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动力机械技术发展史研究及展望
科技视界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1 动力机械技术发展概述17世纪前,人类一直停留在依靠手工操作工具进行生产的时期;自17世纪中叶以后,在欧洲等地区,古老的手工操作工具逐渐被新型机器所取代,第一次向人类展示了机器大生产的力量。
这段重要历史转折时期被称为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
工业革命在英国顺利推广后,也影响到了法国,之后传播到德国和美国,而后又扩展到西欧的其他国家。
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在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生产力的全部还要多,还要大。
”[1-9]蒸汽机的出现,使蒸汽产生的机械动力逐步取代了人类过去长期直接使用的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出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电力、交通等工业得以迅速发展,蒸汽机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各种新型动力机械就产生了。
从19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近百年中,动力机械在原理上发生了3个方向的转变。
(1)从用蒸汽推动活塞在汽缸中做往复运动转变为蒸汽或燃气推动涡轮旋转做功,由此推动了汽轮机、燃气轮机的诞生。
(2)从用蒸汽推动活塞在汽缸中做功,转变为将燃气或雾状液体燃料注入气缸内燃烧、膨胀做功,从而出现煤气机、汽油机和柴油机等内燃式热力发动机。
(3)利用火箭向后喷射燃气产生的反作用力和动量守恒原理,设计和制成了喷气发动机,使动力机械在原理上、技术水平、应用范围和广度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推动了社会变革,提高了人类的认知水平。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蒸汽动力代替了人力与畜力;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力、内燃机及燃气轮机的应用成为主要标志;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其主要标志是微电子技术发展及其普遍应用,发电技术成为微动力机械技术发展史研究及展望伍赛特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438作者简介: 伍赛特,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机械工程的发展史,未来展望和趋势研究
机械工程的发展史、未来展望和趋势研究【摘要】机械工程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
在当今社会,任何现代生产和工程领域都要应用机械,各个工程领域的发展也要求机械工程由于只相适应的发展,都需要机械工程提供所必须的机械。
机械工程就是在各方面不断提高需求的压力下获得发展动力,同时有从各个学科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改进和创新的能力。
【关键字】机械工程发展史未来展望趋势研究一、中国机械工程的发展史中国是世界上机械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机械工程技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成就十分辉煌,不仅对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世界技术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机械发展史可分为六个时期:①形成和积累时期,从远古到西周时期。
②迅速发展和成熟时期,从春秋时期到东汉末年。
⑧全面发展和鼎盛时期,从三国时期到元代中期。
④缓慢发展时期,从元代后期到清代中期。
⑤转变时期,从清代中后期到解放前的发展时期。
⑥复兴时期,解放后的发展时期。
每个时期又可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
(一)传统机械的形成和积累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机械发展的第一个时期,石器的使用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
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时期,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在石器制造方面以磨制工艺为主,同时对石器的制造有了一套完整的工艺过程。
对石器的选择、切割、磨制和钻孔等都有了一定的要求。
这一阶段机械的发展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商代青铜工具和器械开始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到西周时期,青铜冶铸技术达到了高潮。
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机械技术和制造工艺的诞生(二) 传统机械的迅速发展和成熟时期从春秋时期开始,我国传统机械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这一时期铁器开始得到使用,使古代机械在材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钢铁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为制造高效生产工具提供了条件。
自动化发展历程与展望
自动化发展历程与展望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使生产、管理、控制等过程实现自动化操作和控制的一种技术和方法。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壮大。
一、自动化发展历程1. 第一阶段:机械自动化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末)机械自动化阶段以机械设备的运行为基础,通过机械传动和控制装置实现自动化操作。
例如,著名的斯宾塞蒸汽发动机和韦特斯蒸汽机就是这一阶段的代表。
2. 第二阶段:电气自动化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中叶)电气自动化阶段是以电力为动力源,利用电磁装置、继电器和控制电路来实现自动化操作和控制。
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技术包括电气控制系统、自动化生产线和自动化仪表等。
3. 第三阶段:电子自动化阶段(20世纪中叶-20世纪末)电子自动化阶段是以电子技术为基础,利用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等电子元件来实现自动化操作和控制。
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技术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数字化控制系统和PLC等。
4. 第四阶段:信息化自动化阶段(20世纪末至今)信息化自动化阶段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利用计算机网络、传感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来实现自动化操作和控制。
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技术包括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和机器学习等。
二、自动化发展展望1. 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自动化系统将具备自主学习、自适应和自主决策的能力,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任务需求。
