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

浅谈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
浅谈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

浅谈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

摘要近几年,中国流行乐坛上兴起了一股引人注目的潮流,有不少原创音乐人开始创作带中国古典音乐风味的流行音乐作品,其中古诗词、古文化、传统民族乐器乃至戏曲音乐等各种民族元素的大量运用,无论是音乐的文化内涵还是音乐元素的使用方式,都让人觉得耳目一新,有人把这股音乐潮流叫“中国风”。正是这一股“中国风”的来袭,使流行音乐焕然一新,所以“中国风”的产生和发展,是这种创作手法进一步的发展,而且这种创作的手法会通过不同的方式一直延续下去。若我们不再仅仅吸附于其古色古香的歌词与新鲜的曲调,而是在情感上真正放开一切隔阂,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风音乐”的体现。

关键词流行音乐民族音乐元素中国风

一什么是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一词是根据英语“popularmusic”(有时简称为POP music)翻译过来的。对流行音乐的解释,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与不同的研究者那里经常各不相同。我国一般把“popular music”翻译为“流行音乐”或“通俗音乐”,但在实际的音乐生活中,“流行音乐”的称谓更普遍些。流行音乐等于通俗音乐,一切形式简洁、曲调流畅,易于被大众接受的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都可以包括在内,它可以是民间小调,可以是艺术歌曲,也可以是古典音乐。同时呢,流行音乐是相对于严肃音乐而言所产生的一种说法。如果我们欣赏交响乐

或古典乐等一些严肃音乐,我们必须要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与丰富的音乐知识,才能够真正地听懂大师们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内容。但是,聆听流行音乐却没有如此高的要求,因为流行音乐的旋律很简单,并且朗朗上口,很容易被人记住。正是流行音乐在社会中这种平民化和大众化,才会让听众听起来觉得离自己很近,似乎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诉说着自己的心声,是自己心中的独白,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情去解读自己喜欢的歌曲。无论是进行过专门的音乐训练的人还是没有经过正规音乐训练的人都能够唱歌或听歌,这完全是由于流行音乐通俗易懂、易学易唱、旋律清新优美、风格多样的大众性的特征。如今,我们无论走到哪里,几乎都能够听到流行音乐从耳边想起。可以说,流行音乐无处不在。

二“中国风音乐”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流行乐坛出现了多元化发展,各种形式不同、内容迥异的歌曲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而来。一大批具有中国风特色的歌曲萦绕在大家耳边,涌动着一股浓得化不开的中华文化浪潮——中国风流行歌曲。中国流行歌曲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中国风”正吹拂着流行乐坛

(一)中国风音乐的产生。

1989年,由阎肃作词,姚明作曲,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所演唱的一首歌曲《故乡是北京》,在听众中引起了巨大反响,这种似戏非戏似歌非歌的歌曲让许多人都产生了兴趣。作曲家姚明所创作的《唱脸谱》、《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天桥

梦》等一批广为人知的京味歌曲,让我国古老的音乐文化在新的时代又进行了一种演变、发展和传扬,这些作品中有着浓厚的京剧戏曲音乐的特色,但又绝不属于戏曲音乐。专家给这种崭新的歌曲形式定了一个特别的名称——“戏歌” 1994年由香港歌手周慧敏演唱的粤语歌曲《红颜知己》(作词:向雪怀,作曲:朱德荣,编曲:林广培)中,京剧的运用则与《北京一夜》又有所不同,前奏中使用了京胡演奏盼京刷曲脾《夜深沉》的旋律,但歌手的演唱却是通俗唱法,主旋律也具有香港流行乐的特点,但间奏“天安门,紫禁城,永乐大铮千古鸣”穗“十三陵,大前门,香山红透枫叶林”这两段,展现了京剧的唱腔特色,只是在咬字上使用的是普通话的音麓,不隧类型的费乐泼对蹴静形式进行了展现。

(二)什么是“中国风”音乐

近几年来,中国流行乐坛上兴起了一股引人注目的潮流,有不少原创音乐人开始创作带中国古典音乐风味的流行音乐作品,其中古诗词、古文化、传统民族乐器乃至戏曲音乐等各种民族元素的大量运用,无论是音乐的文化内涵还是音乐元素的使用方式,都让人觉得耳目一新,有人把这股音乐潮流叫“中国风”。对于“中国风”的内涵,不同身份“中国风”的参与者和爱好者,都有着自己的观点。在一些流行音乐人看来,最近所提到的“中国风”一般指的是近几年来,比如从周杰伦他们开始,有一批新生代的创作人和创作歌手.他们自觉地把中国一些民族元索和民族文化的元素融合在自己的歌里。此外,在

互联网上有人把“中国风”的概念界定为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的中国独特乐种。针对这一概念,笔者认为,它对“中国风”的理解只停留在了音乐形态的层面,而缺少了从观念形态方面对“中国风”特点的总结。在上述相关认识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风”的理解如下。“中国风”指的是于2005年开始兴起的,以周杰伦、王力宏、陶喆为代表的,以R&B音乐风格为主,在创作手法上强调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的音乐风格。作品中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并能引起听众民族审美心理的共鸣。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符号”指的是所有能体现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中国风”分为显性与隐性两种,显性的“中国风”指的是作品中包含有鲜明的民族符号;而隐性的“中国风”指的是作品中虽然没有鲜明的民族符号,但整个作品却营造出了一股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而此时,民族审美心理就成了衡量这首作品是否属于“中国风”的标准。(三)“中国风”音乐的发展

1.古今相参的辞赋

古文化背景,文言文,古诗词在以往的中国风里得到了很好的表现。看这首《东风破》的词“……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夜圆更寂寞……”我们发现,由于阅读习惯的改变,现代人写出来的辞赋,已经古今掺杂了,如“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若出于古人之手可能会变成:吾立门后忆,闺中人依依。但我们发现“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更能言简意赅表达出立意矛盾。古今相掺杂并不是一件坏事,我们继承的是辞赋的意境,而不是语言习惯。总

体来说,中国风对辞赋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怀古的意境和古文风情操。

2.中古文化的渗透

比如中国风作品《苏三说》的词作者借用了古代典故,将《苏三起解》的这段戏展开并描述了戏曲细节,那些古今人物的情感,对真爱追求的执着,相互间是很有联系的,歌曲立意也在于此。加上歌手陶喆本人的歌词技巧也很出色,内敛而不张扬,很自然地将花腔带出来,而不是刻意地用花腔去套歌曲。《苏三说》这首歌曲,在以前叫R&B改唱,现在我们给他一个正名——中国风。原因在于它和古文化的联系,词作者巧妙的古今联系,配上精彩绝伦的一段花腔,让整首歌曲富有立体感。

3.中古旋律的融入(戏曲的加入)

