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运动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冠心病心脏康复专家共识

冠心病心脏康复专家共识

普通在出院后1-6个月进行。PCI、CABG后常规2-5周
进行。与第1期康复不一样, 除了患者评定、患者教育、
日常活动指导、心理支持外, 这期康复计划增加了每七天
3-5次心电和血压监护下中等强度运动, 包含有氧运动、
阻抗运动及柔韧性训练等。每次连续30-90 min, 共3个月
左右。
推荐运动康复次数为36次, 不低于25次。因当前我国
冠心病康复二级预防 中国共识
冠心病心脏康复专家共识
第1页
冠心病康复详细内容包含:
1. 生活方式改变: 主要包含指导患者戒烟、合理饮食、科学运动以及睡眠管理。 2. 双心健康: 重视患者心脏功效康复和心理健康恢复。 3. 循证用药: 冠心病康复必须建立在药品治疗基础上,所以依据指南循证规范用药
(5)、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6)、急性非心原性疾病, 如感染、肾功效衰竭、甲状腺功效亢进
(7)、运动系统功效障碍, 影响测试进行 (8)、患者不能配合
第12页
相对禁忌证:
1.
2. 1.左主干狭窄或类似情况; 3. 2.重度狭窄性瓣膜病; 4. 3.电解质异常; 5. 4.心动过速或过缓; 6. 5.心房颤动且心室率未控制; 7. 6.未控制高血压[收缩压>160mm Hg和(或)舒张压>100
即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功效Ⅳ级, 未控制严重心律失常, 未控制高
血压[静息收缩压> 16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静息舒张压
> 100 mm Hg]。
2. 患者评定
综合患者既往史、此次发病情况、冠心病危险原因、日常生活方
式和运动习惯以及常规辅助检验, 如心肌损伤标志物、超声心动图(
来不利影响(如运动耐量减退、低血容量、血栓栓塞性并

《冠心病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冠心病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冠心病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解读心脏康复在中国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概念。

虽然中国的心脏康复已经开展近20年,但对很多心血管医生而言,心脏康复是遥远的、神秘的、高高在上的。

实际上,国际心脏康复体系发展已有百年历史,并且经历了由被否定、质疑到普遍接受的过程。

今日,心脏康复已然成为一个非常具体细化的系统科学,一项蓬勃发展的学科,发达国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得益于冠心病康复/二级预防。

荟萃分析显示,以运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可使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率下降15%~28%,心源性死亡率下降26%~31%,猝死降低37%。

同时,其通过生活方式改善,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降低急性缺血性冠状动脉(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和住院率。

循证药物时代的到来和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使冠心病的治疗结局得到了极大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已呈现下降趋势。

但在我国,导致冠心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患病率尚未得到控制,使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仍在不断攀升。

面对众多的心血管病急性发病患者,目前我们重点关注其发病后的抢救与治疗,对于发病前的预防以及发病后的康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大量发病后患者得不到进一步的医学指导,从而反复发病、反复住院,医疗开支不堪重负。

因此,开展心脏康复/二级预防在中国非常迫切。

目前我国心脏康复几乎处于空白阶段,全国90%以上的心血管科没有开展心脏康复工作。

为了促进我国心脏康复工作的开展,提高心血管预防水平,改善我国心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相关领域专家共同讨论并撰写了《冠心病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本文就“共识”内容给予一定的解读。

1 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密不可分心脏康复的定义为通过多方面、多学科合作,采取综合干预手段,包括药物、运动、营养、心理和社会支持,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帮助患者培养并保持健康的行为,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延缓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降低再发心血管事件和心血管死亡风险。

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完整版

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完整版

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完整版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完整版一、前言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高龄老年冠心病成为心血管领域的热点话题。

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具有独特的生理和病理特点,诊治过程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

为了更好地指导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治,中国专家们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制定了《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完整版》。

二、关键词1、高龄老年2、冠心病3、诊断4、治疗5、中国专家共识三、正文1、引言高龄老年冠心病是指年龄在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患上的冠心病。

随着寿命的延长,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2、高龄老年冠心病的生理和病理特点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具有以下生理和病理特点:血管内皮功能减退、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快、冠状动脉收缩张力增加、心肌纤维化、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等。

3、诊断高龄老年冠心病的症状不典型,如胸闷、气短、心悸等,常常被误认为是自然老化现象。

因此,临床医生应该重视高龄老年人的主诉,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CT等影像学手段,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4、治疗高龄老年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是基础,包括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拮抗剂、ACEI/ARB类药物等,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选择,如病情较轻者可选择介入治疗,病情较重者应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此外,应重视高龄老年人的多重用药问题,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反应。

