建筑维修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各级政府相继投资约4500余万元对座落在河北正定古城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兴寺进行了全面科学的修缮保护。
其中位于寺院主体建筑大悲阁前相对而立的两座宋代楼阁――转轮藏阁、慈氏阁的落架复原性修缮,则是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的形势下作为全国首批古建筑修缮项目进行的。
它不仅体现了成立不久的中央人民政府对祖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也拉开了全国重要古建筑维修保护的序幕。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何会首选二者进行修缮?这除了隆兴寺在佛教与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及转轮藏阁、慈氏阁两座建筑自身价值及残破状况这些因素外,1950年雁北文物勘送徘袄凑定调查古建筑及其提交的调查报告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成立,设一厅六局。
其中文物局负责全国的文物、博物馆、图书馆事业。
1950年初,随着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较大规模的野外考古及古建筑调查研究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鉴于当时需弄清察哈尔省雁北专区山阴县古驿村进行水利基本建设时,发现古城遗址详情及雁北地区重要古建筑如大同善化寺、华严寺、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
在战争年代受损情况,文物局商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故宫博物院、北京历史博物馆等单位的相关专家与该局合作开展雁北地区考古及重要古建筑的调查工作。
正定隆兴寺简介观后感
![正定隆兴寺简介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b7bcbc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9.png)
正定隆兴寺简介观后感走进正定隆兴寺,就像是翻开了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每一页都透着岁月的沉香,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细细品味。
这地儿,说是寺庙,更像是一座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藏着数不清的故事和传说。
一踏入门槛,那股子宁静和庄严就扑面而来,让人心里头不由自主地生出几分敬畏。
那大雄宝殿,巍峨壮观,就像是古代皇帝坐的龙椅,稳当当地坐在那儿,瞧着来来往往的香客和游客。
阳光透过飞檐翘角,洒下一片斑驳光影,感觉时间都慢了下来。
往里头走,那佛像一尊尊的,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尤其是那尊大佛,笑眯眯的,慈眉善目,感觉就像是在跟你说:“孩子,别怕,有我在呢。
”你往那儿一站,心头的烦恼好像都能瞬间消散,只剩下平静和安详。
还有那转经筒,我记得小时候跟奶奶去过寺庙,总爱围着它转个不停,奶奶说那是祈福消灾的。
现在长大了,再看到转经筒,还是会忍不住上去转几圈,感觉就像是跟过去的自己打了个招呼,也像是在跟未来许了个愿。
隆兴寺里的每一处景致,都透着股子文化底蕴。
那壁画,色彩斑斓,画的都是些神仙鬼怪、历史故事,看得人眼花缭乱,却又忍不住想多看几眼。
还有那些石刻、碑文,虽然我看不太懂,但也能感觉到它们背后的厚重和沧桑。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寺里的那些古树。
它们高高大大的,枝叶茂盛,就像是寺里的守护神。
我站在树下,抬头看着它们,心里头就想着,这些树啊,肯定也见过不少风风雨雨,听过不少悲欢离合吧。
它们就这么静静地站着,看着时代变迁,人间烟火。
在隆兴寺逛了一圈下来,感觉就像是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那些佛像、壁画、古树,还有那些来来往往的香客和游客,都像是故事里的角色,各有各的喜怒哀乐,各有各的悲欢离合。
而我,就像是个旁观者,又像是参与者,感受着这一切的美好和不易。
走出隆兴寺的时候,我回头望了望,心里头满是不舍。
但我知道,这个地方,我已经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以后不管走到哪儿,只要想起正定隆兴寺,就能想起那份宁静、那份庄严、那份美好。
这大概就是旅行的意义吧,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净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一次真正的放松和滋养。
正定古城保护与复兴规划实践
![正定古城保护与复兴规划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db7a3f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11.png)
正定古城保护与复兴规划实践正定古城保护与复兴系列规划实践资料来源:同衡播报在2010年编制正定名城保护规划时提出“古城新区协同发展”的思路后,历经数年倡议和沟通,于2017年初河北省政府最终实行“县区合一”政策,使古城迫在眉睫的功能疏解工作成为可能,正式拉开了古城实质性保护复兴建设工作的序幕,进入了全面复兴实施的阶段。
在此背景下,2017年清华同衡承接了《正定古城疏解更新规划》《正定古城总体城市设计》《正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评估》《正定古城民居风貌控制导则》《正定阳和楼及关帝庙重建工程》《正定莲池公园、隆兴别苑景观工程设计》《荣国府东侧绿地公园设计》《广惠寺周边环境整治及公园设计》《临济路两侧环境整治、中山路和燕赵南大街道路提升技术导则》等系列项目。
从法定规划到空间设计,从系统梳理到实施工程,全面助力正定复兴。
01现实困境和挑战正定古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有文物、无城区:在正定古城6.6平方公里范围内,有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梁思成先生称作“中国古建筑大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较好。
然而文物保护单位以外的古城中多为八十年代后居民自建建筑,城镇化水平不高,整体风貌较差,同时居民的生活基础设施条件较差。
如何把价值从文物单体扩大到整个古城是正定的主要问题。
正定古城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图及部分单位现状照片正定古城整体风貌现状02规划引领,全面复兴本系列规划以重塑古城魅力,恢复千年古郡、北方雄镇的历史风貌为目标,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结合古城的格局特色形成工作重点正定古城格局正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立了“一城四关双十字,九楼四塔八大寺”的格局特色。
虽古城整体风貌已然不存,但是整体格局犹在。
规划围绕格局特色的凸显,制定了古城整体提升的设计和行动计划。
重点对格局构成的四个相关要素进行塑造:城垣、重要公建、视廊,及历史街巷。
1)城垣针对城垣的展示,规划采用多种展示方式。