2. 人机协作未来自动化系统将更加注重人机协作,实现人机共存、互补和协同工作。
人类将发挥创造性思维和判断能力,而机器将负责执行繁重、危险和重复性工作,实现人机合作的最佳效果。
3. 个性化定制随着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未来自动化系统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定制。
通过使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喜好进行个性化定制生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中国齿轮传动的历史与进展
中国齿轮传动的历史与进展摘要:回顾了中国齿轮传动的悠久历史,追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齿轮技术快速发展的历程,论述了中国齿轮技术的现状,并提出了今后中国齿轮传动技术发展的建议。
关健词:齿轮技术传动技术发展一、历史的回顾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可将中国齿轮传动的发展里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齿轮工业,其间共有160家左右齿轮制造厂(车间)。
1956年成立了(北京)机械科学研究院,下设齿轮传动研究室,这是中国最早的齿轮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
那时齿轮生产厂家约有200个左右,涉足齿轮技术的研究所有7个。
同时,从事齿轮传动技术研究的高等院校大约有10所。
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
那时,主要齿轮生产厂家发展到500多家,研究所10余个,而从事齿轮传动技术研究的高等院校上升到30余所。
齿轮传动技术研究在中国有了较大的发展。
同时国际交流也较频繁。
第四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
这一时期中国的齿轮传动技术已趋于成熟,主要齿轮制造企业有6oo余家,产值达31亿美元。
在这期间,从事齿轮传动技术的研究所为10个,高等院校20余所。
二、中国齿轮传动技术的进展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齿轮传动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一些新技术的运用,交叉学科的渗透,推动了齿轮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发展。
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啮合原理和以cad为代表的设计技术,以摩擦学为代表的表面工程技术,以及以精密成形为代表的工艺技术。
这些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使中国的齿轮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另外,多种传动形式都得到了发展,谐波传动日渐成熟,几种新型齿轮传动相继问世,例如分阶式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点线啮合渐开线齿轮传动,特殊齿形泵等等。
但量大面广、在工业上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渐开线硬齿面齿轮传动,圆弧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和锥齿轮传动。
1.硬齿面渐开线齿轮渐开线齿轮传动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齿轮传动形式。
自动化发展历程与展望
自动化发展历程与展望自动化技术是指通过使用各种机械、电子、计算机等设备和系统,以及相关的软件和控制算法,实现对各种工业生产过程、商业服务、家庭生活等活动的自动化操作和控制。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早期机械自动化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这个阶段,机械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单一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如自动纺织机、自动铸造机等。
这些机械设备通过机械传动和简单的控制装置,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化操作。
2. 电气自动化阶段(20世纪20年代-40年代)随着电气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逐渐取代了早期的机械自动化技术。
在这个阶段,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电动机驱动和控制,如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输送系统等。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工业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生产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
3. 计算机控制阶段(20世纪60年代-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逐渐成为自动化技术的核心。
在这个阶段,计算机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全面自动化控制。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灵活、高效,产品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4. 现代智能化阶段(21世纪以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进入了现代智能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自动化技术不仅仅是简单的机械、电气和计算机的组合,更加注重人机交互、智能决策和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智能化的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商业服务、家庭生活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效益。
展望未来,自动化技术将继续发展壮大,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 智能化水平的提升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化系统将具备更强的智能决策和自主学习能力。
机械的发展史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机械的发展史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姓名: 学号:班级:2016年4月1日引言[摘要]机械制造业作为一个传统的领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积累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经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愈加强烈。
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着重分析我国机械发展史以及目前机械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对策。
[关键词]发展历史;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中国机械发展史夏商周时期青铜器:中国古代金属冶机械铸技术发明时间较早,且技术精湛。
