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的护理常规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常规
熏染性戚克的照顾护士惯例之阳早格格创做【临床表示】熏染性戚克(septic shock)是指由熏染引起的齐身炎症反应,陪随器官功能障碍、构造灌注没有良或者矮血压;正在赋予脚量液体复苏后仍无法纠正持绝性矮血压、矮灌流状态或者器官功能障碍的危沉概括征.1.熏染的表示:(1)熏染源或者病灶的表示(2)收热或者矮体温(3)心动过速、呼吸慢促(4)黑细胞(WBC)计数降下或者下落、C反应蛋黑(CRP)降下(5)病本体查看阳性(1)皮肤:温度、惨黑、花纹,唇甲收绀(2)意识情况:慢躁没有安,神志浓漠,意识没有浑(3)尿量情况:尿量少,尿比沉降下(4)心率、血压:心率加快、脉搏细强、血压落矮(5)血气分解:提示中度矮氧血症战代开性酸中毒.除非存留宽沉呼吸肌疲倦,PaCO2常常仄常或者仅沉度降下.(6)乳酸明隐降下【瞅察重心】1.瞅察神志变更.2.瞅察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心率、心律、血氧鼓战度3.瞅察并记录尿的颜色、量及性状.4.瞅察患者齐身皮肤及终梢的温度及色泽变更,相识终梢循环情景.5.监测黑细胞、C反应蛋黑(CRP)、血气分解及乳酸变更.【照顾护士步伐】1.备齐百般慢救药品及东西,协同医死举止抢救.赶快修坐起码二条以上静脉通路,以备抢救用药.2.千万于卧床戚息,与仄卧位或者中凸卧位,防止没有需要的挪动变化.3.包管供氧,精确赋予氧疗,瞅察病人呼吸、SPO2变更,并瞅察氧疗效验.4.脆持呼吸讲通畅,需要时修坐人为气讲止板滞通气,举止气管内吸痰,瞅察痰液的颜色、量、性状.5.周到监测血流能源教变更:心率、血压、尿量、CVP、SVO2、乳酸、血气分解、终梢血管充盈时间等,出现非常十分即时报告医死.6.需要时留置尿管,庄重记录每小时尿量及本量,.7.监测患者意识状态、瞳孔的变更,创造非常十分即时报告医死.8.注意瞅察患者皮肤干热情况,需要时加盖棉被.9.干佳各项前提照顾护士,防止压疮、坠积性肺炎、尿路熏染等并收症的爆收.10.特殊用药的照顾护士,如血管活性药物,注意瞅察药物效验.11.需要时赋予情绪照顾护士,减少其恐惊或者焦慢程度.【健壮培养】1.背患者介绍病区环境,抚慰患者,减少患者紧弛情绪,协帮患者竖坐战胜徐病的自疑心.2.背醉悟患者介绍戴气管插管、有创血压监测、留置尿管等有创性支配的手段及需要性,以博得协同.3.告知患者活动办法,防止导管滑脱或者不料事变爆收.4.告知醉悟患者与医护人员相通办法,如使用肢体谈话、写字板、图片等,即时相识战谦脚患者的需要.参照文件:1.刘大为,邱海波.2014沉症医教.北京:群众卫死出版社2.王佩燕.国际宽沉脓毒症及熏染性戚克治疗指北解读,天下危沉病医教纯志,2004,1(5):385-400。
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措施
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措施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又名休克型肺炎,这种病症属于常见的内科急诊,肺炎双球菌在多数情况下,为该病感染性的原菌。
在患者出现重症肺炎的状况时,会产生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细菌阻碍了患者的运动中枢功能,使得患者微循环以及小动脉因为麻痹的状况产生的扩张,有效血液的容量降低,导致患者因为周围循环的状况而导致出现休克。
在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研究过程中,进行特点的分析,并且,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患者的有效护理,帮助患者的恢复状况。
本次的研究分析了170例重症肺炎并发感染的临床状况,并按照临床状况提出相对应的护理方式,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到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170例,其中男性患者为135例,女性患者为35例;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59.23±3.10);发病时间为2-4个月87例(51.18%),5-6个月83例(48.82%)。
在现有的患者病例中,出现发热状况的有125例,咳嗽状况的有136例,痰液带血色的状况有89例,胸痛的状况有60例。
在170例的患者中,所有的患者都出现了不停程度的脸色发白,腹痛,腹泻以及烦躁等症状。
在实验室的血液检测中,白细胞的检测指数为(15-30)*109/L,中性粒细胞75%-90%,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在以上的170例患者中,均进行了影像学的检察,其中162例都出现了大片状的阴影。
1.2诊断方法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病症多发在冬春季节,年龄普遍在41岁以上,假如患者出现高热或者体温有明显降低;情感冷淡或者精神状况烦躁;面色苍白,易出汗,四肢发冷,心率提升,血压偏低等状况,经过医院的血液检查,白细胞的数量有明显的提升。
这样的患者应该尽快的进行影像学的检察,方便病情的诊断。
1.3治疗方法在出现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症状之后,由于患者的血容量大量的降低,应该在血液方面有大量的血液输送,常规方式就是使用静脉输送的形式进行平衡盐水与葡萄糖进行顺序的输送。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
• 疾病分类
• 高动力型休克
高动力型休克又称高排低阻型休克或温暖型休克, 是以外周阻力降低、心排出量正常或增加为血流动 力学特点的休克。
• 低动力型休克
低动力型休克又称低排高阻型休克或寒冷型休克, 是以外周阻力增高和心排血量减少为血流动力学特
点的休克。