同时,应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5、中国专家共识的意义和影响《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完整版》的制定和发布,对于规范高龄老年冠心病的治疗、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该共识将为临床医生提供实用的操作指南,也将为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首先,共识指出高龄老年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心电图以及实验室检查等。

需要特别关注与高龄老年人相关的生活方式、合并疾病和抗血小板治疗等因素,以进行全面的评估。

其次,共识明确了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原则。

对于稳定型冠心病,建议采用单一或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药物等。

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应首选PCI或溶栓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此外,共识还对高龄老年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进行了详细的规范。

对于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应根据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和病变部位选择最佳的介入治疗策略。

共识明确指出,在选择支架植入时应尽量使用药物洗脱支架,并注意术后抗血小板治疗。

此外,共识还针对高龄老年冠心病的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心律失常治疗和康复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指导和建议。

其中,共识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治疗建议,如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高龄冠心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

最后,共识还关注了高龄老年冠心病的心脏康复问题。

共识指出,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逐步增加运动和适当的锻炼,以改善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以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为指导,对于高龄老年冠心病的诊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对于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可以根据该共识的指导原则,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以期为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提供更专业、更有效的医疗护理。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运动康复分级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运动康复分级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各级医疗机构运动康复实施原则
✓低危的CCS患者在二级及以上医院进行心脏康复评估,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 (包括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在医学监护(包括血压、血氧、心电、呼吸和 症状等)下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患者能耐受运动训练且运动安全可控时建议 转诊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者通过远程医学指导患者在家庭进行康复训练。
附件3:计算1RM方法及抗阻训练负荷确定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运动康复 分级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天津中研附院 Dr. HAN
背景
CCS心脏康复概述
CCS定义
✓CCS是一种动态变化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过程,其临床类型包括: (1)疑似冠心病,伴稳定型心绞痛症状和(或)呼吸困难; (2)新发心力衰竭或左心室功能不全,可能为冠心病; (3)ACS或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后<1年,无症状或症状稳定; (4)初诊或血运重建后>1年; (5)怀疑血管痉挛或微血管病变导致的心绞痛; (6)筛查时发现的无症状冠心病患者。不同类型CCS患者通过维持健康的生
✓临床医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应通过定期随访持续动态观察CCS患者的 运动耐受性,并依据心肺运动试验等评估结果判断运动耐力变化,为CCS患 者制订个体化运动康复方案,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
随访
不同类型CCS患者运动康复随访时间节点与项目建议
附件1:Duke活动状态指数(DASI)
附件2:自我感觉劳累程度评分
活方式、药物治疗和血运重建等可促进病情稳定或症状好转,减少急性 冠状动脉事件再次发生,控制远期心血管病风险,改善预后。
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是指应用药物、运动、营养、精神心理及生活方式干预各种心脏疾 病的综合性医疗措施,可降低心血管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
✓其措施包括医学评估、运动处方、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健康教育、生活方 式指导等,为患者在急性期、稳定期以及整个生命过程中提供生理-心理-社 会综合医学干预。

稳定性冠心病康复治疗与护理实践中国专家共识2024

稳定性冠心病康复治疗与护理实践中国专家共识2024

稳定性冠心病康复治疗与护理实践中国专家共识2024摘要以运动康复治疗为核心的心脏康复对稳定性冠心病疗效确切,目前已被国内外权威指南推荐,在临床实践中正逐渐推广和普及。

近年来国内外稳定性冠心病康复治疗技术规范和护理实践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康复师护理联盟组织相关专家撰写本共识,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稳定性冠心病康复治疗和护理实践的快速规范发展。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s,CVD)患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1]。

研究显示,心脏康复(cardiacrehabilitation,CR同有效降低急性缺血性冠状动脉(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和再住院率,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年内猝死风险降低45%,全因病死率降低8%~37%,心血管病死率降低7%~38%[2];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指出基于运动的康复治疗与心血管疾病全因病死率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运动康复可使不良事件减少20%~30%[3]z有效改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再住院率、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CR 已被中华医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ESC等多个权威学会纳入临床指南,推荐应用于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康复(A类证据/1级推荐)[4,5]。

稳定性冠心病(stablecoronaryarterydisease z SCAD)包括慢性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后稳定的病程阶段,是冠心病康复治疗和护理实践的重要阶段[6]。

