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金融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第2章 金融风险管理基础
![第2章 金融风险管理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4e2d9f2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3.png)
图2—1 金融风险的分类
第2章 金融风险管理基础
4
二、金融风险的生成机理
2.2.1 金融风险产生的内在根源
➢(1)金融内在脆弱性。 ➢(2)金融机构的高负债性。 ➢(3)信息不对称与信用经营的固有矛盾。 ➢(4)负外部性。 2.2.2金融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 ➢(1)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2)自然和社会环境变化。 ➢(3)市场竞争。 2.2.3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风险的生成特征 1)金融全球化加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 (1)金融全球化容易出现监管真空。 (2)导致国家风险更加普遍化。 2)金融全球化加快了金融风险在国际间的传递 金融风险的国际传递机制可以概括为两种渠道,一是国际贸易渠道,二是国际金融 渠道。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 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 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
第2章 金融风险管理基础来自5三、金融风险管理的一般原理
2.3.1 金融风险管理的产生
➢1)金融风险管理的概念与分类 (1)金融风险管理的概念。所谓金融风险管理,就是诣各经济实本(包括居民个人 、家庭、企业和政府等)在筹集和经营资金主要指货币资金)的过程中,对金融风险 进行识别、衡量和分沂,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控制与处理金融风险,用最低成本, 即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2)金融风险管理的分类按照不向标准,可以对金融风险管理进行不同分类。 ➢2)金融风险管理的产生 (1)人类早期风险管理的思想和实践。 (2)风险管理的产生。 (2)金融风险管理的产生。 2.3.2 金融风险管理的职能与目标 ➢1)金融风险管理的职能 ➢2)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要求 (1)目标的现实性。 (2)目标的明确性。 (3)目标的层次性。 (4)目标模式的量化方法。常用的目标量化方法有下面三种:结构指标法。频数 法。评分法。
金融风险管理第二章课件
![金融风险管理第二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c0130f6c85ec3a87c2c5f1.png)
组织结构图示法 组织结构图示法,是用图形来描绘经济 主体的组织结构并据此辨识金融风险的方法。
•
•
• •
组织结构图示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对经济主体的组织结构的整体及其各个组成 部分进行识别与分析。 绘制出经济主体的组织结构图。当要分析的 对象涉及到多个子组织结构时,可以先绘制 出各个子组织结构图,再组合成总的组织结 构图。 对组织结构图进行解释与剖析。 通过组织结构图识别金融风险。
调查报告 现场调查后,风险管理人员应立即对现 场调查的资料和信息进行整理、研究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根据现场调查的目的撰写调查报 告。
•
•
•
现场调查法的优点 通过现场调查法可以直接获得进行金融风险辨识的 第一手资料,从而达到眼见为实的效果,在某种程 度上可以确保所得资料和信息的可靠性; 现场调查活动还能加深风险管理人员与基层人员之 间的相互沟通、了解和联系,既可以使得基层人员 获得更多有关风险辨识和风险处理的经验和知识, 又可以使得风险管理人员在现在和未来可及时获得 所需要的相关资料和信息; 通过现场调查法容易发现潜在的风险,有助于将风 险控制在萌芽阶段。
•
•
根据统计结果及时调整前述问题中不合理的 成分,把调整后的问题和汇总意见匿名发给 各位专家,对于偏离大多数人意见一定程度 的回答者,将被请求更正其回答或陈述理由。 随着对每个问题一次又一次的反复问询、反 馈、更正等过程,从专家处可获得的信息量 将越来越少,组织者可视具体情况确定何时 停止反复。
主观风险测定法 主观风险测定法,主要依赖于风险管理者 的主观努力、个人经验及判断力来进行。具 体包括以下四种方法: 财务报表透视法 直接观察法 连锁推测法 证券市场追踪法 即通过追踪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中的表现推 测、辨识金融风险。
2 金融风险管理概述(思考题)
![2 金融风险管理概述(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bbf63dbc770bf78a6429541c.png)
2020/4/8
20
2.2 金融风险管理的手段和体制
金融风险管理外部管理体系
政府监管机构
第二章 金融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金融风险 管理
基本理论
金融风险管理的概念及历史演进 金融风险管理的手段和体制 金融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
2020/4/8
1
导入案例-巴林银行的倒闭
人祸
地利
天灾
1个交易员 2个账户 3个人的交易 错误
巴 林 银 行 的 管理问题
新加坡远离 伦敦
阪神大地震
2020/4/8
2
2.1 金融风险管理的概念及历史演进
2020/4/8
18
2.2 金融风险管理的手段和体制
评估系统
主要职能是对已经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进行分析、评价以及经验 的总结,从而避免重蹈覆辙。 评估系统包括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估、对金融风险管理模型的评 估以及对金融风险管理成效的评估。
补救系统
对已经显现出来的金融风险采取及时的处理措施,以减小风险损 失,防止金融风险的进一步恶化和蔓延
风险发生损失的估计方法
市场风险估计方法 名义值度量法、灵敏度 方法、 波动性方法、压 力测验和极值理论、综 合风险度量
流动性风险估计方法
缺口分析方法 期限结构分析法 现金流量分析法
LOGO
信用风险估计方法
信用评级方法、信用评 分方法、Credit Metrics 、CreditRisk、KMV等
操作性风险估计方法
第二章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72930a4c284ac850ac024244.png)
目标 战略目标
经营目标 报告目标 监管目标
表 某银行的风险管理目的
