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讨论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精益管理系列培训-焦点课题
![精益管理系列培训-焦点课题](https://img.taocdn.com/s3/m/7afa9023b8f67c1cfad6b8d8.png)
选定课题
一、课题名称三要素:方向、对象、内容
例:陈旧设备维护 降低设备损耗
二、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能用 1、口号式过于抽象(例:提高员工的执行力) 2、课题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 准备进行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语气。
三、课题宜小不宜大,宜易不宜难 课题越大,涉及到的变量就越多,变量之间的相互作 用就越复杂,现阶段还不具备驾驭大课题的主客观条 件,还是以方法的学习为主。 例:降低乳粉中微生物数量
十步法
选定课题 制定推进计划 现状问题调查 原因分析 设定改善目标 确定对策及实施 分析对策效果 对策标准化 事后管理实施 反省及后续计划
设定改善目标
指令式的目标设定
由上级指定的目标值 例:KPI中对各项指标的要求
自定式的目标设定
1、通过历史数据分析,结合课题小组所掌握的主 客观条件,设定目标值。
谢谢大家
知识点
第三个Wh5yWHY
为 什
么
电
车
轨
标
准
是
14
35
呢?
原来英国的铁路是由建电车轨道的人设计的,而这个1435mm正是电 车所用的标准。
知识点
5WHY
原来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而他们是用马车的轮宽做 标准。
马 车 为 什 么 要 用 这 个 轮 距 离 标 准 呢?
知识点
5WHY
因为如果那时候的马车用任何其他轮距 的话,马车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 上撞坏的。 为什么? 因为这些路上的辙迹的宽度为1435mm。
涵 涵义义
由上至下的项目 (经营者关心的问题) )
.
如何识别焦点?
由下而上的项目 (一线管理者最头痛的问题)
《金融热点话题讨论》课件
![《金融热点话题讨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cd76c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6.png)
流动性风险
市场交易者无法在合理时间内 以合理的价格买卖金融资产的 风险。
法律风险
与法律或监管规定相关的风险 ,如违反法规可能导致罚款或 诉讼。
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
多样化投资
通过投资不同资产类 别、行业和地区,降 低单一资产的风险。
风险管理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 体系,包括识别、评 估、控制和监控风险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可以应用于数字货币、供 应链金融、证券发行等领域,能够提 高交易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降低交 易成本和风险。
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转型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进行 数字化转型,以提高服务效率和
用户体验。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越来越广泛,例如智能客服、智 能投顾等,能够提高金融服务的
质量和效率。
跨界融合与创新
金融科技的发展促进了跨界融合 和创新,例如电商与金融的结合 、共享经济与金融的结合等,为 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和挑战。
02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 应用
区块链技术的原理与特点
01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 技术,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记录 交易数据,并使用加密算法保证 数据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
详细描述
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绿色金融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也在积 极探索和实践。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金融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 泛的应用和推广。
绿色金融的实践案例与经验分享
总结词
在实践中,许多金融机构和企业已经将绿色金融理念 融入业务中,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些 实践案例可以为其他机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完整PPT课件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7d388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4.png)
凸透镜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介绍凸透镜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如显微镜、望远镜等高端光学仪器。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全面总结,包括物距、像距、焦距等关系。
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针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点,布置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练习题
要求学生撰写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加深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理解。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各自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操作和思考。
分享心得体会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和感悟,如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
互相评价
引导学生对彼此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数据记录的准确性以及小组讨论的参与度等。
