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国流行音乐的认识

合集下载

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相关问题的思考

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相关问题的思考

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相关问题的思考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也是中国大陆流行音乐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交流开始逐步开放,大量西方流行音乐和文化涌入中国,也给中国音乐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8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特点1. 8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音乐在受到西方音乐影响的也融入了中国本土的音乐元素,形成了与西方音乐有所不同的风格。

在8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还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只有少量外国音乐和文化能够进入中国,中国大陆的音乐市场受到了严重限制。

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下,越来越多的西方音乐和文化开始涌入中国,开启了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新时代。

2. 80年代的中国大陆流行音乐多为单独艺人或乐队演出,这与此前的集体合作的状态有所不同。

8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流行音乐还处于较为萌芽的状态,音乐市场相对较小,大多数音乐人都是以个人身份或者小型乐队的形式进行演出和创作。

3. 80年代的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以抒情情感和社会关怀为主题,歌词多以恋爱、友情和家国情怀为主题,以此来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情感。

由于80年代的中国处于社会主义时期,大部分歌曲还是以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为题材,歌词多以赞美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为主题。

二、8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代表作品1. 代表作品一:“一无所有”是由罗大佑创作的一首歌曲,成为了8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歌曲以其优美动听的旋律和深情动人的歌词,获得了当时中国大陆人民的一致喜爱,成为了当时中国大陆最为经典的流行音乐之一。

三、8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影响1. 在中国音乐人才的培养上,80年代的中国大陆流行音乐成为了中国音乐人才的摇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音乐人才,为中国音乐人才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也为中国音乐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拓宽了他们的音乐视野,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音乐文化。

2. 在中国音乐市场的扩大上,80年代的中国大陆流行音乐成为了中国音乐市场的先驱者,带动了整个中国音乐市场的发展。

学习《中国流行音乐欣赏》课程最大的收获和体会

学习《中国流行音乐欣赏》课程最大的收获和体会

学习《中国流行音乐欣赏》课程最大的收获和体会秋让人沉思,让人收获,正是欣赏音乐的好时节!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音乐以其独特、美妙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

演奏家精湛的表演,令我们羡慕不已,歌唱家动听的歌声,令我们跃跃欲试,这是因为音乐是美的艺术。

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高层次的审美追求会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情操受到陶冶,生活也将变得更加丰富而充实。

世界也会愈加澄明。

子曰“三月不知肉味。

”;一直都真的音乐这东西很深奥、很存有内涵、很美妙;我也很讨厌音乐,不过只是讨厌倾听胖妞流行歌曲,对于那种专业的音乐,除了肖邦、贝多芬什么的,虽能够倾听,却不知所云,我就可以在心里默默地感慨,我一直真的自己看不懂所谓的音乐,也许存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意识,反正我就是一直都存有这种见解,而且也从来没回去先行过听到那种音乐的体会。

本来这次选修音乐欣赏课是因为随便玩玩才选的,之前也是抱着一种随便听听的心态,不过渐渐地我被吸引了,它让我再次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课堂上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一些基础乐理知识以便我们更好的学习,还叫我们视唱,还给我们能介绍乐曲和一些优秀歌唱家的作品。

让我记起周国平先生这样一段话,比较有趣。

他说“音乐家用天国的语言叙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用人间的语言述说天国的事情。

诗人痛苦了,因为俗人根据人间的事情来理解人间的语言,总是误解了诗人。

音乐家可以免于此患,反正俗人听不懂天国的语言。

”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其最后一句,也就是每个人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会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和理解。

很多时候,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下,对于同一首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差异。

适度的介绍作品产生的时候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当时的处境,对认知音乐也许存有一定的协助。

但是,也仅仅就是“适度的协助”而已。

因为我们即使晓得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环境,我们也不可能将全然介绍作曲家当时的心境。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艺术特色及审美探析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艺术特色及审美探析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艺术特色及审美探析中国风流行音乐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主题或融入其中的流行音乐形式。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国风流行音乐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追捧。

这种音乐形式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审美魅力,值得深入探讨。

1. 融合传统和现代元素中国风流行音乐的特色之一是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

在音乐的编曲、歌词和演唱方式上,可以明显感受到传统中国音乐元素的融合。

运用中国传统乐器如二胡、琵琶等的演奏,以及传统的音乐旋律和节奏。

也在音乐的编曲、流行曲风和时尚元素上保持了现代性,使得中国风流行音乐既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又不失时尚感和现代审美。

2. 体现中国文化精髓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另一个艺术特色是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在歌词和主题上,中国风流行音乐常常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

对家国情怀、乡愁思念和中国传统美德的讴歌,以及对中国历史、传统艺术和文学的回忆和致敬。

这些内容不仅使中国风流行音乐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也使其在传递中国文化精神和情感共鸣上更具有力量。

3. 融合东西方音乐元素中国风流行音乐还具有融合东西方音乐元素的特色。

在音乐的制作和表现上,中国风流行音乐常常融合了西方流行音乐的元素,比如流行乐、电子音乐、摇滚等,使得音乐更具有国际化的美感和表现力。

也将中国传统音乐的优美旋律和情感表达方式融入使得音乐更具有东方韵味和魅力。

二、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审美探析1. 传承和创新的统一2. 情感表达和精神内涵的统一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另一个审美特点是情感表达和精神内涵的统一。

