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全国名校高考冲刺押题卷语文试题(一)(解析版)
2020年高考语文最后押题试卷及答案(共五套)
范文2020年高考语文最后押题试卷及答案(共五套)1/ 92020 年高考语文最后押题试卷及答案(共五套) 2020 年高考语文最后押题试卷及答案(一)本试卷共 8 页,满分为 150 分,考试用时为 150 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原创】 A.深圳交警 3 月7 日出台新规定,外卖小哥第三次交通违法被交警查处,将被辞退,并且一年内不得在各平台内的各送餐企业再次聘用。
但这规定能否给外卖小哥戴上紧箍.(kū)咒呢? B.长篇小说的密度,是指密集的事件,密集的人物,密集的思想。
思想之潮汹涌澎湃,裹挟.(xié)着事件、人物排山倒海而来,让人目不遐接。
密集的事件当然不是事件的简单罗列,不是流水账。
C.为了追逐梦想,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天眼”之父南仁东心无旁鹜,在世界天文史上镌.(juàn)刻下新的高度。
D.《烈火如歌》这部改编至明晓溪同名小说的古装玄幻电视剧,目前正在各大卫视与网络上热播,人物的命运与剧情的第0页共8页发展牵动了很多观众的心,该剧在微博和豆瓣.(bàn)网上评分很高。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层级为 A。
本题所选材料新鲜,错误语音体现浙江吴方言易混错处,还有学生学习生活中易错的字。
字形则为现实生活中的形近字或学生易错的音近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
【原创】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节日,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过端午不应仅是享受传统节日的温情,更.应是传承与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2003 年“非典”肆虐的时候,【甲】端午节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当时那种情形下,这首民谣带给人们一种特别温馨的感觉。
【乙】民谣之所以温情,动人,因为它巧妙地传承了端午古老的避瘟保健的节俗涵意,符合了当时广大民众寻求精神慰籍的民俗心理。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三卷)语文押题卷(一)详解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三卷)语文押题卷(一)详解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三卷)语文押题卷(一)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与人之间要交往和相处,必须建立各种规则体系。
道德就是人类为了和谐共处、各得其所而建立的规则体系。
在道德规则体系中,道德基准是最基本、最起码的标准,凝聚和体现着社会共同体成员的道德共识。
一个人认同社会共同体普遍信奉的道德基准,并惯于遵守和践行这个道德基准,他就具备了在这个社会共同体中生活的基本德行。
道德基准至少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生活方式相适应。
二是为社会成员所认同,并且简单、易知、易行,可以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所践行。
三是可以作为基本参照,用来审视和规定其他道德规则或标准,用来评判和确认一个人的基本德行。
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相应的道德基准也会有所不同。
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首先,工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方式成为历史记忆。
人们的生产生活资料主要不是从家庭获得,而是从市场上获得,从而导致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家长主导制瓦解。
其次,个人脱离家庭作为独立个体走向社会,并取代家庭成为最基本的社会细胞。
人与人的横向关系成为现代社会关系的主导,以父子纵向关系为主导的传统社会关系被取代。
再次,国家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由家或家族组成,而是由公民组成,个人以独立的身份与其他个人、社会、国家发生关系。
1在我国古代社会,农耕自然经济是人们的根本生产和生活方式,家庭是最根本的社会细胞,父子干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干系,从生到死生活在一同的熟人圈子是人们来往的根本范围,宗法等级制度下的风俗惯限制着人们的绝大局部行为。
