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移动通信原理及设备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原理与设备》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原理与设备》课程标准英文名称:Principles And Equi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课程编号:408022390适用专业:应用物理学学分数:2.5一、课程性质移动通信原理与设备是应用物理学(通信方向)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在整个培养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在大学物理学、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等课程的基础上,主要研究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发展趋势。
它在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光纤通信等许多近代科学和技术的分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课程理念1、课程所属学科分析移动通信原理与设备是通信专业领域的入门课程之一,同时也是通信方向应用物理学专业和依托应用物理学的各类理工科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基础课程。
《移动通信原理与设备》在专业基础课程《大学物理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的基础上,对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通信系统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和理论分析,对移动通信网络和移动通信系统的相关理论、技术及应用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建立整个移动通信系统全程全网的概念。
《移动通信原理与设备》课程对于后续有关通信的课程学习以及从事相关科学研究都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学习其它相关专业(如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的课程也有重要影响。
《移动通信原理与设备》是学习许多理工科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从事许多理工类领域研究的基础。
2、课程授课对象分析本课程面对的是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三年级的学生,在大学前两年,学生们已经对《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学》、《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等基础课程有了系统的学习。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通信网络和通信系统全程全网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有关移动通信的基础知识有所掌握。
2024年度移动通信课程标准
A
B
C
D
信令流程
包括呼叫建立流程、呼叫释放流程、位置 更新流程和切换流程等,涉及多个网元和 接口之间的协同工作。
Um接口
连接MS和BSS之间的空中接口,采用无线 通信技术,实现无线信号的收发和处理。
2024/3/24
19
05
CATALOGUE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2024/3/24
20
移动通信课程标准
2024/3/24
1
CATALOGUE
目 录
2024/3/24
• 课程概述与目标 •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 • 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与协议 •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 移动通信业务与应用 • 移动通信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2
2024/3/24
01
CATALOGUE
课程概述与目标
3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
掌握OFDM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在移动通信中的 应用,如4G/5G中的OFDM技术。
2024/3/24
15
04
CATALOGUE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与协议
2024/3/24
16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
基站子系统(BSS)
包括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 信台(BTS),负责无线信号的收发 和处理。
移动交换子系统(MSS)
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和访问 位置寄存器(VLR),负责呼叫建立 、保持和释放等控制功能。
2024/3/24
操作维护子系统(OSS)
提供网络管理和维护功能,包括配置 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 理等。
移动台(MS)
包括移动终端(MT)和用户识别模 块(UIM),是用户使用的设备,负 责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附件4《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40031 课程类别:实践课适用专业:通信技术学时:78编写执笔人:编写日期:审定负责人: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通信技术专业的经过资源整合的综合实践课程,是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的作用:通过学习移动通信技术,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基站安装、调试、维护能力和移动通信网的简单构架能力以及网络优化的能力。
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前导课程有:综合布线,程控交换,光纤通信。
后续课程是毕业项目设计及顶岗实习,为后续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
1.2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设计理念:通过典型的工作岗位,归纳整合了通信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进一步确定本门课程的课程目标。
设计思路:以岗位分析入手,选取学习领域,根据学习领域确定学习情境,最终确定8大任务。
2.课程目标工作任务目标:基站安装能力信号测试能力。
网络优化软件使用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网络调整能力职业能力目标:学生具备踏实肯干团队协作的工作精神,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和技术文档书写能力,安全生产意识。
