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第29讲百家争鸣及儒学的兴起课件 人民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讲
必修第三册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
代科技文化
第 29 讲 百家争鸣及儒学的兴起
[考 纲]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 正统思想。
[课 标]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 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29讲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一、百家争鸣 1.孔子和早期儒学
(孔 子 的1)①②政政 教主治治 育张上与 上“:人 :有提事 开教出, 创无了对 了类“鬼 中”仁神 国,”持 古注和敬 代重“而 私人远 人的礼之 讲全”的 学面的态 之发学度 风展说。 ,。;注重
思 ③整编文献:《诗》、《书》、《礼》、《乐》、《易》、 想 《春秋》。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29讲
①提出道德规范有仁、义、礼、智四种。
(2)孟②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 仁政 ”
子的
的学说。
思想 ③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
学说,成为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①在天人关系上: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
(3)荀 另一方面,又提出了“ 制天命而用之 ”
子的
的思想。
思想 ②关于“礼”的思想: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
是把握“礼”。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29讲
思维升华 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孔孟儒家思想中的“民 本”思想与现代民主的本质是不同的。古代儒家思想中 的“民本”思想是以维护“君”为中心,绝无现代民主 思想意识,同时也要注意荀子儒家思想的特点是综合了 法家和道家思想的合理成分,改造了儒家思想。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29讲
2.老庄之学
(1)老 子的 思想
①认为“ 道 ”是世界的根本。指出事物具有
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的规律。
②老子的理想社会是“ 小国寡民 ”的社会,
他的思想通过《老子》一书流传下来。
①提出了“齐物”的观点:认为万物没有界
(2)庄 限和差别。
子的 ②老庄崇尚自然: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
思想
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
要影响。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29讲
3.法家思想 (1)学派特点: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加强中央集权。 (2)主要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申不害、商鞅、韩非等。 (3)商鞅变法: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按军功授爵; 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奖励耕战,废除井田制度,使 秦国实力强大起来。 (4)韩非:吸收 道家 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 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及时变法。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29讲
(影响5)①②对一两中全汉国国以专都后制起,主到其义了法政重治治大思体作想制用被的。吸建收立到乃至儒秦学始皇体统系中,成 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29讲
4.墨家思想 (1)创始人为战国初期的墨翟,学说主旨是“兼相爱、交相 利”,还提出了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讲求实际功利 精神的主张。 (2)墨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 汉代 以来墨家学派逐渐失传。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29讲
方法点拨 诸子百家中有很多相反的观点,学习时要注 意归纳:(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 而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2)在人性上,孟子主 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3)在对人与自 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而老子主张“顺自 然”;(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 任,而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29讲
二、汉代儒学 1.“焚书坑儒”批判
(1)在秦朝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过程中,一些儒生和 游士引用儒家经典批评时政,秦始皇下令进行了“焚 书”和“坑儒”活动。 (2)这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 浩劫,儒学的发展因此进入低潮。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29讲
2.罢黜百家
(背1)① ②汉 董武 仲帝 舒初 建年 议, 皇起 帝用 倡儒 导学 儒之 学士 ,治 实理 践国 德家 政。 ,推行教化, 景 养士求贤,禁绝与儒学相异的学术。
(2)确立:汉武帝采取了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
等措施,使儒学的地位开始提升。
①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
(3) 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确立了儒学的独尊
影
地位。
响 ②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
这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29讲
3.太学的出现 (1)汉武帝创办了太学,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其中太学是 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2)意义: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带动了民 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东汉太学生的 议政运动还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易混易错 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董 仲舒的新儒学既是对先秦“仁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是 对先秦儒学的新改造,形成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儒学体系。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29讲
4.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 科举制的演变。 (2)科举制含义:隋唐时代开始的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标 准,以儒学经典为考试内容的选官制度。 (3)影响:儒学因此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有 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也导致了古代中国专心 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29讲
史论要旨 秦朝实行的“焚书坑儒”和西汉实行的“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两种文化政策实际上都是文化的 专制,用文化的专制达到思想上的统一,进而达到加强 君主专制统治的目的。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第29讲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一 “百家争鸣” 主题 1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及地位
(1)儒家: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孟子提出“仁政”思 想、荀子提出“仁义”“王道”“人定胜天”的观点,儒 学成为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但不被统治者重视。 (2)墨家:墨子开创,主张“兼爱”“非攻”,代表了下层 劳动群众的利益,一度成为显学。 (3)法家:韩非子是法家集大成者,主张“法治”,为各国 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适应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趋势, 备受统治者推崇。 (4)道家:老子开创、庄子继承,提出“道”的哲学思想、辩证 思想和“无为”的治国思想,在西汉初年成为主流思想。
