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报告2020
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报告2020
![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报告2020](https://img.taocdn.com/s3/m/dbe6acd714791711cd7917b0.png)
定
目的地的竞争, 通过出境游客满意度竞争体 现 出来。2019年,目的地依然出现了更激烈的满 意度 竞争,这种竞争会在疫后表现得更加明显。
3
疫情下的出境目的地和市场主 体
3
疫情下的出境目的地和市场主
体出境目的地应对疫情采取的主要措施
• 控制疫情的主要措施
目前境外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的地区在防控手段上都较为严厉,对外主要采取限制入境 措施,严防境外输入,内部控制流通,避免疫情传播。同时采取病毒溯源检查、强制隔离 检查、增强核酸病毒检测能力、强化医疗设备设施配给、保障一线医疗设备供应、要求佩 戴口罩和禁止聚集等措施。在采取疫情防控措施过程中,也随形势在变动。这些防控疫情 的措施客观上对中国出境游客的到访造成了阻碍。
12
10
10
10
10
11
12
辽宁
15
13
13
11
8
8
8
8
9
7
重庆
16
15
15
14
16
19
17
17
16
16
天津
17
14
8
7
6
7
7
6
6
4
黑龙江
18
22
21
18
18
18
18
19
22
15
山西
19
18
18
19
19
23
19
18
14
19
内蒙古
20
19
19
21
22
21
22
20
18
30
云南
21
中国游客赴越南旅游消费行为研究
![中国游客赴越南旅游消费行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7ad401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2.png)
中国游客赴越南旅游消费行为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旅游市场日益繁荣,出境旅游需求逐年攀升。
越南作为东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大量中国游客。
然而目前关于中国游客赴越南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尚不充分,这对于了解中国游客在越南旅游市场的消费特点、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研究中国游客赴越南旅游消费行为有助于揭示消费者行为的心理特征。
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人喜好、价值观、社会认同等。
通过分析中国游客赴越南旅游消费行为,可以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为旅游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策略。
其次研究中国游客赴越南旅游消费行为有助于推动中越两国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
中越两国地理位置相近,文化背景相似,旅游资源互补性强。
了解中国游客在越南的消费行为,有助于两国旅游业者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开发适合双方游客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促进双边旅游市场的繁荣。
再次研究中国游客赴越南旅游消费行为有助于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消费者是旅游业的核心参与者,其消费行为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对中国游客赴越南旅游消费行为的分析,可以发现旅游业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满意度。
研究中国游客赴越南旅游消费行为有助于丰富旅游市场研究的理论体系。
目前关于中国游客赴越南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本研究将填补这一研究空白,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越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越南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近年来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旅游。
越南旅游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其丰富的旅游资源、较低的消费水平以及政府对旅游业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越南旅游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成为东南亚地区乃至全球旅游业的重要一员。
中国出境旅游调查报告
![中国出境旅游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f7251d249649b6648d747ff.png)
中国出境旅游调查报告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出境旅游业继续高速发展,中国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客源国和世界旅游最为活跃、发展速度最快的市场。
本文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和梳理,对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作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一、中国出境游市场现状分析第一,出境游市场需求盛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呈现出旺盛的需求。
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2001年,中国公民出境总人数为1212.31万人次,其中,因私出境人数为694.54万人次。
2004年,中国公民出境的总人数上升到2885万人次,其中,因私出境的人数为2298万人次,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137.98%和230.87%。
2001年,因私出境的人数占出境总人数的比重为57.29%,2004年,这一比重上升为79.65%,增长了22.36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的出境旅游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发展潜力。
出境游的发展势头迅猛近年来,中国的出境旅游市场发展迅速。
2001-2004年,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三大市场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0.8%、29.3%和7.3%。
其中,2003年受非典的影响,国内旅游市场和入境旅游市场均出现了负增长,只有出境旅游市场仍保持了21.80%的增长率。
由此可见,出境旅游市场的增长率远远超过了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成为增长势头最猛的旅游市场。
第二,出境游客源地区相对集中我国的出境旅游客源主要来自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东部地区。
2004年,来自北京市、广东省、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等5个省市的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人数占当年全国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总人数的72.16%。
其中,北京市是我国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地,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人数占全国当年出境旅游总人数的29.93%,其次是广东省,占21.9%。
位居第三、四、五位的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人数分别占11.70%、4.31%和4.25%。