3.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3.1实践项目设计3.2项目教学要求通过企业调研得到具体的学习情境,将情感目标、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融入到项目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行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岗位专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4.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学模式: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考核方法:综合素质20%+校内实训40%+校外实训40%。
综合素质主要考核点:基础知识,创新能力及拓展能力。
校内实训主要考核点:能通过团队协作完成教师课堂教给的项目。
校外实训主要考核点:工作积极主动,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能独立进行路测,数据分析,参数调整等。
5.课程实施条件5.1教学团队要求要求教师有企业顶岗实习的经验,掌握2G、3G基站设备原理及安装流程。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教学大纲.doc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教学大纲2011年1月20日适用专业层次理论课学时实践课学时总学时学分课程性质电子类等相关专业本、专科320322全院公选课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为全校性选修课。
近年来以局域网为代表的计算机通信网和以数字蜂窝电话为代表的移动通信网大放异彩,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正在一步步地步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使得移动通信的局面日新月异。
本课程介绍了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及其相关的背景知识,通信领域的基本理论,信号与系统、概率论与随机过程,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的基本组成与区别;介绍了移动通信的多址技术,调制技术,编码技术,信号分集与均衡技术。
移动通信中安全性的问题,介绍鉴权与加密的概念;介绍无线资源的稀缺性及无线资源的分类;介绍了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以GSM为代表的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着重介绍了第二代移动通信的二种技术——WCDMA, CDMA2000和TD-SCDMA。
随后,简单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ETE和LTE-advancedo最后介绍了移动通信的标准、网络规划和优化。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第一章(2学时)概述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及其相关的背景知识,给出通信活动的意义及其基本形式,介绍了几种古代通信方式及现代通信方式。
了解通信活动的意义,古代通信的方式,了解现代通信的历史及其基本方式。
掌握通信的定义,掌握基本通信系统的组成,掌握几种现代通信方式的不同点。
第二章(3学时)介绍通信领域的基本理论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概率论与随机过程的基本理论。
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卷积的概念,掌握调制的概念。
掌握模拟通信系统的组成,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
理解模拟通信向数字通信的转化过程。
理解移动通信的阴影效应,远近效应,多径效应和多普勒效应。
理解移动通信的路径损耗,慢衰落损耗和慢衰落损耗。
第三章(3学时)介绍移动通信中特有的各项技术了解移动通信的多址技术,调制技术,编码技术,信号分集与均衡技术。
3g移动通信课程设计
3g移动通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3G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传输、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
2. 了解3G移动通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以及与2G、4G等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3. 熟悉3G移动通信的主要应用领域,如视频通话、高速上网和数据传输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3G移动通信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优化网络设置、提高通信质量等。
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掌握3G移动通信设备的调试与维护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实践等形式,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3G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了解我国在3G移动通信领域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使其认识到3G移动通信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通信基础,对3G移动通信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3G移动通信基本原理:介绍3G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关键技术、信号传输及网络架构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3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3G移动通信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情况,与2G、4G等技术的区别与联系,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3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讲解3G移动通信技术在视频通话、高速上网、数据传输等方面的应用,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3G移动通信设备调试与维护:教授3G移动通信设备的调试方法、维护技巧和故障排查,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一.引言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的背景和目的,概述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二.课程概述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的目标和重点,对课程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和概念进行概述。
三.无线传输基础知识
本章介绍无线传输的基本原理、信道特性、调制技术和多址技术等。
四.移动通信网络架构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组成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及互联关系。
五.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本章详细介绍2G、3G、4G和5G等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特点、无线接入技术、核心网技术和业务特性等。
