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除草剂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水稻除草剂的使用指南

水稻除草剂的使用指南

水稻除草剂的使用指南一、引言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除草剂的使用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使用除草剂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保证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本文将从选择合适的除草剂、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为您提供水稻除草剂的使用指南。

二、选择合适的除草剂1. 考虑水稻种类和地理环境:不同的水稻品种和生长环境对除草剂的需求有所不同。

根据自身种植的水稻品种和地理环境选择合适的除草剂,以确保最佳的除草效果。

2. 考虑草种特点:了解水稻生长过程中主要出现的杂草种类,以便针对不同杂草选择相应的除草剂。

三、除草剂的使用方法1. 控制用量:除草剂的使用需要控制用量,过多的使用会造成水稻叶片和根系的损伤,过少的使用则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根据除草剂的说明书,按照推荐的用量进行使用。

2. 注意施药时机:选择在水稻苗期或分蘖期进行施药,以确保除草剂能够有效地接触到杂草。

3. 喷洒均匀:使用喷雾器等工具将除草剂均匀地喷洒在水稻叶片和周围的土壤上。

确保喷洒的范围覆盖所有需要除草的区域。

4. 防止溅药和飘药:在使用除草剂时,要注意避免溅药到周围作物或水体中。

避免施药时刮风,以防除草剂被风吹到非目标区域。

四、除草剂使用注意事项1. 防护措施:在使用除草剂时,要注意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措施,以免接触到除草剂对人体造成伤害。

2. 遵循安全使用规范:按照除草剂的说明书进行使用,遵守使用期限和储存条件,不得超过推荐的用量和频次。

3. 避免草田残留:在收割后,要注意清理田地中残留的水稻秸秆和根系,以防止留下杂草的种子和根茎。

五、本文作者观点和理解在水稻种植中,正确使用除草剂是保证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关键之一。

对于我认为的重要观点,我认为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和合理控制用量是非常重要的。

在使用除草剂时,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注意自身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环境保护。

六、总结和回顾本文从选择合适的除草剂、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了水稻除草剂的使用指南。

水稻用什么除草剂,水稻田除草剂使用方法

水稻用什么除草剂,水稻田除草剂使用方法

水稻用什么除草剂,水稻田除草剂使用方法稻田除草剂产品种类繁多,其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

为了防止使用水稻田除草剂除草剂时产生药害,农户们需要正确使用水稻田除草剂。

下面小编水稻用什么除草剂,水稻田除草剂使用方法。

水稻用什么除草剂,水稻田除草剂使用方法:1.二氯喹啉酸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对人畜低毒,对稗草等1年生杂草效果好。

一般在水稻移栽后5~7天施用。

气温低、草大或密度大时应选最高用量。

喷雾或毒土法均可,喷雾时对水少、浓度大或重复喷药易产生药害,药害在施药20天后显现,植株出现实心、葱叶等畸形苗,一般都能恢复,但贪青迟熟。

注意不可与多效唑、烯效唑混合使用或短期间隔使用。

对十字花科、伞形花科作物敏感。

禁止在苗田使用。

2.丁草胺又叫去草胺、灭草特、马歇特,是内吸输导型除草剂,对人畜毒性低,鱼毒中等,在土壤中残留很少。

杀草谱较广,特别对稗草、异型莎草和牛毛草防效好,一般药效持续30~40天。

对阔叶草防除效差,对多年生杂草无效。

苗田除草,播后芽前每亩用6O%乳油150~200克对水喷雾灭稗效果很好。

在水稻l叶1心期,每亩用60%乳油50克对水喷雾除草效果在9O%以上。

本田除草,在移栽后5~7天、稗草l叶1心以前每亩用200克对水泼洒或配成毒土撒施。

移栽前土壤封闭有抑制发根现象,不安全。

对漏水田、抛栽田容易产生药害,应特别注意。

苗床发生药害时要及时打开塑料膜晾床,床土干后封膜;若本田发生药害,应及时排水晾田,复水后浅水管理,施速效氮肥,促进植株生长。

3.农得时杀草活性高、用量少的一种超高效水田除草剂。

剂型为1O%可湿性粉剂。

用药后高温杂草死亡快。

药剂在杂草各时期施用均有效,但以杂草未露出水面前作用最强。

对1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以及莎草科杂草均可防除,但对稗草、水芹仅有抑制作用,应与杀稗药剂混用。

杂草于3叶期以前施药,每亩用10%可湿性粉剂l3~20克,毒土法或泼浇均可。

田里要有水层,施药后保水4~5天。

不平的地或漏水地不宜施用。

水稻田怎么用除草剂_水稻田用除草剂的方法

水稻田怎么用除草剂_水稻田用除草剂的方法

水稻田怎么用除草剂_水稻田用除草剂的方法水稻田怎么用除草剂_水稻田用除草剂的方法在种植水稻的时候合理使用除草剂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如何使用除草剂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水稻田用除草剂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水稻田使用除草剂的方法化学除草剂的共同特点是气温高时对杂草的杀伤力强,反之则弱。

因此早稻大田施用除草剂宜在插秧后15天左右,中稻和晚稻宜在插秧后4~6天进行。

正确的方法为:选择晴天露水干后,每亩用25%除草醚500~600克,或25%除草醚300克加五氯酚钠500克,或50%杀草丹乳油250~300克,用湿润细土15公斤拌匀,堆闷半天,然后均匀撒入稻田。

