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疾病概述
常见心身疾病
动脉内膜粥样斑块的形成。好发于大中动脉。 病变过程包括: 1.脂纹 泡沫细胞聚集于内膜下而成;肉眼观:在动脉内膜表
面可见长短不一的微隆起、黄色的条纹。镜下观:内膜下有大 量泡沫细胞、基质及少量炎症细胞浸润。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33页,共65页。
2.纤维斑块
由大量胶原纤维为主构成纤维帽,肉眼观:
4.某些疾病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与 LDL升高有关。
5.遗传因素 冠心病具有家庭聚集现象。 6.A型行为 这类人中血浆胆固醇含量升高、去甲肾上腺素
分泌过量、交感张力过高,致血管痉挛收缩,
引起心肌缺血。 7.其他 年龄、性别、肥胖、饮食结构等也有一定关系。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31页,共65页。
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眼底镜检查发现视网膜血管痉挛、
迂曲;变硬、动静脉交叉处静脉受压;视网膜絮状渗出或出
血;视神经乳头水肿。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27页,共65页。
三、结局
病程长,发展缓慢,早期采取适当治疗方式可 预防器官的器质性病变,晚期可因血压过高而死于 脑出血、心力衰竭或肾功能衰竭。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28页,共65页。
外周阻力 ↑ 血压 ↑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12页,共65页。
(3)中枢神经系统 — 肾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激活
血管收缩 外周阻力 ↑
钠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13页,共65页。
3.多基因缺陷 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收缩增强 血压
抑制Na+- K+泵-ATP敏活性的激素样物质
1.血脂异常 即高脂血症,当血浆中LDL(主要是SLDL)、 TG、VLDL、apoB异常增高与HDL- C、apoA-1
的降低同时存在时,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心身疾病的概述
一、心身疾病的概述
二、临床心身相关问题
(一)、临床典型的心身疾病:
1.消化性溃疡。
2.神经性厌食。
3.原发性高血压。
4.冠心病。
5.肥胖症。
6.支气管哮喘。
7.偏头痛。
8.肿瘤。
(二)、睡眠障碍与疼痛心理
1.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既可见于正常人,也可以是各种疾病的伴随症状。
睡眠障碍分为4大类:入睡和维持睡
2.疼痛心理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理现象,疼痛的程度与损害程度不一定一致,心理-社会因素对疼痛的影响较大。
(三)、妇科和儿科心身疾病
1.妇科心身疾病
心理-社会因素在妇科疾病发病、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妇科病人的心理问题许多是由月经、妊娠、分娩等这些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所引起的。
这些心理问题有时候还会引起强烈的心身反应,转化为心身障碍。
妇科常见的心理问题干预有以下几方面:
(1)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医疗卫生知识,向广大妇女宣讲月经、妊娠、分娩等生理卫生、心理健康科学知识,改变不良认识,从而改善不良心理刺激的影响。
(2)对不良情绪严重的病人,可通过心理支持疗法、认知心理疗法改善不良认知和不良情绪。
(3)通过心理指导,帮助患者改善不良个性,提高心理素质,从而改善心身反应,促进心身健康。
2.儿科心身疾病
儿童期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由于大脑结构和相关功能的发育正在完善之中,大脑缺乏对植物神经和情绪活动的有效调节,极易受到体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心身疾病。
儿科心身疾病的心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两方面。
心身疾病-精品文档
02
心理治疗可采用个体心理疗法、家庭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多
种形式。
心理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个性特点制定个性化治疗方
03
案。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是心身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可 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言语疗法 等多种形式。
康复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计划。
促进家庭和睦与人际支持
通过家庭和睦和人际关系的改善,为个体 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
重视科研与教育
加强心身疾病的科研与教育,提高诊疗水 平,推动心身健康事业的发展。
06
心身疾病研究展望
神经影像学研究
技术发展
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如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等,为心身疾病研究提供了更深入的手段。
治疗方法
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中医 针灸等,可以提高心身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 量。
发展前景
预防和治疗新技术研究在心身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将越来 越广泛,有望为心身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手 段。
THANKS
心身疾病类型
呼吸系统心身疾病
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神经系统心身疾病
如神经性厌食、贪食、失眠症、偏头痛等 。
心血管系统心身疾病
