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研究现状调查报告

可靠性研究现状调查报告
可靠性研究现状调查报告

可靠性研究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对可靠性学科的发展历史,涉及领域,研究机构,专家会议,学术期刊,网站论坛,以及预测模型和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可靠性预测

可靠性学科发展的历史简介

*小结1:各国发展历史。

人们早期对“可靠性”这一概念仅仅从定性方面去理解,而没有数值量度。为了更好地表达可靠性的准确含义,不能只从定性方面来评价它,而应有定量的尺度来衡量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火箭专家R.Lusser首先提出用概率乘积法则,将系统的可靠度看成是其各子系统的可靠度乘积,从而算得V—Ⅱ型火箭诱导装置的可靠度为75%,首次定量地表达了产品的可靠性。只是从50年代初期开始,在可靠性的测定中更多地引进了统计方法和概率概念以后,定量的可靠性才得到广泛应用,可靠性问题才作为一门新的学科被系统地加以研究。

美国对可靠性的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雷达系统已发展很快而电子元件却屡出故障。因此,早期的可靠性研究,重点放在故障占大半的电子管方面。不仅重视其电气性能,而且重视其耐震、耐冲击等可靠性方面。

美国对于机械可靠性的研究,开始于60年代初期,其发展与航天计划有关。当时在航天方面由于机械故障引起的事故多、损失大。于是美国宇航局(NASA)从1965年起开始进行机械可靠性研究,例如,用超载负荷进行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试验验证;在随机动载荷下研究机械结构和零件的可靠性;将预先给定的可靠度目标值直接落实到应力分布和强度分布都随时间变化的机械零件的设计中去,等等。

日本是在1956年由美国引进可靠性技术。日本将可靠性技术推广应用到民用工业部门取得很大成功,大大地提高了其产品的可靠度,使其高可靠性产品,例如汽车、彩电、照相机、收录机、电冰箱等,畅销到全世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日本人曾预见到今后产品竞争的焦点在于可靠性。

英国于1962年出版了《可靠性与微电子学》(Reliability And Microelectronics)杂志。

法国国立通讯研究所也在这一年成立了“可靠性中心”,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并于1963年出版了《可靠性》杂志。

前苏联在50年代就开始了对可靠性理论及应用的研究,1964年,当时的苏联及东欧各国在匈牙利召开了第一届可靠性学术会议。

国际电子技术委员会(1EC)于1965年设立了可靠性技术委员会,1977年又改名为可靠性与可维修性技术委员会。它对可靠性方面的定义、用语、书写方法、可靠性管理、数据收集等方面,进行了国际间的协调工作。

60年代以来,空间科学和宇航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可靠性的研究水平,扩展了其研究范围。对可靠性的研究,已经由电子、航空、宇航、核能等尖端工业部门扩展到电机与电力系统、机械、动力、土木等一般产业部门,扩展到工业产品的各个领域。当今,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已经成为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今后只有那些高可靠性的产品及其企业,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上幸存下来。不仅如此,国外还把对产品可靠性的研究工作提高到节约资源和能源的高度来认识。这不仅是因为高可靠性产品的使用期长,而且通过可靠性设计,可以有效地

利用材料,减少加工工时,获得体积小、重量轻的产品。

在我国,最早是由电子工业部门开始开展可靠性工作的,在60年代初进行了有关可靠性评估的开拓性工作。70年代初,航天部门首先提出了电子元器件必须经过严格筛选。70年代中期,由于中日海底电缆工程的需要,提出高可靠性元器件验证试验的研究,促进了我国可靠性数学的发展。从1984年开始,在国防科工委的统一领导下,结合中国国情并积极汲取国外的先进技术,组织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可靠性的基础规定和标准。1985年10月国防科工委颁发的《航空技术装备寿命与可靠性工作暂行规定》,是我国航空工业的可靠性工程全面进入工程实践和系统发展阶段的一个标志。1987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条例》明确了在产品研制中要运用可靠性技术;1987年12月和1988年3月先后颁发的国家军用标准GJB368—87《装备维修性通用规范》和GJB450—88《装备研制与生产的可靠性通用大纲》,可以说是目前我国军工产品可靠性技术具有代表性的基础标准。与此同时,各有关工业部门、军兵种越来越重视可靠性管理,加强可靠性信息数据和学术交流活动。全国军用电子设备可靠性数据交换网已经成立;全国性和专业系统性的各级可靠性学会相继成立,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可靠性理论与工程研究的深入展开。

*小结2:三个发展阶段。

(1)初期发展阶段

早期的可靠性研究,重点放在故障占大半的电子管方面。多用于军工产品。

30~40年代,两次世界大战。特别二战期间,电子设备常失效。

例:美国运到远东的航空电子设备60%不能使用(运输失效);

海军舰艇上电子设备70%失效,其中50%仓库中失效;

雷达系统的电子元件问题。

1939年,英国航空委员会《适航性统计学注释》,首次提出飞机故障率≤0.00001次/ h,相当于一小时内飞机的可靠度Rs=0.99999,这是最早的飞机安全性和可靠性定量指标。

二战末期,德火箭专家R·卢瑟(Lussen)把Ⅴ—Ⅱ火箭诱导装置作为串联系统,求得其可靠度为75%,这是首次定量计算复杂系统的可靠度问题。

194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真空管的可靠性问题研究。

(2)可靠性工程技术发展形成阶段

50~60年代,大体上确定了可靠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向。

1952年,美国军事工业部门和有关部门成立AGREE(Advisory Group on Reliability of Electronic Equipment,国防部电子设备可靠性顾问团),研究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试验、储备、运输及使用。

至60年代后期,美国约40%的大学设置了可靠性工程课程。

日本,1958年成立可靠性研究委员会。1971年起每年召开一次可靠性与维修性学术会议。前苏联,1950年起,开始研究机器可靠性问题。

这一阶段,可靠性研究工作从电子产品扩展到机械产品,从军工产品扩展到民用产品。(3)可靠性发展的国际化时代

1965年国际电子技术委员会设立了可靠性技术委员会TC—56(1977年改名为可靠性与维修性技术委员会)。

从70~80年代起,可靠性理论研究从数理基础发展到失效机理的研究;

形成了可靠性试验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重视机械系统的研究;

重视维修性研究;

建立了可靠性管理机构;

颁布了一系列可靠性标准;…

ˉ国内可靠性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以来,开始可靠性技术教育。

60年代初,广州设立可靠性环境试验研究所(电子元件)。70年代后开始注重可靠性工作:(1)各行业相继成立可靠性学术组织;

(2)大力开展可靠性方面的人才培训;

(3)制定了一些可靠性标准;

(4)抓产品的可靠性考核工作。

可靠性工作具体有哪些,他们具体在做啥?

1、消费电子可靠性:这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基本上的工作内容有预计,降额设计,可靠性试验,可靠性增长,环境试验等,现在也算最成熟,从业人员最多的吧

2、半导体可靠性:这个现在国内的到不多,有的话也都只是重点放在失效分析这一块,其实半导体工艺是最关键的,但是国内硅晶片自己生产的很少,所以这方面特别的薄弱,在package这一块到还行,但是就内部晶片和package的内部连接的可靠性又不是特别好。就半导体可靠性来讲主要分三块了,晶片的可靠性,内部连接可靠性和封装可靠性。我比较喜欢做内部连接的,比较好玩,希望以后有机会可靠性做一做。

3、大型产品可靠性(例如汽车整车和生产设备等):这类产品特别大,系统特别复杂,有时候无法对整个系统进行可靠性试验,这时候只能够针对单个部件逐个进行,这就与我们现在的消费电子产品有所区别了,而这就会生出很多不一样的理念来,不过其它的大家都差不多就是了。

4、军用产品可靠性:军用产品所要求的高可靠性是民用所不一样的,例如导弹等在发射和运行期间不能够出现任何问题,可靠性之高可想而知,为了应付各种挑战,这时候会应用最坏情况分析法,参数漂移法等手段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这些都是民用产品中很少用到的,不过在美国波音好像是采用了,毕竟飞机可是关乎很多人生命安全的产品呢,哈哈。另外一个和民用产品区别特别大的就是存储可靠性,民用产品不会存在放着一两年再拿出来用的问题,但是武器弹药就很正常,现在战争非常少,很多的武器弹药都是一存几年,但是等发生问题时要求产品的可靠性一样很高,这就出现了存储可靠性的课题,就我的印象好像只是军方在研究存储可靠性的技术。

5、食品可靠性:食品也有可靠性吗,当然有了,否则会出人命的呢。食品主要关注食品安全,但是和可靠性息息相关就是了,这方面我到没怎么了解过,不过需要更多的化学知识,估计转行去做食品安全有比较高的门槛要求。不过有一个同样的东西就是可靠性试验,这食品一样要做哦,否则你拿到一个食品包装打开后发现都碎了肯定不要就是了,这和我们消费产品的可靠性试验就差不多了,呵呵。

6、化妆品等可靠性:化妆品的过期也会出现问题哦,就算不对人产生伤害也不好吗,这时候就也要做化妆品的可靠性,和上面的食品差不多,需要非常专业的化学知识,我是肯定干不来了。另外要提的就是可靠性试验了,呵呵,这就不说啦。

7、医疗器械可靠性(包括药品):又是人命关天的事情,安全始终和可靠性联系在一起。现在国内的企业知道可靠性的超级少,而做可靠性的更少,很多的医疗事故就是因为可靠性而产生的,这方面没有接触过,所以也不太清楚就是了。

9、原材料可靠性(例如塑料原料等):原材料的可靠性和产品可靠性是有很大区别的,主要就是在于原材料的特性参数决定,这样一来原材料的可靠性就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性来制定,而不像消费电子产品有很多大家共通性的东西了,这方面我建议大家多和原材料供应商沟通,你们会了解到很多关于原材料特性的东西,而这些对你开展产品可靠性工作是绝对有帮