六.移动通信标准与规范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领域的标准与规范,包括国际标准组织、国
际电信联盟和国内相关机构制定的标准与规范。
七.移动通信协议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中常用的协议,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和传输层协议等。
八.移动通信安全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保障机制,包括用户认证、数据
加密和安全传输等。
九.移动通信应用
本章介绍移动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包括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车联网等。
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案例分析、实验指导书和相关资料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
1. 通信法:指管控通信行业的法律法规,包括电信管理法、无
线电管理条例等。
2. 信息安全法:指保护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包括
网络安全法、信息安全技术等。
3. 个人信息保护法:指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权的法律法规,包括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保护法等。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移动通信技术是一门涉及无线通信原理、网络架构、信号处理、移动终端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关键手段,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移动通信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关键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或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和系统组成。
掌握无线信道特性、调制解调技术、编码与复用技术等基本原理。
熟悉移动通信网络的架构、协议和关键技术,如 GSM、CDMA、LTE 等。
理解移动终端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包括射频电路、基带处理等。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常见问题。
具备一定的移动通信系统设计和优化能力。
能够进行简单的移动通信实验和测试,获取并分析相关数据。
具备跟踪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增强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1、移动通信概述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移动通信的特点和应用场景2、无线信道特性电磁波传播特性大尺度衰落和小尺度衰落多径效应和多普勒频移3、调制解调技术模拟调制技术(AM、FM、PM)数字调制技术(ASK、FSK、PSK、QAM 等)调制技术的性能比较和选择4、编码与复用技术信道编码(卷积码、Turbo 码等)交织技术复用技术(TDM、FDM、CDM 等)5、移动通信网络架构与协议GSM 网络架构和协议CDMA 网络架构和协议3G(WCDMA、CDMA2000、TDSCDMA)网络架构和协议 4G(LTE、LTEA)网络架构和协议5G 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展望6、移动终端技术移动终端的硬件组成(射频模块、基带模块、电源管理等)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Android、iOS 等)移动终端的应用开发基础7、移动通信系统的规划与优化频率规划与分配覆盖优化和容量优化干扰分析与抑制8、移动通信新技术软件定义无线电(SDR)大规模 MIMO 技术毫米波通信技术边缘计算与雾计算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四、课程实施1、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完整版
附件1《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通信技术学时:64 学分:4课程负责人:参编人员: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通信技术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
本课程总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移动通信的特点、传输方式、网络结构、通信技术应用及工作原理。
同时使学生能够正确操作常用的移动通信测试仪器,能用仪器测量各种技术参数并能够分析其含义与作用。
(二)课程作用通过学习移动通信技术,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基站安装、调试、维护能力和移动通信网的简单架构能力及网络优化能力。
(三)前导、后续课程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前导课程有:综合布线、程控交换技术、光纤通信等。
后续课程是毕业设计及顶岗实习,为后续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及设计思路课程理念:通过典型的工作岗位,归纳整合了通信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进一步确定本门课程的课程目标。
设计思路:以岗位分析入手,选取学习领域,根据学习领域确定学习情境,最终确定4大项目任务。
三、课程目标(一)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操作常用的移动通信测量仪器.(2)能用仪器测量各种技术指标并理解其含义。
(3)能够用仪器分析3G网络主流技术的原理与特性。
(4)能够用仪器分析移动通信信道的传输性能。
(5)能够用仪器分析GSM网络中关键技术的原理与特性。
(二)知识目标(1)掌握移动通信的发展、演进与特点。
(2)掌握移动通信信道的传输特点。
(3)了解抗噪声和抗干扰技术的工作原理。
(4)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工作原理及应用。
(5)掌握移动通信组网技术原理及应用。
(6)掌握GSM系统的网络规划、关键技术及应用。
(7)了解3G系统的主流技术与网络结构。
(8)掌握3G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三)素质目标使学生具备踏实肯干团队协作的工作精神,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和技术文档书写能力,安全生产意识。
四、课程内容(三)第一次课设计梗概1.告知学生本课程的总体安排、教材的应用,上课的方式和明确教学目标,实现各项目任务时所达到的效果。
移动通信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课程标准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推动移动通信行业的持续发展和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制定一套完善的移动通信课程标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析移动通信课程的关键要素,并提出一个适用于当前移动通信行业的课程标准。
