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深圳市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2568f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1d.png)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一、需求分析: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是难免的,所以必须制定综合应急预案,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应对各种安全事故,特立此综合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的意义:在生产过程中,万一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可以让企业快速、有效地应对,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最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1、事故情况的初步掌握:当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需要迅速掌握事故的基本情况,包括事故的时间、地点、事故的性质、规模、影响范围等基本信息。
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信息,包括网络、媒体和现场调查等方式,使得事故信息的获取迅速、准确、全面。
2、组织调度和指挥:在收到事故报告之后,领导及应急小组成员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现场展开全面了解,同时对现场进行分析和判断,以便及时组织疏散,开展救援和处理工作。
3、疏散和救援:在安全事故发生后,首先要及时开展疏散工作,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然后要对伤员进行及时的救护,让伤员得到最快的治疗。
同时,还要尽快确定事故的原因和造成原因的源头,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4、组织规范的调查和处置:在事故发生后,企业应派出专门的调查小组对事故原因和责任进行彻底的调查,同时制定合理的处置方案,尽最大努力减少安全事故对生产工作的影响。
5、后续工作的开展:随着事故处理的结束,企业要继续对相关事故进行跟踪和监测,确保事故的彻底清理,以及事故后的重建和恢复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应急预案的执行:在产生安全事故之后,企业必须按照事先制定好的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理,确保让事故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五、应急预案的完善:每年必须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的修订和完善,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不断进行完善和升级,以确保企业在面对各种安全事故时能够快速、高效的开展应急工作,减少事故对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影响。
六、总结: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是能够帮助企业在面对各种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做出应对措施的关键工具。
深圳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安全生产
![深圳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安全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3b3668c25a8102d277a22f44.png)
深圳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应急预案有什么区别一、指代不同1、应急救援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copy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2、应急预案: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
二、特点不同1、应急救援预案: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2、应急预案: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
三、规定不同1、应急救援预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2、应急预案:应形成体系,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并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
2、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谁来编写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百导则》,生产经营单位在编写应急预案前,应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
事故应急预案不一定应该是由安度全人员来编制,也可以提出方案有其他人来撰写,或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编制。
(2)深圳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扩展资料《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知制导则道》第三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一)生产经营单位因兼并、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内变化的;容(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三)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四)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五)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六)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七)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
深圳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深圳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792d78f5335a8102d22071.png)
深圳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 总则1.1编制目的1.2编制依据1.3生产安全事故分级1.4工作原则1.5适用范围1.6应急预案体系2 组织机构和职责2.1组织机构2.2部门职责2.3应急指挥机构和职责3 运行机制3.1预防、监测与预警3.2应急处置与救援3.3后期处置4 应急保障4.1人力资源保障4.2经费保障4.3物资保障4.4医疗卫生保障4.5交通运输保障4.6人员防护保障4.7通信和信息保障4.8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保障4.9应急避难场所保障4.10科技支撑保障4.11气象服务保障4.12法制保障5 监督管理5.1预案管理5.2应急演练5.3宣传培训5.4责任与奖惩5.5预案实施6 