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消化系统心身疾病
如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
内分泌系统心身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心身疾病特点
病因复杂
多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相互作 用有关。
1
药物治疗是心身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可 有效缓解症状、减轻病情。
《护理心理学》第五章
1 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应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注意控制热量,限制脂 肪〔尤其是动物脂肪〕的摄入,多吃富含钾、钙而含钠低的食物,多吃绿 色蔬菜及新鲜水果。
运动不仅可使血压下降,而且可起到减轻体重、增强体力、改善睡眠、提 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3.生活方式 ➢ 吸烟、酗酒、生活不规律、不讲卫生等不良习惯也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的重要因素。
2.3 消化性溃疡
〔二〕消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溃疡的防治及心理护理要点
1.消化性溃疡的防治
〔1〕合理膳食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以适量的食物中和胃 酸;选择营养价值高、容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防止食用粗糙、易产生气 的食物,如芹菜、韭菜、干果等;禁食油煎、油炸及过热的食物。
胃酸和胃蛋白酶水平明显升高,诱发消化性溃疡。
2.3 消化性溃疡
2.情绪因素 ➢ 紧张、焦虑、悲伤、沮丧等负性情绪均易导致消化性溃疡,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强烈的心
理应激可扰乱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人在恐惧或悲哀时,胃黏膜变白,胃酸停止分泌, 引起消化不良,而在焦虑、愤怒、怨恨时,胃黏膜会充血,胃酸分泌过多,长期如此会 导致消化性溃疡。
1.3 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
〔三〕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是指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经济状况、 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社会地位等。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开展,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噪声干扰、矛盾冲突等, 都使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需要努力去适应这些压力。假设适应不 当,就会损害身体健康,引发心身疾病。
1.3 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
〔二〕心理因素
1.情绪
➢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现实是否满足自身需要的态度体验,可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 情绪。积极的情绪对个体的生命活动起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提高劳动效率,维 护人的健康。消极的情绪在一定程度内是适应性反响,但如果过大或过久,那 么会使人心理失衡,导致相应的躯体器官或组织功能紊乱,进而产生各种疾病。
护理心理学 第8章 心身疾病
• 偏执:多见于知识分子或具有一定医学知识的高 血压病人。
A型行为
• ①时间紧迫感:行为急促,速度快;办什么 事总想提前;脾气急躁,缺乏耐心,常因急 于考虑做什么事情彻夜不眠,甚至半夜起床 做事情;
(五)糖尿病
• 1、概念:以糖尿和高血糖为特征的多因性 分泌—代谢障碍,是由胰岛素缺乏或靶细 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引起的。
• 2、病因
• 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 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 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 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 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 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 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
• 3、心理特点
• 初患糖尿病新入院的患者,由于对糖尿病知识的 缺乏,以及与医生、家庭和社会的关系等诸多因 素的影响下,常引发各种心理障碍。常见的糖尿 病心理障碍通常是神经症。主要表现为:过度焦 虑、癔症性、恐怖、强迫和抑郁。
• 具体表现:与别人过分合作协调、姑息,谦让; 原谅一些不该原谅的行为;生活和工作中没有 主意和目标,不确定性多;对别人过分耐心; 尽量回避各种冲突;负性情绪控制能力强,特 别是愤怒;屈从于权威;追求完美、生活单调 等。
• 3、心理特征 • 1、肿瘤病人的心理反应分期 ¤休克-恐惧期 ¤否认-怀疑期 ¤愤怒-沮丧期 ¤接受-适应期
第六章 心身疾病
第一节 心身疾病 概述
一、心身疾病概念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
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二、与其他病症的异同
1、与一般躯体疾病:
二者都有躯体症状,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 改变或病理生理过程,即都有生物学基础;但 病因不同,心身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心身疾病概述
心身疾病概述
第14页
(七)内分泌紊乱
1.生长迟缓 (心因性株儒)
生长抑素 GH
CRH
GC IGF-1抵抗 甲状腺素、T3