中国旅游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旅游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4b4f8f2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69.png)
中国旅游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愈加重要。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国家,其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胜迹居多。
但是,在中国旅游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旅游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等。
本文将探讨中国旅游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国旅游业现状中国旅游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仅在2019年,中国境内共接待国内旅游者6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了约5.7万亿元。
同时,中国境外旅游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作为全球最大的旅游出境市场,中国去年出境旅游人数达到了1.5亿人次。
随着旅游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的竞争加剧,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国内旅游企业不断推出有创意、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从满足单一需求到提供全新的旅游体验。
同时,国内酒店和旅游业也在逐步的提升服务质量。
到2020年,中国已经新增5A级景区约100个,提高了旅游设施和景区服务水平。
一些热门景区,如故宫博物院、长城、西湖等,也已经实现了无现金、全程自助服务。
然而,中国旅游业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一些旅游景区的基本设施不足,如公共厕所、垃圾处理等;旅游体验有待提高,如旅游线路设计或流程不合理,游客无法真正感受到景区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底蕴等。
同时,部分旅游企业、从业者存在一些不当行为,如价格歧视、欺诈等,影响了旅游者的信任和满意度。
二、中国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点逐渐由数量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
作为2021年新时代全球旅游大会的主题,中国旅游业也被外界寄予厚望,其未来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品质化升级品质化升级将成为未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近年来,一些旅游企业已经开始探索创新方式,使旅游产品与旅游目的地的历史和文化相结合。
例如,广西带来带去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在旅游产品上进行了些有益的尝试。
通过引进音频导览、知名导游的直播、讲解和现场展示演出等多种形式,让游客更好的了解该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2023---2024年中国出境旅游的现状分析与趋势预测
![2023---2024年中国出境旅游的现状分析与趋势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dbc717c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0.png)
2023---2024年中国出境旅游的现状分析与趋势预测2023年至2024年中国出境旅游的现状分析与趋势预测中国出境旅游近年来持续增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之一。
在2023年至2024年,中国出境旅游业将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以下是对该行业的现状分析与趋势预测:现状分析:1.市场增长: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了强劲增长的势头。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国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了1.5亿人次,同比增长了14.7%。
然而,由于COVID-19疫情的爆发,2020年和2021年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受到了严重冲击。
预计2022年将迎来复苏,2023年至2024年将会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2.目的地选择变化:过去,东南亚地区一直是中国游客最热门的出境旅游目的地,但随着中国游客的经济实力和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他们开始探索其他地区和国家,如欧洲、美洲、非洲等。
未来几年,中国游客将更多地选择前往这些新兴目的地进行旅行。
3.旅游方式改变:出境旅游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过去,中国游客更倾向于参加团体旅游,但如今,独立、自由行方式逐渐流行。
随着年轻游客的增加以及个人喜好和需求的多样化,自由行将成为未来几年中国游客的主流选择。
趋势预测:1.偏好高品质旅游产品: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游客对于旅游体验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未来几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具有高品质服务、独特体验和创意设计的旅游产品。
旅行社和旅游机构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2.数字化和智能化服务: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服务将在出境旅游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游客对于在线预订、智能导航、语音助手等智能化服务的需求正在增加。
未来几年,旅游行业将继续努力提供更好的技术解决方案,以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旅游服务。
3.生态友好旅游: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正在逐渐深入人心,中国游客对于生态友好旅游的需求也在增加。
未来几年,旅游行业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且提供更多的生态游览项目和绿色旅游产品。
携程:《2020中国在线出境旅游报告》.docx
![携程:《2020中国在线出境旅游报告》.docx](https://img.taocdn.com/s3/m/bac57765580216fc700afda1.png)