有些“中国风”流行歌曲,从中汲取了中国旋律的精髓。另外,我们惊奇的发现戏曲中的长转音与现代R&B转音唱法可以很好地融合。比如,王力宏演唱的《花田错》,其中有经典的一句:花田里犯了错,请原谅我多情的打扰。大家印象很深刻的是“请”字绕了十几个弯,一个字足足顶了很长时间。《盖世英雄》一开始京剧净角念喊声“哇呀呀”和那段京剧净角浑厚的唱腔“霸气傲中原,王者扬烽烟,力拔山河天,宏威征凯旋”和嘻哈音乐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段奇妙的对比。在他的另外一首作品《在梅边》里,则采用了昆曲元素,剧情和部分唱词旋律取自昆曲名段《牡丹亭》,“这厢是梦梅恋上的仙,那厢是丽娘为爱消香殒碎”,尤其是请了昆曲演员张军演唱其中的昆

曲唱段,“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细腻的唱功和表演,使这个昆曲是很原汁原味的,而不是通俗歌手模仿的“昆曲”。优美细致的昆曲和急速绕舌的歌词,营造出了古典与现代的碰撞,突显了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下追求一方宁静与纯美的心理,进而表现了昆曲艺术的精致、高雅、脱俗。又比如信乐团的《one night in Beijing》这首歌。前面部分还是很正常的现代歌曲旋律,但到了高潮部分就选用了戏曲的腔调——“人说百花地深处,住着老情人,缝着绣花鞋”。除此之外,古旋律还可以是中国民乐。

4.现代性的编曲

编曲体现出的“中国风”流行歌曲的现代性,分为节奏和配器两个方面。首先,从“中国风”流行歌曲的节奏上看,其流行的节奏,能够把古老的旋律变得更加现代。现代节奏讲究低音,而中国音乐“戏曲、民乐”历来是没有“低音”这个概念的,就算节奏乐器也是高音的“滴滴嗒嗒”声。现在加入了低音的节奏点,让歌曲显得更加富有张力和融合性。新的节奏,新的低音点,算是中国流行歌曲的新包装吧。

5.中西乐器的配合

中国音乐应该起源于中国乐器,一个娱乐性的说法是“有了好听的乐器,人的声音才能从说话变成歌唱”。中国乐器种类繁多,单一乐器的使用技巧也博大精深,中国乐器都是一般作为主旋律运用,在旋律的编写上要花更多的时间,要请老师录制真乐器;中国乐器要用得精,要跟西方乐器融合在一起。如吉他,钢琴,弦乐等,在中国风

作品里面是不排斥的,但是不能成为主角。

如:羽泉的《辛弃疾》。这首歌里大量尝试了西洋乐器和中国古典民乐结合编配,一些在流行音乐中极其罕见的乐器也天马行空地组合在一起。摘选辛弃疾的词,用摇滚乐的方式来表现,整首歌显得更加气势磅礴,加上中国民族音乐的前奏,使整首歌显得很“中国”,另外间奏中的那一声宝剑出鞘也使得整首歌更有中国味道。

6.新唱法的加入

陶喆演唱的《望春风》,歌曲演绎上用灵歌的形式表现,给“中国风”音乐带来了新思路。而《月亮代表谁的心》在原歌曲的基础上加入了一半的新旋律,成为一首新的原创作品,陶喆演唱时展现的是新唱法,当时对这样尝试的反应是震撼的。这些旋律的处理方法在以前的流行歌曲中是很少见的,如今结合R&B转音,中国戏曲旋律又有了新的市场。

(三)“中国风”音乐的影响

1. “中国风”本身存在的文化谬误及其社会反应

2008年央视春晚,周杰伦的一曲《青花瓷》无疑是整场晚会的一大亮点.但著名收藏家、鉴定家马未都却指出歌词中有两处错误,其中一处错误堪称“谬误”。这首《青花瓷》,马未都认为其中谬误最重的一句是“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他解释说:青花瓷自诞生之时便迅速成为中国瓷器的霸主,七百年来无人撼动。可瓶底从未书写过汉隶,仅在明崇祯一朝某些青花器身偶写过隶书,显然写词者并不太懂瓷器。另一处错误则是那句“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马未都解释说,这句歌词的错误之处在于“宋体落款仅见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而青花瓷器中未曾见过。”当然,方文山虽然贯通古今诗词,但依旧属于非专业人事,出现这种错误应当“纯属正常”,毕竟歌词属于艺术创作,从某方面而言,创作不可能与生活甚至历史完全一致。因此,在周杰伦的《龙战骑士》专辑中,方文山作词的《兰亭序》,内容与中国书法无任何关联,只是借中国书法名篇为歌曲增添“中国风”。但吴克群拍摄《老子说》MV却使用孔子的画像;伊能静在《念奴娇》中,将“羽扇纶巾”的“纶”念成“伦”;戴佩妮在新歌《一个人的行李》中唱“我要一个人通宵看完鲁迅的背影”,但《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这种中国文化与文学的谬误,不仅对文化传播也对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现代媒介的发展,使流行音乐的传播范围扩展到整个地球,即使存在语言区别,流行音乐通过特殊的表现手法即“可视音乐”(原称“电视音乐”简称MTV或MV,即MusicVideo)仍能达到“音乐无国界”的传播效果。以镜头的组接配合电脑绘画、视觉特技等现代科技手段,加上服装道具等精心布局,将音乐符号与语言符号直接转化为视觉符号。为观众制造出切合音乐内容的情景世界,加速了受众对于流行歌曲本身的认知与接受。“中国风”的文化韵味正是通过这种手段传递给观众,不仅仅是华人,使用其他语言的受众也可能通过“中国风”音乐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但人为的疏失却造成了受众对中国文化认识的谬误。特别是年轻群体本身对“中国风”音乐抱持尊崇的态度,很可能因此以讹传讹,扩大了错误文化的传播范围,进而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正常传播,这已经成为一种

严重的社会文化问题。

周杰伦的新歌屡屡入选爱国歌曲、小学教材,甚至成为中学考题等等。一方面我们看到了“中国风”对文化传播的正面影响,另一方面,文化谬误也令我们担忧其一旦进入教育系统对整个文化教育传播带来的不良后果,“中国风”音乐浪潮的双向效应,值得我们警惕。

2.流行歌手的文化水平有待提高

流行歌手是流行音乐的领军人物,人们通过歌曲认识一位歌手,在感兴趣之后即会对这位歌手的作品有所期待,这也是为什么提到“中国风”我们会想到周杰伦,看到“方文山作词”这几个字同样会想到“中国风”的原因。让受众领略到“中国风”魅力的是流行歌手,但流行歌手自身的文化水平常常使“中国风”带上一片阴影。其实流行歌手文化素质低已经是个老问题了。只是在“中国风”这种具有浓厚中国文化底蕴的音乐面前变得更加引人注目。例如何洁在沈阳故宫拍摄“超女”的宣传片,却不知道历史上的清太祖清太宗是谁;蔡依林不知道三国是哪三国等等。流行歌手对大众特别是青少年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文化的精粹优美。带领这种风潮的流行歌手应该以身作则,从正面促进受众对中国古文学、古文化的再现与学习,但从以上现象来看,他们往往对受众特别是青少年产生误导,如果没有人纠正,很可能造成恶性循环。

