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生物资源:生物资源评价与生物多样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4.种群密度
测定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样地法,此方法适用 于所有植物和部分移动性较差的动物,对于移动性较大 的动物,可采用标志重捕法。可根据以下公式来估计样 地中的种群密度: N:M = n:m, N = (M*n)/m
其中,N为种群密度;M为标志数;n为再捕个体 数;m为再捕中标志数。
生物生产力是生物资源全部可更新的关键,它 也涉及生活及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植物和动 物的新陈代谢对维持大气中气态物质的平衡有显著 作用,全球水分循环也在某些环节上与生物生产有 关。生物生产也涉及到矿物原料,尤其在人类主宰 的生态系统中,人们会投入大量的矿物能源和元素。 因此,生物生产力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1.第一性生产力
总第一性生产力: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活绿色植
物所同化的总量。 净第一性生产力:总第一性生产力扣除单位时间 单位面积上活绿色植物呼吸量,即:
总第一性生产力=净第一性生产力+呼吸量
测定方法:多次收获法、光合作用测定仪法
热带森林、河口湾、礁岛、木本沼泽以及草本沼泽 的湿地具有高生产力,冻原、荒漠、开放性海洋的生产 力很低,可见,陆地支配着全球生物生产力的分布模式, 部分是由于太阳能在海洋中的穿透深度有限,部分是因 为浮游生物死后沉积深海而使养分大量散失的缘故。 耕地在生物生产力的排序中位置较低,这是由于作 物生长的季节性;由于植株间常需有间隙,因而耕地单 位面积上的叶绿素数量相对较少,叶面指数较小,所以 即使现代农业附加了很多矿物燃料的能量、水、杀虫剂 等,耕地的生物生产力与一些天然生态系统相比也还是 较低的。因此,能够控制生长季对提高作物生产力有很 大的意义。
2.第二性生产力
动物群落生产力:指一定时间内,某动物群落新
生产出的个体数、重量或能量。通常用营养过程 中的同化量和呼吸量来估计动物的生产量,即
P = A-R,A = C-F-U
其中,P为生产量;A为同化量;R为呼吸量;C 为摄食量;F为粪便量;U为尿量
此外,可用生产生长量与生殖生长量、生长率、 周转率来估算动物的生产量。通常第二性生产力采 用的测算法是用所谓净生产效率:
3.资源分布区面积
分布区面积表示生物资源分布的大致范围和实 际覆盖面积。一方面通过显示该资源在全球或一定 区域出现频率的大小来区分是广布种还是特有种或 稀有种。不同的分布区类型具有不同的资源价值特 征。广布种具有较大的现实或潜在资源量,有利于 大规模开发;特有种构成地方特产生物资源的主体, 有重要的开发价值;稀有种应为主要保护对象,开 发应注意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另一方面,实际覆 盖面积是估算资源蕴藏量的重要参数,他/它直接影 响人类对资源开发的可能性与开发规模。
生物存在空间的表现:
必须伴随有大量液态水的存在,而且在这种液态水
存在的部位上,它必然还能同时存在或交替存在这 固、液、气三种状态,并可在其间实行能量和物质 转换。 必须一个稳定而有效的的外来能源——太阳能,以 满足在生物生命过程内所必须得到的能量,同时亦 可为生物环境的改变提供基本动力。 具备充分大的三相物质界面,即具有固体的岩石圈、 液体的水圈与气体的大气圈三者相邻的界面活动带。
4.森林资源消耗量
森林资源消耗量表示某一区域在一定时期内森 林的木材蓄积减少程度,是评价森林资源状况的最 重要指标,因为它直接反映某一区域在一定时期消 耗木材蓄积的数量。它与该区同期木材资源生长数 量比较,可看出这一区域木材资源消长状况,从而 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
5.森林资源的地理分布和开发利用 条件
+
生物圈的观念是奥地利地质学家休斯在 20世纪以前,引入自然科学的。直到苏联科 学院院士维尔纳斯基在1926年于苏联,其后 在1929年于法国发表了题为《生物圈》的两 篇演说后,才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注意。 延续至今,有关生物圈的基本内容,仍属 于维尔纳斯基所定义的范畴。哈奇逊对于 生物圈的基本内容特点作了综合性的评述。
空间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前者指森
林植物在林地上的分布状态与格局,后者指森林 植物在空中的成层排列现象。 时间结构。森林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时间节律, 一般依据构成森林的主要树种的龄级表示林分的 年龄阶段,可分为同龄林与异龄林。 森林密度。单位面积内的林木株数,是表示林分 水平结构的一个指标。森林密度影响林冠的郁闭 状况、林木对土地资源和水热光条件的利用率、 环境条件的变化、林木质量和生长量以及林分的 稳定性。
必须有一个气压较为恒定、组成成分比较
一致的大气。既为初始生产力的形成提供 CO2以及为生物的呼吸作用提供氧源,又是 形成“温室效应”、防止能量过分逸失的 “贮能器”。 必须具备全球规模的能量和物质的循环。 在生物圈中,环境因素的变幅不太大,能 满足生物生长和发育的要求。
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实际的或潜在的价
森林分布有明显的纬向地带性、经向地带性和 垂直地带性的三向分异特征。此外,人为因素也影 响森林的分布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林区、林种、 蓄积量、林副产品,森林的分布也决定其区位条件 和其他开发利用条件。 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具体表现为:森林资 源的集中程度、林区交通条件、林区附近的工业发 展水平是否有利于提供必要的机械设备和粮食等生 活、生产用品,林区动力保证程度,以及林区的气 候、地貌条件等。