助的。

10、电网可靠性:电网的可靠性很多需要马科夫模型来建立,现在的国家电网对这方面也很关注,每年都会通报电网的可靠性,就是我了解不多,有谁比较了解的可以补充一下。11、网络可靠性:对于网络来讲现在是生活的一部分了,所以可靠性要求是5个9的等级,这方面用到很多可靠性设计的知识,冗余在这里应用非常的广泛。不过现在只是在通信企业中应用了,大家看看老牌的通信企业就是了,他们对这些方法都非常的熟悉,例如Nokia,Simens,Moto,North Telecom,Lucent,Cisco,Juniper,Huawei,ZTE等。

可靠性工程的应用范围很广,做的比较好的还有:

1)建筑工程的可靠性工程,楼房和其他建筑的,如桥梁、隧道的寿命分析

2)核电系统、水电站的可靠性分析

3)导弹及卫星系统

可靠性的应用领域还有:

1)供水系统的可靠性

2)电梯系统的可靠性

3)药品的可靠性

4)社会公共安全系统的可靠性

5)运输系统的可靠性

6)管理决策系统的可靠性

研究机构

?CALCE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Systems Center, Univercity of Maryland美国马里兰大学CALCE电子产品与系统中心(Computer Aided Life Cycle Engineering Center,计算机辅助寿命周期工程中心)

座落在美国华盛顿特区郊外的马里兰大学,始建于1859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著名综合性高等学府。该校的工程学院在全美工程院校中排名第十六位。其中建立于1986年的CALCE (计算机辅助产品寿命周期工程)电子产品及系统研究中心是工程学院中最大的研究机构之一。曾用名:计算机辅助生命周期工程(cALCE)电子封装研究中心。年预算400万美元。它有6名研究人员,5名技术人员,5名访问学者,7名管理人员,11名教职员。研究领域:设计,制造,试验集成可靠的、成本效益好的电子产品封装系统;关连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和实质上的合格,加速合格和质量保证;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和废弃战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工程研究所

北航工程系统工程系、可靠性工程研究所创建于1985年。多年来,系、所根据可靠性系统工程学科具有较强的交叉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推进可靠性系统工程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系、所拥有可靠性系统工程领域国内一流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科研条件,全系教工98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30人、并外聘有各技术领域专家、顾问数十人已形成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综合性的“技术与管理高度综合”、“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硬件和软件互相渗透”、“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了从本科到硕士(工程硕士)、博士、博士后在内的完整人才培训体系。

本系现设有可靠性系统工程、可靠性实验工程、软件工程、元器件工程、可靠性信息工程等五个教研室(研究室)及可靠性与环境实验室(部级)、电子元器件破坏性物理分析(DPA)实验室(国家级)等多个实验室。

同时,可靠性工程研究所还挂靠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可靠性工程技术中心、国防科技工业可靠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第二集团公司可靠性工程技术与管理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和总公司级单位。系、所在“九五”和“十五”、及“十一五”开年期间,共承担国防可靠性共性技术预研、国防军工基础科研及国防军工技术基础、型号专项等科研课题近500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部(市)级、校级科技进步成果奖与各级立功奖励50余项,其中国家级2项,部市级30余项。在国际会议及核心期刊上共发表学术及科研论文40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与教材30余部。

北航失效分析和可靠性物理实验室(Failure Analysis and Physics Research Laboratory or faprl)

隶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工程研究所。

faprl成立于2006年5月,主要从事产品的健康监控和故障预测(Prognostic Health Management or PHM)、可靠性物理理论和方法、失效分析技术、失效机理、可靠性试验和风险评价、以及其它有关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工程方法与技术研究。

faprl每年定期召开“北航失效分析和可靠性物理研讨会”旨在介绍国内外失效分析及可靠性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增强各单位之间的技术交流与沟通。

faprl的宗旨是不断地扩展研究领域,深入PHM技术研究、完善科研环境;在承担并完成国家任务,完成各类电子器件与系统可靠性分析项目的基础上,加强与企业及可靠性工程单位的合作,为企业提供各类可靠性技术咨询和服务。

?哈工大先进动力控制与可靠性研究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动力控制与可靠性研究所其前身是成立于1998年的哈工大动力工程控制与仿真研究所。研究所现有教师14名,其中教授6名(博士生导师4名,兼职教授3名),副教授3名。兼职博士生导师是MIREA大学等离子物理实验室主任A.I. Bugrova,兼职教授有大连理工大学等离子体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晓刚教授和航天三院史新兴研究员;在研究所客座工作的副教授有闫国军博士,江滨浩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航空、宇航和民用动力相关的控制、建模、实验技术和相关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近期主要研究课题包括等离子体推进器理论和实验研究、涡轮发动机控制与仿真、冲压发动机控制、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控制和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振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人工智能技术、电磁轴承转子系统设计和流固耦合振动问题等。实验室建有汽轮机组轴系模拟试验台、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转子轴承系统试验台、自动平衡试验台、全尺寸航空发动机实验台、高速滚动轴承实验台及振动测试系统,等离子发动机大型真空实验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台。

近十年来,研究所共完成国家“八五”、“九五”重点攻关项目、863项目及国防预研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获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6项,申请专利8项。国内首次研制出汽轮发电机组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系统,现有35套系统应用于十五个电厂、化工厂及航空发动机试车台。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第二代等离子发动机样机,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研究所近十年发表在国内外刊物的论文近300篇,其中被EI、SCI收录38篇。

?IEEE Reliability Society(IEEE 可靠性协会)

?Society of Reliability Engineer国际可靠性工程师协会

可靠性工程师协会(SRE)是全球最大的可靠性工程专业团体之一,在美国和全球范围内

可靠性业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2005年,SREChina获得授权在中国设立分会并开展相应活动。同时中国分会成为SRE全球常任理事会委员,每年代表中国地区工程师参加在美国举办的大会,参与管理事务、投票选举等活动。

?美空军可靠性分析中心(RAC,SRC)

美空军可靠性分析中心(RAC)概况

美国国防部可靠性分析中心(RAC)成立于1968年,是美国国防部23个信息分析中心之一,主管单位是国防技术信息中心(DTIC),由IIT研究院进行管理,有工作人员50人。任务是为工程学科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和质量提供技术鉴定和信息以及在整个产品或系统寿命周期内节省成本的实施方法。其职责是收集和分析部件与系统的可靠性数据,将原始数据加工成可用信息,使国防部和工业界能有效地加以利用。作为专业性很强的机构,RAC也积极支持可靠性和相关工程计划,并提供技术咨询和专项研究。涉及范围有微电路、半导体、电子机械和机械部件以及设备/系统的可靠性、维修性、质量和保障性。

RAC的第一个专项研究是1978年为美国空军建立机载电子设备可靠性模型。在同一年中,RAC又为UL实验室分析了烟雾探测器的可靠性,并在汽车工程协会的资助下开始建立汽车电子设备可靠性模型。目前,研究项目的其他资助单位包括三军、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和一些工业部门。RAC还对“沙漠风暴”中所有的海军电子系统作过可靠性分析。

RAC于1977年开始提供可靠性培训,讲授设计可靠性课程。以后又增设了其他课程,如软件可靠性、可测性实践、全面质量管理(TQM)和机械可靠性。

1988年,RAC组建了一个技术顾问团,其职责是向RAC提出如何对R&M团体提供最佳服务的建议。

RAC还提供多种相关领域的可靠性软件工具。例如,PRISM软件工具提供了多种进行电子系统可靠性预计的方法,并提供了丰富的可靠性数据。

P.S. 根据美国《系统可靠性中心杂志》2005年第三期(季刊)报道,有37年历史的可靠性分析中心(RAC)现已正式更名为系统可靠性中心(System Reliability Center,SRC)。

?国际结构安全与可靠性协会(IASSAR)

?航天五院

院本部总体部

原航天五院501部,是院型号研制项目管理和技术抓总单位,是集航天器系统研发、系统设计、系统集成、系统服务和系统工程项目管理于一体的工程技术实体。承担了不同类型的卫星、飞船的总体设计工作。

总体部具有一流的航天器研制能力和设计水平。目前在航天器总体设计方面已经形成了传输遥感卫星、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卫星、返回式卫星与空间安全和载人航天等六大领域,以及热控、机械、电子、通信、系统工程、综合测试、在轨管理等七个专业设计体系。总体部科研设施完善,科研技术实力雄厚。截止目前,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防科学尖端科研成果奖59项、国防科学技术奖104项、部级奖励200多项。

【工作地点】:北京航天城

【需求专业】:航天器总体设计、自动控制、通信工程、电子技术、无线电技术、微波与电磁场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机械制造技术、低温制冷、系统工程、航天器可靠性工程等。

院本部总装与环境工程部

原航天五院511所,是集成航天器总装与专业测试、环境模拟试验与可靠性研究和设备研制于一体的技术实体。

近年来,开展了航天器抗辐射加固技术、航天器整星试验技术、航天器遥感多光谱定标试验技术、航天器综合环境模拟试验技术等多项研究。自行研制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总装和环境试验设备。截至到目前,共获得14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其中国家级16项,全国科学大会奖4项。现有的“可靠性与环境工程国防重点实验室”是中国航天器环境工程与可靠性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具有国际一流水平。

【工作地点】:北京航天城

【需求专业】:应用物理、制冷与低温技术、真空技术及设备、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计算机及应用、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力学、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自动控制、工程热物理等。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北京)成立于1965年,是从事航天标准化、质量与可靠性专业研究的公益性技术基础科研机构。七○八所标准化总体部主要负责航天领域的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行业标准和集团公司标准的研究、制定、宣贯、实施监督等技术归口工作;开展航天领域内国际、国外标准的跟踪研究、翻译、引进和转化工作,参与国外标准化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承担航天重大型号中标准化技术保障和技术指导;为航天系统各单位标准化工作开展咨询等。

?航天二院二十五所

航天二院二十五所创建于1965年,是集电、光、机一体的高技术精密设备研究、生产和经营的实体。

二十五所现有在职职工800余名。其中600多名科技及管理人员中,研究员36名、高级工程师150多名、工程师300多名。享受政府特贴专家有24名,200多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有200多名技术工人,分别有特级技师、高级技师、技师40余名。

