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
英文名称
(050105)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适应性,在科学和管理上能作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4、本学科要求学生掌握较厚的古代文学和古代文献学底子,并在专业知识上注意相关学科、邻近学科、兄弟学科的研究动向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同时具有较深的知识装备和较广的学术视野。
(二)研究方向
1、中国古代小说Chinese Ancient Fiction(孙逊、李时人、詹丹、顾鸣塘)
2、中国古典诗学Chinese Classical Poetics(曹旭、黄刚)
3、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and Culture(翁敏华、王从仁、赵
维国)
4、断代文学Chinese Literature of Different Periods(李时人、严明、翁其斌)
(三)学制
三年
(四)课程设置
1、必修课程:
(1)学位公共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2学分)
哲学Philosophy(2学分)
第一外国语First Foreign Language(2学分)
计算机应用Computer Application(2学分)
(2)学位基础课(中英文课程名称)
中国古代文献学Chinese Classic Bibliography(3学分)
中国古代思想史History of the Chinese Thoughts(3学分)
中国文学批评史(3学分)
(3)学位专业课
中国小说史Research of the Chinese Fiction History
中国小说研究史Research History of the Chinese Fiction
红楼梦研究Research of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s
中国古代小说专题研究Research of the Ancient Chinese Special Subject of Fiction
中国小说史研究Research of the Chinese Fiction History
中国小说与中国文化研究Research of the Chinese Fiction and Culture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史Research History of the Ancient Chinese Fiction
中国古代小说名著研究Research of the Classic Ancient Chinese Fictional Works
明清文学史研究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the Ming and Qing Literature
明清诗文研究Research on the Poetry and Pros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明清戏曲研究Research on the Ming and Qing Drama
明清小说研究Research on the Ming and Qing Fiction
名家治学方法Academic Methods of Prestigious Scholars
魏晋南北朝文学专题研究Monographic Studies on the Literature of the Wei, Jin and
the South-North Dynasties
中国诗词学Studies on the Chinese Poetry and "Ci" Poetry
唐诗文献入门
边塞诗研究Study of frontier Poetry
隋唐五代诗学研究Study of Five-Dynasties Portry
宋诗学研究Research on the Song Poetics
旅游与中国文化
民俗旅游学
中国旅游史
中国旅游文化概论
中国古代戏剧史History of the Ancient Chinese Drama
文艺民俗学Literary and Art Folklore
曲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Musical Arts
东亚戏剧文化比较研究Comparison Studies on the Eastern Dramatic Culture
明清诗歌史专题研究
明清散文史专题研究
明清女性文学研究
明清时期东亚汉诗研究
古代小说文献学
古代戏曲史料学
中国小说专题研究
二十世纪学术名家经典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美学
小说文献学
古代小说与社会
《诗经》研读
《左传》研读
先秦两汉文学接受史
先秦两汉诗学史
2、选修课程(中英文课程名称):
中国文化史History of the Chinese Culture(学分)
现代文论Modern Literary Criticism(学分)
中外文论Chinese and Foreign Aesthetics(学分)
中国民俗学Chinese Folklore(学分)
文化市场学Culture Marketing(学分)
3、实习
4、社会实践活动
(五)教学和培养方式
专题讲授和自学讨论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期论文和学位论文相结合。
(六)成绩考核
课程学习考核采用闭卷、开卷或者撰写专题论文的方式进行;成绩可以按百分制计,也可以分优(90分-100分)、良(80分-89分)、中(70分-79分)、及格(60分-69分)、不及格五等;必修课及格标准为“中”,选修课及格标准为“及格”;学位课程三分之二以上达到优良者,方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七)学位论文撰写
1、第四学期末,在导师指导下确定选题。
2、论文的选题和内容应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有一定的创意和前沿性。