2.性腺轴紊乱(泌乳、绝经、性欲)— LH、睪酮、雌激素;性激素抵抗
心身疾病概述
第15页
3 .排出神经症或精神病。
心身疾病概述
第2页
心身疾病特征(六个)
1 .以情绪障碍为发病原因之一。 2 .通常含有特殊性格类型。 3 .发病率含有显著差异。 4 .同一病人可罹患数种类似性质疾患。 5 .常有同一疾病或类似疾病家族史。 6 .常有缓解或复发倾向。
心身疾病概述
第3页
心身疾病发病学说
• 心理动力学理论 • 心理生理学理论 • 学习理论
心身疾病概念
心身疾病是由心理应激源引发躯体功效 改变,并伴有器质性改变。
广义和狭义两种: 狭义心身疾病指心理社会原因引发躯体
疾病。 广义心身疾病还包含由社会心理原因引
发表现为躯体症状精神疾病。
心身疾病概述
第1页
心身疾病诊疗标准
1.疾病发病原因中包含心理社会原因, 并 能明确其与躯体症状时间关系。
2 .躯体症状有明确器质性病理改变, 或存 在已知病理生理改变。
第7页
二、功效改变与疾病
(一)CNS ——调控整合作用 LC-交感-肾上腺髓质轴 & HPA轴
心理、精神障碍 (心理性反应异常) 认知能力: 识记 情绪过分(感受): 抑郁、厌食、自杀 社会行为不友好: 冷漠、敌意、攻击 PTSD
心身疾病概述
第8页
(二)免疫系统
评述:免疫细胞增殖、转化;抗体、细胞因子生 成。
血脂 钠水 ;遗传易感
心 身疾病
薛宝钗、林黛玉分别带有A型和B型人格特征
消化性溃疡
人格特征;被动、拘谨、顺从、依赖性强 遗传因素 某些人具有较高的胃蛋白酶原水平, 这种高胃蛋白酶原水平与家族遗传有关。这些人 在应激情境下易患消化性溃疡。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肾上腺皮质激素分 泌增多,抑制溃疡面愈合 内分泌改变,胃液增多导致溃疡
个体在遭遇上述刺激时,可导致胃酸分泌增加、胃蛋白酶 元含量升高,胃粘膜自行消化产生溃疡。
长期处于失望、失助和悲哀的情绪状态时,可导致胃粘膜 供血减少,苍白和对自行消化作用的抵抗力降低,也易导 致溃疡的发生。
高应激职业群体的研究表明,应激可使已有的溃疡恶化。
疡形胃 面溃小 集疡弯 中,近 边幽 缘门 平处 坦目 ,瞪 粘口 膜呆 皱见 襞一 向椭 溃圆
长期应激 儿茶酚胺↑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血压血脂↑ 导致游离脂肪酸↑
行为类型与人格特征的作用
A型行为是美国著名心脏病学家弗里德曼(Friedman,M.) 和罗森曼(Roseman,R. H.)于20世纪五十年代首次提出 的概念。他们发现许多冠心病人都表现出一些典型而共同的 特点,如:雄心勃勃、争强好胜、醉心于工作但缺乏耐心、 容易产生敌意,常有时间紧迫感等等。他们把这类人的行为 表现特点称之为A型行为类型(TABP),而相对缺乏这类特 点的行为称之为B型行为(TBBP)。A型性格被认为是一种 冠心病的易患行为模式。冠心病人中有更多的人是属于A型 性格,而且A型性格的冠心病人复发率高,愈后较差。
心理因素;个体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引起的情 绪变化导致疾病。 生理始基;某些心身疾病发病前的生理特点
4、心身疾病的范围
心身疾病概述ppt课件
案例一:抑郁症
总结词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兴 趣丧失、精力减退等症状,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详细描述
抑郁症患者常常感到绝望、无助、自责,对日常活动失去兴 趣,出现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自杀 念头。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光疗等 。
案例二:焦虑症
医疗体系挑战
心身疾病的复杂性给现有的医疗体系带来 挑战,需要跨学科的合作与整合。
预防意识不足
社会对心身疾病的预防意识相对薄弱,缺 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宣传教育。
未来展望
跨学科研究与合作
加强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 的合作,深入研究心身疾病的病因、 病理和治疗方法。
预防与早期干预
加大心身疾病预防的宣传教育力度, 提高公众的预防意识和能力,开展早 期筛查和干预工作。
病理机制
神经内分泌机制
心身疾病的发生与神经内分泌系 统的调节密切相关,如压力状态 下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
免疫系统机制
长期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可 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从 而引发心身疾病。
自主神经系统机制
自主神经系统对内脏器官的调节在 心身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紧张 状态下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等。
日常生活和工作。
行为改变
心身疾病可能导致患者的 行为发生改变,如失眠、 食欲不振、过度饮食或逃
避社交活动等。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
心理评估
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以排除其他 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
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状况,以确定 是否存在焦虑、抑郁或其他心理问题。
实验室检查
诊断标准
可能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其他可 能的器质性疾病。
心身疾病分析PPT演示课件
目录
• 心身疾病概述 • 心身疾病的成因 • 心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心身疾病案例分析 • 心身疾病的前景与展望
01 心身疾病概述
心身疾病的定义
总结词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 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详细描述
心身疾病是指同时涉及到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疾病。这类疾病的产生和发展过 程中,心理因素如情绪、压力、行为等起到了关键作用,导致身体器官或系统 的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
• 案例分析:某患者经历了一场严重的交通事故后,患上了PTSD,经常出现呼吸 急促、过度换气等症状,最终被诊断为哮喘。
