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论文
翻译理论之功能对等
翻译理论之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课程论文Functional Equivalence: A Comment on the English Version of ASmall Incident姓名:李娇学号:20140307210年级:2014级班级:2班专业:英语翻译任课教师:罗云二零一七年一月Functional Equivalence: A Comment on the English Version of ASmall IncidentAbstract: This article will comment the English version of A Small Incident translated by Yang Xianyi and Dai Naiyi based on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was put forward by American translation theorist Eugene Nida.Through commenting words equivalence, syntactical equivalence and textual equivalence,w e can learn that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has a good guiding influence on translation. 【keywords】Functional Equivalence;Eugene Nida;A Small Incident ;comment1.Brief Introduction of Eugene Nida and His TheoryEugene A. Nida (1914--) is one of the most distinguished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sts in the west. During his past fifty years of study i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he has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this field. His translation theory hasexerted a tremendous influence on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not only in western countries but also in Asian countries, especially in China. He is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the most influential one among all the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sts.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was first put forward in 1964. This principle emphasizes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of information instead of the direct formal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so as to keep the meaning and styl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functionally equivalent to that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functional feature of the translation depends on the balance of two relationships, t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rget language receptor and the target text should generally be equivalent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urce language receptor and the source text, and it is the two relationships that provide the basis for functional equivalenc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cludes four levels: lexical equivalence, syntactical equivalence, textual equivalence and style equivalence.2.Brief Introduction of A Small Incident and the English VersionA Small Incident was writtenby Lu Xun in 1919,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Althoughthe novel only has about 1000 words, its deep meaning makes people think a lot. There are thre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I, rickshaw man, an old woman. The subject of this passage involves three aspects at least: first, the criticism of intellectual to unenlightened masses,which showed by criticizing the old woman in the passage; second, the praise of the intellectual to part of the crowd, which showed by praising the rickshaw man in the passage; third, the self-reflection and new understand ofintellectual, which showed by “my” thoughts in the passage.How to translate properlythat a passage has concise words but deep meaning is the major problem of translators. I choose the English version by Yan Xianyi and Dai Naiyi, because it is a typical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based translation. Dai Naiyi is a British, so her rea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equal to the target language re ader’s reaction to a gre at degree,and every time, Yang Xianyi will let Dai Naiyi read his translation and modify it to basically realize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of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doc/805958643.html,ments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ranslation include:reveal the spirits and presentation of source text;natural presentation、concise form and same readers’ reaction. F rom Nida “ The readers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it in esse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original readers did”(1995:224). Next ,I will comment the translation through words equivalence, syntactical equivalence and textual equivalence.3.1).words equivalenceWords and phrases are the basic meaning units. Strictly speaking, besides some professional technical terms ,there is no complete equivalent words and phrases. A translated sentence firstly depends on the chosen words whether properly or not.let’s look at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itle:S-T:一件小事Yang: A Small IncidentAlthough Lu Xun chose “一件小事’’ as the title, the spirits of the passage are no simple.through out the contrast, readers can feel the enlightenment deeper. According to the explanationof “incident” in OXFORD ADV 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incident:(1)something that happens, especially something unusual or unpleasant.