附件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进一步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对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平安深圳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保障,制订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三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九号)(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4)《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号)(5)《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6)《深圳市安全管理条例》(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05号)(7)《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版)(8)《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2006年版)(9)《广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11年修订版)(10)《广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13年修订版)(11)《广东省危险化学品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13年修订版)(12)《深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13年修订版)(1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101号)(1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15)《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党政部门安全管理工作职责规定〉的通知》(深办〔2016〕18号)(16)《深圳市人民政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修订版)的通知》(深府办函〔2016〕127号)(17)《关于印发深圳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深府办函〔2012〕134号)(1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全监管部门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的通知》(安监厅应急〔2011〕222号)(19)《关于印发〈深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等三个框架指南的通知》(深应急办字〔2013〕12号)(20)《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若干规定的通知》(深府办函〔2016〕81号)1.3 生产安全事故分级生产安全事故分为四级: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1)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I级)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①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00人以上重伤(中毒),或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f0e02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3.png)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第一部分总则为保障企业生产安全,减少事故对企业造成的损失,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此预案适用于企业员工、设备、资产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类安全事故。
第二部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第一章事故预防与控制1.1 了解本企业安全政策,熟悉相关安全法规,具有安全操作技能。
1.2 保持机器设备一般的操作顺利运转、及时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
1.3 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师定期检查和维护固定和临时设备。
1.4 建立事故报告机制。
当发生事故时,应及时向管理人员做出报告。
第二章应急救援组织建设2.1 企业安全负责人负责制定危险物质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指导全企业的应急救援工作。
2.2 组建企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设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组、应急处置组和后勤支援组。
2.3 应急救援队伍应定期进行培训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2.4 明确应急资源情况。
尤其是在应急救援中,应随时了解和获取物资和技术支援。
第三章危险源和风险评估3.1 全面了解企业内部的危险源,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危险源清单,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消除或减少。
3.2 在企业的日常安全检查中,应集中考虑与危险源相关的场所或设备,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第四章应急处置措施4.1 发生事故时,首先确保员工人身安全,然后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4.2 应急处置的流程包括报警、撤离、控制事故、避免扩散和后续处理等。
4.3 事故现场要立即撤离非必要人员,并对遇难和受伤人员进行清算和救援。
对现场进行封锁,切断各种危险源。
4.4 联系专业的应急物资供应商,及时获取所需物资,如吸附剂、阻隔材料、泵等。
并开展清理工作。
第五章事后处理5.1 事故处理结束后,应当对事故原因做出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5.2 对受害人进行精神慰问,并及时向相关单位和媒体做出事故报告。
5.3 对损失进行评估,并及时报告保险公司或有关部门。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综合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综合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e1244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4.png)
作用
03
04
05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 力,减少事故损失。
明确应急组织、通讯联 络、现场处置等方面的 要求和措施。
促进应急资源的合理配 置和有效利用。
法律法规要求
国家层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 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应急预案。
地方层面
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实际 情况,制定相关法规和规章,对生产 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提出具体要求。
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对演练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制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计划, 明确宣传主题、内容、时间和
方式。
利用安全生产月、安全文化示 范企业创建等活动载体,深入 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
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采用宣传栏、标语、安全文化 墙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安 全文化氛围。
危险源辨识步骤
首先确定辨识范围和目标,其次收集 相关资料和信息,然后进行现场调查 和检测,最后对辨识结果进行分析和 评估。
风险评估方法与等级划分
风险评估方法
包括定性评估、半定量评估和定量评估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 。
风险等级划分
根据风险的大小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将风险划分为不同等级,如低风险、中等风险和高 风险等。
各部门、岗位之间的协作关系
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互助,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各部门 、岗位之间应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应对突发事件。
04
预警机制与报告程序
预警信息发布条件及方式
要点一
发布条件
出现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征兆或已经发生安全生产事 故。
深圳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和备案工作指南
![深圳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和备案工作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de2ea38e009581b6ad9eb7d.png)