一、课程介绍移动通信课程致力于向学生传授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以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移动通信的原理、网络架构、调制解调技术、信号传输、频率规划、移动通信标准、无线接入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性等。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移动通信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运作方式。
3. 熟悉移动通信标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4. 学习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频率规划的方法。
5. 掌握调制解调技术和信号传输原理。
6. 理解无线接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7. 培养解决移动通信系统难题的能力。
8. 培养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人才。
三、课程内容1.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 移动通信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移动通信的技术要素和概念2.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 移动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 移动通信网络的层次结构- 移动通信系统的接口和协议3. 移动通信标准- 国际移动通信标准的分类和发展- 移动通信标准的选择和应用- 移动通信标准的研发和更新4. 无线接入技术- 蜂窝网络的原理和应用- 无线接入技术的分类和特点- 无线接入技术的性能优化和问题解决5. 调制解调技术与信号传输- 调制解调技术的原理和分类- 信号传输的基本方法和参数- 调制解调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6. 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性- 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威胁和风险- 移动通信系统的加密与解密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策略和措施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移动通信的基础框架。
《3G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CDMA2000)》教学大纲
《3G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CDMA2000)》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通信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课程的设置结合了当前通讯行业最先进的教学理念MIMPS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置了大量的研究型实习课程。
使学生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全面理解和掌握CDMA2000相关知识。
本课程主要涉及知识点:无线通信的发展过程及CDMA相关基础知识;CDMA系统的功率控制以及软切换;CDMA 2G技术与3G 技术的信道调制与结构;CDMA 3G的关键技术;中兴通讯ZXC10相关产品的介绍;ZXC10相关产品的工作原理以及系统结构;CDMA网络的后台数据配置以及操作维护等。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通信行业,了解CDMA的基本原理与配置,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能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并且为学生以后从事通信行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目的:(1)知识目标CDMA基本原理。
掌握CDMA信道结构与调制。
了解CDMA 3G关键技术。
掌握CDMA的功率控制和软切换技术。
(2)能力目标1)综合能力目标:学生首先对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认识ZXC10各种设备,能够熟练的使用后台网管软件对CDMA2000网络做数据配置以及故障排除。
2)单项技能目标:了解通信行业发展史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正确配置后台数据,能够实行开局操作。
能迅速发现故障,排除故障。
CDMA中兴ZXC 10设备的开通。
网管操作。
(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实验和实训,不仅让学生学到关于CDMA通信系统的系统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于通信行业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
任务:让学生了解通信行业,了解CDMA2000的成就,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能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并且为学生以后从事通信行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2、课程的教学要求(1)理论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涉及知识点:无线通信的发展过程及CDMA2000相关基础知识;CDMA2000无线接口技术及无线信道;CDMA2000系统的功率控制以及切换等。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课程标准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类型理论课课程性质必修学时及学分54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群)通信技术技术执笔人伍辉课程组审核系(中心)审核二〇一五年三月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通信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
移动通信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发展非常迅猛,从1G到80年代末开发的2G,到现在运营商竞争激烈的3G、4G,其热点技术不断涌现,应用系统不断升级。
在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移动设备代维、无线网络优化等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移动通信技术已成为通信技术专业最重要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先修课程为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总学时:54学时。
本课程从实际应用出发,系统地介绍了在移动通信2G、3G、4G网络的发展中广泛使用的各类设备及维护技术规范、建设基站与维护基站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基本掌握移动通信的原理,移动网络组网技术,了解已经成熟应用的移动通信技术和新标准,掌握基站勘察与绘图、基站室内施工、天馈系统安装调测、基站运行软件配置与维护等技能,为将来从事通信工程相关职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本课程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以就业为导向,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能力。
