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天大柴诚敬1516学时1
化工原理
目的
原理
设备
输送物料
机械能转换 管道和泵
传热 蒸发 蒸馏 膜分离 干燥
加热或冷却 利用温差传热 换热器
分离 溶剂 与溶 质
加热 使溶 剂汽 化
蒸发器
分离液相混合 各组分的挥发
物
度不同
塔器
分离混合物
固体或液体膜 过滤机、沉降器、膜
的截留
组件等等
固体去湿
加热 使湿 分汽
化
干燥器
萃取
分离不互溶液体 溶解度不同 萃取装置
[5] 食品发酵工业,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全国食品与发酵工业信 息中心主办,北京:北京百善印刷厂发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家 优秀技术期刊。
[6] 中国粮油学报,中国粮油学会主办,北京:《中国粮油学报》编辑 部出版,全国食品工业类中文核心期刊。
[7] Cereal Chemical [8]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9]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981000dyn
Example
1 atm(标准大气压)=1.033 kgf/cm2,将其换算 成SI单位
解:气体压力的SI单位:Pa(N/m2),工程单 位:kgf/cm2,所以,只要将kgf、cm分别换算成 N、m即可。
如:聚乙烯、化肥、制糖、味精、酒精、石油等生产过程 中都含有流体输送、蒸发、结晶、离心分离、干燥、蒸馏、 吸收等单元 操作,在石油、食品、制药、造纸等行业中 都要进行干燥、蒸馏等操作,尽管在不同行业中所处理的 物料不同,但所用的干燥、蒸馏等操作具有相同原理。
名称 流体输送
化工生产中常见的
单元操作( p2表0-1)
2005 3.陈敏恒主编, 化工原理,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 4.伍钦、邹华生、高桂田等主编,《化工原理实验》,华南理
化工原理(第二版)上册课后习题答案柴诚敬夏清主编
化工原理(上)-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柴诚敬主编大学课后习题解答之第一章 流体流动流体的重要性质1.某气柜的容积为6 000 m 3,若气柜内的表压力为5.5 kPa ,温度为40 ℃。
已知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为:H 2 40%、 N 2 20%、CO 32%、CO 2 7%、C H 4 1%,大气压力为 101.3 kPa ,试计算气柜满载时各组分的质量。
解:气柜满载时各气体的总摩尔数()mol 4.246245mol 313314.860000.10005.53.101t =⨯⨯⨯+==RT pV n 各组分的质量:kg 197kg 24.246245%40%4022H t H =⨯⨯=⨯=M n m kg 97.1378kg 284.246245%20%2022N t N =⨯⨯=⨯=M n mkg 36.2206kg 284.246245%32%32CO t CO =⨯⨯=⨯=M n m kg 44.758kg 444.246245%7%722CO t CO =⨯⨯=⨯=M n m kg 4.39kg 164.246245%1%144CH t CH =⨯⨯=⨯=M n m2.若将密度为830 kg/ m 3的油与密度为710 kg/ m 3的油各60 kg 混在一起,试求混合油的密度。
设混合油为理想溶液。
解: ()kg 120kg 606021t =+=+=m m m331221121t m 157.0m 7106083060=⎪⎪⎭⎫ ⎝⎛+=+=+=ρρm m V V V 33t t m m kg 33.764m kg 157.0120===V m ρ 流体静力学3.已知甲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85.3 kPa ,乙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101.33 kPa ,在甲地区的某真空设备上装有一个真空表,其读数为20 kPa 。
若改在乙地区操作,真空表的读数为多少才能维持该设备的的绝对压力与甲地区操作时相同? 解:(1)设备内绝对压力 绝压=大气压-真空度= ()kPa 3.65Pa 1020103.8533=⨯-⨯ (2)真空表读数真空度=大气压-绝压=()kPa 03.36Pa 103.651033.10133=⨯-⨯4.某储油罐中盛有密度为960 kg/m 3的重油(如附图所示),油面最高时离罐底9.5 m ,油面上方与大气相通。
化工原理天大下册第一部分
p p
总
BM
p /p
总
BM
1
NA
p /p p /p
总
BM
~
1
~ 总体流动影响
BM
N A J A 无总体流动
三、液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
