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导入技能探究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运用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运用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为后续的学习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物理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往往较为陌生和抽象。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的运用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物理课堂导入方法。
一、启发式问题导入法启发式问题导入法是一种非常常用且有效的物理课堂导入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或一组有趣的问题,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思考和探索。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思考,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建立起正确的物理观念。
在引导学生学习热传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冬天我们穿戴厚厚的羽绒服,但感觉到冷空气还是会通过羽绒服进入我们的身体?”这样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激发他们对热传导现象的进一步探索。
二、实验导入法实验导入法是一种非常直观且生动的课堂导入方法。
通过进行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从而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兴趣。
根据不同的物理知识点,选择不同的实验进行导入效果更好。
教师可以通过分光镜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通过拉伸弹簧实验引导学生理解胡克定律等。
在进行实验导入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推理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生活现象导入法生活现象导入法是一种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的导入方法。
通过引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物理知识。
在学习声音的传播过程时,教师可以通过问学生为什么在一处房间可以听到另一处房间里的音乐声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回忆和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声音传播现象,并逐步引导他们理解声音的传播规律。
四、多媒体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是一种运用多媒体资料(如图片、视频、音频等)进行导入的方法。
通过多媒体的形式,给学生展示丰富的物理现象和实验,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物理的魅力,并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学习电路的导体和绝缘体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个有趣的视频,展示电流通过导体和绝缘体的不同效果,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它们的不同特点。
初中物理课堂导入技巧
初中物理课堂导入技巧物理是一门注重实践和实验的学科,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时期。
而在物理课堂中,导入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预习和复习相关知识,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文将就初中物理课堂导入技巧进行探讨,以期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使用实物或图片导入物理的学习对象通常是物体、现象或实验。
因此,在课堂导入时,可以通过使用实物或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讲解天文知识时,可以使用模型来展示行星的运动规律;在讲解光学知识时,可以使用投影仪播放相关图片。
这种方式能够直观地给学生呈现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思考,并帮助他们建立起与物理知识的联系。
二、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提出问题是一种常用的导入技巧。
通过一个简洁明了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思考,并迅速进入物理知识的学习状态。
问题可以是物理学中的经典问题,也可以是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
例如,在讲解力学知识时,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打乒乓球要用力?为什么推开门后,门会自动关上?这些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进行小实验或观察物理是一门实践型科学,因此,进行小实验或观察是一种有效的导入方式。
通过实验或观察,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物理现象,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讲解静电知识时,可以要求学生分组进行静电实验;在讲解声学知识时,可以播放声音的变调实验。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
四、讲解有趣的物理故事在课堂导入时,讲解有趣的物理故事是一种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
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讲解相对论时,可以讲述爱因斯坦年轻时的故事;在讲解电磁感应时,可以讲述法拉第实验的经历。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物理知识。
五、引用物理名言或谜语物理名言或谜语是一种富有趣味性的导入方式。
初中物理课堂导入的有效途径
初中物理课堂导入的有效途径物理是一门基础科学,初中的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物理素养的基础。
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如何有效地导入课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物理课堂导入方法。
一、故事法导入故事法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导入方法,可以利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
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中选取一个有关物理知识的短篇故事、科技新闻、实验室经历等等,来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导入当天的课程。
例如,当讲解有关热力学时,可以讲一个人在冬天里蹲着看雪,冻得慌不择路后烤火取暖,突然烤火的那一侧脸蛋感觉很热,另一边却很凉爽。
这可以引出热传递的概念,然后再问学生如何解释这个现象,从而展开热学的知识。
二、课前测验导入课前测验是一种密切相关的导入方法,可以评估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解释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为了实现课前测验的成功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考试问题应该在学生掌握的范围内,但也要有一定难度;2)问题数量不能过多,通常3~5个问题即可;3)老师应尽可能提供考试结构,说明考试顺序和时间,以便学生充分利用时间。
三、图像导入人类是一种视觉生物,因此图像导入可以说是与学生有着天然联系的一种方式。
在物理课堂中,老师可以用视频、图片、各种图表等方式把物理知识呈现给学生。
