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校共同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名校共同体”是干什么的
作者:李炳亭
“课改聚义、搂抱发展、相互借道、共同成长”。
一项“从课改出发”,由杜郎口发起,波及全国22个省市、40家核心校、400家成员校“共同”组成,“聚义”在“高效课堂模式”大旗下的“中国名校共同体”这一民间非官方“行动研究”机构,以“探索课改的途径和方法”为追求,以“让课堂实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为宗旨,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改变师生共同的生命状态和促进“新名校”的快速成长。
两年来,这项“行动研究”实验,引发了全国教育界的高度关注。
今天的教育患了“课堂并发症”
一谈及教育,恐怕从深层上说,我们往往会把一切责任归咎于“体制问题”。
诚然,中国教育必须进行体制改革,以此给学校松绑。
但体制改革未必“包治百病”,诸如课堂效益低下而导致的作业负担过重、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等方面的问题。
其实,当下制约中国教育发展最显著的问题,概括起来我们以为有“四大难题”,一是素质教育与升学的冲突;二是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的冲突;三是个别发展与全体发展的冲突;四是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冲突。
不“破译”甚至从根本上“破解”四大难题,中国教育仍无法摆脱可能随时爆发的“病变”,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我们一直认为,教育之病在“课堂”。
不揪住这个“七寸”、抓住这个“关键”去望闻问切,只能犯“盲人摸象”的错误。
当今很多人对教育的“诊断处置”,恐怕都有“治标不治本”的嫌疑。
必须回归到课堂上,直面解决课堂问题!
推开教室的门看看、数数吧:今天,有多少学生还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今天有几所学校还能让学生聆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
“教师讲、学生记”。
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正在肆虐着今天的课堂。
辱骂、体罚、没完没了的作业、死记硬背、标准答案、题海战术、苦学的训导……人性、尊严、自由、精神成长……正一点点从课堂上飞逝、从无数生命躯体里消失……难道知识比生命更宝贵?难道这个率那个率比一个民族的未来更重要?
高耗低效,成本太高,代价太大。
学校业已成为令学生十分恐惧的“集中营”、“第二监狱”、“青春的囚牢”,撕书、烧书、旷课、逃课。
当从事着培养“老师们的老师”的教授都开始抄论文的时候,我们的学生上学就光剩下抄书本、抄习题、对答案了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这样长期的教育训导
下,中国学生的创造力在全世界各国中位列倒数第五!这个民族的创造力哪里去了?
而教师呢?他们的人格、权利、发展需求又在哪里?蜡烛、春蚕、铺路石、长期繁重的劳动、无可推卸的压力。
而学校呢,更是以扭曲发展代替良性竞争,死拼升学率、挖生源、挖教师,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今天的课堂教学已经到了非改不可地步。
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改!中国的教育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可怎么改?路径在哪里?
路径尽在“把课堂还给学生”,诚心诚意让学生做主人。
新课改理念里说“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可怎样落实“主体与主导”?教师长期“霸占”课堂还是主导吗?不是,是“主体”!学生被动接受是“主体”吗?不是,是“主导”!传统课堂就是这样“颠倒”,属于典型的“地心说”。
课堂应有“道”,而这个道,正是“教服务于学”,属于“日心说”。
辨析清楚了“主体与主导”,也便知道了传统课堂的问题所在!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应做的就是把课堂交还给真正的主人——学生。
课改应该从哪里入手?拉开课桌、搬掉讲台,四周全是黑板,把课桌围成“田字形”,先从改变学习状态入手——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从提高学习效益开始——让效果好起来。
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动,既要求身动、更要求心动和神动,简称“三动”。
课堂上让学生大声说、相互讲,走到黑板前写。
课上45分钟,先预习、再交流、最后把学习成果展示出来。
预习——展示——交流贯彻课堂。
这样很“另类”的课堂如何和传统课堂区分开?我们提出了“高效课堂”概念。
高效课堂不仅是针对传统课堂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或者仅仅是为了提高“效益”和“成绩”。
我们拒绝任何的功利教育,高效课堂是一个注重学生精神成长和情感收获的教育概念,我们主张课堂要具备“三性”: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它应该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高效课堂即要立足实然目标,即“学会”,而且还要追求会学、学乐、创学,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课堂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即终身发展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们还鲜明地提出来素质教育的“素质”是学习能力。
高效课堂的灵魂是十六个字: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围绕这个灵魂,重新教育教学的两个关系,即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由传统教学关系的“教为中心”变为“学为中心”,简称“惟学”;由传统师生关系的“师为中心”变成“生为中心”,简称“惟生”,两个关系的重建恰体现出高效课堂的“颠覆性”!