携程 : 《2020 中国在线出境旅游报告》3 月4 日, 我国最大的旅游集团与出境游服务商携程旅行网发布了国内首份年度出境旅游报告 : 《2014 中国在线出境旅游报告》 .报告显示2014 年是中国出境游历史性的一年, 我国内地出境旅游首次突破 1 亿人次 . 携程集团组织服务出境旅游者预计超过 2000 万人次, 约等于每五个出境旅游者就有一个通过携程预订, 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境旅游服务商 .报告预计,2015 年出境旅游预计将保持快速增长, 从消费群体看, 情侣、家庭游客与 80 后年轻白领成为主力 ,90 后 00 后崛起 ; 从出发地看 , 二三线城市旅游需求与航班大增将是最大的增长点 ;从目的地看 , 预计东南亚国家与欧美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 ; 从预订方式看 ,app 客户端预订将迅速赶超 pc 端; 从产品形态看 , 国际机票、国际酒店、出境跟团游、自由行、邮轮旅游、境外当地玩乐六大服务将成为市场热点 .一、携程成国内出境游最大组织者, 占 ota 一半以上份额2014 年出境旅游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根据2015 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报告 , 预计 2014 年出境旅游首次突破 1 亿人次大关 , 达到 1.09亿人次 . 在此大背景下 , 中国旅游者的预订行为习惯也在发生变化 .务,中国旅游者越来越倾向通过在线旅行社网站和在线出境游是市场增长最快的部分.app 预订出境游服携程旅游集团 2014 年通过各种方式服务出境游超过 2000 万人次 , 约等于每五个出境旅游者就有一个通过携程预订出游 , 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境旅游服务商 , 提供跟团游、自由行、邮轮、游学、签证、公司旅游、顶级游、主题旅游、旅游保险等 , 提供国内最全面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2014 年携程出境游业务增长迅猛 , 出境游业务占总体旅游业务交易规模 60%以上 , 预计交易额达 60 亿以上 .出境游跟团游业务和出境自由行业务同比上涨 50%以上 . 全年上海、北京、广州、成、深圳、杭州、南京、重庆、厦门、青岛、武汉、沈阳等全国 60 多个城市旅游者通过携程到达全球 100 多个目的地国家和地区 .在重要目的地上表现尤其突出 , 通过跟团游和自由行方式组织前往韩国、中国香港、泰国、日本人数均超过10 万, 具有绝对领先地位, 单一目的地达到 30 万.二、目的地选择 : 韩国成最大赢家 , 东南亚正稳步回升1、前十出境目的地 : 韩国、中国香港、泰国、日本、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新加坡、美国、柬埔寨2、前十出境热门城市 : 香港、首尔、台北、东京、大阪、暹粒、清迈、罗马、迪拜、伦敦3、前十出境热门海岛 : 普吉岛、济州岛、巴厘岛、马尔代夫、毛里求斯、夏威夷、冲绳、沙巴、塞班岛、长滩岛根据携程出境跟团游和自由行数据统计, 韩国超越泰国成为中国人2014 出行人次最多的出境国家 . 韩国旅游局统计表明 :2014 年访韩的中国游客超过 610 万人次 ,2014 年中韩旅游互访人数首次迈入“1000 万人时代”.携程组织自由行和跟团游赴韩游客超过 30 万人次 , 在中国旅行社中游客规模最大 . 签证的简化、交通的便利、文化的吸引等是中国游客选择韩国的主要因素 , 产品的丰富和价格的吸引力也是重要原因 .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虽然受到当地局势或突发事件影响 , 旅游市场一度受到较大冲击 , 但因为目的地本身具有丰富旅游资源 , 加之当地旅游局为重振旅游业所做的努力 , 这三个国家的旅游人气正在快速恢复中 .前十热门城市中 , 日本的东京和大阪都位列前十 , 足以见得日本旅游资源丰富的吸引力 , 因出行便利、成本相对较低、文化差异小等因素使得韩国、泰国、日本仍是出境游游客的首选 , 欧洲和中东的城市魅力也在扩大影响力前十热门海岛中 , 对于多次出行的自由行群体 , 海岛的休闲属性明显, 免签和落地签目的地大放异彩 , 成为出行者最爱 .另外受到航空运力增加、旅游产品的丰富度增加等利好因素 , 一些小众目的地出游人数上涨很快 . 如塞舌尔、斐济、丹麦、大溪地、缅甸、芬兰、文莱、埃及、墨西哥等 .四: 出发地情况 : 二线城市增长最快 , 涨幅最高达到 300%1、前十大出发地 : 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南京、天津、武汉、厦门2、前十大增长最快二线城市 : 天津、长沙、哈尔滨、福州、郑州、合肥、青岛、重庆、西安、武汉上海、北京、广州的出境旅游人次依然是全国最高的, 与当地消费者出境游消费习惯较为成熟有比较大的关系 . 一线城市出境游市场较为成熟 , 而二线市场空间巨大 , 增速是一线城市一倍以上 .2014 年天津、长沙、哈尔滨、福州、郑州、合肥、青岛、重庆、西安、武汉、沈阳、成都、宁波、济南、苏州等城市通过携程预订旅游产品人数同比均上涨 100%以上 , 最高涨幅达到 300%以上 .五、携程出境游消费增长50%马尔代夫客单价 3 万以上人均消费量最高前十大出发地 : 北京、太原、上海、昆明、哈尔滨、西安、沈阳、武汉、重庆、大连出境游属于旅游产品中客单价最高的一种类别 , 不同目的地差距较大 . 从目的地看 , 从港澳、韩国一两千元起的线路、东南亚国家平均3000—5000 元的价格 , 到日本、阿联酋、斯里兰卡等 1 万元左右价格 , 美洲、欧洲、澳洲长线 1 万元以上价格的线路都有丰富的产品涵盖 .同一目的地 , 不同层次的产品也更加丰富, 以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以韩国为例 ,2000 —— 3000 元占 18%,消费 3000—— 4000 元占比26%,6000元以上也占比到25%,部分邮轮高端产品达到 1 万元以上 .游客在出境游上更加注重产品价值 , 而非单纯的价格导向 . 出境游消费额占总旅游营收 60%以上 , 预计将达到 60 亿以上 , 以马尔代夫为例, 平均客单价已在 3 万以上 .而华北、华中城市消费能力大幅提升 , 人均消费量最高前十大出发地中全面超越了华南、华东城市, 太原、哈尔滨、西安、沈阳、武汉、重庆、大连都位列消费前十的榜单 .六、跟团游和自由行双量齐升, 携程均占有绝对优势1、前十大出境自由行目的地 : 中国香港、韩国、泰国、日本、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新加坡、美国、柬埔寨2、前十大出境跟团游目的地 : 韩国、泰国、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美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意大利、新加坡虽然国内居民的主流依然会选择跟团出境游 , 但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正在选择自由行 . 自由行目的地选择则会受到免签政策及旅游企业提供的目的地服务影响 .热门跟团游目的地中 , 以亚洲目的地为多 , 游客仍以出行难度小的目的地作为首选 . 而美洲、欧洲的长线出境游国家也榜上有名, 证明国人的旅游消费能力提升显著 , 其中美国排名第六 , 意大利排名第九 .热度最高的自由行国家中 , 多个国家今年都有签证变化 , 如泰国阶段性地实施免签证费、日本推出日本并针对高收入人群新增了有效期为 5 年的多次往返签证、美国延长旅游签证有效期最高至十年 , 使得泰国、日本、美国自由行人数都有大幅提升 .赴香港自由行人气排名第一, 占总出行方式达九成 . 携程同时提供移动 wifi 租赁、一日游、租车、门票等境外“当地玩乐”产品 , 也为自由行客人出行降低了门槛 .七、签证门槛越来越低成出境游最大亮点1、前十大签证办理量最大目的地 : 泰国、韩国、中国台湾 ( 入台证) 、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2、前十大签证办理量上涨最快目的地: 中国台湾 ( 入台证 ) 、希腊、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土耳其、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新西兰签证是2014 年最受关注的出境游话题 . 签证政策方面, 前后有二十余个国家有积极的签证新政策出台 , 如日本、美国、泰国、土耳其等都为旅游出行带来了明显的旅游获客收益 .另一方面, 签证代理行业也掀起了一场“领馆价+服务费”的透明报价风潮, 携程率行业之先, 提出全透明签证定价模式, 打破了原本存在于领馆、代理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壁垒, 将个人办理签证难度大大降低 , 签证代理价格有明显下降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技术也在签证代理领域被创新使用 . 携程目前已实现流程化签证办理、无纸化操作 , 从材料接收、政审、制作均有一套严格的操作流程 , 更创新研发“携签证进度条”、“材料自助上传功能”、“ onlinechat ”等业内独家功能 , 申请者足不出户可提供材料 , 并随时可了解办签进度 .这既为申请者节约了时间和经济成本 , 实现了 99.9%的高出签率 , 更在申请者材料安全、信息保密等方面做到业内最优 .2014 年携程签证办理量达到近百万 ,app 办签人数上涨明显 , 最高峰占比达到 50%八、出行人群 80 后占一半以上 , 情侣和家庭出游增多1、80 后已成为境外旅游主力军2、情侣出境游十大目的地 : 马尔代夫、普吉岛、首尔、冲绳、沙巴、塞班岛、巴厘岛、悉尼、雅典、巴黎从出行人数来看, 选择免签、落地签目的地游玩的客人, 以2—4 人出行为多 , 占到了 40%、5—8 人占到了 35%、1 人出行占到 5%、8人以上占到 20%.家庭、情侣是主要的群体 .从出行人年龄来看 ,80 后人群占到了一半以上 , 正成为出境旅游的主力军 .90 后成长的时代背景使得他们拥有更多的旅游机会 , 对旅游目的地更追求新鲜猎奇 , 随着这部分人群步入职场 , 将占到出境旅游中更重的比重 .年轻群体追求个性 , 对海岛蜜月和婚礼认同度高 , 在国内渐渐成为风尚 , 在情侣出行十大目的地中 , 海岛占了 60%,时尚都市类占了 40%.