1周内田间不要排水,保持水深3~6厘米。

此法对稗草、牛毛草等效果较好,但对三棱草、鸭舌草、野慈菇等杂草无效。

因此,针对这些杂草,可视情况每亩用70%二甲四氯75~100克,对水40公斤,在稻田水排干后的第二天喷雾,喷药后隔1天再灌水。

插秧半月后,有些稻田易生长眼字菜(又叫竹叶草)等恶性杂草。

当它长出3~5叶时,每亩用50%的扑草净40~50克,加湿润细土15公斤,撒施,保持3~6厘米水深7天,效果较好。

也可用扑草净40克加70%二甲四氯100克,拌湿润细土15公斤,撒施。

此法不仅能杀灭眼字草,同时也能杀灭日照飘佛草、节节草、鸭舌草、野慈菇、野荸荠苗等杂草。

水稻田发生除草剂药害的症状:水稻秧苗象火烧过一样,有的不能正常抽穗,有的不能结实。

发生药害的原因:稻田面积过大,导致施量不均,用竹箕等装毒土,边撒边漏药;拌药太干,药土分离;稻田耕整不平或渗漏,致药水淹没秧苗或药剂浓度加大;过早下田薅秧等。

水稻除草剂药害的补救措施:方法一、秧苗枯苗,多属用药量过大引起,应立即放出田内药水;灌入清水冲洗。

方法二、严重药害每亩用生石灰或草木灰50~100公斤撒施,轻微药害用1%的漂白粉液叶面喷雾。

方法三、采用上述措施后,秧苗仍不能恢复生长的,可补栽;不能补栽的可每亩增施尿素5~7.5公斤。

水稻大田除草剂的施用方法

水稻大田除草剂的施用方法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研发新型除草剂
01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水稻,研发新型、高效、低毒、低
残留的除草剂品种。
提高施用效率
02
研究先进的施药技术和设备,提高除草剂的施用效率,降低农
业生产成本。
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
03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对除草剂的正确
使用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药害的产生及解决方法
药害产生
除草剂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不当或过量 使用,可能会对水稻产生药害,影响水稻 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解决方法
在使用除草剂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 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操作,避免过量使用 。同时,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品质有保障 的除草剂,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耐药性的产生及解决方法
水稻大田除草剂的施用方法
2023-11-04
contents
目录
• 施用除草剂的基本知识 • 除草剂的施用技术 • 除草剂的合理使用 • 除草剂的安全使用 • 除草剂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案例分析与应用
及作用机制
种类
有机磷类、酰胺类、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等。
大雨前后
在大雨前后,应避免使用 除草剂,以免因雨水冲刷 导致药效降低或对水稻产 生药害。
04
除草剂的安全使用
遵守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
仔细阅读产品标签
在使用除草剂前,务必仔细阅读产品标签,了解正确的 使用方法和剂量。不要随意更改推荐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选择合适的时间
除草剂的施用时间应选择在天气晴朗、风力较小的时候 进行,避免在雨天或大风天气进行,以免对水稻和环境 造成不良影响。
作用机制

水稻直播田除草剂全介绍!

水稻直播田除草剂全介绍!

水稻直播田除草剂全介绍!
五氟磺草胺为主的单剂或复配剂:主要针对抗性较小区域的稗草、兼防部分阔叶和莎草,一般在水稻2叶期就可以用药。

双草醚、嘧啶肟草醚单剂或复配剂:一般在籼稻3叶后才能使用,粳稻慎用,可以复配二氯喹啉酸来防治稗草和部分阔叶草。

氰氟草酯为主药剂,主要高剂量用来防治抗性稗草,低剂量可以用来防治千金子。

恶唑酰草胺,主要旱直播区域使用,主要用来防治抗性稗草以及马唐,南方籼稻区使用有药害,需水稻5叶后使用。

阔叶莎草防治药剂
吡嘧磺隆、苄嘧磺隆、氯吡嘧磺隆:对于阔叶和莎草都有一定效果,吡嘧磺隆适合水稻2叶使用,小龄杂草有效,苄嘧磺隆一般用来芽前封闭时使用,氯吡嘧磺隆对于阔叶莎草效果较好,死草速度较慢。

吡嘧磺隆、苄嘧磺隆等一般和氰氟草酯有拮抗。

氯氟吡氧乙酸:主要防治水花生、丁香蓼等,对于莎草效果差,和氰氟草酯拮抗较小。

灭草松:主要针对莎草,水稻5叶后使用,温度较高时效果好,
二甲四氯:一般二甲四氯钠盐需要水稻4-5叶后使用,对于阔叶
和莎草都有效果,现在有一种二甲四氯二甲胺盐,安全性高一点。

和氰氟草酯拮抗较大。

唑草酮:安全性堪忧,水稻4-5叶使用,对于阔叶和莎草效果都可以。

结束语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除草工作也是如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然后结合药剂特征来制定方案,才能确保用药成功,我们推荐的药剂都是化学名,建议大家对照购买。