病因
• 病因 感染性休克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入
治疗
除等引起的低血压,也可用于治疗椎管内阻滞时的低血压及 心跳骤停复苏后血压维持。对本品不耐受患者应慎用,滴注 时药液外溢可致组织坏死。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心血管病人的常用药,主要作用于血小板,具有 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支气管 痉挛性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神经系统、血尿等,出现
就医
8.不明原因的肝、肾功能损害等。 • 诊断休克的临床指标 1.意识和精神状态,呼吸频率和幅度,皮肤色泽、 湿度和温度,颈静脉和外周静脉充盈情况、脉搏、 尿量、甲皱微循环和眼底检查都符合休克体征标准。 2.动脉血压、脉压和中心静脉压(CVP)降低。 3.血液生化检查、血液流变学检查,以及DIC的有 关检查等。
肝功能障碍发生率仅次于肺,发生时间在肺肾功能之 后或最先,主要表现为黄疸或肝功能不全、有或无肝 性脑病。 • 并发症 • 脑水肿
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造成颅内压增高,从而导 致脑水肿。
症状
•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简称DIC,主要表现为皮肤青紫、多个
脏器出血等。 • 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急促、发绀、精神错乱、 狂躁、昏迷、抽搐等症状。 • 肾衰竭
治疗
病因治疗
在患者病因未明确前,可根据原发病灶、临床表现, 推测最可能的致病菌,先行选用强力的、抗菌谱广的 杀菌剂进行治疗。在分离得病菌后,按药物试验结果 选用药物,剂量可大,首次给冲击量,由静脉滴入或 缓慢推注。为更好地控制感染,可联合用药,但一般 二联已足。为减轻毒血症,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下, 可考虑暂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时处理原发感染 灶和迁徙性病灶,重视全身支持治疗以提高机体抗病 能力。
小儿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与护理
小儿感染性休克一、定义感染性休克是发生在严重感染的基础上,由致病微生物及其产物所引起的急性微循环障碍、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细胞代谢障碍甚至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感染性休克是儿科临床工作中的危重急症。
它来势凶猛,发展迅速,若不尽早认识、正确处理,会带来严重后果。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1.病因多种病原体均可引起小儿感染性休克,但临床上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如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脑膜炎双球菌等。
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
近年来不少条件致病菌如克雷伯菌、沙门菌、变形杆菌及一些厌氧菌等所致的感染,也有上升趋势。
小儿感染性休克常发生在中毒性痢疾、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败血症、大叶性肺炎及胆道感染等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基础上。
2.发病机制对感染性休克发病机制的认识,已从微循环障碍的观念发展到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及分子水平的新观念上。
(1)微循环障碍根据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障碍,可将休克的发展过程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①休克初期(微循环缺血期,代偿期):由于细菌及毒素进入人体后血液中儿茶酚胺等物质含量增加,对交感神经有强烈的兴奋作用。
于是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及肌性微静脉均痉挛性收缩,使整个微循环发生缺血,毛细血管血流量减少,于是动静脉短路开放,使血流取短径进入静脉系统。
机体出现代偿状态,临床表现为轻度休克。
②休克期(微循环淤血期,病情进展期):长期缺血、缺氧得不到纠正,组织无氧代谢增加,酸性代谢产物(乳酸、丙酮酸)大量聚集,从而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微动脉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在酸性环境中开放;相反,微静脉、小静脉仍处于收缩状态,这些因素使微循环处于灌入多而流出少的状态。
大量血液淤滞造成微循环淤血状态,组织灌注进一步减少,从而导致血容量不足,有效循环血量骤减,回心血量和心排出量进一步降低,动脉血压下降。
③休克晚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期,难治期):休克发展到晚期,由于微循环内血液淤积及液体向组织间外渗,造成血液浓缩和血液黏滞性增高,血流速度更加缓慢,酸性代谢产物不断堆积;同时,血管内皮细胞广泛损伤,暴露胶原纤维,从而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
休克的护理常规
休克的护理常规
1、将病人安置在抢救室,根据病情采取休卧平,平卧或将头和腿抬高30度。
2、避免搬动,注意保暖,防止烫份。
3、积极配合医生抢救,遵医嘱做病因治疗。