1.等分子反方向扩散 参照气体中的等分子反方向扩散过程,可写出
NA
D
AB
z
( c A1 c A 2 )
z z 2 z1
D —组分A在溶剂B中的扩散系数,m2/s
N=NA+NB=NA
N A D dc A
AB
dz
yAN A D
dc A
AB
c c
A
dz
NA
总
整理得
NA D c
总 AB 总
dc A
c c A dz
二、气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
边界条件 (1) z = z1 cA = cA1 ( pA= pA1 ) (2) z = z2 c A= cA2 ( pA= pA2 )
c B 2 c B1 c ln
B2 B1
停滞组分 B 对数平均物 质的量浓度
c
x BM
x B 2 x B1 x ln
B2 B1
停滞组分 B 对数平均摩 尔分数
x
四、扩散系数
1.气体中的扩散系数 通常,扩散系数与系统的温度、压力、浓度以 及物质的性质有关。对于双组分气体混合物,组分 的扩散系数在低压下与浓度无关,只是温度及压力 的函数。气体扩散系数可从有关资料中查得,某些 双组分气体混合物的扩散系数列于附录一中。气体 中的扩散系数,其值一般在 1 10 4 ~ 1 10 5 m2/s 范 围内。
化工原理上册天津大学柴诚敬05-06学时
qm,s qv,s
8
二、平均流速
流速是空间位置的函数,我们称之为流体的 点速度。例如当流体流经一段管路时,由于流体 存在黏性,使得管截面上各点的速度不同。从而 由壁面至管中心建立起一个速度分布。在工程计 算时,通常采用平均速度来代替这一速度分布。
9
二、平均流速
平均速度
直径 流速 密度 黏度
Re
du
反映流体流动状态的量纲为一数群。
18
二、雷诺数(Reynolds number)
对于流体在直管内的流动:
当Re≤2000时属于层流;
当Re>4000时属湍流;
当Re=2000~4000之间时,属不稳定的过渡流。 工程上Re>3000时按照湍流处理
19
三、当量直径的概念
30
图1-12 流动系统的总能量衡算 1-换热器; 2-流体输送机械
31
一、流动系统的总能量衡算方程
推导思路: 总能量 衡算 机械能 衡算 不可压缩流体 机械能衡算
32
一、流动系统的总能量衡算方程
则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表述为
流出能量速率-流入能量速率=
从外界的吸热速率+作功机械对流体作功速率
33
一、流动系统的总能量衡算方程
假设流动为稳态过程,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
pdv U Qe
v2
1kg流体在截面1-1与2-2之间所获得的总热量
v1
Qe hf Qe
因此
U Qe h f pdv
v1
v2
克服流动阻 力而消耗的 机械能
(1-35)
44
二、流动系统的机械能衡算方程
将式1-35代入式1-33,可得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柴诚敬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柴诚敬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如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与传热等;2. 学会运用化学工程的基本原理分析典型化工过程中的现象与问题;3. 掌握化工流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流程分析与优化。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工过程中的计算问题,如物料平衡、能量平衡等;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图表、模拟等方法对化工过程进行研究和评价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习积极性;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化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及责任感;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化工原理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化工原理知识,为未来从事化工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化工流体力学基础: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阻力与流动形态等;参考教材第二章:流体力学基础。
2. 热力学原理及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以及理想气体、实际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参考教材第三章:热力学原理及其在化工中的应用。