水稻田有14种除草剂介绍!不同除草剂的使用要点

水稻田有14种除草剂介绍!不同除草剂的使用要点

水稻田有14种除草剂介绍!不同除草剂的使用要点田间杂草日益繁茂,到了除草剂的使用高峰阶段。

然而,总是农户说除草剂打不死草,而且还会发生药害。

实际上,除草剂可以根据不同药性而分类,不同分类的使用要点也千差万别。

1、二甲戊灵二甲戊灵是一种优秀的旱田作物选择性除草剂,可以广泛应用于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直播旱稻、马铃薯、烟草、蔬菜等多种作物田除草。

二甲戊灵为选择性除草剂,适用性广。

喷洒后不用混土,能够阻止杂草幼苗生长,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如:稗草、马唐、狗尾草、千金子、牛筋草、马齿苋、苋、藜、苘麻、龙葵、碎米莎草、异型莎草等效果显著。

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优于阔叶杂草,对多年生杂草效果差。

需注意每季作物只能使用一次。

二甲戊灵为选择性芽前、芽后旱田土壤处理除草剂。

杂草通过正在萌发的幼芽吸收药剂,进入植物体内的药剂与微管蛋白结合,抑制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造成杂草死亡。

旱稻,水稻旱育秧田:每亩用33%二甲戊灵乳油150-200毫升,兑水15-20千克,播种后出苗前表土喷雾。

注意事项:①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沙质土、低洼地等用低剂量,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粘质土、气候干旱、土壤含水量低等用高剂量。

②土壤墒情不足或干旱气候条件下,用药后需混土3-5厘米。

③在土壤中的吸附性强,不会被淋溶到土壤深层,施药后遇雨不仅不会影响除草效果,而且可以提高除草效果,不必重喷。

④在土壤中的持效期为45-60天。

2、吡嘧磺隆吡嘧磺隆属于磺酰脲类除草剂,为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主要通过根系被吸收,在杂草植株体内迅速转移,抑制生长,杂草逐渐死亡。

水稻能分解该药剂,对水稻生长几乎没有影响。

药效稳定,安全性高,持效期25~35天。

适用于水稻秧田、直播田、移栽田。

可以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如异性莎草、水莎草、萤蔺、鸭舌草、水芹、节节菜、野慈姑、眼子菜、青萍、鳢肠。

对稗草、千金子无效。

一般在水稻1~3叶期使用,每亩用10%可湿性粉剂15~30克拌毒土撒施,也可兑水喷雾。

稻田化学除草五注意

稻田化学除草五注意

稻田化学除草五注意在稻田化学除草中注意选择合适的除草剂、掌握最佳施药适期、严格按照安全有效剂量用药和注意施药环境对药效和稻田安全性的干扰及采用正确的施药方法,是确保除草效果良好和对水稻安全的关键。

一、注意掌握使用除草剂的基本原则稻田使用除草剂应注意掌握的三项基本原则:一是要根据稻田类型选择合适的除草剂,秧田、直播田、抛秧田和人工栽插田要区别对待,秧田、直播田和抛秧田不能选用含有乙草胺、甲磺隆的除草剂如乐草隆、精克草星、稻草畏及灭草王等,这些除草剂只适用于人工栽插田,如果没有分清稻田类型,乱用除草剂,稻田化学除草往往都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二是要按照除草剂说明书上规定的杀草范围选择对路的除草剂,有的除草剂只对单子叶杂草(俗称窄叶草)如稗草等有防效,有的除草剂只能杀死双子叶杂草(俗称阔叶杂草)如鸭舌草等。

三是要根据稻田的杂草种类,也就是说依据需要防除的杂草对象选用除草剂。

这是确保除草效果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二、注意选择最佳施用时期一是要选择在杂草对除草剂最敏感期施药,才能提高除草效果。

二是要选择在水稻对除草剂抗耐力最强的生长期施药,才能确保禾苗安全。

一般来说,杂草在种子萌发阶段及幼苗期对除草剂最敏感,除草效最易发挥药效作用;水稻在芽期和4叶期前对除草剂最敏感,容易产生药害,这些生育阶段施用除草剂应注意药剂的浓度。

三、注意按照除草剂的安全有效剂量及稻田的实际面积计算用药量不同除草剂防除稻田杂草所需的药量差别很大,特别是一些用药量很少的除草剂,药量用不准,用多了易产生药害,用少了达不到除草的效果。

为此,要严格按照各种除草剂的安全有效剂量及稻田的实际面积计算用药量。

四、注意施药环境对除草剂药效及安全性的影响一般而言,有机质含量高的稻田,土壤对除草剂的吸附作用强,用药量可酌情增加;在气温高时除草剂的药效易发挥,用药量应适当减少,反之则适当增加;露水未干时,不宜施药,特别是不宜撒施药土,以免禾叶上沾药多而产生药害。

水稻田除草剂基本介绍

水稻田除草剂基本介绍
• 当前水田除草剂多为芽前封闭式除草剂,采用2-3种组分复 配防除单、双子叶杂草。利用水稻与杂草的位差、出土时间 及选择性来防除杂草。
• 1、位差: • 如移栽和抛秧,对于乙草胺、丙草胺、丁草胺等酰胺类,单
子叶植物靠芽尖生长点吸收药剂而起作用,阔叶植物靠根尖 生长点吸收药剂,所以利用水稻与杂草高度不一样,保水淹 住单子叶杂草心叶,起到杀草作用; • 而水稻心叶在水面以上,则相对安全。倘若遇大雨或灌水过 深则同样对水稻也有除草作用;若灌水过浅、保水时间不到 3天或整地不平出现露田则除草效果就差。
34
二氯喹啉酸药害
35