(2)a serious or violent event, such as a crime, an accident or an attack. (3) a disagreement between t wo countries, often involving military forces[7]. According to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incident: (1)an event, especially one that is unusual, important, or violent. (2) a serious dis agreement between two countries[8]. According to explanation, incident can express unusual things but without the meaning of small things, so Yang and Dai use small to modify incident that make the contrast of the title and content more prominent.3.2).syntactical equivalenceSyntacticalequivalence is more complicated than lexical equivalence. In English- Chinese translation, singular and plural form is an important and evident problem. Plural meaning in Chinese is not expressed with any evident plural form, which is different in English. Moreover, for different target language, tender, number and tense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ranslation. Thus, translator should be clear about whether such a sentence grammar exist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or not, and be clear about the frequency of such sentence grammar.S-T: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
发表英文翻译论文
发表英文翻译论文语言是人类传播信息的工具,作为各种语言互译的翻译理论本身就是一种是相对的理论。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发表英文翻译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发表英文翻译论文篇1公示语的英文翻译摘要:公示语是一种较为独特的应用文体, 旨在于公共场所向公众公示须知的内容。
然而, 目前国内公示语的英译问题十分严重。
通过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以中西文化差异在公示语中的体现为视角, 强调公示语的特点决定了其英译应重视功能上的对等而不是字词句上简单生硬的静态对等, 遵循正确的翻译原则,以实现公示语的预期功能。
关键词:公示语功能对等文化差异翻译原则1、引言公示语指的是在公共场所向公众公示须知内容的语言, 包括标识、指示牌、路牌、标语、公告、警示等等[1]。
罗选民、黎土旺对公示语进行界定, “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合所展示的文字, 具有特殊的交际功能, 以及提供信息和完成指令的作用”[2]。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 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了解中国, 很多外国朋友来到中国。
在这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 汉语公示语的英译也日显重要。
然而, 目前国内公示语的英译问题十分严重, 误用、滥用现象到处存在,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忽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盲目追求字词句上简单生硬的静态对等, 以至于译文文本生硬, 达不到源语文本的预期功能和效果。
公示语英译的预期对象是在华外国友人和外国游客, 为的是达到向其警示、告知、宣传的预期功能。
其英译不是一种点缀, 而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即如何使译文达到与原文本同等的预期功能[3]。
本文通过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以中西文化差异在公示语中的体现为视角, 强调公示语的功能特点决定了其英译应重视功能上的对等而不是字词句上简单生硬的静态对等, 应遵循正确的翻译原则,以实现其预期功能。
2、“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与公示语翻译公示语作为一个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标志之一, 公开面对公众, 给予公众行为需求的文字信息传递。
有关英汉翻译论文
有关英汉翻译论文范文一:生态学视域下的英汉翻译一、引言:英汉翻译研究生态学视域的成立生态学是研究物质与周围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其发轫之初很长时间里被用于自然科学研究。
而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和交叉、跨学科研究日趋成熟,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们发现了生态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容性,认为人文社会领域和自然一样,事物与事物、事物与环境间都发生着联系,没有独立于环境之外的事物和现象,故而认为生态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研究。
生态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遂真正结合起来。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对文本的认识由仅仅关注认识文本内部自足性问题发展到研究文本内外部关联问题,研究的视野也随之由微观文字向宏观文化转向,人们对文本的认识,已无法将文本语言与该语言所蕴含或显现的某国或某民族的文化相割断。
对于成功的翻译者来说,他不仅要作为两种语言的专家,还要是两种语言各自代表的文化的熟知者。
对于英汉翻译的研究者来说,他们需要不断探寻着解释原文本与译文本之间形成文化差异的依据———这些依据就是社会各层面因素影响文本文字的关系。
生态学强调事物与其环境协调、互动、互相促进。
在英汉翻译领域,一个成功或优秀的译作应当是不仅内部自足和谐发展,而且内部与外部互惠互利、共生共栖的文本。
其动态性体现在这种交互作用是永无止息、不断旋螺式发展的,而非一成不变或者无意义的重复。
用生态学视角看待英汉翻译,为的是建立一种整体性思维。
有学者为“整体性”的意义进行了阐释:“整体性是生命的基本属性,整体性不是部分的简单累加,也不是由外力推动而形成的原子集合体,它有着超越部分之和的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属性。
”对翻译及其研究工作来说,把握“整体性”是关键。
翻译活动涵盖原文本和译文本,涉及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3方,包括语言和文化2个层面,同时受到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主流意识形态等的影响。
梳理和廓清这些形成翻译活动的要素的动态平衡发展,有助于建构英汉翻译研究的生态学视域。
翻译理论论文-郭沫若创造性
一、郭沫若译著简介郭沫若的译作覆盖面广,包括戏剧、小说、诗歌、文艺理论、马列著作与科技作品等不同体裁。
他精通日、德、英等国文字,译作颇为丰富。