3. 传质与传热过程:质量传递、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应的传递速率计算;参考教材第四章:传质与传热。
4. 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介绍化工过程模拟的基本方法,如流程模拟、动态模拟等,以及优化策略;参考教材第五章: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
5. 典型化工单元操作:分析各类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及设备选型,如反应器、塔器、换热器等;参考教材第六章:典型化工单元操作。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化工流体力学基础;第二周:热力学原理及应用;第三周:传质与传热过程;第四周: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第五周:典型化工单元操作。
化工原理下册天津大学柴诚敬01-02学时演示教学
平均摩尔质量
cA
A
MA
2020/9/29
二、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
1.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定义式
wA
mA m
混合物的总质量分数
N
wi 1
i1
2020/9/29
二、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
2.摩尔分数 摩尔分数定义式
xA
nA n
液相
yA
nA n
气相
混合物的总摩尔分数
N
xi 1
i 1
2020/9/29
何意义? 作业题: 1、2
2020/9/29
2020/9/29
网络课程辅助教学
《化工原理及实验》网络课程 网址:202.113.179.181
2020/9/29
网络课程辅助教学
网络课程站点
《化工原理及实验》网络课程
虚 演图 动 作 思 讨 网 教 附
拟
示片
画
业
考 题
论 与
上
师
件
课 实汇 汇 汇 汇 答 自 主 下
堂 验总 总 总 总 疑 测 页 载
2020/9/29
蒸馏 (精馏)
三、传质分离方法
(3)液液传质过程
液液传质过程是指 物质在两个不互溶的液 相间的转移,它主要包 括液体的萃取等单元操 作过程 。
2020/9/29
萃取
三、传质分离方法
(4)液固传质过程 液固传质过程是指物质在液、固两相间的转移,
它主要包括结晶(或溶解)、液体吸附(或脱附)、 浸取等单元操作过程。
wA 1 wA
2020/9/29
wA
XA 1 X
A
三、质量比与摩尔比
2.摩尔比
化工原理天大柴诚敬
第一章流体流动1.4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概述流体动力学流体动力学主要研究流体流动过程中流速、压力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研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守恒原理(包括及)进行质量、能量及动量衡算,获得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
作衡算时,需要预先指定衡算的空间范围,称之为 ,而包围此控制体的封闭边界称为控制面。
第一章流体流动1.4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1・4.1总质量衡算-连续性方程131-11管路系统的总质量衡算如图1・11所示,选择一段管路或容器作为所研究的控制体,该控制体的控制面为管或容器的内壁面、截面1・1与2・2组成的封闭表面。
管路系统的总质量衡算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可得_ dM £2,2 q加,1 +」门au=0(1-28)对于定态流动,dM/d0 = O则%,1 = %,2PyLlyAy —(1-29)推广到管路上任意截面q m-QM/i = P2U2^2~........ - puA二常数(1-30) 枉定态流动系统中,流体流经各截面时的质量流量恒定。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p=常数,则为q v s = u x A x—U2^2= .... —必=常数” -31)冇页压缩性流体流经各截面时的体积流量也不变.流速u与管截面积成反比,截面积越小,流速越大;反之, 截面积越大,流速越小。
此规律与管路的布畫形式及管路上是否有管件、阀则可变形为:(1-31 a)不可压缩流体征圆形管道申,任意截面的对于圆形管道u {%2g 加———... —puA.—吊不可压缩流体Qv.s—LI | iA | ― Lt 2 ^~2 ~—nA二常数—二(牛)2管内定态流动的连续性方程%2 ]注意:以上各式的适用条件例10、例11 (P26)例如附图所示,管路由一段^39 X4mm的管1、一段4 108 X 4mm的管2和两段© 57 XS.&nm 的分支管3a^3b连接而成。
