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论文
网络技术论文模板(10篇)
![网络技术论文模板(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e7c9a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f.png)
网络技术论文模板(10篇)(一)网络的基本功能网络的基本功能是电子邮件、远程登录和文件传递服务。
电子邮件是网络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网络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服务。
类似于邮局的普通邮件,区别在于其不需纸张,由服务器传输邮件的信息内容而不是邮件实体。
传输速度极快,成本低廉。
目前的多用途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MIME不仅可以传输文字还可以将声音、图像和影视结合起来。
远程登录是用户通过因特网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终端的过程。
用户只要是该系统的合法用户并拥有相应的帐户口令,就可登录实时使用远程计算机对外开放的全部资源。
文件传递服务是一种实时的联机服务,用户可在计算机问进行文件和传递,从而获得任何领域的信息,包括公用程序、原始程序代码、研究报告、技术通报及各种论文等。
(二)互联网的主要服务功能互联网的信息服务由于其整体结构的开放性,由其三大基本功能衍生出来的各种应用资源和服务项目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服务。
1、信息服务系统就是通过多极菜单为用户提供实时信息查询功能,并且同时提供进入其它服务系统的渠道,用户无需记住众多的计算网址和保密字。
2、广域网信息服务端就是由苹果电脑、道琼斯及思想者三家公司共同发起,提供了一套类似自然语言的界面,可以让用户以平常说话方式询问计算机,并显示查询结果。
3、全球网信息服务系统就是一种基于超级文本方式的信息查询工具。
它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功能强大的图形界面,可以自动完成用户的查询要求。
其特色在于提供多媒体的信息服务方式,包括浏览文本信息及与文本内容相配合的图像影视和声音信息。
它已成为普通用户访问网络的流行方式。
(三)互联网的讨论和公共服务1、群体讨论2、电子公告牌它类似于黑板报、公告牌、海报等传统张贴消息和通告的方法。
区别在于它是用电子通讯手段在大范围内和远距离间的信息交流工具,并无时区限制。
3、电子网络新闻网二、网络技术对政府管理的影响网络技术在政府的运用中,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它对政府的影响既有正面积极的,也有负面消极的,如何正确认识网络技术对政府的影响,成为了当前政府对网络技术应用中的重点问题。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六篇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16897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12.png)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六篇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范文11.1网络合作学习的学习资源非常丰富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就如浩瀚的海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学习者只要具备基本的阅读力量和搜寻力量,就可以随时从网上猎取想要的学问,学习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1.2网络合作学习小组成本低与一般的合作学习相比,网络合作学习节省了时间成本、查阅成本和沟通成本。
但同时,网络合作学习防止重复记录,大大缩短查阅的时间,削减重复工作,效率是极高的。
2.基于网络合作学习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过程2.1教学预备阶段基于网络合作学习而进行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必需经过事前的预备阶段,为学习的过程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一阶段的预备状况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学习效果。
在预备阶段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合理的划分小组。
依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将同学分为不同规模的小组,并对小组内的成员进行角色的安排,激发小组成员的责任意识;其次,确定明确的目标。
一个明确的目标是网络学习小组成员努力的方向,将小组内的成员分散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进。
第三,在学习的过程中培育骨干成员。
骨干成员必定是对计算机相当熟识,能够敏捷使用各类学习工具的成员,培育骨干成员就是为小组内的其他成员确立学习的榜样,激励其他成员更加努力的进行学习,并且骨干成员能够对小组内的企业成员进行关心,双方共同进步。
2.2教学实施阶段教学实施阶段是网络合作学习最主要的阶段,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过程。
只有教学实施阶段的各项工作都做到位,才能够保证同学的学习效果。
首先进行学习方案的实施。
小组成员根据老师事先的学习目标利用固定的通讯工具以及网络平台进行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小组骨干成员要伸出救济之手,热心关心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共同进步。
其次在网络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实施双向监督。
既包括老师自上而下对同学进行监督,也包括同学自下而上对老师进行监督。
最终是进行学习成果的。
对于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而形成的成果,在全体成员同意的前提下进行。
网络互联技术论文
![网络互联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66f155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6.png)
网络互联技术论文网络互联技术是网络的最有希望的方面的性能在显著增加。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网络互联技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网络互联技术论文篇一计算机网络互联线路及其技术探讨随着互联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的迅速崛起,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了信息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
传统观念,工作方式对现代企业产生巨大的影响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以人的计算机网络正日益成为各种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政府政策,企业管理,企业管理专业平台已经成为通信的主要方式人与人之间。
信息化办公,网络化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在引进先进设备,设备共享和信息的信息管理实践正在成为信息技术,以及如何在这个时代越来越重要,在建立一个安全,可靠,并支持远程或移动办公企业网络建立一个先进的信息网络系统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网络互联线路1 网络接入技术分析网络接入方法的结构,被称为发生在相对于用户的网络的最后一程的网络接入技术,网络的接入部分,是网络的最有希望的方面的性能在显著增加。
本地环路网络即互联网用户的一个瓶颈,在世界上有限的业务发展,并抑制其功能,该用户的接入线路数百万和完全用户相对于高性能器件,而另一个线位于一端上。
为了提供广泛发展的前景,为了解决这一瓶颈,电子和光学器件,(个人计算机中的数据的网络交换机或路由器)的数字电子系统,信息发送装置的性能的快速发展,稳步增长的高速,一环为。
由于仍然传输铜本地环路的模拟信号,通过一个狭窄拥挤的无线电波无线信道仍在使用。
现有规模扩张获得了7.5亿条接入线路,现在提供了超宽带全球网络瓶颈,目前网络技术发展的重点是相对一些瓶颈,一对金属丝的,但可以支持此对话双常规铜的带宽足够的容量,有一定的阻力可以提供高性能的数据-fi,数据用户欲相互交谈,并不仅期望看到的视频会议系统的另一侧的虚拟图像,所以,需要在传统接入技术,以制成高性能(访问,访问路由),瓶颈可以经由链路访问网络。