代表译作有歌德的《浮士德》(上卷1928年,下卷1947 年) 、《少年维特之烦恼》(1922 年)、雪莱《雪莱诗选》(1926 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931 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1931 年)等。
在翻译的选材上,郭沫若非常注意作品的时代性,总是选择与自身生活时代极为相似的作品作为折射。
郭沫若选译的原著大多深刻反映下层人物的悲惨遭遇,对社会下层人物寄予了深厚同情的作品,借以揭露和控诉黑暗的旧制度和吃人的剥削社会;符合当时读者渴望自由平等、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潮,宣扬平等自由,号召反帝反封建,打碎旧世界,建立新社会。
也与他本人具有的反抗性浪漫主义精神紧相吻合。
加以他深厚的中文功底,因此译来有如神助。
他的文学译品,尤其是译诗,大多具有很强的魅力,能够拨动读者的心弦(《中国翻译词典》257 页)。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宣扬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这些激进的思想在郭沫若心里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他选择翻译歌德的《浮士德》,是认为当时中国的五四运动很像歌德青年时代的狂飙突进运动,是由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变的历史转折时期,是反对封建束缚和专制暴政、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文化运动。
20 世纪20 年代前期,浪漫主义对我国文坛影响巨大。
郭沫若是受惠特曼影响最大的中国现代诗人,曾被称为“中国的惠特曼”。
惠特曼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对个性解放和自我的张扬,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对未来的乐观主义的信念,都是和“五四”前后的时代精神,和当时进步知识分子的革命要求相适应的。
郭沫若是新文学积极浪漫主义的主将,他的译论自然也带有这一色彩。
然而,受他当时文艺思想中宗派主义和唯心主义成分的影响,郭沫若的翻译理论也含有这样一些消极因素。
马建忠的善译理论探讨论文
马建忠的善译理论探讨论文马建忠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学者,他的“善译理论”备受翻译学界的关注。
本文将对马建忠的善译理论进行探讨。
首先,马建忠提出的“善译理论”是什么?在他的理论中,“善译”是指达到最高效、最准确、最忠实、最自然译文的目标。
他认为好的翻译应当达到如下四个标准:1.最高效:翻译的时间、成本、质量都要达到最佳平衡。
2.最准确:翻译要保证传递的信息与原文一致。
3.最忠实:翻译既要忠实于原文,也要忠实于读者的语言文化背景。
4.最自然:翻译要符合目标语的语言表达习惯,让读者不感到突兀。
从上述四个标准可以看出,马建忠认为一个好的翻译应该同时满足效率、准确性、忠实性和自然度等要求。
马建忠的善译理论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这些标准,并指出翻译应当如何去实现这些标准。
他认为要达到最高效,翻译需要全面掌握原文和目标语言的语法、词汇、文化,同时也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翻译软件和工具。
要保证最准确,翻译需要精通原文和目标语言的语言结构、隐喻、文化内涵等,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重各种细节的把握。
要保证最忠实,翻译需要尽可能保持原文的形式和意义,同时也要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和读者所在的文化环境。
要保证最自然,翻译需要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同时也要考虑原文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
马建忠的善译理论的缺点在于,他过于强调准确性和忠实性,而忽略了译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度。
他认为好的翻译应该尽可能接近原文,但往往会忽略到读者的感受和阅读体验。
一个好的翻译应该在准确性和忠实性的基础上,尽可能让译文简单易懂,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译文。
总之,马建忠的善译理论为翻译学界提供了一种全面性、准确性、忠实性、自然度的翻译标准。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翻译也需要更加注重读者的感受和阅读体验,注重使译文更加可读和易懂。
未来的翻译需要更加注重各种因素的把握,将准确性、忠实性和可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翻译更加服务于读者和社会的需求,为促进各国交流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字幕翻译论文
字幕翻译论文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字幕翻译在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各种媒体形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字幕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观众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程度。
本论文探讨了字幕翻译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首先,字幕翻译需要尊重原文的意义和风格。
翻译不仅仅是将文字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更重要的是要传达原文所表达的意义和情感。
翻译者在字幕翻译过程中应该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韵味,以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其次,字幕翻译需要考虑观众的阅读体验。
字幕通常是以一行或两行文字的形式出现在屏幕上,观众需要快速阅读并理解文字内容。
因此,在字幕翻译中应该避免使用过长的句子和复杂的词汇,以免给观众带来困惑和阅读困难。
此外,字幕翻译需要考虑语言的特点和文化差异。
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翻译者需要在字幕翻译中注意这些差异,并选用最合适的词汇和短语来传达原文的意思。
同时,由于每个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字幕翻译还需要考虑到观众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最后,字幕翻译需要进行质量检查和修订。
字幕翻译往往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的,因此可能存在错误和不准确的翻译。
为了提高字幕翻译的质量,翻译者应该及时检查字幕翻译,并对错误和不准确的部分进行修订。
综上所述,字幕翻译在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媒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翻译者应该尊重原文的意义和风格,考虑观众的阅读体验,注意语言的特点和文化差异,并进行质量检查和修订,以提高字幕翻译的质量。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更好地传达作品的意义和情感,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翻译理论论文
翻译理论基础学习收获一、翻译理论背景1.1 翻译学学科历史翻译实践活动的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长久,西方翻译最早开始于公元三世纪,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的翻译历史和西方一样悠久。
但由于对于翻译活动的认识存在诸多悖论,达不成一致意见,人们因追求所谓严整的体系、规范的术语而将历史上对翻译的传统认识排斥在理论之外,认为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才不过50多年的历史。
1972年,詹姆斯.霍尔姆斯(James S.Holmes,美国人)在哥本哈根第三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上宣读了《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学的名称和性质),这篇论文被普遍认为是翻译学科建设的奠基之作。
对研究翻译的人来说,传统的翻译理论也应该受到一定的关注。
1.2 翻译学学科框架在《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中,霍尔姆斯将翻译研究领域的名称命名为“translation studyies”,并勾画出了一套系统的翻译研究框架,图里(Toury,1995:10)将其绘制成下图,广为学界引用:图1 翻译学学科框架图在该架构中,翻译学的各个领域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霍尔姆斯的翻译学框架图被视作翻译学作为独立学科建立的标志。