内容 争取在两年内上市 争取在五年内盈利和效率达到国内股份制银行的领先水平 争取在十年内成为中国银行业中创造股东价值最高的银行, 并在亚洲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一个行业的领导者被当地市场认可 资产组合管理目标和组合风险管理目标 单项业务发展指标和风险管理目标 单一客户综合盈利目标和风险管理目标 各类风险的报告目标 各类业务的风险报告目标 资产组合风险的报告目标 资本充足性目标 合规性目标 其他风险监管目标
〔七〕风险报告
金融机构外部和外部的相关信息必需以风 险报告的方式停止确认、捕捉和传递,以 保证金融机构的员工可以执行各自的职责。
〔八〕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是对风险管理要素内容和运转以 及一段时期的执行质量停止评价的一个进 程。
金融机构经过两种方式对风险管理停止监 控——继续监控和一般评价,这可以保证 风险管理在机构内各管理层面和各部门继 续失掉执行。
异样的管理缺陷也出如昔日本大和银行身上— —最终招致巨额盈余。
由于受历史条件、运营环境、管理偏好等多种 要素的影响,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在 实际中出现出多样性:
直线型
职能型
直线职能型
事业部型
矩阵型
不同的形式各有其利害。结合金融风险管 理的开展趋向和国际先进金融机构的阅历
→ 一个设计良好的金融风险管理组织架 构至少应具有以下特性:
财务部门:估价、损益、帐簿等;
法律部门:抵押、规范协议等文件的起草与执行。
一个设计良好的金融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会充沛思索 机构内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 不只能明白划分它 们之间的权责,树立相互间必要的监视机制,还 能保证相互间信息沟通的方便、快捷、准确,提 高机构内协作和共享信息的才干。
金融风险管理重点
![金融风险管理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8a0552fba0d4a7303763a22.png)
金融风险管理重点第一章、金融风险概述1.金融风险的定义:①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由于金融市场各种经济变量的不确定造成结果发生的变动,从而导致行为主体遭受损失的大小及该损失可能性的大小。
②是指金融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2.对金融风险的正确理解:①金融风险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金融风险的实质在于它是一种直接发生货币资金损益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损益结果和损益程度在金融风险事故发生之前也是不确定的)金融活动的内在不确定性(经济行为主体主观决策或由于获取信息的不充分)造成的金融风险是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活动的外在不确定性(经济行为主体之外,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随机性和偶然性的变化趋势,比如宏观经济、政策、政治、技术等外部因素)造成的金融风险是非系统性风险。
②金融风险是金融活动的内在属性暴露或敞口的概念:表示的是金融活动中存在金融风险的部位和受金融风险影响的程度。
敞口的大小与金融风险大小并不成正比。
③金融风险的构成: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结果。
3.金融风险的特征:1)金融风险的一般特征:客观性、普遍性、扩张性(持续的时间长、影响的范围广)、多样性与可变性、可管理性。
2)金融风险的当代特征:(1)高传染性。
高传染性主要表现为金融风险传导的快速度和大面积。
一方面,通信手段的现代化,带来了交易方式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创新,金融衍生工具的推陈出新,使得国际资本流动性更趋灵活。
(2)“零”距离化。
(3)强破坏性。
金融风险的高传染性和零距离化是导致强破坏性重要因素。
4. 金融风险的种类:(根据金融风险的性质划分)(1)系统性金融风险(Undiversifiable Risk )又称为不可分散化风险,是指能产生对整个金融系统,甚至整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主体都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的风险。
它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金融风险,直接威胁一国的经济安全。
(2)非系统性金融风险 ( Diversifiable Risk )又称为可分散化风险,是指某个行业或企业特有的风险。
第二章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其策略详解ppt课件
![第二章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其策略详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ddcc3cb8f67c1cfbd6b80e.png)
2.金融风险管理讲纲
![2.金融风险管理讲纲](https://img.taocdn.com/s3/m/1329be2dbcd126fff7050bb0.png)
本章所讲授的内容第一节金融风险管理概述一、金融风险管理的概念二、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三、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四、金融风险管理的组织形式第二节金融风险管理的程序一、金融风险识别二、金融风险度量三、金融风险管理的决策与实施四、金融风险的控制第三节金融风险管理的策略一、金融风险的预防策略二、金融风险的规避策略三、金融风险的分散策略四、金融风险的转嫁策略五、金融风险的对冲策略六、金融风险的补偿策略第一节金融风险管理概述一、金融风险管理的概念金融风险管理是指人们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控制金融风险以消除或减少其不利影响的行为。
金融风险管理根据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
前者是金融活动参与者自己的管理;后者是不参与金融市场交易的主体对金融市场参与者的风险行为进行的约束,包括:行业自律和行政监管。
金融风险管理根据管理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微观管理和宏观管理。