必修第三册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
代科技文化
第 29 讲 百家争鸣及儒学的兴起
[考 纲]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 正统思想。
[课 标]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 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29讲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一、百家争鸣 1.孔子和早期儒学
(孔 子 的1)①②政政 教主治治 育张上与 上“:人 :有提事 开教出, 创无了对 了类“鬼 中”仁神 国,”持 古注和敬 代重“而 私人远 人的礼之 讲全”的 学面的态 之发学度 风展说。 ,。;注重
思 ③整编文献:《诗》、《书》、《礼》、《乐》、《易》、 想 《春秋》。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29讲
①提出道德规范有仁、义、礼、智四种。
(2)孟②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 仁政 ”
子的
的学说。
思想 ③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
学说,成为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①在天人关系上: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
(3)荀 另一方面,又提出了“ 制天命而用之 ”
子的
的思想。
思想 ②关于“礼”的思想: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
是把握“礼”。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29讲
思维升华 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孔孟儒家思想中的“民 本”思想与现代民主的本质是不同的。古代儒家思想中 的“民本”思想是以维护“君”为中心,绝无现代民主 思想意识,同时也要注意荀子儒家思想的特点是综合了 法家和道家思想的合理成分,改造了儒家思想。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29讲
2.老庄之学
(1)老 子的 思想
①认为“ 道 ”是世界的根本。指出事物具有
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的规律。
②老子的理想社会是“ 小国寡民 ”的社会,
他的思想通过《老子》一书流传下来。
①提出了“齐物”的观点:认为万物没有界
(2)庄 限和差别。
子的 ②老庄崇尚自然: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
思想
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
要影响。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29讲
3.法家思想 (1)学派特点: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加强中央集权。 (2)主要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申不害、商鞅、韩非等。 (3)商鞅变法: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按军功授爵; 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奖励耕战,废除井田制度,使 秦国实力强大起来。 (4)韩非:吸收 道家 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 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及时变法。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29讲
(影响5)①②对一两中全汉国国以专都后制起,主到其义了法政重治治大思体作想制用被的。吸建收立到乃至儒秦学始皇体统系中,成 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29讲
4.墨家思想 (1)创始人为战国初期的墨翟,学说主旨是“兼相爱、交相 利”,还提出了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讲求实际功利 精神的主张。 (2)墨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 汉代 以来墨家学派逐渐失传。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29讲
方法点拨 诸子百家中有很多相反的观点,学习时要注 意归纳:(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 而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2)在人性上,孟子主 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3)在对人与自 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而老子主张“顺自 然”;(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 任,而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29讲
二、汉代儒学 1.“焚书坑儒”批判
(1)在秦朝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过程中,一些儒生和 游士引用儒家经典批评时政,秦始皇下令进行了“焚 书”和“坑儒”活动。 (2)这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 浩劫,儒学的发展因此进入低潮。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29讲
2.罢黜百家
(背1)① ②汉 董武 仲帝 舒初 建年 议, 皇起 帝用 倡儒 导学 儒之 学士 ,治 实理 践国 德家 政。 ,推行教化, 景 养士求贤,禁绝与儒学相异的学术。
(2)确立:汉武帝采取了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
等措施,使儒学的地位开始提升。
①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
(3) 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确立了儒学的独尊
影
地位。
响 ②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
这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29讲
3.太学的出现 (1)汉武帝创办了太学,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其中太学是 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2)意义: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带动了民 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东汉太学生的 议政运动还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易混易错 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董 仲舒的新儒学既是对先秦“仁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是 对先秦儒学的新改造,形成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儒学体系。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29讲
4.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 科举制的演变。 (2)科举制含义:隋唐时代开始的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标 准,以儒学经典为考试内容的选官制度。 (3)影响:儒学因此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有 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也导致了古代中国专心 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29讲
史论要旨 秦朝实行的“焚书坑儒”和西汉实行的“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两种文化政策实际上都是文化的 专制,用文化的专制达到思想上的统一,进而达到加强 君主专制统治的目的。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第29讲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一 “百家争鸣” 主题 1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及地位
(1)儒家: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孟子提出“仁政”思 想、荀子提出“仁义”“王道”“人定胜天”的观点,儒 学成为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但不被统治者重视。 (2)墨家:墨子开创,主张“兼爱”“非攻”,代表了下层 劳动群众的利益,一度成为显学。 (3)法家:韩非子是法家集大成者,主张“法治”,为各国 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适应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趋势, 备受统治者推崇。 (4)道家:老子开创、庄子继承,提出“道”的哲学思想、辩证 思想和“无为”的治国思想,在西汉初年成为主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