小组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1
2
3
分析数据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包括测量误差、光线折射误差等。
误差来源
为减小误差,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同时确保实验环境的光线充足且稳定,避免外部光线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减小误差方法
误差来源及减小误差方法
04
凸透镜成像特点分析与应用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通过凸透镜可以观察到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常用于制作老花镜,用于矫正远视眼的视力问题。
眼镜
利用凸透镜的放大作用,制作而成的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便于观察细节。
放大镜
在相机和摄像机中,凸透镜作为镜头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聚焦和成像。
摄影摄像
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显微镜
望远镜
工业检测
激光技术
凸透镜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01
02
03
实验结果展示与讨论环节
介绍凸透镜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如显微镜、望远镜等高端光学仪器。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全面总结,包括物距、像距、焦距等关系。
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针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点,布置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练习题
要求学生撰写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加深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理解。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各自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操作和思考。
分享心得体会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和感悟,如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
互相评价
引导学生对彼此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数据记录的准确性以及小组讨论的参与度等。
小组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1
2
3
分析数据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包括测量误差、光线折射误差等。
误差来源
为减小误差,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同时确保实验环境的光线充足且稳定,避免外部光线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减小误差方法
误差来源及减小误差方法
04
凸透镜成像特点分析与应用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通过凸透镜可以观察到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常用于制作老花镜,用于矫正远视眼的视力问题。
眼镜
利用凸透镜的放大作用,制作而成的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便于观察细节。
放大镜
在相机和摄像机中,凸透镜作为镜头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聚焦和成像。
摄影摄像
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显微镜
望远镜
工业检测
激光技术
凸透镜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01
02
03
实验结果展示与讨论环节
《需求调研方法》课件
![《需求调研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fdf86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5.png)
调研方法的优劣势比较
分析并比较各种市场调研方法的优势和限制,以及什么样的方法适用于特定的市场调研。
调研过程的经验分享
分享调研过程中的学习和收益,提供怎样利用调研数据推动业务增长的建议。
对于调研的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市场调研的趋势和机会,为观众提供未来发展方向和策略。
《需求调研方法》PPT课 件
市场调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您了解您的目标客户,了解市场的趋势 和趋势,并制订战略计划以满足未来的需求和机遇。
调研概述
调研的定义
市场调研是通过核心数据收集和分析帮助公司了解消费者需求的过程。
调研的重要性
发现市场的趋势和机会,减轻市场风险,为产品开发和营销做出明智的决策。
制定调研计划
1 确定调研目标群体
了解您的受众和最终消费者由什么构成,如何切入、如何制造吸引力,为您的定位和营 销提供重要的信息。
2 确定调研的主题和内容
确定您要了解的信息和问题,考虑您的目标人群和市场趋势,考虑您的短期和长期业务 目标。
3 制定调研计划和时间表
安排调研人员和资源,设置调研时间表,确保调研计划的顺利实施。
观察法
4
士的见解和建议。
通过观察消费者的行为和环境了解
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状态。
5
实验法
建立实验对象和对照组,分析不同 前提条件对实验对象的影响。
编制问卷或访谈提纲
问题设计
• 注意语言简 单易懂,不 要使用复杂 或含糊不清
• 的问问 题句 要具有 针对性和可 测试性
问卷的逻辑 结构
• 按照主题的 逻辑次序排
选择调研方法
1
问卷调查
适合数量大、时间紧的情况,可以
访谈法
2
分析并比较各种市场调研方法的优势和限制,以及什么样的方法适用于特定的市场调研。
调研过程的经验分享
分享调研过程中的学习和收益,提供怎样利用调研数据推动业务增长的建议。
对于调研的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市场调研的趋势和机会,为观众提供未来发展方向和策略。
《需求调研方法》PPT课 件
市场调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您了解您的目标客户,了解市场的趋势 和趋势,并制订战略计划以满足未来的需求和机遇。