根据岗位技能的需求,本课程设计了十个教学模块:无线网络规划勘察、基站工程勘察、基站位置图绘制、基站机房布局图绘制、施工计划与预算、室内线路安装、天线安装调测、馈线安装、Node B站点开通和RNC数据配置。
每个模块包含几个任务和相应的理论知识,通过“提出任务-讲解理论知识点-完成任务”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面对问题,要融会贯通,用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方法去分析处理。
三、课程目标根据高职学生的岗位能力和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他们今后进入工作岗位,进行移动基站的建设、测试维护和网络优化等工作打好基础。
《移动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移动通信原理》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智能电子专业和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专业的一门专业任选课程,使学生掌握移动通信基本技术,拓宽就业口径。
二、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过程、现状和趋势;掌握移动通信基本原理及基本技术;掌握二种系统——TDMA、CDMA系统;能分析GSM移动电话机电路原理并能排除常见故障。
1、了解移动通信历史背景与现状。
2、掌握调制解调电波传播,噪声与干扰等基本原理,掌握多址、区域覆盖及信道配置、网络结构及组成,移动性管理、信令等基本技术。
3、掌握TDMA、CDMA二种系统组成及原理。
4、掌握一种GSM移动电话机电路原理及维修方法.三、课程的教学进度和安排本课程教学时数72学时,4学分,具体安排如下:大纲内容一、概论(4学时)(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移动通信概念及特点。
2、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
3、了解常用移动通信系统及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
4、掌握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分析方法。
(二)主要内容1、通信的概念,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移动通信概念,主要特点。
3、移动通信系统分类。
4、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
二、数字调制与解调(8学时)(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移动通信对数字调制与解调的要求。
2、掌握FSK、MSK、GMSK的调制解调原理、特性。
3、掌握PSK、QPSK、π/4—DQPSK的调制解调原理、特性。
(二)主要内容1、数字调制与解调的有效性、可靠性、可实现性。
2、FSK、MSK、GMSK、PSK、QPSK、π/4-DQPSK的数学表达式、功率谱、方框图、特性.三、电波传播与分集接收(4学时)(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VHF、UHF的直射、折射、绕射、反射、散射方式。
2、理解多径效应与信号衰落的概念。
3、掌握接收机输入电压、功率、场强概念及换算.4、掌握分集接收抗衰落原理及其方式。
(二)主要内容1、VHF、UHF电波传播特性。
2、多径效应,快衰落,慢衰落。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教学大纲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教学大纲第一篇: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教学大纲《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32学时)二、先修课程:通信原理、通信网基础三、适用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四、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课。
移动通信是当今通信领域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和最前沿的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方式的通信。
移动通信技术包括了组网技术、多址技术、语音编码技术、抗干扰抗衰落技术、调制解调技术、交换技术以及各种接口协议和网管等等多方面的技术。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移动通信系统汇集了当今通信领域内各种先进的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发展、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移动通信的信道、移动通信系统的调制和抗干扰技术、语音编码技术、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接入、移动通信网以及GSM系统、CDMA系统和3G技术以及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等。
五、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和掌握无线信道和传播、传播损耗模型;2.掌握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的基本概念和调制解调技术;3.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中的各种抗衰落抗干扰技术;4.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5.掌握GSM移动通信系统、理解GPRS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EDGE的基本原理;6.掌握基于CDMA20001X系统、WCDMA系统和TD-SCDMA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7.了解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不含实验)第一章概述1学时第二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环境与传播预测模型内容:λλλλλλ无线传播的特点以及对无线通信的影响;无线信道的特性,研究方法无线信道的分析基础(分布,特性参数等)简单介绍建模技术和仿真技术基础介绍常见的几种传播预测模型说明应用范围和应用方法4学时λ介绍传播模型校正方法和校正实例第三章信源编码和调制技术 3学时内容:λ信源编码技术的概念λ数字调制的基本概念与回顾λ移动通信中对调制技术的特殊要求λ GMSK调制技术λ QPSK调制技术λ高阶调制λ多载波调制λ OFDM技术与应用第四章抗衰落和链路性能增强技术 4内容:λ无线通信中衰落概念回顾和抗衰落的基本概念λ分集、合并技术,瑞克接收机技术λ信道编码技术(侧重卷积码技术和Turbo码技术介绍)λ均衡技术的原理和维特比均衡的原理λ扩频、跳频技术抗衰落的基本原理λ多天线和空时编码λ AMC和HARQ两种自适应链路增强技术的基本原理第五章蜂窝组网技术 5 内容:λ组网概述λ蜂窝小区和频率复用λ切换、位置更新λ多址接入λ码分多址关键技术λ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分析λ功率控制技术λ切换、位置更新λ网络结构学时学时第六章 GSM系统和GPRS系统 5学时内容:λ概述λ GSM的业务及分类λ GSM系统结构λ GSM的信道λ GSM的无线传输λ GSM的语音处理λ GSM系统的信令协议λ接续和移动性管理λ GPRS概述λ GPRS的业务λ GPRS的网络结构λ GPRS协议结构λ GPRS的会话和移动性管理λ GPRS空中接口介绍λ EDGE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第七章第三代移动通信CDMA系统内容:λ 3G概述λ IS-95和CDMA20001X技术λ WCDMA技术λ TD-SCDMA 技术第八章未来发展2内容:λLTE ,LTE+等的基本概念和技术λIMT-advance一些概念λ技术发展趋势期中考试机动学时学时2学时2学时4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理论和网络难点:移动通信无线传播理论;抗衰落技术、移动通信网络和基于CDMA技术的3G网络八、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啜钢、王文博、常永宇、李宗豪.2005.9,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1.