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2015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
非法侵入住宅罪,是指违背住宅内成员的意愿或无法律
依据,进入公民住宅,或进入公民住宅后经要求退出而 拒不退出的行为。
通信自由权
讨论:偷看他们手机内的信息算不算 干涉他人通信自由侵犯他人权利?
通信自由包括通信秘密,指公民通过书信、电报、传真、
电话及其他通信手段,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通信,不受他人干
休息权
《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 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劳动法》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 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 定。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 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 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 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 超过三十六小时。
涉的自由。 宪法第40条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 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
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三、财产权
《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 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 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 权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
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
和福利待遇。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 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 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一、道德篇道德概述: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为规范,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准则。
在七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道德篇是重要的一部分,涵盖了道德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作用等内容。
道德原则: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公平正义等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重要道德原则。
这些原则不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原则的具体体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言行一致,遵守社会公德,助人为乐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等。
这些行为体现了我们的道德素质,也是我们成为优秀公民的重要标准。
道德责任与义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勇于承担做到守法遵规,为社会做出贡献。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抵制不良行为,维护社会良好风气。
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个人品质的重要体现。
我们应该注重个人道德修养,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
同时我们也要影响身边的人,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家庭美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美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尊重父母、关爱家人,懂得孝顺和感恩。
同时我们也要培养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共同营造幸福的家庭氛围。
在七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道德篇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内容。
我们应该深入理解道德的概念、原则和行为规范,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勇于承担道德责任和义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1. 道德概念及作用:阐述道德的定义、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以及道德对个人行为的影响道德的定义: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善恶、正义、公正的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评价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维护社会秩序:道德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通过规范和引导个体的行为,减少社会冲突和矛盾,维护社会秩序。
大学生应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作文
大学生应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作文题目:大学生应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的不断进步,法律已成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更应深刻理解法律的重要性,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
大学生应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这些权利包括言论自由、教育权利、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等。
言论自由是大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参与社会讨论的基础。
在校园内,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如校园媒体、社团活动等,发表自己的看法,参与校园事务的讨论。
但言论自由并非绝对,大学生在行使这一权利时,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发表违法言论,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教育权利是大学生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大学生有权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接受教育,有权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行使这一权利时,大学生应积极参与学习,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是大学生锻炼自己、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行使这一权利时,大学生应遵守活动规则,尊重他人,维护社会秩序。
大学生应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
这些义务包括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校纪律、尊重师长、关爱同学等。
遵守法律法规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大学生作为公民的一部分,更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违法乱纪。
尊重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大学生应尽的义务。
大学生应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劳动成果,听从教师的教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
关爱同学是大学生的基本义务之一。
大学生应关心同学的生活和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在校园生活中,大学生应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应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
这是大学生作为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法治社会、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八章第八章 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
3、人权的评价标准和实现方式也是不同的 • 不能用同一种标准来评价各国的人权状况。
谢谢!
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权利
一般主体享有的权利和特定主体享有的权利
• 一般主体权利:全体公民普遍享有的权利; • 特定主体权利: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等特定人群专门享有的权利。
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尊重和保障。Leabharlann 树立正确的人权观念:1、人权是个体人权和集体人权的统一 • 个体人权是个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 集体人权是一个共同体的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权利,如种族平
等权、民族自决权、发展权、环境权、和平权等。
2、人权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 有的人权是国际社会公认的; • 有的人权则是具体国家或地区才承认的,如同性恋的权利、安
你认为章某能打赢这场官司吗?为什么?