本共识对稳定性冠心病在心脏康复评估、运动危险分层、运动处方、物理治疗与护理实践等核心环节明确流程和方法要点,通过康复团队合作,致力于推动稳定性冠心病在住院期、门诊康复和家庭康复过程中,高质量实施康复治疗和护理,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理及心理健康状态,同时强调SCAD的预防工作,有效控制危险因素,为临床医生、康复治疗师及护理人员提供实践操作的重要理论依据。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05
治疗方案及策略选择
药物治疗原则与具体药物应用
药物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病情及临床类型,选择适当的药物,以改善冠状 动脉微血管功能、缓解症状、预防心血管事件为主要目标 。
常用药物
包括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 ACEI/ARB等,可单独或联合使用,以控制心绞痛发作、 降低心肌耗氧量、保护心功能。
患者依从性不佳
由于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患者依从性成为影响治疗效果 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患者依从性是当前面临的挑战之一。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
随着基础医学的不断发展,未来将对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 更深入的研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 供更有力的依据。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合理的饮食,减少高脂、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重。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血管相关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微血管病 变。
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供血、抗凝抗栓等药物治疗方案。患者应 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合理膳食
建议患者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增 加蔬菜、水果及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保持营养均衡。
规律运动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 动方案,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 运动,以提高心肺功能。
戒烟限酒
强调戒烟的重要性,并限制酒精摄入 ,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心理调适
引导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 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

08
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

稳定型心绞痛运动康复中国专家共识2023要点

稳定型心绞痛运动康复中国专家共识2023要点

稳定型心绞痛运动康复中国专家共识2023要点概述稳定型心绞痛是常见的冠心病临床类型,在规范的药物及血运重建基础上,运动康复被证实能够减轻或控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并改善患者的预后,已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为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规范、合理进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运动康复,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肺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根据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撰写该专家共识,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运动康复的临床研究证据、危险分层评估、运动处方的制订与实施、注意事项等进行全面阐述。

稳定型心绞痛的康复评估与危险分层一般评估所有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实施运动计划前都需评估,并排除不稳定型心绞痛。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症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心血管病史及其他疾病史;体格检查,重点检查心肺和肌肉骨骼系统;最近的心血管检查结果,包括血液生化检查、心电图、冠脉CT和(或)冠脉造影、超声心动图检查、运动负荷试验、血运重建效果、起搏器或置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效果;目前服用的药物,包括剂量、服用方法和不良反应;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是否达标;日常饮食情况和运动习惯、精神心理与睡眠等。

严重程度评估对于CCS心绞痛分级Ⅰ~Ⅱ级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结合冠脉CT血管成像或冠脉造影情况,在规范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推荐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估并进行危险分层,制订个体化运动处方;对于CCS心绞痛分级Ⅲ~Ⅳ级的患者,应首先进行包括循证药物治疗(控制静息心率达标)在内的综合干预将CCS分级降至≤Ⅱ级,结合CCTA或冠脉造影情况,可推荐CPET评估并进行危险分层,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

稳定型心绞痛的运动康复危险分层危险分层将有助于运动处方的个体化制订并指导运动康复时对患者进行医学监护。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运动负荷试验的结果,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见下表:稳定型心绞痛运动处方的制定运动处方1. 运动频率与时间:建议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运动频率为3~5次/周,运动形式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平衡运动、柔韧运动等。

冠心病患者参与运动康复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患者参与运动康复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患者参与运动康复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摘要:实际上,运动康复作为冠心病患者恢复健康、减少并发症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患者认知不准确,导致参与率整体较低,且没有服从性和依赖性。

本文对运动康复在冠心病患者参与过程中的整体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以及总结,从而明确当前影响冠心病患者的且与运动康复相关的主要因素,为日后关于冠心病患者通过运动康复恢复健康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冠心病患者;运动康复;参与度1 冠心病患者参与运动康复的整体现状分析目前,通过运动康复这一方式进而帮助冠心病患者恢复健康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达成了共识,同时运动康复对于冠心病患者恢复健康,已经被国外各大心肺康复协会等组织认可。

由此,我国也由此颁布了相关的文献,形成了专家共识。

虽然运动康复能够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带来积极的作用,但是,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冠心病患者通过运动康复这一方式整体参与率较低。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仅有55%左右的地区开展了关于心脏康复的项目,而且不在不同地区开展的项目整体差异较大,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冠心病患者。