2020年备考压轴卷(一)语文(含答案详解)
2020年高考压轴卷(一)·语文南北名校高考专家联合命制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颜真卿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地位毋庸置疑,这不仅是由于他在艺术上另开新境,开创了与“二干展王”相抗衡的“颜体”书风,更因其刚正忠勇的人格魅力,为华夏书史树立了“字如其人”的不朽典范。
但要搞清楚书法史上的这一重要转折,则需要还原颜真卿书法“经典化”的历史情境,从中国文化的内在特点和逻辑理路来解释“颜体”的形成和对传统的超越。
所谓“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当儒家尝试运用“风神骨气”来定位书法价值的时候,便建立起了一种内在于书写主体的艺术标准,外在可见的技巧形式自然退居从属地位。
当然,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也必然成为某种超越形式、无法言传的内在精神契合。
这种超越形式的内向思路便消解了文字形体对书法的限制,为“尚法”向“尚意”的转移提供了思想契机。
儒家思想非常强调道德与审美之间的合一关系。
已有研究指出,颜真卿在世时书名不显,颜体“经典化”是以平乱殉国的道德事功为轴心,在其身后才被逐步建构起来的。
北宋欧阳修以“人品论”建构的“以人论书”的书法批评进路正是前述儒家主体内在精神修养论观念的逻辑延伸。
儒家常用“大”来形客道德境界的无限性,“大人”境界与“养气说"构成了儒家美学的主流。
颜体书法堪称这种“大”美学的典型,因为颜真卿晚年作品结体运笔一反“大王”传统常态,“平画宽结”,往往表现为一种“诡形异状,得于意外”的奇特效果。
世人称颜体书法有“丈夫气”“篆籀气”即是从“大人”道德联想的角度对艺术形式的同构性阐发。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押题试卷一(14页)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押题试卷一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据说在恺撒被刺杀的前夜,当时人们曾经注意到,有一颗硕大的流星陨.(yǔn)落在西北方向,而西北方向正是恺撒当时的府邸所在,于是当时有不少流言,认为恺撒即将遭到不测。
B.无论生活在省内或省外,中原作家都会把脚下这片熟悉的土地上的人民的生活当作创作源泉,从中汲.(jī)取写作灵感,再现中原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
C.试想,如果他们为一时之誉而急躁,那就不会有《离骚》《红楼梦》等光照千秋的扛.(káng)鼎之作了。
古往今来,那些留得住的精品力作,哪一个不是远离浮躁、讴心沥血铸就的!D.改革创新电信普遍服务补偿.(chánɡ)机制,支持农村偏远地区宽带建设,是补上公共产品和服务“短板”、带动有效投资、促进城乡协同发展的重要举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路是人类向大山虔诚的叩首,一阶一阶地修下来,不异于朝圣路上的长揖匍匐。
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
葳蕤的植被,把山体包裹得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的绿意中,时时有嶙峋山岩跑出来透气,这多少泄露..了山的年龄,也是对其不俗来历的一点小小的提示。
更有当头的棒喝,醍醐灌顶,让你心生敬畏。
那两三层楼高的一块碣石,明明是从山顶滚下来的,岂不惊出一身冷汗?[甲]在即将失足的千钧一发顿然醒悟,如梦中人的夜游,却如何能在临渊处戛然而止。
那朵朵石莲花在绽放之初,肯定伴着一声盘古开天辟地时的巨响,那声音与光阴碰撞,碎成了三分烟尘、七分流水。
[乙]更有一座天生拱桥,掏心掏肺地要渡.你到更遥远的高山........草甸、原始森林。
........山梁便是桥面,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脚下便是滔滔流水。
变质片麻岩、冰川遗迹、灾害地质遗迹,躺在书本上的这些文字全都立体、骨感得触手可及。
2020年全国I卷高考语文预测押题密卷参考答案
1.2. 3. 4. 5. 6. 7. 8. 9.出的“郡侯”、西幸的皇帝,其中又以“军家”的暴行为画面主体组合成一幅帝国动荡图。
②以小见大的手法。
通过诗人在一郡的所见折射出一切王朝行将灭亡前的共有特征,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③在韵律上,全诗押平声“先”韵,具有流畅中带苦涩、宏亮里含深沉的音乐效应,组合成一曲以哀伤为主旋律的王朝末世的挽歌。
④这首诗采用口语俗调唱咏时事的方式。
前六句刻意暴露,后两句抒发感慨,严厉抨击战乱中军人肆虐,并对唐王朝的昏愦无能尖利嘲诮。
语言清新通俗,爽健有力。