脱胎于杜郎口经验
杜郎口,是当今中国课改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杜郎口已成为“课改“的代名词。
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三个传奇。
一是农业开放的典型,安徽小岗村;二是经济开放的典型深圳,第三个便是教育的典型杜郎口。
小岗村启发我们的是解放生产力,深圳告诉我们的是解放创造力,杜郎口给与我们的是激发学习力。
三个典型的主题词是“解放”,解放的核心是“还给”。
偏居于鲁西北的一所农村初中,在一无好的师资、二五好的生源、三无专家引领、四无充足的办学资金、五无现成经验可资借鉴、六无民办学校的办学机制的情况下,为什么却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课改典型?《中国教师报》至今对杜郎口中学的报道多达近24个整版。
杜郎口书写的神话,就是课改。
他们怎样改?
正是从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入手,杜郎口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的教师才是好教师”!课堂必须体现出“学习的快乐”。
围绕彰显学生的学习“主权”,杜郎口发明了一个教学模式。
模式的目的不是为了固化教学流程,而是规范“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让课堂变得有效和高效。
模式即是教师的课堂抓手,也是学生的学习工具,好比让人人拥有了方面出行、速度更快的汽车。
杜郎口模式是“10+35”,即规定教师的讲不可超过10分钟,而学生的的学习时间不能少于35分钟,杜郎口模式的好处在于把新课改理念中强调的“主体和主导”做了明确的“量化”,从而有了一个清晰的“界定”。
如果让学生学,可学不会怎么办?
那就让学生寻找“合作伙伴”,所谓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
于是,有了独学、对学、群学三种学习方式。
当然,小组学习型组织也营运而生。
那教师做什么?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点拨和提升”上,但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给予适
时的“救援”。
而教师在这样开放的课堂上,在关注学生学情的同时,同样作为一个“学习者”而存在,所谓师亦生、生亦师,从而解决了一个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即达到了教学相长和师生相长。
如今的杜郎口,每天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习者1000多人。
杜郎口已成为中国课改的发源地和“圣地”。
杜郎口经验同样受到了政府的高度赞扬。
连续两年,杜郎口均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先进单位,崔其升校长本人被授予全国教育先进个人,2009年中国教育创新杰出校长等。
“临帖”实验
早在2007年5月,我们就开始围绕杜郎口经验做一项“普适性”实验。
最初的实验就考虑到了区域性、代表性、差异性等几大因素,如,既要有省内的,还要有省外的,既要有民办还要有公办,既要有高中,还要有小学。
尤其是高中,毕竟杜郎口仅是所初中学校,它的经验适合高中吗?如果适合,是适合较差的高中还是比较好的高中?