深圳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和备案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为规范我市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国务院708号令)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2号令),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指南。
一、总体要求深圳市范围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针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危害,进行事故风险辨识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向本单位从业人员公布。
六类生产经营单位(详见第二部分)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八类生产经营单位(详见第三部分)应当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将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案。
二、应急预案的评审(一)涉及的生产经营单位范围(六类)1.非煤矿山企业。
2.金属冶炼企业。
3.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带储存设施的,下同)、储存、运输企业。
4.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
5.烟花爆竹批发经营企业。
6.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
(二)评审专家的资格条件1.必备条件。
熟悉所评审生产经营单位的行业工作特点,或具备应急管理领域专业知识;与所评审应急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无利害关系。
2.人数条件。
参与评审的专家人数根据生产经营单位规模而定,原则上不少于3人。
中型以上规模的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评审专家人数不少于5人。
3.资质条件。
从事应急管理领域工作满3年,具有相关专业的高级职称;或从事应急管理领域工作满7年,具有相关专业的中级职称;或从事应急管理领域工作满5年的注册安全工程师。
(三)评审流程和组织方式1.评审准备。
生产经营单位确定参加评审的专家,并在评审前应将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和应急资源调查清单等有关资料送达参加评审的专家。
2.要素评审。
评审专家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关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结合本工作指南明确的评审要点,判断应急预案是否符合有关要求,填写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附件2至5)。
宝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宝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1f6ac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b.png)
宝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一、引言为了确保宝安地区的安全生产,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应对,本预案旨在指导相关部门和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行动。
预案的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的危害,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宝安地区所有安全生产单位,包括工厂、工地、仓库等。
所有在这些单位工作的员工都应对本预案进行培训,并掌握预案的实施步骤和应急措施。
三、责任分工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和评估。
2.应急指挥部: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召集,负责协调调度应急资源和指挥事故处置行动。
3.应急救援队伍:由安全管理部门组建,负责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4.安全生产单位:负责遵守预案的要求,开展事故预防措施,并及时报告和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救援工作。
四、应急预案步骤1. 事故报告和初步评估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相关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类型、事故地点、人员伤亡情况等。
应急指挥部将根据报告内容进行初步评估,决定是否启动应急响应。
2. 应急响应启动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的性质、范围和危害程度,决定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
不同级别的响应将触发不同的措施和行动。
3. 人员疏散和伤员救治在事故发生后,安全生产单位应立即启动疏散预案,引导人员迅速有序地撤离事故现场。
同时,应成立伤员救治小组,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并转送医院。
4. 资源调度和救援应急救援队伍应根据事故情况,调度相应的救援人员和装备到达事故现场。
同时,应根据事故情况和预案指引,组织人员进行事故管控和扑救。
5. 事故处置和调查在救援行动进行中,应急指挥部将指导和协调相关部门进行事故处置工作。
事故处置完毕后,还应进行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6. 事故后续处理和复原工作事故发生后,安全生产单位应及时启动事故后续处理和复原工作。
这包括对受影响区域进行安全评估、清理事故残留物、修复设备和建筑物等。
2024年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综合预案)
![2024年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综合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952d7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e1.png)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综合预案)一、总则1.1编制目的为规范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提高公司对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及时有效地控制、减轻和消除安全生产事故的危害,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维护公司稳定发展,根据《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1)《安全生产法》(2)《突发事件应对法》(3)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5)公司安全生产操作规程(6)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专项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1.4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要把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
(2)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强化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工作,加强安全生产事故的预警和监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同配合的原则。
(4)快速反应,科学应对: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科学组织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5)信息公开,舆论引导: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全面地发布安全生产事故信息,正确引导舆论,维护社会稳定。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2.1应急组织体系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包括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现场指挥部、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咨询组。
2.2应急组织职责(1)应急指挥部: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对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决策和指导。