(答对1条给2分,答对2条即可,共4分)16.【答案】(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每空1分,有错字、漏字、添字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能力。
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承受,侧重于接受并承担;承担,侧重于承当,担当,担负,常用于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第一处语境说的是过年承受的是经济和精神的压力,所以用“承受”较为合适;真实写照,指其真实的描写刻画;真实反应,指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引申为对一事情的发生所引起的真实的意见、态度或行为。
根据后文“过年的真实情况的刻画”应选“真实写照”;不容小觑,不能小看;不能轻视。
不可估量,不可以估计。
形容数量大或程度重。
此处指其作用不可轻视,所以此处应该是“不容小觑”;景仰,仰慕,佩服尊重;拥趸,指拥护者、支持者。
“拥趸”字面理解就是船只拥向泊位,引申的意义自然就是受欢迎。
最后一处语境是受到欢迎,所以用“拥趸”。
1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语序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押题试卷一答案解析(8页)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押题试卷一答案解析1.解析:选A。
B.汲(jí)取;C.扛(gāng)鼎,“讴心沥血”应为“呕心沥血”;D.“举错”应为“举措”。
2.解析:选C。
事故:意外的损失或灾祸(多指在生产、工作上发生的),文中说山有棱棱角角,不圆滑,用拟人手法,故用在此处不合适,应为世故。
3.解析:选A。
句号应为问号。
4.解析:选D。
A项,搭配不当,“群山”是个集合名词,用“一个”修“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的主语应为“网络这面‘镜子’”。
饰不当。
B项,暗换主语,C项,不合逻辑,“近年来”与“将”前后矛盾。
5.解析:本语段大意是:负面情绪会导致抑郁,这与大脑的结构有关。
①处从“抑郁之所以被认为是一种脑部疾病”和后面“大脑中有一个叫海马体的结构……”,可推断要填内容与“是因为抑郁与大脑的海马体结构有关”相关;②处从“是一个‘坏机构’”和后面的“一般情况下‘好机构’和‘坏机构’是彼此制衡的”,可推断要填内容与“大脑中除了‘坏机构’,还存在一个‘好机构’”相关;③处从“一般情况下‘好机构’和‘坏机构’是彼此制衡的”和“负面情绪加重就会导致抑郁”,可推断要填内容与“如果‘好机构’被‘坏机构’所制约”相关。
答案:①是因为抑郁与大脑的结构有关②大脑中还存在一个“好机构”③如果“坏机构”的势力太强6.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新闻中的人、时、地、事(包括经过和结果、原因)是主要信息。
而“事”主要指事件的“结果”。
本题可运用抓导语的方法,在导语中摘取能够概括新闻内容的关键句,作为答案。
答案:我国首个现代急救“野战医院”将组建。
7.解析:选D。
选项中“我国公路桥梁有75.71万座”“位居全球第一”都不正确,我国桥梁总数为75.8977万座,不及美国,且文中并未涉及公路桥梁里程是否为全球第一。
8.解析:选C。
A.“中国成为桥梁建设的国际领军国家之一”不合文意。
原文为“成为沉管隧道的国际领军国家之一”。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年高考押题语文试题(一)(原卷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年高考押题语文试题(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道家的话语系统里,匠人有着独特的地位。
《庄子》涉及匠人十余位,如庖丁、伯乐、为圃者、轮扁、佝偻者、梓庆、东野稷、操舟人、吕梁善游者、工倕、捶钩者等。
在庄子看来,道生养万物,万物归辅道。
道是人精神的根本来源,匠人精神亦然。
天道自虚而万物成,“大匠取法焉”。
就根本处而言,匠人精神就是问道、法道、弘道的修为。
匠人实存于有道的世界中,在追寻道的路径上行走。
吕梁善游者说善游有道,其道在于生于陵而安于陵,长于水而安于水,也就是诗意地栖居,顺乎自然。
至于具体的法门,可获悉于庄子对匠人之祖工倕的点评,简言之就是心斋坐忘、无我而无物。
就“无我”而言,庖丁的语境下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没有自我的既定思虑与构想;捕蝉者之道的基本要义是忘己,粘蝉时人与竹竿不别,全然渗透在天地之中,与万物融为一体;梓庆削木,见者惊犹鬼神,其道在于做事无庆赏爵禄、非誉巧拙之虑,甚至无形体四肢之思。
我是分别的开端,“无我”则无分别,哪里有外物的存在? 庖丁在“无我”之后,“未尝见全牛”;捕蝉者眼中也只有蝉翼,而无其他。
若更进一步,则恰如操舟人自虚,知水之性,进而达到“忘水”的境界,实现人、舟、水合一。
当然,最高境界是“两相忘”。