如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朴质雄浑,春秋时期的青铜器纤细精巧,形成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独特风格。
已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如甘肃东乡马家窑出土的铜刀,距今已有4800年左右的历史。
中国在大约40~50万年前,就已出现加工粗糙的刮削器、砍砸器和三棱形尖状器等原始工具。
4~5万年前出现磨制技术,许多石器都已比较光滑,刃部也较锋利,并有单刃、双刃、凸刃、凹刃和圆刃之分。
西周时期弓箭中国在28000年前出现弓箭,这是机械方面最早的一项发明;公元前8000~前2800年期间出现了陶轮(制陶用转台);农具大约出现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除石斧石刀外,还有石锄、石铲、石镰、蚌镰、骨镰和骨耜。
石斧和石刀上已有用硬质砂子磨削而成的孔。
春秋战国时期1、机械弩:春秋时期出现弩,控制射击的弩机已是比较灵巧的机械装置。
到汉代,弩机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汉弩有一石至十石等八种规格,这些规格的形成表明机械制造标准在汉代已初步确立。
弩机上留下了作工、锻工、磨工等的名字。
2、被中香炉:战国时期流传的《考工记》是现存最早的手工艺专著,其中记有车轮的制造工艺。
对弓的弹力、箭的射速和飞行的稳定性等都作了深入的探索。
汉代已有各类舰艇和大量的三四层舱室的楼船。
有些舰船已装备了艉舵和高效率的推进工具橹。
西汉时的被中香炉构造精巧,无论球体香炉如何滚动,其中心位置的半球形炉体都能经常保持水平状态。
机械工程的发展与展望机械工程概论论文
机械工程的发展与展望姓名:指导教师:日期: 2013年7月4日【摘要】随着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程机械成为施工企业的重要生产力。
各种工程机械的广泛应用,不仅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而且提高了施工质量,机械的发展对国民经济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力。
本论文围绕机械工程的发展与展望的论题,主要从动力机械、机械加工以及机械的应用领域等方面作了简单的陈述,以期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机械工程的发展史、现状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投身于机械方面的学习、研究和工作等。
【关键词】影响力、动力机械、机械加工、应用领域、发展与展望【前言】几千年前,人类已创制了用于谷物脱壳和粉碎的臼和磨,用于提水的桔槔和辘轳,装有轮子的车,航行于江河的船及桨、橹、舵等。
所用的动力由人力发展到畜力、风力和水力。
所用材料由天然的石、木、土、皮革等发展到人造材料。
最早的人造材料是陶瓷。
制造陶瓷器皿的陶车,已是具有动力、传动和工作3个部分的完整机械。
鼓风器对人类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强大的鼓风器使冶金炉获得足够高的炉温,得从矿石中炼取金属。
西周时期,中国就已有了冶铸用的鼓风器。
15~16世纪以前,机械工程发展缓慢。
17世纪以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在英、法等国迅速发展,许多人致力于改进各产业所需要的工作机械和研制新的动力机械——蒸汽机。
18世纪后期,蒸汽机的应用从采矿业推广到纺织、面粉和冶金等行业。
制作机械的主要材料逐渐从木材改为金属。
机械制造工业开始形成,并逐渐成为重要产业。
机械工程从分散性的、主要依赖匠师个人才智和手艺的技艺发展成为有理论指导的、系统的和独立的工程技术。
机械工程是促成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机械大生产的主要技术因素。
【正文】一. 动力机械的发展17世纪后期,随着机械的改进,煤和金属矿石需求量的增加,只依靠人力和畜力已不能适应生产提高的要求,于是在18世纪初出现了T.纽科门的大气式蒸汽机,用以驱动矿井排水泵。
1765年,J.瓦特发明了有分开凝汽器的蒸汽机,降低了燃料消耗率。
机械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及未来展望
机械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及未来展望一、机械发展的历程机械工程作为一门学科,其发展历程漫长且复杂。
从最初的石制工具到现代的自动化机器,机械工程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手动到自动的演变。
在古代,人类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制造出了一些简单的机械工具,如杠杆、滑轮、斜面等。
这些工具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当时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机械工程逐渐向更复杂、更精密的方向发展。
人们开始制造出更加复杂的机械工具和设备,如水车、风车、钟表、织布机等。
这些设备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进入工业革命时期,机械工程的发展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
蒸汽机、内燃机等动力设备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随后,电力的发现和应用又为机械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这个时期,机械工程逐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
进入20世纪,机械工程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机械工程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人们开始研究和开发自动化、智能化的机械系统和设备,如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
这些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改善了人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
二、机械发展的现状当前,机械工程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涵盖面非常广泛的领域,涉及到各种不同的专业和技术。
在制造业方面,现代机械工程通过引入自动化技术、智能制造等技术手段,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之,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和机器人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柔性化和高效化。
智能制造则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构建智能化的生产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改善了人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
在能源领域,机械工程通过优化能源设备的结构和性能,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环保性能。
机械工程发展史
机械工程发展史引言:机械工程作为现代工程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
本文将以机械工程发展史为主题,探讨机械工程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过程,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古代机械工程古代机械工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人类社会。