失血性休克立即止血。
其中门脉高压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可用三腔管压迫止血。
感染性休克,迅速利用抗生素,心源性休克主要恢复心功能;创伤性休克,应给适量镇静剂;过敏性休克,应立即除去致敏源。
4、补充血容量,尽快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以备扩容,纠正酸中毒,升压,滴入低分子右旋糖酐。
5、静脉使用升压药时,防止外溢,以免影响压效果,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根据病情掌握肺水肿。
6、给氧,一般用鼻塞法或鼻导管法。
氧流量2 ~ 4升/ 分,保持呼吸通畅。
7、严密观察病情,每隔1 5 ~ 3 0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一次,并记录。
注意心律、心率、心电图变化。
8、协助插管。
密切观察尿量,插管,测中心静脉压。
准确记录 2 4 小时尿量,特别注意每小时尿量。
质量要求:
1、迅速敏捷配合抢救。
2、仔细观察病情变化,作好记录。
3、严防发生合并症。
输尿管结石伴感染性休克护理常规
五十、输尿管结石伴感染性休克护理常规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多发病,结石致输尿管梗阻引起肾脓肿,引发脓毒血症可致感染性休克。
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病因,通常是输尿管梗阻导致肾盂内压力增加,细菌及内毒素播散至全身导致,尿源性脓毒血症并发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为 28.3%--41.1%。
因此,及时解除梗阻,积极抗感染、抗休克尤为重要。
一、【观察要点】1.有无发热、腹痛、腹胀等腹膜刺激症。
2.尿量及尿色、性状。
3.血压、心率、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4.并发症:疼痛、出血、感染二、【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按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的术前护理。
2.病情观察及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每 15~30min 测量生命体征一次;早期预警评分进行评估,发现休克患者,给予中凹卧位或平卧位;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建立中心静脉导管。
3.严密观察患者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以了解肾功能有无损害。
4.高热患者给予药物治疗或物理降温。
(二)术后护理1.体位:根据麻醉方式选择相应麻醉护理常规:全麻尚未完全清醒者,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清醒后予半卧位,床头摇高15~20°;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去枕平卧6~8小时。
2.手术交接:根据手术转运交接单交接患者,了解手术方式、术中处理、术中出血量、输液量、尿量及用药、皮肤等情况。
3.生命体征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持续心电监护及吸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医师。
4. 遵医嘱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5.导尿管的护理三、【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及处理】1.腰痛,多为患侧腰部酸胀,有极少数患者因结石碎片的排出或双“J”管的刺激出现腰腹部疼痛给患者讲解腰痛的原因,多与患者交谈分散注意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2.血尿,嘱患者多饮水,2000ml/d以上,同时给予抗炎,止血等补液治疗,一般2~3h后消失。
并嘱患者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
出血较多时予以持续膀胱冲洗,定时挤压管道,观察冲洗液颜色、性质,有无血凝块形成,必要时予以手动膀胱冲洗。
感染性休克的应急措施及心理护理
02 应急措施
初步评估与诊断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了解病史和 症状,判断是否可能存在感染性
休克。
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皮肤颜色 、温度、湿度等指标,以确定病
情严重程度。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 规、血气分析等,以了解患者的
生理状态和病情发展趋势。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
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 通道,以便快速补充 液体和药物。
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 指示,选择合适的静 脉通道和输液方式。
保持静脉通道畅通, 避免堵塞和脱落。
抗休克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指示,给予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血压和组织灌注。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
给予适量的抗生素治疗,以控制感染和减轻炎症反应。
抗感染治疗
案例二