3、正文一般不少于三万字,外文摘要2000字符,中文摘要800字。
4、论文的封面、中外文提要、正文、附录和参考文献的编排,都必须符合国际通行的学术论文规范,所有的注码必须注明:①国别(或时代)、②作者(或译者)、③书刊名称、
④卷次(章节)、⑤页码、⑥出版社、⑦出版时地;否则不能参加答辩。
5、为方便审读,论文行距应较宽松,用4号字或小四号字。
(八)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1、论文答辩
(1)学位论文由作者本人提交答辩委员会,由答辩秘书分送答辩委员。
(2)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须聘请2位(或以上)具有副教授(或以上)职称的专家评阅。
(3)答辩委员会由4-5名与选题有关的教授(或研究员)、副教授(或副研究员)组成。
答辩委员会推举一名答辩主席,答辩人的导师和副导师不能担任答辩主席。
答辩后由答辩委员会投票表决,答辩主席在答辩决议书上签字。
2、学位授予
论文在获三分之二(或以上)答辩委员通过后,答辩委员会可建议授予答辩人所申请的学位。
(七)教学大纲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我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作为一个研究古典文学、或史学、或哲学的研究生,如果对这些典藏史料没有广泛了解,是很难深入研究其壶奥的。
据此我们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提供研究的线索,指引读书的门径,在研究过程中能解决某些疑难问题,期望这门基础课能成为学子通向学术研究的桥梁。
开设这门课的要求:广泛了解我国古代经、史、子、集以及大型类书、政书、丛书等典藏古籍;能熟练地寻找和查检资料,并掌握版本、校勘方面的知识;解决在研究过程中一些疑难问题资料引证工作。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文献学概说
§1.1古典文献的概念
§1.2古典文献的源流
§1.3古典文献的分类
§1.4古典文献的类别
§1.5古典文献的体式
第二章四部书的构成和演变
§2.1经部
§2.2史部
§2.3子部
§2.4集部
第三章类书、政书与丛书
§3.1各种类书的介绍
§3.2各类政书的介绍
§3.3各类丛书的介绍
第四章各工具书介绍
§4.1人物工具书
§4.2地名工具书
§4.3语言文字工具书
§4.4古典文学作品词语工具书
第五章文献目录与题解
§5.1国家藏书目
§5.2史志
§5.3丛书目录
§5.4地方文献目录
§5.5私人藏书目录
§5.6版本目录
§5.7解题文献产生与宋代解题专著
§5.8明清解题文献
第六章版本与校勘
§6.1版本种类
§6.2宋元明清版本概况
§6.3版本的鉴定
§6.4校勘的意义和方法
§6.5辨伪
(三)主要参考资料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
《文史工具书概要》
《历代诗文要籍详解》
(四)任课教师:孙菊园
(五)总时数:54学时
(六)考核方式:论文形式
☆中国古代思想史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以德配天”观念的产生
§2.1宗族群体观念与“法”的原义
§2.2商周更替的政治需要
第三章百家争鸣时代(上)
§3.1百家争鸣形成的背景
§3.2“儒”的来源与儒家的兴起
§3.3“克己复礼”与自然之道的异同——儒道二家之比较第四章百家争鸣时代(下)
§4.1“兼爱”思想及其流行的社会基础
§4.2性善与性恶——维护群体社会的不同出发点
§4.3法家思潮盛行及其背景
§4.4令人瞩目的异调——庄子
§4.5以《管子》为代表的经济思想
第五章秦汉之间的思潮
§5.1汉初黄老之学与实践
§5.2《淮南鸿烈》与一统观念
§5.3贾谊的政治哲学
第六章二汉经学
§6.1董仲舒儒学的特征
§6.2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6.3谶纬的来龙去脉
第七章魏晋玄学
§7.1从清议到清谈
§7.2“贵无”与“崇有”
§7.3名教与“自然”的重新合一
第八章佛教哲学(上)
§8.1般若六家七宗争鸣及其社会意义
§8.2涅学及竺道生的地位
§8.3成实与三论
第九章佛教哲学(中)
§9.1天台思想
§9.2华严思想
§9.3唯识学
第十章佛教哲学(下)
§10.1密宗与净土宗
§10.2禅与禅宗
§10.3关于三教合一
第十一章隋唐儒学
§11.1《文中子》
§11.2韩愈与了翱
第十二章北宋理学
§12.1周敦颐和张载
§12.2程颢,程颐及其门生
第十三章南宋理学
§13.1朱熹及其后继者
§13.2二陆和他们的门人
§13.3浙东学派:吕祖谦、陈亮、叶适
第十四章明清学术
§14.1王阳明的心学
§14.2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
§14.3颜元和戴震
(三)主要参考资料
《论语》、《老子》(王弼注本)、《庄子》(郭象注本)、《韩非子》、《荀子》、《墨子》、《商君书》、《淮南子》、《春秋繁露》、王通《文中子中说》、朱熹《四书集注》、黄宗羲《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本、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本、任继愈《中国佛教史(1-3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本、严耀中《中国宗教与生存哲学》上海学林出版社本。
(四)任课教师:严耀中
(五)总时数:54学时
(六)考核方式:论文形式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系统的学习,较为全面地掌握中国文学批评发生、发展的过程;了解中国文学批评史自本世纪以来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历史;在全面了解、掌握的基础上有所专攻,做到点、线、面的结合,打好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培养独立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工作和研究工作的能力。
(二)基本教学内容