(2)应急办公室: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日常管理,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安全生产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报告和发布工作。
(3)现场指挥部: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协调、指挥现场应急救援队伍和设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减轻和消除安全生产事故的危害。
深圳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深圳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7446d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4.png)
深圳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目录1 总则1.1 编制目的1.2 编制依据1.3 事故定义与分级1。
4 适用范围1.5 工作原则2 组织体系2.1 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2.2 现场指挥部与现场指挥官2.3 市食品应急指挥部办公室2.4 专家组2。
5 应急行动组2.6 相关单位工作职责分工3 运行机制3。
1 信息监测3.2 应急处置3。
2.1 信息报告3.2。
2 先期处理3。
2。
3 事故评估3.2。
4 预警3。
2。
5 应急响应3.2.6 响应升级3。
2。
7 应急终止3.3 后期处置3.3.1 支付费用3。
3。
2 销毁污染物3。
3。
3 征用补偿3.3.4 保险补偿3.3。
5 总结评估3.4 信息发布4 应急保障4。
1 技术鉴定和保障4.2 通讯与信息保障4.3 应急队伍保障4.4 医疗保障4.5 紧急救护场所保障4.6 交通运输保障4。
7 现场控制保障4。
8 治安保障4。
9 经费保障5 监督管理5。
1 宣传教育5.2 培训与演习5.3 责任与奖惩6 附则6.1 预案管理6。
2 名词术语6。
3 解释机构6.4 实施时间7 附件附件:1.深圳市食品安全事故情况登记表2。
深圳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联系电话一览表3.深圳市较大以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流程图1 总则1。
1 编制目的建立健全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1。
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广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深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结合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事故定义与分级1.3。
深圳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备案
![深圳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备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cc15e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a.png)
深圳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备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生产安全应急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深圳市实际,制定《深圳市生产安全应急预案》,以规范和指导生产安全应急工作,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安全,现予备案。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二条深圳市生产安全应急指挥部为统一领导深圳市生产安全应急工作的主要部门,具体职责包括:(一)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生产安全应急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方针政策,指导、协调、组织本级各级、各部门的生产安全应急工作。
(二)编制、监督国家、省、市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的实施。
(三)主持、组织生产安全应急演练,检验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的可行性。
(四)指挥、协调生产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对生产安全应急事故进行处置。
(五)建立、健全生产安全应急信息和预警发布体系,加强生产安全应急信息和预警发布工作。
(六)加强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第三条深圳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本行政区域生产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在本行政区域内统一组织指挥、协调管理应急救援工作。
第四条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和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原则,组织开展生产安全应急工作,保障工作的协调、统一、高效。
第三章应急预案第五条深圳市生产安全应急预案是相关部门依法制定和颁布,用于指导和规范应急救援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的行为和活动的文件。
第六条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分为一般预案和专项预案。
(一)一般预案是指用于指导和规范在日常工作中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工作的预案。
(二)专项预案是指用于指导和规范某一特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预案。
第七条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对生产安全应急工作的组织指挥、信息发布、救援搜救、伤员疏散、医疗救护、物资保障、民事防护、经济损失评估等工作进行了安排。
第八条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应当依据国家、省、市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符合生产安全应急救援的需要,科学、系统地界定任务、分工协作和应急资源的组织调配等。
2024年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方案
![2024年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2f105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6.png)
2024年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方案1.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范应急管理工作,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反应速度,最大限度减少员工和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国家标准编制。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综合应急预案。
1.3.1 本预案适用于指导xxx有限公司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和综合处置。
1.3.2 本预案所指应急事件是:1.3.2.1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如发生重大级别及其以上级别火灾或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
1.3.2.2其他单位发生火灾或危及人员生命和财产等重大突发灾情。
1.3.2.3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危及企业生产经营的突发事件,如防汛。
1.4 应急预案体系公司应急预案体系包括:1.4.1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4.2各车间、部门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1.5 应急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立足自救;依靠科技,协同应对。
2.公司危险性分析2.1公司概况2.2 主要危险源与风险分析(附表1):2.3应急事件分类及定义2.3.1 火灾火苗窜起,火势迅速扩大,可燃物快速着火,燃烧面积达到最大限度,放出强大的辐射热,温度不断升高,气体对流加剧。