针对细分人群 , 旅行社结合目的地特色 , 也推出了一批以海岛和欧洲游特色产品 , 如马尔代夫包岛产品 , 周杰伦婚礼主题欧洲游等 .九、客人预订出境游产品最关注的是行程的透明在一项关于出境游客户调查中 ,43%的用户表示最关注“行程安排” ,31%的用户最重视“提供的服务” , 另有 17%的用户最看重“旅行社的品质” , 最看重“价格”的用户仅 9%.对用户的调查显示 , 参加出境跟团游时 , 最令用户担心的是“添加额外消费项目、安排强制购物” , 达 82%.同时也有超过半数的用户会担心“随意变更行程”、“酒店、餐食与事先约定不一致”、“领队、司机专业性和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 .说明在客人心中 , 出境跟团游存在着诸多不透明的环节 , 让消费者存在较大的疑虑 , 为此客人更希望在以下问题上给予充足的信息保障 , 以获取心理安全 . 携程的“ 100%透明团”和“6 重服务保障”在业内具有标杆示范意义 , 帮助客人扫除了最大的疑虑 .十、出行和预订时间 : 高峰出现在 7—8 月和 10 月, 其次是春节、五一等假期 .2014 年有关黄金周的存废问题再次进入百姓视野, 关于长假的讨论,主要在于旅游需求集中爆发的不堪重负 , 正映射了人们对交通压力、景区压力等问题的担忧 .2014 年, 除传统的7—8 月出境游旺季外, 其他时间出境游人数分布较平均 , 错峰意愿增强 . 而十一仍现出境游小高潮 , 节日带动出境游的趋势较明显 .携程“ 2014 年十一旅游报告与排行榜”报告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今年国内游客走出国内度“黄金周”的意愿非常强烈 , 出境出游人数占到十一总出行人数一半 , 创历史新高 .十一、 4—6 天的出境游产品最受青睐 . 提前预订天数较平均 , 提前半个—一个月为主流 .出境游时长方面 ,4 —6 天的天数占比为 60%,7—10 天为 25%,10天以上占到 11%.4 天以下以当地游产品为多 .虽然出境游最主要的时长仍集中在 4—6 天, 但我们看到 , 无论是 4 天以下 , 还是大于 10 天的旅游产品预订人次都占了不小的比例 .出境游产品更加丰富 , 出行方式除了传统的跟团游 , 或者单订机票酒店外 , 还可以预订自由行产品和当地玩乐 , 让游客的旅行更加智慧便捷 .短途产品主要得益于携程在当地玩乐、当地一日游等领域的投入 . 携程旅游旗下新产品“当地玩乐”已可提供全球 300 多个旅游城市数万种“吃喝玩乐行游购娱”产品 , 包括一日游、交通接驳、 wifi 通讯、美食夜生活、户外探险、展览博物、spa 温泉、观光巴士等18 个品类 .出境游总体提前预订天数较为平均 , 提前半个—一个月预订出境游的人数最多 , 达到近一半 . 受到免签目的地增多、自由行产品更为丰富等利好因素影响 , 出境游现在也可以实现说走就走 ,8%的客人提前7 天以内预订旅游产品 .十二、在线预订增长大幅超过线下预订 , 无线端增长幅度最快随着移动网络消费迅猛增长 , 在旅游领域 , 消费者纷纷从线下旅行社门店转移到大型旅游网站和手机客户端 , 年轻一代甚至完全跳过门店消费直接在携程等 app 下单 , 说走就走 . 无线端预订人数增长速度最快 , 全年提升 15 倍以上 .2015 年在线旅游主要决胜于无线端 , 散客时代和个性化时代即将成为在线旅游业未来的竞争焦点 .携程旅游 app 目前是国内最先进的旅游类应用软件 , 出境游所有产品都可以通过手机app 展示和销售, 即便是像“领队信息”这一部分最难被公开的信息 , 携程也做到了在发团前全部披露 .使得手机客户端人群在下半年大幅提升 , 尤其是在 7—8 月出境旅游高峰期达到高潮 . 携程数据显示 ,2014 年国庆节手机下单预订旅游团,来自携程旅行 app 的预订出行人数 , 增长高达 51 倍, 是各项服务中增长最快的 .十三、 2015 出境旅游七大猜想出境旅游新线路和目的地开发将增多传统热门出境游国家将继续“吸金” , 但如何吸引二次、多次游需要旅行社更多资源整合能力和超前眼光 .2015 年伊始 , 多家航空公司陆续传来新开中日、中欧、中美、中非航线的好消息 , 航空运力的加大将有助于旅游产品的丰富化 : 成熟的旅游国家将挖掘更多的深度、个性化目的地和景点 ; 小众目的地跟团游、自由行、当地玩乐产品将更加成熟 ,尤其吸引出行经验丰富热爱自由出行的一族 .淡旺季旅游产品价格将拉大旅游产品受季节影响较大 , 供需情况在淡旺季一直处于跷跷板的两头 , 价差天然存在 . 而对于旅行社而言 , 旺季的拿货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淡季的销售能力 . 虽然旺季是吸金季 , 但淡季才是关键 . 随着在线旅游业竞争加剧 , 传统旅行社混战不停 , 预计 2015 年各旅行社在淡季将有更大规模营销活动来争夺市场份额 , 淡季价格可能达到新低 . 这对于拥有较宽裕支配时间的旅游者来说 , 是最好的消息 .邮轮将成为出境游黑马目的地伴随中国居民旅游消费的升级转型 , 邮轮越来越受到中国政府和沿海城市的高度重视 , 也吸引着更多邮轮公司的加入 , 近年来在国内投放的运力增长很快 . 中国客人对邮轮的接受程度明显增强 , 需求也大幅增加 . 尤其 2015 年是携程与各大邮轮公司实施系统对接开放邮轮平台后正式运营的第一年 , 也是携程与皇家加勒比合作投资“天海邮轮”的首航年 , 相信将掀起新一股的中国邮轮旅游热 .出境购物游目的地将更多元化在人们对香港的购物吸引能力存疑的同时, 日韩已经快速崛起, 尤其是日本的购物热在 2015 年春节爆发 . 同时短线出境目的地如台湾、泰国、新加坡等 , 长线如澳洲、美洲、欧洲国家在化妆品、服饰、奢侈品、保健品、电子产品等吸引力在增强. 同时汇率将成为最大变数,汇率虽难以预计其走势 , 但从全盘来看 , 必然会出现对国内海淘族有吸引力的国家 , 谁会成为 2015 年的俄罗斯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将产生更多化学反应2014 年多档旅游类电视节目及影视剧带动了相关国家的旅游出行热度 , 比如《爸爸去哪儿 2》播出后 , 新西兰亲子游人数上涨 50%, 相关产品也突出了电视节目中多个适宜儿童游玩的景点 .2015 娱乐业、文化业与旅游业的相关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游学、亲子、婚纱摄影等主题游将引发更多关注细分人群对旅游的需求将更加受到重视 , 各种主题游产品成为新增长点 . 尤其是游学类产品 ,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升 , 对教育的重视与对旅行的需求也呈现爆炸式的增长 , 而两者兼而有之的游学也不出意外的获得越来越多家长与学生的青睐 .出境游智慧化程度将全面提升移动互联将在 2015 年进一步改变中国人出境游出行方式 , 不仅实现行前足不出户选择目的地和产品 , 在行程中更是可以无缝对接服务提供者保障个人权利 , 覆盖从签证预订、自由行产品打包、跟团游与领队交流、目的地突发情况救援、行程后点评等各环节 . 通过 2014 年的市场培育期 , 预计 2015 二线城市智慧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
2020-2024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特点分析
![2020-2024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a7abecb9f3f90f76c61be5.png)
2020-2024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特点分析中国旅游经济运行特点2018年,我国旅游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一、文旅融合开局顺利。
2018年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开局之年,旅游业发展环境继续不断优化。
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把出境旅游增长作为民生改善的巨大成就,释放鼓励消费积极信号,部署推进厕所革命、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降低国有重点景区门票价格等重点工作,国家、地方文化和旅游部门机构改革顺利推进,多部门联合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全年国民旅游人数保持两位数增长,假日旅游消费成新民俗,旅游过程中的文化参与性大幅增长,红色旅游实现较快发展。
二、产业创新更加活跃。
美好生活日益成为优质旅游发展和产业创新的现实动能。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消费品质、对象、方式和行为出现结构升级。
世界银行称,截至2020年我国更富有的家庭将超过2亿个,这些人口将把约19%的年薪用于出国旅游。
以中产阶层人群为代表,追求优质产品、品质休闲和定制旅游正在成为热点。
旅游品质化消费诉求带动企业产品研发和业态创新。
纯玩无购物、高端酒店、专属导游、精致小团、定制游,成为2018年国内游关键词。
城市居民出游能力稳步提升,居民出游频次和花费不断向城市集中,都市休闲旅游快速崛起。
