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纪传体与“人的发现” 《礼记· 表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第三章专设“人之发现”一节, 并说:“及春秋之世,渐有人试与各种制度以人本主义的 解释。以为各种制度皆人所设,且系为人而设。”(上册 第37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任继愈:认为“孔子的仁是发现了或一定程度上发现了 ‘人’。”(《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第184页,人民 出版社1983年) 白寿彝:“历史记载,到了《春秋经》,可以说已来到人 间。” (《中国史学史》第一册第300页) 梁启超:“其(《史记》)最异于前史者一事,曰以人物 为本位”、“《史记》以社会全体为史的中枢,故不失为 国民的历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地15~17页) 钱穆:“历史上一切动力发生在人,人是历史的中心,历 史的主脑,这一观念应该是从太史公《史记》开始。”
一、“中国史学史”学科的提 出




时间:20世纪20年代 人物:梁启超 场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讲授《广历史研究法》 内容:将专史分为人、事、文物、地方和断代五种,其中 文物的专史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文物四种,而文化专 史又列有语言史、文字史、神话史、宗教史、学术思想史、 文学史和美术史七种,其中学术思想史包括道术史(哲学 史)、史学史、自然科学史、社会科学史四种。 结构:史官,史家,史学的成立与发展,最近史学的趋势



1912年,蔡元培《大学令》:文、理、法、 商、医、农、工。文科:哲学、文学、历史学、 地理学四门 1917年,蔡元培长北大,分别“学”与 “术”,主张大学着重发展文、理两科;建立中 国史学门;1919年成立史学系 1920年,朱希祖任北大史学系主任,史学系 课程分6类:史学史及史学原理,中外通史,断 代史,辅助学科,专门史,两种外国语。大致确 立了后来史学系课程的内容。
(一)研究重心:通史到专史



在进化史观指导下对撰写新型通史的努力(20世纪初) 思想:1900年,章太炎<中国通史略例> 1901年,梁启超<中国史叙论> 实践:1904年,夏曾佑《最新中学历史教科书》 1904年,刘师培《中国历史教科书》 由通到专的治史观的改变(20世纪20年代前后) 何炳松:200多章的通史计划 梁启超:“专史没有做好,通史更做不好” 中国史学史的提出(20世纪20年代) 梁启超、何炳松、姚名达、郑鹤声
三、研究中国史学史的名家名著

金毓黼的《中国史学史》、顾颉刚《当代中国史 学》、刘节《中国史学史稿》、白寿彝《中国史 学史教本》、吴泽的《中国近代史学史》、杨翼 骧编《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4册、王学典《二十 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20世纪中国史学 评论》、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蒙文通 的《中国史学史》、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 、 罗志田《近代中国史学十论》等。北京师范大学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积聚了一大批学者: 瞿林东、陈其泰、吴怀祺、张越、罗炳良、周文 玖等。
历史议论

孟子、邹衍的历史循环论: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其间必有明世者”(《孟子· 尽心下》),“由尧、舜至于汤, 五百有余岁。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由文王至孔子,五百 有余岁。”(《孟子· 公孙丑下》)邹衍:“称引天地剖判以来, 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若兹。”(《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 荀子的人定胜天论:《天论》云:“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韩非的历史进化论:分为上古、中古、近古和今世四个由低 到高的历史阶段 学术史论:《荀子· 非十二家》、《庄子· 天下篇》、《韩非 子· 显学》、汉代初年的《淮南子· 要略》。 秦汉之际一些具有史论性质的政论:李斯《谏逐客书》、 张良《谏置六国后》、娄敬《谏都洛阳》、陆贾的《新语》、贾 谊的《过秦论》
历史记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无纪年到有纪年: 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 王朝史、列国史、卿大夫史:《竹书纪年》
历史编撰
《尚书》、《春秋》、《春秋》学、《山海经》与《禹贡》
《孟子· 离娄下》:孟子曰: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 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 杌 》、鲁之《春秋》,一也。 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 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上篇:传统史学