例如,讲解机械波的时候,可以播放一个滑过绷紧的弦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察来理解波的传播原理。
四、科普性问题导入科普性问题导入是指教师提出某个与物理相关的科学问题,并由学生在讨论、思考、猜测中,慢慢地引入课堂教学内容。
在这种导入方式中,教师需要能够把问题与学生平常所了解的现象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讲述周期运动时,老师可以问:“画一个正弦曲线是什么意思?我们身边的什么物品运动规律符合正弦曲线?”这样的问题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为下面的课程内容铺设了基础。
初中物理“五步教学法”初探
初中物理“五步教学法”初探一、五步教学法概述五步教学法是一种系统的教学方法,包括导入、讲授、练习、检查和作业五个环节。
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五步教学法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提高教学效果。
二、五步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1. 导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导入环节是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程内容的重要环节。
通过问题、图表、实验等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和猜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学习机械运动时,可以提出有关速度、加速度等问题,引导学生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从而进入新课程内容。
2. 讲授在讲授环节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授课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讲解。
采用简明扼要的授课方法,注重突出物理学科的联系、发展和应用,引导学生较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并掌握基本解题方法。
教师还需要对一些难点或重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3. 练习练习环节是巩固和运用知识的重要环节。
通过小组合作、个人练习等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运用和技能训练,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光学时,可以设置折射、反射等实验和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4. 检查在检查环节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查和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提高学习策略和方法。
检查环节可以采用课堂提问、小测验、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检查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5. 作业作业是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包括练习题、实验报告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师也需要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五步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着明显的优点,如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物理导入课教案模板
初中物理导入课教案模板1. 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观察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三、教学用具1. 实验器材:如尺子、温度计、电流表等。
2. 教学辅助工具:如PPT、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与生活相关的实例,如闪电、声音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疑问,教师总结学生的思考,导入物理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2. 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如力、能量、速度等。
(2)教师讲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实验、推理等。
3. 观察和实验(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如观察尺子的长度、测量温度等。
(2)学生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4. 知识应用(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速度、判断物体受力情况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物理学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以及自己在观察和实验中的收获。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如课后习题、实验报告等。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中学物理教学的导入研究_吴建琴
中学物理教学的导入研究吴建琴(新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一、中学物理教学课堂导入的概况(一)概念界定“导”乃“引导,疏导”之意。
导入技能是在上课之始或者课堂中开展某项新的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新的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教师一开始就能紧扣学生的心弦,让学生有目标、精神饱满地进入新的学习项目,那么以后的教学就容易取得成效,否则,一开始就平平淡淡,后面再扭转乾坤就难了,有经验的教师就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
(二)导入技能的教学功能1.引起注意。
要让学生迅速进入新的学习活动,首先要引起学生对新的学习的注意,如强烈的刺激、有趣的活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等,并抑制学生与此无关的活动或情绪。
成功的导入往往让学生顿时静寂、举目凝视或全场轰动,这就是有效集中注意力的表现。
2.激发动机。
成功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中学生主要是直觉兴趣、操作兴趣、追索因果关系的兴趣。
一般用具体的事例、有趣的现象、让学生动手操作和创设悬念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3.新旧联系。
利用学生原有的旧知识,为新学内容铺路搭桥,降低学习新内容的台阶,还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等。
4.沟通情感。
师生情感和谐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有效的导入的功能是以情激情,开通与学生情感交流的渠道,即导入时教师要有激情,能感染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5.创设情境。
导入的核心功能是在较短的时间里组织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操作时应把握好时间、情感和控制干扰。
二、中学物理教学中几种常见的导入方法1.直接导入法。
即直接进入主题。
2.温故知新导入法。
教师通过复习旧知识从而导入新的知识,并在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用的较多。
3.逻辑推理法。
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导入推理是人们根据头脑中已有的判断,经思维的分析综合,引出新的判断的过程。
初中物理课堂引入与导入技巧(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物理课堂引入与导入技巧第一篇范文:初中物理课堂引入与导入技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堂引入与导入技巧是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