目前南城门已按瓮城、月城的格局复建完成;西城门、北城门则以遗址公园的方式建设完成。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辐射力调查研究——以河北正定为例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辐射力调查研究——以河北正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76cad9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70.png)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辐射力调查研究——以河北正定为例马银戌 刘笑娜(河北经贸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摘 要:论文基于问卷面访、线上调查和网络爬虫获得的大量数据,从文化资源、产业发展、民众印象和区位优势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并以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文本挖掘、SEM模型和断裂点模型等方法,以河北正定古城为典型个案,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辐射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和综合评价,并从树立特色品牌、强化配套设施、打造正定模式、延伸联合共赢等多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正定古城文化辐射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辐射力;文化认知;SEM模型;断裂点模型基金项目:201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辐射力研究——基于文本挖掘和AHP分析技术”(课题编号:201803071201)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37X(2019)11.0099-06一、引言(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文化是国家发展的根基和灵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化渊源深厚,并以物质或非物质的形态广泛存在,对现实及未来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文化辐射力的形式体现出来。
文化辐射力反映了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文化积淀对其周边地区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带动能力,决定了该地区的品质和口碑,是一个地区有别于其他地区的重要标志。
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辐射力深度挖掘和定量研究,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知名度,而且还可对城市今后的发展、中华传统精神文化的继承和延续提供定量依据。
河北正定是一座历史古城,是石家庄“一河两岸”发展战略的重要承接地,1994年被国务院评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近年来,正定抓住省会北跨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历史机遇,紧紧围绕“文物强县”建设和构建“和谐正定”的目标,深入挖掘各种文化内涵,积极打造具有正定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1],如今正定古城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历史文化旅游胜地。
正定隆兴寺
![正定隆兴寺](https://img.taocdn.com/s3/m/76f95e2d58fb770bf78a55c4.png)
正定隆兴寺河北正定北宋隆兴寺-此庙始建于隋,原名龙藏寺,到宋初改建时才用现名,其总平面至今仍保存了宋代风格,呈有南北中轴的狭长方形。
山门对面有照壁,门前有石桥及牌坊。
门内左右的钟鼓楼和正面的大觉六师殿已毁。
再后是东西配殿和摩尼殿,殿后有戒坛(四周的回廊和后端的韦陀殿已不存)、慈氏阁、转轮藏殿,再进为东西碑亭和佛香阁,最后是弥陀殿。
方丈及僧舍在佛香阁东,并附厨房、马厩等。
由于利用了建筑体量大小和院落空间的变化,轴线虽长而不觉呆板。
隆兴寺占地82500平方米,主要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照壁、石桥、天王殿、大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牌楼、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大悲阁、御书楼、集庆阁、弥陀殿、毗卢殿。
寺内有六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被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誉为世界古建筑孤例的宋代建筑摩尼殿;被鲁迅先生誉为“东方美神”的倒座观音;我国早期最大的转轮藏;被推崇为隋碑第一的龙藏寺碑;我国古代最高大的铜铸大佛;我国古代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
此外,寺内东北侧还建有集文物展示、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明清代园林——龙腾苑。
神像造型1、千手观音像千手观音像北宋开宝四年奉采太祖赵匡胤之命修铸的高21.3米的铜质千手观音像。
与沧州狮子、定州塔、赵州大石桥并称为"河北四宝"。
大悲阁内千手观音铸造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其下须弥座当为铜像铸成后砌筑。
此须弥座平面呈“了一『”形,全长30.49米。
其中正前面长12.52米,东侧面长5.54米,西侧面长5.36米,东翼长3.62米,西翼长3.45米。
由上枋、上枭、束腰、下枭、下枋、圭脚组成,高2.23米。
其上依位置和内容的不同,采用浅浮雕、高浮雕、圆雕和透雕多种技法,将整体表现得既华美多变又严谨匀称。
2、五彩四大天王五彩四大天王原塑毁于1966年,现存四天王像为1982年重塑。
像高4.8米,身着甲胄,脚踏夜叉,四天王名称和形象为:南方增长天王,“增长”意为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
乾隆出巡与正定重要佛寺遗存
![乾隆出巡与正定重要佛寺遗存](https://img.taocdn.com/s3/m/e1afe18e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7.png)
乾隆出巡与正定重要佛寺遗存作者:何金朝李秀亭来源:《档案天地》2024年第02期編者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古称常山、真定。
其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积淀深厚,享有“古建艺术宝库”的美誉。
为凸显燕赵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本刊将连续刊载介绍正定文物及保护的文章,以宣传燕赵大地的历史风物遗存,服务河北大文化建设。
乾隆,史称“高宗”,清朝第六位皇帝,雍正十三年(1735年)嗣位,在位六十年,数次出巡五台、江浙等地。
正定古称“真定”,北临京师、南通九省,地处要冲,是清帝南巡或前往五台山朝圣的必经要邑。