• 结论:对于PTSD患者,应注意观察自己的呼吸系统症状,及时寻求医疗帮助并 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管理。同时,心理治疗和干预也是治疗PTSD和预防呼吸系 统疾病的重要手段。
05 心身疾病的前景与展望
遗传因素
某些疾病可能与遗传有关, 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内分泌因素
内分泌系统的异常可能导 致一系列身体问题,如甲 状腺问题、糖尿病等。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的异常可能导致 身体对疾病易感,如风湿 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 疮等。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压力
生活习惯
长期处于高压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下, 可能导致身体紧张,影响身体健康。
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 精神分析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
心理状态,改善情绪反应。
药物治疗
在必要情况下,使用抗抑郁药、 抗焦虑药等药物治疗,以缓解患
者的症状。
生活方式调整
鼓励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如规律 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以改善心身健康。
(医学课件)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与神经性疼痛的症状相似,但病因和治 疗方法不同,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04
治疗
心身疾病的治疗Hale Waihona Puke 则综合性治疗消除病因
心身疾病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性的治疗策略, 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等方面 的措施。
在治疗心身疾病时,应尽可能消除病因,如 控制感染、消除疼痛、改善睡眠等。
调节情绪
流行病学研究
心身疾病的患病率很高,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而且这些疾病的发 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心理社会因素如压力、抑郁、焦 虑等与心身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心身疾病的研究热点
心理生理学研究
心理生理学研究是心身疾病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研究内容包括心理社会因素对 心血管、神经、免疫等系统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如何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等传 递和调节。
社会心理机制
社会环境因素作用于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影响健 康状况。
心身疾病的病理生理
神经内分泌失调
01
心身疾病可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引起激素分泌异常和代
谢紊乱。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02
情绪和心理应激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内脏器官功能障
碍。
炎症与免疫反应
03
心身疾病可激活免疫反应,导致炎症和免疫功能异常,进而引
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
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涉及疾病的分布、流 行趋势、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等方面。
心身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广泛,不同年龄、性 别、职业和地区的人群都可能发生。
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为制定预防和治疗策 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02
病因与机制
心身疾病的病因
1 2
生物学因素
心身疾病
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tion) 是一种以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 以全身细小动脉硬化为基本病变的一种 被最早确认的心身疾病。一般认为,原 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疾病, 除与高钠膳食,遗传缺陷等原因有关外, 心理社会因素在本病的始动机制中起主 要作用。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通路
大脑边缘系-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 腺皮质通路 下丘脑可分泌多种神经激 素。如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作为一种化学信息兴奋垂体前叶—肾上 腺皮质机制,使垂体前叶分泌促肾上腺 皮质激素(ACTH),进而促进肾上腺 皮质激素特别是糖皮质激素(氢化考的 松)的合成与分泌,以利机体产生相应 的生理、行为变化。
沃尔夫的理论
通过胃瘘观察情绪因素对胃运动、 张力、内分泌等方面的影响,在恐怖、 失望、悲哀情绪下,胃全部功能均降 低。长期的愤恨情绪可使胃粘膜充血, 最终出现点状粘膜糜烂出血现象。而 当抑郁寡欢、灰心丧气或激烈运动比 赛时,肠蠕动受抑,出现便秘。
心身疾病研究的历史
西波克拉底:体液学说 《黄帝内经》:五神、五志学说 德国海因洛茨:首提“心身”、 “心身医学”概念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
心身疾病
郭争鸣 副教授
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作为 重要原因参与发病的躯体疾病。即指 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治 疗和预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类躯 体器质性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有 关的躯体疾病和躯体功能障碍。包括 神经症或心理生理障碍。