三、文旅融合助力产业投资。
旅游就业存量和固定资产投资仍然保持增长趋势,与文化和旅游融合相关的投资并购不断涌现。
总投资逾100亿元的黄石旅游度假区落地四川巴中,华侨城4.8亿元收购剑门旅游80%股权。
以美团大众点评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在服务本地居民的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的同时,开始战略性进入旅游业。
在“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过程中,上海创图、精彩旅图等广泛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商业技术,把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休闲资源转化成群众喜爱的旅游产品。
四、景区引流作用继续增强。
全域旅游和门票价格下调大背景下,景区吸引客流,二次消费拉升,逐渐成为目的地发展的基础路径。
黄山旅游半年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共接待进山游客148.14万人,同比下降9.94%。
我国旅游行业发展新热点与趋势展望
![我国旅游行业发展新热点与趋势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74c490a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14.png)
DOI:10.19995/10-1617/F7.2024.09.031我国旅游行业发展新热点与趋势展望王欣慈(青岛市市北区个体私营经济和农贸市场发展中心 山东青岛 266000)摘 要:本文研究发现:新冠疫情结束后,我国旅游业迅速复苏,旅游行业也迎来了新变化:旅游企业优胜劣汰,产品服务迭代升级;旅游者的决策周期缩短,人们更倾向选择放松身心类的旅游产品;近程游、自驾游成为主力,小众旅游目的地兴起;民宿行业蓬勃发展,多元化住宿方式并存;城市IP、“演艺经济”、节庆赛事成为行业新亮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旅游消费趋势凸显。
同时,旅游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向: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旅游企业效率。
延长和拓展产业链成为未来旅游企业的发展方向;以短时间、近距离、高频次为特点的“轻旅游”“微度假”型旅游产品成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注重社交媒体、电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将有力推动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数据、虚拟仿真、5G 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旅游业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本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旅游业;产业升级;近程游;自驾游;民宿;城市IP;演艺经济;智能化服务本文索引:王欣慈.我国旅游行业发展新热点与趋势展望[J].商展经济,2024(09):031-034.中图分类号:F592;F402.3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一直以来,旅游业对全球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通过综合分析全球185个国家及25个地区旅游业对经济及就业的影响后得出,2018年全球旅游业带来了3.19亿个就业机会,占全球就业总量的10%,为全球GDP贡献了10.4%。
以中国市场为例,仅住宿业在过去几年中每年都创造了超过100万个就业机会[1]。
在过去的10年间,中国在出境旅游人数和旅游支出方面增长强劲,2012年中国出境旅游支出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2018年中国出境旅游支出高达2770亿美元[2]。
根据麦肯锡的预测,中国出境旅游支出在2020年会达到3150亿美元[3],但2020年春节爆发的新冠疫情作为特大型公共卫生事件波及全球,终结了全球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使蓬勃发展半个多世纪的旅游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中国出入境旅游及旅游消费趋势分析
![中国出入境旅游及旅游消费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6c490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d.png)
中国出入境旅游及旅游消费趋势分析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踩了一脚急刹车,旅游业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
由于此次疫情传播迅速、规模大、范围广、时间长、变化快,并呈现全球性、全面性、全方位发展态势,对旅游业产生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冲击是巨大的。
一、2019年进出入境情况2019年我国提倡实施了一系列的通关便利政策,加之旅游产业快速发展,2019年出入境人数创新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入境游客14530.78万人次,同比增长2.9%;2019年外国人入境游客3188.34,同比增长 4.39%;检查出入境交通运输3623.5万辆(架、列、艘)次,同比增长3.4%。
全年内地居民出入境3.5亿人次,香港、澳门、台湾居民来往内地(大陆)分别为1.6亿、5358.7万、1227.8万人次,外国人入出境9767.5万人次。
2019年中国入境过夜游客6573万人次,同比增长4.5%;比2018年入境过夜游客6289.57万人次大幅增加。
2019年国内居民出境人数16921万人次;同比增加%;比2018年16199.34万人次增加不多。
2019年中国国内旅游花费57250.9亿元,同比增加11.6%;消费是旅游者暴露在外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即旅游花费支出也是对旅游接待地最有经济意义的一项指标。
2019年旅游外汇收入1312.5亿美元,2019年之前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一直平稳增加;在春节旅游本应该旺盛的时间,在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
二、国内旅游消费情况随着我国的旅游业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在快速增长的道路上飞驰了许多年;国内游客数量也是随之增加,2019年中国国内游客数量6006百万人次,同比增加8.4%。
随着农村居民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子女们想让父母也看看这个不一样的国家。
每年也在平稳增加中。
中国旅游花费是越来越高,自由行,豪华团慢慢的占据着市场。
常态化防控下的旅游业发展挑战与机遇
![常态化防控下的旅游业发展挑战与机遇](https://img.taocdn.com/s3/m/6d79fc0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b.png)
【旅游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家SOCIAL SCIENTIST 2021年12月(第12期,总第296期)Dec.,2021(No.12,General No.296)收稿日期:2021-10-16基金项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智库项目“跨境旅游合作与国家文化安全研究”(18ZK02)作者简介:田里(1961-),彝族,云南昆明人,博士,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马玉(1977-),女,云南昆明人,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旅游管理。
常态化防控下的旅游业发展挑战与机遇田里,马玉(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91)摘要:在新冠疫情冲击下,我国旅游企业、旅游市场和游客的出游都遭受了重大影响和挑战。