前者是对个别行为主体的管理,目的是采用合理的、经济的方法使其受到的损失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后者是整个金融体系的管理,目的是保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避免出现金融危机,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二、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1.金融风险管理对微观经济的意义(1)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可以使经济主体以较低的成本避免或减少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
比如:金融市场交易的参与者通过对市场利率、汇率和股票价格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并采取措施规避风险,可以避免交易中出现亏损;债权人通过对借款人进行筛选,可以回避信用风险。
(2)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可以稳定经济活动的现金流量,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免受风险因素的干扰,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例如经济主体通过制定各种风险防范对策,就能保证在经济、金融变量发生波动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相对稳定的收入和支出,从而获得预期的利润率。
(3)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为经济主体作出合理决策奠定了基础。
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金融风险管理为经济主体划定行为边界,约束其扩张冲动;另一方面,金融风险管理也有助于经济主体把握市场机会,获得可观的收益。
第二章金融风险管理概述更新
![第二章金融风险管理概述更新](https://img.taocdn.com/s3/m/65ecc5c9cfc789eb162dc8d5.png)
缺口模型
简单地说,缺口就是资产与负债的差。通常缺 口越大,金融风险也越大。
缺口模型包括敏感性缺口模型和持续期缺口模 型两种,主要对利率风险进行度量。
VAR法
VaR(受险价值)是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给 定的置信水平和给定的时间间隔内,某项资产 或某一资产组合预期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
如:某项资产在95%的置信度上的日VaR值为 5000元。说明该项资产一天损失5000元的概率 为5%。
1973年固定汇率制瓦解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
金平价概念
金平价(Gold Parity) 指金本位制下,货币的汇价应该等于货币的含
金量之比。 举例:如果一英镑含2克金,一美元含1克金,
则1英镑=2美元。
金本位小知识回顾
金本位即金本位制 (Gold standard),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 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 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 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来决定。金 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在历史上,曾有过三种形式的金 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 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就狭义来说,金本位制即指该种货币制度。
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早期的金融理论认为,金融风险管理是没有必要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iller、Modigliani (1958)指出, 在一个完美的市场中,对冲或叫套期保值(hedging) 等金融操作手段并不能影响公司的价值。这里的完美 的市场是指不存在税收和破产成本,以及市场参与者 都具有完全的信息。因此,公司的管理者是没有必要 进行金融风险管理。
2、放松管制。放松管制表现为:一是混业经 营成为主流;二是逐步实现利率自由化。
第二章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PPT
![第二章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9c493da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f.png)
2、2、1 市场风险得测度方 法 ⑷ VaR法
Value at Risk 可以译为受险价值或风险估值。
VaR就是指在正常得市场条件、给定得置信 水平与给定得时间间隔内,某项资产或者某 一项资产组合预期可能发生得最大损失。
1、2、1 金融风险管理对微观经济层面得意义
可以使得经济主体以较低得成本避免或减少金融风险可能 造成得损失
可以稳定经济活动得现金流量,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免受风 险因素得干扰,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为经济主体作出合理决策奠定了基础
有利于金融机构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2、2 金融风险管理对宏观经济层面得意义
分散策略可以用于管理证券,也可以用于管理汇率风险及银行 得信贷风险。
3、4 金融风险得转嫁策略
转嫁策略
就是指经济主体通过各种合法手段将其 承受得风险转移给其她经济主体。资产 多样化只能减少经济主体承担得非系统 性风险,对系统风险则无能为力。
经济主体可向保险公司投保,以保险费为代价,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 司。如出口信贷保险、存款保险制度、投资风险保险。
2、2、2 信用风险得测度方法
•信用风险具有不同于市场风险得一些特性,表现为: 其一,市场风险得概率分布通常可以假定为正态分布。
而贷款具有收益、损失不对称得特点,使得信用风险得 概率分布不适合于正态分布得假设。
其二,借贷双方存在显著得信息不对称。 其三,信用风险得观察数据不易获取。 •信用风险得计量方法很多,传统得方法侧重于定性分析, 如专家评定、信用评级、贷款分类等。新得度量方法 更加注重建立技术性很强得数学模型,如KMV模型与信 用度量制(CreditMetrics)等。
2第二章金融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2第二章金融风险管理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f68c81b03d8ce2f006623ff.png)
第二层,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 委员会下设的、独立于日常交易 管理的实务部门,这一专门的组 织负责具体金融风险管理策略的 制定和工作的协调、实施,它的 两个分部:战略组和监控组