在歌词和旋律表达上,中国风流行音乐往往充分表达了歌手和作曲者对生活、情感和梦想的真挚感受,使得音乐充满了个人情感和生命力。

也融入了对家国情怀、人文关怀和思想情感的表达,使得音乐具有了更深远的精神内涵和社会意义。

3. 东方美学与国际化审美的统一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审美魅力还在于东方美学与国际化审美的统一。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近年来,“中国风”元素在流行音乐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追捧。

从华语流行歌曲到国际音乐舞台,都可以看到“中国风”元素的融入。

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国风”流行音乐?它为何如此受欢迎?下面就让我们来浅谈一下“中国风”流行音乐。

什么是“中国风”流行音乐?简单来说,这是指在流行音乐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一种音乐形式。

这些元素包括中国传统乐器、古风歌词、中国传统旋律和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等等。

而这些元素的融入,让流行音乐也拥有了一种独特的韵味和情感,让听众在享受音乐的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目前,“中国风”流行音乐在华语乐坛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许多著名的歌手都开始尝试在自己的音乐中加入“中国风”元素,比如华晨宇、周笔畅、李宇春等等,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比如二胡、古筝等,从而让他们的音乐更加具有独特的魅力。

而且,在一些音乐节目中,也可以看到许多选手在参赛作品中选择了中国风的歌曲,比如《中国好声音》等,这些作品也都受到了观众们的喜爱。

除了在华语乐坛中,“中国风”流行音乐也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一些海外的歌手也开始尝试在自己的音乐中融入中国风元素,比如美国的歌手蕾哈娜,她在自己的专辑中加入了中国风的元素,这些音乐在国际舞台也收到了很好的反响。

而且,一些国际音乐节目也开始邀请中国风音乐的演出,这也让更多的人可以欣赏到这种独特的音乐形式。

那么,“中国风”流行音乐为何如此受到欢迎呢?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音乐元素自然也具有了独特的魅力。

在当下,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中国风音乐也成为了一种迎合当下需求的音乐形式。

中国风音乐的加入也为流行音乐注入了一种新鲜的元素,它让流行音乐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听众。

中国风音乐还可以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情感和韵味,它带给人们的是一种身心灵的享受。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出现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并且得到了广大听众们的喜爱。

浅谈对中国音乐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音乐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音乐的认识中国音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音乐进行探讨。

一:中国传统音乐1. 古代琴曲:介绍古代著名琴曲如《广陵散》、《阳关三叠》等,并解析其艺术特点。

2. 唱诗班歌曲:阐述唱诗班在我国基督教会堂及其他场合演唱时所使用的歌曲类型以及表现形式。

3. 演奏技巧与器材:详细描述了传统演奏技巧(如指法)以及常用器材(如二胡、笛子等),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二:现代流行音乐1. 流派分类:主要流派包括摇滚、爵士等,并比较不同风格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 歌手群体评价: 对当今最为知名和成功的男女歌手们进行简单评价, 如周深,邓紫棋.3.创作过程: 描述一个典型制作团队或者说柜台组成人员(编剧/填字作者, 作曲家,制片人等)的工作过程和流程.三:音乐教育与培训1. 学校音乐课堂:介绍学校中普遍开设的音乐课程内容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2. 基础技能培养: 分析如何在初级阶段提高儿童们基本唱歌/演奏技巧.3.专业院校:概述国内外著名音乐学院以及他们所提供的专业方向。

四:文化交流与传承1. 中西文化比较: 对中国古代和现代民族器具进行简单描述,并分析其中体现出来的不同思想观念。

2.海外华人艺术团队评价 : 描述一些有特色且成功表达了自身文化风格或者是将两种元素结合起来并取得商业上大量赞誉(例如二胡加入爵士).3.保护措施:着重强调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动我国优秀传统音乐藏品保护事宜。

附件:- 《广陵散》琴谱.pdf- 流行歌手周深最新单曲.mp3法律名词及注释:1. 版权:指对音乐作品的独占性使用权,包括复制、发行等。

2. 侵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他人创作的音乐作品或盗版行为。

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相关问题的思考

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相关问题的思考

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相关问题的思考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大陆流行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产生了许多经典的作品,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音乐人。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8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音乐进行思考。

80年代的中国大陆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思想解放的浪潮,这也对音乐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比于封闭的早期时期,80年代的音乐更加多元化,受到了西方音乐和流行文化的影响。

这时期的音乐作品注重个性表达和情感表达,歌词内容也更加真实和自由,反映了人们内心的情感和生活态度。

80年代中国大陆的音乐市场正式开始形成,唱片工业开始兴起,音乐人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这时期的音乐人充满了创作热情和激情,他们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唱片销量也开始慢慢增加。

一些音乐人通过精良的制作、优秀的歌唱技巧和深入人心的歌词,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和认可,成为时代的代表人物。

80年代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也面临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版权和盗版问题。

由于当时版权保护机制不健全,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被盗版和盗用,给音乐人带来了经济损失。

由于音乐市场不成熟,一些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也导致了一些音乐作品的质量下降,流行音乐浮于表面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8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也面临思想和审查的限制。

由于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一些音乐作品和歌词内容可能受到审查和限制。

尽管如此,许多音乐人还是通过隐喻、抒发、间接的方式表达了他们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使得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更具深度和思考性。

8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音乐是一段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历程。

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具有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反映了社会的变革和人们内心的情感。