总结词
心理护理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等不 良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详细描述
感染性休克患者可能会出现极度的恐惧和焦虑,这种情绪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 ,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各种心理护理措施,如安慰、鼓励、解 释等,帮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增强信心和勇气,积极配合治疗。
告知患者及家属感染性休克的风险及治疗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配合度 。
鼓励患者及家属提出疑问,耐心解答并给予合适的建议。
04 案例分析
案感染性休克对于降 低患者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意 义。
VS
详细描述
感染性休克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寒战、 发热、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症状。此时 ,医生应迅速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抗菌药物 治疗,以控制感染和减轻休克症状。如果 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休克症状可能会进 一步恶化,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等 严重后果。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常规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常规一、目的为规范诊疗护理操作及疾病护理常规,切实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二、范围全科护理人员三、概念感染性休克是指由于病原体(如细菌、真菌或病毒等)侵入人体,向血液内释放内毒素,导致循环障碍、组织灌注不良而引起的休克。
常见于严重胆道感染、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泌尿系统感染等。
其主要致病菌是革兰氏阴性菌。
根据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分为低动力型(低排高阻型)和高动力型(高排低阻型)。
四、内容(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了解引起休克的各种原因,如有无腹痛和发热;有无因严重烧伤、损伤或感染引起的大量失血和失液;患者受伤或发病后的救治情况。
2.身体状况:(1)意识和精神状态:意识是反映休克的敏感指标。
若患者呈兴奋、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意识模糊、反应迟钝,甚至昏迷,常提示存在不同程度的休克。
(2)生命体征:①血压:是最常用的监测指标,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g,提示休克;②脉搏:休克早期脉率增快,且出现在血压下降之前,因而是休克的早期诊断指标;休克加重时脉细弱。
临床常根据脉率/收缩压(mmHg)计算休克指数;正常值约为0.58;≧1.0提示休克;>2.0提示严重休克,估计失血量>50%;③呼吸:呼吸急促、变浅、不规则,提示病情恶化;呼吸增至30次/分以上或8次/分以下,提示病情危重;④体温:多数休克患者体温偏低,但感染性休克患者可有高热。
若体温突升至40℃以上或骤降至36℃以下,提示病情危重。
(3)外周循环状况:皮肤和口唇粘膜苍白、发绀、呈花斑状,四肢湿冷,提示休克。
但感染性休克患者可表现为皮肤干燥潮红、手足温暖。
(4)尿量:可反映肾灌流情况,也是反映组织灌流情况最佳定量指标。
尿少通常是休克早期的表现;若患者尿量<25ml/h、尿比重增加,提示肾血管收缩或血容量不足;若血压正常而尿少、比重低,提示急性肾衰竭。
(5)局部状况:了解患者有无骨骼、肌肉和皮肤、软组织损伤;有无局部出血及出血量;腹部损伤者有无腹膜刺激征和移动性浊音;后穹隆穿刺有无不凝血液。
感染性休克护理PPT【39页】
2024/9/2
35
并发症的预防:DVT 、压疮
压疮的预防 护理措施:
1. Branden评分12分,予气垫床应用,每班交接皮肤情况 2. 保持床单元整洁、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潮湿衣物及床单 3、观察患者皮肤水肿消退情况,抬高阴囊 4. 协助患者2小时翻身一次,骨隆突处予软枕应用 5. 鼓励患者床上活动,增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 评价:患者无压疮发生
T 38.5℃,NE0.3ug/kg.min,1-17
CVP8cmH2O
1-18
PO248mmHg,呼吸机参数条件高
T38.3℃,加用万古,替加环素 1-19
及阿奇霉素,尿激酶冲肝引流管 1-20
循环、呼吸恶化,NE0.6,R41, SPO2 92%,T38.5
1-21 1-22 1-23
病情重,预后差,自动出院 1-24
2、严格无菌操作和手卫生 3、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4. 保持管路通畅,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 5.做好管路的护理,每天评估导管留置的必要性,尽早拔除
2024/9/2
31
并发症预防:继发感染( CRBSI 、VAP、 CAUTI )
VAP预防
护理措施:
1 .每日四次口腔护理 2. 吸痰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做好手卫生,做好床旁隔离 3. 湿化器每周更换1次;螺纹管冷凝水及时倾倒,避免冷凝水逆入患者气