调研概述
调研的定义
市场调研是通过核心数据收集和分析帮助公司了解消费者需求的过程。
调研的重要性
发现市场的趋势和机会,减轻市场风险,为产品开发和营销做出明智的决策。
制定调研计划
1 确定调研目标群体
了解您的受众和最终消费者由什么构成,如何切入、如何制造吸引力,为您的定位和营 销提供重要的信息。
2 确定调研的主题和内容
确定您要了解的信息和问题,考虑您的目标人群和市场趋势,考虑您的短期和长期业务 目标。
3 制定调研计划和时间表
安排调研人员和资源,设置调研时间表,确保调研计划的顺利实施。
观察法
4
士的见解和建议。
通过观察消费者的行为和环境了解
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状态。
5
实验法
建立实验对象和对照组,分析不同 前提条件对实验对象的影响。
编制问卷或访谈提纲
问题设计
• 注意语言简 单易懂,不 要使用复杂 或含糊不清
• 的问问 题句 要具有 针对性和可 测试性
问卷的逻辑 结构
• 按照主题的 逻辑次序排
选择调研方法
1
问卷调查
适合数量大、时间紧的情况,可以
访谈法
2
焦点小组讨论的流程
![焦点小组讨论的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edb0b4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5.png)
1.小组讨论的步骤
(1)明确讨论主题:讨论前应首先拟定讨论提纲。
讨论提纲包括讨论目的、讨论的问题、内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2)组成小组:根据讨论的主题,选择相关的人员组成小组,小组讨论的人数一般以6~10人为宜。
(3)选择时间和地点:根据讨论小组人员的特点及讨论时间的长短选择讨论的时间和地点。
讨论时间一般掌握在1小时;讨论地点应选择小组成员感觉舒适、方便的地方。
(4)排列坐位:坐位的排列同样是保证小组讨论成功的重要因素。
坐位应围成圆圈式或马蹄形,以利于参与者面对面地交谈。
2.主持小组讨论的技巧
(1)热情接待:主持人应提前到达会场,对每一位前来参加小组讨论的人表示欢迎。
(2)说好“开场白”:开场白包括主持人的自我介绍、讨论的目的和主题。
开场白应通俗易懂,简单明了,使每一位与会者明确讨论的重要性及自身的作用。
(3)建立融洽的关系:开场白后,可请每一位与会者进行自我介绍,以增强与会者之间的相互了解,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
(4)鼓励发言:鼓励大家发言,对发言踊跃者给予适当的肯定性反馈。
(5)打破僵局:当讨论出现沉默不语时,主持人可通过播放短小录像片、提出可引发争论的开放式问题、或个别提问、点名等方式打破僵局。
(6)控制局面:当出现讨论偏离主题、争论激烈或因某个人健谈而形成“一言堂”时,主持人应及时提醒、婉转引导、礼貌插话等方式控制讨论的局面。
(7)结束讨论:讨论结束时,主持人应对讨论的问题进行小结,并向与会者表示感谢。
九讲焦点小组访谈法ppt课件
![九讲焦点小组访谈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822e0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8.png)
❖ (1)讨论话题、观点的顺序;
❖ (2)对焦点小组讨论进行推动以及探查的程度和性质;
❖ (3)图像和声音辅助手段的性质、如何使用它们,以及 在讨论过程中必须加以特别介绍的关键点。
●在受众研究中,使用焦点小组访谈法的典型 步骤一般是 :
❖ (1)观看专门选择的一段媒介内容(一集电视 节目、一部电影、节选的报纸上的某个章节 等);
❖ ●焦点小组访谈法的步骤: (1)定义问题/对研究问题做简洁陈述; (2)确定样本结构; (3)确定协调者; (4)制定并预先检验访谈指南; (5)征集参与者 (6)进行小组讨论; (7)分析并解释数据; (8)撰写报告。
❖ ●确定焦点小组访谈的参与者并组成讨论小 组这是很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当我们需要进 行小组之间的比较时,或者需要将小组讨论 的结果与一些“个体变量”——例如人口统 计学上的分类,或者其他一些特征——进行 相关性分析时,这一点就显得更加重要。从 一些“自然”存在的组织中来选择焦点小组 是一种常见的做法,比如一些压力集团、政 党组织、职业协会、宗教协会等等。
●焦点小组的数目:
❖ 探索性的目的:2-4个
❖ 构成了研究中的更为实在的部分:
少于六个的话,就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在二十世 纪八十和九十年代的很多受众研究中,一般使用12 到20个小组。
●普遍的一致看法:焦点小组每组的人数最好不要超 过10到12个人,最理想的小组规模是在6到10人之 间。
●焦点小组访谈的地点和场合很重要。场合不可避免 地会对参与者的反应产生“结构性的”影响。在选 择场地时,需要考虑到话题便利性。
●协调者在焦点小组访谈中的作用要根据研究主题、 希望达到的反应以及参与者的特征等因素来决定。协 调者能够在参与者之间起到“推动”、“协调”、 “加速”讨论进行的作用,同时这种灵活性须得到强 有力的规范。协调者的作用必须很清楚地在访谈指南 中标识出来。
❖ (2)对焦点小组讨论进行推动以及探查的程度和性质;
❖ (3)图像和声音辅助手段的性质、如何使用它们,以及 在讨论过程中必须加以特别介绍的关键点。
●在受众研究中,使用焦点小组访谈法的典型 步骤一般是 :
❖ (1)观看专门选择的一段媒介内容(一集电视 节目、一部电影、节选的报纸上的某个章节 等);
❖ ●焦点小组访谈法的步骤: (1)定义问题/对研究问题做简洁陈述; (2)确定样本结构; (3)确定协调者; (4)制定并预先检验访谈指南; (5)征集参与者 (6)进行小组讨论; (7)分析并解释数据; (8)撰写报告。
❖ ●确定焦点小组访谈的参与者并组成讨论小 组这是很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当我们需要进 行小组之间的比较时,或者需要将小组讨论 的结果与一些“个体变量”——例如人口统 计学上的分类,或者其他一些特征——进行 相关性分析时,这一点就显得更加重要。从 一些“自然”存在的组织中来选择焦点小组 是一种常见的做法,比如一些压力集团、政 党组织、职业协会、宗教协会等等。
●焦点小组的数目:
❖ 探索性的目的:2-4个
❖ 构成了研究中的更为实在的部分:
少于六个的话,就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在二十世 纪八十和九十年代的很多受众研究中,一般使用12 到20个小组。
●普遍的一致看法:焦点小组每组的人数最好不要超 过10到12个人,最理想的小组规模是在6到10人之 间。
●焦点小组访谈的地点和场合很重要。场合不可避免 地会对参与者的反应产生“结构性的”影响。在选 择场地时,需要考虑到话题便利性。
●协调者在焦点小组访谈中的作用要根据研究主题、 希望达到的反应以及参与者的特征等因素来决定。协 调者能够在参与者之间起到“推动”、“协调”、 “加速”讨论进行的作用,同时这种灵活性须得到强 有力的规范。协调者的作用必须很清楚地在访谈指南 中标识出来。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件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3f528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9.png)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实验法的限制包括实验条件难以完全控制、外部效度较低 等问题。