[美] Theodore S.Rappaport.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电子工业出版社影印版.1998.9 2.郭梯云等.数字移动通信.人民邮电出版社.1995.3 3.啜钢,王文博,常永宇等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 4.吴志忠移动通信无线传播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5.杨大成等移动传播环境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6.许希斌等译Jhong Sam Lee Leonard ler 著.CDMA 系统工程手册.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2 7.张平,王卫东,陶小峰等编著.WCDMA移动通信系统.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3 8.啜钢等CDMA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9.李建东,杨家玮个人通信.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 10.Wi1lliam C.Y.Lee 著,宋维模,姜焕成等译.移动通信工程理论和应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11.孙孺石,丁怀元,穆万里,王泽权著.GSM数字移动通信工程.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 12.The GSM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Michel Mouly and Marie-Bernadette Pauter, 1992 13.钟章队,蒋文怡,李红君等编著.GPRS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12 14.杨大成等.cdma2000 1x移动通信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执笔人: 啜钢第二篇:移动通信教学大纲移动通信(专业限选课)Mobile Communications【课程编号】XZ26224 【学分数】2【学时数】40=27+9+4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一、教学目的、任务本课程系统地介绍移动通信的各类关键技术。
2024年《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CDMA扩频通信原理
介绍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扩频码的选择和产生 方法,以及扩频通信在CDMA系统中的应用。
2024/2/29
19
3GPP LTE/LTE-A网络架构及协议
01
3GPP LTE/LTE-A网络架构
包括演进型分组核心网(EPC)、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 入网(E-UTRAN)和用户设备(UE)等组成部分。
30
用户隐私泄露风险及应对策略
用户隐私泄露风险
在移动通信中,用户隐私泄露可能导致身份盗窃、垃圾信息骚扰等 问题。
隐私保护技术
如数据加密、匿名化处理等,这些技术可以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不 被非法获取。
用户隐私保护策略
包括加强用户权限管理、建立数据泄露应急响应机制等,以确保用户 隐私得到全面保护。
2024/2/29
包括恶意软件、钓鱼攻击、DDoS攻击等, 这些威胁可能导致数据泄露、系统瘫痪等严 重后果。
2024/2/29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包括使用强密码、定期更新软件补丁、限制不必要 的网络访问等,以降低网络被攻击的风险。
网络安全技术
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加密技 术等,这些技术可以进一步增强网络的安全 性。
行业自律和规范
许多行业组织也制定了相应的自 律规范和标准来指导网络安全和 隐私保护工作。这些规范和标准 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数据处 理实践,提高整个行业的安全水 平。
2024/2/29
32
08
实验环节与课程设计
2024/2/29
33
实验环境搭建和实验内容安排
硬件设备
包括基站、移动台、信道模拟器等。
2024/2/29
12
03
无线传输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群课程标准汇编(2024)
解析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功能、特点及常见类型。
移动终端应用软件
探讨移动终端应用软件的开发、运行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024/1/25
10
移动通信业务与应用
移动通信业务概述
介绍移动通信业务的概念、分类及发展趋势。
数据业务与应用
探讨数据业务的类型、实现方式及其在各个领域 的应用,如移动支付、移动商务等。
促进教学资源共享
课程标准有助于实现教学资源在 专业群内的共享,提高教学资源 的利用效率。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满足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
2024/1/25
5
课程目标及要求
2024/1/25
知识目标
掌握移动通信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熟悉移动 通信网络规划、优化和维护流程;了解相关设备和系统的 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实践活动等,培养其 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2024/1/25
13
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际问题的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培养其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和团 队协作能力。
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移动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对高素质技术人 才的需求,包括网络规划、优化、维护、设备研 发等方面。
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
3
为适应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移动通信技术 专业群应运而生,涵盖了与移动通信相关的多个 专业领域。
2024/1/25
4