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开始利用简单的机械原理来改善生活。
例如,使用杠杆原理制作简易的工具和武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水力和风力来驱动机械装置,如水车和风车。
这些发明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也为后来的工程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工业革命与机械工程工业革命是机械工程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极大地推动了机械工程的发展。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使得机械工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蒸汽机的出现不仅革新了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也为后来的机械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此外,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机械加工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如铣床、车床等机械加工工具的出现使得零件的制造更加精确和高效。
三、现代机械工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机械工程经历了快速发展。
在20世纪,电力的广泛应用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机械工程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电动机的出现使得机械系统的驱动更加方便和高效。
此外,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机械工程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应用使得机械设计和制造更加精确和自动化。
此外,现代机械工程还涉及到机器人技术、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的融合,不断推动机械工程的创新和发展。
四、机械工程对社会的影响机械工程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机械工程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化进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其次,机械工程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从农耕工具到现代家电,机械工程的创新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此外,机械工程还在交通运输、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历史沿革与发展展望
[收稿时间]2020-04-08[基金项目]福建省本科高校重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工科背景下机械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和教学实践”(FB⁃JG20200211)。
[作者简介]曹进华(1979-),男,福建武夷山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机械系统故障诊断。
[摘要]文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所经历的三个时期的演变、融合和重组过程,总结该专业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学科的渗透和机械制造行业人才需求的提高,文章分析了该专业所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挑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历史沿革;发展趋势;专业设置[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1)06-0062-032021年6University Education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机自专业”),最早出现于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在国内外大学教育体系中,历经一系列发展、演变和重组,最终形成了当前学科交叉特征明显的专业。
该学科专业是以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为主体、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产物,是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其主要研究各类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运行控制,以及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等环节内容。
研究该专业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了解机自专业课程的发展历史,对于帮助理顺该专业的课程关系,为各高等院校制订核心课程体系提供借鉴与参考,提前调整布局专业发展方向,主动适应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机自专业发展的历史沿革中国高校学科专业的调整改革往往同时受政府部门行政干预、人才市场供需调节和高校企业知识生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机自专业及其前身传统机械制造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可以粗略分为三个时期[1-2]。
(一)借鉴学习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受当时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的影响,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领域全面向苏联学习。
机械传动技术的改进及发展探寻
机械传动技术的改进及发展探寻【摘要】机械传动技术作为现代工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机械传动技术的改进及发展趋势。
通过回顾机械传动技术的历史演变,揭示其发展轨迹和重要节点。
分析传统机械传动技术存在的问题,并讨论先进材料在机械传动中的应用,以提高传动效率和可靠性。
进一步探讨数字化技术在机械传动中的作用,以及智能化技术对机械传动的影响。
展望机械传动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总结现阶段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机械传动技术的进步提供参考并指引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机械传动技术、改进、发展、历史演变、问题、先进材料、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技术、未来发展方向、总结、展望1. 引言1.1 机械传动技术的重要性机械传动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动力传递到不同的部件或机器中,并实现各种复杂的运动和操作。