第三层,业务系统:与整个经济主 体的金融风险管理状况直接相关, 具体负责本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操 作
• 损失控制是经济主体进行金融风险管理 的最终目的,消除风险或减少风险损失 是管理的最终目的所在 • 经济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的主、客观条件 等实际情况,通过转嫁、保值等方式将 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宏观 金融 风险 管理 手段
1)建立维护市 场运行的全面 法规体系 2)制定合理 的经济政策 3)监控和约 束市场行为
• 宏观金融风险管理的战略性其实也可以用全局 性、全面性等与“宏观”相对应的字眼来描述, 在于强调管理者进行风险处置时的通盘考虑, 以及在时间、空间上的统帅意义 • 这个特性应该从其管理实施部门的组成上来 理解——以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为主,其他 的如审计部门、工商管理部门以及司法部门 等都承担了一定的宏观金融风险管理职能 • 从一般意义来讲,宏观金融风险管理指的是 对单个国家层面上的金融风险进行管理
• 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主要任务:通过经济 主体内部的研究机构或者外部的咨询公司 等专业机构,对其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金融 风险进行监测和预警 • 预警系统不但能够使经济主体了解自身经 营的各类警示指标,还能够掌握所处金融 风险环境的整体状态,有效增强防范风险 的自觉性 •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金融风险预警还能使 交易对手对金融风险引起足够的重视,从 而防止其行为导致的金融风险。
• 金融风险管理衡量系统就是用于估计和度量经济 主体在日常交易中所遭受的金融风险的大小及其 影响,为后面的金融风险管理决策系统的运作提 供有效依据 • 金融风险管理衡量系统是整个金融风险管理系统 的基础 • 金融风险的衡量都采用定量方法,以一定的数字 和概率数值来表现风险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 利用模型来计量金融风险的所得结果便于风险信 息的理解和传递
第二章 金融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第二章 金融风险管理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5df47c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e.png)
• 2.4.1 演进过程
• 2.4.2 普通程序
• 积极的风险管理文化 • 管理体系构成 • 全面风险管理 • 技术的开展
• 风险识别 • 风险度量 • 战略及战略 • 实施和评价
关键术语
金融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管理系统
1 金融风险Biblioteka 理的意义与分类• 补救系统 2 金融风险管理的特征、目的和手段
第二章 金融风险管理根本实际 金融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
• 评价系统 2 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
1 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与分类
• 辅助系统
• 2.3.2
• 金融风险管理的组织体 系
• 内部体系 • 外部体系
2.4 金融风险管理的演进及普通程 序
2 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 第二章 金融风险管理根本实际
• 2.1.3金融风险管理的分类 1 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与分类
第二章 金融风险管理根本实际 第二章 金融风险管理根本实际 1 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与分类 2 金融风险管理的特征、目的和手段 2 金融风险管理的特征、目的和手段 2 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 2 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 第二章 金融风险管理根本实际 2 金融风险管理的特征、目的和手段 2 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
2 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
• 衡量系统 1 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与分类
2 金融风险管理的特征、目的和手段 2 金融风险管理的特征、目的和手段
• 决策系统 2 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
第二章 金融风险管理根本实际
• 预警系统 2 金融风险管理的目的
1 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与分类 2 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
• 监控系统 2 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
2.2 金融风险管理的特征、目的和手段
• 2.2.1金融风险管理的特征 • 2.2.2 金融风险管理的目的 • 2.2.3金融风险管理的手段
chapter2 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chapter2 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b0b6ff9910ef12d2af9e794.png)
2、公司的管理者是风险厌恶型的(Risk aversion),因此通过风险管理可以增加 公司管理者的效用(Manager's utility)。 很多实证研究表明,公司的风险管理活动 与公司管理层对风险的厌恶有密切联系。
索罗斯提出金融监管三原则
• 国际著名投资家索罗斯 2009年6月12日在京参加 国际金融协会研讨会期 间,再次驳斥了“有效 市场”理论,他认为, 有时候市场可以反应价 格,但有时却并非如此。 “金融市场上的价格总 是扭曲现实。”并对加 强金融监管发表了新观 点,提出金融监管三原 则。
然而,现实经济生活中,金融风险管
理却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来自学术界和实务 界的关注。无论是金融市场的监管者,还 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对风险管理理论和方 法的需求都空前高涨。