尽管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但80年代的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依然为后来的音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的音乐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探究中国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关系

探究中国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关系

探究中国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

中国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是中国音乐文化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流行音乐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普遍流行的音乐,而民族音乐则是反映特定地区民族特色的音乐形式。

两者在风格、演奏方式和主题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又存在相互渗透和影响的现象。

本文将探究中国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关系,分析二者的交融和发展。

一、流行音乐的发展和特点1.流行音乐的起源和发展。

流行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最早的中国流行音乐采纳了西方音乐的元素,如爵士乐和摇滚乐。

在这些音乐的影响下,中国流行音乐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2.流行音乐的特点。

中国流行音乐以其旋律动听、歌词精炼、节奏明快的特点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流行音乐融合了多种音乐元素,如摇滚、流行、电子等,形成了多样化的音乐风格。

二、民族音乐的发展和特点1.民族音乐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拥有独特的音乐传统。

民族音乐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紧密相关。

在不同地方,如广东音乐、川剧音乐和藏族音乐等,都反映出了当地民族的特色和文化。

2.民族音乐的特点。

民族音乐以其浓厚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旋律表达了民族文化的内涵。

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其自身的节奏、乐器和演唱方式。

例如,藏族音乐以其悠扬的旋律和特殊的喉音唱法而闻名。

三、中国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的交融中国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在风格和演奏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某种程度上也相互渗透和影响。

1.民族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体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流行音乐开始融合民族元素。

例如,流行歌曲中经常可以听到传统乐器的声音,如二胡、琵琶等。

同时,一些歌曲的歌词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和传承。

2.流行音乐对民族音乐的影响。

流行音乐的兴起和发展也对民族音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流行音乐的出现促使民族音乐向年轻人中传播,增加了年轻人对传统音乐的兴趣。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价值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价值
推动地方经济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广泛传播,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地 方知名度。
“中国风”流行音乐
05
的国际影响
国际音乐市场的拓展
拓展国际音乐市场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国际化发展,为国际音乐市场 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促进音乐产业交流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国际化发展,促进了国际间的 音乐产业交流,推动了音乐产业的发展。
信和文化认同。
“中国风”流行音乐
06
的未来展望
音乐创新的发展
1 2
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
中国风流行音乐将继续探索和融合传统与现代的 音乐元素,创造更多元化、独特的音乐风格。
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
借助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中国风流行 音乐将进一步挖掘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3
推动音乐产业的发展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兴起和发展,将推动音乐产业 的发展和创新,增加音乐市场的多样性和活力。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国际化进程
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随着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国际化发展,它将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交 流,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和受众
通过国际化的推广和发行,中国风流行音乐将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和 受众,进一步推动其发展和影响力。
保持本土特色与全球化融合
在国际化进程中,保持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本土特色和独特性,同时 与全球音乐文化进行融合和发展,是其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界合作和国际化的尝试。
“中国风”流行音乐
02
的艺术特点
旋律优美
中国传统音乐的旋律
中国风流行音乐在旋律上大量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如五声调式、民族 乐器等,使得其旋律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中国内地流行音乐鉴赏学习心得

中国内地流行音乐鉴赏学习心得

中国内地流行音乐:从起源到多元,感悟时代的旋律在没有上《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发展简史》这门课程之前,我天真地认为,流行音乐的学习只需要欣赏音乐,沉浸在旋律之中,只需要用耳朵听就可以了,无需过多思考与笔耕,会过得很轻松。

然而,随着课程的深入,我逐渐领悟到,音乐不仅仅是听觉的享受,更是人类情感与文化的深刻展现。

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历经战火与和平的洗礼,以及新时代的挑战,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文化底蕴。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深刻感受到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特征。

这门课程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视野,更让我对音乐有了更深的感悟和认识,使我更加珍视与欣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随着西方音乐的传入,中国内地的音乐文化开始发生变化。

早期的流行音乐以模仿和改编西方歌曲为主,这些歌曲通常带有浓厚的西方音乐风格,但同时也融入了一些中国传统元素。

比如,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时代曲”,就是中国流行音乐早期的一个代表。

这些歌曲以爱情为主题,旋律优美,歌词浪漫,深受当时年轻人的喜爱。

通过学习这些歌曲,我感受到了中国内地流行音乐早期对西方音乐的模仿和借鉴,同时也看到了中国音乐人开始尝试将传统元素融入流行音乐的尝试。

在抗日救亡这样危难时期,流行音乐的存在价值引起了我的思考,我认为,流行音乐固然不是当时最紧迫的需求,但它并非毫无价值和意义。

相反,良好的音乐作品能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它能抒发民族情绪,激发爱国热忱。

多数人通过音乐更易接受爱国主义思想,像《义勇军进行曲》等作品就能振奋人心、凝聚力量。

其次其宣传抗战理念,鼓舞军民士气。

一些歌曲直接宣扬抗日救亡,如《战地黄花》、《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对维持民众斗志意义重大。

它也能缓解战争创伤,排解人们苦难。

战争带来巨大伤痛,音乐能给人以慰藉,如《四渡赤水出奇兵》等浪漫抒情作品。

最后,它具有记录时代景象,留存历史见证。

浅谈欣赏流行音乐的感想

浅谈欣赏流行音乐的感想

浅谈欣赏流行音乐的感想现如今,年轻一代的我们,听得最多的还是流行歌曲或是通俗歌曲,那些民族音乐也许是不能满足我们的口味了。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发现现在流行音乐的质量已是越来越差。