法院通过调查后,驳回章某的 起诉。并要求章某承担民事诉 讼费,还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
法律权利的特征
1、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 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经济社会发展了,社会财富增加了,法律规定 的权利才会越来越多,权利实现的程度才会越 来越高。
2、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 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 不同而存在差异。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 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 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004年修宪,人权入宪。
法律权利和人权的关系:
人权是法律权利的内容和来源; • 法律权利自由符合人权保障的精神和要求,
才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
法律权利是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 • 人权自由上升为法律权利,才能得到有效的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教学课件
公民应履行的基本法律义务
维护祖国统 一
维护民族团 结
遵守宪法
为荣誉而战 依法服兵役 依法纳税
(二)违反法定义务应当承担的法 律责任
• 公民未能履行义务,根据情节轻 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 责任和刑事责任。
民事 责任
行政 责任 法 律
刑事 责任
责 任
民事责任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享受权 利同时履行义务
(一)法律权利的含义及其特征
1、法律权利 是指权利主体依法要求义
务主义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作 出某种行为的资格。
2、法律权利特征
(1)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 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经济社会发展了,社会财富增加 了,权利才会越来越多,实现程度也 会越来越高。
1、相互依存的关系 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相应义务的履行为
条件; 法律义务的设定和履行也必须以法律权利
的形式为根据。 2、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离开了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就是去了履行 的价值和动力;
离开了法律义务,法律权利也形同虚设。 3、二重性的关系
一个行为可以同时是权利行为和义务行为, 如劳动、受教育。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平等
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被确立为基本原则
利
义 务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具体设定要平等
平
等
权利与义务的实现要体现平等
法律权利
法律义务
发表文章获稿 酬 少小可得父母 养
依法缴纳所得 税赡养扶助老父 母
二、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依法行使法律权利,是体现权 利正当性和保障权利实现的充分必要 条件。人们行使任何权力,都不能超 越法律界限。 (一)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
《依法履行义务》示范课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正稿
2.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告诉我们( )A.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B.先享受权利,后履行义务C.权利必须行使,义务必须履行 D.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3)如何正确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居民们都各自站在了什么立场?
2.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②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有锻炼身体跳广场舞的权利,也需承担不扰民的义务。
有休息权利,但不能以高空抛物的行为行使权利。
选一选:以下哪些是法定义务?
公交车上让座
有秩序排队
承担义务,我践行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所学,请从学校、家庭、道路交通、电影院等任选一个场景,写一份主题为“承担义务,我践行”的倡议书。
抢劫者会承担什么性质的法律责任?
刑事违法行为
承担刑事责任
违反刑事法律
2.具体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
课堂小测试: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
2.具体法律责任
1.民法典第十三条规定,自然人从出生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由此可见( )①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②享受多少权利,就履行多少义务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④履行义务比享有权利更重要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视频:最美家庭
(1)这个五世同堂大家庭的优秀家风为什么能够一代一代的传承?
(2)百岁老人的晚年生活为什么如此幸福?
(3)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谈谈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小组讨论分享
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正是百岁老人这一辈人的言传身教,子女们享有充分的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才能健康成长,成家立业,良好的家风才得以一代一代传承。老人的付出也为年老时得到赡养扶助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相关知识。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明白行使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理解不深,容易在行使权利时忽视义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相关知识。
2.使学生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明白行使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行为。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相关知识,认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情况。
2.讨论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情景模拟法: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正确行使权利。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设计情景模拟活动,准备相关道具和材料。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图片内容分别为: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集会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的场景。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公民在行使权利时,是否需要注意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公民行使权利的情况。
提问:案例中的公民是如何行使权利的?他们在行使权利时是否遵守了法律规定?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活动。
每组设计一个情景,模拟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场景。
第八章--行驶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15版试题库及答案)
第八章行驶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一、单项选择题1.从基本内容来看,法律权利意味着人们可以依法()一定行为,可以依法要求他人作或不作一定行为。
A.作B.不作C.作或不作D.放弃2.一般说来,我们可以把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概括为结构上的相关关系、()、功能上的互补关系等三个方面。
A.数量上的等值关系B.数量上的不等值关系C.利益和负担的关系D.主动和被动的关系3.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确的说法有()。
A.完善市场经济秩序B.建立法治政府C.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D.提高各党派执政的水平4.()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根本保证。