为了增加在最后旅程的网络带宽,达到了沟通的家庭或小型办公室,广泛的用户来满足需要的基本前提。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论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8bca1c60b4c2e3f56276396.png)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论文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论文范文一: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及发展摘耍: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融合了网络技术学科、计算机技术学科和通信技术学科多方面知识的交叉学科,当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应用,现在社会生活中,无论生产还是生活都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身影,它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对人类社会的日常生产生活具有重大影响力量。
基于此,对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功能、分类、应用及未来的发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主机互联;网络互联;原则;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种创新性非常强的技术,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其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军事领域、科技研究领域与文化领域等方面都能够产生出□大而深远的影响。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技术的需求就更大,这极大的缩短了技术革新的周期,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的速度大大加快。
相信随着现代计算机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与进步,在未來社会发展中必然会产生极大的推动力量。
1现代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概述1.1练级终端系统第一代计算机采用的是练级终端系统,它是以单一计算机为中心,通过单一的计算机设备进行远程联机的网络系统模式,其系统终端没有CPU与内存卡,外部设备主要是依靠显示器与键盘等。
其中美国飞机订票系统在计算机主机上增加了设置的FEP前端机,是由专门设置的一台计算机设备与在美国范围内的两千余个系统终端组合而成的,这是当时最为经典的应用类型,此时网络订票系统己经具备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1. 2主机互联系统随着计算机设备的逐渐升级与快速发展,以单独的计算机网络为主的网络系统逐渐不符合人们的需求而被淘汰,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主机互联系统开始被应用,这种计算机网络系统是运用多种计算机网络进行互联而形成的,它主耍是通过借助通信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单一计算机设备连接成为了局域性网络,从而实现计算机用户不仅能够直接使用本地计算机设备中相关的软硬件、数据信息资源等,同时还可以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其他的软硬件与信息数据资源进行应用,从而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网络安全技术论文优秀8篇
![网络安全技术论文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b0c42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64.png)
网络安全技术论文优秀8篇1引言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出现,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接入互联网的方式,使我们摆脱了网线的束缚,更使我们距离随时随地与任何人进行任何内容通信的人类通信终极梦想又进了一步。
但是由于无线网络是采用公共的电磁波作为载体,电磁波能够穿过天花板、玻璃、楼层和墙等物体,因此在一个无线网络接入点所在的服务区域中,任何一个无线客户端都可以接收到此接入点的电磁波信号,这样就可能包括一些恶意用户也能接收到该无线网络信号,因此数据安全成为了无线网络技术当下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2无线网络的安全隐患当前在规划和建设无线网络中现面临两大问题:(1)网络劫持网络劫持指的是网络黑客将自己的主机伪装成默认网关或者特定主机,使得所有试图进入网络或者连接到被网络黑客顶替的机器上的用户都会自动连接到伪装机器上。
典型的无线网络劫持就是使用欺骗性AP。
他们会通过构建一个信号强度好的AP,使得无线用户忽视通常的AP而连接到欺骗性AP上,这样网络黑客就会接收到来自其他合法用户的验证请求和信息后,就可以将自己伪装成为合法用户并进入目标网络。
(2)嗅探这是一种针对计算机网络通信的电子窃听。
通过使用这种工具,网络黑客能够察看到无线网络的所有通信。
要想使无线网络不被该工具发现,必须关闭用于网络识别的广播以及任何未经授权用户访问资格。
然而关闭广播意味着无线网络不能被正常用户端发现,因此要使用户免受该工具攻击的唯一方法就是尽可能使用加密。
3无线网络主要信息安全技术(1)扩频技术该技术是军方为了使用无线通讯安全而首先提出的。
它从一开始就被设计成为驻留在噪声中,是一直被干扰和越权接收的。
扩频技术是将非常低的能量在一系列的频率范围中发送。
通常我们使用直序扩频技术和跳频扩频技术来实现传输。
一些无线网络产品在ISM波段的2.4~2.4835GHz范围内传输信号,在这个范围内可以得到79个隔离的不同通道,无线信号是被发送到成为随机序列排列的每一个通道上。
计算机互联网论文六篇
![计算机互联网论文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6d63c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8.png)
计算机互联网论文六篇计算机互联网论文范文1计算机掌握技术进展初期,是以集中掌握的工作方式进行计算机系统掌握的。
集中掌握系统会建立统一的掌握中心,由掌握中心负责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等工作。
假如集中掌握系统消失了任何问题都能够准时发觉,有助于企业准时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系统的掌握效率也因此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集中掌握技术主要是将信息的输入或输出作为掌握主体的,主要包括信号采集、信号运算、信息处理及信息反馈、状态显示等工作内容,以上工作内容主要是通过IPC(一种工业掌握计算机)掌握完成的。
IPC会收集温度、PH值、压力等相关数据,并通过接口卡来接受经过处理而得到的信号。
集中掌握技术具有肯定的缺陷,一旦消失掌握失误的状况就会使整个系统的运行都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
而且,随着掌握系统的日益简单化,一台计算机已经无法负责掌握多种信号的处理工作。
为解决以上缺陷问题,以集散掌握工作方式为主的计算机掌握技术随之进展起来,集散掌握又被称为分布式掌握系统,依据功能的不同,集散掌握又被分成了上位机与下位机,集散掌握系统将通信作为系统的核心。
整个系统的集中监视工作主要由上位机负责,而下位机则负责掌握分布在各现场的用于分布掌握的个体,集散掌握系统的上、下位机通过通讯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递,保持信息通畅。
集散掌握系统具有较高的平安性、有效性及可拓展性。
但很多厂家为实现经营垄断经常采纳封闭形式的集散掌握系统,阻碍了集散掌握系统的推广和进展。
2封闭集散掌握系统到工业现场中线的进展分析封闭式的集散掌握系统缺乏较好的兼容性和开发性,系统存在无法共享信息的局限。
为增加集散掌握系统的兼容性和开发性,在构建系统过程中必需采纳标准化、网络化的网络协议,工业现场中线技术随之进展起来。
由该技术构建的工业现场总线掌握系统可以确保工业现场中智能化仪器、掌握器、执行机构设备之间保持信息通畅。
整个掌握系统根据总线方式有条不紊的运行着。
工业现场总线掌握系统采纳的是开放式的现场总线协议,以该协议方式进行现场全部支线工作的协调工作,不仅可以降低投资成本、维护资金,该系统还具有操作简洁、经济有用、工作效率高的显著优势,用户的功能需求也可以得到更好地满意。
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论文范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9a112b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4.png)
