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PPT课件

合集下载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共104张PPT)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共104张PPT)

◆假菌丝:
有的酵母菌进行芽殖后,长大的子细胞不与母细胞立即分离,并继续 除芽,细胞成串排列,这种菌丝状的细胞串就称为假菌丝。假菌丝的 各细胞间仅以狭小的面积相连,呈藕节状。而霉菌的菌丝为真菌丝, 即相连细胞间的横隔面积与细胞直径一致,呈竹节状的细胞串,称为 真菌丝。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芽殖过程
●中心体: 在核膜外,由蛋白质亚基 组成的细丝状结构,在细胞繁殖分裂 中起作用。
●细胞核的功能:携带遗传信息,控制细胞 的增殖和代谢。
4.细胞质
细胞质主要是溶胶状物质,
在细胞质中含有各种功能不 同的结构—细胞器:核糖体、
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 核糖体
酵母菌的核糖体为80S,由60S 和40S大小亚基构成。它游离 在细胞质中或附着在内质网上。
在其表面形成孢子壁后就形成子囊孢子,形成子囊孢子的细胞称 为子囊。一般一个子囊可产生4-8个子囊孢子。孢子数目、大 小、形状因种而异。
酵母的二倍体 营养体细胞
原细胞发育成子 囊(ascus),里 面有四个子囊孢 子,将来发育成 单倍体营养体细 胞
减数分裂后产生 四个单倍体的核
3、实验室子囊孢子的获得
★根据能否进行有性繁殖,可将酵母菌分为:
●假酵母:只有无性繁殖过程。 ●真酵母:既有无性繁殖,又有有性繁殖过程。
1、芽殖
是yeast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 一个酵母能形成的芽数是有限的,(平均24个) 出芽方式:
多边出芽、两端出芽、三边出芽、单边出芽。
环境适宜时,可出现假菌丝
芽殖过程: •母细胞形成小突起(A—D) •核裂(E—G)
啤酒酵母
(五)酵母菌的生活史
上代个体经一系列生长、发育阶段而产生下 一代个体的全部过程,称为该生物的生活史或生 命周期。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与构造ppt(共122张PPT)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与构造ppt(共122张PPT)
胞运动、物质代谢、运输提供能量。
▪ 酵母:兼性好氧微生物。
➢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发育良好,呼吸代谢旺盛。
➢无氧条件下,线粒体分解为无嵴的、没有氧化 磷酸化功能的线粒体,呼吸代谢微弱。
3、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无性
有性 (产子囊孢子)
芽殖
裂殖
(各属酵母都存在) (裂殖酵母属)
产无性孢子
节孢子 (地霉属)
掷孢子 (掷孢酵母属)
厚垣孢子 (假丝酵母)
• 根据能否进行有性繁殖,可将酵母菌分为:
▪ 假酵母:只有无性繁殖过程。
▪ 真酵母:既有无性繁殖,又有有性繁殖过程。
(1)酵母菌的无性繁殖
• 无性繁殖
▪ 芽殖:大部分酵母
▪ 裂殖:如裂殖酵母属的八孢裂殖酵母
▪ 掷孢子:掷孢酵母属等少数酵母菌产生的无性孢 子,外形呈肾状。
(2)酵母菌的有性繁殖
• 有性繁殖: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如接合酵母属的各种 酵2b2c
▪ 减数分裂:核复制一次,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 目减半。
复制
分裂
分裂 分裂
酵母菌的有性繁殖
+- 接合
nn
nn
无性繁殖
质配 核配
2n 减数分裂
子囊破裂
▪ 静止培养:菌丝往往在液体表面生长,液面上形成 菌膜。
▪ 振荡培养:菌丝可相互缠绕在一起形成菌丝球,亦 可形成絮片状,与振荡速度有关。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
Mushroom Amanita-highly poisonous (蛤蟆菌属)
Representative green algae
进行无性繁殖,如酿酒酵母。 2. 单倍体型:如八孢裂殖酵母 3. 双倍体型:如路德类酵母