先秦文学批评;两汉文学批评;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宋代文学批评;金元文学批评;明代文学批评;清代文学批评;二十世纪文学批评史回顾等。
(三)主要参考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七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四)任课教师:曹旭
(五)总时数:54学时
(六)考核方式:论文形式
☆中国小说史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以史的发展脉络为线索,从文献、文本和文化三个方面对中国古代小说进行综合研究,以研读原作为主,采用研讨式的方法授课,并贯以方法论的训练。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中国古代小说起源概述
1.1 秦汉史传文学:古代小说源头之一
1.2 古代神话传说:古代小说源头之二
1.3 先秦寓言故事:古代小说源头之三
第二章先秦两汉小说和准小说研读
2.1 先秦准小说研读
2.2两汉小说研读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研读
3.1魏晋南北朝笔记小说概述
3.2 《世说新语》研读
3.3 《搜神记》研读
3.4 其他魏晋南北朝笔记小说研读
3.5 魏晋南北朝任务杂传概述
3.6 《三国志》裴松之注、《世说新语》刘孝校注
第四章唐代小说研读
4.1 唐代小说概述
4.2 唐代诗体小说的研读
4.3 唐代笔记小说研读
4.4 唐代散文和话本研读
第五章宋元小说的研读
5.1 宋元小数概述
5.2 宋元话本小说研读
5.3 宋元传奇小说研读
5.4 宋元笔记小说研读
5.5 《太平广记》和古代文言小说总集研读
第六章明代小说研读
6.1 明代小说概述
6.2 明代小说的“四大奇书”研读
6.3 明代其他长篇张辉小说研读
6.4 明代拟话本小说研读
6.5 明代传奇和中篇传奇研读
6.6 明代笔记小说研读
6.7 明代文言小说总集研读
第七章清代小说研读
7.1 清代小说概述
7.2 《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研读
7.3 清代其他长篇章回小说研读
7.4 清代拟话本小说研读
7.5 《聊斋志异》研读
7.6 《阅微草堂笔记》研读
7.7 清代其他文言小说研读
第八章近代小说研读
8.1 近代小说概述
8.2 近代的大谴责小说研读
8.3 近代文言小说研读
8.4 近代版刻小说研读
结束语
(三)主要参考资料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等。
《中国白话小说史》,韩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小说世界》,内田道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小说源流论》,石昌渝,三联书店1994年版。
《中国文言小说史》,吴志达,齐鲁书社1994年版。
《唐前志怪小说史》,李剑国,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唐前志怪小说辑录》,李剑国,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李剑国,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全唐五代小说》,李时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宋代志怪传奇叙录》,李剑国,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话本小说概论》,胡士莹,中华书局1980年版。
《明清小说论稿》,孙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历代笔记小说集成》,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历代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刊印社1983年版。
《古本小说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古本小说丛刊》,中华书局1987年版。
《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孙楷弟,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辛稼雨,齐鲁书社1996年版。
《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江苏社科院,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
《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四)任课教师:孙逊
(五)总时数:54学时
(六)考核方式:论文形式
☆中国小说研究史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以史的演进为线索,对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小说批评、小说理论和研究方式进行综合研究,强调以研读原作为主,采用方法论的方法授课。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历代史学家有关小说观念的演进
1.1 早期的小说观念:以《汉书·艺文志》为中心
1.2 唐代小说的观念:以《隋书·项籍志》为和刘知几《史通》中心
1.3 宋元时期的小说观念:以新旧《唐书》和《太平广记》为中心
1.4 明代小说的观念:以胡应麟《?室山房笔记》和《??谈录》为中心
1.5 清代的小说观念: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中心
第二章古代小说序跋与小说理论
2.1 小说序跋反映的早期小说理论
2.2 唐代小说序跋与小说理论之进化
2.3 宋元小说序跋与小说理论之转型
2.4 明代小说序跋和小说理论之蜕变
2.5 清代小说序跋和小说轮轮之分元?