二、语言2.1语言和言语什么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系统,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
符合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可变可塑,不是固定恒定的信号。
什么是言语?言语是人们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它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和结果。
人们说话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张口说话的动作,即“说话”的动作、行为,我们称之为言语动作和言语行为。
(2)说话所使用的一套符号,“说话所使用的词语、规则”。
中西翻译理论的差异性比较及其启示_外语翻译
中西翻译理论的差异性比较及其启示_外语翻译外语翻译[论文摘要]本文从中西方翻译理论的差异性比较入手,从其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具体表现、差异性比较的意义、中国的对策和中国传统译论的继承和发扬等五个方面进行差异性比较研究,明晰中西翻译理论的各自侧重和不同,借鉴西方翻译理论的优点,有利于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
翻译作为不同语言之间人们交流沟通的工具,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的翻译事业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光辉灿烂历史。
一般认为,有历史记载的中国翻译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的佛经翻译。
而且自此之后,产生了四大翻译高潮时期,并产生了许多杰出的翻译家。
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在公元前3世纪前后,72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大城翻译了《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圣经》。
因此可以说,西方的翻译活动至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期间,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六次高潮。
随着时间的发展,特别是到了近现代,西方的翻译论理和流派日益科学化和系统化,处于领先的地位。
一、中西译论差异的原因探究中西翻译的历史同样悠久,并都有着丰硕的成果,但是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与西方的翻译理论比较起来显得相对滞后。
本文对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与西方的翻译理论比较起来相对滞后的原因做出分析:第一、历史原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翻译事业发展的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和进步。
与此同时,中国从二战结束后到改革开放前期这一段时间里,翻译事业乃至各项事业发展的大环境是封闭的,是停滞不前的,这与同时期突飞猛进的西方翻译是远不能相比的,差距由此拉开。
其次,中国的思维方式也是造成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相对滞后的原因。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习惯重综合,西方人的传统思维习惯重分析。
表现在翻译理论上面,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大都是经验式的总结,其中很大程度上是主观感受。
而西方的翻译理论大多都是成理论体系的,体现了较强的科学主义精神。
在当今重视科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时代,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比自然显得相对滞后。
庞德----翻译理论论文
误读还是再创造:论庞德的汉诗英译-------马燕摘要:作为”意象派“诗风的倡导者,埃兹拉庞德是英美现代诗坛举足轻重的人物,对现代诗歌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自他的《华夏集》出版以来,人们对庞德的译诗方法褒贬不一。
本文将主要从庞德的诗歌理论以及他对中国古诗的翻译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探讨庞德在诗歌翻译方面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庞德,意象派,诗歌翻译1948年诺贝尔奖得主、大诗人T·S·艾略特的著名长诗《荒原》的副题是:“献给埃兹拉·庞德,最卓越的匠人”。
意象派诗人埃兹拉·庞德在英美现代诗坛史上毫无疑问是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现代文学运动的一代青年有着巨大的影响,作为“意象派”诗风的倡导人,庞德对现代诗歌界的发展影响深远。
但自庞德出版《华夏集》以来,一部分人对他的诗歌翻译方法持反意见,认为他的翻译是对原诗词的误读。
艾略特曾说:“为了理解庞德的理论,有必要阅读他的诗歌,为了理解庞德的诗歌,有必要阅读他的理论。
”因此,本文将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通过理解庞德的翻译以及分析他对中国古诗的翻译,来进一步探讨庞德在诗歌翻译方面独到的见解。
一、背景埃兹拉庞德,著名的美国诗人。
1885年10月30日出生于美国爱达荷州的海利镇。
在去欧洲以前,他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就学,在那里攻读美国历史、古典文学、罗曼斯语言文学。
毕业时他不但精通英文文法和文学,而且掌握了九种外语。
两年后,他转至哈密尔顿大学学习,1906年获硕士学位。
1898年庞德首次赴欧,1908年定居伦敦,并结识了著名爱尔兰诗人W.B.叶芝。
以后一度成为伦敦文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在巴黎和伦敦期间除了继续从事创作外,他发掘和扶植人才,与欧美文学界人士广为交游,为打破英美诗歌的沉寂局面,为促进美国文学的“复兴”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1909年至1917年间,一些英美诗人发起并付诸实践了一场文学运动,其宗旨是要求诗人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炼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感情溶化在诗行中。
(论文)论翻译的原则-外语翻译1_070425121009
(论文)论翻译的原则-外语翻译摘要:抽象的标准如“善译”和“化境”是不可实现的理想,与其取法不可实现的理想,毋宁提出切实具体的要求作为翻译的基本原则:1)信守原文的内容意旨;2)遵从译语的语言习惯;3)切合原文的语体语域。
关键词:信守内容意旨;遵从译语习惯;切合语体语域Abstract: Transmigration, an abstract whole at large, is too good to be practical and such concrete subwholes und er “good translation” as fidelity to the source-language text in content and intention, grammatical normality, and lexical appropriateness are more workable as cardinal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Key words: fidelity; grammatical normality; lexical appropriateness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具体说来,就是“换易言语使相解也”。
①但是,如何用另一种语言文字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表达出来?“换易言语”之后是否能“相解”?“相解”的程度如何?这些问题归结起来无疑就是:翻译的标准是什么?翻译的方法应如何?严复是中国近代第一位系统介绍西方学术的启蒙思想家,在介绍西学的同时提出了翻译的标准—“信、达、雅”,对中国现代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影响巨大,“相信只要中国还有翻译,总还会有人念…三字经‟!”②虽然严复持论有故,但认真审视不难发现,“信、达、雅”实质上既不是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抽象标准,也不是具有切实指导性的具体标准,“从纯理论的角度讲,把信、达、雅并列起来作为翻译标准是具有逻辑缺陷的,因为这似乎意味着:原文不达,也可以故意使之…达‟;原文不雅,也可以故意使之…雅‟。
英语翻译方向论文