二十五所主要专业范围包括:无线电工程及红外光学系统工程总体技术、无线电接收与发射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天馈系统与天线罩技术、通信工程技术、结构与工艺技术、可靠性技术、特种器件与微组装技术等,有毫米波/亚毫米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学位委员会通信与信息系统的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供研究、测试、试验使用的微波实验室、红外光学系统实验室、环境应力筛选试验室、CAE中心及各种专业实验室十多个。还设有科研、试验和批量生产需要的模样车间、无线电装配调试部和特种工艺洁净间。

专家

美国马里兰大学Michael Pecht教授

Michael G. Pecht(1952 - ) 男,美国马里兰大学CALCE电子产品与系统中心的创建者、主任和首席教授,IEEE和ASME院士(Fellow)。《Microelectronics Reliability International》主编,《IEEE Transaction on Components and Packaging Technology》和《International Microelectronics Journal》副主编。曾担任8年《IEEE Transaction on Reliability》主编,

出版了18本关于电子产品研发,使用和供应链管理方面的著作。

辛辛那提大学Jay Lee教授

李杰博士,辛辛那提大学教授,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产学合作研究中心——智能维修系统(IMS)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威斯康星大学Rockwell Automation 教授、美国联合技术研发部主任、NSF项目主任,并主持了一系列科研项目。李杰教授同时还是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创新中心主任,兼任香港城市大学名誉教授,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所院校的客座教授。目前,李杰教授担任很多国际组织的顾问,还兼任《IEEE 产业信息学汇刊》、《清华大学学报》等多种期刊的副主编,先后受邀在120 多个国际会议中发表演讲。李杰教授目前的研究重点是自主计算和基于预测维修与自我维修系统的精确预测技术、智能化的自主维护设备系统的设计以及产品服务创新的主要设计工具等。曾先后获得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制造工程杰出青年奖、中国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学者奖、密尔沃基市长科技奖励,2008 年荣获美国中国工程师协会杰出贡献奖。

李杰博士(Dr. Jay Lee)介绍

?俄亥俄州学者首席 & 辛辛纳提大学L.W. Scott Alter讲座教授

?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产学合作研究中心——智能维护系统(IMS)研究中心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长江讲座教授 & 工业创新中心主任

?香港理工大学智能服务系统杰出策划讲座教授

?英国克兰菲尔德 (Cranfield Univ.) 大学和Sweden Lulea 工学院的客座教授

.香港城市大学名誉教授。

?目前的研究重点是自主计算技术和基于预测产品服务系统的智能预测技术和创新服务商业模式。

?曾任美国联合技术研究中心(UTRC)产品升级和制造部主任负责战略方向、产品换代的研发活动、制造和服务技术

?1991年至1998年期间,作为NSF项目主任,主持了一系列科研项目

?曾任许多学术机构的副教授,包括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日本科学与技术协会(STA)特别会员(1995), 日本科学促进会(JSPS)特别会员

?目前,他还担任许多机构的顾问,其中包括,台湾的工业技术研究院(ITRI)、中国机械科学与技术协会、日本生产力中心(JPC)等

?他亲自撰写或与人合作撰写技术出版物150余篇,著作2部,又撰写过很多书的章节,3项美国专利和2个专利商标

?他多次受邀发表演讲,其中包括120多个国际重要会议的主题报告

?2003年获得米尔沃基市长科技奖励

?1992年获得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ME)授予的制造工程杰出青年奖

?ASME和SME Fellow

曾声奎

研究员,1968年出生。2005年到美国马里兰大学CALCE中心访问研究半年。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工程研究所常务副总师、元器件工程教研室主任,全国电工电子可靠性与维修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曾声奎研究员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可靠性系统工程与元器件工程。今年来主要从事计算机

辅助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设计分析、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要求论证、性能与可靠性一体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组长主持“十五” 国防预研课题计算机辅助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设计分析技术,“十五” 国防预研课题性能与可靠性一体化设计分析技术的研究工作,作为组长还主持了基于EDA的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分析技术等11项国防技术基础、国防预研基金及型号技术攻关项目。主持研发了CARMS设计分析集成环境,主持完成了军用电子元器件检测实验室认证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研究成果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在教学领域,主讲《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和《系统可靠性建模技术》两门硕士生学位课,培养硕士研究生16名。出版教材、著作2部,其中主编的《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教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并获北航优秀教材一等奖。副主编的《可靠性设计分析》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3年被评为北航优秀共产党员

Conference

?Annual Reliability and Maintainability Symposium (RAMS)年度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研讨会RAMS会议是可靠性业界最高级别的国际会议,由以下各个协会作为支持方进行举办。

主办单位: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AIAA美国航空航天局)、ASQ(美国质量协会)、IEEE(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ST、SRE、IIE(工业工程师协会)、SAE、SSS、SOLE 等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Quality Electronic Design (ISQED)国际质量电子设计研讨会

?International Reliability Physics Symposium (IRPS)国际可靠性物理学研讨会

?国际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学术会议(ICRMS)

ICRMS会议简介:

ICRM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liability, Maintainability and Safety)是由中国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七大学术团体共同发起的中国最高级别的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学术会议,会议由各学会轮流主办。ICRMS内容涉及航空、航天、武器装备、汽车、通讯、计算机网络、电子、自动化仪表等领域。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会议,有来自日本、美国、法国、意大利、英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及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2009年7月举行的第八届ICRMS主要讨论的是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Safety and Reliability(ICOSSAR)结构安全与可靠性国际会议ICOSSAR会议简介:

ICOSSAR是由国际结构安全与可靠性协会(IASSAR)组织的,每4年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举办一次的国际会议,每届会议都是交流和讨论结构安全和可靠性领域的原理和技术在近期内的发展、创新、应用情况的一个主要的国际性论坛。自1969年以来分别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1969)、德国慕尼黑(1977)、挪威特隆赫姆(1981)、日本神户(1985)、美国圣.弗朗西斯科(1989)、奥地利因斯布鲁克(1993)、日本京都(1997)、美国新港海湾(2001)和意大利罗马(2005)等地举办了9届。

可靠性相关的学术刊物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RESS)

可靠性工程与系统安全杂志,编辑是MIT核工程系的教授。

此杂志为月刊,内容比较丰富,其网络全文的一个好处就是会提前把接收但是还没有刊登的文章发布出来,可以看到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

Published by Elsevier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European Safety and Reliability Association, and the Safety Engineering and Risk Analysis Division。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 i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devote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ethods for the enhancement of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complex technological systems, like nuclear power plants, chemical plants, hazardous waste facilities, space systems, offshore and maritime systems, transportation.

译:由Elsevier与欧洲安全与可靠性协会合作,以及安全工程及风险分析部共同出版。

可靠性工程与系统安全是一个专门讨论关于提高复杂技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开发和应用的国际期刊。这样的系统有核电厂,化工厂,危险废物处理设施,空间系统,近海和海上系统,运输。

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

可靠性最权威的杂志,主编是香港城市大学校长,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IEEE Fellow。

由IEEE的可靠性学会出版,季刊,每一期都刊载该领域最新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杂志的英文简介:

Aims and Scope宗旨和范围

The Society is concerned with the problems involved in attaining reliability, maintaining it through the life of the system or device, and measuring it. The Society is engaged in the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of hardware, software, and human factors. Principal focus is on aerospace, communications, components and hybrids, computers, industrial electronics, lasers and electro-optics, medical electronics, nuclear and fossil power systems,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s. Reliability is integral to Availability, Maintainability, Quality, and System Safety.

译:该协会关注的是在实现可靠性,在系统或设备的寿命内维持可靠性,以及测量可靠性所涉及的问题。该协会是从事硬件,软件以及人为因素的工程学科。主要重点是航天,通信,组件和杂交,计算机,工业电子,激光和电子光学,医疗电子,核能和化石电力系统,交通系统。可靠性对于可用性,维修性,质量和系统安全是不可或缺的。

网站论坛

中国可靠性资源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48161306.html,,及其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848161306.html,/bbs

可靠性家园https://www.360docs.net/doc/848161306.html,,及其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848161306.html,/bbs

中国可靠性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48161306.html,,及其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848161306.html,/club/

可靠性预测模型

①失效率模型

失效率:失效率是工作到某时刻尚未失效的产品,在该时刻后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一般记为λ,它也是时间t的函数,故也记为λ(t),称为失效率函数,有时也称为故障率函数或风险函数。按上述定义,失效率是在时刻t尚未失效产品在t+△t的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条件概率.