主张应该金融风险管理的各方认为,对风险管
理的需求主要基于以下两个独立的理论基础: 1、现实的经济和金融市场并非完美,因此通过风 险管理可以提升公司价值。现实金融市场的不完 美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现实市场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税收。 这些税收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公司的收益,从而影 响到公司的价值。 其次,现实市场中存在着交易成本。因此, 相对于个体交易者来讲,公司能够以更低的交易 成本来进行各种金融操作。 最后,在现实市场中,金融参与者也是不可 能获得完全信息的。
B.方差
通常我们所说的波动性就是用方差代表的,方差或标准 差越大,那么收益率的波动幅度越大,则该资产的风险也就越 大。 单一风险的测量可以直接计算损益序列的方差值,但是度 量多个风险时要注意业务之间的相关性。 假设我们要计算包括两个投资方案的组合风险,两个方案 分别占比w1,w2,相关系数为r12,则组合的方差为:
2、风险识别的方法: (1)财务报表分析法 (2)专家预测法 (3)风险树图解法 (4)德尔菲法
1、2金融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1、2金融风险(管理)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269f7e59b89680203d825f7.png)
适用:较小规模企业
优点:有利于各层级内部的勾通与合作。
缺点:各职能部门在局部利益最大化时,忽略风险控制要求,减弱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三、事业部型组织结构模式:企业按业务种类划分为不同的事业部,在事业部按职能不同设立各管理部门。
优点:适应性强、事业部内协调性好且风险管理效率高
第三节 金融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完整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至少要由三部分组成,即风险管理的决策系统(董事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的实施系统(业务系统)和风险管理的监督系统(风险管理部)。
一、原则1、全面风险管理原则2、集中管理原则3、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原则4、独立性原则5、程序性原则
二、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模式
表外资产通过“等价信用量”来表达的。
对于非衍生产品,等价信用量等于转换因子乘以产品的面值。
对于衍生产品,计算方式为:max(V,0)+aL V为衍生产品合约的当前价值,a 为附加因子,L为面值
例:一银行持有面值为1亿美元的利率互换,剩余期限为4年,利率互换的当前价值为200万美元,已知附加因子为0.5%。因此,等价信用量为:200+10000 × 0.5%=250万。
第四节 巴赛尔协议
一、1988年《巴赛尔协议》
主要内容:一是资本金的内涵与比例,二是库克比率,分为0、20%、50%、100%,求出风险加权资产总量,。
风险资产=∑表内资产×相应风险权数+ ∑表外资产等价信用量×对应的表内资产的风险权数
资本金:1类资本:实缴股本和公开储备。2类资本,未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准备、普通呆帐准备金、带有股本性质的债务工具、次级债务等。1类资本金不低于风险加权资产的4%,总资本充足率为8%。
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48ffa4bf7ec4afe04a1df56.png)
2、根据管理对象不同分为微观金融风险管理和宏观金融风险管理。
二、意义
1、对微观经济层面
*有利于低成本降低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 贝尔斯登重组——雷曼兄弟公司破产 *有利于稳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现金为王,台 湾一家上市公司将募集资金剩余部分转做流动资金—— 成霖股份 *有助于作出合理决策——风险收益权衡——为决 策奠定基础 *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风险管理是规范、健 康发展的基础
三、决策与实施
——采取 措施以减少金融风险暴露、将风 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1、确定风险管理策略 2、组织方案的实施 四、控制 ———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后的检查、反馈 与调整。
第三节 金融风险管理的策略
策略:管理措施 ——受险主体在特定的环境下所采 取的管理风险措施。 一、预防策略 在风险尚未导致损失之前,经济 主体采用一定的防范性措施,以防止 实际发生或将损失控制在可承受的范 围以内的策略。
四、转嫁策略 ——经济主体通过各种手段将其承受的 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 问题:投资多样化只能减少非系统风险, 不能分散系统风险。 转嫁风险策略: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 *房地产贷款,房产保险。 *汽车贷款,保险。 *存款,存款保险公司 。 思考:期权费的实质是什么?
五、对冲策略 ——经济主体通过一定的金融交易 来对冲某种金融风险。 对冲风险策略: *房地产,现货对冲, *金融远期,期货交易。
金融风险的识别
二、简答
1.如何理解金融风险管理的多重含 义? 2. 简明地归纳金融风险的一般过程。
第02讲 金融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第02讲 金融风险管理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4703ae6b2e3f5727a5e96258.png)
续……
风险留存,指承担风险并以自己财产来
弥补损失。有两种风险留存的情况:1)因 为过失而产生风险留存,即事先没有预 期到风险的存在;2)意识到了风险的存 在,但愿意自己来承担风险。比如:预 防性储蓄。 风险转移,指将风险转移给他人,有三 种基本方法:套期保值(Hedging)、保 险(Insuring)、分散投资 (Diversifying)。
课堂思考题
试比较保险、分散投资和对冲在风险转移 上存在的异同。 提示: (1)风险都转移到哪里去了?金融体系的风 险配置功能如何体现? (2)分散投资方法能转移所有的风险? (3)对冲与衍生品的发展。
续……
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最后做专题 补充) 量化和模型化 产品化和市场化 复杂化
二、 金融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
风险识别
风险度量
风险管理方法的选择
掌握风险度量技 术和风险管理方 法是进行金融风 险管理的前提!