心身疾病的特征
哈雷德提出心身疾病具有以下特点 1.发病因素与情绪障碍有关。 2.大多与某种特殊的性格类型有关。 3.发病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4.同一患者可以有几种疾病同时存在或交替发生。 5.常常有相同的或类似的家族史。 6.病程往往有缓解和复发的倾向。
归纳医学心理学心身疾病
案例二:焦虑症与消化系统疾病
总结词
焦虑症与消化系统疾病之间存在显著关联,焦虑症状可能导致功能性胃肠病和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系 统疾病。
详细描述
焦虑症患者常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如胃痛、腹泻、便秘等。这些症状可能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异常有关。焦虑情绪还可能影响肠道微生物平衡,导致肠道炎症和肠黏膜屏 障功能障碍,进而引发消化系统疾病。
长期患有慢性疾病或遭受身体损伤,可能导致心身疾病的出现。
CHAPTER 03
心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观察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行为、 言语、情绪等表现,判 断其是否存在心理问题
。
心理测验法
利用心理测验量表对患 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如焦虑、抑郁等。
访谈法
通过与患者进行深入的 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 、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关注心理健康
家庭和社会应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提供必 要的支持和关爱。
CHAPTER 04
心身疾病案例分析
案例一:抑郁症与心血管疾病
总结词
抑郁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抑郁症患者更易患心血管疾病,且心血管疾病患者也易出现抑郁症状。
详细描述
抑郁症患者常伴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这些风险因素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进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此外,抑郁症还可通过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 疫系统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杂性。
探索心身疾病的早期干预策略
针对心身疾病的早期阶段,开展预防性和干预性研究,制定有效的早期干预措施。 结合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心身疾病的认知和自我保护能力,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心身疾病概述 PPT
二、心身疾病的主要特点
1.发病原因主要是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或者心理社会因素在 其发病中是重要诱因。情绪通常起引发作用。
2.心理社会因素的存在与心身疾病的发生有时间上的相关性, 病程的发展和转买的VIP时长期间,下载特权不清零。
100W优质文档免费下 载
VIP有效期内的用户可以免费下载VIP免费文档,不消耗下载特权,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
部分付费文档八折起 VIP用户在购买精选付费文档时可享受8折优惠,省上加省;参与折扣的付费文档均会在阅读页标识出折扣价格。
据英、美等国报道,吸烟者患消化性溃疡的要比不吸烟者 2~3倍。
酗酒易引起肝硬化和各种癌症。
孤僻少言、消极离群的性格与自杀有关,也与恶性肿瘤发 病有关,急躁易怒者患肺心病及脑血管病的危险大于孤僻少言 者。
多食行为对健康也不利。由多食引起的肥胖与糖尿病、胆 囊炎和高血压有关。
多食动物脂肪,少食谷物和蔬菜等易患肠癌等疾病。
“内脏学习理论”从新角度解释心身疾病的发病机理,并为心 身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生物反馈疗法和其它行为治 疗方法就是在米勒的“内脏学习”理论基础上而提出的,目前已 被广泛地应用于心身疾病的治疗中,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三节 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
一、心理因素与心身疾病
心理因素主要通过情绪起作用。人体在威胁性情境下产生 的焦虑或愤怒反应,同时就伴随着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及抗利尿激素的增加,因而心率加快,血管收缩或舒张、血压 升高,呼吸增速、胃肠活动减慢,新陈代谢率增高。如果消极 情绪经常反复出现,它所引起的长期或过度的神经紧张,还会 造成机体的病变。
《心身疾病》课件
01
02
03
பைடு நூலகம்04
长期摄入高盐食物可能导致高血压,增加心脏病、中风的风险。
长期大量饮酒可能导致肝脏疾病、胰腺炎,并增加患心脏病、中风的风险。
高糖饮食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进而增加心脏病、中风的风险。
如反式脂肪和饱和脂肪,可能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长期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进而增加心脏病、中风的风险。
总结词: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
THANKS
感谢观看
分类
心理因素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生理系统的功能,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心理生理学机制
社会环境因素
个体易感性
社会环境因素如生活压力、人际关系等也会对心身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
个体遗传、性格、生理特点等因素也会影响心身疾病的发生。
03
02
01