人与蝉相忘,人不仅忘蝉,蝉也忘人…… 二者相忘于江湖、渗透在洪荒中,世界才彻底打开。
匠人得道状态的实现,有赖于对物性事理的领悟,要实现由内化而外化。
内化介于不可见与可见之间,是对物性事理的把握。
外化则是匠人总结出来的法式,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规矩。
它在形而上层面指规律,形而下层面是圆规方矩。
2020高考语文押题试卷一(含解析)
高考押题试卷一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内忧外患的挤压之下、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之中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中国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也开始反省自身,开始自觉不自觉地更新文化传统。
在这个过程中,深厚绵长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在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中互相支撑,互相影响,均衍生出新的内容,可以称为“近代互构”。
鸦片战争以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高呼“自强”“求富”,主张学习先进技术来富国强兵,都是在复活经邦济世的士人精神以求民族自救;甲午战争之后,士人们在“保国、保种、保教”的理念中,提出制度革新的要求,清政府被迫在军事、教育、工业政策等方面做出调整。
随着新的知识分子、了解西方的官吏、新兴工业资本家群体的扩大,人们有了大量关于富强、进化、民主、自由等话题的思考,与传统基于道德而言的忧患意识相较,增加了对于科学技术和民主制度的向往,具有更加鲜明的近代特征。
忧患意识的近代转变,对家国情怀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一方面,人们的民族情感的自发作用,产生了一系列反侵略的自卫本能,如三元里抗英运动、义和团运动等等;进而,知识精英们把对外御辱与对内改革结合在一起,发展为对民族前途的理性思考,如“公车上书”、新文化运动等等。
另一方面,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的保守性观念也在“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刺激和民族情感的自发作用下,愈发顽固,逐渐沦为社会发展的阻力。
“变与不变”之争始终存在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导致社会变革困难重重,往往不够彻底。
尽管如此,忧患意识整体上推动了家国情怀的近代转型,这集中表现为对“中国向何处去”的思考。
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传统家国情怀从“天人合一”直觉式的初级共同意识,逐渐转变为以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基本价值为基础的理性共同体意识,在传统的情感认同中加入了对国家强大、民族振兴的真诚向往。
(推荐)普通高等学校2020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冲刺卷(一)语文含解析.doc
普通高等学校2020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冲刺卷(一)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靠什么拥抱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①中国电影今天的繁荣,跟中国持续3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紧密相连。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在总结产业化改革经验时,特别强调了树立国有和民营一视同仁思想的作用。
诚如所言,从好莱坞用《真实的谎言》敲开中国市场大门,到华谊兄弟等民营公司全面介入电影产业链,电影从过去的相对封闭和保守,变成了一个向全社会开放的行业。
②自2003年全面推进电影产业化以,不仅票房实现了从10亿元到400亿元的数十倍增长,更有银幕从不足2000块到接近3.1万块,影院数量从千余家到超过6200家,观影人次从7000万到11.4亿的巨大成绩。
中国电影迎了蓬勃发展的新机遇。
③市场的繁荣带动了投资的增长,也给中国电影作品拓宽了提高水平的空间。
对于电影人说,过去这些年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国产电影与进口片“共舞”,品种和品质都突飞猛进地发展;同时这也是一个野蛮生长的时代,不少低水平的“烂片”,因强势资本进入中国影院。
正因为票房总量的打底,最近几年电影评价不再“唯票房论”,欣赏水平与创作水平水涨船高,国产电影开始扎堆出现“叫好又叫座”的作品。