2.6 近代小说序跋和小说理论之古今流变
第三章古代小说点评与小说批评
3.1 小说点评的滥觞与逐步完备
3.2 明代中叶小说点评之风的异军突起
3.3 明代的集中《水浒传》评本研读
3.4 金圣叹《水浒传》评本研读
3.5 张竹坡《金瓶梅》评本研读
3.6 毛宗岗《三国演义》评本研读
3.7 脂砚斋《红楼梦》评本研读
3.8 《儒林外史》评本研读
3.9 《聊斋志异》评本研读
3.10 清代其他小说评本研读
第四章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方式的历史生成
4.1 小说评定之风的日趋式微
4.2 俞木越、梁启初和王国维:各自的坐标与价值
4.3 鲁迅与胡适:古代小说研究方式的现代生成
4.4 建国以后古代小说研究的成就与偏颇
4.5 新时期古代小说研究的分元格局
(三)主要参考资料
《中国小说美学》,叶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小说批评史略》,方正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黄霖、韩同文,江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古典小说美学资料汇粹》,孙逊、孙菊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丁锡根,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金瓶梅》张竹坡评本,齐鲁书社1987年版。
《三国演义资料汇编》,朱一玄,南开大学出版社。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陈庆浩,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年版。
《红楼梦脂评初探》,孙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红楼梦》(三家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儒林外史》(会校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聊斋志异》(三家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近代文学批评史》,黄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四)任课教师:孙逊
(五)总时数:54学时
(六)考核方式:论文形式
☆红楼梦研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红楼梦》这一个案研究,一方面了解和掌握《红楼梦》作者家世生平、版本源流以及小说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透过红学史的梳理,从一个侧面了解我国从古代近代现代学术史的演变。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曹雪芹家世生平和《红楼梦》作者之谜
§1.1 现存曹家档案史料研读
§1.2 现存曹雪芹可靠资料研读
§1.3《红楼梦》作者之谜
第二章《红楼梦》版本流变及主要版本研读
§2.1 《红楼梦》版本概述
§2.2 《红楼梦》甲戌本研读
§2.3 《红楼梦》庚辰本研读
§2.4 《红楼梦》已卯本研读
第三章《红楼梦》的历史文化内涵
§3.1 《红楼梦》与清代康雍乾社会
§3.2 《红楼梦》主题的多重构成
§3.3 《红楼梦》对传统思想的全面打破
第四章《红楼梦》的艺术世界
§4.1 《红楼梦》人物解毒
§4.2 《红楼梦》结构剖析
§4.3 《红楼梦》艺术纵横
第五章《红楼梦》探佚学评说
§5.1 索隐与探佚的相通与不同
§5.2 暗评和《红楼梦》探佚
§5.3 小说文本和《红楼梦》探佚
§5.4探佚学的魅力和缺憾
第六章《红楼梦》研究史略
§6.1 旧红学中的评点派
§6.2 旧红学中的索隐派
§6.3 考据派与新红学
§6.4文艺社会学视野下的红学研究
§6.5多元视角中的红学研究
(三)主要参考资料
《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5年版。
《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俞平伯论红楼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红楼梦卷》,一粟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
《红楼梦新证》,周昌汝,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
《曹雪芹家世新考》,冯其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红楼梦探源外编》,吴世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曹雪芹丛考》,吴恩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班。
《红楼梦研究小史稿》,郭豫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红楼梦研究小史续稿》,郭豫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版。
《红楼梦脂评初探》,孙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红楼梦哲学精神》,梅新林,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红楼梦启示录》,王蒙,三联书店1991年版。
《红楼梦大辞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脂砚斋重石头记》甲戌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脂砚斋重石头记》庚辰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脂砚斋重石头记》己卯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红楼梦在国外》,胡文彬,中华书局1993年版。
《红楼梦学刊》,创刊号至今。
(四)任课教师:孙逊
(五)总时数:54学时
(六)考核方式:论文形式
☆中国古代小说专题研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主要围绕古代小说与宗教、古代小说与城市两个专题,从更广阔的文化视野来观照我国古代小说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二)基本教学内容
上编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
第一章中国古代小说与道教
§1.1 先秦两汉小说与古代神仙方术
§1.2 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古代神鬼崇拜
§1.3唐人小说和仙妓合流现象
§1.4中国古代小说的遇仙模式及其演变
§1.5道教“谪世”观念与中国古代小说结构
第二章中国古代小说与佛教
§2.1 唐代佛教“俗讲”“转变”与宋元说话
§2.2 宋元讲史平话中的宗教史观
§2.3 中国古代小说的呆板观念及其发展
§2.4 中国古代小说的“情僧”传统
§2.5 中国古代小说的“胡僧”形象