通过机械传动技术,可以让机器运转更加高效、稳定和精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机械传动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船舶工程等,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机械传动技术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于节能减排的作用。
优质的机械传动系统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排放,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不断改进和发展机械传动技术,提高其效率和可靠性,对于推动工业进步和环保工作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化的趋势,机械传动技术也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未来工业的发展需求。
1.2 研究目的机械传动技术一直是工程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而我本次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机械传动技术的改进及发展,了解其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机械传动技术的历史演变、传统机械传动技术存在的问题、先进材料在机械传动技术中的应用、数字化技术在机械传动中的角色、智能化技术对机械传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未来机械传动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为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发展历史,科学技术,机械]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与进展探讨
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与进展探讨1 机械传动的种类及起源1当今机械的传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带传动、链传动、曲柄连杆传动、齿轮传动等。
当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也有很多新兴技术应用在传动方面,使得传动系统的局限性变小,传动系统的发展所涉及的领域也会相应的扩宽,难度也就会相应的增加。
但不管怎样,机械传动仍然是当今机械传动领域的主流,一个的传动系统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机器的优良与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邓小平同志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得我国各行业技术领域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尤其是最近这三十年,机械传动技术更是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当然机械传动技术的发展是与机械本身的发展离不开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推进,传动技术的发展对于当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很多问题,使我们的生产力得到飞速的发展。
在古代,我国是世界上生产力最强的国家,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农业文明发达,能够运用很多的机械原理去服务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现在想想觉得祖先们的智慧真是令人叹服啊,他们所发明的齿轮结构,在指南车方面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当时人们的生产效率,指南车更是在20世纪中期在美国进行展览。
早至战国时期,齿轮已然诞生,但将齿轮运用于实际生产却花费了几百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人们也在不断地探索,直至宋代人们才发明了指南车,不过对于这一说法目前尚有争议。
2 机械传动的发展历程据史料记载,机械传动的产生大致可以追溯到三千年以前。
很早以前在罗马时代,人们用水力驱动齿轮来碾磨稻谷,使得传动首先出现。
最难得的是瑞典人率先发明了斜齿轮技术,虽然只是用石头做的一点斜齿轮的样子,但却是传动发展史的一个伟大的进步。
到了14世纪,时钟被人们发明了出来,始终是起到计时的作用,因此时钟的机械设计要求就需要更加精准,这就使得时钟内部的零部件必须很精细,而这些零部件很多都是齿轮或与齿轮相关的结构,而最开始出现的木齿轮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于是即有人开始研究能否用金属来制作齿轮,使得齿轮既能够满足精度要求,又不至于体积过大。
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研究
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研究摘要:机械系统中的传动有三种,分别是机械传动、流体传动和电传动,其中接卸传动具有精度高、响应快、传动效率高等优点,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到的机械传动有很多,机械传动在生产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
本文对机械传动系统研究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概括总结了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和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研究。
关键词:机械传动;科学技术;发展历史。
一、机械传动系统研究的重要性在机械系统中工作机、原动机和传动机是其三大基本组成部分,机械系统的原动机为机械系统的运动提供了基本的动力,工作机是机械的具体功能执行系统,机械功能的种类有很多,这就使得工作机的结构形式和运动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原动机的运动具有单一性和简单性特征,工作机的运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二者之间存在矛盾,因此,在机械系统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传动机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大小、方向进行转换,将其传递给工作机,使得工作机能够正常运转。
在机械系统中的原动机运动和动力输出无法满足工作机的工作要求时,就必须将传动机应用到其中。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机械系统开始朝着高速、高效、精密、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因此,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对传动机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机械系统的工作性能、能源消耗和振动噪声大多取决与机械传动系统的性能,因此对机械传动系统进行细致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机械传动是机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械诞生的同时就已经出现了机械传动。
早在中国古代,指南车这种早期的机械就安装有累死齿轮传动的装置。
14世纪,时钟的发明促进了齿轮传动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金属齿轮传动,并在排水装置中采用大型机械传动系统,将风力机械传动装置用于工厂生产中,推动了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18世纪初最早的蒸汽机诞生了,被运用到矿井排水、铁路机车和加工机械中,这就意味着机械传动的需求在极大程度上得到提升,此时,以水能为动力的机械传动系统在纺织和冶金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机械的发展历程