实施
评价和修正
Step1、风险识别
金融风险的识别是指对经济主体面临的各 种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认识、鉴别、分析。 风险识别的两个步骤: 首先要分析经济主体的风险暴露程度; 进一步分析金融风险的成因和特征;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本质上是基于对客观风 险充分分析和认识基础上对其风险暴露的 管理。
信用风险 的度量方 KMV模型(Credit Monitor 法 Model)
Step3、风险管理方法的选择
四种最基本的风险管理方法 风险回避,指有意识地避免某种特定风 险的决策。 预防并控制风险,指为了降低损失的可 能性或严重性而采取的行动。这种行动 可以在损失发生之前、之中或之后采取。
Step4、风险管理方法的实施
2第二章金融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2第二章金融风险管理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5953ba858fb770bf68a556d.png)
微观经济主体风险管理目标确定的基础: 进行有效的成本-收益分析
金融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是微观风险管理 主体在不同的风险管理方式之间进行了成 本-收益分析的结果
金融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需要遵循的原则
现实性
即应该符合企业及 个人生产生活实际 的需要,能够实际 解决经济环境中危 害到企业及个人的 问题.
定量性
• 金融风险内部管理指的是经济行为主体针对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一系列的 管理措施行为
• 进行内部管理的经济主体可以是个人、企业、政府等,尤其是金融机构,其自 身的风险管理一直以来是众人所关注的话题
金融风险外部管理
• 金融风险外部管理是指经济行为主体之外的机构或组织对其进行风险管理行为 • 它包括了监督机构的风险监管、行业自律组织的管理等等 • 政府监管通常以国家权力为后盾的,其管理行为具有强制性、全面性和权威性
知识要点
掌握程度 相关知识
金融风险管理概念与分类 掌握
金融风险的表现
金融风险管理的手段
了解
金融风险的表现
金融风险管理体制 金融风险管理战略
了解 了解
企业组织构成 战略内涵
金融风险管理策略类型 重点掌握 金融风险表现形式
导入案例
中国民生银行在“2013年亚洲银行家峰 会”上,荣膺数个大奖。
民生银行凭借在“账户管理系统”开发 和应用中的出色表现赢得“风险管理技 术成就奖”,标志着民生信用卡的科技 系统建设和风险防控能力得到了国际性 的肯定。
• 金融风险管理已悄然成为了现代企业日常经营管理 的重要成分
• 金融风险特性不一,有的可以通过管理进行分散并 最终消除,有的则属于系统性风险而不能避免
• 金融风险的扩张性和可变性特征加重微观金融风险 管理的
金融风险管理第2章 金融风险识别与管理
![金融风险管理第2章 金融风险识别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de90be58e9951e79a892728.png)
第一节金融风险识别概述
❖2.1.3 金融风险识别的作用
金融风险识别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1)通过识别不同金融机构面临的金融风险可以确定风险 的类型和受险部位。根据金融机构面临金融风险的具体部位和 类型,才能为下一步分析风险诱因,进行风险度量打下基础。 (2)通过对已识别金融风险的分析可以确定金融风险的诱 因。不了解风险诱因就不能有效化解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可以 通过分散化策略选取适当的投资组合来减弱乃至消除风险。而 对于系统性风险并不能通过投资分散化等方式来消除、减弱, 而只能通过某些措施来转嫁或规避(见下图)。这也为选择风 险管理策略指明了方向。
第2章 金融风险识别与管理
© 2019-2025
本章目录
1
金融风险识别概风险识别方法
4 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 2019-2025
第一节金融风险识别概述
❖2.1.1 金融风险识别的概念
金融风险的识别定义为利用相关的知识、技术和方法, 对处于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主体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的类型、受险 部位、风险源、严重程度等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识别、判 断和分析,从而为度量金融风险和选择合理的管理策略提供依 据的动态行为或过程。
© 2019-2025
第二节 金融风险识别的基本内容
2.从财务报表的角度识别 财务报表可以反映经营者在特定经营期间或时点上的资产 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状况以及运营情况。这里通过分析商 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简要说明资产和负债的风险识别。 (1)商业银行的资产项目,可以归纳为五类:现金资产、 各种贷款、证券投资、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不同的资产具有 不同的风险特征。现金资产是流动性最高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 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同业存款等,其存量过少会引起流动性不 足导致流动性风险,但过多又会增大银行的持有成本导致经营 风险。证券投资会面临证券价格风险、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等。 固定资产能否及时变现或者等值变现,也会导致流动性风险和 经营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金融风险管理衡量系统就是用于估计和度量经济 主体在日常交易中所遭受的金融风险的大小及其 影响,为后面的金融风险管理决策系统的运作提 供有效依据 • 金融风险管理衡量系统是整个金融风险管理系统 的基础 • 金融风险的衡量都采用定量方法,以一定的数字 和概率数值来表现风险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 利用模型来计量金融风险的所得结果便于风险信 息的理解和传递