英语翻译方向论文翻译是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英语翻译方向论文,供大家参考。
英语翻译方向论文范文一: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改革分析[摘要]本文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以就业为导向,从课程定位、教材改革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着手,探索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改革方向,以期优化该课程教学设计,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就业岗位需求服务。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改革1引言根据《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课”,在整个专业课程设置框架及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然而,目前该课程普遍存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本科化、缺乏职业针对性、师资学科型”的问题。
(江晗,2010)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下称“我院”)的实际情况,就课程定位、教材改革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提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改革方向。
2课程定位高职英语专业翻译课容易走入定位不清的误区。
有的学者提出“现有高职、高专已经成立的翻译系或翻译方向最好主要以证书培训为主要目标”(穆雷,2008);有的院校干脆将课程目标单纯定位为通过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考试、获取证书。
但是,通过走访我院用人企业得知,外语等级证书和翻译证书都不是企业所看重的指标或用人条件,真正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才为用人单位所器重。
因此,不适合将考取翻译证书作为该课程的定位和目标,但可作为辅助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笔者认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定位,取决于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及毕业后的就业岗位所需。
一方面,高职学生的外语水平基础较差,特别是双语转换能力较弱,即使经过一学期或一学年的翻译课程学习,也难以胜任高端的会议交替传译,更不用说同声传译,只适合进行初级的口、笔译工作;另一方面,就我院以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没有专门从事翻译行业的专职译员,所以不能照搬培养专职译员的外语专业本科或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来对高职学生进行教学,而应该按实际情况来做出切实的课程定位,以指导该课程的开展,培养毕业生工作所需的相应翻译能力。
关于英汉翻译论文范文
关于英汉翻译论文范文浅谈英汉翻译、英汉语言特点对比【摘要】在当今日趋全球化的时代里,翻译在跨文化、跨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中功不可没,它既是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同时也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事实上,翻译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性的活动,当今的人们直接或者间接都有意或无意地从事着翻译活动。
【关键词】翻译语系形合意合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不同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是拼音语言,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Chinese-Tibetan language family,是表意的语言ideography,所分属的语系不同也就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
对于广大应试四、六级的考生来说,如果平时学习中了解英汉语言特点,在翻译应试中能满足翻译标准――“信、达、雅”即忠实准确、通顺流畅和贴切原文,这对于想要取得较高翻译分数会有很大帮助,下面本文就将对英汉语言的特点从下几个方面作对比。
一、英语的形合和汉语的意合相对于汉语来说,英语是一种更加注重形式化的语言,主要体现在运用词汇来联系各个分句,如我们熟知的“and”用来表示并列连接;“if”用来表示假设条件关系;“because”用来表示因果关系,虽然说汉语句式也有一定数量的连接词连接,但是使用频率较之英语小得多。
在汉语中,我们通常不用或者少用连接词来表达意思,英汉两种语言的这种区别就是我们所说的形合――强调结构的完整性和形态的严谨性,结构严密紧凑,主次分明;意合――强调内容和表意的完整性,靠语意的逻辑将句子串起。
为了更加清楚明了,我们试举几个例句:1跑得了和尚,但是跑不了庙。
The monks may run away,but the temple cannot run away with him.2Althoughhe has aged physically, he remains young at heart.尽管他人老但是心不老。
翻译概论 期末论文
如何在多元文化语境下认识翻译与研究翻译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世界化进程不断加速,面对经济一体化的强势势头,“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问题被更加严峻地提了出来。
而在多元文化语境下,翻译对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了解、互为尊重、互为补充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本文主要探讨在当今时代,翻译所应具有的精神和所肩负的使命;同时也将对如何进一步深化翻译研究进行讨论。
一、国内外翻译发展现状1、翻译发展过程中的两次转向在翻译研究的历程中,主要先后经历了“语言学转向”和“文学转向”。
这两次转向为我们全面理解翻译、认识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可能性。
同时,这两次转向也为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语言”与“文化”这两个概念、从而更好地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角度。
这两次转向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预言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并不是一种操作性的被动工具,而是具有能动的创造作用。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是作为人类共同的遗产。
2、国内翻译研究发展中的几种倾向回顾中国三十多年的翻译研究发展史,主要存在着几种引人深思的翻译倾向:1)重技轻道这一倾向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从翻译研究问世的成果来看,对翻译技巧的探讨占很大比重,而对翻译的形而上的研究则很少。
二是表现在翻译研究的观念层面上。
由于对翻译技巧的重视,导致了翻译研究的实用主义态度,这样局限了翻译理论的范围,把理论的功能简单化了。
2)重语言轻文化这一现象特别表现在20世纪的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原因有多方面。
就翻译的具体操作层面上,语言转化是翻译活动最直接的一种行为。
长期以来把翻译活动当作纯粹语言转化活动的简单主义翻译观对人们的翻译研究有着观念上的影响,在研究中重视语言层面的转化成了一种必然。
这一倾向还与我们在借鉴西方翻译过程中所受的影响直接相关。
3)重微观轻宏观这一倾向突出地表现在两个研究领域:翻译研究史领域记忆翻译批评领域。
这种“见树不见林”的研究方法遮蔽了人们对翻译的文化特质的认识。
关于英语翻译方向的论文范文
