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与“学”的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与“学”的变化

发表时间:2015-05-11T14:34:00.04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5年第3期供稿作者:何玉爱[导读] 新课程改革指出要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导。

何玉爱广西来宾市第四中学 541600

摘要新课程改革指出要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导;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关注现实生活,把学科知识现实化、生活化;致力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终身发展。面对新课程改革如潮水般的势头涌来,我们积极应对,迎接挑战,初步探索出了适合我们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模式,切实将课改精神落实到我们的“教”与“学”中。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师生之间更加平等、民主,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了,师生共同成长,“教”与“学”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教与学

2012年我们广西搭上了全国高中新程改革的最后末班车。新课程改革两年多来,一直处于课改第一线的我,由原来诚惶诚恐转为如今的坦然面对。是因为这一路走来我和我的同事、我的学生们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迎接挑战,全面理解、诠释课改精神,解读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新教材,认清新教材编排的特点及目的,比较各个版本教材的特色及异同,对比大纲版及课标版在同一历史问题的设计差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我们初步探索出了适合我们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模式,切实将课改精神落实到我们的“教”与“学”中。

首先, “教”的理念变了。以前上课是以老师讲为主,老师只是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听;现在我们上课是力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为主,教师加以引导点拨为辅。我们基本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明确本课课程标准,提出问题——学生带问题自主学习——检验教学成果,教师点拨补充——合作探究难点——练习(往年涉及本课内容的高考真题,或课文后的探究与思考题)——本课小结。我们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基本上都使用多媒体适当补充课外知识(材料和图片)、练习题,老师点拨,这样既可以使课堂更有生气,又可以活学活用,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其次,“教”的核心变了。以往的教学都是教课本,现在转变为用课本教,课本只是我们教学的一个工具。在教学中以课程标准作为指挥棒,紧紧抓住课标这个核心,并且注意拓宽知识面,联系现实生活,关注历史学科的人文素养,注重落实课改的三维目标,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切实落到实处。例如在教学必修2第一课前的备课过程中,我们首先关注本课的课程标准是“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本课就是围绕这个课程标准来编写的,课文第一目介绍了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的变化: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第二目介绍了土地制度演变的过程。

第三,“教”更注重有效性教学了。我们认为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跟课堂问题的设计密切相关。以前教学,我们有时设计问题往往唤不醒学生大脑深层的真正活动,或者只是引导学生粗粗地、浅浅地读一遍教材,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感觉不到有什么收获,还不如自学有成效,我们也总感到不是滋味。课改以来,我们更注重设计问题的有效性了,一节课思路理清之后,围绕着重点问题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链,使得课本知识和学生的经验发生真正的关联,也就是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经验解读新的文本知识,逐层解决重点问题,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再以教学必修2第一课为例,我设计的问题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根本是什么?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是如何演变的?耕作方式的变化和土地制度的演变有何关联?依此你得出什么结论?此结论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何借鉴意义?如此设计的问题,逐层递进,环环相扣,有的问题可在课本内就可以找到答案,有的问题必须上升到学生大脑深层的思维活动才可以找到答案,这就会推动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课文,然后再进入深层次的思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落到实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四、“教”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法的指导了。就历史学科而言,无论新课改还是新高考,都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能力的集中表现就是解决问题,以有价值的问题为中心,以历史学科需要的各种能力为着眼点,使学生在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过程中获得能力,增长本领。而学生能力的培养往往又与教师给予他们一定的学法指导紧密相连。因此,我们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在设计教学情境问题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以培养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或引导学生加工、分析信息以培养说明问题的能力,或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图表,找史实、找结论,学会分析论证,学会论从史出,或组织学生质疑、辩解、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等。

教师地“教”发生变化以后,则不断地促进了学生地“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地“学”。我有十几年的历史教学经历,以前很多学生经常对我说:“老师,我们发觉你的课都没有突出重点。哪些问题需要记,哪些问题需要背,你就提醒我们,我们就重点背这些问题就得了。”这是因为学生从初中以来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习惯于应试中考的方法。但是,自从参与课改以来,发现直接问我“划重点,背哪里”的学生极少了,因为他们已逐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技巧。学生地“学”在悄然发生改变,并且形成了一种习惯:首先,养成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习惯。课前,学生基本能够利用配套练习导学部分和课文后的要点回顾等进行自主预习,大概梳理清楚本课的知识清单、要点。课内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将知识整合、归纳、概括,把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上来。

其次,养成了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习惯。课改以来,我们就注重对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既增强了与人合作的能力,拓宽知识面,取长补短,又可提高语言表达、辩解能力,还增进同学间的友谊,营造竞争氛围,学习气氛比较浓厚。

总之,自从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切切实实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认为这种变化也正是新课程改革所需要的“教”“学”的一种变革。当然,面对改革我们还有许多方面做得不够,接下来还有许多难题亟待我们去攻克,比如,如何指导好学生的高考备考工作,如何使我们的学生在高考中稳操胜券,决胜千里,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归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