即“失控的燃烧”。
2.3.2 爆炸爆炸是能量(热量、机械能、化学能、核能等)在瞬间迅速释放或急剧转化为机械功及其他能量的过程,一般会同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火焰,伴随着压力的急骤上升和巨大的声响。
爆炸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化学爆炸和核能爆炸。
爆炸发生于瞬间,设备、厂房倒塌、人员伤亡等巨大损失也在瞬间发生。
2.3.3 中毒少量物质进入人体内,能与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破坏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机体暂时或永久病理改变。
2.3.4 窒息一次吸入大量某些气体或在缺氧环境中突然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停止,出现休克等。
3.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3.1.1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应急救援分队各功能小组:紧急疏散组,抢险组,救援组,信息通讯组,设备保障组,后勤救护组。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62dc9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5.png)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精选5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难免会有事故发生,为了降低事故后果,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应急预案。
我们应该怎么编制应急预案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1总则1.1目的为应对突发性生产安全事故处置工作,事故发生后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进一步增强全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规范应急管理和完善应急响应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2编制依据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生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省安全生产条例》、《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结合我市实际,修订我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1.3工作原则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条块结合、属地为主、依靠科学、依法规范”的原则,采取科学、有效、快速、有序的组织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做到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启动条件和范围:凡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适用本预案。
2.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机构2.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政府统一组织领导和部门牵头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2.2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由市人民政府市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安全的副市长、市委委办主任、市政府办主任、市安委办主任担任;成员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检察院、市监察局、市人社局、市目督办、市总工会、市团委、市妇联、市维稳办、市发改局、市信访局、市教体局、市经信局、市民宗局、市安监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林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农牧科技局、市广电局、市卫计局、市扶贫移民工作局、市食药工商质监局、市防灾减灾局、市政局、市项目促进中心、市消防大队、交警大队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288eb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1.png)
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1.1.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在本企业内发生的的火灾、爆炸、机械伤害、触电、灼烫、起重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中毒窒息、车辆伤害、容器爆炸、有限空间、其他伤害等事故时等生产安全事故的抢险、救援和现场处置。
1.2.响应分级本公司事故应急响应按照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事故应急响应分成车间级、公司级、社会级共三级响应。
(1)一级(社会级)响应:当情况紧急、事态影响超出厂界或超出企业应急处置能力,应急指挥部应扩大应急响应,寻求公司外的社会以有效控制事态。
(2)二级(公司级)响应:事故后果可能波及公司重点防范区域,现场人员不能有效控制事态,则启动二级应急响应,二级预警由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或现场指挥指挥组织应急。
(3)三级(车间级)响应:三级(车间级)应急响应是指发生小事件或并不影响正常生产的较小的、不需要启动全公司力量即可处置的事故(如人员碰伤、擦伤等),由现场负责人员直接处置。
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2.1.应急组织体系依据生产安全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从业人员应急救援能力的综合评估结果,设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各应急救援小组,由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各部门负责人等人员组成。
本公司成立了志愿消防队,发生事故时负责公司的应急处理。
发生重大事故时,企业负责人任总指挥,安全管理人员任现场指挥,负责全公司应急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设在发生事故后的安全地点。
当发生事故,总指挥外出不在企业时,由现场指挥接任,全权代理总指挥负责应急指挥。
公司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如图 2.1 所示。
图2.1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图总指挥(企业主要负责人):AAA现场指挥(安全管理人员):BBB抢险抢修组长:CCC警戒疏导组长:CCC联络通信组组长:DDD后勤保障组组长:EEE医疗救护组组长:FFF各应急小组组员、联系电话详见附件 8;应急管理办公室设置在生产部,由生产部负责人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关于《深圳市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修订说明
![关于《深圳市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修订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67544e23ba0d4a7303763a8a.png)
关于《深圳市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修订说明根据《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深发〔2019〕2号),深圳市机构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发生重大变化,为加快机构改革后大应急工作有效衔接,市应急管理局根据“加强、优化、统筹全市应急能力建设,构建全市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长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新工作职能要求,组织对《深圳市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深府办函〔2017〕206号)进行修订,具体情况如下:一、修订的必要性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708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88号)《深圳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16年修订版)等相关文件的要求,在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发生重大调整时,需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梳理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应急职责,与现有应急管理机制有效衔接,各部门依职责开展专家队伍建设、物资储备、应急演练等应急能力准备工作,为全面提升全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奠定基础。