笃信佛教的乾隆皇帝自乾隆十一年(1746年)首次西巡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巡游结束,在长达46年的时间里7次驻跸正定府、7次驾幸隆兴寺、6次瞻谒广惠寺、3次造访崇因寺,正定境内的隆兴寺、崇因寺等重要的建筑遗存在这一时期均得到了有效保护。
一、隆兴寺隆兴寺创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初名“龙藏寺”,唐景龙元年(707年)奉敕改“龙兴寺”。
北宋初年宋太祖敕命于寺内铜铸大悲菩萨像(千手千眼观音),盖大悲宝阁,然后采用中轴线布局向南延伸扩建。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龙兴寺奉敕阖寺大修,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告竣。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二月,康熙帝自五台回銮,幸龙兴寺拈香礼佛,见修葺一新的龙兴寺高阁耸立、宝相庄严、瑰丽壮观,赐额“隆兴寺”,正定隆兴寺遂成为“海内宝刹第一名区”。
隆兴寺现存面积约82500平方米,最南端为琉璃照壁,依次向北为石桥、天王殿、大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戒坛、转轮藏、慈氏阁、康乾御碑亭、大悲阁等,主次分明,保存完整,是研究我国宋代早期寺院布局的典型实例。
古建大师梁思成称“京外名刹当首推正定府龙(隆)兴寺”。
隆兴寺自建成后倍受历代封建帝王皇室的青睐,多次赐金重修,赐经卷、田亩、长明灯钱等永充供养。
入清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等多位帝后嫔妃临隆兴寺拈香礼佛,尤其是乾隆皇帝出巡时期曾七次驾临,颁赐匾联,作诗纪胜,敕帑大修。
古城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前景与对策——以正定为例
![古城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前景与对策——以正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45f2c11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0.png)
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53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旅游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国内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呈逐年上涨的趋势[1]。
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使旅游从以自然风光为主开始向古城文化游览发展,这给历史文化古城的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古城旅游交通四通八达,正定国际机场为来正定参观的游客提供了便利。
2017年9月,首届石家庄市旅发大会在正定召开,其旨在挖掘和利用正定人文历史、民俗文化、名胜古迹等特色旅游资源,促使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古城正定的主要推动力。
如今,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正定也在探索旅游产业的新模式,力求在继承文化经典的同时打造多维度的旅游空间,引领文化旅游发展的方向[2]。
目前,正定旅游产业已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正定将古城风貌保护、恢复提升与文物保护和传承弘扬历史文化紧密相结合,实施了古城墙修缮,建设了古香古色的文化一条街,将古风建筑融入城市建筑群体,开放的市政广场、公园配合正定文化古韵,创建了处处是风景的古建筑群落,为群众开辟了古城文化体验基地。
旅游业已经成为正定县的支柱产业[3]。
历史文化古城旅游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文化传承和保护,深化了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另一方面,为城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和旅游产业的开发,两者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发展古城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增强文化传播的吸引力,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够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深入了解中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产业支持力度,打造知名品牌。
这是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传统文化发展活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我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
”正定古城历史文化古迹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开发旅游创意产业意义重大[4]。
文化、餐饮、会展、等都可以结合正定古韵进行打造,进而提高正定整体实力和知名度。
正定隆兴寺建筑介绍
![正定隆兴寺建筑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ae1ef0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a.png)
正定隆兴寺建筑介绍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正定隆兴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城东北约2公里处,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也是中国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古寺之一。
正定文物工作十年历程
![正定文物工作十年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44522a6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4.png)
正定古城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1994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正定古城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近年来正定古城保护工作。
要继续做好这项工作,秉持正确的古城保护理念,即切实保护好其历史价值。
”近十年来,正定县在此批示的指导下,制定了《古城保护正定宣言》《石家庄市正定古城保护条例》,完成多项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保护工作,科学开展地下文物的考古发掘并取得丰硕成果,稳步提升馆藏文物科技保护水平,推进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使保存在古城中的历史遗存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文物的保护修缮2013—2022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定县对各类文物集中开展保护工作的关键十年。