§2.6 佛教“转世”观念与中国古代小说结构
第四章中国古代小说与民间宗教
§3.1 中国古代小说与民间宗教关系述略
§3.2 弥勒教和中国古代小说
§3.3 白莲教和中国古代小说
§3.4 八卦教和中国古代小说
下编中国古代小说与城市
第四章城市变迁与小说演进
§4.1 唐代城市制度与唐传奇
§4.2 宋代城市生活与宋元说话
§4.3 明清都市繁华与明清小说
第五章中国古代小说的城市书写
§5.1 中国古代小说的城市书写及现代阐释
§5.2 个案考察之一:古代小说视野中心苏州和扬州
§5.3 个案考察之二:金代小说中心上海书写与文学想象
第六章中国古代小说的“双城”意象
§6.1 长安和洛阳:宋前小说中的帝都气象
§6.2 汴州和杭州:古代小说中的两宋“双城记”
§6.3 北京和南京:明清小说中抹不去的京都之恋
§6.4两种“双城”的构成及其文化蕴涵
(三)主要参考资料
《中国道教史》,任继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
《中国民间宗教史》,马西沙、韩秉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道教与中国文化》,葛兆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道教文学史》,詹石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佛教与中国文学》,孙昌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禅宗与中国文化》,葛兆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孙逊,复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双城”意向及其文化蕴涵》,孙逊、葛永海,《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城市书写及现代阐释》,孙逊、刘芳,《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葛永海,复旦出版社,2004年版。
(四)任课教师:孙逊
(五)总时数:54学时
(六)考核方式:论文形式
☆中国小说史研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讲授和指导阅读,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小说的主要现象、演进形态和发展规律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掌握从小说史角度审视作家作品的方法和独立进行小说史研究的能力。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1.1小说的概念
§1.2小说的文体认定
§1.3小说史研究的方法论
§1.4中国古代小说产生发展概述
第二章中国小说史
§2.1中国小说前史
§2.2从唐五代文言短篇小说至宋代文人短篇小说
§2.3唐五代白话短篇小说到宋元白话短篇小说
§2.4元明文言中短篇小说
§2.5元明集体累积型长篇小说
§2.6明清白话小说
§2.7明清白话短篇小说
§2.8明清文言短篇小说
第三章关于中国小说研究的思考
(三)主要参考资料
各种小说史著作,如: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版;程毅中《唐代小说史话》,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齐鲁书社1994年版;齐裕昆《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敦煌文艺出版社1990;等。
(四)任课教师:李时人
(五)总时数:54学时
(六)考核方式:论文形式
☆中国小说与中国文化研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讲授和指导阅读,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小说与中国文化各方面的关系,了解中国小说各种文化内涵和文化特征。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1.1中国小说渊源和民族文化基础
§1.2中国小说的发展与中国文化变迁
§1.3中国古代小说的民族形式
第二章中国古代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之渊源
§2.1中国古代小说文化与“经典文化”
§2.2中国古代小说与中国古代宗教
§2.3中国古代小说与中国古代哲学
§2.4中国古代小说与中国神话
§2.5中国古代小说与史传传统
§2.6中国古代小说与诗文传统
§2.7中国古代小说与“士”阶层
第三章中国古代小说与中国世俗文化之渊源
§3.1中国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
§3.2中国古代小说与农村文化
§3.3中国古代小说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
(三)主要参考资料
各种中国文化及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等著作,如: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阴法鲁《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卿希泰《中国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等。
(四)任课教师:李时人
(五)总时数:54学时
(六)考核方式:论文形式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史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有选择的讲授和指导阅读,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史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提高学生从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选题能力,并掌握多种理论和方法。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1.1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1.2关于古代小说概念、分期分类与研究方法的研究
第二章明代以前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2.1关于“小说前史”的研究
§2.2唐五代文言短篇小说研究
§2.3敦煌藏卷中的白话小说研究
§2.4宋代文言短篇小说研究
§2.5宋元白话短篇小说研究
§2.6元明文言短篇小说研究
第三章明代长篇小说研究
§3.1明代长篇小说研究综述
§3.2《三国演义》研究
§3.3《水浒传》研究
§3.4《金瓶梅》研究
§3.5《西游记》研究
§3.6《封神演义》研究
第四章明清白话短篇小说研究
第五章清代小说研究
§5.1清代长篇小说名著综述
§5.2《儒林外史》研究
§5.3《红楼梦》研究
§5.4《镜花缘》研究
§5.5清代文言小说研究(上)
§5.6清代文言小说研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