A.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B.党的领导C.民主集中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5. 基本权利是指()规定的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受教育权等。
A. 宪法以及宪法性法律B.法律法规C.一般法律D.习俗6. 人身权利包括()、生命权和人格尊严权等。
A. 财产所有权B.人身自由权C. 继承权D. 休息权7. 法律义务与()相对应,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履行的对他人的责任。
A. 法律权力B. 法律权利C. 法律法规D. 宪法8.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
A. 相等B. 相对C. 相似D. 平等9. 我国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族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规定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A. 十七周岁B. 十八周岁C. 十九周岁D. 二十周岁10.()是选举权的延伸,是选民或代表机关对不称职的代表或者其他公职人员,在其任期届满前用投票的方式决定其是否继续任职或立即免职的权利。
A. 罢免权B. 民主管理权C. 言论自由D. 监督权11. 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时必须遵守()义务。
A. 不得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B.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其他公民C. 用言论侮辱、诽谤、诋毁其他公民的人格尊严D.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12. 某中学高二学生许强想竞选学校的学生会主席,但他的“威望”不及同学李辉,为了竞选成功,他道听途说,添油加醋地捏造事实在背后中伤、诋毁李辉。
201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二、法律义务
法律义务的特点:
2、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 一个国家的制度性质、历史传统和文化背 景、宗教信仰和安全形势等因素都影响法律 义务的设定。 如有些国家强制服兵役。
二、法律义务
法律义务的特点:
3、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
法律义务必须由具有法律职权的国家机关依照 法律程序设定,其他国家机关不得对公民违法设定 法律义务。
(一)法律权利及其特征 法律权利的特征:
3、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 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现,这是法律权利 区别于其他权利的根本所在。」
(一)法律权利及其特征 法律权利的特征:
4、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 地行使法律权利。 「国家机关行使权利不得任性,公民个人行 使权利也不得任性。」
一、政治权利与义务
(三)民主管理权利与义务
指公民根据宪法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 务、经济和文化事业以及社会事务的权利。 (主要通过选举和监督人大代表,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活动 等方式实现)
一、政治权利与义务
(四)监督权力与义务与义务
指公民根据宪法法律规定,监督国家机 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 (批评、建议、申诉、检举、控告是宪 法赋予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一 种监督权)
二、人身权利与义务
人身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 的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 格尊严权、住宅安全权、通信自由权等具体 权利。
二、人身权利与义务
(一)生命健康权利与义务
生命权是指维持生命存在的权力,是其 他各项权利的前提。(包括生命健康安全维 护权、防止生命危害发生权、改变生命危险 环境权等) 健康权是在公民享有生命权的前提下确 保自身肉体健全和精神健全、不受任何伤害 的权利。
宪法学第八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问题解析
宪法学第八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问题解析一、公民、人民、国民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
我国现行《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在我国,取得公民资格的条件只有一个,即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公民这个概念有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国家曾有过不同的含义。
随着历史的发展,公民的词义日趋一致,但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其使用情况也不尽相同。
在西方,如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公民和国民、人民是同义词,均指一国的全体成员,而且在宪法中常常是交错使用。
在我国,国民和公民的概念只是不同时期的提法,含义一致。
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曾使用了人民和国民两个概念。
1953年颁布了第一部选举法,我国在法律中首次使用了公民一词。
从此,我国宪法和法律在提到个人的法律地位时,就一直使用公民的概念,而未再使用国民的术语。
在我国公民和人民则是两个概念,其区别为:其一,范畴不同。
人民是个政治概念,是相对于敌人而言的。
划分人民的标准是随着革命性质和革命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标准。
我国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愿意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畴;在解放战争时期,凡是赞成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大敌人”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
现阶段,在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人民则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以及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而公民是个法律概念,是与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相对应的,它是依据法律来确定的。
在我国,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我国公民。
其二,范围不同。
人民的范围小,仅指国家的主人,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处于主人翁地位。
公民的范围大,指社会全体成员,即凡具有国籍的自然人,不论在政治上属于敌人还是属于人民,都是公民。
其三,后果不同。
宪法学第八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问题解析
宪法学第八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问题解析一、公民、人民、国民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
我国现行《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在我国,取得公民资格的条件只有一个,即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公民这个概念有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国家曾有过不同的含义。
随着历史的发展,公民的词义日趋一致,但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其使用情况也不尽相同。
在西方,如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公民和国民、人民是同义词,均指一国的全体成员,而且在宪法中常常是交错使用。
在我国,国民和公民的概念只是不同时期的提法,含义一致。
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曾使用了人民和国民两个概念。
1953年颁布了第一部选举法,我国在法律中首次使用了公民一词。
从此,我国宪法和法律在提到个人的法律地位时,就一直使用公民的概念,而未再使用国民的术语。
在我国公民和人民则是两个概念,其区别为:其一,范畴不同。
人民是个政治概念,是相对于敌人而言的。
划分人民的标准是随着革命性质和革命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标准。
我国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愿意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畴;在解放战争时期,凡是赞成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大敌人”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
