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问题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心理问题探究
摘要:心理健康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探索和研究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
关键词:心理障碍健康人格
那么,中学生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呢?
1.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人格,从而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意志坚强、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性好、开朗乐观的人。
2.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情绪消极、易激动、喜怒无常、多愁善感、压抑、愤怒和悲观失望的人,常易发生心理障碍或身心疾病。因此,应当学会情绪的自我调节,做到合理宣泄。
3.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人都有交际的需要,只有与老师、父母、同学、朋友正常友好地交往,才能使人消除孤独感,获得安全感和安慰感。个人苦闷的宣泄,可以使人心胸宽敞、心情愉快。
4.注意维护大脑健康。注意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避免过度用脑,特别要避免持续紧张的学习和工作。做到劳逸结合、起居有常、饮食有节。
5.善于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不要使焦虑、忧愁、敌意
及挫折感长期存在。
6.不断调节自己的欲望,使其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应与自己的过去相比较,才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7.善于独处。必要时能独自一人而不感受寂寞和自怜。
8.养成自我称赞、鼓励的习惯。在一个群体中,若得不到他人的称赞,就要学会自我肯定、自我激励,才能使心理保持
平衡。
但是,如果学生已形成了一定的心理障碍,怎么办?我们
就只能从实际出发,立足现实,把握中学阶段这一关键时期,力
求纠正和克服。作为老师该如何去做呢?
1.要爱学生,更要使学生学会爱人。《学记》中讲的“亲
某师,信其道”就是说情感是知识传授的桥梁,教师对学生的
爱能够唤醒学生的爱心,萌发学生善良的道德和高尚情操,可
以说爱心是滋润学生心田的甘泉;爱心是教师一切教育艺术、技巧、方法产生的基础与源泉,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爱是人
的一种积极的高尚的情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只有怀着一颗关切的爱心去接触学生,才可能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
发现问题,防微杜渐。
2.要理解和宽容学生。理解是一种心理换位,是指能站在他人的立场,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教师虽为人师,但不应
该就此将自己束之高阁,而应走进学生、融入学生,想学生之
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了解并理解学生的需要。
3.要尊重学生。人们对尊重的需要有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两个方面。自尊包括对获取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的愿望。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承认、接受、关心和赏识等。因此一个具有足够自尊心的人总是更有信心、更有能力、更有效率,而最健康的自尊是以别人给予的尊重为基础的。教师尊重学生,就会使学生感到自己不仅是一个学生,不是被动的容器,而是一个独立的人,具有独立的人格。因此也会觉得教师一直对他是欣赏的、尊重的、能让他自由提出意见、发表见解。教师尊重学生实质上就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尊重学生的个性能养成学生乐学的心理。
4.要信赖学生。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告诫过青年教师:在任何时候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
格的分数,即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是有能力学好的,相信学生的缺点是可以改正的。教师的这种信赖一旦传递给学生,就会使他们感到自己与别的学生一样具有才能,对自己的缺点有改
正的勇气。教学与教育过程中需要创造教师友好的信赖学生的气氛,多给学生以赞扬,因之赞扬就像温暖人的心灵的阳光,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它。老师必须具备热爱学生的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尊重、理解、信任,与他们多进行感情交流,建立起平等、民主、亲切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去创造爱的氛围,在爱的氛围中教书育人。当学生在认
识上或行为上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进行说服教育,教师的循循善诱、亲切教诲必然感化学生,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克服心理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存在重生理健康轻心理健康的问题,应试教育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升学竞争激烈,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的不当做法使许多青少年学生产生了轻重不
一的心理问题。学习心理乃至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的深刻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