通过2018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的相关调查表示,在我国,仅有22%的医院开展了与冠心病患者治疗的心脏康复项目,而开展了心脏康复评估的医院仅有7%。

2 影响冠心病患者参与运动康复的主要因素2.1 社会因素有关冠心病患者参与运动康复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相关人员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及个人经济条件等。

我国学者通过研究统计了200名冠心病患者运动康复的参与率,通过调查发现,通过运动康复缓解冠心病患者整体病情的参与程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呈现下降的趋势。

同时,也有其他学者通过大量的实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冠心病患者参与运动康复的依从性比男性冠心病患者低,这可能是由于女性患者在家庭地位中普遍偏低,在家庭中经常扮演家庭主妇的角色,个人认知水平较低,从而忽略了运动康复治疗的手段。

稳定性冠心病康复治疗与护理实践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稳定性冠心病康复治疗与护理实践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减少食盐和含盐高的调味品摄入,有助于 控制血压和预防水肿。
生活方式改善建议
戒烟限酒
劝导患者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限制饮酒量,避免过量饮酒对心 脏的损害。
适量运动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力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如散步、慢跑 、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促进血液循环。
保持心理平衡
关注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 等不良情绪。
05 实施路径与政策支持建议
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模式
组建心脏康复团队
包括心血管内科医师、心脏康复医师、心脏康复护士、营 养师、心理治疗师、运动治疗师等多学科专业人员,共同 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服务。
建立协作机制
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制定协作流程和沟通机制, 确保患者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有效沟通。
药物治疗选择原则及副作用管理
药物治疗选择原则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应遵循个体化、精准化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 病情和合并症选择合适的药物。
副作用管理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或更换药物。同时,应教育患者识别药物副作用和正确处理方法。
心理干预效果评价及挑战应对
提供了具体的康复治疗与护理措施
共识详细阐述了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与护理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生 活方式调整等方面,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全面的治疗与护理方案。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分析
个体化治疗与护理方案的进一步推广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以 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03 稳定性冠心病护理实践
饮食指导原则及实施步骤

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 三个阶段的评估、康复措施、康复目标不 尽相同。
• 运动和康复可使高龄患者获益。心脏康复 组5年病死率较非心脏康复组减少21%~34 %,且不论康复次数多少均可获益。
高龄患者ACS的诊治特点
高龄患者ACS的诊断特点
• 病变常呈现多支、多部位弥漫病变,表现 为NSEMI的比例较高。建议所有可疑心绞 痛症状反复发作、持续不缓解,伴或不伴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高龄患者住院观察动 态心电图和心肌标记物的变化,并结合其 他检查手段及时确诊。
• 高龄患者出现典型心绞痛症状的比例低于 其他年龄患者。多数高龄患者不能明确是 否发生心绞痛,甚至呈现无症状的ACS。
心电图
• 心电图ST—T段改变是确定ACS诊断及分类、预 后判断的主要依据;
• 高龄患者多数在发病时心电图变化与其他年龄组 表现类似,但部分患者合并有器质性或非器质性 的室内传导阻滞而掩盖了ST—T段的变化;
PCI治疗注意事项
• (1)高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应充分平衡风险,90岁以上患 者原则上不建议行介入诊断和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除 非发生ACS;
• (2)高龄冠心病患者常多支血管病变共存.有条件可采用 FFR、IVUS等腔内影像检查,以解决罪犯血管为原则;
• (3)注意围术期的血糖、血压等管理,常规采用桡动脉入路, 同时注意预防对比剂肾病;
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 中国专家共识
Zxk 2016
高龄AMI病死率

AMI病死率

75岁~
80岁~
85岁以上:
• 城市男性分别是84.68/10万、207.26/10万和685.94/10万;
• 城市女性分别是66.36/10万、215.10/10万和616.25/10万;
• 农村男性分别是225.92/10万、347.04/10万和801.04/10万;

中国冠心病康复循证实践指南2024

中国冠心病康复循证实践指南2024

中国冠心病康复循证实践指南2024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肺康复协会、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韩国心脏病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日本循环学会等相继发布了心脏康复指南。

但国外的指南存在一定的地域局限性,直接应用于中国临床的适用性较差。

中国开展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主要基于《冠心病患者运动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年)》、《冠心病心脏康复基层指南(2020年)》、《冠心病康复与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康复专家共识》,其针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脏康复的具体推荐意见有限。

临床问题及推荐意见:临床问题1:心脏康复是否能使冠心病患者受益?推荐意见:①心脏康复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再发生率及死亡率(牛津分级,证据质量1a,推荐强度A;GRADE分级,1B)。