急诊拟“发热原因待查”收入感染科 气喘、SPO2下降,BP下降
循环、呼吸恶化,转ICU
停NE,T38.5℃
Na高,限钠 T37.9℃,甲硝唑肝引流管冲洗,加
伏立康唑
血小板进行性下降,输血、血浆,加 用肝素,痰培养鲍曼
2024/9/2
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预防褥疮
定期为病人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褥疮的 发生。
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适当抬高下肢,定期进行下肢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 栓形成。
04
感染性休克病人的康复 与出院指导
康复训练与教育
康复训练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包括肢体功能训练、呼吸训练、语言康复等,以促进病人的 身体功能恢复。
倾听与理解
耐心倾听病人的感受和需求,理解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提供信息和教育
向病人和家属提供关于感染性休克的相关知识和护理要点,以减 轻他们的担忧。
家庭与社会支持
家属培训与指导
01
对家属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让他们了解如何提供情感和实
际支持。
社会资源链接
02
帮助病人获得社会支持资源,如志愿者服务、康复中心等。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实验室检查
定期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生 化等实验室检查,了解病情变化。
急救护理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
及时为病人建立静脉通道,确保药物和液体的输 入。
给氧
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给予足够的氧气,以改善 缺氧状态。
抗感染治疗
及时应用抗生素等抗感染药物,控制感染源。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预防肺部感染
维持正常体温
采取保暖措施,防止病人 出现低体温,同时注意散 热,防止体温过高。
控制感染源
及时诊断
尽早确诊并确定感染源,采取针对性 治疗措施。
清洁消毒
做好病区的清洁消毒工作,防止继发 感染。
隔离防护
对病人进行隔离,减少交叉感染的风 险。
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应急流程
病情评估:有感染表现,体温>39°C或不升,畏寒、寒战,意 识淡漠,皮肤湿冷、口干、面色苍白,脉搏细数,脉压差增大 。
立即通知医生
处理
医嘱补液、 抗炎
激素、血管 活性药物、 强心药应用
维持水、 电解质、 酸碱平衡
清除感染 源,积极 治疗原发 病.[1]
观察患者血常规, 体液、血压细菌培 养局部病灶情况。
感染性休 克的护理
ICU 朱丽丽
一、概述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伴有器官功 能障碍、组织灌注不良或低血压;在给予足量液体复苏后仍无法纠正持续性 低血压、低灌流状态或器官功能障碍的危重综合征。
二、护理评估
(一)体温、皮肤的温度、皮肤的颜色温度,唇甲发绀 (二)意识情况:烦躁不安,神志淡漠,意识不清 (三)尿量情况:尿量少,尿比重升高 (四)心率、血压: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降低 (五)血气分析:提示中度低氧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除非存在严重呼吸肌疲劳,PaCO2通常正常或 仅轻度升高,乳酸明显升高,白细胞(WBC)计数升高或下降、C反应蛋白(CRP)升高
(十二)急性期并发症护理:
四、护理措施
1、呼吸窘迫综合征
(1)合理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2)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
(3)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2、脑水肿
(1)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2)保持患者安静,抬高床头20-30°。
(3)准确记录出入量,保持大便通畅。
(十二)急性期并发症护理:
四、护理措施
早期康复: 1、按医嘱及时应用抗生素,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按时雾化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皮肤、口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04
感染性休克的预防与控制
提高免疫力
01
02
03
04
均衡饮食
提供全面均衡的饮食,确保摄 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 白质,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适量运动
鼓励孩子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保证充足睡眠
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有助于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
。
预防接种