二、修订的亮点本预案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708号)对应急救援队伍的要求,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生产经营单位应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进行修订,强化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增强事故应急处置高效性。
三、修订的主要内容新修订的《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共分七章,分别为总则、组织机构和职责、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附则、附件。
本预案结合最新机构调整方案对全篇章进行全面梳理与修订,重点修订章节为总则(适用范围和现状及风险分析)、组织机构和职责、监督管理。
(一)总则。
适用范围纳入了深汕特别合作区工矿商贸企业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现状及风险分析中更新了深圳市工矿商贸企业数量。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4ce60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b.png)
1(1)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的综合指挥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规范公司应 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 确保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 能及时、 有效地开展企业 自救, 实施应急救援, 尽最大可能减少事故的危害和损失, 保障职工生命和企业 财产安全,促进我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保持科研、生产、经营、管理 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运行,特编制本预案。
(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本预案合用于我公司可能发生的以下事故灾难:机械设备伤害事故;电气事故;火灾事故;其他性质较为严重、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安全生产事故。
(1)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包括:a.综合应急预案一个:《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b.专项应急预案一个:《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c.现场处置方案三个:《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电气设备漏电及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职业危害应急预案》(2)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示意图企业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企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企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3)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架构图2(4)工作基本原则应急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基本原则。
a.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
在事故发生后,即将营救受伤人员,组织疏散或者采取其他措施,有效保护危(wei)险区域内的其他员工的人身安全。
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自身的安全防护。
采用先进的应急救援装备,迅速控制事态,减少和消除事故造成的后果和影响。
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的组织协调下,各职能部门、各应急工作小组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通用2024)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通用2024)](https://img.taocdn.com/s3/m/74f84e8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a.png)
2024/1/26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6
• 应急预案概述 •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 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分工 • 预警机制与报告程序 • 应急处置措施与方法 • 后期处置与恢复重建 • 宣传培训、演练评估与改进方向
2
01
应急预案概述
2024/1/26
时限要求
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设定不同级别的时限要求,如一级事故应立即报告,二级事故应在1小时内报 告,三级事故应在2小时内报告,四级事故应在4小时内报告。
2024/1/26
17
信息传递渠道多样化保障
信息传递渠道
建立多种信息传递渠道,包括电话、短信、微信、邮件等方式,确保预警信息和事故报告能够及时传 达给相关人员和部门。
资源整合、信息共享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实 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 效果。
平战结合、常备不懈
3
将应急管理工作与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做 到平战结合、常备不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 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
2024/1/26
12
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
应急管理部门
负责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 演练和培训,协调和指导各部门的应 急管理工作。
通过考试、实操等方式检验培训效果,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得到显著提升。
28
演练评估结果反馈汇总
2024/1/26
演练计划制定科学合理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潜在风险,制定切实可行的演练计划,确保 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演练过程规范有序
按照演练计划,组织员工开展应急演练,并做好记录和影像资料留 存。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精选5篇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b67a6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8.png)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精选5篇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排查各种潜在的安全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管控措施。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精选篇11、编制目的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下列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对工作:(1)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者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2)超出省(区、市)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或者跨省级行政区、跨多个领域(行业和部门)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3)需要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安委会)处置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4、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人民群众的基础作用。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精选篇2一、发生重伤事故应急预案措施1、发生重伤事故,首先迅速组织抢救,将伤员送往医院进行积极治疗(急救电话:12 0),并保护好事故现场,通知项目经理和公司安全处前往事故现场取证调查,询问目击证人,做好事故调查工作,做为事故处理的事实依据。