《移动通信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移动通信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移动通信原理及应用》的第四章,主要介绍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信号调制与解调、多址技术、频率分配与规划、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如功率控制、信道编码、信道估计等)以及移动通信的应用领域。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培养学生掌握信号调制与解调、多址技术等基本知识。
3. 帮助学生了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提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信号调制与解调、多址技术、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难点:移动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信道编码、信道估计等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移动通信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手机、无线网络等,引发学生对移动通信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系统的组成、信号调制与解调、多址技术等基本知识。
3. 实例分析:分析移动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信道编码、信道估计等关键技术的作用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 课堂互动: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信号调制与解调、多址技术、关键技术等方面,以结构图、流程图等形式展示,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七、作业设计1. 简述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2. 解释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3. 描述信号调制与解调、多址技术的基本原理。
4. 讨论功率控制、信道编码、信道估计等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5. 结合实例,说明移动通信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2024年度《移动通信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了解信道编码和调制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以提高信号传输 的可靠性。
10
多址接入技术与干扰抑制
多址接入技术
介绍FDMA、TDMA、CDMA等多址接入技术的 原理和特点。
干扰抑制技术
分析移动通信中的干扰来源,并介绍常见的干扰 抑制技术,如功率控制、分集接收等。
扩频通信技术
了解扩频通信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抗干扰和提高系 统容量方面的应用。
3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与趋势
2024/2/2
移动通信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01
从1G到2G的技术演进,主要解决了语音通信和低速数据业务的
问题。
3G与4G时代的发展
02
实现了移动宽带和高速数据传输,推动了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
端的普及。
5G及未来移动通信的趋势
03
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大连接,将开启万物互联和智能化时
实验二
无线信道特性与传输技术实验
2024/2/2
设计思路
通过实验测量无线信道的传输特性,如路径损耗、多径 效应等,让学生了解无线信道对移动通信系统性能的影 响,并掌握相应的传输技术。
实验三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实验
设计思路
通过模拟软件或实际网络数据,让学生进行移动通信网 络的规划和优化,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 能力。
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包括多址技术、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技 术、分集技术等。
2024/2/2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
包括网络规划原则、方法,网络优化策略等 。
35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5G技术发展与应用
探讨5G技术的特点、优势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
物联网与移动通信的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G移动通信原理及设备》课程
教学标准
编制单位:
编制人:
编制时间:
审核人:
**********学院
********系
一、课程名称
二、适用专业
三、必备基础知识
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
六、重点和难点
七、内容及要求
模块一:3G移动通信的演进与现状,基于IMT-2000标准的系统模型
1、教学内容
2、教学要求
3、教学手段及方法
模块二:WCDMA系统原理
1、教学内容
2、教学要求
3、教学手段及方法
模块三:CDMA2000系统原理
1、教学内容
2、教学要求
3、教学手段及方法
模块四:TD-SCDMA系统原理
1、教学内容
2、教学要求
3、教学手段及方法
八、说明
1、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
2、模块学时分配
3、考核方法及手段
4、注意事项
一、课程名称:《3G移动通信原理及设备》
二、适用专业:通信技术专业
三、必备基础知识:为了较好学习和掌握《3G移动通信原理及设备》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议学生学习该课程前,必须掌握移动通信技术、通信原理、无线电通信技术等专业课程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1、课程的地位本课程是高职高专电子声像技术专业的专业方向课
2、课程的作用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3G移动通信系统基于IMT-2000标准的系统模型,掌握3G移动通信的三大主流技术(即WCDMA、CDMA2000、TD-SCDMA)的原理、特点、采用的关键技术,涉及到的主要设备,并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熟悉3G移动通信中常用设备的作用、操作。
通过实践、了解现在国内3G发展的现状。
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
1、3G移动通信的演进与现状,基于IMT-2000标准的系统模型
2、WCDMA系统原理
3、CDMA2000系统原理
4、TD-SCDMA系统原理
六、重点和难点
1、重点:WCDMA系统、CDMA2000系统、TD-SCDMA系统
2、难点:(1)WCDMA系统
(2)3G移动通信中的无线传输技术
七、内容及要求
模块一:3G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1、教学内容
(1)3G移动通信的定义
(2)3G移动通信的演进与现状
(3)基于IMT-2000标准的系统模型
(4)3G移动通信中的无线传输技术
2、教学要求(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掌握、理解的主要内容)
(1)掌握IMT-2000系统的模型结构、各主要接口作用、3G移动通信系统的分层结构