失效率曲线,即浴盆曲线

当前电子产品,机械产品可靠性预测的方法

?Physics of failure物理故障法

?相似分析法:基于模糊贴近度衡,基于实例推理技术中相似度衡

?方法说明

相似产品法就是利用与该产品相似的现有成熟产品的可靠性数据来估计该产品的可靠性。成熟产品的可靠性数据主要来源于现场统计和实验室的试验结果。

?相似产品法考虑的的相似因素一般包括

产品结构、性能的相似性

设计的相似性

材料和制造工艺的相似性

使用剖面(保障、使用和环境条件) 的相似性

?预计过程

确定相似产品

分析相似因素对可靠性的影响

确定相似系数

新产品可靠性预计

?示例

某型号导弹射程为3500km,已知飞行可靠性指标为0.8857,各分系统可靠性指标为——战斗部:0.99、安全自毁系统:0.98、弹体结构:0.99、控制系统:0.98、发动机:0.9409。为了将导弹射程提高到5000km,对发动机采取了三项改进措施:

采用能量更高的装药;

发动机长度增加1m;

发动机壳体壁厚由5mm减为4.5mm。

试预计改进后的导弹飞行可靠性。

…分析计算

壁厚减薄会使壳体强度下降,会使燃烧室的可靠性下降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可靠性。

相似系数d = 9.412×106/(9.806×106)

发动机的可靠性? R = 0.9409×d = 0.9033

?统计分析法[1]

统计分析法的基本理论是统计学,其基本思路是:机械产品虽有较强的“个性”,但其零部件大都是通用的,通过对密封件、弹簧、电磁铁、阀门、轴承、齿轮等数十类机械零部件的可靠性数据进行大量的统计,目的是以这些统计数据作为基础,自底向上地对机械产品进行系统可靠性预计。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比较新)[2]

?PRISM(基于失效率模型)[3]

PRISM电子与非电子元件可靠性预计和数据库,是由系统可靠性中SRC开发的一种可靠性预计方法。PRISM方法具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计算每个部件的基本是效率,第二部分是以统计水平过程评价系数修正基本失效率。

?FIDES [3]

FIDEs方法采用了丰富的失效数据,它们来源于航空、军事领域以及生产制造企业,该方法的主要开发同的在于提供十分切合实际的,特别是各种严酷外部环境条件下的电子产品可靠

性预计。FIDEs方法既考虑了部件内在因素引起的失效,例如产品工艺和质量分布,亦考虑了外在因素引起的失效,例如产品规范、设计、制造与集成,甚至供货渠道的影响。

?故障树

概念: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可能造成系统失效的各种因素(包括硬件、软件、环境、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画出逻辑框图(失效树),从而确定系统失效原因的各种可能组合方式或其发生概率,已计算系统失效概率,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提高系统可靠性的一种设计分析方法。

故障分析是以故障树作为模型对系统经可靠性分析的一种方法。

故障树分析把系统最不希望发生的故障状态作为逻辑分析的目标,在故障树中称为顶事件,继而找出导致这一故障状态发生的所有可能直接原因,在故障树中称为中间事件。再跟踪找出导致这些中间故障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直接原因。直追寻到引起中间事件发生的全部部件状态,在故障树中称为底事件。用相应的代表符号及逻辑们把顶事件、中间事件、底事件连接成树形逻辑图,责成此树形逻辑图为故障树。

故障树是一种特殊的倒立树状逻辑因果关系图,它用事件符号、逻辑门符号和转移符号描述系统中各种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事件树

1、定义

事件树分析(Event Tree Analysis,简称ETA)起源于决策树分析(简称DTA),它是一种按事故发展的时间顺序由初始事件开始推论可能的后果,从而进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一起事故的发生,是许多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其中,一些事件的发生是以另一些事件首先发生为条件的,而一事件的出现,又会引起另一些事件的出现。在事件发生的顺序上,存在着因果的逻辑关系。事件树分析法是一种时序逻辑的事故分析方法,它以一初始事件为起点,按照事故的发展顺序,分成阶段,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每一事件可能的后续事件只能取完全对立的两种状态(成功或失败,正常或故障,安全或危险等)之一的原则,逐步向结果方面发展,直到达到系统故障或事故为止。所分析的情况用树枝状图表示,故叫事件树。它既可以定性地了解整个事件的动态变化过程,又可以定量计算出各阶段的概率,最终了解事故发展过程中各种状态的发生概率。

2、功能

ETA可以事前预测事故及不安全因素,估计事故的可能后果,寻求最经济的预防手段和方法。事后用ETA分析事故原因,十分方便明确。

ETA的分析资料既可作为直观的安全教育资料,也有助于推测类似事故的预防对策。

当积累了大量事故资料时,可采用计算机模拟,使ETA对事故的预测更为有效。在安全管理上用ETA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具有其他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

3、事件树编制

(1)确定初始事件

事件树分析是一种系统地研究作为危险源的初始事件如何与后续事件形成时序逻辑关系而最终导致事故的方法。正确选择初始事件十分重要。初始事件是事故在未发生时,其发展过程中的危害事件或危险事件,如机器故障、设备损坏、能量外逸或失控、人的误动作等。可以用两种方法确定初始事件:

①根据系统设计、系统危险性评价、系统运行经验或事故经验等确定;

②根据系统重大故障或事故树分析,从其中间事件或初始事件中选择。

(2)判定安全功能

系统中包含许多安全功能,在初始事件发生时消除或减轻其影响以维持系统的安全运

行。常见的安全功能列举如下:

①对初始事件自动采取控制措施的系统,如自动停车系统等;

②提醒操作者初始事件发生了的报警系统;

③根据报警或工作程序要求操作者采取的措施;

④缓冲装置,如减振、压力泄放系统或排放系统等;

⑤局限或屏蔽措施等。

(3)绘制事件树

从初始事件开始,按事件发展过程自左向右绘制事件树,用树枝代表事件发展途径。首先考察初始事件一旦发生时最先起作用的安全功能,把可以发挥功能的状态画在上面的分枝,不能发挥功能的状态画在下面的分枝。然后依次考察各种安全功能的两种可能状态,把发挥功能的状态(又称成功状态)画在上面的分枝,把不能发挥功能的状态(又称失败状态)画在下面的分枝,直到到达系统故障或事故为止。

(4)简化事件树

在绘制事件树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与初始事件或与事故无关的安全功能,或者其功能关系相互矛盾、不协调的情况,需用工程知识和系统设计的知识予以辨别,然后从树枝中去掉,即构成简化的事件树。

在绘制事件树时,要在每个树枝上写出事件状态,树枝横线上面写明事件过程内容特征,横线下面注明成功或失败的状况说明。

4、事件树定性分析

事件树定性分析在绘制事件树的过程中就已进行,绘制事件树必须根据事件的客观条件和事件的特征作出符合科学性的逻辑推理,用与事件有关的技术知识确认事件可能状态,所以在绘制事件树的过程中就已对每一发展过程和事件发展的途径作了可能性的分析。

事件树画好之后的工作,就是找出发生事故的途径和类型以及预防事故的对策。

⑴找出事故连锁

事件树的各分枝代表初始事件一旦发生其可能的发展途径。其中,最终导致事故的途径即为事故连锁。一般地,导致系统事故的途径有很多,即有许多事故连锁。事故连锁中包含的初始事件和安全功能故障的后续事件之间具有“逻辑与”的关系,显然,事故连锁越多,系统越危险;事故连锁中事件树越少,系统越危险。

⑵找出预防事故的途径

事件树中最终达到安全的途径指导我们如何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在达到安全的途径中,发挥安全功能的事件构成事件树的成功连锁。如果能保证这些安全功能发挥作用,则可以防止事故。一般地,事件树中包含的成功连锁可能有多个,即可以通过若干途径来防止事故发生。显然,成功连锁越多,系统越安全,成功连锁中事件树越少,系统越安全。

由于事件树反映了事件之间的时间顺序,所以应该尽可能地从最先发挥功能的安全功能着手。

5、事件树定量分析

事件树定量分析是指根据每一事件的发生概率,计算各种途径的事故发生概率,比较各个途径概率值的大小,作出事故发生可能性序列,确定最易发生事故的途径。一般地,当各事件之间相互统计独立时,其定量分析比较简单。当事件之间相互统计不独立时(如共同原因故障,顺序运行等),则定量分析变得非常复杂。这里仅讨论前一种情况。

1.各发展途径的概率

各发展途径的概率等于自初始事件开始的各事件发生概率的乘积。

2.事故发生概率

事件树定量分析中,事故发生概率等于导致事故的各发展途径的概率和。

定量分析要有事件概率数据作为计算的依据,而且事件过程的状态又是多种多样的,一般都因缺少概率数据而不能实现定量分析。

3.事故预防

事件树分析把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表述得清楚而有条理,对设计事故预防方案,制定事故预防措施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从事件树上可以看出,最后的事故是一系列危害和危险的发展结果,如果中断这种发展过程就可以避免事故发生。因此,在事故发展过程的各阶段,应采取各种可能措施,控制事件的可能性状态,减少危害状态出现概率,增大安全状态出现概率,把事件发展过程引向安全的发展途径。

采取在事件不同发展阶段阻截事件向危险状态转化的措施,最好在事件发展前期过程实现,从而产生阻截多种事故发生的效果。但有时因为技术经济等原因无法控制,这时就要在事件发展后期过程采取控制措施。显然,要在各条事件发展途径上都采取措施才行。

参考文献

[1]《机械产品可靠性预计方法的比较与选择》李瑞莹1,康锐1,党炜 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系统工程系;2.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空间系统工程部)

[2]《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曾声奎1,Michael G.Pecht2,吴际2(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83)(2.美国马里兰大学CALCE电子产品与系统中心,马里兰20742)

[3]《美国军用手册217以外的可靠性预计方法》,周雷,许新芳,程俊,总装重庆军代局驻绵阳地区军代室,四川绵阳621000

可靠性评估方法(可靠性预计、审查准则、工程计算)

电子产品可靠性评估方法培训 课程介绍: 作为快速发展的制造企业,产品可靠性的量化评估是一个难题,尤其是机械、电子、软件一体化的产品。针对此需求,本公司开发了《电子产品可靠性评估方法》课程,以期在以基于应力计数法的可靠性预计和分配、基于寿命鉴定的试验评估法两个方面提供对电子产品的评价数据。并在日常管理实践中,通过质量评价的方式,通过设计规范审查、FMEA分析发现评估中的关键问题点,以便更好地改进。 课程收益: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评估方法以及导致产品可靠性问题的问题点,为后期的质量管理统计和技术部门的解决问题提供工作依据。 课程时间:1天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标准协会培训中心 【协办单位】深圳市威硕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培训对象】本课程适于质量工程师、质量管理、测试工程师、技术工程师、测试部门等岗位。 课程特点: 讲师是可靠性技术+可靠性管理、军工科研+民品开发管理的综合背景; 课程包括开展可靠性评估工作的技术措施、管理手段,内容和授课方法着重于企业实践技术和学员的消化吸收效果。 课程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用实践所检验”的思想,可靠性设计培训面向设计生产实际,针对具体问题,充分结合同类公司现状,提炼出经过验证的军工和民用产品的可靠性