学术史与史学史的关系密切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史学史是历史思想的历史”、 “哲学和历史是重合的”(《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 梁启超:史学史是学术思想史的组成部分 蒙文通:哲学与史学同盛衰 子学时代:传统史学的开创(先秦—西汉) 经学时代:传统史学的发展(东汉—唐朝) 理学时代:传统史学的兴盛(两宋—明朝) 朴学时代:传统史学的嬗变(晚明—清朝)

一、传统史学的开创(先秦至西汉)


(一)历史表述的三个阶段:口耳相传(神 话)——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刻石记事)——文 字书写(史诗……) (二)史学递进的三个层次:历史记载— —历史编撰——历史议论
史之本义:史官?

许慎《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又(右手)持中。中, 正也。” 中是正。王国维:中是盛放简策之器 史:手持簿书 的人。朱希祖:中是册、简策 史:后世的书记官,非历史官。 西汉太史令:负责“天时星历”、记述史事;无撰史之责。曹 魏置著作郎,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的史官。 ★王国维:《释史》(《观堂集林》卷6) ★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 ★金毓黼:《中国史学史· 古代史官概述》 ★刘 节:《中国史学史稿· 释史》 ★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导论第一节第一部分“史的含义的 演变:史官、史书、史事”


二是作者具有自觉的以史名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是史学意识成熟的标志。
“自成一家”思想的提出:“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 理……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报任安书》) “家”在学术上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作于战国晚期的《庄子·天下篇》开始提出了“家”的 概念,说到“百家之学”、“百家众技”、“百家往而不 返”,“家”字凡三见。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见《史记· 太史公自序》)才 把阴阳、儒、墨、法、名、道六派称为“家”,并概括其 特点。 以史名家与诸子名家 梁启超:“(司马迁)著书最大目的,乃在发表司马 氏‘一家之言’,与荀卿著《荀子》、董生著《春秋繁 露》,性质正同。不过其‘一家之言’,乃借史的形式以 发表耳。故仅以近世‘史’的观点读《史记》,非能知 《史记》者也。”(《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载《饮冰室 合集》专集第15册 )
关于历史文学


(三)传统史学的奠基之作:《史记》
1、《史记》的成书是传统史学确立的标志 梁启超:“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司马迁以前,无 所谓史学也。”(《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5、16页) 翦伯赞: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学的开创者”(《中国史学 史论集》收:《中国历史学的开创者司马迁》) 齐思和:“司马迁是中国的史学之父,中国史学的奠基 者。”“在我国历史学成为一个学术部门,实是从司马迁 开始的。”(《中国史学史论集》收:《史记产生的历史 条件和它在世界史学上的地位》)
史学研究的专业化:(1)历史研究机构的建立, 专门史学杂志的发行,专门人才的培养;(2) 史家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独立的人格

(四)分科教育

1902年,张百熙《钦定学堂章程》:政治、 文学、格至、农业、工艺、商务、医术7科 1903年,张之洞《奏定学堂章程》:经学、 政治、文学、医科、格至、农科、工科、商科8 科。文学科:中国史学、万国史学、中国文学、 法国文学、英国文学、俄国文学、德国文学、日 本文学8门 王国维:文科:经学、理学、史学、中国文学、 外国文学。史学课程包括:中国史、东洋史、西 洋史、哲学概论、历史哲学、年代学、比较语言 学、比较神话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外 国文。这是真正从西方学科的态度看待史学。



以个人名字命名是战国诸子之风:
钱穆:“其书称《太史公》,犹孟轲自称孟子,其书因亦称 《孟子》,荀况自号荀子,故其书亦称《荀子》云耳。”又说: “太史公书者,犹云诸子书,孟子老子书。若正名以称,则应曰 《孟子》《老子》。《太史公》不得加书字。至曰记曰传,则举 一偏以概,更非其书之本称。”(《太史公考释》,《中国学术 思想论丛(三)》第20页,东大图书公司1985年版)