根据文物保存的不同状况,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共完成了20多项文物本体保护工程,工程范围涵盖国家级、省级和县级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工程性质分重点修缮、现状整修、抢险加固、保护性设施建设等,累计投资超3亿元。
(一)隆兴寺文物保护修缮1.方丈院现状整修工程方丈院位于隆兴寺中轴线建筑东侧,清代遗存,是研究寺院附属建筑和北方四合院的重要实例。
院落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079平方米,有正房5间,东、西厢房各5间,倒座3间(雨花堂)、角门4座。
1974年曾进行落架大修,近40年后又出现瓦面残损,墙体歪闪,木构件糟朽,彩画起甲、空鼓等现象。
2013正定文物工作十年历程崔伟丽马育敏【关键词】河北正定;文物工作;2013—2022年;考古发掘;革命文物;活化利用【摘要】2013—2022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定县文物工作发展的关键十年,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正定古城保护工作做出的重要批示的基础上,制定了古城保护法规性文件,完成多项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保护工作,科学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并取得丰硕成果,稳步提升馆藏文物科技保护水平,推进文物有效利用,使文物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
(正定县文物保管所,河北正定050800)年8月至2014年6月,由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承接并实施了方丈院本身及院内建筑的整体现状整修工程。
关于正定历史文化旅游现状的调查及出路探析
![关于正定历史文化旅游现状的调查及出路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c02dbb1eb91a37f0115c5c.png)
暑期社会实践简介一、实践项目的介绍1 实践背景:近年来,正定县抓住省会北跨等重大历史机遇,紧紧围绕“文物强县”建设和构建“和谐正定”的目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涵,积极打造具有正定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产业。
在这方面,正定依托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以京外名刹隆兴寺和临济祖庭临济寺为重点,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旅游产业。
具体措施有:深入挖掘临济文化资源,实施临济寺扩建工程,谋划建设国际商学院、佛学院、佛教文化研究院;弘扬以三国名将云为代表的名人文化,加快推进云庙修缮和子龙故居建设,迎接2013年世界第七届族宗亲大会的召开;以红楼景区荣国府为龙头,谋划实施荣国府升级改造及宁荣街改造项目,营造红楼植物文化、红楼诗词文化等相关产业,打造集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红楼文化主题街区。
2 实践目的和意义通过对正定历史文化旅游状况的调查,了解正定历史文化旅游发展的独特模式,了解正定历史文化旅游对当地经济起到的积极影响;分析得出正定历史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可行的建议。
另一方面,通过此项调活动,提高大家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协作能力,进而促使大家熟悉基层、了解国情、磨练意志、砥励品格、奉献社会、拓展素质。
3 实践方式在调研中,注意“结构性访问”与“非结构性访问”两种方式相结合,采用收集正定历史文化旅游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问卷调查、走访景区、采访相关工作人员等多种方式。
4 实践背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通过采访正定县历史文化旅游局办公室主任了解到,为促进正定县历史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已经做了如下努力:4.1 加强对旅游业的指导。
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列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
为了加强对旅游业的指导,于1986年成立了旅游局。
为了便于管理和协调,于1996年将文物管理从文化局中分离出来,与旅游局合并,成立了历史文化旅游局,全面负责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和旅游业的相关工作。
以河北正定隆兴寺为例谈佛堂建筑设计特点
![以河北正定隆兴寺为例谈佛堂建筑设计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e03c93fee06eff9aef807c8.png)
2 摩 尼殿 平面 布 局
第3 7卷 第 3 0期 2011年 10月
文 章 编 号 :0 9 6 2 2 1 )0 0 0 — 2 10 — 85(0 3 —0 9 0 1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 TECTURE
Vo . No. 137 30
Oc. 2 1 t 01
的礼仪 , 可以在佛 坛前 进行 叩拜 礼仪 。殿 内 四面 出抱厦 , 仅 并 不
增 加了丰富性 , 而且增加 了寺 内空间 , 扩大 了礼拜 空 间 , 后部 出抱 厦 是因为佛坛后部也 有叩拜对象 , 另外摩 尼殿 内各壁绘 有精 美 的 佛教题 材壁 画 , 各抱 厦 每壁 均绘壁 画 。四面 出抱 厦 , 大大 增 加 了
2 2 柱 网布 置 与像设 的 关 系 .
再 起佛殿建筑 平面多采用 回字形 的布 置形式 , 佛坛 占据 了寺 梁先生称其 为“ 河北重要 大伽 蓝之一 ” 隆兴 寺坐落 在河北省 , 多 如 内 是 正定县城东 隅 , 国 内现 存 时代较 早 、 是 规模 较 大而保 存 又 比较 完 内 大 部 分 空 间 , 采 用 金 厢 斗 底 槽 , 佛 光 寺 大 殿 , 外 分 槽 , 早 期 复合 式礼 拜 仪式 下 的产 物 , 中唐 的南 禅 寺 和晚唐 的佛 光 如 整 的著名佛教 寺院 之一 。它创建 于 隋代 , 名龙 藏寺 , 初 唐改 为 龙 大殿后 壁均无 门 , 大殿外 槽 就是绕 行 礼拜 空 间。到辽 宋金 元 兴寺 , 清初康熙年 间定 名 隆兴寺 , 直沿 用 至今 。寺 院历经 金元 寺 , 一 柱 更 明清及近代重 修 , 总体仍 保持 北宋 的总体 布局 , 唐末 至北 宋 期 时期 , 网布置逐渐 发 生 了变化 , 加灵 播 出去 , 并选择 固定 的地点 ( 即寺庙 ) 为 活动 的地 点 , 作 最 两 问。前部礼拜空问相对灵活 , 明清 由于对 礼拜空 间需求 的加大 , 终形成 了一种宗教 形式—— 佛教 。 加之材料技术 的限制 , 一般不超过 3问 , 两问者 居多 , 如隆兴寺 。
石家庄正定古城河北的古代文化之旅