人们现在对于华语乐坛也是褒贬不一。

但是,就我个人观点,现在的流行音乐好坏参差,既有可圈可点之处,也有应摒弃的地方。

下面我就流行音乐浅谈下个人对其的感想。

现在的华语乐坛,越来越多的把中国元素融入到音乐中,歌手们也是致力于用音乐来传播中国的文化,例如王力宏、周杰伦等人。

在周杰伦刚出道时带来的《龙拳》、《双节棍》等,因其含糊不清的特点被广大年轻人们所喜爱,但周杰伦逐渐成熟,现在所带来的歌曲更具有韵味。

总结写来我比较喜欢周杰伦以下几个特点:一.对亲情的思索。

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最先拥有的便是亲情,但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从小到大我们都在家庭的各方面矛盾与变化中长大。

如《爷爷泡的茶》中“爷爷泡的茶有种味道叫做家”,是对童年时长辈的关爱的一种追忆,我也记得我小的时候,奶奶给我熬的樱桃水,如果现在街上哪里有卖,我绝对会不顾一切去买来尝尝,回忆一下和蔼的奶奶,回忆一下儿时漫长而快乐的时光。

如《外婆》中“她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块,比你想要的更简单”,现在人口老龄化加快,老人最缺的是寂寞,现代人应该觉得习以为常了,周杰伦只是说出了我们的心声,但是对寂寞的老人,我们其实能够多抽时间,多陪伴他们,这是一种反哺,感恩与关怀。

如《爸我回来了》中“不要再这样打我妈妈,难道你手不会痛吗”,又是对家庭暴力的一种批判,在家庭里,特别是亚洲家庭,经常是夫权神授,妇女三从,周杰伦正是对家庭问题的一种思索。

我听到的是反暴力,提倡平等友爱和谐的家庭氛围的一种憧憬。

又如《听妈妈的话》中一种乖孩子的语调,其实每个人对母亲的温柔仁慈的回忆,就是对人类最初的无私的爱向往,即使现在,有时我也会觉得母亲唠叨,但是,她和我毕竟生活在不同年代,有年代,有代沟,这是不可避免的,正如我们不可能去强求她听懂周杰伦的歌曲中每个歌词,但是我可以欣赏她最欣赏的邓丽君的音乐,一种质朴、纯真的音乐。

关于我国现代流行音乐多元化发展趋势的探讨

关于我国现代流行音乐多元化发展趋势的探讨

关于我国现代流行音乐多元化发展趋势的探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风貌的变化,我国现代流行音乐也是在不断的发展和变革中。

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现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也在不断地多元化发展。

今天我们来谈谈我国现代流行音乐多元化发展趋势的探讨。

一、跨文化融合在如今物质和思想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背景下,现代流行音乐吸收了全球文化的元素,并表现出强烈的跨文化融合趋势。

在音乐元素上,现代流行音乐中混入了西方的雷鬼、流行、爵士、摇滚等多种元素,其中不乏越南、日本等东亚国家的音乐元素。

而在创作思路和表现形式上则有更为激进的跨界尝试:如融合传统流行音乐和电子音乐,将风格各异的音乐元素混合在一起,以达到多元化的效果。

二、文化认同多元化在传统的中国文化认同之外,现代流行音乐正逐渐引入更为多元化的文化认同元素。

比如,在现代中国的年轻人中,Hip-hop文化备受欢迎,中国版的Hip-hop音乐风靡全国。

同时,流行歌手也逐渐肯定和赞扬各类文化认同,比如在歌词主题上融入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等,反映出中国现代音乐文化多元化的趋势。

三、音乐形式多元化在体裁多元化方面,现代流行音乐更不仅仅是传统的民谣、流行、摇滚等纯音乐形式,它与各种流派、不同的音乐风格进行融合,如舞蹈、电影配乐等。

这些不同的形式化表现,反映了现代流行音乐对于音乐形式多元化的追求。

四、女性艺人天生优势女性流行音乐家和歌手在这一趋势中持续性地发挥出其天生的优势。

许多中国女歌手闪耀在国内和国际的艺术舞台之上,如邓紫棋、李宇春、张靓颖等,在这些女性艺人的音乐作品中,性别、权力、生活等内容被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出现在其中。

五、音乐市场多元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普及和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应用,音乐市场多元化也成为现代流行音乐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线音乐平台让音乐爱好者可以自己创作和上传自己的作品,而这些平台也为消费者发布和发现新的音乐创作提供了便利。

综上所述,现代流行音乐的多元化趋势不仅仅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这些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也通过其他的形式呈现出来。

中国流行音乐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流行音乐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流行音乐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起伏和变革,今天的中国流行音乐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本文将对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一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一、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1.多样化的音乐类型中国流行音乐的类型多样,涵盖了流行、摇滚、民谣、电子等各种风格。

在近年来,中国流行音乐的风格更加多元化,吸纳了更多国际流行音乐的元素和创新,使其具有全球化的特点。

这一多样性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潜力。

2.增加的音乐人才数量随着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和音乐市场的壮大,中国流行音乐人才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专业学习音乐,并致力于音乐创作和演艺事业。

这些年轻人以创新的精神和独特的音乐风格为中国流行音乐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和潮流。