微生物学第四章真核细胞型微生物PPT课件

微生物学第四章真核细胞型微生物PPT课件
碱等。
与其他生物的互作关系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可以与植物、动物和昆虫等生物形成共生关系,如地衣、根瘤和菌根 等。此外,真核细胞型微生物也可以成为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如某些原生动物和线虫
等。
在生物技术和其他领域的应用
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在生物技术领域具 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利用酵母菌生 产酒精、面包和啤酒等食品,利用藻 类生产生物柴油和蛋白质等。
加强医疗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医疗 保健专业人员的意识和技能,有助于及时 诊断和治疗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感染。
07
结论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未来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未来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基因组结 构和功能,探索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进化机制。
细胞壁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细胞壁由多糖、 蛋白质和脂质等组成,具有维持细胞 形态、保护细胞和抗压力等作用。
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
无性繁殖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通常通过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分裂 时细胞核和细胞器进行复制,然后一分为二,形成两个新 的子细胞。
有性繁殖
某些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可以进行有性繁殖,通过配子结合 形成合子,再发育成新个体。有性繁殖有助于基因重组和 物种进化。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指细胞核具有核膜包裹的细胞 ,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不同,其细胞结构和功能更 加复杂。
本章将介绍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以及其在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等方面 的重要作用。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定义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指具有核 膜包裹的细胞核,细胞器复杂 ,以腐生或寄生方式生存的一 类微生物。

最新微生物学真核微生物PPT课件

最新微生物学真核微生物PPT课件

无隔菌丝
有隔菌丝
霉菌的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
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 节孢子 厚垣孢子
有性繁殖
卵孢子 接合孢子 子囊孢子
(一) 霉菌的无性孢子
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 由菌丝分化形成孢子的过程,所产生的孢 子叫无性孢子。
常见的有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 和节孢子,此外还有游动孢子、芽孢子、 掷孢子。
真核微生物概述
是细胞核具有核膜、核仁,能进行有丝 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 等多种细胞器的一类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主要包括真菌(酵母菌、霉菌和 蕈菌)、显微藻类和原生动物。
酵母菌的细胞形态
芽痕
子细胞
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
子细胞 1
出2芽痕
典型酵母菌(Saccaharomyces cerevisiae)
芽殖
酵母菌的 芽殖过程 1.泡; 2.小管; 3.核; 4.液泡
酵母菌假菌 丝的形成 图中1、2、 3、 4····· 是出 芽的顺序
裂殖:是少数酵母菌进行的无性繁殖方式, 类似于细菌的裂殖。


横 隔


产生无性孢子: 如,节孢子、掷孢子、厚垣孢子
掷孢子(ballistospore)的形成和射出过程
孢子囊孢子(如根霉、毛霉等)
在孢子囊内形成的孢子叫孢子囊孢子。
孢子囊是由菌丝顶端细胞膨大而成,膨大部分 的下方形成隔膜与菌丝隔开,膨大细胞的原生 质分化成许多小块,每小块可发育成一个孢子。 原来膨大的细胞壁就成了孢子囊壁。下方的菌 丝叫孢子囊梗,孢子囊与孢子梗之间的隔膜是 凸起的,使孢子囊梗深入到孢子囊内部。我们 把伸入孢子囊内部的这一膨大部分叫囊轴。孢 子囊孢子成熟后,孢子囊破裂,孢子散出。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类群与形态构造ppt课件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类群与形态构造ppt课件