作为特级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引入与导入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灵活运用各种技巧,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思考的课堂氛围。
本文将从实际教学案例出发,探讨初中物理课堂引入与导入的技巧。
二、课堂引入技巧1.生活实例引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力的概念时,可以引入提书包、拉车等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
2.实验引入: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探究欲望。
如在教授磁铁性质时,可以设计一个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让学生亲眼见证磁铁的神奇力量。
3.问题引入: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在教授光的传播时,可以提问:“为什么我们能看见物体?”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传播原理。
4.故事引入:通过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如在教授阿基米德原理时,可以讲述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原理的故事。
三、课堂导入技巧1.复习导入: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新课。
例如,在教授平面镜成像时,可以先复习光的传播路线,从而导入平面镜成像的知识。
2.悬念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如在教授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提问:“物体为什么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激发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兴趣。
3.图片导入:利用图片、图表等视觉素材,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导入新课。
例如,在教授地球的运动时,可以展示地球、太阳、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运动。
4.媒体导入: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授声音的产生时,可以播放一段乐器的演奏视频,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魅力。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堂引入与导入技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初中物理课堂导人技能探究
初中物理课堂导人技能探究【关键词】导入技能组成要素基本要求导入是课堂教学信息的起点,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具有引起注意、激发动机、铺垫、设疑的作用。
好的导入可以使教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有层次地进行,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
所以,良好的导入技能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功。
本文结合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对导入技能的构成、应用等进行一些探讨。
一、导入技能的组成要素从导入的功能和目的出发,结合整个教学流程,我们可以将完整的导入过程分解为:集中注意、激发动机、建立联系、明确目的四个组成要素。
1.集中注意。
引起学生注意的有效方式是集中注意,它是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一个教学环节。
学生的注意会随着每一节课的上、下课铃声而转移,怎样才能尽快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休息转移到课堂上呢?关键在于导入。
导入巧妙得体就能使学生进入状态,全身心投入学习;反之,若毫无准备地切入课堂,学生的思维仍处于真空地带,对学习内容感到茫然,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从心理学来看注意可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需要一定意志努力才能达到并且预先带有一定目的的注意。
要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就要让学生明确该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联系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后续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该学习内容的价值所在。
无意注意是不带有预定目的、不用意志努力就可达到的注意,主要由新鲜、奇异的刺激或情绪引起。
我们可以通过变换导入的方式,用实验、故事、新奇的实物等导入课堂以集中学生的无意注意。
2.激发动机。
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与课堂同步运行。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目的性和认知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导入中依据导入的目的和学生的实际,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以求在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心理之间创设“新奇疑点”,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迫切地要求学习,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
初中物理导入技能教案
初中物理导入技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产生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现象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通过导入环节,引起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关注和兴趣。
2. 难点:如何设计导入环节,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5分钟)1. 创设情境: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或现象,引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
例如,通过展示一个有趣的物理现象,如水的沸腾,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物理原理。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问学生:“为什么水会沸腾?” “沸腾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3. 学生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教师在旁边引导学生,引导他们提出合理的问题,帮助他们建立物理概念。
4. 引导思考: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物理概念。
例如,问学生:“在水沸腾的过程中,水的温度是如何变化的?”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水的沸腾过程?”5. 总结导入: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总结导入环节的主要观点和问题。
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教学反思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创设情境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在讨论环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帮助他们建立物理概念。