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论文范文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变得日益广泛。
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深入探讨,以期给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视角。
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信息时代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以高效的通信方式和灵活的网络结构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为了更好地利用、研究和推广计算机网络技术,这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需要被深入研究。
1.2 研究目的本论文旨在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展示其在不同领域的发展和运用情况,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原理2.1 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可以通过不同的拓扑结构实现,如星型、总线型、环型和网状型等。
每种拓扑结构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
2.2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它规定了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通信规则和数据格式。
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HTTP、FTP等,它们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3 IP地址与子网划分IP地址是计算机在网络中的唯一标识符,它可以用来确定计算机的位置和通信路径。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IP地址,网络可以通过子网划分的方式将一个大的网络划分为若干个小的子网,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
2.4 路由选择算法路由选择算法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确定数据包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最佳路径的方法。
常见的路由选择算法包括距离矢量算法、链路状态算法等,它们根据不同的网络条件和需求选择最优的路由。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3.1 互联网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全球各地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互动。
3.2 宽带通信宽带通信技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了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通道,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上网体验和多种多样的在线服务。
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毕业论文
![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fc9bd4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1e.png)
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毕业论文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连接全球各个角落的工具,也是推动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的关键。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变得日益重要和复杂。
此毕业论文旨在探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概念、性能优化和安全保障方面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媒介互联起来,以实现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城域网(MAN)等不同规模和范围的网络。
本文将着重介绍互联网,它是指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络,由各种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和通信协议(如TCP/IP)组成。
其次,我们将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性能优化问题。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包括带宽、延迟、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带宽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数据的能力,决定网络的传输速度。
延迟是指数据从发送到接收所需的时间,受到网络拓扑、链路质量和网络流量等因素的影响。
可靠性是指网络传输的数据能否正确、完整的到达目的地,可以通过冗余链路和错误检测纠正等技术来提高。
安全性是指网络中的数据和通信不受未授权访问和恶意攻击的保护,涉及到身份验证、加密和防火墙等安全机制。
最后,我们将讨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安全保障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计算机网络面临着各种安全威胁,包括病毒、恶意软件、入侵攻击和数据泄露等。
为了保障网络安全,我们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如加强网络设备和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建立有效的身份认证机制和加密通信等。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无疑离不开对其概念、性能优化和安全保障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其性能优化的问题,并讨论了其安全保障的挑战和对策。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为读者提供有关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全面了解,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思路和指导。
三篇关于无线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应用的论文
![三篇关于无线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应用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d76b10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e.png)
三篇关于无线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应用的论文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到的无线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应用的论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无线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应用的论文一:一、概述在高校数字化校园飞速发展的今天,校园网已成为校园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教职员工和学生获取信息和资源的主要途径,在教育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在笔记本电脑已经相当普及,很多的教师和学生都渴望在教室、图书馆及室外广场等场地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入校园网,方便地获得所需的信息。
因此,无线局域网wlan的优势呼之欲出。
二、有线网络的局限性(1)极其紧张的接入信息点;(2)获取信息受地域局限;(3)配置复杂并易造成浪费。