38
低温冻害
39
二、正确使用方法
只有根据田块土壤条件、水源状况、栽插 田或抛秧田等不同特点,合理使用除草剂,才能达 到最佳除草、长禾效果。
• 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耕耙栽禾田力求平整,以防止水浅处仍生
杂草,水深处禾苗受伤。 ⑵把握栽后5-7天使用除草剂,以水不淹没心
叶为原则,田间水深3-4厘米保持4-5天。
40
⑶高温天气,应在早、晚气温较低时用药, 不超量使用药。
⑷除草剂与细沙或细土拌匀撒施较为安全, 建议不用化肥搅拌撒施。
41
稻田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原因
1、选用除草剂不当。主要是部分农民对除草剂性 能不了解,盲目滥用导致药害。如旱地使用的除草 剂错用于水稻,规定在移栽田使用的除草剂,用于 抛秧田、直播田等。
3
• 阔叶杂草: 主要形态特征是叶片圆形、心形或菱形,
叶脉通常为网状,茎圆形或方形。如空心莲子草、 一年蓬等。
• 其中禾本科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又统称为单子叶杂草。 阔叶类杂草又称双子叶杂草。
4
• 禾本科杂草有:稗草、千金子、双穗雀稗、马唐、 狗尾草、牛筋草、菵草、野燕麦等 。

水稻田除草剂基本知识

水稻田除草剂基本知识

稻田杂草基本知识(一)稻田杂草的种类与发生特点我国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是世界稻米主产国之一。

我国每年水稻种植面积约3500万h㎡,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9%。

总产稻谷1.92亿t,占粮食总产量的42%,无论种植面积和产量,在我国粮食作物中都居首位。

我国所有稻作区的稻田,历来都有大量杂草发生。

据统计,全国稻田杂草有200余种,其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最常见的杂草约有40种(分布于各稻区为10~20种)。

据调查,全国稻田草害在中等以上(2~5级)的面积达1546.7万h㎡,其中严重为害(4~5级)面积为380万h㎡,分别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6.8%和11.5%,损失粮食200多亿 kg。

在这些主要杂草之中,尤以稗草发生与为害的面积最大,多达1400万h㎡。

约占稻田总面积的43%,稗草不仅发生与为害的面积最大,而且造成稻谷减产也最显著;异型莎草、鸭舌草、扁秆藨草、千金子、眼子菜等发生与为害面积次之。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气候、土壤、耕作等条件各异,各地稻田杂草的种类、发生情况不同,稻田草害可以划分成5个区。

1、热带和南亚热带2~3季草害区包括海南、云南、福建、广东和广西的岭南地区,年平均气温20~25℃,年降雨量1000mm以上。

主要杂草种类有稗草、异型莎草、节节菜、水龙、尖瓣花、千金子、四叶萍、鸭舌草、日照飘拂草、草龙等。

2、中北部亚热带1~2季稻草害区主要是华中长江流域,是我国主要稻作区。

包括闽北、江西、湖南南部直到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的北部,及河南和陕西的南部。

年平均气温14~18℃,年降雨量1000mm左右。

该区稻田杂草为害面积约占72%,其中中等以上为害面积占45.6%。

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杂草有稗草、异型莎草、牛毛毡、水莎草、扁秆藨草、碎米莎草、眼子菜、鸭舌草、矮慈菇、节节菜、水苋菜、千金子、双穗雀稗、野慈菇、空莲子草、鲤肠、陌上菜、刚毛荸荠、萤蔺和萍等。

3、暖温带单季稻草害区主要指长城以南的黄淮海流域,包括江苏、安徽的北部,河南的中北部,陕西的秦岭以北直至长城以南及辽宁南部,多为稻麦轮作区。

水稻本田化学除草

水稻本田化学除草

水稻本田化学除草翻耕前,老草多的田块,每亩用30%草甘膦水剂200毫升,兑水37.5公斤细喷雾除老草。

一、常规栽培水稻(大苗移栽)除草技术早稻移栽后5~7天(单季晚稻4~6天),每亩用25%苄·乙可湿性粉剂25~30克,拌土或肥料均匀撒施,不漏施,不重复。

药后田间保持4~6厘米水层5~7天,缺水缓灌,不能断水,以确保除草效果。

注意田水不能漫到水稻心叶,否则会有药害。

二、强化栽培或机插水稻(小苗移栽)除草技术移栽后需要二次除草。

(1)第一次土壤封闭在移栽后4天内,每亩用40%苄嘧·丙草胺粉剂90克,兑水50公斤喷雾,药后三天内保持稻田湿润,三天后恢复正常灌水。

(2)第二次杂草出苗后防除在移栽后15天左右,杂草出齐并至3~4叶期,根据草害发生情况进行补治:①防除稗草,每亩用50%二氯喹啉酸粉剂35~50克;②防除千金子、马唐多,水稻三叶一心后亩用10%氰氟草酯乳油100克,或10%噁唑酰草胺80~120毫升,每亩喷水量不少于30公斤;③防除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每亩用48%灭草松150毫升;或用460克/升二甲·克灭草松可溶液剂133~167毫升,或36%二甲氯氟吡粉剂70克在水稻4叶1心期到拔节前,杂草生长旺盛期,即2~5叶期对水30公斤进行茎叶喷雾施药。