研究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改进
拓展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和问 题,拓展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
创造新的研究方法:根据学科发展和实践需要,创造新 的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
提高研究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改进技术手段和 操作程序,提高研究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有目的性、系统性、可重复性和可 检验性。
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01
通过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减少主观性和偏见,提高研究
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促进学术交流和发展
02
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学术交流和发展,使得研究结果能够被
其他学者重复和验证,进而推动学科的发展。
指导实践应用
03
研究方法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指导实践应
点,但也存在调查时间长、成本高、数据质量难以保证等不足。
实验法
总结词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对象的变化,以揭示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详细描述
实验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之一,它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 实验对象的变化,以揭示因果关系。实验法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数据准 确度高等优点,但也存在实验条件难以控制、实验结果难以推广等不足。
内容分析法
总结词
通过对文献内容进行定量分析,以揭示社会现象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详细描述
内容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之一,它通过对文献内容进行定量分析,以揭示社会现象和趋 势。内容分析法具有操作简便、数据量大、可重复性强等优点,但也存在数据质量难以保证、文献选择主观性强 等不足。
实验法的限制包括实验条件难以完全控制、外部效度较低 等问题。
研究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改进
拓展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和问 题,拓展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
创造新的研究方法:根据学科发展和实践需要,创造新 的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
提高研究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改进技术手段和 操作程序,提高研究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有目的性、系统性、可重复性和可 检验性。
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01
通过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减少主观性和偏见,提高研究
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促进学术交流和发展
02
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学术交流和发展,使得研究结果能够被
其他学者重复和验证,进而推动学科的发展。
指导实践应用
03
研究方法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指导实践应
点,但也存在调查时间长、成本高、数据质量难以保证等不足。
实验法
总结词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对象的变化,以揭示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详细描述
实验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之一,它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 实验对象的变化,以揭示因果关系。实验法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数据准 确度高等优点,但也存在实验条件难以控制、实验结果难以推广等不足。
内容分析法
总结词
通过对文献内容进行定量分析,以揭示社会现象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详细描述
内容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之一,它通过对文献内容进行定量分析,以揭示社会现象和趋 势。内容分析法具有操作简便、数据量大、可重复性强等优点,但也存在数据质量难以保证、文献选择主观性强 等不足。
ORID焦点讨论法
![ORID焦点讨论法](https://img.taocdn.com/s3/m/bfd42fec6294dd88d0d26b0a.png)
I:Interpretive 诠释性
D:Decisional
決定性
2
焦点讨论法
客观性 Objective 反映性 Reflective
这些问题得到团队中客观的 这些问题引导参与者阐述: 讯息: - 情绪的反应 (从感官所获得) - 他们对某些事情或话语的 ——看到的 感觉 ——听到的 - 例如什么令他们生气、 ——触碰到的 兴奋、好奇、恐惧等 ——闻到的 - 与过去经验的联想 ——尝到的 3
6
3、呈现多元观点 * 不同的观点代表对于讨论主题的不同诠释, 每一个观点背后都有对事物特定的信 念及假设。 * 焦点讨论法可协助与会者诠释讨论中的主 题,容许不同意见的表达,并探索意见。 形成的原因,进而促成所有与会者对于讨 论内容更深更广的了解与学习。
7
4、开启新的可能 * 对于谈话内容的整理与归纳,是促成改变 与行动的催化剂。 * 焦点讨论法能够帮助与会者收集谈话的内 容,形成下一步运用的基础,开启新的可 能性。
焦点讨论法
诠释性 Interpretive 决定性 Decisional
这些问题强调:
这些问题指出:
- 意义与目的、信仰 -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 焦点主题的重要性与价值 - 处在同一个团队中我们学习 - 参与者在生活中经历过哪 到了什么? 些故事 - 由于这些新的了解,我们将 会有什么不同的做法? 被用作讨论时的诠释 - 我们如何开始行动会更好?