三、构建无线网络的优势(1)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现许多高校教师都配备有笔记本电脑,甚至有些高校已经达到无纸化课堂程度。
随着无线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不可避免的需要向无线网络技术升级。
(2)可以很便捷地扩容和调试。
对于有线网络,如果办公地点或核心设备的改变通常就意味着重新建网。
(3)可以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校园网楼宇间互联一般都采用光纤网络的连接方式,有时因为资金及成本方面的考虑,一些距离较远或用户较少的建筑就变成了“信息孤岛”。
还有在学校的主要室外活动地点如主广场、运动场等都无法接入有线网络,但用无线网络的话,只要架设一套无线网桥路由设备,在适当的地方配备一台大功率室外天线,这样就可以轻松上网,享受无线网络带来的便利。
(4)可以节约大量专项经费。
使用无线网络接入方案,可以节约大量的布线成本,无线网络仅需要在每个楼层预留一至两个以太局域网接口,便能轻松实现无缝接入校园网,还以节省大量的接入交换设备。
(5)可以全面覆盖整个校园。
合理地设置无线局域网的接入点,就可使整个校园都能上网,学校不必再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设更多的公共机房,在座位紧张的图书馆阅览室,学生也不必为上网发愁,真正实现了数字化校园的功能。
(6)可以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并存。
以往高校进行校园数字化建设时,因当时的网络技术基本上都采用有线网络的架设工作,但随着大学校园的扩建,必然要大规模的扩容和增加信息点,而现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网络技术的成熟,以及社会的发展,个人购买笔记本的已经相当普及,所以各大学可以采用以原有的有线网络为基础,根据需求构建各样的无线网络。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3篇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2e667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6.png)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第一篇: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是一种通过通信设备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集合。
其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国防部的研究机构ARPA共同拥有的计算机资源不足,无法同时进行多任务处理,因此ARPA计划开发一种新的互联网协议以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
这一计划最终演变成了当今的互联网。
在1970年代,ARPANET被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区域可以通过不同的线路连接到其他区域。
这种分层结构成为了今天网络系统的基础。
同时,研究人员也在开发TCP/IP协议,该协议成为了互联网的标准协议。
到了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变得更加广泛,学术界、军民两用技术、商业组织和政府部门都开始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
同时,其他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发展也在加速。
例如Bitnet网络系统专门为大学和学术领域提供了电子邮件等服务。
20世纪90年代是互联网的黄金时期。
万维网和浏览器的出现使得互联网的使用和普及大幅增加,个人用户和企业开始认识到互联网的价值和潜力。
随着数字技术发展,移动设备也开始进入市场,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
新世纪之初,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用户达到了数亿,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如物联网和5G技术,也让人们对未来互联网的发展充满期待。
第二篇: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计算机网络是由若干个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组成的系统,充当了人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信息传输和共享的基础设施。
下面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计算机网络是分布式系统,由若干个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组成。
这些计算机通过通信链路连接起来,可以进行数据共享和通信传输。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包括三个主要要素:网络协议、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网络协议是指在计算机和设备之间协调通信和数据传输的规则和标准。
网络协议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不同计算机和设备之间的数据可以保持互通。
网络协议通常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五个部分。
无线网络安全技术的论文三篇
![无线网络安全技术的论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f0370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5f.png)
无线网络安全技术的论文三篇无线网络安全技术的论文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网络都开始实现无线网络的覆盖以此来实现信息电子化交换和资源共享。
无线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的出现大大提升了信息交换的速度和质量,为很多的用户提供了便捷和子偶的网络服务,但同时也由于无线网络本身的特点造成了安全上的隐患。
具体的说来,就是无线介质信号由于其传播的开放性设计,使得其在传输的过程中很难对传输介质实施有效的保护从而造成传输信号有可能被他人截获,被不法之徒利用其漏洞来攻击网络。
因此,如何在组网和网络设计的时候为无线网络信号和无线局域网实施有效的安全保护机制就成为了当前无线网络面临的重大课题。
1无线网络的安全隐患分析IT技术人员在规划和建设无线网络中面临两大问题:首先,市面上的标准与安全解决方案太多,到底选什么好,无所适从;第二,如何避免网络遭到入侵或攻击在有线网络阶段,技术人员可以通过部署防火墙硬件安全设备来构建一个防范外部攻击的防线,但是,兼顾的防线往往从内部被攻破。
由于无线网络具有接入方便的特点,使得我们原先耗资部署的有线网络防范设备轻易地就被绕过,成为形同虚设的马奇诺防线。
针对无线网络的主要安全威胁有如下一些:(1)数据窃听。
窃听网络传输可导致机密敏感数据泄漏、未加保护的用户凭据曝光,引发身份盗用。
它还允许有经验的入侵者手机有关用户的IT环境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攻击其他情况下不易遭到攻击的系统或数据。
甚至为攻击者提供进行社会工程学攻击的一系列商信息。
(2)截取和篡改传输数据。
如果攻击者能够连接到内部网络,则他可以使用恶意计算机通过伪造网关等途径来截获甚至修改两个合法方之剑正常传输的网络数据。
2常见的无线网络安全措施综合上述针对无线网络的各种安全威胁,我们不难发现,把好接入关是我们保障企业无线网络安全性的最直接的举措。
目前的无线网络安全措施基本都是在接入关对入侵者设防,常见的安全措施有以下各种。
2.1MAC地址过滤MAC地址过滤在有线网络安全措施中是一种常见的安全防范手段,因此其操作方法也和在有线网络中操作交换机的方式一致。
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范文优秀8篇
![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范文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c387a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a.png)
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范文优秀8篇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篇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汽车内部的应用解决了一直都存在的分散控制和集中控制的矛盾,尤其是在一些比较高档的汽车上,装有成百个传感器以及几十个微控制器,也就为汽车的网络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微机最开始应用于汽车上是从分散控制开始的,分散控制系统就是针对汽车的某一个功能构件通过一个微控制器来进行控制,例如汽车上的喷油和点火等,之后逐渐进发展成为集中控制系统,集中控制系统有分为三种形式,分布集中控制系统、分级控制系统以及完全集中控制系统。