心身疾病通常具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如疼痛、不适等。
临床表现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治疗通常采用心理治疗方法。其中,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是常用的治疗方法。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从而缓解焦虑情绪。放松训练则教会患者如何放松身心,减少紧张和焦虑。在治疗过程中,心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心身疾病可能导致呼吸急促、胸闷等症状。
呼吸问题
强迫行为
患者可能反复进行某些行为,如洗手、检查门窗是否关好等。
逃避行为
心身疾病患者可能采取逃避的方式来应对不适,如避免社交场合、减少活动等。
暴饮暴食
心身疾病可能导致患者暴饮暴食,或对食物产生过度依赖。
(医学课件)心身疾病
案例一: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干预与治疗
总结词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心理干预在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详细描述
冠心病患者常常面临情绪压力和焦虑,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降低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 性和生活质量。
案例二
总结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心理治疗在康复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02
心身疾病的临床表现
心血管系统表现
心律失常
心悸、心跳过快或过慢、期前收缩等。
高血压
血压升高、脉压增大、头晕等。
冠心病
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低血压
头晕、乏力、眼前发黑等。
呼吸系统表现
哮喘
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
过度换气综合征
呼吸急促、胸闷、心慌等。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夜间呼吸暂停、低氧血症等。
消化系统表现
中医治疗
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调理身体 、改善气血循环。
环境改善
通过调整居住环境、工作场所等,营造舒 适、安静的生活氛围。
04
心身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策略与方法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饮食、规律的睡眠,进行适量的运动,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
管理压力
学会有效地应对和缓解压力,如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法来放松身心。
心身疾病的新型治疗方法与研究进展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在心身疾病的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如心理 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这些治疗方法 通过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不良行为和认知,有助 于缓解心身疾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随着对心身疾病机制的深入了解,新型的药物治疗也取 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针对某些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 、多巴胺等的功能性药物,可以改善心身疾病患者的情 绪和躯体症状。此外,一些中药制剂也被发现具有很好 的抗抑郁、焦虑等作用,为心身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 选择。
心身疾病PPT演示课件PPT115页
第7页,共115页。
第一节 心身疾病概述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二)特点
1.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 2.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
3.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和情绪反应有关。
4.生物或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心理社会因素往
往起“扳机”作用。 5.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 6.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
(conscious) (preconscious)
(unconscious)
“深层无意识” “动力无意识” “被压抑的无意识”
26
第27页,共115页。
第一节 心身疾病概述
二.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一)心理动力学理论
(二)心理生理学理论 (三)行为学习理论 (四)综合发病机制
重视潜意识心理冲突在心身疾病 发生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特异的潜意 识特征决定了心理冲突引起特定的心 身疾病。
二.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心理中介:认知评价、应对方式、人格特征
应激源: 躯体
心理 社会
心理应激
心身反应
致病因子: 物理化学
生物遗传
器官脆性
心身反应 心身紊乱 心身疾病
生理中介:遗传因素、生理特征、环境因素、社会支持
38
第39页,共115页。
第一节 心身疾病概述 三. 心身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原则
(一)诊断原则
8. 神经系统 9. 妇 科 10.外 科 11.儿 科
12.眼 科 13.耳鼻喉科
14.口 腔 科
痛经、月经紊乱、经前期紧张 征、功能性子宫出血、性功能障碍、 功能性不孕症等。
19
第20页,共115页。
什么是心身疾病?