现阶段,在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人民则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以及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而公民是个法律概念,是与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相对应的,它是依据法律来确定的。
在我国,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我国公民。
其二,范围不同。
人民的范围小,仅指国家的主人,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处于主人翁地位。
公民的范围大,指社会全体成员,即凡具有国籍的自然人,不论在政治上属于敌人还是属于人民,都是公民。
其三,后果不同。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规定、违约或者由于民法
规定所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民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 也可以是以人身、行为、人格等为责任承担内容的非财产 责任。 2.行政责任:因违反政法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责任。 3.刑事责任: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担的由国家司 法机关代表国家依法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特征:
1.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 约。 2.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 不同而存在差异。 3.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权利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 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4.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驶,不能不择手段地行驶法律权利。
法律义务的含义与特征及表现形式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相互依存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 2法律权利于法律义务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法律权利于法律义务的关系
• 3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具有复合性的关系,即一个 行为可以同时是权利行为和义务的行为。
公民的基本权利:
•1、政治权利 •2、人身权利 •3、财产权利 •4、社会经济权利 •5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
含义:
法律义务是指反映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社会责任, 是保障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人应该按照权利人要求从事一定行为或不行 为以满足权利人利益的法律手段。
特征: 1.法律义务是历史的。 2.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
3.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
4.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 表现形式:作为和不作为。
008第8章 权利和义务
原有权利受到侵害时产生的权利:诉权、恢复合法权益的 请求权等
– 第二性义务:违法行为发生后违法者所应负的责任: 返还非法获得财产的义务、赔偿对方损失的义务等等
四、行动权与消极义务、接受权与积极义务
– 行动权:选举权;劳动权; – 消极义务:不得作出侵犯行动权主体权利的义务
不得破坏选举的义务;不得侵犯公民劳动权;
普通权利——基本权利以外的权利。通常由宪法 以外的法律或法规规定。例如:缔结合同的权利、 抚养权、高等院校学生的接受高等教育权、专利 权人对自己的专利技术或产品的专有权。
– 问:公民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的权利,属于 基本权利还是普通权利?
二、一般权利和义务、特殊权利和义务(各自的 特点、内容)
二、权利和义务的定义
– 明确:法理学所研究的权利和义务是指法律权利和法 律义务 – (一)权利和义务的各种学说—主要阐释权利的本质
自读各种学说:资格说、主张说、自由说、利益说、法力 说、可能说、规范说(范围说)、选择说。体会权利本质 的多元性。 参考书目:陈云生《权利相对论》,夏勇《人权概念的起 源》,张文显《法哲学基本范畴研究》 教材作者对各种学说指出的不足:片面性,未揭示权利与 法律规范、法律关系、权利的价值、权利主体之间的关系。 正确认识上述批评:本质的揭示毕竟不同于概念,正如法 的本质不同于法的概念。
依法履行义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4)
课堂笔记
4.违反法定义务须承担的法律责任
(1)违反民事法律,应 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消除影响、 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2)违反行政法律,应 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
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 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3)违反刑事法律应依 法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要求做的 ——不做 法律禁止做的 ——做了
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制裁
3、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 施法律要求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实施了法律所 禁止的行为
违反法定义务
没有实施法律 要求做的行为
违法法定义务须担责
王某拒绝赡养父母,父母将王某告上法庭,
笔记:★3、如何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P55)
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 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 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看教材P55“归还拾物索要报酬该不该”,谈谈你的看法。
第三百一十四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 领取,或者送交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 第三百一十七条: 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 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 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
构的管理制度。
2015版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
一般主体、特定主体的权利
一般主体享受的权利: 全体公民普遍享有权利
特定主体享受的权利: 妇女、儿童、老人等特定群体专门享有
实体性权利、程序性权利
实体法所确认的权利, 民法、社会法、经济法、刑法·····
程序法所确认的权利, 诉讼、非诉讼程序法,上诉、辩护、
代理权
(三)法律权利与人权
人权是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受或应当享有的 基本权利。2004年,我国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 权”写入宪法。
❖ 人权在不同国家的评价标准不一样,要根据自己国 情和国家发展状况评价。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延迟退休······
二、法律义务
1、法律义务及其方式
法律义务,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作为或者不 作为的方式履行对他人的责任。
法律义务履行的两种方式: 一、作为,义务人实施积极的行为 二、不作为,义务人不得实施某种行为
出版自由
公民有权依法通 过公开发行的出版物, 如报纸、图书、音响 制品等,自由表达对 国家事务、经济和文 化事业、社会事务的 见解和看法。
出版自由,履行义务
❖ 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 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 ······ ❖ 宣传邪教、迷信的; ❖ 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 ······
人权是法律权利的内容和来源,法律权利是 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法律权利只有符合人权保 障的精神和要求,才有其正当、合理性;人权只 有上升为法律权利,才能得到有效的尊重和保障。
树立正确的人权观 p194
❖ 人权是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的统一。
❖ 人权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 生命权、自由权、婚姻权、安乐死权······
周某的辩护是否合理?他在行使权利的时候 违反了什么原则?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4. 参与法治建 设