机械的发展历程机械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一种重要工具。
从最早的简单机械开始,到现代高科技机械的出现,机械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机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最早的文明时期。
在文明的初期,人们开始发现和利用自然界的一些力量,比如简单的杠杆、轮子等。
这些简单机械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人类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把握能力,为后来更复杂的机械创造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开始对机械进行改进和发展。
公元前5世纪,克提修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齿轮传动装置,这是机械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为后来的工程机械和交通工具的发明奠定了重要基础。
而在古希腊时期,阿基米德发明了杠杆和滑轮等更为复杂的机械装置,为后世的机械设计打下了重要基础。
到了中世纪,机械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那个时期,机械主要用于农业和纺织等领域。
例如,水力纺车的出现使得纺纱的速度大大提高,有效帮助人们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各种水车、风车等利用自然能源的机械也逐渐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机械的种类和形式。
到了18世纪,工业革命的到来进一步推动了机械的发展。
蒸汽机的发明改变了工业生产的面貌,成为工厂中的主要动力来源。
这一时期广泛使用的纺织机械、机床等都是当时机械发展的代表。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力机械和内燃机械也相继面世。
电力机械的发明使得各行各业的生产速度大大提高,内燃机械的出现则彻底改变了交通工具的形态,使得人们能够更快、更远的出行。
进入20世纪后,机械工程师们开始更加注重机械性能和机械结构的优化。
例如,在汽车行业中,为了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驾驶体验,采用了诸如发动机缸内直喷技术、双离合器等先进技术。
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在机械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使得机械设计更加精确和高效。
到了21世纪,机械工程正朝着更加高端、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智能机器人、3D打印技术、无人驾驶等新技术的出现,正引领着机械工程的新的潮流。
机械工程发展简史与趋势
机械工程发展简史与趋势综述机械工程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
机械工程简史几千年前,人类已创制了例如用于谷物脱壳和粉碎的臼和磨,用来提水的桔槔和辘轳,装有轮子的车,航行于江河的船及其桨、橹、舵等。
所用的动力,从人自身的体力,发展到利用畜力、石斧、石锤、水力和风力。
所用材料从天然的石、木、土、皮革,发展到人造材料。
最早的人造材料是陶瓷。
制造陶瓷器皿的陶车,已是具有动力、传动和工作三个部分的完整机械。
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再进而到铁器时代,用旺炉火的鼓风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有足够强大的鼓风器,才能使冶金炉获得足够高的炉温,才能从矿石中炼得金属。
在中国,公元前1000~前900年就已有了冶铸用的鼓风器,并渐从人力鼓风发展到畜力和水力鼓风。
15~16世纪以前,机械工程发展缓慢。
但在以千年计的实践中,在机械发展方面还是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和技术知识,成为后来机械工程发展的重要潜力。
17世纪以后,资本主义在英、法和西欧诸国出现,商品生产开始成为社会的中心问题。
许多高才艺的机械匠师和有生产观念的知识分子致力于改进各产业所需的19世纪后期发明的内燃机经过逐年改进,成为轻而小、效率高、易于操纵、并可随时启动的原动机。
它先被用以驱动没有电力供应的陆上工作机械,以后又用于汽车、移动机械(如拖拉机、挖掘机械等)和轮船,到20世纪中期开始用于铁路机车。
蒸汽机在汽轮机和内燃机的排挤下,已不再是重要的动力机械。
内燃机和以后发明的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的发展,还是飞机、航天器等成功发展的基础技术因素之一。
等行业。
制作机械的主要材料逐渐从木材改用更为坚韧,但难以用手工加工的金属。
机械制造业开始形成,并在几十年中成为一个重要产业。
机械工程通过不断扩大的实践,从分散性的、主要依赖匠师们个人才智和手艺的一种技艺,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有理论指导的、系统的和独立的工程技术。
工程机械发展史
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开始自行 设计和制造工程机械,以满足国 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 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工程机械 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技术水 平和产品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转型升级阶段
近年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逐步 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 转型升级,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 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
技术创新
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不 断加大投入,推动智能化、数字化、 绿色化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了产 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产品升级
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加快产品升级换代, 推出更多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工 程机械,满足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 求。
中国工程机械的国际化战略和前景展望
国际化战略
前景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殊用途的工 程机械需求越来越大,其发展前
景广阔。
03 工程机械的技术进步
动力系统的发展
柴油发动机
随着柴油发动机技术的不断进步, 其高效、低油耗和低排放的特性
使其成为工程机械的首选动力源。
混合动力系统
为了满足更严格的环保要求,混合 动力系统在工程机械中得到了广泛 应用,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和排放的 减少。
工业革命时期的工程机械
总结词
机械化、效率提升
详细描述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工程机械开始实现机械化,出现了蒸汽机、内燃机等动 力装置,大大提高了工程作业的效率和生产力。