2. 商业运作导致“中国风”音乐作品的良莠不齐等。

从社会背景与传播途径来看,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同属于大众文化,但又存在差异。古典诗词的创作以文人为主,演唱者多为当时

的名伶歌姬,通过口耳传唱流行于社会,其传播速度、范围与受众存在一定的限制。同时,流行的词曲以书籍文本形式流传于世。从根本上将其限制为所谓的“阳春白雪”文化。当代大众文化亦可称为“文化商品”。流行歌曲就是以商品的形式在社会上传播;作词、作曲、录制CD、拍摄MV、CD发行等等形成了一个流水线作业的模式,即我们所说的“文化工业”,其目的是缩短时间、减少成本、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凭借现代媒介,流行音乐的发行速度、范围、受众群体又实现了最大化。最低的成本,最高的利益,这种两级特性抹掉了以往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的差别,类似、矫揉造作的作品成为了现代文化的新的特征。上文提到的文化谬误与歌手素质两个方面仅凸显了“中国风”音乐流行所带来的社会文化问题的表面,究其根本,正是现代社会对文化进行工业生产的结果。同质性、标准化、复制是文化商品的特征。“中国风”的盛行即意味着模仿的出现,但并不是所有的词作家都如方文山一般,具有深厚的古诗词与现代诗歌创作基础。千篇一律的“中国风”音乐作品由此诞生。例如林俊杰的《曹操》,胡彦斌的《红颜》,TANK的《三国恋》均以“三国”为题材;“红颜、情、英雄”是流行歌曲的主旋律。相同的题材和主线,歌词的优劣通过比较显而易见。由于缺乏相应的古典文化基础,出现了重复使用名家名作的现象,李白、杜牧、李商隐等的诗词作品更是现代词作家的最爱,“撞车”在所难免。由于现代商业运转的需要,常出现不同歌手在同一时期内发布新专辑,“中国风”的风靡很容易产生同性质的歌曲“碰撞”,更避免不了“抄袭”这一文化现象。马

天宇的《青衣》就曾被网友质疑抄袭周杰伦的《东风破》,F.I.R 乐队的《月牙湾》、后弦的《西厢记》等等也一度被认为抄袭周杰伦而在网络上掀起争论。单调、重复的内容使“中国风”局限在了很小的范围内。中国的古文化何其壮阔?而这种重复,也不可避免地导致受众的审美疲劳,文化商品所具有的局限性展露无遗。

四.总结

如今,随处都可以听见音乐。的确,音乐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快乐的时候可以听音乐,悲伤的时候同样也可以。可以说,音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那么,对于这段“中国风音乐”的潮流,我们在欣赏感动之余,或许该思考其中时髦有余,真诚欠缺的不足。这些歌曲在商业动机的操控下,五千年文明的深厚内涵被那些流于表面的歌词拆解得略显破碎,中国文化被切割成一个个孤立的符号,仿佛只为招来听众的注意,而其本身却成为了掩盖流行音乐自身苍白的幌子。事实上,“中国风音乐”不是对中国元素的简单拼贴,它与符号无关,与时尚无关,却是与中国人的精神源流和现实苦乐密切相关。何时,若我们不再仅仅吸附与其古色古香的歌词与新鲜的曲调,而是在情感上真正放开一切隔阂被震撼,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风音乐”的体现。

流行歌曲中的中国风的现象及其教育意义

龙燕君1吴进娟1 (1.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成都 610031) 摘要:“中国风”是一种民族化的艺术形式与传统品格,它在得到广大青少年的青睐和推崇的同时,对越来越多音乐爱好者的审美情趣、个性情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论文针对流行歌曲中的“中国风”能否并如何利用当代青少年对它喜爱这个现实,通过对音乐教育培养审美、塑造品格,增强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艺术、民族道德理想的理解和认同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中国风流行音乐音乐教育 引言 流行音乐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能够真实速度地反映出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向,引领时代风尚,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产生巨大的影响。结合艺术教育理论,尝试论证“中国风”流行音乐对综合素质教育的教育意义。内容健康向上、态度积极地流行音乐使学生在满足自身兴趣爱好的同时,了解和喜爱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在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理解多元音乐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一“中国风”出现的必然性 在这个网络化的时代,当我们在网上检索“中国风”这一词的时候,会发现不光是流行歌曲,许多其他行业也涉及到了“中国风”这一概念,比如服装设计、影视、建筑等等,这些行业也尝试着将中国民族的元素融入到他们各自行业的设计之中,使中国传统的民族元素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眼前,并得到大众的认可,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受 到这种趋势的影响,流行歌曲中“中国风”的出现也可以说有其必然性。 是中国风的分水岭,这首歌奠定了中国风的标准。中学生是一群年轻、有朝气有活力、喜欢新鲜事物、吸收能力强的群体,他们成为了流行音乐最忠实的追捧者。尽管他们知道除了流行音乐还有其他各具特色的音乐,但占据他们思想的大部分是流行音乐。有一些同学甚至盲目的无选择的聆听,他们觉得流行就是时尚,就是前卫,只要是流行的在同学之间就不老土。二流行歌曲中“中国风”的意义 中国的流行歌曲,虽然是大众流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其商业性、媚俗性、娱乐性的特点,但流行歌曲作为一种文化,并不能离开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深厚土壤而独立存在。被大众所喜爱的流行歌曲中,我们总能看到传统文化的影子。1 从某些方面来说,流行歌曲中的“中国风”不仅好听,而且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与教育意义,我们应该有选择、有目的地将一些健康的流行歌曲,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发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以下从三个角度对中国风的教育意义展开分析。

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 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欣赏 12级市场营销 周小虎 学号2012125060

中国现代流行音乐 一发展历程 流行音乐是指一部分流行歌曲、影视歌曲、通俗器乐曲、爵士音乐和布鲁斯音乐等。通俗音乐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歌词简单,语言生动形象,直白表达情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 在现在的中国,随着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流行音乐的发展也可谓是一日千里,但在1988年以前,中国乐坛却是一片死寂。 直到1988年,流行音乐之风才突然间被人们感受到。在经过长时间的沉寂之后,1988年,中国流行音乐开始逐步迎来发展的高潮。中国音乐由最初反应政治生活、忽略普通民众感情逐渐向大众音乐靠近,开始反应普通民众的内心世界,体现民众的感情和日常生活。代表人物如: 标榜浪子形象的新人——王杰,作品《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 充满稚气与傻劲的大男生——张雨生,作品《我的未来不是梦》、《天天想你》; 单恋歌手——陈昇,作品《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周华健,作品《我是真的付出我的爱》;《寂寞的眼》…… 这些乐曲在文化的积淀上反应了中国歌手的进步,也真正体现了中国流行音乐的进步。 其中,在刘德华、张学友等一批老一代流行歌手的铺垫下,2000年11月,伴随着专辑《jay》热销,中国流行音乐未来华语乐坛领军人物、四大天王之首——周杰伦出道,开始以独特的曲风和独一无二