1).分布集中控制系统就是对汽车的信息显示、发动机、汽车底盘以及报警系统等几个大件控制系统进行分科集中控制。
2).分级控制系统是指通过一台中央控制器对四台微机进行指挥,对汽车的数据传递、汽车的燃油喷射、汽车的防滑制动以及优化点火进行控制。
3).完全集中控制是指汽车的电子稳定系统、优化点火、报警系统以及防滑制动等等都由一个微机系统来控制。
通过对分散控制系统、分布集中控制系统、分级控制系统以及完全集中控制系统特点和性能的介绍可以看出,各种控制系统都存在一定的优点和缺点,而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汽车各个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对分散控制系统好机制控制系统来讲,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可靠性,如果采用完全集中控制系统,在微机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整个汽车就会处于瘫痪状态。
而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实现所有传感器和其他设备的共用,通过几十个微机实行环形网控制,即便是某个部位出现故障,汽车的整体系统还是可以正常运行的。
因此说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不仅给汽车增添了很多功能,并且还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可靠性。
另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使汽车内部系统不仅具有网络化优点,汽车的整体构建变得简单,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汽车的灵活性增强。
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汽车外部的应用介绍汽车上设置的网络系统属于无线网络结构,像上网、发电子邮件等等操作都可以在在驾车的时候进行,非常的方便。
计算机网络毕业论文3篇
![计算机网络毕业论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6888e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d.png)
计算机网络毕业论文(一)浅析移动互联网与传统计算机网络的区别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传统计算机网络与移动互联网有哪些区别呢?1.结构传统计算机网络是由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等设备连接在一起的,而移动互联网则是无线网络,由手机、移动设备、基站等组成。
2.速度传统计算机网络的速度通常比较稳定,而移动互联网的速度取决于信号强度和网络负载。
移动互联网还存在流量限制的问题,用户一般需要购买套餐才能享受一定的流量。
3.可靠性传统计算机网络使用有线连接,信号稳定可靠,而移动互联网使用无线连接,信号容易受到环境干扰影响,容易出现连接不稳定等问题。
4.安全性传统计算机网络上网主要依靠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认证,而移动互联网上网需要关注的安全问题更多。
移动互联网存在Wi-Fi热点劫持、钓鱼等安全隐患,用户需要注意安全防范。
总之,传统计算机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各有优劣,要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使用哪种网络。
(二)浅谈计算机网络如何保障数据的安全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我们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
计算机网络也早已面临着各种形式的攻击,如何保障数据的安全性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1.网络安全威胁网络安全威胁包括计算机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等。
这些攻击方式多种多样,既有技术上的攻击,又有社会工程学上的攻击。
我们需要通过各种安全防护措施来抵御攻击。
2.数据加密对于需要保密的数据,我们需要采用加密技术来保护敏感信息。
常见的加密算法有DES、AES等,通过加密算法将明文转换成密文,只有拥有密钥的人才能够解密。
3.安全认证安全认证是指在通信中验证对方身份的方式,是信息安全保障的一个重要环节。
常见的网络安全认证方式有口令认证、公钥认证和数字证书认证等。
4.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也与安全有关。
根据实际情况和安全需要,我们可以采用星型、环形、树型等拓扑结构,减少安全隐患。
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环节,我们需要在网络设计和日常维护工作中注重安全防范,提高网络安全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基于SDN的网络流量优化算法研究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基于SDN的网络流量优化算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11ef7c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9.png)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基于SDN的网络流量优化算法研究目录一、引言二、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述三、SDN技术介绍四、网络流量优化算法研究4.1 基于拓扑优化的流量调整算法4.2 基于负载均衡的流量优化算法4.3 基于路径选择的流量优化算法五、实验与结果分析六、总结与展望参考文献一、引言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网络规模和使用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网络流量的优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篇毕业论文研究基于SDN的网络流量优化算法,旨在提出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提高网络流量的传输效率和质量。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述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的连接和数据交换的技术体系。
它是现代信息社会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可靠、高效、安全和灵活的信息传输。
三、SDN技术介绍SDN(软件定义网络)是一种网络架构,通过将网络的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进行分离,实现对网络的中央控制和管理。
SDN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灵活性和可编程性,使得网络管理和配置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
它为网络流量优化算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四、网络流量优化算法研究4.1 基于拓扑优化的流量调整算法该算法基于对网络拓扑结构的优化,通过调整网络中节点和链路的连接关系,来优化网络中的流量分布。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算法求解,可以得到最优的拓扑结构,从而提高网络流量的传输效率。
4.2 基于负载均衡的流量优化算法负载均衡是指将网络中的负载(如流量、请求等)均匀分配到多个系统或设备上,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资源利用率。
基于负载均衡的流量优化算法主要通过动态调整网络设备的负载分配策略,来实现网络流量的均衡和优化。
4.3 基于路径选择的流量优化算法该算法主要通过选取网络中最佳的路径来优化网络流量的传输。
通过考虑网络中节点之间的链路质量、拥塞情况等因素,以及使用最短路径或最小负载路径等策略,来选择最合适的路径,从而提高网络流量的传输效率和质量。
计算机网络大学毕业论文通用3篇
![计算机网络大学毕业论文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f3949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7.png)
计算机网络大学毕业论文通用
第一篇: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发展
