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地理的基本概念精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庸之道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政治与礼仪文化的核心
宋人石介《中国论》谓:“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或曰中国,居 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之乎内外,所以限也。” 陆九渊《象山全集》中谓:“中国得天地中和之气,故礼仪之所在”。

3 政治意义上的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
地理:全世界或一个地区的山川、气候等自然环境及物
产、交通、居民点等社会经济因素的总的情况。
2.2 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 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学的学科结构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经济地理、文化地理、历史地理等 经济地理:
•2.3 文化地理学
指“尚中”文化模式的滥觞,指华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
《诗经》说:“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四夷交侵,中国微矣。”
2 文化观念上的“中国”
中央大国


“以中为尊”的正统理论,大一统国家的代表
早在上古时,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自认为居于天下之中央,故称中国, 而将周边地区称为四方或四夷。 《孟子》:“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
•3.2 《中国文化地理》的教学目的


了解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文化,把握整体特征
了解地域文化的差异,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 唤醒文物资源保护意识,利用、开发文化资源 发掘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维护民族团结统一
第二节“中国”的概念
1.在文史资料中的中国(地理名词) 2. 文化观念上的中国(文化名词) 3. 政治意义上的中国(政治名词) 4.“中国”的别称
1.2 中国文化的多元并举
黄河流域-小米文化区
中原区:磁山、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东部区: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辽河流域) 住屋:半穴居
长江流域——水稻文化区
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 长江中游:大溪文化(4400-3300 住屋:干栏式建筑
B.C.)
东南沿海:根茎作物区(闽粤及台湾西海岸地区)


通俗地讲,文化就是人们的生活方式。
1.2 文化的结构
物态文化层:由人类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构成,是人的物质生
产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整个文化大厦的基石;包括:建筑、园林、 服饰、饮食
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构的各种社会规范、典章
制度、社会组织构成
行为文化层:由人类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势构成,

“天下”就是“九州”,“九州”的涵义实际是代表当 时中国人视野中的天下九大地理单元。
•4.4 四海、神州、赤县

古时候,中国曾有“四海”之称,称国境以外为“海 外”,是因四境均有海水环绕而得名。 战国齐人邹衍,得到海外交通的启发,大胆提出了“大 九州”说。他认为《禹贡》九州和起来只能算一州,叫 “赤县神州”;同样大小的州共有9个,但不过是裨海 环绕的小九州;这样的小九州共9个,组成大九州,大 九州四周为大瀛洲所环绕。所以,“神州”之占天下八 十一分之一。
3 政治意义上的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
中华民国的简称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 of
China ,简称China(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英文全称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简称仍是China(中国)。
庙堂文化、市井文化、乡土文化,等

从生产方式视角看: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等 从生活视角看:茶文化、酒文化、食文化等
•1.4 文化的特征
总的特征:崇尚富裕的物质生活,追求真、善、美。
具体来看有如下基本特征:

创造性:文化是人类的创造,人们后天习得的


同一性:同质性所决定(人之初,性本善/性本恶)
4 中国的别称

华夏


中华
九州 四海、神州、赤县

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
•4.1 “华夏”
“华夏”释义

“华”为图腾名称,意为“花族”,以谷子和黍子开的小 花为图腾,“夏”为自称之语,意即“人” 华夏族团的形成:“夏”+“夷”+“苗蛮”
在国家形成的前夕,黄河与长江流域主要分布着三大集团: 黄河中游为华夏集团,黄河下游和江淮流域为东夷集团, 江汉流域及长江以南为苗蛮集团。
北疆文化区 内蒙古文化区
东北文 化区
黄土高原文 化区 燕赵 文化区
齐鲁文化区
南疆文化区
甘青文化区
中原文 化区 淮河流域文化区
青藏高原文化区 云贵高原 巴蜀文 文化区 化区
荆湘 文化 区
鄱 阳 文 化 区
吴越文化 区 闽台文化 区
西南少数民 岭南文化区 族文化亚区
3《中国文化地理》的研究对象
中国文化地理是指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wenku.baidu.com生态环境,

中国文明的起源及其地理背景
距今5000-4000年前后,是我国1万年来气候最好的时期。
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布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即是证明。
黄河流域气 候温暖湿润, 水网纵横交错, 土壤松软肥沃, 为文明的发展 提供了物质基 础,使其自然 成为中国文明 的摇篮。
华夏民族


•4.2 “中华”
地域概念——“中华”为“中国”与“华夏”之合称

魏晋文献最早出现“中华”一词,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 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
从华夏族到汉族:华夏族融合了藏缅族、吐火罗人、东夷、通古斯族、 西戎、苏美尔人、祝融氏、蚩尤后代、匈奴、鲜卑等。西汉时期,以 华夏族为基础产生了新的民族:汉族。汉代汉族是由华夏族与东夷族、 楚族融合而成的,也有部分羌族的血液。 从汉族到中华民族:秦汉时期,中原农业区的统一(汉民族)和北方 游牧区的统一(以匈奴为核心)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唐律名律疏议释义》曰:“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 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

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人类活动所创 造的文化在起源、传布方面与环境的关系的学科。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文化源地,文化扩散,

文化景观,文化生态,文化区域
中国地理分区

根据自然条件 和农业生产类 型的不同,我 国大致可划分 为四大区域: 北方地区、南 方地区、西北 地区、青藏地 区。

第三节 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 中华文明的起源
2 中国本土文化的形成
3 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
4.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程
1 中华文明的起源