的唱法引领中国流行音乐潮流。 二代表人物简介 (1)生平 周杰伦(Jay Chou),亚洲最具社会影响力和传奇性的偶像天王巨星、“神话”级人物,华语乐坛皇帝、新四大天王之首,世界十大鬼才音乐人。词曲创作家、MV及电影导演、编剧及制作人。2000年后最具指标性流行歌手,四届世界音乐大奖最畅销亚洲艺人,唱片全球总销量近4000万张,有“亚洲流行天王”之称。2000年以专辑《jay》出道,2005年以《头文字D》涉足电影,2007年成立JVR有限公司、自编自导自演电影《不能说的秘密》,2010年主持电视节目《Mr.J频道》,2011年以《青蜂侠》跻身好莱坞进军国际,荣获美国MTV电影大奖最佳新人提名。2012年发行专辑《十二新作》销量一路飙升各大榜首。2013年周杰伦自编自导自演第二部影片《天台》登陆北美,获选美国纽约电影节闭幕片,并且将在全球上映。 (2)创作成就 作为中国现代流行音乐华语乐坛的中流砥柱,周杰伦的曲风足以承前启后、极具里程碑意义,而其成就也不可谓不高,主要代表作有专辑《十二新作》、《叶惠美》、《十一月的萧邦》、《七里香》、《八度空间》等,单曲如《青花瓷》、《东风破》、《双节棍》、《蜗牛》、《听妈妈的话》、《上海1943》、《发如雪》等,都深受广大青年喜爱。 (3)创作风格 周杰伦的音乐之所以吸引广大听众在于他以社会现象,人生情感

浅析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艺术特点

浅析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艺术特点 作者:张欢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年第10期 摘要:中国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现象流行了很多年,在上世纪末曾流行过西北风,“我家住在黄土高坡”的呐喊声此起彼伏,“红高粱”、“山丹丹”这些带着乡土气息的中国风,推动了中国流行乐坛的发展,周杰伦的《青花瓷》是一种很优雅的复古的中国风。 关键词:中国风;流行音乐;艺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0-0075-01 DOI: 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0.044 流行音樂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的舶来品,其发展历史并不长。流行音乐包含了很多的属性,流行音乐在上世纪初传入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又流行了起来。进过几十年的发展流行音乐成为华语乐坛的一个主流音乐,中国风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流行音乐,这种中国风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了流行音乐元素,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中国风的起源 中国风作为一个独特的流行音乐元素,其形成和发展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这种中国风的流行是一种传统文化和流行音乐结合的产物,在流行音乐的表演中反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特点,流行音乐的民族化,是一种对流行音乐的扬弃的过程。民族化必须加强传同文化的同化作用,还要抓住流行音乐的可转化点。 在上世纪初流行音乐曾风靡一时也涌现了很多著名艺人,30年代的著名艺人周旋的天涯歌女这首歌就充满了中国风的元素,这首中国风式的流行歌曲现在还有活力唱起来朗朗上口其艺术感染力历久弥新。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流行乐坛在港台风的影响下,开始了中国元素和流行音乐的融合之路,西北风这种融合了中国元素的流行音乐刚涌现时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也流行了几年所谓流行音乐就不是一种永恒的音乐,因此西北风流行了一阵子也归于平淡了。虽然流行的时间很短但是也不失为一次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很好的融合。 由于民族音乐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和流行音乐的不断的冲击,因此新世纪乐坛又出现了中国风,它是对之前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碰撞的总结,也是一个新的融合过程的开始。在当中出现了很多推波助澜的人物,周杰伦是一个很有实力的代表人物也可以说是一个领军人物,到目前为止,这种中国风愈演愈烈没有偃旗息鼓的迹象。 二、中国风流行音乐的特点

浅谈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 姓名李莹莹 (吉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吉林四平 136000) 指导教师:葛丹(讲师) 摘要:中国的乐坛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歌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风”正是“中国风”,让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红遍了大江南北;也正是“中国风”,让中国的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流行音乐。中国流行音乐来源于中国民族音乐,而中国民族音乐又依附于流行音乐的时代性而存在。因而,中国流行音乐必须在汲取中国民族音乐内容的基础上,对其形式进行适当的改变以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流行音乐,才能使中国的音乐历久弥新,长盛不衰,在世界乐坛中大放异彩。所以,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才是我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发展的大势所趋。 关键词:流行;民族;音乐;融合;发展; Talk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popular music Name: Ying-ying- Li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Music Education,Jilin Siping 136000) Directive Teacher:Dan-Ge(lecture) Abstract:In 1990, a large amount of popular songs that have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ccurred, which is called“Chinese style”. It is the“Chinese style”that makes the expansive and deep Chinese culture become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 Also, it is the “Chinese style”that combines Chinese popular music with Chinese national and folk music together and forms Chinese popular music with the character of Chinese culture . Chinese popular music comes from Chinese national and folk music, and Chinese national and folk music exists by clinging to the epoch feature of Chinese popular music. Therefore, Chinese popular music must adapt the content for meeting the demands of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absorbing the contents of Chinese national and folk

流行音乐对当代学生的影响

流行音乐对当代学生的影响 流行音乐与中学生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他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对中学生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人生阶段近乎狂热的偏爱流行音乐!成为流行音乐文化的主要消费者。 流行音乐一方面可以丰富中学生的音乐感知,流行音乐作为音乐的一种形式有其显著的特点,而这种特点恰巧是中学生所骗爱的,流行音乐的音乐感知是丰富多彩的,首先流行音乐通俗易懂,所以在中学生繁重的学习之余,成为消除疲劳的最好的“轻松剂”。其次流行音乐唱起来朗朗上口,同学们由此可以表达一下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之情的流露、对友情的珍惜、对伤感的抒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还有对神圣爱情的羡慕和向往。有些同学由于自尊和自信种种原因,羞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流行音乐便成为他们表情达意的最好的工具。中学生的情绪比较内隐,因此流行音乐在某些时候还被用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活动!再有,流行音乐本身就就是十分情绪化地音乐类型,绝大部分地流行歌曲都就是以抒情为主要内容这就是流行音乐能够和中学生产生心灵共振地根本原因。 流行音乐对学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让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音乐——这门艺术。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以上是流行音乐对中学学生的正面影响。 当然流行音乐也有其负面的影响。近几年来类似于《超级女声》等平民选秀活动特别火爆,无论就是参赛者还就是观众,学生都就是活动地主体。不少中学生逃课去参加比赛,希望有机会圆自己地歌星梦。他们只看到歌星们那光彩照人的一面,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在背后有付出了多少艰辛的汗水和泪水啊!中学生们会认为成功更多来自于运气,成功有捷径可寻,不必经历艰苦与漫长地奋斗。中学生处在为自己将来地人生打基础地阶段,这些不劳而获地侥幸心理极不利于中学生地成长。流行音乐的内容比较丰富。这也是他的一个缺点对于情绪情感本来就不稳定、容易走极端地中学生来说,这些歌曲就成了“假恶丑”地诱因,成了情绪情感极端化地催化剂。有些同学在学习上遭受了挫折,学习成绩老上不去,同时还面临着家长、老师和班级环境地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他地情绪情感开始动荡不安,意志力也经受着考验,如果他能及时调整变压力为动力,勤奋刻苦地学习,一段时间后,成绩进步了,不但精神愉悦,还获得了战胜困难地成就感。但就是如果他意志不够坚定,同时又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地影响,这时候就可能造成学生情绪地不稳定和极端 因此对于流行音乐,中学生应谨慎而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浅析流行音乐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21世纪的今天,随着现代信息传递技术的跨越性发展,人们交际沟通的手段以及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娱乐的触角渗透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电影、电视、歌曲等各类娱乐元素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重要的调节部分,而最受追捧的莫过于流行音乐了。在行走的人群中,青年人戴着MP3 听得不亦乐乎;最红最热的歌曲响遍了大街小巷。超级女生、快乐男生等节目的出炉,更促使流行音乐在青少年中掀起了一股热潮。对于有一定思想和辨别能力