mRNA的指令由氨基酸高效且精确地
合成多肽链。
(2)形态
颗粒状的结构,无被膜包裹。
(3)结构:
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NA,蛋白质
分子分布在核糖体表面,RNA位于内
层。
为80s核糖体,由60s和40s大小亚基
组成。
-
17
4、内质网 定义 细胞质中一个与细胞基质相隔离、但彼此相通的囊腔和细管
系统,由脂质双分子层围成,内侧与核被膜的外膜相通,核周 间隙是内质网腔的一部分。
有些酵母菌细胞与其子代细胞连在一起形成链状,若其连接面 积极其狭小,则形成藕节状的细胞串,称为假菌丝;若其连接面 积与细胞直径一致,则形成竹节状的细胞串,称为真菌丝。
2、细胞大小:大小在1-5um X 5-30um之间。
-
27
(二)细胞结构: 酵母菌为单细胞,无鞭毛,不运动。
1、细胞壁 (1)化学组成:
-
33
四、繁殖方式与生活史 (一)繁殖方式
只能进行无性繁殖的酵母:假酵母
具有有性生殖的酵母菌:真酵母
-
34
1、无性繁殖:是指不经两性细胞结合而进行的繁殖。 (1)芽殖:酵母菌最常见的繁殖方式。 芽殖Budding:良好的生长和营养条件 假菌丝(Pseudohyphae):藕节状,连接面积狭小 真菌丝(Euhyphae):横隔面积与细胞直径一致 芽体,芽孢子(Budding Spore)的形成过程 细胞壁变薄 新细胞积聚 新细胞壁形成
溶酶体是由单层膜围绕、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的囊泡状细 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的消化作用。
8、微体:
是一种由单层膜包裹的、与溶酶体相似的小球形细胞器,其 内所含的主要是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又称过氧化物酶体。

微生物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共48张PPT)

微生物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共48张PPT)

节孢子
11
4、厚垣孢子
这类孢子具有很厚的壁,又叫 厚壁孢子。
菌丝顶端或中间的个别细 胞膨大、原生质浓缩、变圆 ,然后细胞壁加厚形成圆形 、纺锤形或长方形的厚壁孢 子。
厚垣孢子也是霉菌的休眠体 ,对热、干燥等不良环境抵抗 力很强。
厚垣孢子 12
☆无性孢子结构复杂的子实体
13
(二)霉菌的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经过两个性细胞结合而产生新个体的过 程。
等有机酸。
③有的也可用于甾体转化。
34
3、曲霉(Aspergillus):
分布:广泛分布于土壤、空 气和谷物上,可引起食物、 谷物和果蔬的霉腐变质,有 的可产生致癌性的黄曲霉毒 素。 形态特征:菌丝发达多分枝 ,有隔多核的多细胞真菌。
分生孢子梗由特化了的厚壁
而膨大的菌丝细胞(足细胞 )上垂直生出;分生孢子头
后 垣孢子
5
(一)霉菌的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不经过两个性细胞的结合,只是由营养细胞分裂或 分化而形成同种新个体的过程。
无性繁殖繁殖方式主要有四种类型。 1、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
由于生于孢子囊内,又叫内生孢子。它是由气生菌丝顶端 膨大形成特殊囊状结构—孢子囊,孢子囊逐渐长大,在囊中 形成许多核,每一个核外包以原生质并产生细胞壁,形成孢 囊孢子。带有孢子囊的梗称孢子囊梗,孢子囊梗伸入到孢子 囊中的部分叫囊轴或中轴。孢子囊成熟后释放出孢子。
分布:广泛分布于土壤、空气中,也常见于水果、 蔬菜、各类淀粉食物、谷物上,引起霉腐变质。
特征:低等真菌,菌丝发达、繁密,为白色、无 隔多核菌丝,为单细胞真菌。菌落蔓延性强,多 呈棉絮状。
代表种:高大毛霉、总状毛霉和梨形毛霉。
25
繁殖:

真核微生物概述ppt课件

真核微生物概述ppt课件


有几种细胞器
在部分质膜和内膜中 在线粒体中
光合色素
细胞核 核仁 DNA
细胞分裂 有性生殖
鞭毛结构
细胞大小
在内膜或绿色体中,无 在叶绿体中 叶绿体
拟核
完整的核