什么是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指身体和心理之间相互作用而导致的一类疾病。
它既包括对身体功能的影响,也包括对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心身疾病并非单一的器质性疾病,而是一系列的心理与生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心身疾病的定义和特征心身疾病是一种综合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身体症状与心理问题相互关联,缺乏明确的器质性病因。
心身疾病的发生往往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这包括心理压力、焦虑、抑郁、人格特质等。
同时,心身疾病也可以导致身体上的症状,如头痛、胃痛、肌肉紧张等。
心身疾病的发生机制复杂而多样。
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长期的心理压力、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等途径对身体机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此外,心身疾病的发生还受到个体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个人性格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工作压力大、家庭争执频繁或者个体具有易受压力情绪化的性格特点,都可能增加患心身疾病的风险。
总结起来,心身疾病是一类身心相互作用导致的综合性疾病,具有以下特征:身体症状与心理问题相互关联,缺乏明确的器质性病因,心理因素与生理因素相互作用致病,同时受到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个人性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心身疾病的成因和机制心身疾病的成因和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在心身疾病的发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心理因素是导致心身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期的心理压力、过度焦虑、抑郁和负面情绪的积累,容易引发身体的病理反应。
这些心理因素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途径对身体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激活交感神经系统等。
生理因素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某些人体的生理结构、生理机能或者遗传基因的特点,使得他们更容易发生心身疾病。
例如,某些人对某种刺激处理的机制不同,容易导致过度的生理反应,进而引发心身疾病。
环境因素也对心身疾病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家庭环境的稳定性、社会支持体系、工作环境等都与心身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心身疾病 课程思政
心身疾病课程思政
摘要: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与特点
1.心身疾病的定义
2.心身疾病的特点
二、心身疾病的类型及表现
1.常见的心身疾病类型
2.心身疾病的主要表现
三、心身疾病的思政教育意义
1.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引导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
四、课程思政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
2.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
3.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
正文:
心身疾病是指由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
这类疾病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还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在我国,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心身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心身疾病具有以下特点:病因多样,病情复杂;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
影响广泛,涉及各个年龄段。
心身疾病种类繁多,包括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其主要表现为身体不适、疼痛、功能紊乱等症状。
在心身疾病的治疗中,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它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帮助人们认识到心身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从心理、生理、社会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干预。
课程思政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首先,课程思政教育旨在培养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的心理素质的人才。
其次,课程思政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
最后,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表现在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对心身疾病的认识和防治能力的增强。
总之,心身疾病课程思政教育对于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和治疗心身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课件)心身疾病
《(医学课件)心身疾病》2023-10-27contents •心身疾病概述•心身疾病的病因•心身疾病的治疗•心身疾病的预防•心身疾病案例分析目录01心身疾病概述定义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分类心身疾病可分为神经性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
定义与分类历史心身疾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如中世纪的黑死病、霍乱等,这些疾病的爆发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发展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心身疾病的认知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
历史与发展心身疾病的症状因疾病类型而异,但通常包括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
例如,心血管疾病可能包括胸闷、心悸、胸痛等躯体症状,同时患者可能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
症状心身疾病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躯体检查和心理评估。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并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人格特征等心理方面的情况,以便做出准确的诊断。
诊断症状与诊断02心身疾病的病因许多心身疾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遗传因素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不良可导致多种心身疾病。
生活习惯如糖尿病、慢性肝炎等慢性疾病长期影响生理功能,易导致心身疾病。
慢性疾病空气污染、噪音等环境因素也可对心身疾病产生影响。
环境因素生理因素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下,易导致心身疾病。
情绪因素应激反应人格特质长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如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易导致心身疾病。
某些人格特质如易怒、焦虑倾向等,易导致心身疾病。
030201社会经济压力、工作压力等可导致心身疾病。
社会压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等可增加心身疾病的风险。
生活方式缺乏社会支持如家庭不和、朋友关系差等,易导致心身疾病。
社会支持03心身疾病的治疗抗抑郁药物是治疗心身疾病的主要药物之一,可以改善情绪低落、焦虑和抑郁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在发生上和遗传、个性特征有一定的联系。 ? 6.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 7.不是神经症、精神病及心因性精神障碍。
主要内容
?心身疾病的概念及特点
? 心身医学与心身疾病 ? 流行病学特点
?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诊断和防治疗原则
心身疾病概念的演变
?DSM-I(1952):心身疾病 ?DSM-Ⅱ(1968):心理生理性植物神经与内脏反应
?由情绪因素引起的单一器官系统的躯体症状
?DSM-Ⅲ(1980):影响身体状况的心理因素
?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心身有时间相关 ?躯体有器质性变化或明确的病理性过程 ?不符合躯体疾病及神经症的诊断
年老时拿钱换命 ……
案例
? ××,女, 46岁,性格争强好胜,自我要求严格。 其父患肺癌住院,母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在家, 其夫胆囊炎住院手术,其子适值高考。本人工作重 担在肩,不能脱身,每日除完成大量艰巨工作外, 还奔波于两院所医院,照顾父亲和丈夫。回家后还 要关心和照顾儿子的高考复习,持续地高度紧张、 忧虑导致突发性的应激性消化溃疡。
? 1.发病原因主要是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或者心理社会因 素在其发病中是重要诱因。情绪通常起引发作用。
? 2.心理社会因素的存在与心身疾病的发生有时间上的相关 性,病程的发展和转归与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成平行关系。
? 3.多具有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和体征,该躯体症状 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具有已知的病理生理变化。
? 身心疾病是因人的机体发生了生理变化而引发了 个体心理、行为上的变化,例如老年性痴呆、经 期精神紧张、更年期综合征等
? 心身疾病是由于个体对于发生在自己生活学习和 工作环境中的各类事件的认知评价发生变化,导 致心理状态不平衡 ,最终影响了身体的生理变化, 出现了心身转换,例如癔症、强迫行为等
心身疾病的特点
? 如何处理?