3.新兴的音乐平台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和便捷的途径。

各种音乐平台和社交媒体成为音乐人宣传和推广的重要渠道,使得更多的音乐作品得以被听众所接触。

这种新兴的音乐平台给予了更多年轻音乐人尝试和发展的机会,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多元化和全球化。

4.海外市场的开拓中国流行音乐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逐渐增加。

越来越多的中国音乐人通过海外巡演和各类音乐节的参与,将中国流行音乐推向世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这种海外市场的开拓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平台。

二、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1.更加专业化的音乐教育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需要更加专业化的音乐教育,培养更多具备专业素养和音乐创作能力的音乐人才。

随着音乐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国流行音乐的质量和水平也将得到明显的提升。

2.多元化的音乐创作风格中国流行音乐需要有更多的音乐创作风格,以满足不同听众的需求和喜好。

同时,中国流行音乐也需要有更多的独立音乐人,他们能够更加自由地创作自己的音乐,有更多的原创作品。

3.国际化的音乐交流与合作中国流行音乐需要与国际音乐市场进行更加广泛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相关问题的思考

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相关问题的思考

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相关问题的思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大陆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也开始得到重视。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和发展,产生了很多经典的音乐作品,对于这个时期的音乐,我有以下几个问题思考。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大陆流行音乐有何特点和风格?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主要受到西方流行音乐的影响,尤其是美国和英国的音乐。

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多样化,涵盖了摇滚、流行、民谣等多种风格。

摇滚乐成为了这个时期音乐发展的重要方向,无数音乐家和乐队涌现出来,比如刀郎、布衣乐队、黑豹乐队等等。

这些音乐作品表达了年轻一代的热情和对自由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人们的情感需求。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大陆流行音乐有哪些经典代表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中有许多经典代表作,至今仍然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在流行音乐方面,张学友的《光辉岁月》、林忆莲的《爱情转移》、邓丽君的《甜蜜蜜》等歌曲都成为了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摇滚音乐方面,黑豹乐队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枪花乐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等作品都被誉为中国摇滚音乐的里程碑。

这些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共鸣,至今仍然被广大人民喜爱和传唱。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大陆流行音乐如何反映社会变革和人们的情感需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初期,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种社会变革和人们的情感需求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中得到很好的表达。

音乐作品中的歌词多是关于爱情、友情、自由、追求等主题,直接反映了年轻一代对自由和个性的渴望,也记录了人们在社会转型期间的痛苦与失落。

在这个时期,音乐成为了人们情感的寄托和宣泄,给人们带来了安慰和力量。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大陆流行音乐对今天的音乐发展有什么启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大陆流行音乐是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重要阶段,为后续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浅谈对中国音乐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音乐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音乐的认识浅谈对中国音乐的认识1.引言中国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中国的音乐发展历程中,有着独特的特色和风格,对于我们了解中国文化、传递情感和增进国际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中国音乐进行深入探讨。

2.中国音乐的起源与发展2.1 古代音乐中国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的音乐主要是以舞蹈和声音为基础的。

古代音乐可以分为雅乐和俗乐两类,雅乐是宫廷和贵族的音乐,而俗乐则是民间音乐。

2.2 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等。

其中,民间音乐以山歌、童谣、敬神音乐等形式表现,曲艺音乐以评书、相声、快板等形式表现,戏曲音乐则是戏曲表演中的伴奏音乐。

3.中国音乐的类型与特色3.1 中国古典音乐中国古典音乐是指古代中国自成体系的音乐形式,包括琴曲、笛子曲等。

这些音乐作品以独特的旋律、和声和节奏表现出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

3.2 中国民族音乐中国民族音乐是指各个民族在其音乐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风格和特色。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具有独特的旋律、节奏和乐器演奏技巧。

3.3 流行音乐与世界音乐的融合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音乐逐渐与世界音乐相融合。

流行音乐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迅猛,中国音乐产业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4.中国音乐的影响与发展现状4.1 中国音乐的影响力中国音乐不仅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世界各地的音乐家也开始研究和创作中国音乐,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音乐的国际化。

4.2 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现状中国音乐产业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包括音乐制作、音乐教育、音乐平台等方面。

这不仅推动了中国音乐创作和表演的发展,也为音乐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机会。

5.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相关论文、研究成果、音乐作品等。

这些附件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音乐的具体内容和研究成果。

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版权法版权法是保护音乐作品及其演出者权益的法律。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中国风流行音乐是指在音乐创作中融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一种风格,近年来在中国乐坛逐渐兴起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它与传统的流行音乐相比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特点,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丰富的中华文化。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流行起初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一些音乐人开始尝试将中国传统乐器与西方流行乐器结合起来演奏,并融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创作出了一些有别于以往的音乐作品。

这些作品在歌曲的编配、词曲的创作、演唱形式以及舞台表演等方面都融入了浓郁的中国风格,给人们带来了新鲜而独特的听觉体验。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能够给人一种熟悉感与亲近感。

许多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具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而中国风流行音乐正好能够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向往。

通过融入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和文化符号,这种音乐能够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和热爱,让人们更加亲近自己的文化传统。

中国风流行音乐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逐渐转变。

传统音乐正是二者的结合,既具有传统音乐的温婉、柔美和内敛,又融入了流行音乐的活力和时尚感,使得音乐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更加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发展离不开一些优秀的音乐人的努力和贡献。