有调查显示,国产电影观赏性、思想性、传播度三大指数均位于“比较满意”的高位及以上水平。
④展望未,大数据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或许会产生更多促动效果。
2020年全国高考省市名校模拟组合冲刺压轴卷 语文试题+答案+全解全析
2020年全国高考省市名校模拟组合冲刺压轴卷语文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2020·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羌笛是羌族所造、产于边塞、流传至今的乐器,它以哀怨的笛声引起无数征等的共鸣,历经千年而传唱不衰。
因此羌笛经常作为哀怨的意象大量地出现在诗诗中的羌笛亦有其时代特征。
羌笛,最初出现在边塞诗中,用来表达征人思乡的边愁如南北朝时庾信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
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张正见《陇头水》“陇头人逐貳师。
羌笛含流咽,胡笳杂水悲”。
“断肠”“悲”这些早期诗作中的字眼似笛悲凉的基调,而实际上怨悲愁确是诗中羌笛千年未变的主题。
用羌笛入诗人中,只有庾信有边地生活的经历,其他文人只是用羌笛的意象来烘托或营造以满足创作边塞诗的艺术需求。
南北朝以后历隋经初唐直至盛唐,羌笛一直是边塞诗中的常客,尤其是在高峰的盛,羌笛更为文人所喜用。
文人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如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的“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这是一个崇尚军功的时代,所以这个时代的边塞诗不同于南北朝时单纯的文学创作,很多诗人都有出使和戍边的经历,如高适、王昌龄等,这也使他们笔下的羌笛更加可信可亲可感。
中唐以羌笛入诗的诗作不多,其中有些已经开始脱离边塞的背景,如刘禹锡《洞庭秋月行》中的“荡桨巴童歌行枝,连樯估客吹羌笛”,鲍溶《暮春戏赠樊宗宪》中的“羌笛胡琴春调长,美人何处乐年芳”。
至晚唐仅有贯休的《古塞上》、李成用的《关山月》等少数几首与边塞有关,其他诗作多用羌笛来表达哀怨伤别之情。
值得注意的是,徐夤第一次在专咏梅花的七律中用了羌笛,“结实和羹知有日,肯随羌笛落天涯”。
之前《梅花落》只是羌笛的一首曲子,诗人并未真正看到落梅,而这首诗中羌笛却成了梅花的附庸,诗人由梅花想到了花落,进而想到了羌笛,此诗首开后世咏梅诗中用羌笛之先河,影响巨大而深远。
(全国卷Ⅰ)2020年高考语文压轴卷(含解析)
(全国卷Ⅰ)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压轴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以前的中国和宋以后的中国有一个不同,那就是从“贵族—士族”社会,变成了平民社会。
在宋代以前,虽然中国人经常抱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事实是确实贵族有种。
高门大户往往能传递几百年,底层百姓也永远安于被剥削的命运。
除了起兵造反,或者疆场立功,一个人很难突破玻璃天花板,从底层社会爬到上层社会。
直至唐代,门阀观念的影响仍然十分严重。
而到了宋代,这一切变了。
“贫富无定势”“富儿更替做”(宋代谚语)。
下层社会的人也可以通过个人奋斗,在短时期内改变自己的命运,即所谓“朝为田含郎,暮登天子堂”,火箭式升入最高层,“骤得富贵”。
富家大族的传递因此变得极为困难,更为常见的情况是“富不过三代”“朝廷无世臣无百年之家”。
阶层之间不再有明显界限。
郑樵说:“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
”《通志·氏族略》)下层文化和上层文化开始融合,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境界。
这一切发生的第一个原因,是从中唐到五代一百多年的战乱,使得整个社会天翻地覆,那些从汉代传到唐代的相沿几百年的世家大族在这个空前的乱世中,终于被毁灭了。
特别是五代的极度混乱,如同一个炒锅一样,将社会各个阶层颠簸出原来的轨道,上下颠倒,贫富易位。
无数个积累了几百年建起的藏书楼被一把火烧掉,相守了无数世代的大家族分崩离析,原来养尊处优的士族们或死或逃或成为乞丐奴仆,士族阶层连同他们创造的士族文化在整体上被毁灭了,社会成了一锅原子粥。
第二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科举制的成熟。
虽然科举发明于隋,实行于唐,但科举在隋唐两代都没能成为入仕的最主要途径。
况且隋唐两代教育并不普及,只有上层社会才能获得较好的教育环境,因此中举者也都是士族,因此,唐代基本还是一个半世袭的士族社会。
而到了宋代,科举制才真正成为入仕的最主要渠道。
宋朝皇帝们的制度设计,是使全社会通过文字而不是刀枪进行竞争。
2020年全国高考省市名校模拟组合冲刺压轴卷 语文试题+答案+全解全析