但在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也存在一定机遇:旅游产业竞争格局重塑、康养旅游需求旺盛、线上“云旅游”提升赋能。
为了实现旅游业在常态化防控时期的恢复发展,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即优化顶层设计,提升旅游业公共卫生事件应变能力;加快“智慧旅游”建设,促进线上旅游消费;大力发展康养旅游,提升服务质量;关注游客需求变化,提升旅游发展信心。
关键词:常态化防控;旅游业;康养旅游;云旅游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21)12-0060-05 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来波及范围最广的全球性流行疾病,也是我国面临的防控难度最大、应对形势最为严峻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抗击疫情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如今,新冠病毒不断升级,全球疫情此消彼长;虽然国内的境外输入压力严峻,但基本实现了对疫情的有效控制。
根据科学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十分“狡猾”,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实施常态化防控几乎不可避免[1]。
因此,将今后一段时期称为“常态化防控”更加贴切。
重大突发事件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此次新冠疫情不仅对旅游产业发展造成直接损失,而且对与旅游业相关的关联行业也造成众多间接损失。
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23
![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23](https://img.taocdn.com/s3/m/68507a5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f.png)
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231. 引言中国旅游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国内居民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旅游业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爆发式增长。
本报告旨在分析中国旅游业在2023年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供相关数据和观点,以帮助政策制定者、旅游从业者和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旅游市场。
2. 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2019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了58.9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超过了5.72万亿元人民币。
然而,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以来,中国的旅游业受到了严重冲击。
但随着疫苗接种的推进和旅游市场的复苏,中国旅游业在2023年有望逐步恢复增长。
3. 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3.1 休闲旅游的兴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休闲旅游成为了越来越多中国居民的选择。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休闲和健康,愿意用旅游来放松身心。
在2023年,休闲旅游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政府也将加大对休闲旅游设施和资源的开发和建设。
3.2 国际旅游的回暖随着全球疫情的逐渐控制和国际旅行限制的放松,中国的入境旅游市场将逐步回暖。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出境国之一,对国际旅游市场的需求巨大。
预计到2023年,中国的国际旅游市场将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并继续增长。
3.3 文化旅游的热度提升中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文化旅游一直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亮点。
2023年,随着文化旅游政策的推进和文化旅游项目的增加,文化旅游将成为人们热衷的旅游方式。
政府将继续加大对重点文化景点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提升中国文化旅游的影响力。
4. 中国旅游业面临的挑战4.1 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虽然疫苗接种已经推进,但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
随时可能出现新的疫情爆发,这对中国旅游业的恢复和发展构成了风险。
政府需要继续加强疫情防控力度,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4.2 旅游业结构调整的压力中国旅游业在未来的结构调整中面临一些挑战。
2022年中国出境旅游行业发展历程及行业规模分析预测[图]
![2022年中国出境旅游行业发展历程及行业规模分析预测[图]](https://img.taocdn.com/s3/m/0c3a8ff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c.png)
2022年中国出境旅游行业发展历程及行业规模分析预测[图]标签:出境旅游描述: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恐慌情绪在全球蔓延,国内外对于入境游客的监管加强,全年我国出境游人数呈现出断崖式下跌,出境游行业收入下降至1187.5亿元,降幅达到714.8%。
随着疫情的控制,未来出境游市场回到往年正常水平,预计2027年中国出境游支出13031.16亿元。
出境旅游,外文名Outboundtravels,是旅游的一种,通常指到自己国家以外的国家或地区旅游度假,是领略异国风情文明的最直接的方式。
出境游指中国(大陆)居民因公或因私出境,前往其他国家、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进行的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病、购物、参加会议等私人活动,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等商业及公众活动。
我国出境游行业发展历程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消费热点由实物商品消费向旅游、文化、教育、健康、养老等服务消费转变。
目前,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和境外旅游支出居世界第一位。
出境游作为中国人重要的休闲选项之一,2014-2019年期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在逐年增长,2020年受疫情冲击影响游客数下降至2023万人次;2021年中国出境游客数达到2240万人次。
2014-2021年中国出境游客数及增长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恐慌情绪在全球蔓延,国内外对于入境游客的监管加强,全年我国出境游人数呈现出断崖式下跌,出境游行业收入下降至1187.5亿元,降幅达到714.8%;2021年,我国出境游市场规模达到1326.08亿元,同比增长10.5%。
2014-2021年我国出境游市场规模及增长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随着疫情的控制,未来出境游市场回到往年正常水平,预计2027年中国出境游支出13031.16亿元。
2022-2027年出境旅游行业规模预测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更多本行业详细的研究分析见共研网《2022-2028年中国出境旅游市场深度调查与产业竞争格局报告》,同时共研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可行性分析、商业计划书、IPO咨询等产品和解决方案。
旅游业市场分析及前景展望