②心脏康复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投入与花费(牛津分级,证据质量2a,推荐强度B;GRADE分级,1D)。

推荐意见说明:①冠心病患者能从心脏康复中获益。

基于运动的心脏康复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再住院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

但心脏康复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尚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

②心脏康复有益于冠心病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综合医疗干预和风险把控,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存结局和生命质量,促进其回归社会。

有研究显示,基于运动的心脏康复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相关医疗费用支出。

临床问题2: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如何分期?推荐意见:①冠心病患者在急性期治疗后均应进行心脏康复(牛津分级,证据质量1a,推荐强度A;GRADE分级,1B)。

②对于发生急性冠状动脉心血管事件后的患者,推荐进行I 期康复治疗,恢复期或临床病情稳定的患者进行Ⅱ期康复治疗,出院后的冠心病患者进行Ⅲ期康复治疗(牛津分级,证据质量la,推荐强度A;GRADE分级,1B)。

③心脏康复路径包括心血管综合评估、危险分层、明确康复目标、制订个性化心脏康复处方、实施康复程序、制订随访计划(牛津分级,证据质量1a,推荐强度A;GRADE分级,1B)。

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EPCI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EPCI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EPCI中国专家共识解读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EPCI(Effective Practice of Cardiology Intervention)——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起草。

2016年9月起博电生理双年会上颁布专家共识草稿。

2017年2月在《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1卷1期刊登。

EPCI由冠脉与电生理介入医生共同撰写,为冠心病血运重建后SCD提供较全面的临床处理建议。

在解读EPCI前,首先明确两个重要概念,即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和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

SCD是指无明显心外原因,在出现症状后1h之内发生的意外死亡;而SCA 是指因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止而引起的循环衰竭或者致命性事件,经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可能被逆转而免于死亡。

二者之间有质上的差异。

心脏性猝死(SCD)是全球成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美国,所有心脏原因引起的死亡中,心脏性猝死大约占63%。

在我国SCD发病率为41.8/10万,相当于每分钟有1人发生SCD,这一数据是很惊人的。

多数的SCD患者的基础疾病都为冠心病,约占80%。

在冠心病导致的猝死事件中,2/3为急性冠脉综合症(ACS),1/4为慢性心力衰竭,其余的为慢性病变。

SCD的救治除了药物预防外,唯一有效的措施是体外除颤器和植入性复律除颤器(ICD)。

AVID、CASH和CIDS为里程碑式的SCD二级预防随机试验,入组73%~83%均为冠心病患者,其结果显示:ICD能够降低心律失常引发的死亡50%,降低全因死亡率28%。

所以ICD是二级预防的一线治疗方案。

一级预防是针对尚未发生过持续性VT、VF或SCA但具有发生SCA高风险率的病人,在最佳药物治疗及血运重建治疗基础上,ICD 能够减少SCD而降低全因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稳定性冠心病康复治疗与护理实践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稳定性冠心病康复治疗与护理实践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为患 者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服务。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患者教育内容
01
02
03
04
冠心病知识普及
向患者详细解释冠心病的病因 、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
方法及预后等相关知识。
生活方式干预
强调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 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
护理效果评价与改进
评价护理效果
定期评价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危险因素控制 等方面。
调整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效果评价 ,及时调整护理计划,以满足患者的 实际需求。
加强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冠心病相关知识 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知 和自我管理能力。
促进医护合作
降低医疗负担
02
通过规范康复治疗与护理实践,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支出,降低
医疗负担。
促进冠心病康复领域的发展
03
通过专家共识的解读,推动冠心病康复领域的发展,提高康复
治疗与护理实践的水平。
共识制定过程
成立共识制定小组
由心血管领域专家、康复治疗师、护士等多 学科人员组成共识制定小组。
文献回顾与证据总结
对稳定性冠心病康复治疗与护理实践的相关文 献进行回顾,总结证据。
稳定性冠心病康复治疗与护理实践 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1-02
目录
• 引言 • 稳定性冠心病概述 • 康复治疗原则与方法 • 护理实践指南与建议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专家共识解读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
01
通过康复治疗与护理实践,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显的室性和房性心动过速; 二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有 ST 段动态改变; 存在不能耐受运动的症状,如胸痛、明显 气短、心悸和呼吸困难等。