若水以9X10 3JTL/S的体积流量流动,且在两段分支管內的流量相等,试求水在各段管內的速度。
化工原理天大柴诚敬
]
[
kg
m/ m2
s2
]
[
kg m / m2 s
s
]
动量 面积 时间
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动量,称为动量通量
(momentum flux)
[ux
]
[kg
/
m3
m
/
s]
[
kg
m m3
/
s
]
动量 体积
单位体积具有的动量,称为动量浓度
45
层流—分子动量传递
d (ux )
dy
为动量浓度梯度
[ ] [ ] [ kg m3 ] [ m2 ] m s kg s
14
一、流动系统的总能量衡算方程
衡算范围: 1-1′、2-2′截面以及 管内壁所围成的空间
基准水平面: 0-0′水平面
图1-12 流动系统的总能量衡算 1-换热器; 2-流体输送机械
15
一、流动系统的总能量衡算方程
推导思路:
总能量 衡算
机械能 衡算
不可压缩流体 机械能衡算
16
一、流动系统的总能量衡算方程
48
一、湍流的特点与表征
湍流的特点 1、质点的脉动 2、湍流的流动阻力远远大于层流 3、由于质点的高频脉动与混合,使得在与流 动垂直的方向上流体的速度分布较层流均匀。
49
一、湍流的特点与表征
图1-14 圆管中流体的速度分布
50
一、湍流的特点与表征
1.时均量与脉动量
图1-15 湍流中的速度脉动
51
qmu22
p2qV ,2
上式经整理,可得
21
一、流动系统的总能量衡算方程
U
gz
u2 2
化工原理天大柴诚敬学时
第—草流体输送机械O 、通过本章学习,拿握化工中常用流体输送机械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特性,能够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流体特性,合理地选择和正确操作流体输送机械,并使之在高效下安全可靠运行。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2. 1概述2.1.1流体输送机械的作用管路对流体输送机械的能量要求由伯努利方程计算。
对于液体,采用以单位重量(1N)流体为基准的伯努利方程式+眷等 + 輕J/" —(2-1)K =立+也Pg7T2dA g心z+誉等+沪方程对于通风机的气体输送系统,在风机进出口截面间采用以单位体积(1m3)为基准的伯努利方程式,乩=Q£AZ+A D +卫-Q + Q 好G ・l/m3HVPa(2-6)流体输送机械除满足工艺上对流量和压头(对气体为风压与风量)两项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外, 还应满足如下要求:①结构简单,重量轻,投资费用低。
②运行可靠,操作效率高,日常操作费用低。
③能适应被输送流体的特性,如黏度、可燃性、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2. 1概述2.1.1流体输送机械的作用2. 1.2流体输送机械的分类r输送液体泵按输送流体J的状态分类1 C通风机I输送气体鼓风机I压缩机动力式(叶轮式)按工作原理分类Y容积式(正位移式)流体作用式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2. 2离心泵2. 2. 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液体输送机械。
其突出是结构简单、体积小、流量均匀、调节控制方便、故障少、寿命长、适用范围广(包括流量、压头和介质性质)、购置费和操作费用均较低。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122-1离心泵装置简图g :斗r F离心泵的工作原理077//////////离心泵的叶轮吸液方式单吸式双吸式平衡图2-3离心泵的吸液方式图2-4泵壳和导轮泵轴与泵壳之间的密封称为轴封,其作用 是防止泵内高压液体从间隙漏出,或避免外界 空气进入泵内。
常用的轴封装置有填料密封和 机械密封两大类。
化工原理(上)课后习题解答-天大柴诚敬主编 (1).
m 3049.0ft 1=
((s m
kg
10
356.1h ft
lb
12
3
2
⋅⨯=⋅- (见1
α量纲为一,不必换算
s Pa 10
1cp 13
⋅⨯=-
13lb
ft =13
3lb 1kg 3.2803ft ft 2.2046lb 1m ⎛⎫⎛⎫⎛⎫
真空度=大气压-绝压=(kPa 03.36Pa 103.651033.10133=⨯-⨯
4.某储油罐中盛有密度为960 kg/m 3
的重油(如附图所示,油面最高时离罐底9.5 m ,油面上方与大气相通。在罐侧壁的下部有一直径为760 mm的孔,其中心距罐底1000 mm ,孔盖用14 mm的钢制螺钉紧固。若螺钉材料的工作压力为39.5×106 Pa ,问至少需要几个螺钉(大气压力为101.3×103 Pa ?