他们通过创作出一些优秀的作品,推动了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发展和流行化。

这些作品既能够表达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又能够满足人们对好听音乐的需求,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肯定。

中国风流行音乐是一种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流行音乐,它融入了传统音乐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这种音乐通过表达音乐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现代审美需求的追求,满足了人们对音乐的艺术和审美追求。

相信在未来,中国风流行音乐还将继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乐坛的一股重要力量。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

浅谈“中国风”流行音乐1. 引言1.1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定义中国风流行音乐是一种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的音乐风格。

它以中国传统音乐的旋律、乐器和节奏为基础,结合现代流行音乐的编曲和制作技术,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这种音乐风格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能够在听觉上带给人一种中国风情的感觉。

中国风流行音乐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成为了流行音乐市场的一股新力量。

它不仅吸引了国内观众的注意,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这种音乐风格既传承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为听众带来了全新的音乐体验。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但其独特的风格和中国文化的传统特点始终贯穿其中。

1.2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内外音乐文化的交流也逐渐增多。

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开始在流行音乐中得到融合和创新,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风流行音乐。

在90年代初期,一些音乐人开始将中国传统乐器和民间音乐元素引入流行音乐创作中,例如鼓、琵琶、二胡等乐器的运用,让听众们感受到了独特的中华文化魅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风流行音乐也逐渐走向成熟和多元化。

2000年代以后,随着数字音乐的崛起和互联网的普及,中国风流行音乐在更广泛的传播渠道上得到了推广和发展,涌现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和音乐人。

如今,中国风流行音乐已经成为国内外年轻人喜爱的音乐风格之一,不仅在国内各大音乐节目中频繁出现,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魅力。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充满变革和创新,展现出了中国音乐文化的活力和魅力。

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和音乐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风流行音乐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美好的未来。

2. 正文2.1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特点1.融合中西文化:中国风流行音乐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流行音乐风格相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

流行音乐心得体会 学习流行音乐心得体会(6篇)

流行音乐心得体会 学习流行音乐心得体会(6篇)

流行音乐心得体会学习流行音乐心得体会(6篇)流行音乐心得体会篇一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充满活力的音乐体裁,深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同时,学习流行音乐也成为了一种趋势。

针对这一趋势,本人也尝试了一段时间的学习流行音乐。

在学习过程中,我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学习流行音乐可以拓宽音乐的广度,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音乐的技能。

流行音乐的风格多样,包括R&B、电子乐、民谣等,学习这些风格可以让人们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上获得更广阔的想象力。

此外,流行音乐具有极高的市场化程度,学习流行音乐也有助于音乐人将自己的作品更好地推广和传播。

学习流行音乐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

首先是对音乐乐理的了解。

音乐乐理包括和弦、节奏、旋律等,这些是流行音乐创作和演奏的基础。

其次,需要有良好的节奏感。

流行音乐往往节奏感强烈,演奏需要紧凑有力,需要掌握有力的技巧。

再次,需要关注歌曲的情感表达。

流行音乐的歌曲通常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演奏要注重歌曲的情感表达。

第四段:个人体验在学习流行音乐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了流行音乐的魅力。

首先,流行音乐的节奏感十分强烈,可以让人欲罢不能。

其次,流行音乐具有极高的市场化程度,可以让人在音乐创作和演出中收获更多的回报。

最后,流行音乐唤醒了我内心那份激情和对音乐的热爱,让我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创作音乐。

第五段:总结总之,学习流行音乐对于音乐学习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不仅可以拓宽音乐广度,提高音乐技巧,还可以让人在音乐创作和演出中获得更多的机会。

同时,也能唤醒人们内心对音乐的热情和激情。

因此,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妨尝试学习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心得体会篇二音乐是艺术的一种形式,而流行乐又是音乐的其中一部分,或伤感或欣喜或狂热的旋律总能勾起大家对生活的各种看法。

通俗文化的产物使得音乐这门艺术不再是属于那些贵族和文人雅客,它也是属于大众的艺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音乐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在西方,音乐是一种工业。

再具反叛精神的东西,纳入消费的轨道,它必然经历即时流行与即时不流行的规律,这里面的商品属性是流行文化的本质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中国流行音乐的认识何潇杰计软1541目录目录 (2)一、中国流行音乐起源 (1)(1)代表人物和作品: (1)二、中国早期流行音乐(1927—1936) (1)1.奠基 (1)(1)代表人物和作品:聂耳,洗星海。

(1)三、上海流行音乐(1937—1949) (2)1.电影电台的双栖形式 (2)(1)代表人物: (2)2.避难到香港 (4)四、香港流行音乐(50-90年代) (4)1.50年代大陆流行音乐发展阵地转移 (4)2.美国流行音乐对香港的影响 (5)3.六十年代创始代表人物:“温拿五虎” (5)(2)代表人物:温拿五虎,许冠杰 (6)3.六十年代后的发展和变化 (6)4.香港流行音乐鼻祖许冠杰 (7)5.巨星退出歌坛 (9)(2)代表人物:张国荣,谭咏麟。

(9)6.九十年代疲态后的明星包装潮 (9)(1)代表人物: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