浅谈中国文化下的流行音乐

浅谈具有中国文化的流行音乐——中国风当今流行乐坛已经渐渐步入中国化的领域,中国流行音乐正在以迅猛的速度迈向国际化行列。在小品中出现的一句话,得到了我们中国人的认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正是这句话,使我们中国的各个领域进入了国际市场,打开了迈向世界的大门。中国流行音乐也是如此。说起中国流行音乐自然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说起,当时的中国流行乐坛正处于成立的状态。就在八十年代末的时候,中国的流行乐坛刮起了一阵不小的“西北风”,就是那一句“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使我们永远记得这西北风给我们留下的痕迹,至今,这句话还会在我们的耳边回响。正是《黄土高坡》、《信天游》等这股“西北风”让我们国人意识到,只能将自己独特的民族元素加入到音乐中,才能使得中国流行音乐在世界上取得一席之地。因此,中国流行乐坛便开始刮起了一阵持续至今的“中国风”。而到了九十年代,中国流行乐坛便出现了很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各类歌曲不同形式,不同创意,不同内容,使得中国流行音乐迅猛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流行音乐在以王力宏,周杰伦,陶喆等实力派歌手的带领下,分别以各自的曲风极力地运用中国化民族化的音乐元素,大力发扬中国流行音乐。将这阵“中国风”继续地刮下去。 然而,对于“中国风”的定义又是什么呢?“中国风”,在字面上解释,就是中国乐风,以中国文化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风格。有些人认为:“中国风”就是歌曲中的词或者曲结合了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和中国古典元素,从而听起来有一种韵味,充满着艺术感染

力;还有些人认为:“中国风”就是结合了中国特有的乐种,其歌词上具有中国文化的内涵,演奏上运用其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洋乐器相互结合,从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音乐风格;然而,当下众人对“中国风”又多了一种新的说法:“三古三新”,其“三古三新”的定义译为“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也就是说“中国风”就是以其“三古三新”结合的,中国特有的乐种。其歌词具有中国文化的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新的编曲技巧来烘托歌曲的艺术氛围,歌曲以怀旧的经典中国背景与现代节奏相结合,产生了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事实上,在中国音乐的相关资料上,并没有对“中国风”的确切定义,也没有确切提出过“三古三新”的说法,但是,“民间”的这一定义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说明还是具有一定道理。那“三古三新”被认可的道理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先对其六大条件进行一下分析: 古辞赋,也就是古代的诗词歌赋,歌曲的歌词部分中含有古代的诗词歌赋的内容,就是“中国风”。比如SHE所演唱的《长相思》中的RAP歌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就是运用了古代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一部分;邓丽君最早演唱的《水调歌头》也正是运用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议“中国风”流行歌曲对中华文化传承的影响

议“中国风”流行歌曲对中华文化传承的影响 夏婕在我看来,所谓“中国风”即是指带有中国特有的风格。现代的“中国风”歌曲在很大程度上都已经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古今贯穿,让大众更能深切体会到古韵美,也影响了中华文化的传承。 现代许多流行歌手都在歌曲中融入了“中国风”,正因为他们的流行和歌曲的传唱,才让更多人体会到歌曲的魅力。如,周杰伦,许嵩等流行歌手,他们的中国风歌曲都很有名,古韵中透着现代感,流行而不失中国风味,也影响深远。这些中国风歌曲都在这历史长河中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埋下了种子。 中国风歌词分析 首先从意象来看,如许嵩的《断桥残雪》,先不看歌词,就看标题我们就可以猜到这首歌描绘的是一幅水墨画的场景。“断桥是否下过雪?我望着湖面,水中寒月如雪,指尖轻点溶解”,淡淡几笔,却勾勒出了江南水乡的风光无限,同时,“断桥残雪”也是西湖十景之一,而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是国画的代表,这也在无形之中让人们对中华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我们再从古诗词的角度来赏析,如周杰伦的《发如雪》中“狼牙月,伊人憔悴”中的“伊人”二字,让人总会联想到《诗经》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著名而经典的诗句,古诗词是中国特有的文体,更能使人们在歌唱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狼牙月”,形容月光如狼牙的颜色般强调其景色的苍凉及萧条,这些歌词更能引导人们去体会曲中歌手的情感。 由民间传说所引出的歌曲也并不少,《素贞》里的“从此一别不知再会是几年,收集四处散落你的眷恋,美丽传说的残片,拼成来世缘”,银临的《七夕》里的“七夕的夜,银烛秋光。喜鹊唱在柳梢新月明亮。青石小巷,灯火摇晃。牵你的手演织女和牛郎”,现代化的曲风中是中国古代凄美爱情故事的体现,包含着中华的精髓,劳动人民的智慧、想象力,同样传承着中华的深远文化。 而《新贵妃醉酒》这首歌的背景则是唐朝时期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故事,“金雀钗玉搔头是你给我的礼物,霓裳羽衣曲几番轮回为你歌舞。剑门关是你对我深深的思念,马嵬坡下原为真爱魂断红颜”,歌词反映的是真实的历史故事: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因六军不肯前行,逼得杨贵妃在马嵬坡自缢。凄美的曲调,京剧的唱法让这首歌平添了许多韵味,这些“中国风”歌曲,也使残酷的历史不再显得那么令人心寒,使我们的历史得以传承,也把我们中国独有的历史展现给那些外国人看,让他们在现代风中回味古代,在古时唱腔中穿越回现代。 文学名著更是通过“中国风”的歌曲得到了更大的体现,如《林妹妹》,“都说你行动好比风拂柳,娴静犹如花照水”,这所说的不正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吗?而来自于《三国杀》的“三分天下,为谁争霸?”“灯为谁点?脂为谁添?任谁来笑我太疯癫!雨一直下,风一直刮,谁与我煮酒论天下?”更是磅礴大气,歌唱着《三国演义》这部经典名著,借“中国风“歌曲,传承着中华文化。这些歌曲中所蕴含的故事、场景、人物因其平易近人的歌词、曲调,很容易被大众接受,且这些文学名著都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平,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思想都再次通过“中国风”歌曲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让我们再次体会到文学名著所包含的思想,以一种更新的方式去体会到名著中不一样的东西。