不同的观点代表对于讨论主题的不同诠释每一个观点背后都有对事物特定的信焦点讨论法可协助与会者诠释讨论中的主题容许不同意见的表达并探索意见
华润集团行动学习推广核心课件
ORID焦点讨论法
华润集团人事部培训中心
焦点讨论法ORID1690
![焦点讨论法ORID1690](https://img.taocdn.com/s3/m/8b4d263dbcd126fff7050be4.png)
焦点讨论法
若控制排污水 Na+浓度低于 1ppb,给水浓 度应小0.01ppb
焦点讨论法
焦点讨论法
焦点讨论法
练习
若控制排污水 Na+浓度低于 1ppb,给水浓 度应小0.01ppb
焦点讨论法
如何运用ORID
焦点讨论法
焦点讨论法
焦点讨论法
焦点讨论法
焦点讨论法
焦点讨论法
焦点讨论法
工作中常见对话模式 聊
闲扯,没有明确 的目的,也不追 求明任何结果, 为了说话而说话, 或者为了发泄而 说话,回避或者 无法触及事实真 相
焦点讨论法
辩
证明我对你错, 让我的挂点在讨 论中取胜或者至 少占上风,最终 实现我赢你输得 结果。当一个团 队没有达成共识, 则无法有效良好 执行
商
从自身利益出发, 就对与错,利弊 得失,进行商议, 期望对方做出妥 协、让步或者折 中结果
焦点讨论法
若控制排污水 Na+浓度低于 1ppb,给水浓 度应小0.01ppb
焦点讨论法
数据层面 O:Objective 提问方式着眼于客观事实,如看到、听到什么
数据层面: 体验层面 反映的是客R:Reflective 唤起个人内在的感性认识,如喜、怒等 理解层面 观事实,从 事件的意义、重要性、原因 事实入手看 I:Interpretive 问题,如看 决策层面 决定与结论 到什么、听 D:Decisional 到什么等。
如何改进对话模式,从而达到我
焦点讨论法
什么是ORID
是团队学习中一项重要的交谈方式,是一个团体所有成员, 推出中心假设,而进行共同思考的能力。 通过提出“四层级”系列问题让与会者回答,从问题表象
带入深层次思考,进入自由开放,思维聚集的氛围,进行
第三节--小组座谈法PPT课件
![第三节--小组座谈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871bc6482fb4daa48d4bc7.png)
座谈会时间为每场1.5小时,聘请经验丰富的
主持人主持,并设记录员2名,督导员1名,
同时将对座谈会现场录音、录像。
2021/6/4
12
2021/6/4
13
主题:简明、集中,且应是到会者 共同关心和了解的问题。
提纲:通常要在调研者、客户(委 托人)与主持人三者之间进行研究, 同时要注意讨论话题的次序,通常 是先提一般问题,后提特别问题。
小组座谈法可以应用于以下场合: (1)消费者对某类产品的认识、偏好及行为; (2)产生关于老产品的新想法; (3)获取对新产品概念的印象; (4)研究广告创意; (5)获取消费者对具体市场营销计划的初步反应。
2021/6/4
9
某品牌纯净水消费者消费习惯座谈
调查背景:
计划书
市场上瓶装水的品牌多种多样,其种类可以分为
优点:①资料收集快、效率高;
②取得的资料较为广泛和深入;
③结构灵活;
④能将调查与讨论相结合;
⑤可进行科学检测。
缺点:①对主持人的要求较高;
②容易造成判断错误;
③回答结果散乱;
④有些涉及隐私、保密等问题,也不宜在会上多谈;
⑤获取消费者对具体市场营销计划的初步反映。
2021/6/4
8
四、小组座谈法的应用
矿泉水、纯净水和蒸馏水三种。他们所含成分和
制作方法有着明显区别。消费者在购买瓶装水的
时,是如何选择的呢?他们是很清楚的按照类别
消费,还是只认品牌?对这一点的确认关系到对
某品牌进行广告策划时以哪一方面作为诉求点的
问题。同时消费者在瓶装水饮用习惯、购买习惯、
媒体接触习惯等方面的信息,对该产品以何种方
式投放到何种媒介,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课件ppt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86874c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d.png)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 题的策略课件ppt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解决问题的策略 • 解决常规问题的策略 • 解决非常规问题的策略 • 解决复杂问题的策略
01
解决问题的策略
明确问题
确定问题性质
对问题进行深入了解,明确问题的主要方面和涉及的利益相 关者。
定义问题范围
确定问题的具体范围和影响,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核心。
02
解决常规问题的策略
公式法
总结词
根据问题规律,使用特定的公式进行求解
详细描述
对于一些特定的问题,我们可以总结出其内在的规律,并使用特定的公式进 行求解。公式法具有直接、简单、准确的特点,但需要我们对问题有较深入 的理解和掌握求解
详细描述
有些问题比较直观,我们可以通过直接理解题意,明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 系,直接求解。这种方法不需要复杂的公式和计算,但需要我们对问题的本质有 清晰的认识。
决策树法的步骤
首先,明确问题,确定决策树的范围;其次,列出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作为决 策树的分支;然后,根据每个方案的可能结果,计算出每个方案的期望值;最后 ,选择期望值最优的方案作为最终方案。
风险矩阵法
风险矩阵法概述
风险矩阵法是一种将风险因素与对应的概 率、影响程度列出来,对各个方案进行风 险评估的方法。
蒙特卡洛模拟法的步骤
首先,明确问题,确定蒙特卡洛模拟的范围;其次,根据已 知的概率分布生成随机数;然后,根据随机数进行模拟计算 ,得到每个方案的结果;最后,通过多次模拟计算,得出最 优解。
04
解决复杂问题的策略
系统思考法
总结词
系统性、整体性、关联性、策略性
详细描述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解决问题的策略 • 解决常规问题的策略 • 解决非常规问题的策略 • 解决复杂问题的策略
01
解决问题的策略
明确问题
确定问题性质
对问题进行深入了解,明确问题的主要方面和涉及的利益相 关者。
定义问题范围
确定问题的具体范围和影响,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核心。
02
解决常规问题的策略
公式法
总结词
根据问题规律,使用特定的公式进行求解
详细描述
对于一些特定的问题,我们可以总结出其内在的规律,并使用特定的公式进 行求解。公式法具有直接、简单、准确的特点,但需要我们对问题有较深入 的理解和掌握求解
详细描述
有些问题比较直观,我们可以通过直接理解题意,明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 系,直接求解。这种方法不需要复杂的公式和计算,但需要我们对问题的本质有 清晰的认识。
决策树法的步骤
首先,明确问题,确定决策树的范围;其次,列出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作为决 策树的分支;然后,根据每个方案的可能结果,计算出每个方案的期望值;最后 ,选择期望值最优的方案作为最终方案。