⎪ ⎪ ⎪⎝⎭⎝⎭⎝⎭
=16.01 kg/m 2 (2将原符号加上“′”以代表新单位的符号,导出原符号的“数字”表达式。下面以H E为例:
m ft E
E H H '=则E
E
E
E 2803.3m
ft
2803.3ft
m ft
m H H H H '=⨯
'='=同理(G G G '=⨯'=-5.73710356.13
大学课后习题解答之
化工原理(上-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柴诚敬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部分重点章节绪论
1.从基本单位换算入手,将下列物理量的单位换算为SI单位。(1水的黏度μ=0.00856 g/(cm·s (2密度ρ=138.6 kgf ·s 2/m 4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Chemical Industry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编号:0610041/0610042周学时:4学时总学时:132学时学分:9学分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学生预备知识:物理化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高等数学课程教材:夏清、陈常贵主编,《化工原理》上、下册、第一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7月。
参考书目:1.《化工原理》(上、下)(第一版),柴诚敬等,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2.《化工原理》,杨祖荣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化工原理》(第二版),钟秦等,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4.《化工原理》(第三版),管国锋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5.《化工原理》(上、下)(第一版),钟理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6.《化工原理》(上、下)(第一版),大连理工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7.《过程原理与装备》(第一版),潘家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制定时间:2011.9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类及相近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作用。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用自然科学原理考察、解释和处理化工生产中流体流动过程、工业传热过程、吸收、精馏、干燥等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及其计算(包括选型)方法,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有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工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所以在讲授过程中应突出其特点,加强学生工程观念,严谨,科学,细致,周密的思维形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的训练,注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形式,培养学习兴趣。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化工原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单元操作的概念和“三传理论”。
2、熟悉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的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2.1 概述 2.1.1 流体输送机械的作用 2.1.2 流体输送机械的分类
7
流体输送机械的分类
按输送流体 的状态分类
输送液体 输送气体
泵
通风机 鼓风机 压缩机 真空泵
8
流体输送机械的分类
按工作原理分类
动力式(叶轮式) 容积式(正位移式) 流体作用式
9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3. 离心泵的轴封装置 泵轴与泵壳之间的密封称为轴封,其作用
是防止泵内高压液体从间隙漏出,或避免外界 空气进入泵内。常用的轴封装置有填料密封和 机械密封两大类。后者适用于要求密封较高的 场合,如酸、碱、易燃、易爆及有毒液体的输 送。
16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2.2 离心泵 2.2.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2.2.2 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
21
三.离心泵理论压头影响因素分析
(1)叶轮转速和直径
HT
u22 g
u2ctg 2 g D2b2
qT
u2
D2n
60
直径D2
转速n
HT
22
三.离心泵理论压头影响因素分析
(2)叶片的几何形状
图2-6 叶片形状及出口速度三角形
23
三.离心泵理论压头影响因素分析
HT
u22 g
u2ctg 2 g D2b2
31