④防除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混发,杂草3~4叶期,排水后亩用60克/升五氟·氰氟草油悬浮剂150毫升兑水30公斤细喷雾(杂草5~6期用量增至170毫升/亩)。

兑水要准确,施药时先排干田水,选高温无风晴天,将药剂均匀施于杂草茎叶上,1~2天后再灌水。

防止药液飘移到附近作物上。

三、直播稻田除草1、翻耕前除老草后,直播田要开沟做畦,畦面平整不积水。

2、播种后土壤封闭在播种后2~6天,每亩用40%苄嘧·丙草胺90克,兑水50公斤喷雾,药后三天内保持秧板湿润,三天后恢复正常灌水。

使用苄嘧·丙草胺时,稻种必须催芽,盲谷播种的在秧苗立针期使用。

简析:水稻田除草剂

简析:水稻田除草剂

水稻田常见杂草如下图所示:水稻田除草剂主要有: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敌稗,噁草酮,丙炔噁草酮,双草醚,二氯喹啉酸,灭草松,丁草胺,吡嘧磺隆,苄嘧磺隆,2甲4氯钠,氯氟吡氧乙酸,嘧啶肟草醚,双唑草腈,丙嗪嘧磺隆等噁唑酰草胺(Metamifop)噁唑酰草胺是株式会社福阿母韩农(简称韩农公司)与富美实公司联合开发的除草剂产品,为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和氰氟草酯属于同类产品。

噁唑酰草胺可防除大多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与大多数此类除草剂不同的是,噁唑酰草胺对水稻安全,可有效防除水稻田主要杂草,如稗草、马唐、千金子、牛筋草等,主要用于直播和移栽田稻田除草。

噁唑酰草胺低毒,对环境安全,有广泛的可混性,并有望用于其他作物和草坪除草,是一个很有发展的除草剂。

噁唑酰草胺一般施药后一个星期发黄,大概10天开始腐烂,属于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剂,与氰氟草酯除草机理类似。

通常情况下,噁唑酰草胺须在水稻三叶一心期后使用,低温或秧苗叶龄过小时会出现药害问题。

目前其对氰氟草酯起抗性的杂草效果显著,与氰氟草酯的复配使用也成为主流用药,这两个产品也会在未来成为水田除草剂常规大品。

氰氟草酯出现抗性问题需要噁唑酰草胺解决,两个产品的复配在水稻效果显著,噁唑酰草胺原药国内已生产,并且未来产能巨大,带动成本下行,噁唑酰草胺与氰氟草酯将是未来水稻直播田禾本科除草的双子星。

氰氟草酯(Cyhalofop-butyl)氰氟草酯是由陶氏益农公司开发的芳氧苯氧丙酸酯类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于1995年在亚洲上市。

氰氟草酯属于内吸传导性除草剂,被植物体的叶片和叶鞘吸收后,通过韧皮部传导,积累于植物体的分生组织区,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使脂肪酸合成停止,细胞不能正常生长分裂,膜系统等含脂结构破坏,最后导致植物死亡。

氰氟草酯主要用于水稻秧田、直播田、移栽田,可防除千金子、看麦娘、小糠草、马唐、狗尾草、糠稷、心叶黍、狼尾草、玉蜀黍、牛筋草等多种禾本科杂草,对低龄稗草也有一定的防效,还可有效防除对二氯喹啉酸、磺酰脲类和酰胺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杂草。

水稻除草剂知识

水稻除草剂知识

稻田杂草基本知识(一)稻田杂草的种类与发生特点:我国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是世界稻米主产国之一。

我国每年水稻种植面积约3500万公顷,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9%。

总产稻谷1.92亿吨,占粮食总产量的42%,无论种植面积和产量,在我国粮食作物中都居首位。

(二)我国所有稻作区的稻田,历来都有大量杂草发生。

据统计,全国稻田杂草有200余种,其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最常见的杂草约有40种(分布于各稻区为10~20种)。

据调查,全国稻田草害在中等以上(2~5级)的面积达1546.7万公顷,其中严重为害(4~5级)面积为380万公顷,分别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6.8%和11.5%,损失粮食200多亿千克。

在这些主要杂草之中,尤以稗草发生与为害的面积最大,多达1400万公顷。

约占稻田总面积的43%,稗草不仅发生与为害的面积最大,而且造成稻谷减产也最显著;异型莎草、鸭舌草、扁秆藨草、千金子、眼子菜等发生与为害面积次之。

(三)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气候、土壤、耕作等条件各异,各地稻田杂草的种类、发生情况不同,稻田草害可以划分成5个区。

1、热带和南亚热带2~3季草害区包括海南、云南、福建、广东和广西的岭南地区,年平均气温20~25℃,年降雨量1000毫升以上。

主要杂草种类有稗草、异型莎草、节节菜、水龙、尖瓣花、千金子、四叶萍、鸭舌草、日照飘拂草、草龙等。

2、中北部亚热带1~2季稻草害区主要是华中长江流域,是我国主要稻作区。

包括闽北、江西、湖南南部直到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的北部,及河南和陕西的南部。