关于英语翻译方向的论文范文翻译在跨文化、跨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中功不可没,英语翻译,它既是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同时也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英语翻译的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英语翻译的论文篇1文化空缺与英汉翻译摘要:不同民族的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承载的文化也不尽相同,这就必然导致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很多相异之处,文化空缺就是这些差异的极端表现,它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与其它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异质性的充分体现,这无疑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所以文化空缺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迁移,更是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文化空缺英汉翻译翻译作为人类最早进行的交流活动之一,一直在不同的语言集团间沟通信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是由于翻译所起的中介作用,民族间才可以互通有无、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跨文化交际学和文化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为语言与文化的研究带来了勃勃生机。
而作为跨文化交际的翻译,也因此而更加受到重视,对它的研究也呈现出多角度、多侧面、开放性的特点。
翻译作为不同语言之间人们交流思想和文化不可或缺的手段,在传播文化信息、促进不同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与民族融合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日益凸显。
翻译界对翻译理论研究的重心从译意到译信息再到以文化为导向的翻译,正说明翻译实质是文化的翻译。
如Bassnet & Lefevele就指出翻译的研究实际上就是文化互动的研究,Nida亦强调译者的双文化能力。
而在交流与翻译活动过程中,各民族由于语言文化异质性的客观存在,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信息交流的障碍。
其中作为语言文化异质性极致体现形式的文化空缺现象更使交流者进入了两难的境地。
为积极应对空缺现象带来的问题,促使交流与翻译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在交流与翻译过程中逐步探寻处理文化空缺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翻译,在古时候叫做“象寄”或“通事”。
《说文解字》里说:“传译四夷之言者。
”《义疏》里也提到:“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
翻译英语毕业论文范文3篇
翻译英语毕业论⽂范⽂3篇英语毕业论⽂:论功能翻译理论摘要: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只有宏观的论述,缺乏⽅法论,操作性不强。
本⽂简述了功能翻译理论,详细地探讨了该理论的理论基础,并⽤关联理论予以论证,丰富了它的内容。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基础理论;阐释Abstract:Chinesetraditionaltranslationtheoryconsistsonlyoftranslationprincipleswithoutconcretemethodologyanditcannotbeappliedtopracticaltranslating.Thispapergivesabriefaccounttofunctionaltranslationtheory,prob Keywords:functionaltranslationtheory;basictheory;exposition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是⼀种特殊的交际形式,涉及三种⽂本:原语⽂本、译者的图式⽂本和译语⽂本。
对于原语⽂本,最重要的是抓住作者的修辞功能正确理解原语的修辞功能,是产⽣理想的图式⽂本的关键。
⽽正确把握原⽂的认知图式⼜是正确理解原⽂修辞功能的基础。
理想的图式⽂本来⾃原⽂的认知图式,来⾃对原⽂作者的修辞意图的准确把握。
在这个图式⽂本的基础上,产⽣怎样的译语⽂本,除了修辞功能等值之外,还应该考虑翻译的⽬的和读者对象。
⼀、功能翻译理论简述(⼀)、功能翻译理论的要点根据杂志上发表的论⽂、学术会议上宣读的论⽂、学术报告和出版的专著,功能翻译理论的要点简述如下:1、分析概念段(conceptualparagraph,具有明确主题意义⼀个或多个⾃然段)和句⼦的修辞功能,使修辞功能的形式重现,从形式的等同中求得功能的等值,意义的等值,这种翻译叫做功能翻译。
翻译应该是在修辞功能等值的前提下,遵守“信、达、X”规范;⽂体不同,翻译的⽬的不⼀样,X不⼀样。
基于目的论的文学翻译论文
基于目的论的文学翻译论文目的论是一种翻译理论,它将翻译视为一种实践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满足不同语境和文化背景下的目的。
在文学翻译中,目的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目的论的文学翻译论文》旨在探讨基于目的论的文学翻译方法及其应用。
一、基于目的论的文学翻译方法基于目的论的文学翻译方法有三个关键因素:源语言、目标语言和目的。
源语言是原始文本所使用的语言,目标语言是翻译所要翻译成的语言,目的是指翻译的目的或目标。
基于目的论的文学翻译方法不只是单纯的词语翻译,而是一种基于目的的意识形态转换和语言转换的过程。
目的论的文学翻译方法注重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考虑文学作品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考虑读者所期望的阅读体验,以此来确定翻译的目的。
这里所说的翻译目的包括两方面:翻译的外在目的和翻译的内在目的。
翻译的外在目的是指翻译成品在目标语言文化范畴内的使用目的,例如:教育、宣传、娱乐等等。
翻译的内在目的则是指将原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美感等元素转化到译文中去。
在基于目的论的文学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差异翻译者需要考虑原著中所描绘的文化特征与目标语言文化的差异。
翻译的目的是要将原著的文化内涵传递到译文中,但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翻译者需要使用目标语言文化中能够表达相同意义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2. 敏感性和准确性优秀的翻译必须不仅准确,而且要在表达过程中考虑到读者的敏感性。
在文学翻译中,误解或者失误将会破坏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文学意境。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做出正确的选择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3. 可读性和流畅性基于目的论的文学翻译方法,要求翻译成品要受到读者的欢迎,因此,翻译者需要保证译文的可读性和流畅性。
翻译成品需要流畅自然,让读者能够享受到文学作品所带来的美好阅读体验。
二、基于目的论的文学翻译应用基于目的论的文学翻译在文学翻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中外文学作品翻译中,翻译者需要考虑到语言、文化和背景等一系列的差异,然后结合读者的需求和文学特征,最终完成译文。
日语翻译论文(完整版8篇范文)-日语论文-语言学论文
日语翻译论文(完整版8篇范文)-日语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翻译工作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一种转化工作, 由于中日两国经济贸易的不断加深,对日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语言作为交流的桥梁, 如何把更好地进行日语翻译,是困扰广大日语学习者的难题。
本文精选了8篇日语翻译论文范文,以供参考。
日语翻译论文(完整版8篇范文)之第一篇:中日文化差异下的日语翻译摘要:语言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交流工具,能够帮助人们进行情感交流、信息交换等,对于处在同一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语言虽然会因为地域有所差别但是交流起来还是比较简单,但是不同的人群由于有着一定的语言文化差异在交流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就我国语言文化与日语语言文化而言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何更好地在理解语言文化差异的基础之上进行日语翻译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深入剖析语言文化差异,对日语翻译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日语翻译,路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地域不同、民俗不同,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其文化形式、语言表达等具有深层次不同的差异。