参与法治建设是每个 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需要关注和支持 法治建设,提出建设 性的意见和建议,参 与相关的公共事务和 社会管理,为推进法 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 量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案例一:网络言论的规范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言论的自由度越来越高。但是,一些人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时,往 往忽视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给他人造成负面影响。例如,某网友在网络上散布不实信息 ,恶意攻击他人,引发社会不满和不良影响。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也损害了他 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在网络时代,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言论的规范,遵守 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不散布不实信息,不恶意攻击他人,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稳 定
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
1. 深化法治建设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深化法治建 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法 律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提高 司法公正性和效率。同时,我们 也需要加强法治文化的建设,提 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法律、遵守 法律的良好氛围
2. 适应社会发展
展望未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 们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 系。例如,随着人工智能、大数 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 加强相关领域的法律研究和规制 ,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 共利益
展望未来
4. 强化法律科技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 新技术来提高法律的实施效果和 公正性。例如,利用大数据和人 工智能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分 析案件和预测结果,提高司法效 率和公正性。同时,我们也可以 利用这些技术来加强法律宣传和 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 律素养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教案(精选五篇)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教案《依法行使权利》教案【核心素养】法制意识【教材分析】本课是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的第二框内容,本框内容承接第一框,在学生了解了公民基本权利包括什么之后,更加急需的就是要了解行使权利的正确方法。
本框通过行使权利有界限,以及维护权利守程序两部分内容,帮助学生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权利需要依法行使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公民基本权利所包含的内容之后,已初步树立起权利意识。
但是,对于权利应如何行使,以及当权利受到侵犯时,应该如何维护自身权利仍旧不甚了解。
本节课将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
在学习权利是有范围时,学生可能会觉得这一内容与上节课所学的政治自由、人身自由相冲突,教师需循循善诱,启发学生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课程标准】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
具体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宪法相关规定,结合“球迷过激行为”等案例,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及权利需要依法行使权利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
2、结合正确解决纠纷的案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
3、通过了解宪法相关规定,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增进热爱宪法的情感,自觉遵守宪法、自觉维护宪法尊严。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难点: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权利需要依法行使权利的道理。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如图漫画不文明养狗侵犯了邻居和其他居民哪些权利?你认为文明养狗应注意什么?提示: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1、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相互依存 2、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3、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具有二重性关系
4、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平等
一、政治权利与义务 二、人身权利与义务 三、财产权利与义务
四、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
五、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与义务
一、政治权利与义务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第八章
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二、我国宪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三、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一、法律权利 二、法律义务 三、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一、法律权利
1、法律权利及其特征 2、法律权利的分类
3、法律权利与人权
一、法律权利
1、法律权利及其特征
① 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的制约 ② 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 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③ 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 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④ 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二、依法救济权力
1、司法救济 2、行政救济
3、政治救济与社会救济
4、自力救济
三、尊重他人权利
1、尊重他人权利是公民权利意识的重要内容 2、尊重他人权利既是一项法律义务,也是一
项道德义务
3、不尊重他人权利,就会丧失自己的权利
四、依法履行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一、法律权利
2、法律权利的分类
① 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
② 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 利、文化权利 ③ 一般主体享有的权利和特定主体享有的权利 ④ 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
一、法律权利
3、法律权利与人权
人权与法律权利关系密切
二、法律义务
1、法律义务是历史的 2、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
3、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
2、休息权利与义务
3、社会保障权利与义务 4、物质帮助权利与义务
五、宗教信仰及文化 权利与义务
1、宗教信仰权利与义务
2、文化教育权利与义务
一、依法行使权力 二、依法救济权利 三、尊重他人权利
四、依法履行义务
一、依法行使权力
1、权利行使的目的
2、权利行使的限度
3、权利行使的方式 4、权利行使的程序
1、选举权利与义务
2、表达权利与义务
3、民主管理权利与义务 4、监督权利与义务
二、人身权利与义务
1、生命健康权利与义务
2、人身自由权利与义务
3、人格尊严权利与义务 4、住宅安全权利与义务 5、通信自由权利与义务
三、财产权利与义务
1、私有财产权利与义务 2、继承权利与义务
四、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
1、劳动权利与义务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5、依法纳税的义务
思考题
1. 如何理解法律权利和人权的关系?
2. 如何认识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
3.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有何特侵犯时如何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