![石家庄正定古城河北的古代文化之旅](https://img.taocdn.com/s3/m/2e7ca11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64.png)
石家庄正定古城河北的古代文化之旅石家庄正定古城——河北的古代文化之旅石家庄正定古城是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一个历史名胜古迹,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址之一。
它位于平原上,地势平缓,四面环山,城内分布着众多的历史建筑和文化景点。
本文将带你一起走进石家庄正定古城,感受河北的丰富古代文化。
第一站,古城墙石家庄正定古城的外围被一座古老而庄重的城墙包围着。
这座城墙建于明代,经过多次修缮和恢复,至今保存完好。
城墙高大厚重,完全由夯土砌筑而成,周长约5公里,拥有多个城门、洞窟和瞭望塔。
站在城墙上,可以远眺古城景观,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第二站,正定博物馆正定博物馆位于古城中心,是一座专门展示石家庄古代文化的博物馆。
馆内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历史资料,展示了正定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其中,最著名的展品是明代学者郭象的《雅馆遗稿》,这是一部珍贵的古代书法文物,展示了古代文字艺术的卓越魅力。
第三站,古代庙宇石家庄正定古城内还有许多古代庙宇,这些庙宇是古代文化的瑰宝。
比如,著名的灵岩寺就是其中之一。
灵岩寺建于公元6世纪,是中国佛教著名寺庙之一,其中的佛教雕塑和壁画极具艺术价值,被誉为古代佛教艺术的瑰宝。
此外,还有龙泉寺、铁沟寺等,这些古庙见证了石家庄正定古城在古代宗教和文化方面的繁荣。
第四站,古代民居在石家庄正定古城内还可以找到许多保存完好的古代民居。
这些民居建于明清时期,以砖木结构为主,造型独特,风格各异。
其中,最著名的是永定巷,这是一条保存完好的明代街巷,沿街分布着众多高矮各异的古民居,每一栋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
游览其中,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繁华盛世。
第五站,古代文化街区在石家庄正定古城内还存在许多古代文化街区,这些街区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和历史文物。
比如,金街就是其中之一。
金街是正定古城最繁华的商业街,这里有众多的商店、摊位和餐馆,还有许多精美的古建筑和文化广场。
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正定特色的美食,购买到独特的手工艺品,感受到浓郁的古城氛围。
文化传承的社会实践报告
![文化传承的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2227b29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15.png)
文化传承的社会实践报告关于文化传承的社会实践报告(通用5篇)一段时间的社会实践生活又将谢下帷幕,相信收获不少,一定有不少东西可以写进实践报告的吧。
一起来学习实践报告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文化传承的社会实践报告(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化传承的社会实践报告1正如我的家乡——中山——一直标榜的那样,这座拥有自1152年至今的历史的城市,拥有者它独有的文化。
中山有着一个不能不提的身份:孙中山的故乡。
在中山,尤其是城区以及翠亨,能很清晰的感受到孙中山留下或者说是后人留下的印记。
孙中山故居、中山纪念堂是中山的两个热点旅游景点,后者也许没有了以前的辉煌,但孙中山故居作为直接和伟人生前的生活挂钩的地方,现在依旧拥有着无数的旅客。
这一点直接体现在节假日景区门口等待入场的队伍,可想而知在门票还没免费的年月里,孙中山故居这一景点的门票钱为中山GDP奉献了多少力量。
除却孙中山这一城市名片,中山也有着许多自古代沉淀下来的文明古迹,虽说很多在十年动荡中被破坏,但得益于后人的修复,不少传统文化得以重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比如说,沙溪镇龙瑞村的刘氏宗祠。
这类经历风雨得以重生的文明古迹,可能不会得到过多的关注,可它们拥有的,却是最原初的情怀。
在今年春节期间,作为每年的固定活动,我在大年初一和几位亲戚趁着到云汉(沙溪镇)的外公外婆家拜年时一起去北帝庙上香祈祷。
这世上神存在与否在我们这些平民心中早已不重要,去寻访这些古庙,在那里上香虽说是形式,但我们去哪里追溯的,是已经消逝的童年时光。
除了文明古迹,中山的民间艺术也是不可忽略的。
中山民间艺术丰富,其中有中山民歌、舞龙狮鹤凤、崖口飘色等。
中山是民歌之乡,民间流行的民歌有咸水歌、高棠歌、大缯歌、客家山歌、鹤歌、姑妹歌、渔鼓、龙舟、小调儿歌等,其中以咸水歌和高棠歌最有特色,这两种民歌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流行于坦洲镇等大沙田区。
中山舞龙分为木龙、火龙、金龙、沙龙、草龙、游龙、板龙、云龙等8个种类。
隆兴寺
![隆兴寺](https://img.taocdn.com/s3/m/0502c017b7360b4c2e3f64fa.png)
摩尼殿坐落在中轴线前部,始建於宋仁宗皇祐四 年(1052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总面积为 1400平方米。 大殿结构十分奇特,属抬梁式木结构,平面呈十 字形。殿内的粱架结构均与宋《营造法式》相符, 大木八架椽屋,前後乳栿四柱结构形式。正中殿 身五间,进深五间。中央部分为重檐歇山顶,四 面正中各出山花向前抱厦,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 点和见格,殿顶为绿琉璃瓦剪边、檐下饰雄大的 绿色斗拱,翼角弧度圆润而微微向上翘起。大殿 雄伟壮观,又不失矫健优美。殿脊、飞檐曲线如 波,自然流畅;四角微翘,如鸟振翅欲飞。像这 样立体礼富淤变化,形制颇为特殊的古建筑,在 我国早期古建筑中实属罕见。
文化内涵
建筑总是根植于一定的文化土壤和文化背景中的,宋代的 文化正如王振复老师在《中国建筑的文化历程》中所描述的“宋 代是一个文弱而文雅的时代,其思想感情已有唐代的热烈奔放 而渐渐变冷从而收敛自己,犹如从崇拜旭日而转为崇拜明月, 从敢于面对喷薄之朝阳转而遥望明寂之星空,显得宁静而沉滤。 ”宋代的建筑风格也深深的烙上了宋型文化的痕迹。 首先,是建筑的尺度缩小。不管是北宋首都东京,还是南 宋首都临安,其城池和宫殿的规模都远远小于唐代长安。 再次,是建筑风格改变。 其次,是建筑布局随意。完全打破了“坊”、“市”界限,商业 活动不再限制在特定的区域,住家和商业贸易、手工业作坊等 直接面对街道,形成了临街设店的平面布局,并且取消夜禁制 度。体现了城市市民意识和实用观念的苏醒。也体现了宋代文 化的世俗化,平民化倾向。
钟楼和鼓楼,佛寺中央的大觉六师殿,北面 的摩尼殿与左右配殿,组成了另一个院子, 而整体则构成一个依着中轴线作纵深发展的 布局,由外而内,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加 强殿宇层次,已经摆脱了以往在寺前或宅院 中心造塔的风格。这种建筑群的布局被称为 伽蓝七堂。
正定古建筑---隆兴寺
![正定古建筑---隆兴寺](https://img.taocdn.com/s3/m/02afe9e0aef8941ea76e05c7.png)
跟随导游,进入了著名的摩尼殿,
摩尼殿建于宋仁宗元年(元公元1052年),重塘歇山顶,平面布局 呈十字形,四面正名五花大阁殿。象这样的巧妙布局建筑特点, 在国内,为一孤例。摩尼殿内正中须弥台上,有五尊金装异彩的 佛像,中央是释迦牟尼说法坐像。左侧站着弟子迦叶右侧站着弟 子阿难。
内景:
远观景象:
了这座照壁,把二龙牢牢地嵌在中间,一来镇锁 了蚊龙;二来也遮盖了大佛寺没有山门的缺陷.