人类的文化最早的是石器文化,到现在已有200~ 300万年 石器文化分为三个阶段: 旧石器文化:约200~300万年; 中石器文化:只有3000~4000年; 新石器文化:也只有4000~5000年;
共享性:文化在某一个群体中具有共享性 传承性:文化是建立在象征符号之上的,是可以传递的 民族性:同根同源所决定 地域性:地域差异性所决定 时代性:纵向变化所决定
1.5 中国语言系统中的“文化”


“文化”一词源于“文”和“化”的复合使用
:像身上的花纺纹的人形,似文身之人。
《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 :像一正一倒的人形,喻变化之义。
具有相似性,在发展过程中又相互影响和融合。
三皇传说(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有巢氏:构巢为屋,居栖大树
燧人氏:钻燧取火,煮食化腥
伏羲氏:结网捕鱼,驯养牲畜,仰视俯察、始作八卦。 神农氏:耒耜播种五谷,发明陶器,日中为市,尝百草、做五弦琴

代表远古社会生活演进三阶段(渔猎、畜牧、农耕), 约在考古学中所谓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早期阶段。

•4.5 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

古代印度、希腊、罗马等国人,尊称中国为Cina、Thin、 Sinae,许多发达国家几乎都用与之音近的名词来称呼 中国,中文译音为: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等。 这些可能都是“秦”字的外文对应。或以为从“丝绸” 的“丝”读音而来,或曰源于“瓷器(China),或曰 闽南话的“茶”。 “支那”,拉丁文作Cina,意大利文作Sina,法语作La Chine,英语、德语作China。日本自明治维新后称中国 为“支那”,为佛经中“思维”之意。
民族的概念


“华尊夷卑”的价值取向(文化类型的名称)

•4.3 “九州”

中国早期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周礼·职方》、《 尔雅·释地》所记载的“天下疆域”:“芒芒禹迹,化为 九州岛”。是以春秋战国之际为兰图,把当时的版图划 分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豫州、扬州、 荆州、梁州、雍州。各种书籍表述有所差异。

其后出现的中国文明,到现在已有4000年。 中国文化的起源 :距今约1万年至4000年前 ——新石器革命(8000B.C.起)
1.1 中国文化起源的本土色彩
关于中国文化起源的学说
一元说: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摇篮,而作为其核心地区的中原
则为中国文明的发祥地。
西来说:世界文明都源自于西亚,通过中亚古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多元说:中国文化的起源是多元并举的,各文化区相对独立,又
又可以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
3.1 中国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中国文化地理研究中国文化与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把中国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综合研究中国文化在中国这 一特殊地理环境中形成、发展、运动和区域分异的过程 及其规律性。
中国是它的研究范围,文化是它的研究对象,地理学是
它的研究方法。
代表:大坌坑文化;圆山文化;卑南文化等
中国版图上的新石器文化
1.3 中国文明的起源

“现今史学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 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 这种社会中,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以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 (宫殿和官署)、经济(手工业以外,又有商业)、文化(包 括宗教)各方面活动的中心。它们一般都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 利用文字做记载,并且知道冶炼金属。 商代的殷墟具有都市、文字和青铜器三个要素,是“一个灿烂 的中国文明。” 如此,中国文明至今只有3300年。 可是,有人推测在这以前中国文明还有一个更古的、更原始的 阶段,即一般所称的5000年的文明。
《说文解字》:“化,教行也”

“文”、“化”联用,《易》: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 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天文”,指天道,自然规律。 “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指人伦序列。
比 从 北 化
2 地理与地理学

地理的概念 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
•2.1 地理的概念
以礼俗、民俗、风俗的形态出现
观念(心态)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氤氲化育
出来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凝聚为文化的精神 内核
•1.3 文化的类型

从时间视角看:原始文化、古代文化、现代文化等 从空间视角看:世界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 大陆文化 、海洋文化、岛国文化;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

1689年,清朝康熙皇帝委派钦差大臣索额图同沙俄政府签订 《尼布楚条约》,时索额图的全衔是“中国大圣皇帝钦差分 界大臣议政大臣领侍卫大臣”。这是“中国”作为主权国家 专称正式用于外交事务的开始。

从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开始,“中国”一名以战败国的 身份多次登上过国际舞台。
中国文化地理
主讲:张 建 新
二零一六年三月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中国文化地理的基本概念 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的地理历史环境 中国文化分区 民族、宗教、信仰 语言、文学、艺术 饮食、服饰、建筑 中国地域文化综述
第一章 中国文化地理的概念
第一节
文化与文化地理
第二节“中国”的概念
第一节 文化与文化地理
1 文化的概念
2 地理与地理学
3《中国文化地理》的教学目的
1 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定义 文化的结构
文化的类型
文化的特征 中国语言系统中的“文化”
1.1 文化的定义

从广义上来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上来说,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 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广泛意义上的“文化“,即指人们有目的的活动方式及 其一切成果的总和。
1 文史资料中的 “中国”
指天子所居京师,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
《诗经· 民劳》注:“中国,京师也”
指“天下之中”的地域,指中原地区:
《史记· 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徙中国”
指诸夏所居的城与地区,指国内、内地:
《论语集解》:“夏,中国之人也”, 《史记· 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