设计实用方法,帮助客户实现低成本地系统可靠性的开展和提升。 课程大纲: 一、可靠性评估基础 可靠性串并联模型 软件、机械、硬件的失效率曲线 可靠性计算 二、基于应力计数法的可靠性预计与分配 依据的标准 基于用户需求的设计输入应力条件 可靠性分配的计算方法和过程 基于应力计数法的可靠性预计 三、寿命鉴定试验评估方法 试验依据标准要求 试验过程 判定方式 四、产品质量与可靠性审查准则 基于失效机理的可靠性预防措施 系统设计准则(热设计、系统电磁兼容设计、接口设计准则) 机械可靠性设计准则 电路可靠性设计准则(降额、电子工艺、电路板电磁兼容、器件选型方法)嵌入式软件可靠性设计准则(接口设计、代码设计、软件架构、变量定义)五、DFMEA与PFMEA过程的潜在缺陷模式及影响分析方法

电脑产品可靠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作 业 指 导 书 WORK INSTRUCTION 文件名称: Doc. Name Fujitsu 产品可靠性试验作业指 导书 Fujitsu’s Product Reliability Test WI 文件编号: Doc. No. WI/750/050 拟制部门: RTC 版 号: A/0

5.1 试验后,产品的外观和功能应正常,样品应无异音. 5.2 试验前、后,样品的灵敏度变化须小于3dB. 6 参考文件 《Fujitsu可靠性试验项目》客户数据 7 记录保存年限 《RTC试验报告》750PR002 3年 二. 低温(带操作)试验 1 目的 评价产品在低温条件下使用和贮存的可靠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名(东莞)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Fujitsu计算机音箱产品. 3 试验设备 冰箱、噪音发生器. 4 试验步骤 4.1 环境条件:温度:15℃~30℃,相对湿度:35%~80%. 4.2 取1对(或以上)无包装的合格样品. 4.3 将样品(工作状态下)放入冰箱内(温度:0°C),8小时后,取出样品,在室温下放置1小时. 4.4 试验后,检查样品的外观和功能. 5 质量要求 5.1 试验后,产品的外观和功能应正常,样品应无异音. 5.2 试验前、后,样品的灵敏度变化须小于3dB. 6 参考文件 《Fujitsu可靠性试验项目》客户数据 7 记录保存年限 《RTC试验报告》750PR002 3年 三. 高温高湿(带操作)试验 1 目的 评价产品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使用和贮存的可靠性,并确认胶脚(c ushion)是否影响涂装面(产品如有胶脚(c ushion)贴在涂装面上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名(东莞)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Fujitsu计算机音箱产品. 3 试验设备 恒湿恒湿试验箱、噪音发生器 4 试验步骤 4.1 环境条件:温度:15℃~30℃,相对湿度:35%~80%. 4.2 取1对(或以上)无包装的合格样品.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Word资料●本课题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如何申报与论证博白县教育局教研室朱汝洪发布时间: 2009 年 4 月 2 日19 时24 分一、课题申报的基本步骤第一步: 阅读各级课题申报通知,明确通知的要求;第二步: 学习研究课题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第三步: 学习研究《课题指南》,确定要申报的课题(可以直接选用《课题指南》中的课题,也可以自己确定课题);第四步:组织课题组,认真阅读关于填表说明的文字,研究清楚课题《申请评审书》各个栏目的填写要求;第五步: 根据《申请评审书》各栏目的要求分工查找材料和论证;第六步: 填写《申请评审书》草表;第七步: 研究确定后,填写《申请评审书》正式表(一律要求打印);第八步: 按要求复印份数;第九步: 按要求签署意见、加盖公章;第十步: 填写好《课题申报材料目录表》;第十一步: 按时将《申请评审书》《课题申报材料目录表》和评审费送交县教研室科研组转送市教科所(也可以直接送市教科报,但必须报县教研室备案)。

二、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1、课题的选题方法。 一是从上级颁发的课题指南中选定;二是结合学校的实际对课题指南中的课题作修改;三是完全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确定课题。 2、课题的选题要依据的原则。 一是符合法规和政策;二是切合当地和学校实际;三是适合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四是切中当前教改热点。 3、课题名称的规表述。 ①研究,如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 ②实践与研究,如高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③应用研究,如合作学习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④实验与研究,如杜郎口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⑤探索与研究,如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管理的探索与研究。 三、立项课题的论证例说(以2009 版市课题申报表的要求为准)1、课题论证的含义。 课题论证,也叫论证与设计、设计与论证,是对所要申报的课题的选题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容、研究重点、研究难点、研究思路、研究步骤、研究条件等进行的阐述与设计。 2、课题论证的包括的容。 不同级别的课题申报表(课题申请、评审书)要求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包括两大方面的容: 一是关于本研究课题的论证,二是关于对课题实施的论证。 3、课题论证例说。

船舶结构可靠性分析

大连海洋大学 船舶结构可靠性分析Analysis of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hip structure 船舶结构可靠性分析研究综述 研究领域:船舶与海洋工程(专硕) 姓名:邓英杰 学号: 2015085223012

船舶结构可靠性分析研究综述 摘要:结构可靠性理论是60年代后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作为结构强度理论与计算结构力学的一个新分支,具有工程实践和船舶安全评价的重大意义。本文就船舶结构可靠性分析近代的发展做了总结性的综述,从载荷、承载能力、可靠性分析方法三个角度出发,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船舶结构;可靠性;船舶安全评价;分析方法 1 前言 传统的船舶结构强度计算方法采用的是确定性方法,将船体载荷和材料力学特性等诸多因素都看做是确定性的单值量,这与实际不符,传统的确定性设计已不能满足现代船舶发展的需求,而采用概率统计的方法相比之下更为合理,进而诞生了船舶结构可靠性分析这一学科。 1969年,挪威学者Nordenstrom【1】发表船舶结构分析里程碑的一篇文章,率先将波浪载荷和船舶总纵强度的承载能力看做是随机分布的变量,进而分析船体的失效概率。1972年,美国学者对船体总纵强度的概率模型进行了系统的专题研究,船舶结构可靠性分析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船舶可靠性分析方法已经建立了起来。目前,世界各大船级社都在制定以可靠性分析为基础的船舶结构设计规则。

2 载荷 对于船舶结构,静水载荷和波浪载荷是两种主要的载荷形式。 波浪载荷的理论计算是基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的切片理论建立起来的。80年代后期,人们对波浪载荷的研究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S.G.Stiansen【2】提出了波浪载荷的概率模型,研究了低频相应和高频效应的概率组合问题;美国学者 C.G.Soares 从当时的技术水平出发,提出了一个船舶波浪载荷效应的可靠性分析标准模式。该方法的创新性在于,在线性切片理论计算船体波浪弯矩的基础之上,将高频载荷以经验性影响因子的形式与低频波浪弯矩组合。 在早期, 波浪载荷计算中应用的大多是线性理论。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经验的增加, 波浪载荷的非线性性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大量的实船测量和船模试验表明, 行驶在汹涛中的高速舰船, 由于船体的非直舷, 以及底部砰击、外张砰击和甲板上浪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舰船的运动, 特别是波浪载荷呈明显的非线性。这时, 在规则波中的运动不再具有简谐性质, 中垂波浪弯矩幅值明显大于中拱时的幅值。加突出的是, 由于底部砰击和外张砰击, 使船体剖面内出现高频振动弯矩。这种弹性振动是一种瞬态响应, 在高海况下, 两者迭加而成的中垂合成弯矩幅值将远大于线性理论的计算结果。 为了计算砰击振动弯矩,一种被称为“两步走”的方法被广泛使用,即先在刚体假设下计算船体运动和作用在其上的水动力,

企业可靠性工作平台的作用分析

企业可靠性工作平台的作用分析时间:2006-12-23 04:01来源:网络作者:guest 点击:574次 摘要讨论了可靠性工作对于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建立可靠性工作平台的建议,阐述了可靠性工作平台对产品可靠性控制的重要作用,介绍了可靠性工作平台的体系结构摘要 讨论了可靠性工作对于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建立可靠性工作平台的建议,阐述了可靠性工作平台对产品可靠性控制的重要作用,介绍了可靠性工作平台的体系结构,讨论分析了可靠性工作平台在产品中的应用。 关键词产品质量,可靠性,可靠性工作平台 前言 质量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产品供应商和消费者的难题,如何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是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力的必然趋势;同时,随着国防武器系统等军事领域对产品质量的特殊要求,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国防实力。现代质量观念表明,质量包含了产品的性能特性、专门特性、经济性、时间性、适应性等方面,是产品满足使用要求的特性总和,其中专门特性描述了产品保持规定性能指标的能力,包括了产品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安全性、测试性等。 随着国内外可靠性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的可靠性得到了不断提高,人们对系统可靠性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尤其在军用产品方面,对产品可靠性的要求更加严格。近年来,随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和数字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产品系统正朝着大规模、复杂化、容错、功能强大的方向发展,对系统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可靠性工程是为达到产品的可靠性要求而进行的一套设计、研制、生产和试验工作,包括设计分析、试验、管理、信息收集和处理等。可靠性系统工程属于产品开发的子工程,属于系统工程的范畴。在以往产品的研制过程中,可靠性工作往往作为一种"事后验证"手段,没有对产品设计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现代系统设计思想以及市场需求迫使企业在研制阶段综合考虑产品的性能设计和可靠性设计,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地建立可靠性工作体系、将可靠性设计贯穿到产品的性能和功能设计中已成为了产品质量控制的首要工作。 1、建立可靠性工作平台的意义 可靠性工作平台是一种可靠性工作体系,它包含了产品可靠性管理、可靠性设计分析、可靠性试验评价等工程技术,可靠性工作平台要求贯穿于产品的论证、设计、试验及使用阶段。 建立可靠性工作平台首先要求企业明确自身的产品特点和可靠性工作在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实际意义,并建立相应的可靠性工作规划,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根据产品的特点建立科学化的可靠性管理程序和可靠性实施大纲; 建立可靠性工作规范,明确可靠性设计、分析、试验、数据评估技术的使用;