通过这样的导入环节,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初中物理教案导入
初中物理教案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2. 折射定律3. 实验操作与观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
2. 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与运用。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2. 实验法3. 小组合作学习法五、导入设计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利用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光的折射现象,如彩虹、海市蜃楼等,让学生感受光的神奇。
(2)邀请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折射现象,如喝水时看到的弯曲勺子、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等。
2. 提出问题,引导思考(1)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会发生什么现象?(2)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3)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会发生什么现象?3.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1)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2)总结出光的折射现象,并提出折射定律。
4. 实验演示,加深理解(1)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2)引导学生运用折射定律解释实验现象。
5. 课堂小结,巩固知识(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
(2)强调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反思在导入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通过讨论、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初中物理课堂导入的有效策略
初中物理课堂导入的有效策略物理课堂导入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它的效果直接影响后续课堂的开展。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物理课堂导入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1. 情景导入法:通过设计一个生活场景或具体情境来引发学生对物理问题的思考。
教师可以用真实的案例、实验或图像来展示一个与物理原理相关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从而主动投入到学习中。
2. 探究式导入法:通过设置引导性问题或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验装置或现实中的物理现象,并提出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推理、实验或讨论,逐渐引导学生发现物理原理。
3. 图像导入法:通过用一幅精选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并进行联想。
图片可以是一个具有物理特点的物体、一幅相关的图表或者是某个物理实验的过程或结果。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片中的细节,联想和猜测物理现象的原理和解释。
4. 巧用实物导入法:通过展示相应的实物进行直观的展示,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当教学静电问题时,可以使用电砂纸、玻璃棒和气球等实物进行示范,引发学生对静电现象的思考。
5. 奇思妙想导入法:通过让学生尝试解答一些不同寻常、具有挑战性或引人深思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这可以是一个需要学生动动脑筋或进行思考的谜题,或者是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通过让学生提出他们的解释来引入物理原理的学习。
6. 多媒体导入法: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具、动画、视频或模拟软件等来展示物理原理和现象,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多媒体可以提供生动的图像、动态的演示和直观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物理概念。
在运用这些策略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促进课堂参与和互动。
教师还要灵活运用这些策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使导入更加生动有效。
初中物理课堂导入技能探究
的兴趣 、 动机 , 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 , 使
学生 的思维 与课堂 同步运行 。学习动机 是推动学 生学 习的内部 动力 ,我们可 以 通过学 习 目的性和认知兴趣 来激发学生 的学 习动机。创设 问题情境 可 以激发学 生 的学 习兴趣 。教师在导 人 中依据导 入
的 目的 和 学 生 的实 际 ,创 设 有 效 的 问题
2 . 直观 性 和 启 发 性 原 则 。 导人 应 尽 量
语言等激发学 生的认知兴趣 ,从 而激发
学 习 动机 。
式是集 中注意 ,它是把学 生的注意 力集 中在课 堂教学情 境 中的一 个教 学环 节 。 学 生的注意会 随着 每一节课 的上 、下课 铃声 而转移 ,怎样才 能尽 快将学生 的注 意力从 课间休息转移 到课堂上 呢?关键 在于导入 。导入巧妙 得体就能使学 生进 入状态 , 全身心投入学习 ; 反之 , 若毫无准
么 学 以及 怎 样 学 。 知 识 的关 联 点 应 是 学
、
导 入 技 能 的 组成 要素
情境 ,以求在教学 内容 与学生认知心 理 之间创设 “ 新奇 疑点 ” , 使 学生 处 于“ 愤” “ 悱” 状态 , 迫 切地要求学 习 , 这就激发 了
学 生 学 习 的动 机 。另外 , 教 师还 可 以通 过 新奇 有 趣 的实 验 、 新闻 、 社会生活 、 幽 默 的
其 内在的动机 , 使其有效学习 。导入技能 中的明确 目的应包 括 明确学 习 的内容 、 任务和要达 到的 目标要求 ;它一般是在 激发学生 的求知兴趣 的同时 ,配合多媒
导人是课堂教学信息 的起点 , 是教学
活动中不可缺少 的一个环节 ,具有 引起
注意 、 激发动机 、 铺垫 、 设 疑 的作 用 。好 的
初中物理课堂的导入技巧
初中物理课堂的导入技巧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是在学习者和新的学习课题之间创设理想的诱发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使其具有课题意识,明确学习目的,动员必要的已有经验和认识,将学会的学习方法运用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
一堂课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
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课堂导入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了。
新的理念要求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这是物理教学的必然趋势。
导入方法种类繁多,以下是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的一些方法:一、生活实例导入法物理教学源于日常生活,利用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既生动,又具体。
笔者利用多媒体将物理教学融入生活当中,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实际化。
如:《热现象》的复习课中,笔者用多媒体展示冰箱打开后看到白气、窗户上的冰花、樟脑球变小、下雪、灯泡用久钨丝变细灯泡变黑、湿衣服变干、舞台上的雾气效果等现象。
让学生通过分类,把属于同一物态变化过程的现象归为一类,之后问学生这样分类的依据以及共同特点等类似的问题,从而复习各种物态变化的特点。
同理,《光现象》的复习也可用这一导入方法,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成像实例,将大量生活实例进行分类、归纳,找出各自的特点。