风流行歌曲中的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合

风流行歌曲中的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合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中 国 风” 流 行 歌 曲 中 民 族 音 乐 元 素 的 融 合 姓名:张云飞 院系:经管学院

班级:2010级会计班 内容摘要:在发展中国自己流行音乐的过程中,并没有衡量“中国风”这种新兴音乐形式的标准,所以造成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中国风”。对于发展中的事物,我们不应该要求过分苛刻,但是把任何含有民族元素的音乐都称其为“中国风”产品的话,未免有些自欺欺人。中国现代流行歌曲必须植根于民族音乐土壤上,研究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流行歌曲,创作属于自己的民族化音乐作品,使我国民族化的音乐作品在世界乐坛上独树一帜。 中国流行歌曲20世纪90年代末流行乐坛出现了多元化发展,各种形式不同、内容迥异的歌曲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而来。一大批具有中国风特色的歌曲出现在大家的耳中,涌动着一股浓得化不开的中华文化浪潮——中国风流行歌曲,中国流行歌曲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中国风”正吹拂着流行乐坛。 一、“中国风”流行歌曲的特点 黄晓亮在《中国风音乐史》中说道:“中国风就是三古三新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在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优雅、轻快等歌曲风格。“中国风”分“纯粹中国风”和“近中国风”两种。“纯粹中国风”是满足以上六大条件的歌曲;“近中国风”是某些条件不能满足而又很接近于“纯粹中国风”的歌曲。

1。“中国风”流行歌曲中古今相参的辞赋 古文化背景、文言文、古诗词在以往哪些中国风里得到很好的表现呢?看这首《东风破》的词“……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我们发现,由于阅读习惯的改变,现代人写出来的辞赋,已经古今参夹了,如“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若出于古人之手可能会变成:吾立门后忆,闺中人依依,但我们发现“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更能言简意赅表达出立意矛盾。古今相参杂并不是一件坏事,我们继承的是辞赋的意境,而不是语言习惯。总体来说,中国风对辞赋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怀古的意境、古文风情操。 中国风对辞赋的要求应该是越高越好,古今参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考虑了两大原因;第一,市场需要的原因;第二,旋律的改变,让词没有格式的规律,这个也是现代文参杂的客观原因。但作为一种属于中国的乐种,从音乐的角度说,我们要继承和延续苏东坡、柳永等词人在辞赋上的艺术精神追求。 2。“中国风”流行歌曲中古文化的渗透 先来看看这段中国风作品《苏三说》。词作者借用了古代典故,将《苏三起解》的这段戏,展开描述了戏曲细节,整曲将现代和古代作了细微的联系,虽说这种联系没有太大的关联性,但那些古今人物的情感,对真爱追求的执着,相互间还是有联系的,歌曲立意在此。加上歌手陶喆本人的歌唱技巧也很出色,内敛而不张扬,很自然地将花腔带出来,而不是刻意地用花腔去套歌曲。《苏三说》这首歌曲,在以前叫R&B改唱,现在我们给它一个正名——中国风。原因在于它和古文化的联

浅谈中国现在流行音乐

浅谈当代中国流行音乐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浅谈当代中国流行音乐 摘要:中国的曲艺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但是现在国际乐坛上几乎找不到一席之地,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比如我们的音乐灵魂哪里去了,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学习欧美日韩音乐的哪方面,20世纪末我们辉煌过但为什么现在如此低迷……总而言之,要想在东方乐坛屹立不倒,没有创新,失去自己的风格就等于自我消亡,盲目追随外国风格来拯救中国音乐无异于饮鸩止渴! 关键词:创新流行音乐中国风 正文: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指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美国黑人的blues音乐为基础,最初以商业为目的,发展至今有着众多风格及多方面融合的调性音乐体系。 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而既然是艺术,在之前就应该只是少部分高贵的人才能为之津津乐道的东西,而伴随着工业的发展,产品由机器生产而大大提高了效率,生产快速而廉价的产品可以被每一个人享有,而不单单是贵族,于是以盈利为目的而被广泛享有的一种新型音乐的形式“流行音乐”步入了我们的视野,所以可以说,流行音乐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自从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展开,流行音乐在中国才真正的成为了可以“流行”起来的音乐。在今天,中国流行音乐的概念已经不仅仅只是通过它的“本体”来进行展现,而且还明确的反映在诸如商业化制作、发行、销售以及演艺经纪与管理等一系列商业化操作的行为之中,因此可以说,今天中国的流行音乐

已经完完全全的成为了一种集艺术与产业于一身的文化商业。1986 年是一个被乐迷们铭记的年份。在那年的北京举办的纪念国际和平百年演唱会上,百名歌手齐唱《让世界充满爱》,而崔健的一首《一无所有》更是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于是 1986 年被称为中国流行音乐和摇滚乐的元年。但从86年到今天,流行音乐已经发展了20余年。但中国流星音乐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首先,中国的流行音乐深受欧美流行音乐的影响,虽然说中国的流行音乐也发展了好几年了,但最吃香的流行音乐歌手大部分还都是台湾和香港歌手,虽然说都是“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但归根结底都是资本主义土地上生根的流行音乐,中国的流行音乐还是缺少特色,正在成长中,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可以说是半路出家,不像欧美的流行音乐,从爵士到摇滚,每个时代都有辉煌的人物,欧美开始是从音乐上发现了赚钱的渠道,而中国的流行音乐则是为了赚钱而去发展的流行音乐。 其次,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民众思想的侵蚀,具体表现在流行音乐上就是炒作和过度的商业化。许多歌曲只考虑到了如何吸引人们的注意,如何获得金钱上的收益,却忽略了音乐的本身。这样创作出来的音乐是没有灵魂的,他没有作者的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试想一下连自己都无法感动的东西怎么可能感动得了别人呢?当音乐成了次要的出发点,当行业内所有的人都不得不用这样的方式去做的时候,起初的情况可能还不算太糟糕,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恶性循环,音乐产品的可听性已经