国内外研究现状范例

2、国内外研究现状: 针对孔壁和管道间的环状空间中的混合泥浆,国内外学者采取了现场检测、室内模型实验、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它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规律。 在先导孔钻进和扩孔过程中,泥浆压力高达1~2MPa,相当于l00~200 m高的水头压力[4],当泥浆压力过大时将强烈破坏周围地层,为研究合适的泥浆压力,刘杰[5]研究了泥浆在地层中的作用机理,揭示了泥浆在地层中的渗流规律。余剑平等人[3]分析了定向钻穿越冲湖积土层时的泥浆溢出现象,通过钻孔观察得出渗透泥浆呈“土、丰”字型分布,扩散半径约为管径的2~3倍,渗透泥浆层的厚度一般约2~3mm。赵明华等人[6]分析了HDD穿越监利洪湖大堤引起堤脚冒浆的原因,认为冒浆与上覆土体的厚度、粘性,钻压、钻井液粘度等参数有关。晁东辉[7]采用了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水平定向钻孔施工的过程,研究了施工过程中泥浆对孔壁的影响。关立志[8]认为管道与孔壁之间的空洞经过一段时间会引起上履土体下沉、堤防塌陷等灾害。宋新江等人[2]根据《土坝坝体灌浆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地层最大容许灌浆压力分析了河堤发生塌陷的可能原因:①当孔道四周泥浆压力消散,引起孔内过量坍塌,是地面形成裂缝和塌陷的一个主要原因。②当管道穿过的砂层为粉砂、粉细砂、细砂或中砂,受扰动后强度降低易塌落。③泥浆压力消散或大量减小后便会产生沉淀,同时在管道四周的环空间隙中泥浆与土的混合物会产生固结变形,这种固结作用会引起土体下陷。王建钧[9]分析了环空周围土体在应力重分布作用下发生塑性挤出、膨胀内鼓、塑流涌出和重力坍塌的原因,并根据Mohr-Coulomb破坏准则给出了孔壁失稳破坏的理论公式。 针对环空混合泥浆的力学性质研究,Knight, M.等人[10]铺设了一条直径为200mm的HDPE管道两年后开挖观察,发现环状空间并未形成空洞,表明环空泥浆与土体发生了相互作用。美国的Samuel T. Ariaratnam等人[11]分别在粘土和砂层中进行水平定向钻进管道铺设试验,分别铺设了直径为100mm、200mm及300mm 的HDPE管各两根,分别在一天、一个星期、两个星期、四个星期以及一年以后对管道进行开挖检查,观察环状空间中土体含水量的变化、固结状况并进行土体强度测试,得出环空混合泥浆含水量逐渐降低、强度增加。李俊[12]认为HDD 铺管后残留孔洞会发生由应力重分布引起的沉降和固结沉降,分别给出了计算公式,由于HDD施工,钻孔周围一部分土体扰动进入塑性状态,形成一个软弱带,在地下水作用下发生管涌。朱乃榕[13]从渗流角度研究了西气东输管道穿越工程对河堤的稳定性影响。他假设管道周围土体的渗透系数比河堤其他土体的渗透系数大二个数量级,分析堤防处于最高洪水位与低水位两种危险情况下的堤防渗流稳定性。并采用二维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进行渗流计算。得出输气管道的穿越对于堤防的抗滑稳定性影响也比较小,但有可能沿管壁周围形成渗流通道,在管道穿越出土点附近发生管涌破坏。但研究的输气管道直径只有710mm,远小于西气东输工程二期所采用的直径1219mm的管道,所以不能断定如此大直径的管道穿越是否会对河堤造成更大的危害。 国内外学者采用了多种方法、设备研究环空混合泥浆的力学性质,Ariaratnam[14]收集了美国各地的土样进行室内模拟试验,先测试泥浆的流变特性,然后在泥浆中加入各种土样,进行混合物的流变特性测试。Tubb[15]介绍了Mears/HDD LLC公司采用孔内压力测试设备可

网络系统可靠性研究现状与展望资料

网络系统可靠性研究 现状与展望 姓名:杨玉 学校:潍坊学院 院系: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学号:10051140234 指导老师:蔡建生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班级:2010级二班

一、摘要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网络化进程,人类赖以生存的网络系统规模越来越庞大、结构越来越复杂,这导致网络系统可靠性问题越来越严峻。本文首先探讨了网络系统可靠性的发展历程、概念与特点,进而从度量参数、建模、分析、优化四个方面系统综述了网络系统可靠性的研究现状,最后对网络系统可靠性研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二、关键词:可靠性;网络系统;综述;现状;展望 三、引言 21 世纪以来,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基础,人类社会加快了网络化进程。交通网络、通信网络、电力网络、物流网络……可以说,“我们被网络包围着”,几乎所有的复杂系统都可以抽象成网络模型,这些网络往往有着大量的节点,节点之间有着复杂的连接关系。自从小世界效应[1]和无标度特性[2]发现以来,复杂网络的研究在过去10 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研究者来自图论、统计物理、计算机、管理学、社会学以及生物学等各个不同领域,仅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上的相关论文就达百篇。对复杂网络系统结构、功能、动力学行为的深入探索、科学理解以及可能的应用,已成为多个学科领域共同关注的前沿热点[3-14]。 随着复杂网络研究的兴起,作为复杂网络最重要的研究问题之一,网络系统可靠性研究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也日益凸显出来[15, 16]。人们开始关注:这些复杂的网络系统到底有多可靠?2003 年8 月美加大停电事故导致美国的8 个州和加拿大的2 个省发生大规模停电,约5000 万居民受到影响,损失负荷量61800MW,经济损失约300 亿美元;2005 年12 月台湾海峡地震造成多条国际海底通信光缆发生中断,导致整个亚太地区的互联网服务几近瘫痪,中国大陆至台湾地区、美国、欧洲等方向国际港澳台通信线路受此影响亦大量中断;2008 年1 月,南方冰雪灾害导致我国十余个省市交通瘫痪、电力中断、供水停止、燃料告急、食物紧张……这些我们赖以生存的网络系统规模越来越庞大,结构越来越复杂,但越来越频繁发生的事故也将一系列严峻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故隐患是否会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的崩溃?在发生严重自然灾

机械设备运行可靠性评估的发展与思考 彭丹丹

机械设备运行可靠性评估的发展与思考彭丹丹 摘要:挑战,国内不断增加机械制造企业,存在越来越剧烈的竞争态势。怎样 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取胜,这是所有企业所重视的一个问题。而在机械生产制造 机制中,机械设备的地位举足轻重。只有确保机械设备运行的顺利,才可以实现 机械制造生产效率的提升。在这种因素之下,评估机械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显得十 分迫切。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机械设备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在新的历 史时期,国内的制造业获得了非常大的发展机会以及 关键词:机械设备;运行可靠性评估;发展;思考 引言 近年来,我国工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工业领域中,大量机械设备的运用,使工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与此同时,工 业生产设备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对工业生产中机械设备的运行可靠性进行深入的 研究与评估,为机械设备可靠性的提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技术参考,进而使 其更好的在工业生产中得到高效的应用。鉴于此,本文便对机械设备运行可靠性 评估进行深入的研究。 1 机械设备运行可靠性评价的内容及意义 机械设备可靠性的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设计、制造、运行、维修以及管理 等过程的可靠度分析与评价,实施目的在于及时发现产品在设计、工艺与材料等 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而通过分析与改进,逐步提升产品可靠性,最终使其综合性 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受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其故障 现象层见迭出,严重时甚至引发巨大的安全事故,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例如发生于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事件,正是由于设备运 行失衡,致使系统因停转而出现核泄漏事故,进而引发了人类灾难。故此,为确 保机械设备安全、高效的运行,实施可靠性评估则为必然性措施之一,其可为设 备运行状态的判定提供技术参考。 2 机械设备运行维护的发展时期和运行可靠性评估面临的问题 2.1 机械设备运行维护的发展时期 一是维修出现故障后的机械设备时期。在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后,要求有关机 械设备制造的工作者来维修,而如此的维修手段较为滞后,在出现故障之后开展 维修工作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在接下来的一定时期中还可能会发生故障。 二是定期维护机械设备时期。定期维护这种手段是事先实施维护对策,尽可能地 降低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进而降低对机械设备的制约程度,确保机械设备工作 的安全和稳定。然而,如此的手段难以有效地把握设备的真实性,在进行维护的 时候,可能面临维护缺失或维护太多的现象。三是维护应用过程中的机械设备时期。在应用设备的情况下进行维修,从而使一种完善的维修管理机制形成。懂得 由各个环节来维修设备,能够结合定期检查与维修的手段。根据异样的维修机械 设备的手段,从而使健全的维修设备机制形成。在一系列的维修手段中,预先维 修是较多应用的一种,其能够事先排除故障,进而使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大大减小。四是长时间观察维修时存在故障的机械设备时期。针对当今来讲,很多的机 械制造企业都会长时间地观察维修时存在不正常状况的设备。有效地统一很多的 维修手段,定期地维修机械设备,探究不正常工作的设备状况,结合其实际现状 加以维修。结合如此的维修手段,可以实现维修工作者负担的减轻,以及实现更 加显著的维修成效。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在当今商业创新模式的潮流和城市空间有机化、复合化的趋势下应运而生,数量日益增多,体量越来越大。这类公众聚集场所一般具有功能繁多、空间种类丰富、人流量大、火荷载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导致重、特大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近年来大型商业建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屡有发生。国外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时,社会将会处于一个灾难事故多发阶段,这表明我国当前及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火灾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飞速发展的大型商业建筑,使用功能日趋复杂、集约,这给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安全疏散设计带来了十分严峻的挑战。安全疏散,就是在发生火灾时,在允许的疏散时间范围中,使遭受火灾危害的人或贵重物资在楼内火灾未危及其安全之前,借助于各种疏散设施,有组织、安全、准确、迅速地撤离到安全区域。 大型综合性商业建筑的使用功能高度集中,现行规范都无法对其建筑形态和业态分布做出明确的规定,基于以往经验及科研成果制订出来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难以适应新的需要,实践中经常遇到大量现行规范适应范围无法涵盖或规范条文无法适应建筑物设计形式的尴尬局面。现代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往往突破了现行规范,因此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将性能化的防火设计理念引入到了设计之中,它已成为未来防火设计发展的趋势。 商业街建筑由于其独特性,有关消防设计也有别于一般的商业建筑。比如,商业街是否作为一个整体建筑考虑其消安全疏散设计,是否应限制商业街建筑的层数,长度和宽度,步行街是否考虑作为人员疏散安全区域及其条件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调研及深入分析。 同时,由于这类建筑火灾危险性特别大,人员密度大,疏散困难等原因,研究大型商业建筑火灾下人员疏散的安全性,以最大限度的防止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火灾基础研究的滞后在制定国家消防技术规范时存在一些弊端和不合理之处。这些弊端给复杂的商业建筑空间设计带来很多的局限性,因此要使大型商业建筑有效的快速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找到新的途径和新的思路来保障建筑的安全疏散。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人员安全疏散设计应该综合相关多方因素全面考虑。处方式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设计理念适应不了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借鉴心理学等理论,研究发生火灾后,大型商场内人员在这样的环境中的空间认知能力和行为模式;从空间组织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理论全面的进行防火安全疏散设计的研究。这有助于科学合理的进行大型商场的建筑防火设计,当灾害来临时为人们提供一个可靠的安全疏散系统,同时又利于人们充分的使用空间的目标;同时,该课题的研究为促进大型商场发展作出努力,使得大型建筑在城市发展的新形式下可持续的发展。 大型商业综合体中防火分区面积往往超出了规范中对防火分区面积的限制,疏散出口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等问题随之产生,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自身特性入手,运用建筑学、消防安全学和行为心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对火灾下大型商业综合体内人员疏散的安全性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大型商业综合体人员安全疏散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和方法,并分析了应用部分方法的实际工程案例。为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人员安全疏散设计提供参考。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对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设计,除了能依据本国的规范进行设计的之外,超出规范规定内容的往往利用了性能化的防火设计。欧美发达国家在这项研究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已开发出了很多计算及模拟软件。如FDS、SIMULEX和STEPS等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己有一些国家颁布了专门的性能化防火设计规范。所以发展至今,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国外的设计者在做一些大型的商业建筑时,都会采用性能化的防火设计。1971年,美国的通用事务管理局形成了《建筑火灾安全判据》。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实施了一个国家级的火灾风险评估项目,其结果形成了FRAMWORKS模型。1988年美国防火