(2)了解IMT-2000标准的大概内容,3G移动通信的演进与现状、3G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3)理解3G移动通信的定义
3、教学手段及方法:课堂讲授、讨论、多媒体、社会实践
4、实训项目及要求
(1)项目1:调查国内目前3G移动通信现状
内容:调查国内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以及其相关网络合作运营商(新浪网、微博网站等)开展的3G移动通信业务现状。
要求:了解国内3G移动通信的现状
目的:(1)通过本实训,使学生在实践中,直观地接触、了解到3G移动通信的特征与现状。
(2)通过本实训,让学生更加全面、实际地理解3G移动通信。
模块二:WCDMA系统
1、教学内容
(1)WCDMA的原理、特点、主要技术指标
(2)WCDMA的关键技术
(3)WCDMA的无线资源管理
2、教学要求
(1)掌握WCDMA的原理、特点、主要技术指标
(2)了解WCDMA的关键技术-快速无线IP、软切换、编译码、无线资源管理的内涵
(3)理解WCDMA的关键技术-空中接口、无线接入网体系、HSDPA技术
3、教学手段及方法:课堂讲授、讨论、多媒体、室外教学
4、实训项目及要求
(1)项目1:WCDMA移动通信网络的认识
内容:研究WCDMA系统的内部结构
要求:理解WCDMA系统在实际中到底是如何组成的。
目的:通过本次实训,加深学生对WCDMA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的实际组成、涉及到的主要设备的理解。
(2)项目2:WCDMA系统的运行
内容:调查本地移动通信公司WCDMA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的运行
要求:1)研究分析WCDMA系统的运行情况以及其无线资源管理方面的情况。
目的:通过本次实训,让学生知道实际当中WCDMA移动通信网络系统是如何运行的。
实际中无线资源管理涵盖的内容,以及如何进行无线资源管理。
模块三:CDMA2000系统
(1)CDMA2000的特点、主要技术指标
(2)CDMA2000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
(3)CDMA2000的关键技术
2、教学要求
(1)掌握CDMA2000的特点、主要技术指标
(2)了解CDMA2000的关键技术-信道编译码技术、CDMA2000软切换、智能天线技术、分集接收技术。
(3)理解CDMA2000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结构
3、教学手段及方法:课堂讲授、讨论、多媒体、室外教学、社会实践
4、实训项目及要求
(1)项目1:研究调查CDMA2000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内容:调查本地中国电信公司CDMA2000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结构、运行情况
要求:调查本地中国电信公司
(1)了解该公司基于CDMA2000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平台开发的相关3G业务内容。
(2)了解CDMA2000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实际组成。
(3)了解CDMA2000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层面上和管理层面上的实际运行情况。
目的:通过本次实训,加深学生对CDMA2000系统的认识。
模块四:TD-SCDMA系统
(1)TD-SCDMA的帧结构、接力切换
(2)TD-SCDMA的原理、特点、主要技术指标、关键技术
(3)TD-SCDMA系统网络的规划、设计流程
2、教学要求
(1)掌握TD-SCDMA的原理、特点、主要技术指标。
(2)了解TD-SCDMA的关键技术-TD-SCDMA智能天线、同步码分多址、接力切换技术。
(3)理解TD-SCDMA的帧结构、TD-SCDMA系统网络的规划、设计流程
3、教学手段及方法:课堂讲授、讨论、多媒体、室外教学、社会实践
4、实训项目及要求
(1)项目1: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结构、运行
内容:研究TD-SCDMA移动通信网络的结构、运行情况
要求: (1) 了解基于TD-SCDMA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平台开发的相关3G业务内容。
(2) 了解TD-SCDMA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实际组成。
(3) 了解TD-SCDMA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实际运行情况。
目的:通过本次实训,加深学生对TD-SCDMA系统的认识。
八、说明
1、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
教材:《3G终端技术与应用》作者: 唐晓晟等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2
参考资料:CDMA2000\1x无线网络技术作者: 康桂霞 等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2
《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协议体系与信令流程》作者: 段红光等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3 2、模块学时分配
序号模块名称理论教学学时实践教学学时小计
13G移动通信系统概述8412
2WCDMA系统原理16622
3CDMA2000系统原理14620
4TD-SCDMA系统16622
合计542276
3、考核方法及手段(理论+实践)
在考核时,应注重体现理论水平评价和实践能力评价并重。
学生的总成绩=理论水平考核评价成绩x50%+实践能力考核评价成绩x 50%。
其中理论水平考核评价分为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个部分(30%,20%)。
考试成绩用笔试方式进行考核,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平时成绩通过课堂加各种不同教学活动方式下的表现记录进行综合评定,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实践能力评价是通过对学生实践成果反映出的能力水平与职业态度进行考核,其成绩占总成绩的50%。
4、注意事项:
(1)教案编写
本课程标准对教案的定义是指在本课程完成整体教学设计,确定课程学习项目及各项目组成模块明确的基础上,对每一模块的教学内容按每一教学单元(原则上是2学时为宜)进行安排的教学方案设计,包括对本模块学习目标、工作任务、能力要求及学习内容分解到本教学单元中的具体授课内容、课堂活动教学的组织方式与教学要求、课时建议等。
特别是要通过设计清楚阐述针对本模块的工作任务如何将典型实践性环节所需实践知识融入理论知识学习中,并根据能力要求,如何将技能实践融入学习过程中。
(2)教学资源配合
本课程教学资源条件可以依据本课程性质要求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该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主要包括各种案例材料和信息,可是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图书馆,以及相应实验设备,电视广播,工业企业参观等。
各种教学资源作为配合课程教学使用的助教,助学资源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取材合适
2)符合任职规律,逻辑性强,利用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构建;
3)媒体资源使用恰当,和传统教学方法相得益彰,互动性好。
4)文字,符号,公式,计量单位符合国家标注或惯例
5)教师教学中不能过分依赖课件,尤其是文字表述内容
(3)所有实训项目采用分组的形式完成。
应特别注意维持好学生的纪律。
(4)所有实训项目,必须有老师全程组织。
建议可按每20名学生配一名老师的比例进行实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