二、悬念式导入法根据学生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设置悬念或创设疑问,使其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诱导学生探索新知。
如:《大气压强》一课中,将一饮料瓶底部扎几个细孔,再往饮料瓶中倒入适量的水,此时会发现瓶底处有水流出,可以印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继而迅速在饮料瓶中灌满水,然后拧紧瓶盖,这时可观察到饮料瓶底部并没有水流出。
如果再拧松瓶盖,又发现水流了出来。
在这一实验中,“有孔的瓶子也能装水”这一现象,大大出乎了学生的意料,使学生在惊奇中感受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瓶子周围也有小孔,这一现象为体验大气压强存在于各个方向做了铺垫。
可见,一个好的导入能包含整节课的精髓,从而创设出非常活跃的学习情境。
三、解决实际问题导入法创设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形式导入新课,往往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导入技巧
、
自然 过 渡— — 温 故 知新 导 入
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提出“ 学而时习之 , 温 故而知新” , 其中“ 温故而知新 ” 是指经常复 习已经学 过 的知识 , 从而能获得新的知识 。 所谓温故 知新式导 人法 就是指教师在引导学生复 习旧知 识的前提下 , 再进行新课题探究 的方式 。其实质是学生在 旧知识 形成 理性 的基础之上 , 使 旧知识扩展和延 “ 深” 形成 个新理念 ,从 而使新 旧知识融合一体后构成新 的 知识结构 。 因此 , 温故知新导人法能使学生不知不觉 地进入学 习新课的角色 ,为打开学生探究新知识 的 闸门找到 了钥匙。譬如 , 我在讲授“ 测量小灯泡 的电 功率 ” 一课时, 就先让学生 回顾 已学过的关 于电流表 和电压表的基本功能 以及相应注 意事 项等 内容 , 并 以这些问题为契机 ,促使学生全身心投 入到新课题 的探究 中去 。 再如, 我在讲授 “ 滑轮” 时先从复习杠杆 原理 人手 , 然后 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支点 、 动力 、 动力 臂、 阻力和阻力臂等滑轮知识 , 逐步让学生明向定滑 轮原来是一个等臂杠杆 ;最后通过雷同的途径得 出 动滑轮相 当于动力 臂是 阻力臂 两倍 的杠杆 而定结 论, 教学效果 显著 。
0
课 堂 艺 术
浅 谈 初 中 物 理 教 学 中 的 导 入 技 巧
● 王素 荣
摘 要 : 本文作者坚持“ 以学生发 展为本” 的教 学新理念 , 立足今天 , 展望未来 , 从温故知新 、 生活实 例、 演示实验 、 设置悬念和讲述故事 等方面论述 了初 中物 理 课 堂 导 入技 巧 。 关键词 : 过渡 ; 实际 ; 激趣 ; 伏笔 ; 意境 随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全面实施 ,初 中物理 教学改革正在全面铺开 。 广大教师坚持“ 以学生发展 为本” 的教学新理念 , 立足今天 , 展望未来 , 积极探寻 行之有效的课 堂教学新模式 。笔者结合 自身教学实 践, 从 以下五个方面阐述了初 中物理课堂导人技巧 :
初中物理课堂导入的有效途径
初中物理课堂导入的有效途径初中物理课堂导入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整堂课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好的导入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物理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地去探究学习。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引导初中物理课堂呢?接下来,我们将与大家分享一些有效的途径。
1. 利用故事引入在物理课堂的导入环节,老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讲解“力”的内容时,可以通过讲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激发学生对于力的好奇心。
通过故事引入,学生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抽象的物理概念,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2. 使用实例引入在导入环节,老师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实例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来感受物理所存在的规律和现象。
引入光的折射和反射时,可以通过讲述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实例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使用实例引入可以增加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实际感知,提高学习的效果。
3. 提出问题引入在课堂导入环节,老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在讲解“电流”的内容时,可以提出电路中为什么要加上电灯泡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给出自己的答案。
通过提出问题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 进行实验引入在物理课堂中,通过进行简单的实验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在讲解“压强”的内容时,可以通过演示不同大小的力对面积的影响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通过实验引入,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实践来感受物理现象,增强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记忆。
5. 利用多媒体引入在现代教学环境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进行课堂导入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老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或者使用幻灯片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视听的方式来感知物理现象。
利用多媒体引入,不仅可以提供更为直观的感知,也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新颖性。
初中物理课堂导入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好的导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初中物理导入课教案人教版
教案:初中物理导入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体验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实验和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2. 实验和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室内的各种物理仪器和设备。
2. 学生分组,每组配备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现象引入,让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对象。
2.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20分钟)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力、质量、速度、温度等。
2.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体、运动、力等。
三、实验和观察(20分钟)1. 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物理现象。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3.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现象引入,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并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体验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在总结和反思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巩固知识,分享学习体会,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浅谈如何做好初中物理课堂导入教学