结构可靠性理论的现状与发展

结构可靠性理论的现状与发展 1.引言 工程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以最经济的途径来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而可 靠度是满足这一目的的有效控制参数。可靠度理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提出的。最早源于军事需要用来提高电子元件的可靠度。将可靠度理论引入结构工程并加以发展无疑是结构工程学科的重大进展之一,并在许多方面得到成功应用。我国对结构可靠度理论的研究工作开展得较晚。20世纪60年代土木工程界曾广泛开展过结构安全度的研究和讨论;20世纪70年代把半经验半概率的方法用于结构设计规范中,并于1980年提出《结构设计统一标准》,从此,结构可靠度理论的应用才在国内开展。 结构可靠性通常定义为:在规定的使用条件和环境下,在给定的使用寿命期间,结构有效地承受载荷和耐受环境而正常工作的能力。结构可靠性的数t指标通常用概率表示,称为结构可靠度。结构可靠性是一个广义概念,通常包含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个方面。 为保证结构的可靠性,首先要研究建造结构所使用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结构上各种作用的特性,结构的内力分析方法及结构的破坏机理,除此之外,还要做到精心设计,选取合理的结构布置方案和保证结构具有明确的传力路径;精心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规程进行操作;正常使用,按设计要求使用结构并进行正常维护。然而,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结构绝对的安全或可靠,这是因为在结构的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种种影响结构可靠性的不确定性。即随机性、模糊性和知识的不完善性,合理、正常的设计、施工和使用只是保证结构具有一定可靠性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自20世纪20年代起,国际上开展了结构可靠性基本理论的研究,并逐步扩展到结构分析和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我国在内,研究成果已应用于结构设计规范,促进了结构设计基本理论的发展。本文将基于大量的研究文献,从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结构体系可靠度、结构承载能力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度、结构疲劳与动力可靠度、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与老化期可靠度五个方面对国内外工程结构可靠度理论和应用的发展现状作概括性地介绍, 2.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 2.1 一次二阶矩法 在实际工程中,占主流的一次二阶矩法应用相当广泛,已成为国际上结构可靠度分析和计算的基本方法。其要点是非正态随机变量的正态变换及非线性功能函数的线性化由于将非线性功能函数作了线性化处理,所以该类方法是一种近似的计算方法,但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计算精度能够满足工程需求。均值一次二阶矩法、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Jc法、几何法都是以一次二阶矩法为基础的可靠度计算方法。 (1)均值一次二阶矩法。早期结构可靠度分析中,假设线性化点x 0t 就是均值点 m ,而由此得线性化的极限状态方程,在随机变量X t (i=1,2,?,n)统计独立的条 件下,直接获得功能函数z的均值m x 及标准差σ x ,由此再由可靠指标β的定义求取 β= m x/σx。该方法对于非线性功能函数,因略去二阶及更高阶项,误差将随着线

可靠性评估

可靠性概念理解: 可靠性是部件、元件、产品、或系统的完整性的最佳数量的度量。可靠性是指部件、元件、产品或系统在规定的环境下、规定的时间内、规定条件下无故障的完成其规定功能的概率。从广义上讲,“可靠性”是指使用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或对企业的信赖程度。 可靠性的技术是建立在多门学科的基础上的,例如: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材料、结构物性学,故障物理,基础试验技术,环境技术等。 可靠性技术在生产过程可以分为: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试验、制造阶段可靠性、使用阶段可靠性、可靠性管理。我们做的可靠性评估应该就属于使用阶段的可靠性。 机床的可靠性评定总则在GB/T23567中有详细的介绍,对故障判定、抽样原则、试验方式、试验条件、试验方法、故障检测、数据的采集、可靠性的评定指标以及结果的判定都有规范的方法。对机床的可靠性评估时,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上自己即时的方法,做出准确的评估和数据的收集。 可靠性研究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产品历史经验数据的积累; 2)通过失效分析(Failure Analyze)方法寻找产品失效的机理; 3)建立典型的失效模式; 4)通过可靠性环境和加速试验建立试验数据和真实寿命之间的对应关系;5)用可靠性环境和加速试验标准代替产品的寿命认证; 6)建立数学模型描述产品寿命的变化规律; 7)通过软件仿真在设计阶段预测产品的寿命; 大致可把可靠性评估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前提工作、重点工作。 准备阶段:数据的采集(《数控机床可靠性试验数据抽样方法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张宏斌) 用于收集可靠性数据, 并对其量化的方法是概率数学和统计学。在可靠性工程中要涉及到不确定性问题。我们关心的是分布的极尾部状态和可能未必有的载荷和强度的组合, 在这种情形下, 经常难以对变异性进行量化, 而且数据很昂贵。因此, 把统计学理论应用于可靠性工程会更困难。当前,对于数控机床可靠性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法却很少有人提及, 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目前, 可靠性数据的收集基本上是以简单随机抽样为主,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只采用了某一个厂家在某一个时间段内生产的机床进行统计分析。由此所引发的问题就是: 这样收集的数据不能够很好地反映数控机床可靠性的真实状况, 同时其精度也不能够令人满意。 由于现在数控机床生产厂家众多、生产量庞大、机床型号多以及成产的批次多,这样都对数据的收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数据采样时: (1)必须采用合理的抽样方法来得到可靠性数据; (2)简单随机抽样是目前普遍应用的抽样方法,但是必须抽取较大的样本量才能够获得较高的精度和信度; 针对以上的特点有三种数据采集的方法可以选择:简单随机抽样、二阶抽样、分层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N个单元中,抽取n个单元,保证抽取每个单元或者几个单元组合的概率相等。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评价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评价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词,而作为经济运行的“血液”,金融业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中国互联网金融业自诞生之日起就努力为众多小微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而农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了实现我国经济腾飞及综合实力的提高。我国一直在探索农业发展的道路,现在的中国农业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等和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农业科技、经济和各个方面存在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确定明确的目标,选择适合我国实情的农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那么如何让蓬勃发展的互联网金融运用到农业供给侧改革,从而推动农业提速发展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课题。目前,我国著名学者李宏畅与袁娟率先提出来互联网金融与农业相结合的发展的几种模式。(一)农业智能模式 当前在很多先进农场里,奶牛的耳朵上都会有一颗非常精致、特别的“耳钉”,即奶牛的电子耳标,这个“耳钉”里蕴藏着这头奶牛区别于其他奶牛的信息。散养在农场里的奶牛,当它悠闲的进入挤奶大厅时,它身上的所有信息就会被感应器所感应,然后被计算机扫描,进入电脑,信息包括它的所有信息:出生日期、最后一次挤奶日期、交配时间等等,所有信息都一目了然,这些都突出体现出了农业智能模式的优越性。 (二)电商模式 淘宝之所以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站在了顾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把顾客所需要的东西当作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将市场划分到最小化,将产品包装减到最轻,而且注重产品特色、模式和内容,把简单的“B2C”模式转化为“B2C2B”,并不断改进产品品质,逐渐实现了电商模式。目前,农村电商逐渐成为巨头们布局的重点。但是由于网络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各种因素限制,农村市场的电商需求远远未被满足,是一个典型的蓝海市场,含金量十足。然而,农村电商市场要被很好地开发出来还是面临着许多挑战,这也与农村市场的特性紧密相关,农民购物的便利性与网购信任度是农村市场电商发展的主要瓶颈。 (三)产业链模式 一方面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改变了以往农村金融服务方式,采用一对一模式,借助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平台,采用批量作业、降低借贷双方交易成本的