(10)五、台湾流行音乐(60-90年代) (10)1.起源 (10)2.台湾流行音乐开始崛起 (10)(1)代表人物: (11)3,发展速度加快,创作力量开始崛起 (11)4.台湾流行音乐革命 (12)六、80年代以来内地流行音乐 (13)1.80年代大陆社会对流行音乐的影响 (13)2.80年代大陆流行音乐的创作特点 (13)(2)代表人物: (14)3.85年大陆流行音乐发展情况: (15)4.90年代后流行大陆音乐发展情况: (15)七、21世纪初的中国流行音乐 (19)1.新时代的来临 (19)2总结: (22)何潇杰—计算机系—154—中国流行音乐通论一、中国流行音乐起源中国流行音乐于20世纪20年代诞生于上海。

当时,在这个中国最早的国际化大都市中,西洋古典音乐、美国的爵士乐、中国的民间小调、戏曲汇集于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逐渐于30年代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风格。

(1)代表人物和作品:代表人物是沈心工和李叔同,代表作是《送别》。

中国的第一首流行音乐是李锦辉的《毛毛雨》。

二、中国早期流行音乐(1927—1936)1.奠基摩登歌曲(popular)中国流行音乐之父,奠基人是李锦辉。

李锦辉生于1891年,卒于1907年,他成立了第一个歌舞团——中华歌舞团,后变为民乐歌舞团。

代表作有《毛毛雨》、《桃花江》、《人面桃花》、《落花流水》。

(1)代表人物和作品:聂耳,洗星海。

代表作有《毕业歌》、《渔光曲》、《铁蹄下的歌女》、《义勇军进行曲》、《梅娘曲》。

三、上海流行音乐(1937—1949)1.电影电台的双栖形式本期从周璇进入电影界后,在影片《马路天使》中所演唱的两首插曲,《天涯歌女》和《四季歌》传遍全国。

由她开创一代歌风影响整个中国歌坛,这种风格可形容成婉转、轻柔、松弛、甜美。

但音量、力度都不大。

此期歌坛整个情况是没有歌舞表演团体表演。

专门靠灌唱片和电台播音来演唱的歌星是少数,大多数歌星都以拍电影为主,演唱电影插曲的影歌双栖形式出现。

本期到共和国成立后,大部分主要代表歌星都转移到香港发展为止。

大上海流行乐。

音乐风格是西洋+民族,艺术风格是美声唱法。

其传播途径有电影、歌舞厅(百乐门、大都会、新柏林。

)、广播电台(大中华、亚美、新华。

)、唱片(胜利、百代。

)。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1)代表人物:黎锦光 1907-1993年,湖南人,笔名金玉谷,代表作《夜来香》(中西元素)、《香格里拉》、《黄叶舞秋风》、《假正经》、《拷红》。

陈歌辛,上海人,笔名有林牧、怀钰、金诚、昌寿,代表作有《玫瑰玫瑰我爱你》(第一首被翻唱的歌曲)、《夜来香》(范烟桥作词,周旋演唱)、《蔷薇处处开》、《花样的年华》、《桃李争春》,抗战时期代表作有《风雨中的摇篮曲》、《度过这冷的一天》。

严华,原名严韵华,1913-1992,南京人,创作风格是反映民族风格,以江南小调为主,代表作是《月圆花好》(电影《西厢记》插曲,范烟桥作词)、《银花飞》、《汴州情侣》。

贺绿汀,1903-1999,湖南人,学院派作曲家,代表作有《天涯歌女》(周旋成名曲,田汉词)、《西湖春晓》、爱国歌曲《四季歌》、抗战歌曲《游击队之歌》、钢琴曲《游牧短笛》。

歌手:周旋 1919-1957,原名周小红,江苏人,12岁加入民乐歌舞团,演过《马路天使》,有“金嗓子”的称号,是中国第一个歌后和影后。

代表作有《天涯歌女》、《四季歌》、《何日君再来》、《夜上海》、《采槟榔》、《茎上花一朵》。

龚秋霞 1918- ,江苏人,代表作有《秋水伊人》(1937年)、《蔷薇处处开》、《莫忘今宵》。

白虹 1919-1992年,(黎锦光是其第一任丈夫),代表作有《蔷薇花》、《苏州夜曲》。

姚莉 1921- ,有“银嗓子”称号。

代表作有《玫瑰玫瑰我爱你》、《恭喜恭喜》、《秋的怀念》。

李香兰 1920- ,日本人,原名山口淑子,生于沈阳,代表作有《夜来香》、《三年》、《十里羊肠》。

欧阳飞莺 1920- ,江苏人,第一个花腔女高音,代表作有《香格里拉》、《雨濛濛》。

2.避难到香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大陆时局动荡,很多知识分子为了逃避战乱纷纷来到香港避难,因而上海“时代曲”便自然被带到了香港。

三四十年代,香港的流行文化根大程度上受到上海的影响,很多著名影星的电影在香港卖的很火。

《夜来香》、《玫瑰玫瑰我爱你》等上海流行歌曲也在香港广为流行。

新中国成立后,更多的创作人和歌星移居香港寻求发展,后来在五六十年代对香港流行乐坛产生影响的很多创作人和歌星都来自上海,如:姚敏、梁乐音、黄飞然、张伊文等。

四、香港流行音乐(50-90年代)1.50年代大陆流行音乐发展阵地转移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阵地由上海转移到了香港。