• 损失控制是经济主体进行金融风险管理 的最终目的,消除风险或减少风险损失 是管理的最终目的所在 • 经济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的主、客观条件 等实际情况,通过转嫁、保值等方式将 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宏观 金融 风险 管理 手段
1)建立维护市 场运行的全面 法规体系 2)制定合理 的经济政策 3)监控和约 束市场行为
金融 风险 管理 组织 体系
经济主体 内部管理 组织体系
意指经济主体,即在金融风险管理对 象内部进行风险控制时的各部门组织 形式、各项风险管理措施和体制,以 及由这些组织和体制集合而成的有机 管理整体 是微观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
经济主体 外部管理 组织体系
是独立于经济主体之外的、对经济主 体的金融风险状况具有监督、控制和 指导作用的外部组织形式 与宏观利导其他 系统作用的有效发挥 • 辅助系统的作用:是通过一些部门的辅助 和合作行为来体现的 • 金融风险管理需要各经济主体建立历史风 险管理数据库,用以保存过去金融风险管 理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对这些数据的完整、 妥善储存利于追索明确的事故责任和提供 有效的证据 • 科技部门和人事部门是该辅助系统的重要 组成部分
• 金融风险管理决策系统担负的是整个金融 风险管理系统的设计和运用,是整体系统 的核心部分 • 通过制定各种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的规则、 指导方针等来规范经济主体自身的业务运 作,指导业务人员开展各项金融风险管理 活动 • 通常还需要经济主体根据所遭遇金融风险 的具体特征和状况来研究管理的最佳策略, 确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各项具体措施 和安排,并指挥各业务职能部门执行决策。
即某些金融风险管理目 金融风险管理目标 标需要以定量的方式表 必须具体、明确, 现出来(所有风险管理 目标都以定量形式表示 模糊不清的目标有时 具有较大困难且并不完 候只能够带来更为 全必要),其制定可以 严重的风险损失. 参考以往的历史数据和 经验.
明确性
定量性
(1)经济主体的经营总目标
(2)客观环境和业务特征
2)管理的复 杂性与相容性
宏观金融风险管 理的目标 (国家层面) 宏观金融风险管 理目标主要从两 个方面来体现
• 保持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避 免出现金融危机,维护社会公众 的利益
• 第一,稳定性目标,即保持金融市场的 稳定性,保持人们对国家金融体系的信 心. • 第二,促进性目标,即促进金融市场有 序、高效率地发展,促进各经济主体健 康稳健地经营
金融风险管理的概念:以消除或减少金融风险及其不利影响为目的,通过 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控制金融风险的行为。 金融风险管理行为:对金融风险的预测、识别、度量、策略选择及评估
金融风险管理的内在含义:经济主体要以最小的代价去实现金融风险程 度的降低。
进行金融风险管理的目的:降低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内部管理
• 补救系统即对已经显现出来的金融风险采取 及时的处理措施,以减小风险损失,防止金 融风险的进一步恶化和蔓延 • 补救系统强调对已存在风险处理的及时性, 即具有一定的应急措施应对已经造成的损失 和危害 • 应急措施还应包括对实物性的风险,即基础 设施等发生故障时的防范措施和处理策略 • 从某种意义上说,做好了金融风险补救系统 也就是对金融风险的“后事”进行预期并做 好料理准备,是一种事后防范机制
市场准入、市场运营以及市场退出
4)提供市场 保护机制
1)法律法规手段
• 即经济主体需要通过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 规,制定内部规章制度和工作细则来达到 规范操作行为、降低金融风险的目的 • 管理体制的内容包括:第一,实行决策; 第二,建立权责明确、相互制约的组织结 构体系 • 约束措施通常表现为经济主体在日常交易 行为中所要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或者协议 • 具体管理手段则是属于管理体制统领下的 管理措施的进一步细化,是具体业务工作 过程中的程式约束与规定,含有实务规程 操作的意义
• 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主要任务:通过经济 主体内部的研究机构或者外部的咨询公司 等专业机构,对其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金融 风险进行监测和预警 • 预警系统不但能够使经济主体了解自身经 营的各类警示指标,还能够掌握所处金融 风险环境的整体状态,有效增强防范风险 的自觉性 •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金融风险预警还能使 交易对手对金融风险引起足够的重视,从 而防止其行为导致的金融风险。
• 金融风险内部管理指的是经济行为主体针对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一系列的 管理措施行为 • 进行内部管理的经济主体可以是个人、企业、政府等,尤其是金融机构,其自 身的风险管理一直以来是众人所关注的话题
金融风险外部管理
• 金融风险外部管理是指经济行为主体之外的机构或组织对其进行风险管理行为 • 它包括了监督机构的风险监管、行业自律组织的管理等等 • 政府监管通常以国家权力为后盾的,其管理行为具有强制性、全面性和权威性
微观经济主体风险管理目标确定的基础: 进行有效的成本-收益分析
金融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是微观风险管理 主体在不同的风险管理方式之间进行了成 本-收益分析的结果
金融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需要遵循的原则
现实性 即应该符合企业及 个人生产生活实际 的需要,能够实际 解决经济环境中危 害到企业及个人的 问题.