年平均气温14~18℃,年降雨量1000毫升左右。

该区稻田杂草为害面积约占72%,其中中等以上为害面积占45.6%。

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杂草有稗草、异型莎草、牛毛毡、水莎草、扁秆藨草、碎米莎草、眼子菜、鸭舌草、矮慈菇、节节菜、水苋菜、千金子、双穗雀稗、野慈菇、空莲子草、鲤肠、陌上菜、刚毛荸荠、萤蔺和萍等。

3、暖温带单季稻草害区主要指长城以南的黄淮海流域,包括江苏、安徽的北部,河南的中北部,陕西的秦岭以北直至长城以南及辽宁南部,多为稻麦轮作区。

水稻秧田除草剂

水稻秧田除草剂

水稻秧田除草剂插秧前封闭除草插前除草采用的除草剂目前有噁草酮(农思它)、丙炔噁草醚(稻思达)、克草胺、乙氧氟草醚(果尔)能防除稗草和前期出土的局部阔叶杂草。

(1)噁草酮(农思它):扩散性非常好,可在插秧前2-3天水耙地之后趁混水施药。

每公顷120克/升噁草酮3-3.5升直接甩施,施药时田内要保持3-5厘米水层,一定要甩均匀,施药后2-3天换新水插秧。

施用噁草酮后水层过深或用药量过大,易产生药害。

大风天不宜施药。

(2)丙炔噁草酮(稻思达):丙炔噁草酮扩散性与噁草酮相近,可以直接甩施。

插前2-3天耙地后趁混水甩施,每公顷80%丙炔噁草酮80克,对水6-9升(每亩用药6克,加水500毫升,倒进稻思达专用甩施瓶中,均匀甩施)。

施药时田内要保持3-5厘米水层,一定要甩均匀,施药后2-3天换新水插秧。

(3)克草胺:插前3-5天毒土法施药,每公顷47%克草胺1.125-1.5升。

克草胺的除草活性高于丁草胺,而对于水稻的平安性低于丁草胺,因此应在插前使用。

(4)乙氧氟草醚(果尔):插秧前3-5天,毒土法施药,每公顷240克/升乙氧氟草醚0.45-0.75升。

乙氧氟草醚属触杀型药剂,对水稻平安性相对较差,应在插前施药。

2.插前、插后两次用药封闭除草黑龙江省近几年春旱较严重造成水源缺乏,致使有些地区由于缺水而不得不延迟插秧后的用药时间,造成整地与用药间隔时间过长,稗草叶龄过大,错过了封闭除草的最正确时期,导致芽前封闭除草效果不好。

假设插后一次性用药,药量过大,易产生药害。

为保证除草效果及对水稻的平安性可采取插前、插后两次用药。

插前3-5天用药能控制前期长出的稗草,可推迟插秧后用药时间,既能缓解劳动力,又可提高除草效果,减少水田前期草荒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一般在插秧前3-5天用丁草胺、丙草胺、莎稗磷等毒土法进行封闭除草可防除早生稗草,插秧后10-15天用上述杀稗剂同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混用。

具体用法如下:(1) 丁草胺 (马歇特、罗地欧):插前3-5天每公顷600克/升丁草胺1.0升或900克/升丁草胺0.6升毒土法施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田杂草基本知识(一)稻田杂草的种类与发生特点我国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是世界稻米主产国之一。

我国每年水稻种植面积约3500万h㎡,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9%。

总产稻谷1.92亿t,占粮食总产量的42%,无论种植面积和产量,在我国粮食作物中都居首位。

我国所有稻作区的稻田,历来都有大量杂草发生。

据统计,全国稻田杂草有200余种,其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最常见的杂草约有40种(分布于各稻区为10~20种)。

据调查,全国稻田草害在中等以上(2~5级)的面积达1546.7万h㎡,其中严重为害(4~5级)面积为380万h㎡,分别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6.8%和11.5%,损失粮食200多亿kg。

在这些主要杂草之中,尤以稗草发生与为害的面积最大,多达1400万h㎡。

约占稻田总面积的43%,稗草不仅发生与为害的面积最大,而且造成稻谷减产也最显著;异型莎草、鸭舌草、扁秆藨草、千金子、眼子菜等发生与为害面积次之。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气候、土壤、耕作等条件各异,各地稻田杂草的种类、发生情况不同,稻田草害可以划分成5个区。

1、热带和南亚热带2~3季草害区包括海南、云南、福建、广东和广西的岭南地区,年平均气温20~25℃,年降雨量1000mm 以上。

主要杂草种类有稗草、异型莎草、节节菜、水龙、尖瓣花、千金子、四叶萍、鸭舌草、日照飘拂草、草龙等。

2、中北部亚热带1~2季稻草害区主要是华中长江流域,是我国主要稻作区。

包括闽北、江西、湖南南部直到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的北部,及河南和陕西的南部。

年平均气温14~18℃,年降雨量1000mm左右。

该区稻田杂草为害面积约占72%,其中中等以上为害面积占45.6%。

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杂草有稗草、异型莎草、牛毛毡、水莎草、扁秆藨草、碎米莎草、眼子菜、鸭舌草、矮慈菇、节节菜、水苋菜、千金子、双穗雀稗、野慈菇、空莲子草、鲤肠、陌上菜、刚毛荸荠、萤蔺和萍等。