1949年以后,随着中国大陆局势的变化,香港政府开始关闭了本来可以自由出入的香港大门,是中国大陆和香港形成了隔离局面。

在新中国成立的背景下,香港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具有相对较大的自由空间,同时,中国大陆又开始对流行歌曲的控制,于是,流行音乐南下来到了香港。

香港开始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重要发展基地。

在音乐上,它不仅延续了上海“时代曲”的音乐风格,同时也因为受到粤曲、欧美流行音乐等元素的影响,逐渐呈现出香港流行音乐的“本土形态”。

40年代末,由于流行音乐的发展在上海的不适应,开始转移阵地在香港开始了它的发展历程。

50年代,随着诸多歌星和创作人的到来,香港流行音乐开始出现了生机,香港迅速成为“时代曲”的第二个发展基地。

50年代,香港的政治、经济逐渐与国际接轨,香港的流行文化基本上被欧美文化所主宰。

50年代,香港街头流传的很多歌曲都是根据粤曲曲风创作而成。

传统的粤曲伴奏主要由二胡、三弦、扬琴、琵琶、箫、笛等中国民族乐器为主,后来又加入了西洋乐器小提琴、大提琴、萨克斯等。

2.美国流行音乐对香港的影响香港虽然是英国殖民地,但是在50年代,英国人所听的的流行音乐也都是美国的舶来品。

因此,50年代的香港也深受美国流行音乐的影响。

多元化的美国流行歌曲为香港听众提供了众多选择。

爵士乐、摇滚乐、乡村音乐纷纷而来。

老牌爵士歌手弗兰克.辛纳特拉的经典名曲,抒情乡村歌手帕蒂.佩吉的《田纳西华尔兹》,以及摇滚巨星埃尔维斯.普莱斯利的摇滚金曲,先后成为香港听众的至爱。

尤其是50年代中期之后,美国摇滚乐的兴起对英国乐坛产生巨大冲击。

自然也对英属殖民地—香港产生了巨大影响。

黄霑博士在他的博士论文《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研究(1949—1997)》中也写到了青年男女对美国流行歌曲的热爱。

3.六十年代创始代表人物:“温拿五虎”进入60年代末期,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生在香港的第一代本土的年轻人长大了。

他们也开始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声音。

于是,许多乐队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象莲花、玉石、温拿等。

他们唱的其实大多也是欧美最流行的英文歌曲,并没有太多的本土性、原创性可言,但是人们用极大的热情欢迎这些乐队,因为,这是香港自己的声音。

(2)代表人物:温拿五虎,许冠杰3.六十年代后的发展和变化60年代,香港社会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1960—1969年10年时间,香港迅速转型为工业化城市。

很多原本将香港作为“过渡”的大陆居民,开始有了安居思想。

在教育和文化方面,60年代的香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60年代成为年轻人的天下,这一代年轻人在生活上崇尚金钱,在文化上崇尚欧美,这为后来欧美流行音乐在香港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传媒上,电影对流行音乐的推广带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广播、电视开始登上传媒舞台,在电影市场的火热背景下,流行歌曲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

1959年,香港商业电台开播,不仅有中文台,以播放国语歌曲和粤语歌曲为主,同时也有英文台,主要以传播西方流行音乐为主,对60年代流行音乐的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

70年代,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时期,香港的经济腾飞,使港人的生活出现了很大的改善,香港人开始意识到了自身的优越感,逐渐形成了一种香港“本土意识”。

随着“本土意识”的增强,香港人在文化意识上也开始寻求一种新的文化坐标。

于是,粤语文化作为香港文化代表开始逐渐进入“港人”的文化生活,粤语歌曲、粤语电影开始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粤语流行歌曲在70年代开始登上了香港流行音乐的舞台。

60年代末70年代初,香港乐坛以台湾的国语流行歌曲以及欧美流行音乐最为风光,尤其是来自于台湾的国语流行歌曲。

就连后来粤语流行歌曲的开门祖师顾嘉辉、黄沾也都是从创作国语歌曲开始他们的音乐生涯的。

台湾的流行音乐大举涌入香港,前有姚苏蓉、青山、尤雅、鲍立、刘家昌,后有邓丽君、刘文正等等。

当时的香港,国语歌曲有着很大的市场,比如说邓丽君在香港就拥有大批的崇拜者。

但是,这时候出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许冠杰。

他独创了用方言演唱流行歌曲的潮流,使人们发现,原来粤语并不是只能用来唱那种老故事和老戏剧,还能唱出世界流行的感觉,唱出小市民的心声。

同时,许冠杰的小市民歌曲开辟了流行音乐的一个新题材:下里巴人的生活也是可以进入音乐世界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许冠杰应该是本世纪最有价值的香港歌手。

就这样,因为电视剧文化的崛起和许冠杰的天才创举,香港开始拥有了自己的流行音乐文化。

1974年到1983年的10年间,随着香港粤语流行歌曲的发展,香港流行歌坛出现了一大批明星,从而推动了娱乐业的发展。

从80年代中期开始,香港流行音乐正式步入工业化时代,明星包装制度开始成为香港流行乐坛的重要特征,从此偶像开始引领潮流。

之前10年走红的很多歌星依然活跃在歌坛,同时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新人及乐队,可谓是众星云集。

从此,香港流行音乐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

4.香港流行音乐鼻祖许冠杰许冠杰被誉为香港当代流行歌的鼻祖,他创造的以香港口语演绎法开创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纪元,对粤语歌的推行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