风险矩阵法
风险矩阵法概述
风险矩阵法是一种将风险因素与对应的概 率、影响程度列出来,对各个方案进行风 险评估的方法。
蒙特卡洛模拟法的步骤
首先,明确问题,确定蒙特卡洛模拟的范围;其次,根据已 知的概率分布生成随机数;然后,根据随机数进行模拟计算 ,得到每个方案的结果;最后,通过多次模拟计算,得出最 优解。
04
解决复杂问题的策略
系统思考法
总结词
系统性、整体性、关联性、策略性
详细描述
PDCA质量管理工具培训课件(PPT 50张)
![PDCA质量管理工具培训课件(PPT 50张)](https://img.taocdn.com/s3/m/f78858af83d049649b6658c6.png)
三、QC七大手法
类:大骨——要因(方向性)
大骨
东南西北、人机料法,一般用名词表示,
人
小骨 中骨
机
理解成是原因的类别,在同一层级 纲:中骨——次要因(概念性) 一般用短语或定性的表达 目:小骨——问题点(事实) 备注:大骨、中骨、小骨线的粗细 把握,小骨还可以细分
问题结果
主干
料
法
七大手法
要因分析一般选用柏拉图 寻找主要问题或以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 根据80/20原则,针对主要原因拟定对策 措施。
2019/2/17
39
三、QC七大手法
小常识 最早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用来分析社会财富的分布状况。 他发现少数人占有着绝大多数财富,而绝大多数人却占有少量财富处于贫困的状态。这 种少数人占有着绝大多数财富左右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即所谓“关键的少数、次要的 多数”的关系。后来,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把这个“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 原理应用于质量管理中,便成为常用方法之一(排列图),并广泛应用于其它的专业管 理。目前在仓库、物资管理中常用的ABC分析法就出自排列图的原理。 生活中的二八原则
v 大环套小环
Logo
在PDCA的某一阶段也会存在制定计划、落实计划、检 查计划的实施进度和处理的小PDCA循环
大循环套小循环
PDCA循环四个特点
v 阶梯式上升的循环
Logo
PDCA循环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循环,不断解决问 题的过程就是逐步上升的过程,是质量持续改进、持 续提升的过程。 每循环一次,工作质量就提高一步。
空 想
再生的想象 (把过去的记忆 重新想出来)
?
创造的想象
2、脑力激荡法功用 利用人的『表现欲』来开发脑力资源,集众人的智慧来研究问题的症结,可 以发掘许多问题的潜在原因。 3、脑力激荡法技巧的运用 (1)会议:脑力激荡法的运用,必须借着会议讨论方式进行,大家海阔天空 地谈论,不受限制,大家彼此脑力激荡下,激发出新的构想或方法,所谓“三 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此种会议不是一般判断性的会议,而是属于创 造性的会议。 (2)配合鱼骨图的运用,把每个成员想的构想或方法在鱼骨图上表明,如此 可使问题的原因纲目分明。 (3)焦点法:以较简单的日常题目来作焦点讨论,再以模拟方式强制联想。 (4)缺点列举法:例如“使用的材料有无缺点?”、“钢种、尺寸正确吗?” “此种改善方法对吗?”有无更好的方法?”等等; (5)希望目标列举法:例如“如果有更方便的产品多好!” 、“如果产品 能携带…” 等。
复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
![复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bd0f50d0d233d4b04e6907.png)
2、物体在二倍焦距处,即:物距等于二倍焦距(u=2f)
光源(物体)
从图可知:在物体的另一侧生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像距在二倍焦距处(V=2f), 无实际意义(无用)。
3、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物知:在物体的另一侧生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像距在二倍焦距以外(V>2f)。 幻灯机、投影仪原理。
1、成实像的条件:u>f 2、成等大的实像的条件:u=2f
3、无像的条件:u=f
4、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 但一定是倒立的。
5、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生成 的像,能用光屏接收;虚像是由实 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生成的像, 不能用光屏接收。
6、物体越靠近一倍焦距(物距) 减小,像越来越大,且像距增大。
2、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发生折射后,经过 焦点。
3、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 主光轴。
四、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作图法
1、物体在二倍焦距外,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u>2f)
光源(物体)
从图可知:在物体的另一侧生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V<2f), 照相机原理。
放大镜
一、透镜成像规律
1、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U=近2f 像远像变大;物距像距动向同。
U=f
2、凹透镜成像规律 同侧、正立、缩小、虚像。
规律二 当所成的像是实像时 物、像异侧 当所成的像是虚像时 物、像同侧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分结析论下表:,讨论三个问题并归纳出结论:
物距与焦
像的性质
距的关系 与物位置 倒正 大小 虚实
像距v
应用
《研究方法》课件
![《研究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a92ba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6.png)
效性的重要保障。
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总结词
研究方法对于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决定了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 靠性。