而语言往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日常交流、生产活动、相互协作的重要工具,在逐渐发展过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有其自身的特点、内容、表达方式方法,因而处于不同文化体系的人群会有较大的语言文化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互之间的交流,但是除了差异也存在着共同之处,这也为实现文化进一步交流与翻译提供了可能性,而日语作为与汉语截然不同的语言,它的表达方式与我们截然不同,而如果将一些文学作品、文件、报道进行日语翻译,为正确而准确的表达其深刻内涵,必须充分了解日本的民族特点、风土人情、文化习惯,掌握语言文化的不同之处,同时结合语言文化的相同之处,将日语翻译工作更好地开展。
一、日语的文化特征世界因为文化多样性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正是由于每一民族有其自身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格,展现出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文化体系中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内容,其中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自人类出现开始就已形成,并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不断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语言的表达方式、特点往往能够真实反映出表达者的年龄、文化、地域等等方面,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与时俱进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日本同样是属于整个纷繁多样的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其独特的文化特点孕育出特有的语言文化;了解日语的语言文化就必须深入了解日本,日本四面环海,因而与其它国家不同的一点没有邻国,重要的民族是大和民族,在长久的地理环境和民族精神的影响之下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日语作为日本本民族人民相互交流、表达观点的重要工具,具有极其浓厚的日本民族特色。
浅析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戏剧翻译研究论文
浅析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戏剧翻译研究论文戏剧翻译是翻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将戏剧作品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使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下的观众能够理解和欣赏原作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从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戏剧翻译的研究进行浅析。
一、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戏剧翻译戏剧翻译作为翻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需要借助翻译理论的指导和支持。
翻译理论提供了关于翻译过程、翻译策略以及翻译效果评估等方面的理论框架,为戏剧翻译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1.等值理论根据等值理论,戏剧翻译应该尽可能地保持原作的内涵和外延,使译文能够传达与原作相近的意义和效果。
在戏剧翻译中,翻译者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来实现等值翻译,以确保目标语言观众对原作的理解。
2.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翻译的目标是在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下实现功能的对等。
在戏剧翻译中,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观众的文化背景和审美需求,对原作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写,以确保译文在观众之间产生类似的艺术效果。
3.文化转移理论文化转移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不仅涉及语言的转化,还涉及文化元素的传递和转换。
在戏剧翻译中,翻译者需要通过恰当地转化文化元素和背景知识,使观众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能够理解和接受原作的艺术魅力。
二、戏剧翻译的特点和挑战戏剧翻译与其他类型的翻译存在一些独特的特点和挑战,这些特点和挑战需要翻译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应对和处理。
1.多重语言要素戏剧作品中常常涉及多种语言要素,例如方言、外语等。
翻译者需要根据受众的背景和理解能力,决定是否保留原文中的多重语言要素以及如何进行翻译和标注,以平衡原作风格和目标语言读者的理解需求。
2.文化差异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这对戏剧翻译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翻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考虑到受众的文化背景,并寻找合适的方式来转化文化元素,以确保观众能够理解和接受译文。
3.口头语言和行为语言的转换戏剧作品中常常出现口头语言和行为语言的转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理论基础学习收获一、翻译理论背景1.1 翻译学学科历史翻译实践活动的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长久,西方翻译最早开始于公元三世纪,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的翻译历史和西方一样悠久。
但由于对于翻译活动的认识存在诸多悖论,达不成一致意见,人们因追求所谓严整的体系、规范的术语而将历史上对翻译的传统认识排斥在理论之外,认为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才不过50多年的历史。
1972年,詹姆斯.霍尔姆斯(James S.Holmes,美国人)在哥本哈根第三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上宣读了《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学的名称和性质),这篇论文被普遍认为是翻译学科建设的奠基之作。
对研究翻译的人来说,传统的翻译理论也应该受到一定的关注。
1.2 翻译学学科框架在《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中,霍尔姆斯将翻译研究领域的名称命名为“translation studyies”,并勾画出了一套系统的翻译研究框架,图里(Toury,1995:10)将其绘制成下图,广为学界引用:图1 翻译学学科框架图在该架构中,翻译学的各个领域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霍尔姆斯的翻译学框架图被视作翻译学作为独立学科建立的标志。
二、语言2.1语言和言语什么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系统,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
符合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可变可塑,不是固定恒定的信号。
什么是言语?言语是人们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它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和结果。
人们说话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张口说话的动作,即“说话”的动作、行为,我们称之为言语动作和言语行为。
(2)说话所使用的一套符号,“说话所使用的词语、规则”。
(3)“说话”的结果,即所说的话语。
其中,(1)(3)就是言语,(2)就是语言。
语言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行言语实践;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存在于人们的交际过程之中,存在于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之中。
语言不能够脱离言语,言语也不能脱离语言,它们是不可分离的。
2.2语言的认知功能2.2.1语言的两种元功能:认知和交际韩礼德认为,语言有三种元功能:概念功能(ideational )、人际功(interpersonal )和组篇功能(textual )。