浅谈对流行音乐的看法

浅谈对流行音乐的看法 流行音乐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自然不会陌生。事实上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补课缺少的一部分,每个大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非常喜欢的流行音乐。 在苏联的《音乐百科词典》中,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的概念应为商品音乐,即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创作的音乐。它是商业性的音乐消遣娱乐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工业”现象。它的市场性是主要的,艺术性是次要的。但发展到今日,流行音乐以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商业行为,在它之中已经慢慢的衍生出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流行音乐是根据英语popular music翻译过来的。流行音乐歌词大多通俗易懂、旋律也较为简单,大多朗朗上口。不过发展到今天,流行音乐的类型也越来越丰富,其中也不乏标新立异、艰涩难懂的歌曲。流行音乐四个字已经不单单是字面上的意思了。如今的流行音乐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及其巨大的影响力,在很多人的心中流行音乐的地位远远的超过了其他的音乐。而现在,流行音乐中的一些优秀作品也拥有者不输给传统音乐的艺术价值。 提到流行音乐,有一个人就不得不谈。他是一名在世界各地极具影响力的歌手、作曲家、作词家、舞蹈家、演员、导演、唱片制作人、慈善家、时尚引领者,被誉为流行音乐之王,他魔幻般的舞步更是被无数明星效仿。他就是迈克尔·杰克逊,全名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简称MJ。杰克逊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称为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被誉为流行乐之王,是流行音乐和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从20世纪80年代起为整个现代流行音乐史缔造了一个传奇般的时代。作为一名极为优秀的艺术家,出色的音乐全才,他在作词、作曲、场景制作、编曲、演唱、乐器演奏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在舞蹈、舞台表演、时尚等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贡献和非凡的影响力,他被公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艺人,亦是世上为人所公认最受欢迎和最多支持者的艺人。他拥有15座格莱美奖、26座全美音乐奖(全美音乐奖历史上获奖最多的艺人,包括“世纪艺术家之一”)、拥有17首美国billboard榜冠军单曲。他的专辑《Thriller》是世界销量第一的专辑,总唱片销量已达亿张(截至2006年底)。2012年官方公布迈克尔·杰克逊唱片总销量已近10亿。这一切都表明了,他的音乐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商品,他的音乐已经成为的一种无形的艺术品。他充满磁性的声音、他的摇滚中的激情洋溢、他慢歌中的真挚情感都深深的打动了他的每一个歌迷。我个人也非常的喜欢他的音乐,事实上,比起传统音乐我更喜欢像他的音乐这样的流行音乐。我相信现在大多数的大学生和我观点是相同的,流行音乐与我们更为特近,也更能打动我们。 流行音乐大多取材于年轻人的生活,以年轻人的视角去叙述一个故事、一种观点,贴近于我们的经历,因此也更能打动我们。周杰伦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周杰伦,1979年1月18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祖籍福建泉州,华语流行歌手、着名音乐人,2000年后亚洲流行乐坛最具革命性创作歌手,唱片亚洲总销量超过3100万张,有“亚洲流行天王”之称,其音乐突破了亚洲原有单一的音乐主题形式,开创了多元化音乐创作和现代流行乐“中国风”的先河,为亚洲流行乐坛翻开了新的一页。2000年出道至今人气长盛不衰,稳坐如今亚洲流行乐坛第一把交椅。 他的音乐大多都是描写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内容真挚、动人。就像《七里香》、《后退》、《半岛铁盒》、《彩虹》等等,至今仍然广为传唱,是很多人播放列表中反反复复循环的经典歌曲。而他所开创的“中国风”流行音乐也开创了流行音乐的先河,创造性的把中国的传统音乐元素融入了流行音乐之中。在加之方文山通俗中又带有诗词韵律的唯美歌词,周杰伦的中国风歌曲带有着其独特的魅力与艺术价值。比如《青花瓷》、《东风破》、《兰亭序》、《烟花易冷》等等。 流行音乐中虽然不乏精品,但是作为一种商业产物,其中却也充斥着相当多的粗制滥造的作品。而为了迎合大众对快餐文化的消费需求并且借助于网络的普及,网络歌曲也就诞生了。

浅谈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

浅谈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 摘要近几年,中国流行乐坛上兴起了一股引人注目的潮流,有不少原创音乐人开始创作带中国古典音乐风味的流行音乐作品,其中古诗词、古文化、传统民族乐器乃至戏曲音乐等各种民族元素的大量运用,无论是音乐的文化内涵还是音乐元素的使用方式,都让人觉得耳目一新,有人把这股音乐潮流叫“中国风”。正是这一股“中国风”的来袭,使流行音乐焕然一新,所以“中国风”的产生和发展,是这种创作手法进一步的发展,而且这种创作的手法会通过不同的方式一直延续下去。若我们不再仅仅吸附于其古色古香的歌词与新鲜的曲调,而是在情感上真正放开一切隔阂,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风音乐”的体现。 关键词流行音乐民族音乐元素中国风 一什么是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一词是根据英语“popularmusic”(有时简称为POP music)翻译过来的。对流行音乐的解释,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与不同的研究者那里经常各不相同。我国一般把“popular music”翻译为“流行音乐”或“通俗音乐”,但在实际的音乐生活中,“流行音乐”的称谓更普遍些。流行音乐等于通俗音乐,一切形式简洁、曲调流畅,易于被大众接受的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都可以包括在内,它可以是民间小调,可以是艺术歌曲,也可以是古典音乐。同时呢,流行音乐是相对于严肃音乐而言所产生的一种说法。如果我们欣赏交响乐

或古典乐等一些严肃音乐,我们必须要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与丰富的音乐知识,才能够真正地听懂大师们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内容。但是,聆听流行音乐却没有如此高的要求,因为流行音乐的旋律很简单,并且朗朗上口,很容易被人记住。正是流行音乐在社会中这种平民化和大众化,才会让听众听起来觉得离自己很近,似乎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诉说着自己的心声,是自己心中的独白,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情去解读自己喜欢的歌曲。无论是进行过专门的音乐训练的人还是没有经过正规音乐训练的人都能够唱歌或听歌,这完全是由于流行音乐通俗易懂、易学易唱、旋律清新优美、风格多样的大众性的特征。如今,我们无论走到哪里,几乎都能够听到流行音乐从耳边想起。可以说,流行音乐无处不在。 二“中国风音乐”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流行乐坛出现了多元化发展,各种形式不同、内容迥异的歌曲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而来。一大批具有中国风特色的歌曲萦绕在大家耳边,涌动着一股浓得化不开的中华文化浪潮——中国风流行歌曲。中国流行歌曲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中国风”正吹拂着流行乐坛 (一)中国风音乐的产生。 1989年,由阎肃作词,姚明作曲,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所演唱的一首歌曲《故乡是北京》,在听众中引起了巨大反响,这种似戏非戏似歌非歌的歌曲让许多人都产生了兴趣。作曲家姚明所创作的《唱脸谱》、《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天桥

中国风音乐赏析

音乐鉴赏课结课论文: 中国风音乐赏析 学院:****学院 班级:**级测控*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徐熳