![旅游业市场分析及前景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966aa21d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0.png)
旅游业市场分析及前景展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政策的不断放松,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旅游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也备受瞩目。
本文将从市场分析、现状分析和前景展望三个方面入手,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分析。
一、市场分析1. 我国旅游市场规模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旅游总消费达到5.47万亿元,同比增长2.6%。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为4.93万亿元,同比增长4.1%,出境旅游收入为0.54万亿元,同比下降68.9%。
可以看出,我国旅游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国内旅游与出境旅游的比例也在逐渐提升,但受疫情影响,出境旅游市场遭受重创。
2. 我国旅游市场结构我国旅游市场结构分为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
随着中国游客海外游人数的增加,出境旅游市场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出境旅游市场中,东南亚、日韩等地区依然是中国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而在国内旅游市场中,旅游资源丰富的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3. 我国旅游消费结构我国旅游消费结构主要由交通、食宿、游览和娱乐等费用构成。
根据统计,旅游交通费用占总旅游消费的比例最大,其次是食宿费用,游览、娱乐等费用相对较少。
此外,不同群体的旅游消费习惯也有所不同,年轻人更注重个性化的旅游体验,而老年人更注重旅游的安全和便利。
二、现状分析1. 旅游市场状况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保持快速发展,旅游文化节庆、主题公园、乡村旅游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同时,旅游业在促进消费、增加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内旅游市场比较低迷,但是经过一年多的恢复,国内旅游市场已经逐渐回暖,出境旅游市场也在慢慢复苏。
2. 旅游企业发展状况我国旅游企业发展形态多样,从传统的旅行社、景区、酒店等,到在线旅游、网络预订等新业态,各具特色。
同时,旅游企业的经营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创新等方面。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24fc2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6.png)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1.1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旅游业自1990年代以来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消费升级,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第三大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持续增长。
截至2020年,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总数已达到3100万人,旅游业总收入已达到7.2万亿元人民币,占到GDP的11%以上。
我国的旅游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和保护,全国建设了一批著名的旅游景点和旅游度假区。
1.2 客源市场迅猛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旅游消费观念的改变,我国旅游业客源市场快速发展。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出境旅游市场,同时国内旅游市场也在迅速扩大。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来到中国旅游,这也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同时,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旅游需求,旅游业也在不断发展和推广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二、中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趋势2.1 旅游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旅游业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未来,旅游企业将更加注重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提升旅游品质和服务效率。
例如,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提高旅游购物的体验、对游客的个性化服务、游客信息的智能分析等,旅游业数字化、智能化趋势将为旅游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和发展机遇。
2.2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已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开始关注生态保护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广低碳、环保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我国旅游业也将在未来更加强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方式推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保护旅游资源、增加文化知识的传承和探究,实现旅游业、环境保护、文化保护有机结合的发展。
2.3 旅游业的产业结构重构未来,随着旅游消费人群的不断增加和旅游市场不断细分,旅游业将出现更多的专业化旅游企业和旅游品牌,旅游业将逐步向多层次的产业结构重构。
同时,未来旅游业供应链模式也可能发生重大变革。
跨境旅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跨境旅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f53d8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9.png)
跨境旅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跨境旅游是指游客出国旅游,通常是指跨越国家边境进行旅游活动。
在过去几十年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参与跨境旅游,去其他国家旅游,体验不同的文化、风景和生活方式。
跨境旅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备受关注,下面我们将对其进行分析。
首先,从跨境旅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可以看到这个市场正在快速增长。
根据中国国家旅游局的数据,2019年中国出境旅游总人次达到了1.5亿人次,比去年增长了13.5%。
中国出境游市场的规模位居全球第一,中国游客的出境旅游支出也在快速增长,达到了一个庞大的数字。
此外,中国的签证政策和航空业的发展也为跨境旅游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市场的增长。
其次,跨境旅游在中国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
首先,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大量的人口和潜在游客。