计算机网络指的是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相连,并
可以进行信息交换和共享资源的互联互通技术。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之一,它提高了信息传输和处理的效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点对
点通信,即两台计算机通过直接相连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换,这种方式适用于少量计算机的情形。
第二阶段为客户-服务器模式,即一台中央服务器控制多台终端设备,终端设备通过服务器进行信息交换。
这种模式适用于大规模计算机网络的情形。
第三阶段为P2P模式,即对等网络模式,每台计算机都能够扮演客户端或服务器的角色,可以共享资源。
第四阶段为云计算,即将计算和存储资源向集中化、标准化、虚拟化的方向发展,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云端的计算和存储资源。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为硬件、软件和协议。
硬件
包括计算机、传输线路、交换机、路由器等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通信软件等等;协议是指计算机进行通信时所采用的通信规则和标准。
计算机网络还涉及到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网络性能等
等方面的问题。
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免受非法入侵、攻击和破坏;网络管理是指对网络资源进行调度和管理,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网络性能则指网络的速度和可靠性。
总之,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之一,它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计算机网络论文三篇
![计算机网络论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1ffcf0195f312b3169a52c.png)
计算机网络论文三篇从上世纪90年代起,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了起来,并迅速地进入了社会各领域。
应该说,任何技术一旦被引入某个实践领域,便会引起该领域的极大改观,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
下面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是计算机网络论文三篇,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计算机网络论文三篇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论文一: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讯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互连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网络系统,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操作系统等)来实现交互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交换、综合信息服务、协同工作以及在线处理等功能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计算机网络按照地理范围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四种;2)按拓扑结构划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网;3)按交换方式划分为:线路交换网、存储转发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4)按传输带宽方式进行划分为:基带网和宽带网;5)按网络中使用的操作系统分为:NetWare网、Windows NT网和Unix网等;6)按传输技术分为:广播网、非广播多路访问网、点到点网。
3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构成计算机网络系统通常由资源子网、通信子网和通信协议三个部分组成。
资源子网在计算机网络中直接面向用户;通信子网在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全网络面向应用的数据处理工作。
而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就称为通信协议,它的存在与否是计算机网络与一般计算机互连系统的根本区别。
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共享资源。
共享的资源有: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
其中共享数据资源是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目的。
数据通信:数据通信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运用技术手段实现网络间的信息传递。
这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实现其他功能的基础。
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正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正文](https://img.taocdn.com/s3/m/c99fd69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1.png)
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正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数据传输、远程通信、资源共享等。
本文将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架构、协议标准、安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是由多个计算机设备通过通信媒介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功能包括数据传输、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和提高系统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按照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2. 网络架构网络架构是计算机网络设计的基础,它决定了网络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
常见的网络架构包括星型、环型、总线型和树型等。
每种架构都有其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例如,星型网络结构简单,易于扩展,但中心节点的故障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瘫痪;而环型网络则通过环形连接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
3. 协议标准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它定义了数据传输的规则和格式。
TCP/IP协议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网络协议之一,它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
TCP/IP协议栈分为四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每一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协议。
4. 网络安全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网络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数据泄露、服务拒绝攻击(DoS)、恶意软件等。
为了应对这些安全威胁,需要采取多种安全措施,如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加密技术等。