2、事故现场取证完毕后,立即采取加强防护措施,防止事故的连续发生。
3、检查伤者的安全教育档案资料和项目部对班组、班组长对工人的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明确事故责任。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d5e94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e.png)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 引言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程以及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规定,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不良后果的事件。
安全生产事故对企业和社会造成的影响极为严重,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非常必要。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的制定内容和实施流程,旨在提高企业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减少事故损失。
2. 目标与原则2.1 目标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的目标是:•确保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快速、有效地应对安全生产事故,减少事故损失;•组织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减轻事故影响;•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2 原则制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应遵循以下原则:•预防为主,综合施策;•整体规划,分级负责;•防范先行,综合施策;•科学决策,依法行动;•整合资源,优化协同。
3. 应急预案的制定3.1 制定组织制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的组织应包括企业行政、安全生产和业务相关部门的代表,由企业领导亲自担任组长,建立相应的专职或兼职应急领导小组。
3.2 制定流程制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的流程如下:1.组织召开制定会议,明确制定目标和原则;2.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资料,评估安全风险;3.制定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包括组织机构、人员职责、应急流程等;4.审核和修改初稿,征求各部门和相关人员的意见;5.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6.定期进行预案修订和更新,确保其及时有效性。
4. 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4.1 组织机构制定应急预案时,应明确应急领导小组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
应急领导小组应包括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等。
4.2 人员职责应急预案应明确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在事故发生时的应急职责和工作流程。
例如,安全监控部门负责监测事故风险和预警,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员疏散和伤员救治等。
4.3 应急流程应急预案应细化应急响应流程,包括事故发生后的报警、组织疏散、救援处置、善后处理等各个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预案名称:安全生产综合预案编制:总务部发布日期: 2017年12月目录第一部分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1.2编制依据1.3适用范围1.4应急预案体系1.5应急工作原则2.事故风险描述2.1公司概况2.2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2.3 生产安全相关方应急救援图2.4风险管理流程图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3.2指挥机构及职责4.预警及信息报告4.1预警4.2信息报告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5.2响应程序5.3处置措施5.4应急结束6.信息公开7.后期处置8.保障措施9.应急预案管理第二部分专项应急预案1.着火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化学品泄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3.电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4.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5.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应急预案6.设备故障安全事故应急预案7.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8.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应急预案9.食物中毒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0传染病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1.大型聚会活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2.放射源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第三部分附件附件一应急救援有关人员及联系方式附件二重要物资装备清单附件三避灾路线、标识和图纸附件四应急预案演练(培训)计划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生产安全方针,规范ATL-ND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有效做到事前预防、事中事后及时、有序、有效地开展事故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编制《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在经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公司生产实际,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各类灾害事件事故、办公设施事件事故公共卫生事件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处理和应急救援工作。
根据公司特点,根据事故伤亡情况和损失程度分Ⅰ、Ⅱ级响应。
●符合Ⅰ级响应条件:造成人员1人死亡或3人重伤以上或经济损失超过10万元以上的事故,或超出本公司应急处理能力,需要外部消防机构支援的事故。
●符合Ⅱ级响应条件:未造成人员死亡及重伤人员3人以下,经济损失少于10万元,并可通过内部应急力量处理的事故。
1.4应急预案体系,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底线”和总纲。
,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或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有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是综合预案的组成部分,ATL-ND制定的专项预案主要针对某种特有或具体事故、事件或灾难风险制定的专项预案,由以下部分组成:1.着火事故应急预案包含电气、电池、锂粉、燃气等着火现场处置方案2. 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无化学品3.电气事故应急预案包含配电房停电、着火、设备电气着火、触电现场处理方案4.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无特种设备5. 职业健康事故应急预案包含工伤、窒息、中暑处置方案6.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包括台风、暴雨、雷电、地震现场处置方案7.(机械故障)设备故障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厂房设施故障(停电停水停气(汽))、生产设备故障、消防设备故障;8. 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9. 传染病突发事故应急预案10. 大型聚会活动应急预案,具有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的特点。