主要内容
?心身疾病的概念及特点
? 心身医学与心身疾病 ? 流行病学特点
?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诊断和防治疗原则
? 几种主要心身疾病(自学)
三大杀手: 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
高血压
肥胖病
癌症
心身疾病 (psychosomatic diseases )
亦称心理生理疾病(psychophysiological disease),是指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的躯体疾病或病理生理过程。
概念
? 狭义
? 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 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 广义
? 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 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疾病。
心身疾病定位示意图
心
生 物 因 素
躯 体 疾 病
心心 身身 疾障 病碍
神精 经神
症病
理 社 会 因
素
心身疾病(广义)
心身疾病≠身心疾病
心身疾病的范围
? 神圣七病
? 溃疡病 ? 溃疡性结肠炎 ? 甲亢 ? 局限性结肠炎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原发性高血压 ? 支气管哮喘
心 身 疾
病 的 范 围
心身疾病的范围
? 消化系统
? 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 神经性厌食,肥胖病,神经性多饮,神经性呕吐,功 能性消化不良
?DSM-Ⅳ:影响医学情况的心理因素
?指对医学疾患起不良影响的心理或行为因素
心身疾病概念的演变
?ICD-10: ?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 ; 伴 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 (F5)及其 它分类中
?中国的精神障碍分类 (CCMD系统) ?无→心身疾病→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生理障碍、 神经症及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
? 心血管系统
? 原发性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神经性心绞痛, 低血压病,心脏神经症
? 呼吸系统
? 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神经性咳嗽,功能性 胸痛
? 皮肤
? 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瘙痒症,湿疹,斑秃,银屑病, 多汗症
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二
心身疾病
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 赵久波
2005年8月18日凌晨, 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 因心脏病突发猝死
2007年6月23日,著名 相声演员侯耀文因心 脏病突发猝死
健康透支
? 过劳累死屡见不鲜 ? 2004年4月8日晚,爱立信中国有
限公司总裁杨迈 ? 年仅32岁的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
? 几种主要心身疾病(自学)
心身医学的传统观念
? 传统中医: “形神合一论”、《黄帝内经》中的 “五情致病”认为,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 恐伤肾、喜伤心
? 早期西方医学: “体液平衡论” 哲学领域 →宗教神学→心身同一论 →心身疾病 希波克拉底的名言:了解什么样的人得的病, 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重要得多。
过去 对心身医学缺乏重视 1981年 精神病学教学工作讲习班、全国综合性医院精神卫生
讲习班、全国心理卫生工作骨干训练班 1986年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1987年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全国心身医学学术研讨会 1993年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学会/行为医学会 如今 心理生理疾病医院和综合性医院中心身病房相继成立
研究中心学者萧亮中 ? 36岁的清华大学电机与应用电子
技术系讲师焦连伟 ? 46岁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
高文焕 ? 36岁的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
士生导师何勇 ? 北京职业病防治研究所连续3年调
查显示,目前我国白领约有 70%
年轻时拿命换钱、 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在高血压人
群中,约20%是35岁以下白领。
心身医学
心 身 医 学 (psychosomatic medicine) 是 创 立于 20世纪 30年代的一门心理学和医学的分支 学科。心身医学以人类疾病中的心身关系问题 为核心,以心身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探 讨躯体疾病中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其致病方式与 条件。
国外心身医学的发展
1938年 当伯 《情绪与躯体变化》
马格
1939年 当伯 《心身医学》
1956年 英国
1944年 美国 1943年 渥尔夫
心身医学学会
1954年 日本
持久的生理变化可导 1961年 日本 致结构的改变
塞里 应激理论
1967年 霍姆斯、 社会再适应量表 瑞尔
至今 欧洲
心身相关的基 础 《心身研究》 心身医学会 《精神身体》
建立研究中心
国内心身医学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