港台地区:李宗侗《中国史学史》、钱穆《中国 史学名著》、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 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汪荣祖《史传通 说——中西史学之比较》、《史学九章》。王泛 森、彭明辉、刘龙心等。


美国:华人学者洪业、杨联升、余英时、王晴佳。 中国史学通史的撰写:哈佛大学嘉德纳(Charles Gardner)的《中国传统史学》(1938),加州大 学韩玉珊《中国史学纲要》(1955)。 日本:内藤湖南《中国史学史》(1949)。
(三)西学影响


19世纪,欧洲第一部史学史专著:英国罗伯 特· 弗林特(Robert Flint,1838-1910)《欧洲历史哲 学:法国和德国》(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Europe:France and Germany ) 1902年,中国第一本近代意义上的史学史研究杰 作:梁启超《新史学》
二、“中国史学史”课程与教材




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朱希祖《中国史学概论》; 云南高师,郑鹤声《中国史学史》 30年代:陆懋德在北平师范大学,卫聚贤在上海持志学 院、暨南大学,蒙文通在四川大学。他们都编有《中国史 学史讲义》 40年代:金毓黼《中国史学史》被教育部定为大学用书 1961年教育部文科教材会议,白寿彝、吴泽负责《中 国史学史》 1982年,刘节《中国史学史稿》 2000年,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教本》 (面向2 1世纪课程教材)
中国史学史
主讲:粟品孝
(89008956,supx69330@126.com)
第一部分:绪言 第二部分:传统史学 第三部分:现代史学 第四部分:最近史学趋势
绪论:本课程的由来与发展
参考书: 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 会· 史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周文玖著:《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和发 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张广智:司马迁是中国的“史学之父”。(《西方史学史》 第22页)
白寿彝:把先秦作为史学的“童年时期”,视秦汉为“成 长时期”,认为“司马迁是中国史上以历史家著称的第一 人”(白寿彝著《中国史学史论集》第59页)。





2、为什么说《史记》是传统史学确立的标志? 一是它创立了成熟的纪传体,之后成为历代正史的标准体 裁,是正史之祖。 (1)司马迁创立纪传体之功不可否认 梁启超:“诸体虽非皆迁所自创,而迁实集其大成,兼综 诸体而调和之,使互相补而各尽其用。” (《中国历史研 究法》第15页) 白寿彝 :“这五种体裁都是过去曾经有过的。但有意识地 使它们互相配合并在一部书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 《史记》的创举。”(《中国史学史论集》第63页) 蒙文通:“《世本》久亡,据群籍征引者言之,知其书有 本纪、有世家、有列传,则所谓马迁创作纪传,不过因袭 《世本》之体,以为纪纲,而割裂《尚书》、《左氏》、 《国策》、《楚汉春秋》诸书,散入本纪、世家、列传, 分逮当人之下而已。纪传之体可贵,而创之者《世本》, 非马迁也。” (《中国史学史》) 胡宝国:根本没有理由肯定《世本》存在本纪、世家和列 传诸体。(《汉唐间史学的发展》第21-22页)
(二)总结传统



胡适:一种学术到了一个时期,也有总结帐的必要。…… 结帐是(1)结束从前的成绩,(2)预备将来努力的新方 向。前者是预备普及的,后者是预备继长增高的。(《国 学季刊宣言》) 梁启超:无论何种学问,要想对于该种学问有所贡献,都 应该做历史的研究。写成历史以后,一方面可以使研究那 种学问的人了解过去成绩如何,一方面可以使研究全部历 史的人知道这种学问发达到何种程度。 (《中国历史研究 法补编》) 梁启超:中国书籍,十之七八可以归在史部 ; 中国史书既然这么多,几千年的成绩,应该有专 史去叙述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