20世纪工程机械的发展
总结词
多样化、专业化、智能化
详细描述
20世纪的工程机械发展迅速,出现了各种专业化的工程机械设备,如挖掘机、压路机、起重机等,同 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工程机械逐渐实现智能化,提高了作业精度和效率。
探讨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
探讨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摘要】机械传动技术是当今机械设备中发展最快的传动方式之一,特别是在近年来,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发展,机械传动技术更是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本文从机械传动技术的发展历程入手,简单的阐述了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以供同行工作参考。
【关键词】机械传动;发展;科学技术;机电一体化;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机械传动技术在目前的工程和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有着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效益,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内容。
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于机械传动技术的研究早已开展,并取得了成熟、可靠的研究产品。
我国在机械传动技术的研究中还较为薄弱,研究力度不深,技术水平也与国外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积极的参与这方面的研究,以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1.机械传动技术的发展历程机械传动技术是由原来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和执行系统共同构成的,三者之间是一个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内容。
这三个系统在应用中,构造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它通常都是在固定的动力系统上以机械能为基础来提供动力,而执行系统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复杂多样的发展态势。
传动系统在应用中能够是将原理系统和执行系统有效的结合起来,是一个具备着枢纽作用的内容。
机械传动系统在整个机械生产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它依据传动系统的科学性、效率性对机械的运行机理进行评估。
目前,机械传动系统已成为机械制造和生产领域研究重点,也是整个研究工作的焦点。
1.1传动方式介绍机械传动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包含了机械传动、流体传动、电传动等多个领域。
在目前的应在用中,机械传动系统中逐渐出现电磁轴承、电磁传动等非接触传动方式,这些技术的应用为机械传动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研究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1.2机械传动技术的特性近年来,机械传动技术逐渐向着高效、节能、精密方向发展,并逐渐达到了预计的工作标准和要求,同时也使得机械传动的功能性、精密性达到了一个发展的新要求。
自动扶梯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方向
自动扶梯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方向引言概述:自动扶梯作为一种现代化交通工具,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经过多年的发展,自动扶梯在设计、技术和功能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本文将分五个部分详细阐述自动扶梯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机械结构的改进1.1 转向链条的引入:早期的自动扶梯采用的是绳索传动方式,而20世纪初,转向链条的引入使得自动扶梯的运行更加平稳和可靠。
1.2 铝合金材料的应用: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铝合金材料逐渐取代了铁质材料,使得自动扶梯更加轻便、耐用。
1.3 电动驱动系统的改进:传统的自动扶梯采用的是液压驱动系统,而现代的自动扶梯则采用电动驱动系统,提高了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二、安全性能的提升2.1 安全防护装置的引入:自动扶梯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手扶梯停机制、紧急停机按钮等,这些装置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停止扶梯的运行,保护乘客的安全。
2.2 火灾安全设计的改进:自动扶梯的火灾安全设计包括烟雾探测器、自动喷水系统等,这些设计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火灾对乘客的伤害。
2.3 紧急救援系统的完善:现代自动扶梯的紧急救援系统包括紧急停机按钮、紧急电话等,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与外界联系,提供帮助。
三、智能化技术的应用3.1 人脸识别技术:自动扶梯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乘客的自动识别和记录,提高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3.2 触摸屏控制系统:现代自动扶梯配备了触摸屏控制系统,乘客可以通过触摸屏选择目的地,提供更加便捷的乘梯体验。
3.3 数据分析与管理系统:自动扶梯的数据分析与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扶梯的运行情况,提供故障诊断和维护建议,提高了运行效率和维护管理的便利性。
四、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4.1 LED照明技术的应用:自动扶梯的照明系统逐渐采用LED技术,LED照明具有高效节能、长寿命等特点,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4.2 变频器的应用:自动扶梯的电动驱动系统采用变频器技术,能够根据实际负荷情况调整电机的转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机械传动技术的改进及发展探寻
机械传动技术的改进及发展探寻1. 引言1.1 介绍机械传动技术的重要性机械传动技术作为工业制造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连接和传输动力的关键角色。
它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机械元件和系统,如齿轮、链条、皮带、联轴器等,通过它们的协作,实现了机械设备的运转和运动传递。
机械传动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机械设备的效率和精度,同时也能够减少人力成本和时间浪费。
通过不同的传动方式和设计方案,可以满足不同工业领域的需求,包括汽车、航空航天、冶金、石油化工等。
在现代工业制造中,机械传动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方面,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机械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更加高效、稳定和精密的传动系统来支撑生产。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新型机械传动技术不断涌现,为工业生产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和机遇。