往前走,就看见一座石桥 上面狮子正做,威武 有力,正看就是天王殿,正襟坐落。
• 隆兴寺没有正式的寺门,这和其他寺庙大相径庭。穿过三路单孔桥,其首殿 天王殿之门便是庙门,上书康熙真迹:“敕建隆兴寺”。隆兴寺无庙门还有 一段传说:当年修建隆兴寺时,奉命修建的大臣未交代庙门修在哪儿便急速 回朝,监工不敢擅自动工,就快马追去,一直到河南洛阳才追上建寺大臣, 问之,大臣匆忙应付说:“就修在这儿吧!”说完就继续仓促上路。监工得 令便将庙门修于洛阳,所以至今还能在远在千里之外的洛阳看到隆兴寺的庙 门。不过这些只是民间传说,毫无历史根据可言,然而这却成为隆兴寺无庙 门的一种托词。 • 进门发现内供有四大天王像,个个威风凛凛,栩栩如生,却又神态各异。
转轮藏阁:
• 转轮藏阁,位于大悲阁右侧,座西面东,平面和外观与慈氏阁相 同。创建于北宋,为单据歇山顶二层楼阁。建筑手法保留着突出 的宋代特点。历代均有过不同程度的修茸。1956年国务院拨款落 架重修,拆除了明代重修时所添腰檐,恢复了北宋时建筑的原貌。 这阁采用了大弯梁和插柱造手法,有极高的科学价值。阁内上层 置放一直径七米的八角形木制转轮藏,上层罩金装木雕佛三尊。 这转轮藏即为转动的藏经橱,是佛教取法轮常转,自强不息之意, 比喻佛法犹如车轮,辗转相传,永不停息。这转轮藏有一个绝妙 之处,就是它巧妙地运用了我国古代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把高大 的转轮安置在地面以下。
古建筑特点及旅游价值开发研究——以正定县文庙大成殿为例
![古建筑特点及旅游价值开发研究——以正定县文庙大成殿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f7edcc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2.png)
古建筑特点及旅游价值开发研究——以正定县文庙大成殿为例张剑玺【摘要】正定历史悠久,古迹众多,享有“古建筑宝库”的美誉,如雄伟壮观、气势恢宏的隆兴寺,风格各异的广慧寺华塔,天宁寺凌霄塔,临济寺澄灵塔,开元寺须弥塔及唐代钟楼,五代时期的县文庙大成殿以及古城墙。
县文庙大成殿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大成殿,是正定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1996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期刊名称】《中国商论》【年(卷),期】2016(000)024【总页数】2页(P107-108)【关键词】正定县;文庙大成殿;结构;历史溯源【作者】张剑玺【作者单位】[1]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0正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冀中平原,古称常山、真定,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百岁帝王赵佗、常胜将军赵云故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是河北省会石家庄的北大门。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石德铁路、石太铁路、307国道、石黄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坐落境内的石家庄机场已开通20多条国内外航。
正定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积淀深厚,享有“古建筑宝库”的美誉。
正定县文庙是明洪武时期将旧寺院按文庙规制改建、重修而成的,大成殿即为当时的古寺佛殿,明、清时期陆续增建、重修,直至形成县志中所记载的规模、布局;建国后文庙仅存戟门、大成殿仍为原物,后来文庙相继被用作学校、招待所和法院,在此期间大成殿的地面、墙体及装修做过较大拆改、变动,大木构架被封闭于吊顶之内,未做扰动;1997年大成殿实施抢险加固,同时对后期拆改部位进行复原,恢复了大殿原装修、地面及墙体原貌,2015年,正定文庙大成殿保护维修工程再次启动。
1.1 柱网分布与木构架形式具有明显的早期建筑特征大成殿平面布局采用了“移柱造”,扩大了室内使用空间,这一做法是早期建筑的一大特征,显示了建筑构造的灵活性;大成殿为厅堂式建筑,采用“彻上露明造”,构架方式为“六架椽屋四椽栿前后牵用四柱”,与《营造法式》中“六架椽屋前后乳栿劄牵用四柱”结构相似,同时建筑的进深、步架、举架基本符合六架厅堂使用三等材的尺度,整个建筑结构合理、简洁明了,基本保留了早期建筑的结构特征。
正定古城的隆兴寺简介
![正定古城的隆兴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94fbfd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a.png)
正定古城的隆兴寺简介
正定古城是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其中隆兴寺是该城最古老、最著名的寺庙之一。
隆兴寺建于唐代,初名大福寺,后因寺内大雄宝殿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面色红润,神态庄重、生气勃勃,故称隆兴寺。
寺庙由山门、大雄宝殿、观音殿、钟楼等建筑组成,风格典雅、气势恢宏,是中国佛教寺庙建筑的代表之一。
隆兴寺还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如唐代石刻、明清时期的佛像等,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每年的佛诞节和清明节,隆兴寺都会举行隆重的佛事活动,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
隆兴寺是正定古城不可错过的游览景点之一。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定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实践——以隆兴寺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注:本文属于“城乡文化传承与城乡规划”议题范畴摘要: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与一般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不同,是以保护为第一目标,传承历史文脉,凸显城市特色,往往没有可以进入实施期的或确定具体的项目,许多历史文化街区在实施过程中为追求经济利益或建设速度而遭破坏,也提敲响了历史文化街区在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的警钟。
本文从对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认识着眼,以正定隆兴寺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从隆兴寺历史文化街区的特殊性、上位规划的落实、街区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街区问题的解决、文化氛围的凸显、古城格局的完善几个方面,探索隆兴寺历史文化街区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的设计策略,以期为这类宗教文化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宗教文化型修建性详细规划1.对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认识1.1历史文化街区的类型自1986年“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概念提出至2011年,初步统计全国共有438处历史文化街区1。