我们最早选择的是江苏连云港灌南县新知学校(民办)、河南省商丘市回民二中(公办)、山东省昌乐二中(较好的高中)、山东省兖州一中(一般性高中)、河北省围场县天卉中学(一贯制)等不到十所学校做实验。
我们把这个实验叫做“临帖”,即照搬照抄。
如果不这样照搬照抄,则无法验证出这种经验的效果和效能。
我们的实验还有一个主要特点,即“限时性”,即要求每校必须四个月达到和接近杜郎口课堂的基本水准,我们每个月都制定一个“时间进度表”,四个月以后有一个“验收”。
既然是“临帖”,当然需要有“帖”。
为便于实验学校的实际操作,我们把杜郎口模式作为“帖子”。
当然,除了10+35外,我们还有一个评价标准,即评课“三看”:看学生自主程度、合作效度、探究深度;教师“四看”:看学生课上发言,统计次数、发言精彩、发言声贝、表情动作等;以及编制导学案制度、课堂达标测评规定等。
四个月的实验受到了“奇效”。
商丘回民二中由一所濒临倒闭的学校一跃成为当地的课改示范校。
而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新知学校更是吸引了省内外诸多学校的关注,他们自发地去新知学校观摩学习,河北围场县天卉中学教学成绩一跃成为当地的第一名,两所高中更是同时在高考时创造了辉煌,不仅学生们强烈支持这样的课改,老师们也反应这样的课堂真是太好了,有位教师上着课突然哭着跑出来,别人以为发生了什么,她回答说“激动得”,校长们更是纷纷说,这才是我们寻找了多年的理想课堂。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就实验学校反应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和改进。
如有人说这样的课堂很“乱”,像超市,那我们就集中解决了“活与实”、“放与收”、“动与静”的关系。
课堂聚义
经过一年的实验,我们以为杜郎口经验具有四大特性。
一、普适性强,适合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改革,有极大的推广和实用价值,而且操作简单易学。
二、针对性强,可解决课堂效益低下以及目前充斥在课堂上的普遍的厌学、厌教的问题,尤其是适合解决目前学生学习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三、课堂成长空间大。
解决了“育人”与“教书”的问题,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的问题,个体发展与全体发展的问题,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问题,让素质教育变成了一种可能,前景无限。
四、代表着课改的方向。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凸显了学生作为“人”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通过培养学习能力,解决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值得深化研究。
2008年5月4日,《中国教师报》山东记者站牵头,联合杜郎口中学和最初参加实验的学校,发起成立了“高效课堂共同体”,即中国名校共同体——致力于高效课堂模式的推广与应用。
成员学校全部以“自发、自觉、自愿”的原则,但沿袭实验期提出的“临帖”要求,要求各校必须“一板一眼”的学,像学习书法一样“描红临帖”。
加入进来的学校,地域范围很大,成员性质也更复杂,既有城市甚至省会城市学校,也有农村偏远学校甚至纯粹少数民族学校;既有小学、初中,也有高中;既有公办学校,也有私立学校。
我们同样制定了学习路线图,即四个月为“临帖阶段”,然后半年为“入帖阶段”,最后进入“破帖阶段”。
所谓破帖,我们的愿望是,所有参与课改的学校,必须要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所谓“站在杜郎口的肩膀上摘星星”。
学习是为了超越!
中国名校共同体现有近400家成员校。
如何保证实验的“不走样”、不异化?我们建立了“定期服务与验收”制度,揪住课堂建评价。
并强化“每月课堂大赛”活动,要求每所学校必须参加,我们要组建了高效课堂校长专家指导团、高效课堂教师专家指导团两大专业指导团队。
为了扩大高效课堂的领导力,我们还在一年来,和全国各地教育局合作,33次异地组织大型的“高效课堂途径和方法”课堂展示大会,并依托早期“破帖”形成自己模式和特色的学校,成立了十处《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举办各类“课堂驾校”培训班总近200期,累计培训教师突破12000人次。
高效课堂已成为当代课改最具影响的力量。
去年9月份,共同体首次将触角伸向另一种实验:“区域课改实验”,先前与广东是东莞黄江
镇教委合作,目前已进入“验收阶段”。
今年元月,共同体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人民政府合作,整体推进殷都区所有学校课改。
实验成果
前文提到的河南省商丘市第二回民中学原先是一所即将面临撤并的少数民族学校,学生人数逐年减少、教学成绩多年上不来。