2020年全国高考省市名校模拟组合冲刺压轴卷语文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2020·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羌笛是羌族所造、产于边塞、流传至今的乐器,它以哀怨的笛声引起无数征等的共鸣,历经千年而传唱不衰。
因此羌笛经常作为哀怨的意象大量地出现在诗诗中的羌笛亦有其时代特征。
羌笛,最初出现在边塞诗中,用来表达征人思乡的边愁如南北朝时庾信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
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张正见《陇头水》“陇头人逐貳师。
羌笛含流咽,胡笳杂水悲”。
“断肠”“悲”这些早期诗作中的字眼似笛悲凉的基调,而实际上怨悲愁确是诗中羌笛千年未变的主题。
用羌笛入诗人中,只有庾信有边地生活的经历,其他文人只是用羌笛的意象来烘托或营造以满足创作边塞诗的艺术需求。
南北朝以后历隋经初唐直至盛唐,羌笛一直是边塞诗中的常客,尤其是在高峰的盛,羌笛更为文人所喜用。
文人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如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的“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这是一个崇尚军功的时代,所以这个时代的边塞诗不同于南北朝时单纯的文学创作,很多诗人都有出使和戍边的经历,如高适、王昌龄等,这也使他们笔下的羌笛更加可信可亲可感。
中唐以羌笛入诗的诗作不多,其中有些已经开始脱离边塞的背景,如刘禹锡《洞庭秋月行》中的“荡桨巴童歌行枝,连樯估客吹羌笛”,鲍溶《暮春戏赠樊宗宪》中的“羌笛胡琴春调长,美人何处乐年芳”。
至晚唐仅有贯休的《古塞上》、李成用的《关山月》等少数几首与边塞有关,其他诗作多用羌笛来表达哀怨伤别之情。
值得注意的是,徐夤第一次在专咏梅花的七律中用了羌笛,“结实和羹知有日,肯随羌笛落天涯”。
之前《梅花落》只是羌笛的一首曲子,诗人并未真正看到落梅,而这首诗中羌笛却成了梅花的附庸,诗人由梅花想到了花落,进而想到了羌笛,此诗首开后世咏梅诗中用羌笛之先河,影响巨大而深远。
2020届高考冲刺卷语文试题(一)(已审阅)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绝密冲刺卷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当全国人民都在纪念抗日英雄的时候,现实生活中却有一种不良的文化现象屡屡发生,这就是英雄叙事的扭曲问题。
比如,大量抗战“雷剧”“神剧”涌现,将严肃的抗战历史娱乐化;有人对抗战中的英雄人物进行解构乃至重构,试图颠覆或终结相关英雄的经典形象。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全面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一些错误的英雄叙事借助新媒介,传播范围更广,受众更多,产生了更加恶劣的影响。
比如,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了不少诋毁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的各种扭曲的“英雄叙事”。
媒体把这类叙事的“主体”命名为“凿船党”,并表达了对他们的警惕:“他们每天寻寻觅觅,看见正面的东西就上去凿几下子,而且每每有所斩获,用着放大镜在英雄身上发现了一些瑕疵,他们便极力将其放大。
慢慢地,一些英雄的形象开始坍塌。
”与此同时,一些抗战题材影视剧不顾历史本真,肆意将爱情、悬疑、性感、时尚等元素塞进来,这种做法是对英雄形象的亵渎,以至连普通观众对“手撕鬼子”之类不靠谱的剧情都忍无可忍。
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这些影视剧经由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媒介渠道得以在更大范围传播开来。
伴随着上述种种媒介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濡染,这种不着边际的“英雄叙事”对成千上万的普通观众——尤其是对年轻人贻害不小。
抹黑恶搞英雄形象,导致英雄形象扭曲,既伤害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身份认同,也恶劣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这种错误的英雄叙事,既具有明显的隐喻性特征——它隐喻了当下有些人存在着虚无化的价值取向和戏谑化的政治取向,也具有另一种特征——扭曲的生活化叙事:传统的英雄叙事在本质上是传奇性的叙事,近年来由传奇性叙事向生活化叙事的转变,有人刻意对英雄人物进行解构甚至污蔑。
新媒介环境下,扭曲的英雄叙事的出现有着诸多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