历史文化街区的数量虽不算多,但类型丰富多样,按街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及当前承载的功能来分,主要可分为工业型历史文化街区(如西安大华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型历史文化街区(如哈尔滨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生活型历史文化街区(如湖州市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宗教文化型历史文化街区(如成都文殊庙历史文化街区、正定开元寺历史文化街区)、皇城型历史文化街区(如北京市皇城历史文化街区、沈阳市方城历史文化街区)等。
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街区格局肌理不同,所承载的历史职能、文化内涵、历史事件等亦不相同,所表现出来的特色空间也千差万别。
因此,在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如何传承街区历史,凸显特色,至关重要。
1.2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以保护作为第一目标,与一般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不同。
一般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主要是对已经确定的建设项目做出具体的布局,而在历史文化街区内1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对各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进行检查。
往往没有确定具体的项目,目前为追求经济利益和建设速度而造成开发性破坏、建设性破坏的历史文化街区大量存在。
历史文化街区的唯一性与特殊性,决定了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需建立在详实的调查研究、严谨的历史文化研究基础上,落实上位规划的引导与控制要求,以传承历史文脉,凸显城市特色为目标,选择街区的发展方向,明确街区的发展建设项目。
2.隆兴寺历史文化街区的特殊性2.1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兴寺为核心,承载部分世俗生活隆兴寺历史文化街区总占地面积63公顷,包含隆兴寺、东城门遗址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同时承载庙宇文化与市民生活的典型街区,是展现城市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隆兴寺是街区的核心隆兴寺创建于隋开皇六年,初名龙藏寺,唐代改额龙兴寺。
宋代赵匡胤敕令重铸大悲菩萨像,并建大悲阁,而后龙兴寺以此为主体向南扩建,形成南北纵深规模宏大的宋代建筑群。
占地约8.2 公顷,院落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是正定古城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研究宋代佛寺建筑格局的重要实例,同时寺内荟萃了历代的碑刻、塑像、壁画等艺术珍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1961年隆兴寺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京外“第一名刹”,目前,隆兴寺仍具有礼佛、庙会等传统寺庙功能,在正定人民心目中,大佛寺(隆兴寺的俗称)具有不可替代特殊地位。
(2)东城门遗址是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定古城墙始建于北周,2013年5月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城门遗址为正定古城墙的重要部分,护城河保存较好,城门格局尚存,城门虽已埋于国防工事之下,但城门的防御功能得以延续,周边自然环境优美。
(3)民居是街区的基底街区内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为13公顷,仅占街区总用地面积的20%,除文物保护单位外均为街巷、民居,是民众世俗生活的主要空间载体。
居民世俗生活空间构成了街区的基底,与隆兴寺、东城门遗址共同构成了独具特色、文化内涵丰富的隆兴寺历史文化街区。
2.2是正定古城格局完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定北依恒山、南临滹水、右抵太行、左接瀛海,“山廻水绕,气足神完”,是河朔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历代交通要冲、兵家必争之地。
现存的古城是典型的古代州府级城市形制,“一城四关双十字”的古城格局清晰。
隆兴寺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古城东部,是“双十字”横轴的东部节点,是古城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中山路是街区内的主要街巷,也是古城横轴的空间载体,是古城格局中最重要街巷之一。
隆兴寺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著名的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誉为“京外名刹之首”,亦是正定“九楼四塔八大寺”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寺庙;东城门遗址则是正定城垣四门中的东门,是保持“一城”完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街区图底关系 街区在古城格局中的关系图3. 隆兴寺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探索隆兴寺历史文化街区是以隆兴寺为核心的宗教文化型街区,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应以传承街区历史文化,凸显隆兴寺名刹氛围,改善街区居民生活环境为目标,提出相应规划策略及建设项目。
3.1 落实上位规划的保护及控制要求(1)文物保护规划《隆兴寺保护规划》是隆兴寺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依据之一,保护规划是以隆兴寺为核心,对隆兴寺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的现状、历史沿革、文物价值等做了详尽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划定了隆兴寺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文物保护范围内是保护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主要是是保护规划的引导、控制内容。