年轻的校长吕玉强主动要求加入中国名校共同体。
他们按照要求,完全“临摹”杜郎口经验,搬开课桌,撤掉讲台,预习、展示、反馈,让教师引导着学生讲课、学习。
仅仅一个学期的时间,学校的课堂变得活跃而热闹,教学成绩在学期末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学校不但没有被撤并,市政府还投资追加投资500万元,用于学校建设。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立人学校是一所私立学校,他们大胆将杜郎口经验在辽沈大地异地“嫁接”。
课堂上学生主动了,学习也更高效了。
期末参加全区的统考,学校学生个人总分第一名,平均分比第二名高出270多分,一下子轰动东北。
立人学校现已“破帖”形成了自己的“整体教学系统”。
河北围场天卉中学“临帖”杜郎口“三三六”教学模式,同时对教材大整合、大迁移、大贯通,“破帖”生成独特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大单元教学”以三型六步一论坛为标志,分“预习展示课,提升展示课、巩固展示课”三种课型;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展示拓展,穿插巩固,当堂测验六个步骤;在“三课”结束之后,以论坛形式,以单元为总教学目标,采取滚动循环的手段,由教师“精讲点拨”,进行教学提升。
同时将“教材编排”、“课时安排”、“学期计划”、“学年任务”等按照学科知识规划重新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高效课堂“途径与方法”专题研讨会期间,天卉中学的课堂给与会代表们以极大的震撼。
凭借优秀的改革成绩,胡志民校长也在今年获得“全国百名优秀校长”的殊荣。
一大批学校纷纷破帖。
如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昌乐二中的“271模式”、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特色自主学习模式”、河北清河五中的“整体双向教学模式”、山东临沂四中的“三五×”课堂模式、辽宁沈阳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康湖新乐的“三主模式”、沧州派尼学校的“三活三实模式”,郑州102中学的“高效课堂下的交互白板模式”、宁达中学的“自学、交流模式”、翔宇宝应中学的“理想课堂模式”、江苏昆山前景教育集团的“三环五步模式”等等,共同体40家发起学校教学特色各异、模式精彩纷呈。
一大批成员校成为当地课改的示范学校。
如杜郎口中学、山东昌乐二中、浙江台州路桥二中、江西武宁私立宁达中学、河北清河五中、商丘回民二中、辽中立人东莞康湖新乐学校等。
一大批校长因改成名。
月份,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被评为首届“齐鲁名师”,荣获全国教育创新校长。
杜郎口中学再一次也是连续二年被评为教育系统全国优秀集体,学校徐利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
江苏灌南新知学校徐翔校长被评为“全国优秀中学校长”,河北围场天卉中学胡志民校长获得“全国百名优秀校长”,宁达中学张项理获得全国十佳校长、全国教育创新校长,山东德州跃华学校姜风平副校长评为“全国优秀小学校长”。
辽宁沈阳立人学校校长李志信、河南郑州第102中学校长崔振喜在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分别被选为理事,翔宇教育集团卢志文总校长也被授予“全国教育科研杰出管理者”荣誉称号,其主持的《“翔宇模式”公办名校转制研究》课题荣获了“全国教育管理科研成果优秀奖”,宝应中学则被授予了“全国教育管理科研成果优秀奖”,河南商丘回民二中吕玉强校长当选“商丘名校长”。
一大批优秀教师也脱颖而出,荣膺全国奖项。
兖州一中李平老师、昌乐二中徐振升老师获评“全国优秀高中班主任”,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王予老师、河北清河五中梁增春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初中班主任”。
一批校长受邀“游走”各地讲学,如杜金山、赵丰平、张项理、胡志民、徐翔、卢志文、李镇西等,均成为全国课改名家。
一年来,共同体专家足迹遍布全国30个省市,累积讲座600余场,共同体校长集体引发“高效课堂”旋风,杜郎口模式已成为课改的“主流”。
尽管共同体为课改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一些“操作”经验,但我们知道前路漫漫,肩上的胆子很重。
我们愿意与各界“搂抱”,为这个伟大民族的教育崛起,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我也学着说一句:春天来了,秋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