概念功能是语言创造概念、继而认知世界的功能;人际功能是语言传递概念、沟通思想的功能;组篇功能是语言通过内部的规则构成语篇并划分世界、确立知识的功能,可以分别归结到语言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上。
2.2.2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我们接受“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的划分,前者是与人类的精神发展交织在一起的一种无声的、简化的、灵活的、内涵丰富的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是广义的语言。
各民族的语言表现出该民族的思想和精神品格,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特性显示出了一个民族切分世界和重组世界的方式和资源,语言参与了关照世界的过程,因而构成世界观。
学会一种外语或许意味着在迄今为止的世界观领域里赢得一个新的出发点。
而外部语言相当于言语或语篇,是狭义的自然语言。
图2 语言(内部、外部)及其在第一、二、三世界间的交互关系图 语言 (langue) 代码 (code) 语言能力(competence) 范畴(康德) 言语 (parole) 语篇(message) 语言表现 (performance) 第一世界 客观世界 外部世界 自在之物 第二世界主观世界思想意识主观知识第三世界 文本世界 文化产品 客观知识三个世界的顺序,首先存在的是第一世界及客观世界,其次是第二世界即主观世界,最后是第三世界即文本世界。
将第一世界内化为第二世界,需要内部语言的参与,第二世界到第三世界,需要外部语言的参与、形成文本。
图中的实线箭头标示出从第一世界到第二世界、第二世界到第三世界的过程,虚线箭头标示出第三世界到第二世界、第三世界反映第一世界的过程。
2.2.3语言和意识形态莱柯夫和约翰森(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认为语言在本质上是隐喻。
原文是“本体”,译文是“喻体”,译文是借以认识原文的一副“眼镜”,它的镜片材料却是译入语言,势必带上了译入语的某些色彩,或多或少地改变了原文的颜色和面貌。
原文语言进入译入语,对译入语存在着反作用--改造译入语,通过对语言的改造,进而影响到译文读者对世界的认知能力,间接地改造译语读者的世界观。
我们往往意识到事物与过去相同或者不同,似乎事物自身未变或发生了变化,却意识不到是我们自己的眼镜悄然间改变了颜色。
翻译--语言--世界观由此形成了相互的关联关系,借助语言的认知功能,翻译悄悄地履行着改造意识形态的使命。
图3 原文与译文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语言对意识形态的影响有很多的注解和应用范例。
如尼兰伽娜的后殖民翻译理论。
中国的初中语文上有一篇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讲的就是侵入者对本土语言的控制的故事,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牢的钥匙。
三、语言的意义3.1 意义和语境意义是语言和我们的心灵相互感应而生发的一种认知和情感体验;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是一系列存在于人脑中的假设。
在语内交际中,共享语境的多少决定了话语的信息度和可接受性;在语际交际中,共享语境的多少决定了翻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原作者在创作之初,即对读者的知识进行预判,将双方共享的背景知识进行省略(情境缺省situational default),情境缺省分为语境缺省和文化缺省,翻译中应对文化缺省的五种模式是:文外作注、文内明示、归化、删除、硬译,译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式。
语言的固定意义是符合在历史演变中逐渐固定下来的意义,是符合使用者从传统和历史中继承下来的规约意义,叫作本义、字面义或者表层义。
句子层面上的本义也叫作命题意义。
句子的命题意义和语境信息相综合,经过语言的推理演绎产生深层含义,叫作语用意义,也叫言外之意。
3.2意义的理解话语的理解步骤:受话人收到语言信息后,首先调用语法和语义知识来获得话语的命题意义,这是明示语言的语义输入阶段。
受话人以命题意义为意指符合,利用自己的百科知识记忆库,进行多种阐释并从中选出一个符合最佳关联度的意义,即语用意义或言外意义。
我想起一个例子来:一个人请客,大家都来了,只有一个没来。
主人说:“该来的没来。
”其中来的一个客人心想:“是不是我不该来”,于是站起来走了。
主人又说:“不该走的又走了。
”来的第二个客人想:“是不是我该走”,于是站起来又走了......这里说的就是语言的本义被接受者与交际语境整合后,产生了错误的语用意义。
四、翻译的步骤斯坦纳的翻译过程四步喻说:trust/belief--aggression/penetration--incorporation/appropriation--restitution/compens ation,可以理解成一个“勘探--侵入--汲取--回填”的开矿喻说。
这四个步骤中,最后一步不好理解,主要体现在通过译文重现原文的过程,实现了两种语言间的互惠、互补的过程。
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理论学习及翻译实践中不断体会。
起点:原文文本终点:译文文本图4 翻译过程模式示意图五、学习翻译理论的收获5.1关于直译和意译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内国外的、名式各样的翻译名词及理论,比如文和质、名和实、音与义、信与达,以及西方的仿效与宰制、解说与演说、死译与活译等,都可以归结为直译和意译的区分,只不过描述的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罢了。
如何评价这两种方式?我的观点是,第一,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对于一个译者的不同成长阶段,随着他的知识水平、经验积累不断变化,他采取的方式会有所不同,比如,翻译初期,他会更多地采用直译,逐渐走向意译;而且,他采用什么方式,与他的个人特性有一定关系,比如一个谨小慎微、不擅变通的人更可能采用直译。
第二,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或者叫翻译的历时性上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译者会倾向于不同的翻译方式。
第三,不同的文体适用不同的翻译方式,比如应用说明文,可以大量的使用直译;文学作品,意译更好。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认为,人们尽量不要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这二者或同类理论的区分上,研究这种区分没有多大实践意义。
译者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了一定水平,可以自然地、自如地进行翻译。
而打破不同语言的藩篱,分享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是翻译的最终目的。
5.2翻译的定位瑞差兹(I.A.Richards)称翻译可能是在整个宇宙进化中最复杂的事件。
强调了翻译工作的强度和翻译过程的复杂度。
但是,我认为,翻译相对于创作、认识、交际等,仍然属于从属的第二的地位。
创作和翻译都属于语言实践活动,但是翻译不能等同于创作。
作为翻译,首要的是要忠实于、守信于创作的原文。
诚然,上文也有述及,翻译中存在着原文对译入语的改造作用,通过对语言的改造,进而会实现对译语读者的世界观的改造。
但是,这种改造的程度是及其微弱的,也有可能只是一种幻想。
一个民族的人移居到别的国家,沉浸在别的语言环境中,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可能会逐渐地发生改变,但是,反过来,外来语言对本土居民的改造是很难的。
纵观汉语的历史发展,似乎鲜见外来语言给她带来的改造。
5.3关于可译性瑞查兹称翻译是宇宙中最复杂的事情,而有些翻译理论家称翻译是“不可能的事情”。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反思,翻译的对象是“言语”,言语的发起者是“人”。
客观世界要通过内部语言的参与内化为主观世界。
句子的本义义要和语境信息相综合,经过语言的推理演绎产生语用意义。
所有这些过程都涉及到人的主观性,同一语言内的交流都可能产生误解,因而称翻译是宇宙中最复杂的事情。
但是,也正因为是同类的“人”,都是有血有肉,都有喜怒哀乐,都有生老病死,对生活经历的体验有共同性,因而翻译是可能的,而不是不可译的。
只能说翻译的技巧、方法、理论有极大的发挥空间,艺无止境。
参考文献1、王克友:《翻译过程与译文的演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年版。
2、张培基、喻云根等:《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3、吴冰:《汉译英口译教程》(修订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版。
4、James S.Holmes(詹姆斯.霍尔姆斯).“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1972。
5、罗列、穆雷:《翻译学的学科身份:现状与建设》,《上海翻译》2010年第4期。
6、George Yule.“The Study of Language”,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