因此,在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中,严格落实保护规划中保护范围内的保护措施;在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保护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细化。
隆兴寺保护区划图文物保护规划保护措施落实方案(2)名城保护规划《正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隆兴寺历史文化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上位规划,规划主要对正定的特色与价值作了详细的研究,并建立了“总体县域层面、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五个层次全面的保护框架。
在规划中划定了隆兴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与控制措施。
隆兴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图名城保护规划,主要是从正定古城整体的角度,对隆兴寺历史文化街区内除文物保护单位之外的街巷、民居等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整治要求。
因此,在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中,需在名城保护规划提出的保护整治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实地的调查研究、与相关部门的讨论对接,提出可落地实施的规划设计方案。
名城保护规划保护措施落实方案除文物保护规划和名城保护规划外,在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中,还需衔接其他相关规划。
3.2 深挖街区历史文化资源,规划展示利用隆兴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很多历史事件、名人轶闻都与隆兴寺有关,这些历史事件是唤起正定人民记忆,增添自豪感的重要载体,是街区发展的历史印记,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
因此,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充分发掘,追根溯源,根据历史事件及现状遗存,进行详细设计,展示利用,融入隆兴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脉络中。
其他资源相关事件设计策略华北大学旧址1948年,由于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党中央预见到,迎接全国胜利,需培养大批干部,华北大学筹建。
由华北联合大学演变继承而来,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
利用现状保存的栖贤楼、教堂等历史遗存,设计为“华大纪念园”。
行宫遗址乾隆七下江南,六上五台,都驻跸正定行宫。
远期搬迁256医院,设计为行宫酒店。
艺文斋正定书画艺术传承基地作为书画艺术博物馆。
其他历史文化资源的设计与利用华北大学旧址—栖贤楼艺文斋3.3 解决街区现状问题,提升居民生活品质隆兴寺历史文化街区与其他历史文化街区一样,存在着许多严重影响街区居民生活品质的问题,如寺前交通混乱、基础设施不足、环境脏乱、街区功能业态单一等。
针对这些具体问题,在规划中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现状问题解决措施交通优化图交通混乱从古城交通梳理着手,在古城城垣内外形成环线交通,并在城门外设置大型停车场,减少入城车辆。
并严格执行相应交通管制基础设施不足逐步减少古城人口居住密度,并完善街区市政基础设施功能业态单一逐步引入多元业态,落实正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与展示空间环境脏乱增加街区公共环卫设施及环卫工人街区现状问题的解决措施3.4 凸显街区佛教文化氛围隆兴寺被梁思成先生赞为京外“第一名刹”,是正定古城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寺庙,因此对隆兴寺佛教“名刹”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规划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街区景观要素的提炼提炼隆兴寺内具有代表性的佛教文化符号用于环境小品的设计,如隆兴寺内特有的石经幢、牌楼、转轮藏、彩塑等,设计为店招、街道小品等,营造统一的历史氛围。
(2)大面积增加隆兴寺周边的绿化种植在寺前广场周边种植两排具有佛教意义的银杏树,并有限的分割佛教与广场周边的商业设施,避免周边商业界面与隆兴寺入口直接面对;同时在隆兴寺入口东侧停车场种植大量乔木,形成绿荫停车场。
(3)整治大寺前街为“进香道”进香道可提升街区的肃穆氛围,分隔礼佛人群与闲散人群。
进香道的设计以隆兴寺内的石经幢为起点,以碎砂石为铺地,两侧种植独具佛教文化内涵的菩提树,树下辅以石灯。
两侧建筑用青砖或红墙,禁止开设店铺,避免商业氛围的干扰。
隆兴寺前广场设计示意大寺前街进香道设计示意3.5 完善古城整体格局隆兴寺历史文化街区是正定古城格局中的重要一环,规划对古城格局的完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收回目前作为军事管理区的东城门遗址用地,设计为东城门遗址公园,恢复正定古城墙的完整性;第二,中山路东延与东城门遗址公园相衔接,恢复古城“双十字”横轴的东西畅通;第三,严格控制街区内建筑高度,避免东城门遗址公园与隆兴寺主体建筑之间视线廊道的遮挡。
四、结语历史文化街区往往是城镇化大背景下,城市历史脉络、特色文化的最后空间载体,因此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更应谨慎处理。
对于隆兴寺这类宗教型历史文化街区而言,上位规划如文物保护规划、名城保护规划等均是在严谨的考古调查、古籍翻阅、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完成的,其所提出的保护措施,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应认真落实,保障街区历史文化的传承。
另一方面,上位保护规划往往是划定街区免遭破坏的底线,不足以解决街区面临的诸多问题,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需挖掘更多接地气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出具有创造性的规划设计策略,改善街区居民生活环境,凸显街区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1]张广汉,赵忠枢.正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初探[J].城市规划,1998.[2]赵坤. 正定佛塔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3] 毕凌岚,钟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的泛社会价值研究启示——以成都市为例[J]. 城市规划,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