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选练习25题(附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选练习25题
(附答案解析)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十围,两臂合抱或两手拇指、食指相合为一围,一般形容树木或人腰身的粗大,在文中指许褚腰身粗壮。
B.太祖,古人对开国皇帝的通称,例如司马昭是晋太祖,后有宋太祖、明太祖、清太祖等,文中指的是曹操。
C.侯,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爵位制度是古代的一种封赏制度,常用来赏赐皇亲功。
D.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等死后朝廷赐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
B(“太祖”,先祖称谓,后多用来指开国帝王的庙号。“古人对开国皇帝的通称”错误。一般指开国之主或国家奠基者。曹操并没有做过皇帝,死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为“太祖”。晋太祖、清太祖也没有称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国子监是中国古代西汉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B.“服除”即为服阕,意思是守丧期满除服。按封建礼制,父母死后须穿丧服守孝三年,三年后才能除去丧服。
C.草书:“汉字七体”中的一体。汉字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D.号是人的别称,有“自号”与“别号”之分。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
A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京师,古代京城的通称,亦可单用“京”来表示,即现代所说的首都。
B.卜筮,文中指预测吉凶的活动,用蓍草称“卜”,用龟甲称“筮”。
C.公车,汉代官署名,掌管宫殿司马门的警卫和臣民上书、征召等事。
D.九卿,指古代中央政府九个高级官职,具体所指历代各有不同。
B.“用著草称‘卜’,用龟甲称‘筮’”错误,应为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
尔卜尔筮(shi ) :烧灼龟甲的裂纹以判吉凶,叫做“卜”。用蓍(shi )草占卦叫做“筮”。体:指龟兆和卦兆,即卜筮的结果。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父忧,是指父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B.畿辅,京城附近地区。畿,文中指天子直接管辖的王都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
C.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古代以右为卑,豪族常常谦称为“豪右”。
D.御医,古代医生的称谓,是古代时专门为皇帝及其宫廷亲属等治病的宫廷医师。
C(“古代以右为卑,豪族常常谦称为‘豪右’”错,应是古代常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豪族为“豪右”)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公主是古代帝王之女的称谓,始于战国。汉朝时规定,皇帝之女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姑称大公主,后代沿此制。
B.古代称公主的丈夫为驸马。汉朝设“驸马都尉”的官职,掌管副车之马,原为近侍官的一种。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做这个官,简称驸马。
c.著作郎是古代文官的一种,三国时始置,后在不同的朝代其名称和职责也有所区别。著作郎下有著作佐郎、校书郎、正字等官。
D.吏都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历代相沿不变。
A项,“皇帝的姑姑称大公主”不正确,皇帝的姑姑应称“大长公主”。故此题答案为A 项。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号,简称为主,与公主对应的男性称号为王。公主并不等同于皇女,未出嫁即早天的皇女在大多数朝代不会被授予公主称号。反之也有宗室女会被授予公主身份。迎娶公主称
“尚公主”,公主下嫁称“将嫔”。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结发,指扎结头发,古代男子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此意与《孔雀东南飞》中“结发同枕席”的“结发”不同。
B.举孝廉,“孝廉”即“孝顺父母、办事廉正”,汉武帝时将它设立为察举考试科目,以后“举孝廉”,就成为朝廷任用官员的重要来源。
C.博士,古代对博学之士的通称。他们不仅研习各类经书,具备多面才能,还能教授生徒。
D.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不同朝代所指官职不同,东汉指太尉、司徒、司空。
C [解析]“博士”是古官名,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御史:秦以后置御史大夫,是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
C.陇右:泛指陇山以西地区。古代以西为右,故名。约为今甘肃六盘山以西,黄河以东
一带。
D.三司:不同朝代所指具体官职不同。宋代三司指二府三司制里的盐铁、度支、户部。
B.[解析]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秦代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行人:官职名。春秋战国时各国都有设置,明代设置行人司,掌管传旨、册封、抚谕等事。
B.畿辅:畿,取其“京畿”一词中的含义;辅,相当于汉代所说的“三辅”之地。合指京都附近的地区。
C.移疾: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请求辞官的委婉说法。意义相同的词还有“移病“抱疾”。
D.赠:文中指赐给死者官爵。而“赠谥”是指古代帝王、官员死后,依其生前事迹赠给一一个相应的称号。
C.“抱疾”的意思是有病缠身,带着病,词义不涵盖请求辞官.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通过举孝廉,在社会上形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和风尚。
B.爵,即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帝王对贵成功臣的封赐,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C.祖饯,古代出行时举行祭祀祖宗的仪式以求平安,称“祖”,摆酒宴送行称“饯”,即现在所说的饯行。《史记.荆轲》中有“既祖,取道”
D.谥,即谥号,古代帝王、贵族、杰出的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进行评定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C(应为“祭祀路神”)祖:古代饯行时的仪式,即出行前祭祀路神,引申为在半路上为别人设宴送别。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吏部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刑部掌管国家法律、刑狱事务。张商英“为吏部、刑部侍郎”,就是做了吏部、刑部的副长官。
B.仆射,古代官名,不同朝代职权有变化。文中“除中书侍郎”“拜尚书右仆射”是任张商英为宰相。
C.普星,俗称扫帚星,“彗”字即扫帚之意。古人把天象的变化和人间的祸福联系起来,认为天象的变化预示着人事的吉凶,彗星出现被看作吉祥的征兆。
D.潜邸,指皇帝即位前所居的府第;也特指非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登基之前的住所。和“东宫”的含义不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