通常为一个环状大分子,同组蛋白结合,存
也存在于质粒中
在于染色体中
缺有丝分裂
进行有丝分裂
不具备
具备,进行减数分 裂
鞭毛较细(中空管状结 鞭毛较粗
鞭杆(9+2型)
A亚纤维(13个微管蛋白) 中央微管 微管二联体(9条) 2条动力蛋白臂(ATP酶)
B亚纤维(10个微管蛋白)
动力蛋白臂可水解ATP释放鞭毛运动的能量,通过动力蛋 白臂与微管二联体的作用可使鞭毛做弯曲运动。在相邻的微管 二联体间由微管连丝蛋白相连。每条微管二联体上还有伸向中 央微管的放射辐条。 基体为9+0型
(三)细胞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主要是溶胶状物质,在细胞质中的细胞器:核糖 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1、核糖体 酵母菌的核糖体为80S,由60S和40S 大小亚基构成。它游离在细胞质中或 附着在内质网上。
核糖体
2、线粒体:
(1)双层单位膜包围的细胞器;其中含脂类、蛋白质、少 量 RNA和环状DNA。 (2)其DNA可自主复制,不受核DNA控制。决定线粒体的 某 些遗传性状。 (3)生物氧化中心。
构)
(“9+2”结构)
1~10µm
10~100µm
真菌的特点: (1)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 (3)细胞壁多数含几丁质; (4)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 (5)以产生大量无性和(或)有性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6)陆生性较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
1
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概述
2
真核微生物(Eukaryotic microbes)
凡是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 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微小生物,都称为真核微生物。
{ { 真核微生物
真菌 显微藻类
酵母菌 霉菌 蕈类
原生动物
3
真菌的分类
植 物界
13
有性生殖
适宜的条件下,二倍体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子囊孢子殖。
1、有性繁殖的过程:一般通过邻近的两个性亲和性不 同的细胞各自伸出一根管状的原生质突起,随即相互 接触、局部融合并形成一个通道,再经过质配、核配 形成双倍体细胞——接合子。接合子进行减数分裂, 形成4个或8个子核,每一个子核和周围的细胞质一起, 在其表面形成孢子壁后就形成子囊孢子,形成子囊孢 子的细胞称为子囊。一般一个子囊可产生4-8个子囊孢 子。孢子数目、大小、形状因种而异。
中间层:蛋白质(含6-8%,多为酶类) (2)壁外成分:
有些菌壁外含有由多糖构成的类似荚膜的结构。 包括异多糖、甘露聚糖和淀粉类物质。
(3)细胞壁的少量组分—脂类和几丁质几丁质(chitin):为聚乙酰氨基葡萄 糖 几丁质并不是所有的酵母菌中都有,其含量也因种而异。裂殖酵母一般不含几
17
丁质,酿酒酵母含1~2%,有的假菌丝酵母含量超过了2%。
6
(二)繁殖方式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无性
有性 (产子囊孢子)
芽殖
裂殖
(各属酵母都存在) (裂殖酵母属)
产无性孢子
节孢子
掷孢子
后垣孢子
(地霉属) (掷孢酵母属) (白假假丝酵母)
★根据能否进行有性繁殖,可将酵母菌分为:
●假酵母: 只有无性繁殖过程。
●真酵母: 既有无性繁殖,又有有性繁殖过程。
7
1、芽殖
酵母的二倍体营 原细胞发育成子囊(ascus), 减数分裂后产生四
养体细胞
里面有四个子囊孢子,将来 个单倍体的核
14
发育成单倍体营养体细胞
2、实验室子囊孢子的获得
二倍体酵母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形成 单倍体子囊孢子。
▪用营养充足的培养基和强壮活力旺盛 的幼龄细胞(种子连续传代三次。)
▪培养时,温度:25~30℃。须接触大 量空气,促进细胞氧化作用。
真 菌界
真 菌门
粘 菌门
真 菌门
裸 菌门
鞭 毛菌亚门 接 合菌亚门 子 囊菌亚门 担 子菌亚门 半 知菌亚门
Ainsworth分类系统
真菌——具有细
藻 状菌纲
胞壁,不含叶绿
子 囊菌纲
素,无根茎叶的
分化,以产生大
担 子菌纲
量孢子进行繁殖, 以寄生 或腐生方
半 知菌类
式生存的真核微 G.W.Martin分类系统
生物。
4