通过应急演练,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现场处置方案是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包含在以上专项应急预案中。
发生灾害时各部门人员应按以下避灾路线疏散到指定集合点。
避灾路线见附件1.5应急工作原则:人员安全健康至上,部门协作行动。
2.危险性分析2.概况公司目前员工60人左右,属微小型外商独资企业,公司位于深圳市***,商贸企业,机械产品展示及办。
公司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
运行多年未发生过安全生产事故及环境污染事故。
2.1.2 运作系统介绍本公司为纯办公及产品展示,运作简单。
图2-1工艺流程图●供电系统简介:一般商业用电●供热系统简介:无●供气系统简介:无●生产设备简介:●原材料简介:无2.2物料存贮●展示厅摆放高精密数控设备,无存贮危险。
2.3其它●大型聚会:大型聚会(包括消防疏散演习、公司晚会)时人员聚积,有导致人员踩踏事故的风险。
●食物中毒:无●交通事故:人员上下班及公司接送车行驶过程中存在交通事故的风险。
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3.2指挥机构及职责总指挥:法定代表人安全主任:总务经理职责:全面负责应急救援工作,调动公司应急资源开展应急工作。
组员:小区管理处职责:研究制定抢救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抢险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协助现场抢险救灾组抢险救灾,救援过程中为应急总指挥提供提供参考意见。
组长:各部门主管职责:主要负责指挥现场抢险工作,实施应急救援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组织现场抢救,处理突发灾变。
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全面对区域范围内进行危险源辩识,对每一个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控制措施,根据风险管理程序要求逐项分工落实进行监测监控。
管理处监控中心负责突发事件及现场隐患信息的接收、报告、处理以及预警信息进行集中监控监控。
●消防监测系统向监控中心报警;●监控系统发现异常现象;●监控中心接收到电话报警;●消防定时巡查发现异常向监控中心报警;,及时掌握危险源预警情况。
,及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修订意见。
,对新危险源能及时做出正确预防措施。
4.2预警行动事故预警的分级启动条件:根据监测到的信息,可能或已发生的事件(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应立即启用相应的应急程序。
内部发布:发生的安全事故事件在公司内部发布由安全经理或经安全经理授权人员发布。
外部发布:发生的安全事故事件向公司外部发布由EHS管理代表或经EHS管理代表授权人员负责,发布内容应经EHS管理代表审批后发布,未经审批的信息禁止向外部发布。
4.3信息报告与处置4.3.1 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管理处中控室:0755-8387****沙头报警中心:0监控中心接到事故汇报后,应立即按照各专项预案中信息报告程序通知应急指挥、应急救援部门及成员,实施事故救援,并随时将抢险救灾进展情况向总指挥。
,并调动消防突击队在3分钟内到达现场,相关人员保持对讲机畅通,其他应急人员保持电话畅通。
,应在1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
由管理代表或其授权人负责事故的新闻发布,发布内容、发布时间必须通过应急救援指挥部并经公司、上级政府审定。
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根据事故伤亡人数和损失程度分Ⅰ、Ⅱ级,分级方法见针对紧急发生的事故或灾难严重程度不同,采用的应急救援响应级别也不同,把应急救援响应的级别分为两级:,能通过内部应急资源能处理的事故、事件。
,需要外部机构应急响应救援处理的事故、事件。
,启动本预案。
应急救援指挥总指挥接到汇报后,参照响应分级,迅速作出判断,确定警报和响应级别。
如果事故较小,则发出“预警”,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变化;如果事故较大,预计事故单位难以控制,则立即发出“应急”预警,应急救援现场总指挥部立即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
5.2响应程序5.2.1 预警后,现场管理人员立即启用现场处置方案,开展现场应急处置。
5.2.2 现场应急处置如果没得到有效控制,事态有扩大可能时,启用专项应急预案开展应应处理。
5.2.3 当事态有失控的可能,应及时申请外部应急援助,同时启用综合应急预案,总指挥应调集各专业组人员立即开展应急救援,如启用Ⅰ级应急1小时内向安监局、消防等相关政府部门汇报事故情况。
,要尽快做到应急救援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调配救援所需应急资源,派出现场指挥协调人员和技术组赶赴事故现场。
5.3应急处置一旦发生事故,现场人员在安全条件下积极组织抢险救灾,并立即向监控中心报警。
当无法对事故进行有效控制或事故现场有发生次生事故的可能而危及现场人员生命安全时,现场管理人员应迅速点清现场人数,组织人员按照相应的避灾路线撤至安全地点,同时向监控中心汇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灾害现象、影响范围、受灾人数及姓名。
发生灾害事故后,在救护人员未赶到之前,现场人员要迅速采取急救措施积极互救,尽量减少伤亡及损失。
充分利用急救药箱内的药品及器材做初步处理,并立即向监控中心汇报详细情况,要求迅速派急救人员到现场急救。
5.3.2 监控中心应急处置,必须掌握以下情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现象、影响范围,事故现场伤亡情况、人员是否已安全撤离、是否进行现场抢险、有无灾情扩大可能等,做好记录并立即汇报值班领导。
,必须问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等基本情况,做好详细记录,迅速向领导汇报,,由总指挥明确指挥部每一位成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在总指挥不在现场时,由安全经理、值周经理或现场最高职务人员负责指挥。
,首先应通知区域的人员迅速撤离,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汇报程序及时上报有关单位,并通知有关人员组织救援。
具体汇报程序按照各专项预案中信息报告程序执行。
,指挥人员应在充分了解事故情况的基础上,按照救灾线路搜救遇险人员,及时修正应急救援方案。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消防突击队实行全天24小时工作制,对制定的灾害处理措施做到有安排、有落实、有监督、有汇报,以保障灾害处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依法及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根据需要,消防安全技术组负责事故现场检测、鉴定与评估小组,综合分析与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为制定现场抢救方案和事故调查提供参考,检测与评估报告要及时上报。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先期到达的应急救援队伍必须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处置,全力控制事故灾难发展势态,防止再次产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的发生,果断控制或切断事故链。
5.3.7 事故现场保护事故发生后,应在不影响救灾的情况下保护好现场;应迅速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负责做好警戒、保卫和维护治安秩序。
5.4应急结束,经相关专业人员对现场进行监测核实,可消除能导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隐患后,经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由总指挥宣布应急处置工作结束。
,由现场指挥部组织应急救援队伍有序撤离现场,恢复正常秩序。
6.信息发布6.1发布信息应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及时准确”原则。
6.2事故相关信息及抢险救援结果,应由专人负责信息发布,其他任何人不得随意散布虚假信息。
7.后期处置7.1善后处置善后处置包括现场清理、恢复生产、人员安置和补偿等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