VS
详细描述
通过合理的研究方法,可以确保研究的科 学性和准确性,使研究结果更加可靠。同 时,研究方法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 使研究者能够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来评估 和比较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的分类
焦点小组讨论
总结词
通过组织一组具有代表性的参与者进行小组讨论,了 解其对于特定主题或问题的看法和经验。
详细描述
焦点小组讨论是一种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通过组织 一组具有代表性的参与者进行小组讨论,可以了解其 对于特定主题或问题的看法和经验。在讨论过程中, 主持人会引导参与者展开讨论,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 的观点和经验。焦点小组讨论的优点是可以同时获取 多个参与者的观点和经验,但也需要考虑到可能存在 的群体压力和从众心理。
研究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研究方法的优缺点比较是选择合适的 研究方法的关键步骤。在比较不同方 法的优缺点时,需要考虑其理论基础 、可操作性、可靠性、准确性、成本 效益等方面。
优点比较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更具有优 势的研究方法,而缺点比较则可以让 我们了解各种方法的局限性和潜在风 险,以便更好地规避和应对。
研究方法的选择原则
参与观察法
总结词
研究者亲自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或活动,以观察 和记录其行为、互动和环境。
详细描述
参与观察法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研究者亲自参与研究 对象的日常生活或活动,以观察和记录其行为、互动和 环境。通过参与观察,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 真实生活状态和行为模式,以及其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关 系。参与观察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取第一手资料,但也需 要考虑到可能存在的文化差异和主观性。
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总结词
研究方法对于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决定了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 靠性。
VS
详细描述
通过合理的研究方法,可以确保研究的科 学性和准确性,使研究结果更加可靠。同 时,研究方法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 使研究者能够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来评估 和比较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的分类
焦点小组讨论
总结词
通过组织一组具有代表性的参与者进行小组讨论,了 解其对于特定主题或问题的看法和经验。
详细描述
焦点小组讨论是一种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通过组织 一组具有代表性的参与者进行小组讨论,可以了解其 对于特定主题或问题的看法和经验。在讨论过程中, 主持人会引导参与者展开讨论,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 的观点和经验。焦点小组讨论的优点是可以同时获取 多个参与者的观点和经验,但也需要考虑到可能存在 的群体压力和从众心理。
研究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研究方法的优缺点比较是选择合适的 研究方法的关键步骤。在比较不同方 法的优缺点时,需要考虑其理论基础 、可操作性、可靠性、准确性、成本 效益等方面。
优点比较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更具有优 势的研究方法,而缺点比较则可以让 我们了解各种方法的局限性和潜在风 险,以便更好地规避和应对。
研究方法的选择原则
参与观察法
总结词
研究者亲自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或活动,以观察 和记录其行为、互动和环境。
详细描述
参与观察法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研究者亲自参与研究 对象的日常生活或活动,以观察和记录其行为、互动和 环境。通过参与观察,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 真实生活状态和行为模式,以及其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关 系。参与观察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取第一手资料,但也需 要考虑到可能存在的文化差异和主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象:
HR、内训师、职业培训师
外界刺激:
客观事实、信息、 数据
18
反映性问题 Reflective
引导参与者阐述他们情绪的反应,对某些事情或话语的感觉及联想
对象:新入职员工
对象:
HR、内训师、职业培训师
感受、感觉、 情绪、联想
19
诠释性问题 Interpretive
注重焦点主题的重要性和价值
对象:新入职员工
16
案例四:带小朋友看画展
1、你们在画上看到了什么?--问事实 小朋友就说看到什么什么。
2、你们喜欢画上的什么?你们不喜欢什么? --问感觉
3、你们从这幅画上学到什么?--问理解 4、下次你们画得时候会怎么做呢?--问行动
17
客观性问题 Objective
可以得到团队中客观的讯息
对象:新入职员工
哪些不同做法? – 我们如何开始行动会最好?
行动、办法、 决心、决定、 新的了解和问题、 行为转变
10
焦点讨论法的步骤
焦点问题
决定
要达成的 具体成果
理性目标
体验目的
希望经历 的体验
问题设计
简单明了,有启发性、便于回答,目的明确、承上启下、开放式问题
11
Objective (客观性) : 知 Reflective(反应性):感 Interpretive(诠释性):悟 Decisional(决定性):行 源自:/s/blog_5f95862c01011q9i.html
23
演练二:培训需求访谈
O: 客观事实、信息、数据
您主要负责哪些工作? 您管理多少人员? 您的工作职责包括哪些?