按照免疫计划接种疫苗,预防 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感染性休克的症状
血压下降
收缩压低于90mmHg,或比 基础血压下降30%以上。
心率加快
心率超过100次/分,可伴有心 律失常。
高热或低温
体温异常升高或降低,可伴有 寒战、出汗等症状。
呼吸急促
呼吸频率超过20次/分,严重 时可出现呼吸衰竭。
意识障碍
如烦躁不安、嗜睡、昏迷等。
感染性休克的诊断
病史和体征
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充足的 水分摄入,以利于毒素排出。
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 素、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营养
均衡。
病情观察与监测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 状态、尿量等变化,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
监测实验室指标
定期监测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 析等实验室指标,了解病情进展。
了解患者是否有感染病 灶、发热等症状,以及 血压、呼吸、心率等体
征变化。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生化、血气 分析等检查有助于明确
诊断。
影像学检查
如X线、超声等检查,可 发现感染病灶和器官功
能异常。
临床评估
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 检查结果,评估休克程 度和器官功能状态,制
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常规
1.置患儿入抢救室平卧、保暖及迅速补液,专人护理,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通道用来扩充有效血容量,纠正代谢紊乱;另一条通道用来调整血管功能。
2.扩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扩容分3个阶段。
(1)快速输液扩充阶段选用2:l张含钠液,补液量按l0~20mL/kg计算,总量不超过300mL,30~60min内快速滴注。
(2)继续输液阶段选用l/2张~2/3张含钠液,补液量按30~50mL/kg计算,分批于6~8h输入,直到休克叫正为止。
(3)维持输液阶段按每日50~80mL/kg计算。
3.认真观察补液效果准确记录24h出入液量。
观察并准确记录首次排尿及24h排尿的时间、尿量。
血容量恢复一般在补液后3~4h,脱水纠正表现为皮肤弹性恢复和眼窝凹陷消失,一般在补液后24h。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24h监测血压,脉压差、心率、呼吸、尿量和休温,观察意识状态变化、末梢循环、皮肤弹性恢复情况及皮肤弹性恢复情况及皮肤温湿度等。
保持室温18~20度,湿度50%~60%,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新鲜,每日开窗通风3~4次。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24h监测血压,脉压差、心率、呼吸、尿量和休温,观察意识状态变化、末梢循环、皮肤弹性恢复情况及皮肤弹性恢复情况及皮肤温湿度等。
保持室温18~20度,湿度50%~60%,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新鲜,每日开窗通风3~4次。
5.健康指导向家人讲解疾病的治疗、护理及转归,清除恐惧心理,取得配合。
指导家人正确护理患儿,防止交叉感染。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查房课件
目录
• 感染性休克概述 •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 • 感染性休克的预防与控制 • 感染性休克护理查房实践
01
感染性休克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感染性休克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 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组织器 官灌注不足、休克和多器官功能 衰竭。
特点
病情危重,进展迅速,需要及时 诊断和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总结词
迅速进行液体复苏,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是感染性休克治疗的重要措施。
详细描述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晶体液或胶体液进行扩容,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量, 避免引起心肺功能不全或水中毒。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总结词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微循环障碍。
详细描述
在液体复苏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合理选用血管收缩剂或血 管扩张剂,以维持脏器灌注压和组织氧供。
措施。
及时治疗
一旦确诊为感染性休克,应立即 启动抗感染、补充血容量等治疗
措施,以控制病情发展。
严密监测
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确保患
者安全度过危险期。
05
感染性休克护理查房实践
案例一:老年患者感染性休克护理查房
患者情况概述
护理查房重点
老年男性,因肺部感染引发感染性休克, 入住ICU。