首先感谢徐老师近两个月的不懈努力和辛勤教诲。 我感觉音乐鉴赏是一门需要用心来学习与体会的课程。最近几年,人们常说人心不古。新一代年轻人甚至整个社会中都弥漫着一种浮躁的风气。以我的拙见,社会风气的演变来自于社会文化的变革。而西方文化井喷式的涌入,一种不“淡定”的风气就此形成。人人急功近利,然而收获的与自己内心的焦灼却成正比。音乐,尤其是中国文化那种淡然忘我、幽静恬淡境界的音乐也许是缓解内心焦躁与现实压力的一杯清茶。 可喜的是中国音乐在世纪之初有了革命式的进步,这种进步是我们人人都能感受到的,亲切自然,并且我们自己有意无意的正被这种潮流所影响。听到这种乐曲就会联想到中国特色,中国元素,中国味道。这些东西深深打动着我们。我们爱并喜欢着,喜欢着那一首首“搀杂”着京剧、黄梅戏,唢呐、二胡,琵琶,笛的中国风。昨天,它们似乎刚刚离我们远去;今晨一觉醒来,又仿佛赫然站立我们身边…… 带给我们这种感受的正是中国风歌曲,她的亲切与自然,是溶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的。因为她的取材、唱腔、她的旋律都是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说到中国风,就不能不提周杰伦。这是一位出道初期争议很大,但是多年以后,人人都能感受到他带来革命性影响的艺术家。他“开创华语“流行音乐”的先声。周杰伦的出现打破了亚洲流行乐坛长年停滞不前的局面,为亚洲流行乐坛翻开了新的一页”。这是百度百科对他的评价。不管怎样,就中国风的定义来说——即在歌曲中加入中国古代一些典故作为创作背景,用现代的音乐唱出古典的味道,唱法多样。曲风偏向传统的东方演奏,加入的是一些东方乐器,通曲音调婉转,回环,有一种传统东方的美感。的《》是现代流行乐纯粹中国风与古典中国风的分水岭!因为它完全符合“三古三新”标准,此外还有《发如雪》,《菊花台》。其他之前产生的作品,还是一种近似中国风形态,一种探索怀旧的尝试(如,后窗,十面埋伏,双节棍,等);中国风词风注重语言的简洁,精炼及语境的意用,用一些诗词文的化用,通过汉语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等来以表现曲的意境,如《千里之外》、《青花瓷》等。 兴起和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如:《》等歌曲曾被各国歌手翻唱、外国驻华官员曾经献唱《东风破》来表达对中国的友好)。周杰伦的中国风融入戏曲和民族等元素,加上娴熟运用各种乐器加以配合,也造就了他多样的音乐曲风。传统的中国风带出了古色古香的中国味道,产生含蓄、优雅、轻快、忧愁等歌曲风格,如《》、《》等。内容上,主要以弘扬中国文化为主,有中国武术文化,药文化,中国瓷文化等,正如周杰伦在中一直强调的,“我们不要,我们老祖先的辛苦不能白费,我们要因为我们是而感到骄傲…”周杰伦希望通过传播中华,其中弘扬中华文化的《青花瓷》最赋有韵味,在外国人看来 “China“即是瓷器又代表中国,歌词中无不透入出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内涵所在。在唱腔方面,周杰伦不再像任何人一样以伴奏修饰人声,恰恰相反的以人

论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摘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文化界出台了一项政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国压抑二十多年的思想一朝解放,爆发出蓬勃的生机。流行音乐作为文化传播的新兴媒介,被赋予新的思想,新的感情和新的文化内涵,至此拉开了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序幕。中国流行音乐以其独特的美学特点、美学主张、美学品质、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且还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流行音乐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她的发展往往是人们真实生活的反应。时代背景决定了音乐的发展方向,流行音乐同时也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音乐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却又高于人们的普通生活品味。因此,两者是互相影响,互相发展的。流行音乐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从一无所有逐渐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使中国的文化格局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显现出流行音乐自我更新的活力和张力。 流行音乐以其独特的社会属性,标杆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多了一种行为表现,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多了一抹色彩斑斓。从而带动了人们生活的巨大改变。国民经济的大力发展,是促进流行音乐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向我国实际国情的发展,商业化运作得当是促进流行音乐发展的最好方式。中国流行音乐的市场化、国际化是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最佳方式,也合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流行音乐;发展;影响;生活方式;改变;

Abstract In twentieth Century eighty issued a policy of flourishing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circle, contending. China more than 20 years of repression broke out once thought liberation, vigor. Pop music as a new media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endowed with new ideas, new feelings and new cultural connotations, thus opened the prelude to the contemporary China pop music development. Chinese pop music with its uniqu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esthetic ideas, aesthetic quality, unique artistic charm and aesthetic value, has brought great impact on people's lives, but also changing people's behavior, life style, behavior and moral concept. Pop music is one of the main carrier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her development is often the real life people reaction. The background determines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music, pop music is also a true reflection of the background at the time. The music comes from people's life, but also higher than the ordinary people's life taste. Therefore, the two influence each other, mutual development. Pop music in the Chinese this land, from nothing and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life, but also make the Chinese cultural pattern is undergoing tremendous change, showing the pop music self renewing vitality and tension. Pop music with its unique social attributes, a benchmark for people in daily life is more a kind of behavior, in the spirit of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more than a touch of colorful. So we can promote the great change of life. Vigorous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op music;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ctual conditions, commercial operation properly is the best wa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op music. The marke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pop music is out of China, the best way to the world, and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ulture. Keywords popmusic; development; influence; life style; change;

中国风音乐赏析

中国风音乐赏析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音乐鉴赏课结课论文: 中国风音乐赏析 学院:****学院 班级:**级测控*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徐熳首先感谢徐老师近两个月的不懈努力和辛勤教诲。 我感觉音乐鉴赏是一门需要用心来学习与体会的课程。最近几年,人们常说人心不古。新一代年轻人甚至整个社会中都弥漫着一种浮躁的风气。以我的拙见,社会风气的演变来自于社会文化的变革。而西方文化井喷式的涌入,一种不“淡定”的风气就此形成。人人急功近利,然而收获的与自己内心的焦灼却成正比。音乐,尤其是中国文化那种淡然忘我、幽静恬淡境界的音乐也许是缓解内心焦躁与现实压力的一杯清茶。 可喜的是中国音乐在世纪之初有了革命式的进步,这种进步是我们人人都能感受到的,亲切自然,并且我们自己有意无意的正被这种潮流所影响。听到这种乐曲就会联想到中国特色,中国元素,中国味道。这些东西深深打动着我们。我们爱并喜欢着,喜欢着那一首首“搀杂”着京剧、黄梅戏,唢呐、二胡,琵琶,笛的中国风。昨天,它们似乎刚刚离我们远去;今晨一觉醒来,又仿佛赫然站立我们身边…… 带给我们这种感受的正是中国风歌曲,她的亲切与自然,是溶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的。因为她的取材、唱腔、她的旋律都是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说到中国风,就不能不提周杰伦。这是一位出道初期争议很大,但是多年以后,人人都能感受到他带来革命性影响的艺术家。他“开创华语“流行音乐”的先声。周杰伦的出现打破了亚洲流行乐坛长年停滞不前的局面,为亚洲流行乐坛翻开了新的一页”。这是百度百科对他的评价。不管怎样,就中国风的定义来说——即在歌曲中加入中国古代一些典故作为创作背景,用现代的音乐唱出古典的味道,唱法多样。曲风偏向传统的东方演奏,加入的是一些东方乐器,通曲音调婉转,回环,有一种传统东方的美感。的《》是现代流行乐纯粹中国风与古典中国风的分水岭!因为它完全符合“三古三新”标准,此外还有《发如雪》,《菊花台》。其他之前产生的作品,还是一种近似中国风形态,一种探索怀旧的尝试(如,后窗,十面埋伏,双节棍,等);中国风词风注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