R:感受、感觉、情绪、联想
您觉得最开心的是? 您最担心的是什么? 您觉得最挑战(困惑)的是?
24
演练二:培训需求访谈
I:价值、意义、目的、观点、重要性、诠释
您对管理工作的看法是? 您认为培育部属的目的是? 您觉得目前还有哪些可以完善的?
对象:
HR、内训师、职业培训师
价值、意义、 目的、观点、 重要性、诠释
20
决定性问题Decisional
为促进目标的达成我们的行动方向,更好的做法。
对象:新入职员工
对象:
HR、内训师、职业培训师
行动、办法、 决心、决定、 新的问题
21
演练一:活动/游戏后总结
客观性问题:
– 刚才的活动中,你们做了些什么? – 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环节? – 你觉得本组做得最好的是哪方面?
• 工作:访谈、
讨论、会议 • 生活:恋爱、
婚姻、亲子
3
ORID思考流程
昨晚发生 什么事了?
O事实
你当时有什 么感觉?
R感受
你想到了 什么?
I思考
是硬闯OR绕路?
你决定 怎么办?
D决定
决定:绕路
昨晚下班途中 遇到一只狗
害怕被咬
4
焦点讨论法介绍
5
焦点讨论法进行方式
对谈话内容的整理与归纳, 是促成改变与行动的催化剂。
开启新的 可能
收集谈话的内容, 形成运用的基础, 开启新的可能性。
发掘客观 事实
不同人贡献观察, 实事更完整呈现。
焦点讨 论法
呈现多元 观点
反映自身 感受
协助说出感受, 形成独特的观点。
每个观点背后都有其信念及假设。容许不同意见的表达,
并探索其成因,促成更深入的了解与学习。
6
客观性问题 Objective
12
新员工培训
来源 /s/blog_
5f95862c0101064n.html
13
案例一:新进员工培训中的运用
14
案例二: 沙龙五周年庆
15
案例三:开会第二天,经理问
– 昨天都谁发言了?他们都说什么了? -- O – 这次会议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吗? --R(试探性问题:个
1
焦点讨论法 Focused Conversation
ORID是什么?
O事实-客观事实、R感受-客观反射、I意义-事实分析,D行动-基于事实的下一步行动) ORID方法是一种藉由促动师引导来开展的结构化汇谈(会议、交谈)形式。
2
焦点讨论法的效益
• 国际知名的提问方法 自然的思考过程
• 没有答错的答案, 只有问错的问题。
可以得到团队中客观的讯息
内容:已发生过的事实、信息、数据
开始
看到
听到
摸到
尝到
闻到
7
反映性问题 Reflective
引导参与者阐述他们情绪的反应,对某些事情或话语的感觉及联想
引导参与者阐述:
– 情绪的反应 – 对某些事情或话语的感觉:生气、兴奋、
好奇、恐惧…… – 与过去经验的联想
8
诠释性问题 Interpretive
注重焦点主题的重要性和价值
这些问题强调
– 意义、目的、信仰 – 焦点主题的重要性与价值 – 参与者生活中哪些故事被用做讨论时的诠释
9
决定性问题Decisional
为促进目标的达成我们的行动方向,更好的做法。
这些问题指出:
–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 整个团队学到了什么? – 因这些新的了解,我们会有
更多交流
@职业培训师苏平
28
反映性问题:
– 活动中你最担心的是? – 活动中你最开心的是? – 这个活动中,你觉得最挑战的是?
22
演练一:活动/游戏后总结
诠释性问题:
– 这个活动对你们有什么启发? – 如果再进行一次,有哪些可以改善的? – 关于这个活动,你有什么可以跟大家分享的?
决定性问题:
– 在工作中如何运用活动的启示? – 活动后,你会去做的第一件事情是? – 活动后,你有什么样的决定
D:行动、办法、决心、决定、新的问题
您希望这次培训给您哪方面的帮助? 培训后您会去做的第一件事是? 您希望培训后公司做些什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5
活动总结:触动、感动
0-客观性 -每位分别说说昨天生日会中你所看到的事情? -观察到的现象?
R-反应性 -各位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有哪些感受? -现场有什么好玩儿的事情? -哪个环节给你印象最深刻? -有哪些环节让你觉得不开心?
人反应、看法) – 会议进行到什么时候你感觉欣慰?兴奋?不舒服?不
同意? --R(个人感觉)
– 这次会议的主要成就和作用是什么? --R(个人态度) – 你认为这次会议对你的部门而言有哪些影响?这个决
策将会有什么影响?--I(引发思考) – 你将如何运用你了解和掌握的东西,你将会采取哪些
行动? --D(决定和行动)
26
活动总结:闹动、行动
I-诠释性 -这些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大家怎么理解这些? -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
D-决定性 -既然如此,我们接下来能做些什么让下次活动更精
彩? -怎样才能避免前面提到的不足? -谁愿意负责这几项细节的落实?
27
ORID在授课中的运用 请点击:
/s/blog_3e4839f70100x8n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