深入研究和探讨机械传动技术的重要性,对于推动工业制造的发展和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2 阐述机械传动技术的发展历程机械传动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
最初,人们使用简单的机械装置如滚轮和滑轮来进行劳动和运输物品。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械传动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由詹姆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为机械传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
蒸汽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推动了机械传动技术的进步。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机械传动技术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机械传动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传动技术开始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传动系统的设计变得更加精密和高效,新材料的应用使传动元件具有更高的耐磨性和稳定性。
机械传动技术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机械化到电子化的演变过程,在工业生产和生活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2. 正文2.1 传动元件材料的优化改进与应用传动元件材料的优化改进与应用在机械传动技术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人的智慧值得景仰, 但在工业革命之前,各类传动系统
也和 身 — 样 ,处于厉 蝴 段。直到l 8 性 初 ,蒸汽棚进 入
实用 , 相续在矿井排水、铁路机车 、 加工制造等领域大显身手 , 现代意义的机 械 才得E 。从本质上来说, 蒸汽机是机械的动
因为传动系统是机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所以传动系统 与机械是 同时产生的 , 甚至可以说 ,因为有了传运装置 ,机械 才得以产生 。比如 , 我 国春秋时期即已经广泛使 用的桔槔 , 便 可以视为简单的机 械 , 其 中,最为智慧的 ,就是杠杆原理的运 用 ,而这里的杠杆 , 恰 就是传动系统 ,可见传动系统在机械 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说明 , 对于机械的不 自 觉 使用 ,早在春
传动仍 然是最为 主要的传动形 式 ,因为机械 传动所要求 的传 动 系统 必须具备 的要 件 ,机械 传动基本上 都具备 ,如恒 功率 输 出 、速度影响快 、效率高等 。机械传动包括 齿轮传动 、带 ( 链) 传动和摩 擦传动 ,其 中,齿轮传动 占主导 地位 。
1 机械传 动技术的萌芽
秋时期, 智慧的先人就已经开始了。另外,指南车是展示我国
先人智慧的又—发明,这是利用齿轮传动系统和离合装置来指
示方 向的车辆。关于指南车的记载 ,虽有神话成分 ,或存在史
【 收稿 日期】2 0 1 3 —1 0 — 1 5 【 作者简介】张森 ( 1 9 8 2 -),男,汉族 ,山西晋 中人 ,毕业于 中原 工学 院,工学学士 ,助教 ,研 究方向 :机械设 计与机械
力系统 , 它的飞跃对于传动系统自 然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 从那以 后, 高标准 、 高质量的金属齿轮传动得到了极大应用。
2 机械传动技术的发展
l 9 世纪末 ,电动机和内燃机获得广泛使用 ,对机械传动技
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到2 o 世纪初期,机械传动技术有了很大发
展 ,直齿轮 、斜齿轮 、 锥齿轮和蜗杆传动相继 问世 , 性能 、 精 度及耐久性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 , 基本上可以满足机械 工业的 需要 。 2 O 世纪4 0 #代后 ,齿轮几何学逐渐 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
评价机 械优 劣的重要指标 。所 以说 ,传 动系统是机械 制造领
域 最为重要 的研 究课题之 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机械行业 的发 展与振 兴 ,在很 大程度 上取 决于传动技术 的发展 与突破 。 大体 来说 ,机械 的 传动 方 式主 要 有机 械传 动 、流体 传
动 、电传动 , 近年来又出现了电磁轴承、电磁传动等非接触 式传动,扩展了传动技术的研究范畴。但到目前为止 ,机械
冲 圈分类号】T H 1 3 2 —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3 — 7 7 3 X ( 2 0 1 3 ) 0 6 — 0 0 6 5 — 0 3
引 言
实上的矛盾 , 但《 宋史 ・ 舆服志 》 记 载的指南车结构和技 术规 范 ,尤其是 齿轮大小和齿数的详细记载 ,不仅证明指南车在我 国古代确实存在 ,也显示了我国古代机 械制造的高超水平 。另 据考证 ,早在战 国到 西汉之间 ,机械 传动的重要标 志— —齿 轮, 就 已经诞生了 ,另参酌其他古籍 ,当可推知 ,指南车的发 明, 肯定早于宋代 ,中国古代科技史学家王振铎认为 , 三国时 期的马钧发明了指南车“ ,颇为 可信。 放眼 国外 ,关于机 械的记载 与使用也 比较 早 。早在古希 腊 时期 , 就 有机械传动 的记载 。罗马 时代 ,则发明 了水 力驱 动 ,木制齿 轮传动的 “ 谷 物碾磨机 ” , 后 来 ,瑞典人在谷物 磨 中率 先采用 了斜 齿轮 传 动 ,在传 动技 术 史上称 得上 是 突 破 ,只不过 ,这种斜齿轮 是由石头制成 的 , 在 材料上显得过 于原始 。进入 l 4 世纪 ,以时钟 的发明为标 志 ,齿轮传动 系统 产 生了一个 飞跃 。因为时钟 比较精细 , 传动齿 轮 自然也需要
2 0 1 3 年1 2 月
机械 管 理开 发
M ECH A N I CAL M AN A GEM EN T AN D D EVEL0 PM EN T De ce m ber , 201 3 T ot a l of1 36
总 第1 3 6 期 应 用技 术
机 械 传 动 科 学 技 术 的发 展 历 程 与展 望
M A N A G E M EN T A N D D E V E Lo PM E N T
2 0 1 3 年1 2 月
精 密化 、小巧化 ,于是 ,人们开始研究金属齿轮 。
机械虽然 千差万 别 ,但都是 由原动力 系统 、 传 动系统和 执 行系统构 成的 ,三 者缺 一不可 。其 中 ,原动 力系统为机械
提 供动力 ,其构造一般 比较单一和 固定 ,而执行 系统则呈现
多样性 , 这 中间就需要传 动系统将原 动力系统 与执 行系统有 机 地结合起来 ,可见传动 系统的重要性 ,堪称枢纽 。凡是机 械 ,就一定有传 动系统 ,而传动系统 的科 学性与效 率性 ,是
原理。
科, 齿形 、啮合及齿轮之间的展成关系 , 可 以通过数 学计算实
现精确化,这使得机械传动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在精确计算的 支撑下, 研究人员逐步掌握了齿轮传动的表面接触强度及轮齿 弯曲强度,基于动载荷的机械传动设计也初步成型, 并应用于
一
65—
机械 管理 开发
第6 期( 总 第1 3 6 期)
张 森
( 晋 中职 业技 术学院 ,山西 榆 次 0 3 0 6 0 0)
【 摘 要】 传动 系统是机械 制造领域 最为 重要 的研 究课 题之 一 ,文章在 梳理机械 传动发展 历 史的基础 上 ,讨
论 了传 动 技 术 的研 究 方 向 与 前 景 展 望 。
【 关键词】机械传 动 ;轴承 ;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