5. 网络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计算机网络技术正朝着更高速度、更大容量、更广覆盖和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例如,5G技术的推广将极大提高网络的传输速度和连接能力;物联网(IoT)的发展将使更多的设备接入网络,实现智能化管理;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结合将优化资源分配,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6. 结论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关于无线网络安全技术的论文三篇
![关于无线网络安全技术的论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27f53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6.png)
关于无线网络安全技术的论文三篇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到的关于无线网络安全技术的论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关于无线网络安全技术的论文一: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网络技术以独特的优点,被许多企业、政府、家庭所使用,由于无线网络传送的数据是利用电磁波在空中辐射传播,而电磁波能够穿越天花板、玻璃、楼层、砖、墙等物体,因此在一个无线局域网接入点(AP:Access Point)的服务区域中,任何一个无线客户端都可以接收到此接入点的电磁波信号。
这种传播方式是发散的、开放的,这给数据安全带来了诸多潜在的隐患。
与有线网络相比较,WLAN难以采用隔离等物理手段来满足网络的安全要求,因此保护WLAN安全的难度要远大于保护有线网络。
而我们也已经逐步意识到必须专门为WLAN设计安全防护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数据在WLAN中传输的安全性。
因此,探讨新形势下无线网络安全的应对之策,对确保无线网络安全,提高网络运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无线网络安全问题无线局域网非常容易被发现,为了能够使用户发现无线网络的存在,网络必须发送有特定参数的信标帧,这样就给攻击者提供了必要的网络信息。
入侵者可以通过高灵敏度天线在合适的范围内对网络发起攻击而不需要任何物理方式的侵入。
因为任何人的计算机都可以通过自己购买的AP,不经过授权而连入网络。
很多部门未通过公司IT中心授权就自建无线局域网,用户通过非法AP接入给网络带来很大安全隐患。
还有的部分设备、技术不完善,导致网络安全性受到挑战。
进行搜索也是攻击无线网络的一种方法,现在有很多针对无线网络识别与攻击的技术和软件。
Netstumbler软件是第一个被广泛用来发现无线网络的软件。
很多无线网络是不使用加密功能的,或即使加密功能是处于活动状态,如果没有关闭AP(无线基站)广播信息功能,AP广播信息中仍然包括许多可以用来推断出WEP密钥的明文信息,如网络名称、SSID(安全集标识符)等可给黑客提供入侵的条件。
网络技术论文三篇
![网络技术论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dbf48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15.png)
网络技术论文三篇以下就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网络技术论文三篇。
网络技术论文一NGN是下一代网络的简称,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ITU-T对NGN的定义如下:NGN是基于分组的网络,能够提供电信业务;利用多种宽带能力和QoS保证的传送技术;其业务相关功能与其传送技术相独立。
NGN使用户可以自由接入到不同的业务提供商;NGN支持通用移动性。
NGN具有以下特点:NGN属于电信网络,支持话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支持实时/非实时的业务,同时应支持业务的个性化、业务的移动性;分组传送;控制功能从承载、呼叫/会话、应用/业务中分离;业务提供与网络分离,提供开放接口;利用各基本的业务组成模块,提供广泛的业务和应用(包括实时、流、非实时和多媒体业务);具有端到端QoS 和透明的传输能力;通过开放接口与传统网络互通;具有通用移动性;允许用户自由地接入不同业务提供商;支持多样标志体系,并能将其解析为IP地址以用于IP网络路由;同一业务具有统一的业务特性;融合固定与移动业务;业务功能独立于底层传送技术;适应所有管理要求,如应急通信、安全性和私密性等要求。
1.2 NGN的核心技术NGN需要得到许多新技术的支持,如:采用软交换技术实现端到端业务的交换;采用IP技术承载各种业务,实现三网融合;采用IPv6技术解决地址问题,提高网络整体吞吐量;采用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实现I层和多种链路层协议(ATM/FR、PPP、以太网,或SDH、光波)的结合;采用OTN(光传输网)和光交换网络解决传输和高带宽交换问题;采用宽带接入手段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用户接入问题。
因此实现NGN的关键技术是软交换技术、高速路由/交换技术、大容量光传送技术和宽带接入技术。
其中软交换技术是NGN的核心技术。
软交换(Soft Switch)又称为呼叫代理(Agent)、呼叫服务器或媒体网关控制。
是把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分离开,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使业务提供者可以自由地将传输业务与控制协议结合起来,实现业务转移,使软交换能无缝地软统一于通信数据、传真、视频等多媒体业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网络购物为例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2012年05月29日《网络技术》课程期末论文II目录1.网络购物的产生原因 (3)1.1从宽带的发展看 (3)1.2从网民规模增长看 (4)1.3从消费者看 (4)1.4从商家看 (4)2. 我国网络购物的发展现状 (5)2.1网络购物消费现状 (5)2.2网络购物的消费层次 (5)3. 网络用户首选网站状况 (6)3.1主要购物网站用户比例 (6)3.2 用户对于网站的忠诚度 (6)4. 网络网民购物行为研究 (6)4.1 购物网站认知渠道 (7)4.2 网络购物商品类别 (7)5.网购的优点 (7)5.1对于消费者来说 (7)5.2对于商家来说 (8)6.网购缺点 (9)7.网络购物的发展趋势 (10)【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不仅不断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可且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在这种趋势的引导下,网络购物成为人们消费的又一新潮流,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全国各地的商品和服务,是网络购物最大的优势所在。
网络购物具有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特点,逐渐成为人们时尚购物的新选择。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网络购物也有以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我们需要辩证的去看待它。
【关键字】网络技术;消费方式;网络购物;淘宝网络技术是19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它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信息的交流。
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到全球信息的变化。
而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和发展,新的理念和结构不断的形成和发展,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计算机网络不仅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使人们逐渐抛弃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不断去追求一种新型的购物体验——网络购物。
网络购物是通过互联网检索商品信息,通过电子订单发出购物请求,通过银行账户进行支付,由厂家发货。
网上商品品种繁多,价格低廉,用户可以在家中电脑上操作,不需要出门就可以享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商品和服务,其便捷性和低价性一直是人们所推崇的原因之一。
1.网络购物的产生原因1.1从宽带的发展看近年来,互联网发展迅速,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工信部在2012年3月30日确定宽带提速目标:4M宽带用户今年超过50%,“十二五”末,城市家庭接入宽带能力水平达到20M以上。
截至去年底,我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56亿,接入宽带在2M以上用户超过八成。