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国际旅游客源国和第四大国际旅游接待国。
这为中国的跨境旅游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此外,中国的中产阶级的快速崛起也推动了跨境旅游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资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有能力和兴趣去其他国家旅游。
他们希望获得新的体验、学习新的知识,并寻求更好的生活品质。
这为跨境旅游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发展前景。
然而,跨境旅游在中国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一些国家对中国游客的签证政策较为严格,使得部分中国游客难以出境旅游。
此外,一些国家的安全问题也使得中国游客对这些目的地的兴趣降低,选择其他更安全的目的地。
此外,一些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也增加了中国游客在跨境旅游中的不便。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和改善与其他国家的签证政策,使得更多的中国游客能够出境旅游。
此外,中国政府还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扩大海外业务,提供更多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此外,中国政府也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提高中国游客的旅游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2020上半年在疫情冲击下,出境旅游发展基本停止
2020年1月-8月中国民航港澳台和国际航线客运量趋势图 数据来源:民航局20201-6月民航生产指标统计
2018-2020年1-6月份的出境旅游数据对比
1
疫情突然中断了出境旅游的平稳发
展
2020上半年在疫情冲击下,出境旅游发展基本停止
2020年2-6月份的出境人数洲际占比
2019年我国出境游洲际市场份额
1
2019年中国出境旅游的目的地结构保持稳定
我国出境旅游目的地依然 以我国周边国家目的地为 主。
2019年主要出境旅游目的地接待中国游客市场份额(前15位)
1 2019年中国出境旅游的目的地结构保持稳定-空间
2010-2019年我国出国旅游人次与赴港澳台旅游人次比较
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 2020
2020年11月
目录
1 2 3 4 5
CONTENTS
疫情突然中断了出境旅游的平稳发展 出境旅游市场的长期因素保持稳定 疫情下的出境目的地和市场主体 变化中的目的地满意度 对未来的判断和展望
1
疫情突然中断了出境旅游的平稳发展
出境旅游的平稳发展
既体现在出境游的发展速度上 也体现在目的地和客源地结构上
0.4457
9
贵州
0.1987
0.4190
10
海南
0.1925
0.3891
11
新疆
0.1517
0.3725
12
甘肃
0.1233
0.3577
13
宁夏
0.1072
0.3543 0.3511
14
青海
15
西藏
0.0383 0.0000
0.3362
16
排名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为 “6.0:2.6:1.4”,呈现出明显的收敛趋势。 东部地区依然保持优势地位,但是中西部地区已出现排名交互变化现象,尤其是西部部分省(市、
区)已超过中部地区的排名。
区域间潜在出游力持续呈现均衡化趋势。四大核心经济区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客源产出也更加均 衡。
传统经济区和新兴都市圈的出游力由2018年的51.6%下降至2019年的49.8%。
1
1
2
1
河南
7
8
10
13
12
12
11
12
12
13
四川
8
12
14
15
14
15
12
14
19
10
福建
9
7
7
8
9
9
9
9
8
9
安徽
10
16
16
16
17
13
16
16
20
21
湖南
11
9
9
10
13
14
14
15
13
14
河北
12
11
12
9
11
11
13
11
10
11
陕西
13
17
2
出境旅游市场的长期因素保持稳定
我国各省(区、市)客源地潜在出游力保持收敛态势
2019年,中国各省(区、市)客源地潜在出游力的区域间分异特征稳中有变。 稳在“东中西”依次递减的三级阶梯状空间格局多年来一直保持相对稳定态势。 变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比例差距持续缩小,由去年的 “6.2:2.5:1.3”变
• 2019年的后5个月度的出境旅游人次皆低 于2018年,同比增速呈现负值。
我国2018年和2019年出境旅游人次月度同比增长率
1
2019年中国出境旅游的目的地结构保持稳定-空间洲际
2019年我国出境旅游目的地以亚洲 周边目的地为主,占比92.33%。
港澳台是最主要的目的地,旅游人 次超过1亿。 不含港澳台的其他亚洲国家或地区 超过6000万人次,比2018年增长了 20%。
2
出境游市场长期因素保持稳
定
年份 排名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近几年各省(区、市)客源地潜在出游力排名对比
江苏
1
3
3
4
4
4
3
3
5
5
广东
2
4
4
3
3
2
4
5
3
3
浙江
3
5
5
5
5
5
5
4
4
6
上海
4
1
1
1
2
பைடு நூலகம்
3
2
2
1
2
山东
5
6
6
6
7
6
6
7
7
8
北京
6
2
2
2
1
1
江苏、广东、浙江赶超上海、北京,成为我国出游力极强地区的排头兵。
2
出境游市场长期因素保持稳
定 我国各省(区、市)客源地潜在出游力保持收敛态势
省(区、市) 江苏 广东 浙江 上海 山东 北京 河南 四川 福建 安徽 湖南 河北 陕西 湖北 辽宁 重庆
2019年各省(区、市)客源地潜在出游力得分及排名
2010-2019年我国内地(大陆)赴港澳台游客增长率
2011-2019年我国内地(大陆)赴港澳台游客数量
2019年内地(大陆)赴港澳台旅游人数比去年 同期上升3.2%。
赴澳门旅游人数首次超过赴香港旅游人数。
1
2019年中国出境旅游的目的地结构保持稳定-时间
2019年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季节性变化依 然明显,高峰集中,基本稳定下有一定变化。
2020年2-6月份的出国和赴港澳台人数占比
2
出境旅游市场的长期因素保持稳定
2
出境旅游市场的长期因素保持稳定
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基础依然强固
2010-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布图
2019年全国人均GDP排名前十的省、市、自治区
历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9.08万亿元,按可比 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2010-2019年,我国 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状态,经济平稳。 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经济正增长的省份也达到25个。 与上年相比,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处于增长中。
潜在出游力得分 1.0000
排名 1
省(区、市) 天津
潜在出游力得分 0.3158
0.9463
2
黑龙江
0.3149
0.8967
3
山西
0.3083
0.8679
4
内蒙古
0.3037
0.7689
5
云南
0.2818
0.6845 0.5967
6
江西
7
广西
0.2569 0.2558
0.4813
8
吉林
0.2317
2019年的出境游旺季为1月、5月和7月,淡 季为9月、10月和11月。
2018年的出境游旺季则出现在7月、8月和 12月,淡季为5月、6月和9月。
2018年和2019年我国各月出境旅游人次对比
1
疫情使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发展暂时中断,但 是相关方的努力一刻也没有中断。
1
疫情突然中断了出境旅游的平稳发
1
2019年的出境旅游发展
我国历年出境旅游人次和增长率
• 2019年,我国的出境旅游市场规模 增长到1.55亿人次,相比2018年同 比增长3.3%。
• 出境游客境外消费超过1338亿美 元,增速超2%。
1
2019年出境游市场发展速度—月度分布
• 2019年的前7个月度的出境旅游人次较 2018年有所增长,出境人次都在1200万 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