建立静脉通道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药物 及时输注。
维持正常体温
采取保暖措施,保持患者体温 正常。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适当的营 养支持,提高抵抗力。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01
02
03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 焦虑、恐惧等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常规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常规
一、概述
感染性休克(septicshock)也称脓毒症休克或中毒性休克。
尽管目前临床治疗及重症监护措施更加完善,但小儿感染性休克病死率仍高达10%~50%,是重症监护病房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
良好的监护技术,做好液体复苏是早期逆转休克的关键,能明显降低感染性休克早期病死率。
二、病情观察
1.看神志、口唇、皮肤颜色、浅静脉、末梢循环充盈情况,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
通过神志可以反映中枢神经血液灌注和缺氧情况;通过口唇、皮肤颜色、浅静脉、末梢循环充盈情况的变化可以早期发现休克,当皮肤苍白范围扩大表明休克加重,当皮下瘀斑,针眼渗血,提示有DIC可能;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反映患者有无酸中毒,有无休克肺的发生。
2.听呼吸音、呼吸道通畅情况,反应患者的呼吸道有无梗阻,有无痰堵,有无误吸。
3.摸脉搏。
皮肤温度、冰凉范围扩大、温度降低表明休克加重;休克代偿期,脉搏增快,但血压正常,因此脉搏是判断早起休克的可靠依据。
4.监测心率、心律和血压。
均为重要的监测项目,血压作为休克的标志,同心率和心跳强度结合可以判断失血量分级和休克程度,经皮氧饱和度、体温、尿量和肛指温差,对于患儿尿量的监测,应放置导尿管记录尿量。
正常小儿尿量为2~3ml/(kg·h),如
<1ml/(kg·h),即为少尿,提示有循环血量不足,肾脏低灌注。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扩容后休克仍未纠正,或者原已存在心功能不全难以掌握扩容液量时,应进行CVP监
O如动脉血压和CVP低,提示循环血量不足:如血压低而CVP 测。
CVP正常值为5~12cmH
2
高于正常,提示右心功能不全或输液过量。
三、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1)监测脉搏、血压、呼吸和体温:脉搏快而弱,血压不稳定,脉压差小为休克早期。
若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脉搏细弱均为病情恶化的表现。
根据病情每10~20min测1次脉搏和血压。
每2~4h测肛温1次,体温低于正常者保温,高热者降温。
2)意识状态:意识和表情反映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灌注量,若原来烦躁的病儿,突然嗜睡,或已经清醒的患儿又突然沉闷,表示病情恶化;反之,由昏睡转为清醒,烦躁转为安稳,表示病情好转。
此外,尚应了解不同年龄意识变化之特点,如婴儿中枢缺氧可迅速嗜睡或昏迷;幼儿常先呻吟不安或烦躁,渐至意识丧失,而儿童常呈间歇躁动等开始。
医护人员应了解其特点,密切观察,及早发现变化。
3)皮肤色泽及肢端温度:面色苍白、甲床青紫、肢端发凉、出冷汗,都是微循环障碍、休克严重的表现。
若全身皮肤出现花纹、淤斑则提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4)详细记录尿量:尿量是作为休克演变及扩容治疗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2)输液过程的护理迅速扩容、纠酸是抗休克的关键。
1)溶液选择及用量:轻型病例输1/2张液(2:3:1液)每小时8~10m1/kg,休克纠正后减慢速度,以后用1/3~1/5张维持液,直到病情稳定。
重型病例采用三批输液:①用2:1等张含钠液10~20m1/kg(总量不超过300m1),在30~60min内静脉推注。
对疑有血液高凝状态者,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10~15m1/kg,滴速同上。
②继续输液用1/2~2/3张含钠液30~50m1/kg,于6~8h内输入。
③维持输液用1/5张含钠液50~80m1/kg,见尿后补钾,氯化钾剂量0.1g/kg.2)输液过程的护理:应注意输液速度与量,输液过速或过量可造成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输液速度过慢或量少则不能及时补充血容量。
故输液过程中要注意调整速度与流量。
在判断输入量是否适当方面,主要观察一般情况、外周循环和酸中毒恢复以及尿量是否增加。
若输液过程中患儿突然出现胸闷、气
急、面色苍白、冷汗烦躁不安、有泡沫样血性痰、肺部有哕音等应考虑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等可能,要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病儿取半坐卧位吸氧,并通知医师进一步处理。
(3)积极控制感染按医嘱及时应用抗生素,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按时雾化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皮肤、口腔护理,防止新的感染;有创面的部位按时换药,促进愈合。
(4)心理护理关心患儿,向家长介绍有关本病的知识及诊疗计划,消除恐惧心理,使诊疗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