1.生物量与生产力
生物量含义:指某一特定时刻,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所
含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生物种或一个生物地理群落中 所有生物有机体物质的总量。既包括群落地上部分的 数量,也包括地下部分的数量,但由于地下部分生物 量难以测定,通常所指的生物量只是地上部分。 植物量:植物干物质总量。 动物量:动物干物质总量。 其中,生物量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从沿海向内 陆递减。
值与用途的遗传资源、生物体、种群或生 态系统及其中的任何组分的总称。 特征:有生命、可繁殖、可遗传、具有新 陈代谢机能、属于可更新资源
自然属性 生物资源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野生生物资源
社会经济属性
人工栽培生物资源
同时,根据生物群落的生态外 貌特征将生物资源划分为森林生物 资源、草地生物资源、农田生物资 源、湿地生物资源、海洋生物资源 等。
生物量与生产量的区别:
前者用量表示,反映种群或生态系统改 变的瞬时结果;后者用速度表示,代表单位 时间、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有机物质的生长量, 反映其改变的连续过程。
2.生物量测定:
生物量测定方法:收割法、气体交换法、放射性示 踪法、无破坏指数法、电子法等。 植物群落生物量:指单位群落面积上所有植物体总量, 是密度概念。通常采用收获法来测定。 动物群落生物量:指某一特定观察时刻和某一空间范 围内现有的动物体个数,重量或能量,是一种现存量。 通过对种群绝对数量的调查和种群的平均体重及身体 热能的测定,估算出动物种群的生物量。 微生物群落生物量:通过对微生物样品的采集、分化、 培养增殖,然后用稀释平板法记数。
生物资源的基本特征:
生物资源的可更新性
空间分布的地域性
生物资源的生命周期性 生物资源额关联性
9.2.1
生物资源量及其测度
9.2.2
生物生产力及其资源意义
生物资源量的影响因素:
生物资源量与生物量密切相关,生物资源 量的大小由该资源的分布区面积、种群密度、
分布格局和生物量等指标来确定。
9.1.1
生物圈及其意义
9.1.2
生物资源的概念与属性
生物圈在整个地球上是一个厚度很薄 而又十分特殊的圈层。由于生物的生命活动所要 求的外部环境条件具有比较严格的限制,尤其是 高级生物,选择适合其生存的外界条件尤为严格。 因而,地球所处的自然环境中,从垂直的方向看, 只有在一个相当狭窄的空间内才具有这样的条件。 这个相当狭窄的空间主要位于地球表层固相、液 相、气相的交界面附近,围绕着该界面高度集中 了地球上达99%的生物质量。这些生物物质形成 了一个环绕地球的连续薄层,备称之为“生物 圈”。
净生产效率 = 用于生长的能量/消耗掉的能量
第二性生产力不仅受第一性生产力限制,还受 第一性产物被食物利用的程度以及来自百度文库们转化为动物 组织的效率限制。
9.3.1
森林资源及其评价
9.3.2
草地资源及其评价
森林资源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与非生物 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森林生态系统的总称。 既包括以乔木和竹类为主的郁闭森林,也包括密度 较低的疏林地、无林宜林地、森林景观及散生木和 四旁树。森林资源是地球上重要的可更新资源,它 不仅能为社会提供木材和多非木制产品,而且能为 人类和生物界提供生存和栖息的环境,是陆地上最 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和基因库,并在维持生物圈的 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森林蓄积量和林地生产力
森林蓄积量:指有林地中活立木材积之和。通常
以某类型有林地单位面积活立木材积乘以该类型 总面积计算该类型的森林蓄积量。 林地生产力:指有林地单位面积活立木蓄积量的 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的生产力 水平。 林产品的鼠粮和质量依据不同林种而有不同的 指标要求。对用材林而言,主要指森林蓄积量和木 材品种及材积级别;在森林蓄积量中,首先是森林 蓄积总量,七次是可利用蓄积量所占比重。对于特 用经济林、竹林、果树林来说,主要考虑林副产品 的种类、单位面积产量、年产量、林产品质量等。
组成结构:指森林群落中森林植物种类的多少,
甚至包括动物和微生物等森林生态系统的其他成 分。森林树种组成通常以组成系数表示。 纯林:由一种树种组成的森林。 优点:易造林、抚育和管理 缺点:稳定性差 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森林。 优点:如果树种搭配得当,可充分利用地上地下 空间,更充分地发挥地力,有更高的生产力,可满 足对森林的多方面要求。 缺点:不易管理与造林
1.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
郁闭度:指一片林地中树冠垂直投影面积占林地 面积的比例,通常以0.1-1的十分法表示。 面积标准:又称规模标准,各国规定不同。 森林覆盖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状况 的重要指标之一,可用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 分比表示。
2.森林结构
从以下方面对其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