住院患者的运动康复和日常活动指导须在 心电、血压监护下进行。通常活动过程从 仰卧位到坐位、到站立、再到下地活动。 如活动时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可循序渐进 到患者能耐受水平,如活动时出现不良反 应,无论坐位和站位,都需终止运动,重 新从低一个级别运动量开始。一般完成 4 步运动康复步骤后基本可以胜任日常生活 活动。

过去 8 h 内没有新的明显的心律失常或心 电图动态改变; 静息心率 50-100 次/min; 静息血压 90-150/60-100 mmHg; 血氧饱和度>95%

运动时心率增加 > 20 次/ min; 舒张压 ≥ 110 mmHg; 与静息时比较收缩压升高 > 40 mmHg 以 上,或收缩压下降 > 10 mmHg;

心脏病患者的最佳运动时间为 30-60 min/d。对于刚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 从 10 min/d 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 最终达到 30-60 min/d 的运动时间。
过去 8 h 内没有新的或再发胸痛; 肌钙蛋白水平无进一步升高; 没有出现新的心力衰竭失代偿征兆(静息 时呼吸困难伴湿啰音); 过去 8 h 内没有新的明显的心律失常或心 电图动态改变;静息心率 50-100 次/min; 静息血压 90-150/60-100 mmHg;血氧 饱和度>95%。
各种活动能力需要评估表
4METS 你能够
5-爬一层楼梯或攀登一座小山吗?
6-以4mph的速度在平地步行吗? 7-跑一小段距离? 8-在住宅周围进行重体力劳动,如刷地板提起或 挪动重家具吗? 9-参加适度的娱乐活动,如打高尔夫球、打保龄 球、跳舞、网球双打、投篮或射门吗? >10METs 10-参加紧张的运动,如游泳、 网球、足球、
篮球或滑雪吗?

3. 通常有氧运动强度每增加 1 MET,收缩
压增加 10 mmHg。运动后,收缩压随着 心输出量的下降而下降,在 6 min 内达到 或低于静息水平。如运动突然终止,因血 液分布在运动骨骼肌,静脉系统(通常是 立位)血流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延迟, 无法适应心输出量的突然下降,收缩压可 以出现急剧下降,发生低血压。

住院期 4 步早期运动和日常生活指导计划: (1)适应证:入院后 8 h,无胸痛和呼吸 困难等不适主诉,穿刺部位无出血、血肿; 心率 50-90 次/min,血压 90-150/60100 mmHg,呼吸 16-24 次/min,血氧 饱和度 95% 以上。(2)功能锻炼方案可 见下表:

灌注不足的临床表现(紫绀或苍白); 持续室性心动过速或其他严重心律失常, 包括二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因技术问题无法监测心电图或收缩压; 患者要求停止运动。


运动形式主要包括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 前者为主,包括行走、慢跑、游泳和骑自 行车等;后者包括静力训练和负重等。有 氧运动每周 3-5 d,最好每周 7 d。抗阻 运动、柔韧性运动每周 2-3 d,至少间隔 1 d。
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内科 吕长泳

冠心病患者缺乏运动可造成心动过速、体 位性低血压、血栓栓塞风险增加、运动耐 量降低以及体能明显下降等多种不良后果。 年龄增加、卧床时间长等原因均会对心肺 功能及体能有不良影响。

机体运动时,心率反应随运动负荷增加而 增加,通常每增加 1 MET,心率增加 10 次/ min。研究发现卧床患者、贫血、代谢 紊乱、血容量或外周阻力下降以及左心室 功能不全时心率反应增强。体能改善和左 心功能增强时心率增加低于预期。

有氧运动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抗炎, 延缓动脉硬化,减少心肌重构、降低血栓 栓塞风险,改善心肌缺血,降低猝死风险, 并可改善冠状动脉疾病预后。
பைடு நூலகம்
在心电图无病理性 Q 波导联 ST 段抬高 >1.0 mV; 随运动负荷增加收缩压下降>10 mmHg 并伴有心肌缺血证据; 中至重度心绞痛; 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如头晕、晕厥前 兆和共济失调);

功能状态可用代谢当量(METs)来判断。一名40 岁、体重70公斤的男性在休息状态下基础性氧耗 量是3.5ml/Kg.min,即为1MET。优秀>10,良好 7~10,中等4~7,差<4
各种活动能力需要评估表
1MET 你能够….. 1-照顾自己吗? 2-吃饭、穿衣或上厕所吗? 3-以2-3mph的速度在平地 步行1或2个街区吗? 4-在家里做些轻体力家务 4METS 如除尘或洗碗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