第二节 酵母菌——yeast
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的俗称,分类学上分属于 子囊菌纲和半知菌类。
特征: 1. 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2. 多数营出芽生殖,有的裂殖; 3. 能发酵糖类产能; 4. 细胞壁常含有甘露聚糖; 5. 喜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生长。
分布:偏酸性的含糖环境。水果、蔬菜、蜜饯的表面,果园 土壤中与环境有关。
2 . 细胞膜
酵母菌的细胞膜与 原核生物的基本相 同。但有的酵母菌 如酿酒酵母中含有 固醇类(甾醇)、 VitD的前体----麦 角固醇,这在原核 生物是罕见的。
18
3 . 细胞核
酵母细胞核是 有双层膜结构 的细胞器(核 膜包裹,轮廓 分明)
•核膜: 核孔40~70nm ,透性比 任何生物膜都大。 •染色体:由DNA和组蛋白牢固结合 而成,呈线状, 数目因种而异。 •核仁:核内有一或几个区域rRNA 含量很高,这一区域为核仁,是合 成核糖体的场所。 •中心体: 在核膜外,由蛋白质亚基 组成的细丝 状结构,在细胞繁殖分 裂中起作用。 细胞核的功能:携带遗传信息,控制 细胞的增殖和代谢。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芽殖过程
10
11
2、裂 殖;
借细胞横分裂法繁殖,与细菌类似.如 Schizosaccharomyces octosporus(八孢裂 殖酵母)。进行裂殖的酵母菌种类较少.
12
产生掷孢子等无性孢子
❖掷孢子(ballistospore)是掷孢酵母属等少数 酵母菌产生的无性孢子,外形呈肾状。这种孢子 是在卵圆形的营养细胞上生出的小梗上形成的。 孢子成熟后通过一种特有的喷射机制将孢子射出。 因此,如果用倒置培养皿培养掷孢酵母并使其形 成菌落,则常因其射出掷孢子而可在皿盖上见到 由掷孢子组成的菌落模糊镜像。 此外,有的酵母如Candida albicans等还能在假 菌丝的顶端产生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
▪选择适当的生孢子培养基(营养贫瘠 的培养基),使细胞处于饥饿状态。常 用石膏块或醋酸钠琼脂斜面等。
15
(三)细胞结构
酵母菌的细胞 结构 与其他真核生物基 本相同,右图是电 子显微镜下的酿酒 酵母细胞结构示意 图。
16
1、酵母细胞的细胞壁
(1)细胞壁结构:
酵母细胞壁呈“三明 治”结构
外层:甘露聚糖(约占30%,以α-糖苷键联结(并非所有酵母菌都有) 细 胞 内层:葡聚糖(约占30-40%,由D-葡萄糖以β-糖苷键联结) 壁
是yeast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
一个酵母能形成的芽数是有限的,(平均 24个)
出芽方式:
多边出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两端出芽、三边出芽、单边出 芽。
环境适宜时,可出现假菌丝
芽殖过程: •母细胞形成小突起 (A—D) •核裂(E—G) •原生质分配(H—I) •新膜形成(J—K) •形成新细胞壁(L)
8
◆芽 痕
出芽痕和诞生痕:
酵母出芽繁殖时,子细胞与 母细胞分离,在子、母细胞 壁上都会留下痕迹。在母细 胞的细胞壁上出芽并与子细 胞分开的位点称出芽痕,子 细胞细胞壁上的位点称诞生 痕。由于多重出芽,致使酵 母细胞表面有多个小突起。
Bread Yeast with Bud9
◆假菌丝:
有的酵母菌进行芽殖后,长大的子细胞不与母细胞 立即分离,并继续除芽,细胞成串排列,这种菌丝 状的细胞串就称为假菌丝。 假菌丝的各细胞间仅 以狭小的面积相连,呈藕节状。而霉菌的菌丝为真 菌丝,即相连细胞间的横隔面积与细胞直径一致, 呈竹节状的细胞串,称为真菌丝。
种类:据1982年的资料,已知的酵母有56属,500多种。酵 母菌与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
5
(一)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
细胞直径比细菌粗10倍左右,如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细胞的宽度为2.5~10μm,长度为4.5~21μm。 因此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模糊地看到它们细胞内的各 种结构分化。酵母菌细胞的形态通常有球状、卵圆状、 椭圆状、柱状或香肠状等多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