浅谈如何做好初中物理课堂导入教学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运用到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就是需要课堂有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只有在课堂导入的时候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讲到了知识的重点之处,才能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的高效进行。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导入;教学经验;策略一、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的重要性任何科目的学习都是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以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有更好地表现与运用,初中物理也是如此,学好初中物理,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是可以用科学的知识去解答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增强学生的知识内涵都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物理学科涉及的知识面也较广,有生物层面的,有数学层面的,也有很多与语文科目学习的知识相联系的。
学好物理,其实也就是对其他科目进行的全方位的综合学习。
比如,力学、电学、光学等都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备能源,学好物理知识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二、让学生克服对于物理的恐惧情绪长期以来,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或者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物理科目一直被置于一个“副科”的地位,学校不重视,学生不认真学,导致教学效果差,学生基础差,造成很多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还有恐惧情绪。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引导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其实就是帮助大家解决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问题的:比如,声音的知识就是让大家根据闪电就可以算出云层的高度;力学的知识就是告诉大家同样的工作怎么样做能够更省力,帮助大家找到生活中的一些技巧;光学的知识就是告诉大家彩虹的产生原因以及望远镜的原理,学会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自己制作望远镜了;电学就是帮助大家怎么解决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电力问题:比如,电磁炉一个小时能耗多少电,学会了电学的知识,在家里大家就可以自己去牵线布线了;大气压强的知识就是告诉大家消防队员高压水枪的工作原理……这样讲来,学生就会感觉其实物理知识是很简单的。
三、要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趣味性初中时期的学生好奇心理较强,同时求知欲望也很明显,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项目进行简单的实验器材的演示,或者根据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疑问导入,再进行解释,相信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初中物理课堂导入的有效途径
初中物理课堂导入的有效途径初中物理课堂导入是教师引入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一个有效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些初中物理课堂导入的有效途径。
1.情境导入法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来引入物理知识。
在讲解力和运动的关系时,可以举例子讲述在划船时用力一下能够使小船加速、用力更大会使小船加速更快。
通过这样的情境,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力对运动的影响,进而对力和运动有更深入的理解。
2.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导入新知识。
在讲解摩擦力时,可以讲述一个小动物因为摩擦力太大而无法移动,后来通过减少摩擦力成功移动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物理的兴趣。
3.问题导入法提出一个个引人思考的问题来导入新知识。
在讲解光的传播时,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升起落下?”,通过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可以引出光的直线传播和地球自转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实验导入法通过简单的实验来引入新知识。
在讲解压力时,可以让学生用手指沿着一张纸上的水平线推动纸片,让学生感受到手指对纸片产生压力的过程,进而引出压力的概念。
实验的直观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5.图像导入法通过展示图像或动画来引入新知识。
在讲解光的反射时,可以展示一张反射光线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并推测反射光线的规律。
图像的直观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初中物理课堂导入的有效途径有很多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
无论是情境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实验导入还是图像导入,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初中物理导入课教案
初中物理导入课教案1. 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
2.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单位,理解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3.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单位2. 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引入话题: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物理现象,如力、热、光、声、电等,那么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是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门学科,它能帮助我们了解这些规律,这门学科就是物理学。
2.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物理学吗?它研究的是什么?3. 总结: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力、热、光、声、电等。
(二)新课讲授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力、质量、速度、温度等。
2. 物理学的基本单位:米、千克、秒、摄氏度等。
3. 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F=ma),温度等于热量除以质量(T=Q/m)等。
(三)实例分析1. 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跳绳、跑步、照明等,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进行分析。