3、暖温带单季稻草害区主要指长城以南的黄淮海流域,包括江苏、安徽的北部,河南的中北部,陕西的秦岭以北直至长城以南及辽宁南部,多为稻麦轮作区。

年平均气温10~14℃,年降雨量600mm左右。

稻田杂草为害面积约占91%,为害中等以上程度占71.5%。

其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有稗草、异型莎草、扁秆藨草、牛毛毡、野慈菇、水苋菜、鲤肠、眼子菜和鸭舌草等。

4、温带稻田草害区主要指长城以北的东北三省和西北、华北北部。

年平均气温2~8℃,年降雨量50~700mm 。

该区水稻面积较小,杂草发生相对南方为轻。

主要杂草有稗草、扁秆藨草、眼子菜、牛毛毡、异型莎草等。

5、云贵高原稻田草害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西南地区。

年平均气温14~16℃,年降雨量1000 mm左右,地形地势复杂。

主要杂草有稗草、异型莎草、眼子菜、鸭舌草、泽泻、野慈菇、四叶萍、萤蔺、、牛毛毡、扁秆藨草等。

(二)稻田主要杂草及其发生规律1、稻田常见杂草禾本科杂草:主要形态特征是叶狭长、茎圆筒形、节与节之间常中空、根是须根。

如:稗草、千金子、牛筋草、马唐、杂草稻、水游草(假稻)、双穗雀稗、李氏禾等;莎草科杂草:主要形态特征是茎为三棱形,实心、无节,个别为圆柱形,空心。

如:异型莎草、碎米莎草、萤蔺、牛毛毡、日照飘拂草、水莎草、野荸荠(光棍草)等;阔叶杂草:主要形态特征是叶片圆形、心形或菱形,叶脉通常为网状,茎圆形或方形。

如:鸭舌草、野慈姑、矮慈姑、眼子菜、四叶萍、水苋菜、节节菜、陌上菜、丁香蓼、鳢肠、空心莲子草等。

2、水稻田杂草的消长规律一般4用中旬平均达到7.3~10℃,有充足水分及氧气时稗草即开始萌发,4月末到5月初部分出土,5月末进入为害期;5月末到6月初土层10cm深处,地温达15℃时,以扁秆藨草为主的莎草科杂草出土;6月上、中旬气温上升,慈菇、泽泻、鸭舌草、雨久花、眼子菜、牛毛草等杂草开始大量发生,6月下旬至7月初进入为害期。

稻田杂草发生高峰期,受温度、温度、栽培措施的影响较大,多于播种后或水稻移栽后开始大量发生。

就时间上划分,一般稻田杂草发生高峰期大致可以分为3次,第1次高峰在5末至6月初,主要以稗草为主,占总发生量的45%~75%;第2次发生高峰在6月下旬,为扁秆藨草、慈菇、泽泻发生期;第3次高峰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为眼子菜、鸭舌草、水绵等杂草的发生期。

3、稻田杂草防治适期一般是播种(移栽)后杂草陆续出苗,播种(移栽)后7~10天出现第一杂草萌发高峰,这批杂草主要是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和异型莎草等一年生莎草科杂草;播种(移栽)后20天左右出现二次萌发高峰,这批杂草以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为主。

由于第一高峰杂草数量大、发生早,故这些杂草为害性大,是杂草防治主攻目标。

目前,稻田除草剂品种仍以土壤处理剂为主,主要是防治杂草幼芽。

综合稻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和除草剂的应用性能,稻田杂草的防治应立足早期用药,即芽前芽后施药;出除了苯达松、2甲4氯钠盐、麦草畏等防治阔叶杂草和敌稗、二氯喹啉酸等防治禾本科杂草的少数茎叶处理剂外,一般多要求在杂草3叶期以前施药;因为在杂草3叶期以前施药时,杂草的敏感期和除草剂的药效高峰期相吻合,易于收到较好的除草效果。

㈠秧田杂草基本知识(1)发生特点秧田杂草种类多,但为害较大的主要是稗草、莎草科杂草,以及节节菜、陌上菜、眼子菜等主要杂草。

一般来说,稗草的为害最为普遍而且严重,它与水稻很难分清,不易人工剔除,常常做为“夹心稗”移入本田;另一在秧田为害较为普遍的是莎草科杂草,如扁秆藨草等,其块茎发芽生长极快,不仅严重影响秧苗的生长,而且影响拔秧的速度和质量;牛毛毡、藻类也形成某些地区性的严重为害。

在秧田杂草的发生时间上,稗草、球花碱草、牛毛毡一般在播后一星期内陆续发生,而扁秆藨草、眼子菜等杂草要在播后10天左右才开始发生。

稗草的发生受气温影响很大。

一般田间气温达到10℃以上时,在湿润的表土层内,稗草种子才能吸水萌发,随着气温的升高,萌发生长加快。

据调查,在华北地区从4月中旬就开始出土,到5月上旬便达到出土的高峰。

稗草的发生历期(17.3~17.6℃)分别为针前期5天、针期2天、一叶期1天、二叶期5~4天、三叶期6~5天、四叶期7~5天。

莎草科杂草,扁秆藨草的越冬块茎发芽较快,但一般要在10℃以上的平均气温时才能发芽,气温高发芽生长也加快。

(2)防治技术第一,防除秧田稗草是防除稻田稗草的关键所在,要抓好秧田稗草的防除;第二,秧田早期必须抓好以稗草为主兼治阔叶杂草的防除;第三,加强肥水管理,促进秧田早、齐、壮,防止长期脱水、干田是秧田杂草防除的重要农业措施。