抓安全宁流千滴汗,保生产不洒一滴 血。20.11.1020.11.10Tuesday, November 10, 2020
只有不完美的产品,没有不挑剔的客 户。08: 31:5508:31:5508:3111/10/2020 8:31:55 AM
品质是做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20.11.1008:31: 5508:31Nov-2010-Nov-20
位风压 (一般可忽略
)
静风压
动风压
5
二.管路系统对输送机械的其它 性能要求
流体输送机械除满足工艺上对流量和压头(对 气体为风压与风量)两项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外, 还应满足如下要求: ①结构简单,重量轻,投资费用低。 ②运行可靠,操作效率高,日常操作费用低。 ③能适应被输送流体的特性,如黏度、可燃性、 毒性、腐蚀性、爆炸性、含固体杂质等。
8 2d
4
g
方程
He
Z
p
g
u 2 2g
Hf
变为 He K Bqe2 管路特性方程
4
一、管路系统对流体输送机械的 能量要求─管路特性方程
对于通风机的气体输送系统,在风机进出口截 面间采用以单位体积(1m3)为基准的伯努利方 程式,
HT
gZ
p
u 2 2
gH f
J/m3或Pa
(2-6)
qT
后弯叶片 2 <90°
ctg 2 >0
径向叶片 2 =90°
ctg 2 =0
前弯叶片 2 >90°
ctg 2 <0
< H T
u
2 2
g
= H T
u
2 2
g
> H T
u
2 2
g
24
三.离心泵理论压头影响因素分析
对后弯叶片,静压头的提高大于动压头的提 高,其净结果是获得较高的有效压头。为获得较 高的能量利用率,提高离心泵的经济指标,应采 用后弯叶片。
二.离心泵基本方程的表达式
HT
u22 u12 2g
12 22
2g
c22 c12 2g
离心泵基本方程式
表明离心泵的静压头由液体作旋转运动的圆周速度 和径向的相对速度转换而获得。
20
二.离心泵基本方程的表达式
简化为: HT
u22 g
u2ctg 2 g D2b2
q T
HT A BqT
离心泵基本方程式
17
一.液体质点在叶轮中的流动
1、简化假设 (1) 叶轮为具有无限薄、无限多叶片的理想叶轮, 流体质点将完全沿着叶片表面而流动,流体无旋 涡、无冲击损失; (2) 被输送的是理想液体,液体在叶轮内流动不 存在流动阻力; (3) 泵内为定态流动过程。
18
一.液体质点在叶轮中的流动
2、速度三角形
图2-5 液体在离心泵中流动的速度三角19 形
排出 口 叶 轮
泵 壳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07
泵 轴
吸入口
12
二.离心泵的基本结构
1.离心泵的叶轮 闭式 半闭式 开式
图2-2离心泵的叶轮
13
二.离心泵的基本结构
吸液方式 单吸式 双吸式
平衡 孔
图2-3 离心泵的吸液方式
14
二.离心泵的基本结构
2.离心泵的泵壳和导轮
导轮
图2-4 泵壳和导轮
15
二.离心泵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学习目的 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化工中常用流体输送机 械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特性,能够根据 生产工艺要求和流体特性,合理地选择和正确操 作流体输送机械,并使之在高效下安全可靠运行。
1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2.1 概述 2.1.1 流体输送机械的作用
2
一、管路系统对流体输送机械的 能量要求─管路特性方程
25
三.离心泵理论压头影响因素分析
(3)理论流量
HT A BqT
对于后弯叶片,B>0,HT∞随qT的增加而降低。
26
三.离心泵理论压头影响因素分析
图2-7 HT∞与qT的关系曲线
27
三.离心泵理论压头影响因素分析
(4)液体密度 离心泵的理论压头与液体密度无关。 但是,在同一压头下,离心泵进出口的压力差 却与液体密度成正比。
管路对流体输送机械的能量要求由伯努利方程 计算。对于液体,采用以单位重量(1N)流体 为基准的伯努利方程式
He
Z
p
g
u 2 2g
Hf
J/N or m (2-1)
Hf
l
d
le
u2 2g
(2-3)
3
一、管路系统对流体输送机械的 能量要求─管Leabharlann 特性方程令K Z p
g
l B d
le
28
四.离心泵实际压头、流量关系 曲线的实验测定
H Aa Gq2
(2-17)
离心泵特性方程式
实际的流量压头关系由实验测定。
29
四.离心泵实际压头、流量关系 曲线的实验测定
图2-8 离心泵的HT∞~qT、H~q关系曲线 30
练习题目
思考题 1. 离心泵的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工作原理是 什么? 2. 什么是气缚?如何防止? 3. 叶片形状与离心泵理论压头之间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要采用后弯叶片? 4. 为提高离心泵的静压能,能采取哪些措施? 作业题: 1
2.2 离心泵 2.2.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10
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是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液体 输送机械。其突出特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 流量均匀、调节控制方便、故障少、寿命长、 适用范围广(包括流量、压头和介质性质)、 购置费和操作费用均较低。
11
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图2-1 离心泵装置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