2. 让学生举例说明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刹车、空调制冷等。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2. 强调物理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2. 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试着用物理学知识进行分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单位,理解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导入教案
初中物理导入教案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3. 建立学生对物理实验和观察的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1. 引起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 介绍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3. 强调物理实验和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教室内布置一些物理实验设备和模型。
2. 准备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的演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走进教室,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可以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今天要带你们进入一个神秘的世界吗?这个世界充满了奇迹和惊喜,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物理世界。
”2.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如磁铁吸引铁钉、硬币跳跃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介绍物理学科(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如物理是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物理学使用实验和观察来验证理论等。
2.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一些重要的物理学家和他们的发现,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发展历程。
三、强调物理实验和观察的重要性(10分钟)1. 教师强调物理实验和观察的重要性,可以解释实验和观察是物理研究的基础,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新的现象和验证理论。
2. 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如光的折射、声音的产生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实验的魅力。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实验观察的作用。
2.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学习,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导入目的是引起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展示有趣的物理现象和实验,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在介绍物理学科的过程中,学生对物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通过强调物理实验和观察的重要性,学生认识到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关键作用。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较高,但对物理理论的学习较为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课堂导入技能探究
作者:李东荣
来源:《广西教育·B版》2013年第09期
【关键词】导入技能组成要素
基本要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B-0016-02
导入是课堂教学信息的起点,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具有引起注意、激发动机、铺垫、设疑的作用。
好的导入可以使教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有层次地进行,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
所以,良好的导入技能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功。
本文结合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对导入技能的构成、应用等进行一些探讨。
一、导入技能的组成要素
从导入的功能和目的出发,结合整个教学流程,我们可以将完整的导入过程分解为:集中注意、激发动机、建立联系、明确目的四个组成要素。
1.集中注意。
引起学生注意的有效方式是集中注意,它是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一个教学环节。
学生的注意会随着每一节课的上、下课铃声而转移,怎样才能尽快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休息转移到课堂上呢?关键在于导入。
导入巧妙得体就能使学生进入状态,全身心投入学习;反之,若毫无准备地切入课堂,学生的思维仍处于真空地带,对学习内容感到茫然,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从心理学来看注意可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需要一定意志努力才能达到并且预先带有一定目的的注意。
要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就要让学生明确该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联系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后续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该学习内容的价值所在。
无意注意是不带有预定目的、不用意志努力就可达到的注意,主要由新鲜、奇异的刺激或情绪引起。
我们可以通过变换导入的方式,用实验、故事、新奇的实物等导入课堂以集中学生的无意注意。
2.激发动机。
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与课堂同步运行。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目的性和认知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导入中依据导入的目的和学生的实际,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以求在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心理之间创设“新奇疑点”,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迫切地要求学习,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
另外,教师
还可以通过新奇有趣的实验、新闻、社会生活、幽默的语言等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3.建立联系。
联系是知识之间的桥梁。
新知识总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以新课的导入往往是在与之相关联的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以旧引新或温故知新。
在导入过程中,为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入与后续学习相关的已有知识,在温习旧知识的同时为新知识的构建提供支点。
教师要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重、难点知识,才能建立有效的联系。
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发挥导入的作用,在导入中自然而又巧妙地使旧知识成为新知识的铺垫。
4.明确目的。