第一,有关经济主体经营范围的法规:包括“商业银 行法”、“公司法”以及“金融机构从业规定” 第二,有关市场运行的办法和法律:包括有“票据 法”、“合同法”、“股票买卖办法”、“票据发行 办法”、“担保法”以及相关的收费标准
第三,有关经济行为主体内部的某些规定和指导原则, 它包括了“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管理办法” 以及“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指导原则”等一系列规程
• 金融风险管理的评估系统包括:对内部控制系统的 评估、对金融风险管理模型的评估以及对金融风险 管理的成效进行评估
• 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估:是为了确保内部控制系统 的可靠性,确证经济主体对自身风险的有效控制
• 对金融风险管理模型的评估的主要目的:在于检验 模型的科学性、适用性以及运用效率(回归测试) • 对金融风险管理的成效评估:是为了估计金融风险 管理的实际效果,目的在于促进金融风险管理工作 的更高效率运行。业绩考评制度和奖励办法是成效 评估系统的两个重要方面。定性与定量同时操作是 评估系统最有效利用方式
知识要点
金融风险管理的手段 金融风险管理体制 金融风险管理战略
掌握程度 相关知识
金融风险的表现 金融风险的表现 企业组织构成 战略内涵 了解 了解 了解
金融风险管理概念与分类 掌握
金融风险管理策略类型
重点掌握
金融风险表现形式
导入案例
中国民生银行在“2013年亚洲银行家峰 会”上,荣膺数个大奖。
民生银行凭借在“账户管理系统”开发 和应用中的出色表现赢得“风险管理技 术成就奖”,标志着民生信用卡的科技 系统建设和风险防控能力得到了国际性 的肯定。
微观金融风险 管理
• 微观金融风险管理以个人、单个企 业等作为“全局”来进行相应的风 险布局措施
宏观金融风险 管理
• 宏观金融风险管理中囊括了许许多多 的单个经济主体,是一个有机集合体 的概念,其风险管理行为更为复杂、 多变,要求管理者具有战略性、全局 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的管理观念
1)金融风险管理可以使单个经济主体加强对自身金融风险的认识 2)金融风险管理能够帮助单个经济主体以较低成本来避免或减少 损失 3)金融风险管理可以为单个经济主体提供相对宽松安全的资金筹 集与经营环境,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确保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4)金融风险管理有利于单个经济主体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和良好 形象的树立 5)金融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处理金融风险造成的后果损失,防止发 生连锁反应
2)管理体制手段
3)约束措施与具 体管理手段
小思考
市场的不完全性会加剧金 融风险的程度,思考一下 我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 会给个人带来哪些金融风 险,政府又该如何管理?
金融风险管 理系统
金融风险 管理体制
金融风险管 理组织体系
是以系统的观点来看 待金融风险管理,并 按照其在风险管理过 程中所体现的职能划 分为不同的的子系统 是经济主体在实际 运作金融风险管理 系统时的内部组织 与外部组织表现形 式
第二层,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 委员会下设的、独立于日常交易 管理的实务部门,这一专门的组 织负责具体金融风险管理策略的 制定和工作的协调、实施,它的 两个分部:战略组和监控组
第三层,业务系统:与整个经济主 体的金融风险管理状况直接相关, 具体负责本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操 作
2)综合性
1)经济主体 日常管理的重 要组成部分
• 全面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ERM ) 已经为银行业所广泛推行和采用 • ERM强调对风险的全面、系统、动态和战略性把握以 及管理措施的全方位、多层次和有针对性,也可为 一般企业所吸纳 • 金融风险管理已悄然成为了现代企业日常经营管理 的重要成分 • 金融风险特性不一,有的可以通过管理进行分散并 最终消除,有的则属于系统性风险而不能避免 • 金融风险的扩张性和可变性特征加重微观金融风险 管理的 • 风险管理的相容性是指在处理微观主体面临的各类 风险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减少风险损失、最大化 经济主体的价值,在对单个风险进行措施设计时不 能相互违背,至少不应有相互抵消的作用,否则做 了无用功
(3)目标决策者的个人偏好和主观判断
(4)管理成本
微观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
• 采用合理、经济的方法使微观经济主体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
微观 金融 风险 管理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