播种前处理,在整好苗床后,以喷雾法(个别药剂用撒施法)将配制好的药剂施于床面,间隔适当时间,润水播种,用药液量通常为30~40 kg/亩;播后苗前处理,露地湿润育秧田,由于播后前不具有水层,厢(床、畦)面裸露而难维持充分湿润,因此用药量要比覆盖湿润育苗秧田提高20%~30%,用药种类,应选择水旱兼用或对水分要求不严格的丁恶混剂、杀草丹、优克稗、除草醚、草枯醚和丁草胺等,以保持稳定的药效;而如丙草胺(扫弗特)和禾草特(禾大壮),对水分条件要求比较严格,不宜在这种育苗秧田的播后苗前施用。

常用处理方法:Ⅰ、土壤封闭处理:(a)旱育秧田主要推广使用恶草·丁草胺制剂,对水稻秧田常见单、双子叶杂草均有较好防效。

施药前秧田上足底水、落谷、盖土、喷洒盖土水使表土湿润。

每亩秧田用40% 恶草·丁草胺乳油150毫升加水30~40公斤喷雾,施药后覆盖薄膜。

施药后保持床面湿润,以提高除草效果,但床面不能积水,防止产生药害。

(b)水育秧田主要推广使用丙草胺(含安全剂)制剂。

每亩用30%丙草胺乳油100毫升,加水30~40公斤,在塌谷后1~7天内喷雾。

施药后保持土壤湿润,以提高除草效果。

播后遇暴雨天气,延期1~2天施药。

注:以稗草为主的秧田可选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亩用40-50克,于秧苗2.5-3叶期兑水喷雾。

若秧田用过多效唑、烯效唑,不宜使用。

注:以稗草、莎草及阔叶杂草混生的秧田可选用:①2.5%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稻杰):用于直播稻田和秧田,一般稗草1-3叶亩用40-80毫升,3-5叶期60-80毫升。

用药前排水,施药后24小时至72小时内灌水,与千金混用增加杀草谱。

②亩用36%二氯·苄50克,药前排干水,24小时复水。

③30%苄·丙(直播宁)可湿性粉剂亩用100-120克,在经浸种催芽的稻种播种塌谷后2-4天兑水均匀喷雾,使用方法等严格按照说明操作。

Ⅱ、茎叶处理:水稻播种后没能及时使用土壤封闭处理剂,苗期杂草密度高的秧田,可以选用稻杰25克/升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10%氰氟草酯乳油等药进行茎叶处理。

注:以稗草为主的秧田用稻杰25克/升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防除,稗草1~3叶期每亩用药50~60毫升,稗草3~5叶期每亩用药60~100毫升,加水20公斤喷雾。

注:以千金子为主的秧田用10%氰氟草酯乳油防除,千金子2~4叶期每亩用药60~100毫升,以后千金子每增加一张叶片每亩用药量增加20毫升,加水20公斤喷雾,该药对4叶期以上的稗草防效不佳。

施药前排干田水,施药后24小时上水,保水5~7天,以保证除草效果。

秧田美丰产品解决方案播后苗前土壤处理:谷种催芽后播种1-3天后,保持土壤湿润,每亩用乐苗隆60克或苗乐乐100ML喷雾法施药,秧苗一叶一心后灌浅水层,切忌淹没心叶,保水5-7天。

苗期茎叶处理:秧苗三叶期后,稗草2-3叶期,每亩用新稻特利30-40克;如需兼防阔叶草,每亩用新农力40克;二氯抗性及药害严重地区,建议在秧田减少二氯使用量,推荐使用二氯混剂用药为主稗草、千金发生严重田块,在杂草2-3叶期,每亩用一稗金1+1一袋或斗草星50-60ML;稗草4-5叶期,每亩用一稗金1+1两袋或斗草星80-100ML,喷雾法,排干田水施药;㈡直播田杂草基本知识(1)发生特点直播稻田杂草与水稻共生时间长,杂草一般先于水稻种子萌发,与稻同步生长。

水直播稻田有多个出草高峰,水稻播后5~7d出现第1个出草高峰,以稗草、千金子、鳢肠为主;播后15~20d 出现第2个出草高峰,主要是异型莎草、陌上菜、节节菜、鸭舌草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播后20~30d部分田块出现第3个出草高峰,以萤蔺、水莎草为主,还有少数阔叶杂草。

旱直播稻田杂草种类比水直播稻田多,除有上述水直播稻田优势草种外,还有马唐、铁苋菜、水花生等旱生杂草。

一般在播后5~7d土表杂草种子开始大量萌发;播后10~15d杂草进入萌发高峰期。

千金子、稗草、马唐等杂草发生早、发生期长、发生量大,可占出草总量的30%~70%,出草期长达25d以上,是直播稻田的恶性杂草。

采用“一封、二杀、三补除”方法防除直播稻田杂草时,重点应做好播后苗前的封闭处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