目的是一个定向靶,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应在新课伊始时间接或直接地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激发其内在的动机,使其有效学习。
导入技能中的明确目的应包括明确学习的内容、任务和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它一般是在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的同时,配合多媒体演示、教师讲解,配以课题板书,抓住时机提出教学目标实现的。
二、导入技能的基本要求
导入技能是极富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它是课堂交流各种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在设计和实施时,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导入的最大作用,应注意以下原则。
1.关联性和目的性原则。
导课要善于找到新旧知识的关联点,并善于在导课中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以旧拓新、温故知新,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学什么、为什么学以及怎样学。
知识的关联点应是学生熟悉的知识,同时也是新知识的始点和关键点。
2.直观性和启发性原则。
导入应尽量采用生动、直观的事实或比喻,新颖的媒体展示或实验演示等,既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
同时辅以巧妙的疑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3.情感性和趣味性原则。
教师要以情趣、新颖的方式导入,加上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使学生兴趣盎然,再以炙热真挚的情感感染、激励学生,便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故导课应在“情趣”上下功夫,要做到融培养兴趣、传达情感、激发学习动机为一体。
4.简洁性和顺承性原则。
导入的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进入特定的学习状态,只要达到此目的即可进入下一步的教学。
因此导入应力求用最少的语言、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集中学生的注意,自然顺畅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切忌过多纠缠于导课环节而影响了重点内容的学习与探究;或者由导入转到正题时生硬或牵强,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
5.机智性原则。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充满变化的空间,学生的状态每时每刻都在改变。
面对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空间,教师要善于根据课堂的气氛、学生的即时状态以及教学任务和
内容的改变,运用教学智慧,及时调整导课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从容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常用的导入技能
1.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是教师直接从课文中摘其要旨,简洁明快地提出新课学习的难点、重点,或流利通畅地勾勒出教学内容的大致轮廓,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导课方法。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我采用自学辅导的方法,上课前3分钟发给学生自学提纲,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目的以及要解决的问题,指导学生预习新课,这样便可直接切入新课。
2.复习导入。
复习导入是从复习旧知识来联系新知识导入新课的一种导课方法。
初中物理知识是以声、光、电、力、热内容作为一个整体,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学习新知时要以旧识为基础,在已有知识水平上接受和理解新知识。
复习旧的知识就是为学生接受新知识作铺垫。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光的折射》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复习“光的反射”的知识,接着教师发问:光的反射是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物体被反弹回来的现象,那么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什么现象?便可引出新课的学习(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共同点都是从线、面、角来学习的)。
3.实验导入。
实验导入是教师利用实验巧设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进入新课学习的一种方法。
实验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也为学生提供了鲜明的感性认识材料,有利于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所以实验导入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大气压强》时可以这样导入:教师拿一大一小两支试管,刚开始大试管里面没有充满水,往大试管套小试管,小试管一直往下掉;当往充满水的大试管套小试管时,大试管里的水往外流出的同时小试管却往上升,学生感到不可思议,受到极强的视觉冲击,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4.故事导入。
故事导入是从与新课内容有关的故事或传说的叙述中,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新课中来的一种导课方法。
故事和传说都是中学生所喜闻乐道的,上课伊始,一个动人的故事或一个美丽的传说都会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我们从中选出精彩部分用于教学,对激发学生兴趣,开发他们的思维和促进其掌握知识都有明显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猴子捞月”的故事来导入,抓住视频中猴子发现井中的月亮却始终捞不上来提出问题:井中的月亮为什么捞不上来?学生便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5.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是上课伊始,教师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设“愤”“悱”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从而进入新课学习的一种导课方法。
巧妙的情境往往能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规律》时,老师可以表演魔术“浇不灭的蜡烛”,在魔术中燃烧的蜡烛用水是浇不灭的,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顺势点题:欲知详情我们就先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学生在“愤”“悱”情境中进入新课的学习。
6.媒体导入。
媒体导入是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引起学生注意、观察,提出质疑来导入新课的一种导课方法。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温度计》新课时可以先播放一曲《春暖花开》,并配以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动画,随后可以提出问题:春天和冬天比较,你感觉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学生便能很快回答出是温度,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
不一样的导课形式,能对学生产生不一般的吸引力,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不一般的感染,为学生学习知识敲开了大门。
可以这么认为,成功的导入是一种创造,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它为一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责编易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