工程结构可靠度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工程结构可靠度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刘玉彬 (大连民族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605) 摘 要:对结构可靠度理论及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性总结;简要叙述了可靠度理论在我 国工程结构设计规范的发展中所起的推动作用;提出结构可靠度理论将朝着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的可靠度、结构的疲劳可靠度、结构的模糊可靠度、结构的动力可靠度、结构的体系可靠度等方向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1 关键词:工程结构;可靠度;研究现状;设计标准;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 U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15X (2006)05-0001-03 工程结构可靠度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 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1“规定的时间”,是指分析结构可靠度时考虑各项基本变量与时间关系所取用的时间参数,即设计基准期;“规定的条件”是指结构设计时所确定的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条件,即不考虑人为过失的影响;“预定功能”是指以下4种功能:(1)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荷载);(2)在正常使用时,结构及其组成构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3)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4)在发生规定的偶然事件情况下,结构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1 1 工程结构可靠度的研究现状 111 在役结构的可靠度评估和维修决策问题 对在役建筑结构的可靠度评估与维修决策已 成为建筑结构学的边缘学科1它不仅涉及结构力学、断裂力学、建筑材料科学、工程地质学等基础理论,而且与施工技术、检测手段和建筑物的 维修使用情况等有着密切的关系[1] 1对已有结构可靠度的评估采用的方法属于“实用分析法”,是在传统经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检测手段和计算技术的一种评估方法1目前,对已有结构的可靠度分析方法,是以当时实测的结构材料强度和构件截面尺寸为依据,没有考虑腐蚀环境中 材料性能的变化1如何根据已有结构本身材料性能的实测结果,来推断该结构的抗力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而计算该结构继续使用期内的可靠度或评估该结构的使用寿命,是已有结构可靠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1 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混凝土的老化问题日益突出1对于耐久性不足或老化的结构,存在一个最佳维修决策的问题1在目前的研究中,有些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实际工程问题相差较远1另外,对处于不同环境下建筑物使用寿命的安全性评估问题,在结构设计的工作寿命期如何通过正常使用和必要的维护保证结构应有的可靠度,超过正常使用年限后如何安全地继续服役等都应是可靠度研究的重要方面1 112 腐蚀环境下结构可靠度的分析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常见的腐蚀失效模式为:混凝土的碳化作用引起钢筋腐蚀、氯离子侵蚀引起钢筋局部腐蚀、硫酸盐或硫酸溶液对混凝土的腐蚀破坏1对腐蚀环境中混凝土结构的可靠度分析,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多数集中在氯离子侵蚀环境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度的变化,对硫酸盐腐蚀地下混凝土结构使混凝土体积膨胀,从而使其瓦解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1在现今的这些研究中,有的并未考虑结构设计参数对混凝土中钢筋腐蚀起始时间和钢筋锈蚀速度的影响,有的虽做了考虑,但并没有考虑二者之间的相关性[2] 1因此,结果不尽合理1 ? 1?收稿日期:2006-06-251 作者简介:刘玉彬(1964-),男,吉林通榆人,大连民族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学校优秀学科带 头人1研究方向:工程结构广义可靠性理论、工程结构设备理论1 2006年第5期(总第34期)刘玉彬:工程结构可靠度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9月15日出版

可靠性软件评估报告

可靠性软件评估报告 目前,关于可靠性分析方面的软件产品在市场上出现的越来越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以下3种产品:英国的ISOGRAPH、广五所的CARMES和美国Relex。总体上来说,这些可靠性软件都是基于相同的标准,因此它们的基本功能也都十分类似,那么如何才能分辨出它们之间谁优谁劣呢?根据可靠性软件的特点和我厂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应主要从软件的稳定性、易用性和工程实用性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现从这几个方面对上述软件进行一个简单的论证,具体内容如下。 稳定性 要衡量一个可靠性软件的好坏,首先是要看该软件的运行是否稳定。对一个可靠性软件来说,产品的稳定性十分重要。一个没有经过充分测试、自身的兼容性不好、软件BUG很多、经常死机的软件,用户肯定是不能接受的。当然,评价一个可靠性分析软件是否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最好的证明就是该产品的用户量和发展历史。 ISOGRAPH可靠性分析软件已将近有20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全球已有7000多个用户,遍布航空、航天、铁路、电子、国防、能源、通讯、石油化工、汽车等众多行业以及多所大学,其产品的每一个模块都已经过了isograph的工程师和广大用户的充分测试,因而其产品的稳定性是毋庸置疑的。而广五所的CARMES和美国Relex软件相对来说,其用户量比较少,而且其产品的每一个模块的发布时间都比isograph软件的相应模块晚得多,特别是一些十分重要的模块。 例如,isograph的故障树和事件树分析模块FaultTree+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品,它的发展历史已经有15年了。Markov模块和Weibull模块也具有多年的发展历史,这些模块目前已经拥有一个十分广泛的用户群,它们已经被Isograph的工程师和大量的客户广泛的测试过,产品的稳定性值得用户信赖。而Relex的故障树和事件树相对比较新,它大约在2000年被发布,而Markov模块和Weibull模块2002年才刚刚发布,这些模块还没有经过大量用户的实际使用测试,其功能的稳定性和工程实用性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验。广五所的CARMES软件的相应模块的发布时间就更晚了,有些甚至还没有开发出来,而且其用户主要集中在国内,并没有经过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易用性 对一个可靠性分析软件产品来说,其界面是否友好,使用是否方便也十分重要,这关系到工程师能否在短时间内熟悉该软件并马上投入实际工作使用,能否充分发挥其作用等一系列问题。一个学习十分困难、使用很不方便的软件,即使其功能十分强大,用户也不愿使用。 ISOGRAPH软件可以独立运行在Microsoft Windows 95/98/Me/2000/NT/XP平台及其网络环境,软件采用大家非常熟悉的Microsoft产品的特点,界面友好,十分容易学习和使用。该软件提供了多种编辑工具和图形交互工具,便于用户在不同的模块间随时察看数据和进行分析。你可以使用剪切、复制、粘贴等工具,或者直接用鼠标“托放”来快速的创建各种分析项目,你还可以将标准数据库文件,如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Excel电子表格以及各种格式的文本文件作为输入直接导入到isograph软件中,使项目的建立变得非常简单。另外,Isograph 各软件工具都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图形、图表和报告生成器,可以用来生成符合专业设计要求的报告、图形和表格,并可直接应用到设计分析报告结果中。 ISOGRAPH软件的一个显著特性就是将各软件工具的功能、设计分析信息、分析流程等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其全部的分析模块可以在同一个集成界面下运行,这既可以保证用户分析项目的完整性,还可以使用户在不同的模块间共享所有的信息,不同模块间的数据可以实时链接,而且还可以相互转化。例如,你可以在预计模块和FMECA模块之间建立数据链接,当你修改预计模块中的数据时,FMECA模块中对应的数据会自动修改,这既可以节省

国内外研究现状

将新学的词汇用于句子、会话、故事讲述或写作之中,以加深记忆。④视觉映像:通过创造有意义的视觉映像在新语言信息与己掌握的语言信息之间建立记 忆联系。可以通过想象,也可以通过画图来建立。这种视觉映像可以来自事物或现象的画面、文字出现的地方,也可以通过想象来获得。⑤语义图示:以一个基本词为中心,在纸上画出跟该词有关的词语的语义关系结构图,并表示其相互关系。⑥语音串记:利用新词和己掌握单词之间语音上的某种共同特征来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由此促进记忆。可利用的语音特征可以是押韵,也可以是音节上的相似。⑦缩略助记:从要一记忆的词组或有关词语中抽取第一个字母或音节,组成一个新的词语单位,并用作该词组或有关词语的记忆线索。⑧言行相伴和具体操作:通过做出相应的动作和摆弄实物来记住所学到的新词。⑨构词分析:在碰到新词时观察它的词形,如发现它是由若干已知词或构词成分组成,就从这些组成部分的意义推测这一新词的意义。 贾冠杰(2001)提出的词汇学习策略有:①利用词汇游戏辅助教学。教师可根 据具体情况,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利用单词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在课后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词汇游戏以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词汇。②通过阅读来记忆词汇。学生可以根据上下文记忆单词也可以准确理解单词的含义。③通过形一义联想法和音一一义联想法来记忆单词。形一义联想法就是对单词的结构赋予一定的想象。音一义联想法则是设法把单词的音和义联系起来。 2.2有关词汇学习策略运用的情况 词汇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语言 学的发展历史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关于词汇教与学的研究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尤其是在语法翻译时期和听说法时期。Charter(1987)曾将词汇比作 为一个不受重视的“灰姑娘”(转引自孙兴文,1998)。20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交际性语言教学的出现,词汇开始引起了西方学者尤其是英美学者们的关注,词汇的地位才得以很大的提高,至此,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才成为二语习得研究者和英语教师关注的问题。 王文宇(1998)将词汇学习策略分为:规划策略(规划管理记忆全过程的方 法)、单词表策略、重复策略、联想策略、词性分析策略、上下文策略、语用策略。 姚梅林、吴建民、庞晖(2000)将词汇记忆策略分为9类:复述策略、联想策 略、归类策略、应用策略、单词表策略、上下文策略、词性分析策略、复习策略、管理策略。 将策略具体运用细分化的有: 易晓明和韩凯(1998)将词汇记忆策略分为四大类:①记忆术(如:对字母进 行转化、首字母法、编故事法、地点法、关键词法、想象形象、奇特想象)。②一般记忆加工策略(如:复述、分类、词根词缀等精细加工、对比、单词联想网)。 ③外部辅助策略(如:列表方式、物理刺激提醒、让别人告知、抄写在明显位置、利用单词等外部工具)。④元一记忆策略(如:重复、判断掌握程度、定任务量、难易判断、记忆过程总考虑、速度准确性权衡)。 程晓棠等(程晓棠、郑敏,2003)提出的词汇学习策略有:①在语境中学单词, 提出利用上下文的同义词或近义词、单词之间的指代关系以及词与词之间的搭配猜测词义。②利用联想增强对同类词的学习效果。可以用情景联想和单词网络。情景联想即是把描述日常生活中一连串动作的动词集中起来学习或复习以达到加深理解和记忆的目的。单词网络则是把同类词按照意思的层次关系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