广泛、高速的宽带网络作为最重要的基础信息网络设施之一,是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基础神经网络,其对于经济发展具有极高的正外部性。
而根据联合国报告分析,在所有的通信类别中,宽带网络普及率的提升对于一个经济体的增长拉动最为明显,其平均普及率每提升10%,可拉动GDP约1.3个百分点。
总之,我国的宽带战略在加速进行。
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新时代拉动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
而宽带作为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基石。
当前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新时期全球战略的制高点,而国家宽带计划也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美欧日韩等国家的高度重视,各个国家纷纷推出自己的宽带计划。
在此背景下,我国也积极的推进宽地建设。
据工信部介绍,“十二五”期间,工信部将继续推进宽带提速,加速接入网络光纤化的进程,加快当前接入网络光进铜退改造,以光纤尽量靠近用户为原则,大力推进各种方式的光线宽带网络建设。
并且我国的宽带基础设施将会向农村延伸。
如此一来,互联网逐渐覆盖城乡,网络宽带的提速,必然带来中国网民的数量的增加。
网民将会更多地关注网上信息,将会增加网络购物的效益。
1.2从网民规模增长看我国在1998年完成了第一笔网络交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这状况冲击报考》中数据,截止2011年12月底,我国的网民规模突破5亿大关,达到5.13亿,全国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38.3%;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
由于我国网民基数庞大,随着新增网民网络使用逐步成熟化,以及网络购物相关服务不断优化,可以预见的是,我国网购网民数量在未来可能会有较大规模的增长。
网民规模增加,是网络购物的发展的源动力。
1.3从消费者看中国有将近5亿网民,但是其中并不是全部都会转化为网络购物的消费者。
对于消费者而言,首先上网购物不仅实现了传统的购物过程,而且通过网络社区与其他消费者交流购物心得,实现了人际交流,并且同时给了消费者不同于实体商店购买的另类消费体验。
其次,网络有其隐秘性和独特性,会使消费者更加方便随意的浏览商品,减少与商家的正面冲突,能够更加随心所欲的和商家讨论价格,实现他们心理上享乐的动机。
再次,网上商铺所开出的价码一般都会比实体商店的便宜许多,这是吸引消费者的一个重大的法宝。
消费者也是基于这个原因而选择网络购物。
第四,消费者在网上可以浏览更多的商品,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性。
第五,网络购物方便快捷,消费者只需在电脑上轻轻一点即可享受自己所需要的服务,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全球商品信息。
这些方面都决定了消费者更乐意在网上购物,而网络购物也将成为另一时尚消费体验。
1.4从商家看在经济活动中,商家追求的目标就是利润的最大化。
网上销售产品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首先,网上销售平台可以降低促销成本,尽量建立忽然维护公司网站投入一定的资金,但与其他销售成本相比,使用互联网的销售成本已经大大减低了。
研究表明,在互联网上做商品促销,会有比普通促销多出十倍的销售量。
而且网上图片色彩斑斓,更能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其次,网上销售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企业采购材料和劳务是一向程序繁琐的过程,通过电子商务的活动,企业可以加强与主要供应商之间的协作关系,将原材料的采购与产品的制造过程有机的配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体系。
由于经营成本的降低,网上销售产品越来越受商家的瞩目。
对于整个市场经济来说,这种新型的购物模式也可在更大的范围、更多的层面以更高的效率实现资源配置。
2.我国网络购物的发展现状2.1网络购物消费现状网络购物的主要特点使商家和顾客互不见面,通过网络使商品信息和钱款一电子的形式在网上进行传播,所以网络购物使商品的信息更加的全面,使销售成本降低,并且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和体力,消除了消费者和商家面对面的冲突,降低了商户的经营成本,提高了消费者购物的兴趣,丰富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这些充分显示了网络购物方便快捷、低成本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网上商店从最初的600家左右以现在到几何数迅速增加,所售商品多种多样,琳琅满目。
最为普遍的是衣服,书刊,音像制品,化妆品,其次是家电,通讯产品和票务类,据调查,通常购买的前几位产品依次是服装,书籍杂志,电器类产品,手工艺品,人们在现阶段与现实购物相比,网络购物更多的集中在对净胜平台和时尚消费品的消费。
2.2网络购物的消费层次自从互联网传入我国,给我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CNNIC的调查显示,网络购物消费者职业分布,上网目的及使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上网时间越来越长。
消费者职业分布有计算机教研机构、大专院校为主题转换为事业单位、银行、工商、税务、保险、教师、学生等各行各业。
甚至于在农村地区,一些没有过多接触过网络的父母也学会在网上购物,网络消费层次越来越广。
女性网民成为网络购物的活跃人群,在网购用户中的份额已超过男性占比,并逐步增大。
另外,网购用户年龄大多集中在18~30岁,月收入集中在1000~3000元,并且以企业白领和学生为主。
网购大额产品的用户中,男性多于女性;收入更高的用户,网购金额和频率更高;30~40岁的网民,在各年龄段的用户中网络购物频率和金额最高。
3.网络用户首选网站状况3.1主要购物网站用户比例目前,我国网民的大部分网购商品是在首选购物网站上购买的,首选购物网站是网民网购消费的主要平台。
用户半年内在首选网站上支出的金额占到半年网购总额的96%,从用户首选的购物网站看,目前C2C类购物网站占据的首选用户市场份额达85%,但各购物网站的市场份额差异较大。
其中,淘宝网用户市场份额达76.5%,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其次是拍拍网,占比6.1%。
当当、卓越、京东商城主要三个B2C网站分别以5.8%,2.2%和2.2%名列其后。
易趣为1.5%。
红孩子、云网、麦网以及网上书城等B2C 购物网站分别只占据了不到1%的首选用户市场份额。
整体而言,目前网民对单个购物网站的依存度较高,尤其是淘宝用户。
从购物网站运营模式看,C2C网店云集了各类卖家,商品种类丰富,竞争较为激烈。
同时,B2C网络购物网站也从单一产品线想多元化拓展,如母婴用品起家的红孩子电器产品上线,主打3C产品的京东商城也开辟了生活用品专栏。
购物网站纷纷走大产品路线,使用户在一个购物网站上就能满足其购物需求。
当各家网商都能提供相同类型的产品时,未来对用户的争夺将会更加激烈。
由于淘宝网处于用户市场绝对主力地位,淘宝单一用户和非单一用户在各家网站的流动会影响各个网商的市场分额,淘宝用户也因此成为影响网络购物市场未来发展的主流群体。
3.2 用户对于网站的忠诚度从用户对购物网站的忠诚度看,淘宝用户忠诚度最高,半年前使用淘宝网的用户半年后还有94.6%的用户继续使用。
京东商城和当当网用户忠诚度均在70%以上。
卓越、拍拍、有啊和红孩子忠诚用户也超过一半。
易趣网用户忠诚度较低,只有40.3%的用户半年前使用并且现在还使用,即有59.7%的用户在最近半年内流失。
4.网络网民购物行为研究通过对网民品牌知晓、商品浏览、购买决策和支付方式等行为的差异分析,发现口碑营销和网络营销是网络购物市场发展最有效的两种营销方式。
亲朋好友的推荐是网民知晓购物网站的主要方式,搜索是用户查找目标商品最重要的渠道,用户评论是影响消费者进行购买决策最关键的外部因素。
目前网民网购的频率还不高,近九成的网民半年进行网购的次数在10以下。
从商品类别看,用户网购的生活化趋势十分明显,服装家居饰品购买率排名第一。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收入的网民在网购频率和金额上具有差异。
男性通过网络购买大额产品多于女性;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用户网购的金额和频率在提升;30~40岁网民网络购物频率和金额最高。
支付宝仍是目前网购用户使用的最主要的电子支付工具,但有逐步从支付宝向其他支付方式渗透的趋势,手机支付在用户中的发展初现端倪。
4.1 购物网站认知渠道口碑是用户知晓购物网站的重要因素,亲朋好友的推荐成为网民尝试网购的主要原因。
网民知晓购物网站最多的方式是通过亲朋好友推荐,占比达到48.7%。
其次是网络渠道,有32.8%的人通过网络知晓购物网站。
通过传统媒体得知购物网站的比例较低,通过电视、杂志和报纸的用户比例分别只有5.8%,4.4%和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