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新版)要点
古迹

地 宫
• 如号称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4.中国古代帝陵 (1)秦始皇陵 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帝王陵寝制度。 (2)西汉帝陵,11为皇帝临位,其中汉武帝茂陵最大。 (3)唐代帝陵 唐十八陵,太宗昭陵开以山为陵先例,乾陵是两个黄帝陵墓。 (4)宋代陵墓 北宋陵墓位于河南巩县,南宋帝陵位于浙江绍兴。 (5)元代陵墓 成吉思汗陵位于内蒙伊金霍洛旗的鄂尔多斯草原。 (6)明代帝陵 南京明孝陵,北京明十三陵和景泰陵。 (7)清代陵墓 关外三陵(新宾永陵,沈阳福陵和昭陵) ;遵化清东陵和易县清西陵 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共有14座陵墓, 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
唐昭陵
•
第三种是宝城宝顶式:在地宫之上筑高大圆形的砖城,称宝城;宝 城内填土形成一个高出城墙的大圆顶,称宝顶;在宝顶前筑一方形城台, 城台上建一方形明楼,楼内立皇帝或皇后的谥号碑。这种由宝城宝顶和 方城明楼组合成一体的陵体,是明、清两代皇陵采用的封土形式。
明 长 陵 的 三 大 院 落
• •
②陵区建筑
• 罗马式建筑盛行于10世纪至12世纪,基督教 堂的主要形式。建筑以水平线为主体,屋 顶为圆拱形,门窗也多采用同心多层的小 园券,宽厚的墙壁,粗大的圆柱,不掺杂 复杂的装饰。整个建筑线条简单浑圆,造 型厚实稳重。代表建筑有意大利的比萨斜 塔和比萨主教堂、法国的克吕尼修道院等。
比 萨 教 堂 建 筑 群
第7章
遗址遗迹类旅 游资源
第一节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概述 一、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的含义 (一)广义的历史古迹 指人类社会留下的遗迹和遗物。 (二)狭义的历史古迹 主要指历史活动遗址、古建筑、古陵墓 和历史文物。 (三)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 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满足旅游体 验的要求,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并产生效 益的历史遗址和遗物。
导游基础知识下册第一至五章

第一章上海概况第一节上海的地理环境1.地理位置: 东临东海,南接杭州湾,西与苏浙两省接壤,北接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正当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2.地形特点: 西南部少数丘陵山脉,其余为坦荡低平的平原.平均海拔为4米. 最高点大金山,海拔103.4米.3.上海河湖众多,联结成网,形成以黄浦江为主干的水系.主要湖泊集中在西部洼地,最大的是淀山湖,面积为62平方公里。
4.上海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汛期有春雨、梅雨、秋雨三个雨期。
5.上海市面积为634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2347.46万人。
6.上海设有16个区(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杨浦、宝山、闵行、嘉定、浦东、松江、金山、青浦、奉贤)和1个县(崇明)。
7.1990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上海市市标。
市标以白玉兰、沙船、螺旋桨三者组成。
8.1986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上海市市花白玉兰,一般在清明节前开放,象征开路先锋、朝气蓬勃、奋发向上。
第二节上海的历史沿革9.大约4000-6000年前,上海先民已在上海区域繁衍生息。
10.上海简称“沪”,是一种捕鱼工具。
战国时楚孝王封楚相黄歇为春申君,上海地区曾是春申君的封地,故上海别称“申”。
11.元代1291年正式设立上海县。
12.明朝,松江棉纺织业成为全国纺织业的中心。
黄道婆棉纺技艺影响下,明清时代上海棉布远销英美。
13.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
14.1845年英国根据《虎门条约》划定英租界。
1848年美国在虹口设立美租界。
1849年法国在上海县与英租界之间建立法租界。
1862年英美两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致使上海成为华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三界”分治的城市。
15.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
1921年7月23日,各地代表13人在上海法租界的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中共一大,陈独秀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1922年7月,在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今成都北路7弄30号)召开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党的最低纲领。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及地位《中国旅游地理》是高铁乘务、航空服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从业必备的中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树立空间地域意识,形成旅游综合动态思维,重点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和时空分布及其形成的原因,掌握各分区最具特色的优势旅游资源, 主要旅游区和景点及其旅游价值以及重要旅游线路,从而全面认识中国旅游国情, 培养旅游欣赏能力。
其实,普通人都至少要懂得些基础的地理知识。
二、前导和后续课程先续课程为旅游学概论,后续课程为世界旅游地理。
三、课程对象高铁乘务、航空服务专业学生。
四、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学会运用专业知识。
(2)掌握旅游地理课程在本专业的地位和作用。
(3)明白学习旅游地理的意义的方法。
2.能力目标:旅游地理知识研究的主要理论方法;能掌握基本的旅游地理知识和技能。
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与旅游地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在工作中进行运用。
本课程实践、实习要求无课程实践、实习要求五、学分及课时数1. 学分:1002.参考学时:72六、课程内容及安排【总学时:72】七、(一)课程进度表(二)理论课程内容及安排【理论学时:53】第一章中国地理概述【教学内容】第一节疆域、人口和民族行政区划第二节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第四节自然资源第四节交通【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环境、认识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熟悉:中国旅游地理环境及其基本特征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 旅游资源的分类【教学重点】中国行政区划;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教学难点】中国行政区划分布的记忆【建议课时】12学时【学习指南】(一)学习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了解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环境,认识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二)学习的方法1.深读教材2.多加强记忆训练【教学建议】1.课堂教学建议使用PPT、运用相关影音资料辅助教学,从旅游报刊杂志、网站上搜集资料,尽量做到资料的新、齐、准。
第5讲 旅游资源

开发过程中的利益主体
政府:引导(提供配套设施和优惠政策)或指导 (规范开发行为)、补充(介入公益项目和新型 项目) 企业:建设与经营 社区:参与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全过程,体现 社区主体意识
旅游资源的评价 美学标准:拟开发旅游资源的美学质量 社会标准:拟开发旅游资源能否体现当今 社会发展和文化特色 历史标准:拟开发旅游资源能否反映历史 文化风貌 市场标准:拟开发旅游资源所吸引的客源 对象、规模和吸引程度 国家旅游局旅游资源评价标准
工作。普华永道撰写的报告显示:英国申请一个世界 遗产需要花费40万英镑,平均每年用于维护的花销也
在15万英镑左右。
保护与开发的悖论
退出也不易
赛伦奇是匈牙利著名的托考伊葡萄酒产区的一部分,2002年,由 包括赛伦奇在内的27个地区构成的托考伊葡萄酒产区成功入选《世界 文化遗产名录》。 赛伦奇市长罗瑙弗尔季· 恩德雷妮向媒体解释说,入选世界文化遗 产给赛伦奇带来很多不利的限制,因此请求世界文化遗产匈牙利国家 委员会和匈牙利政府将赛伦奇从托考伊葡萄酒产区中分离出来。 罗瑙弗尔季说,赛伦奇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后,投资者避 开了这个城市,当地失业率高达20%以上,工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她说,该地区仅靠旅游和农业不能改善居民的生活。 世界文化遗产匈牙利国家委员会负责人绍什· 加博尔最近表示,地 方政府不能单方面退出世界文化遗产协议。
小组现了“申遗热”?
对比国外一些地方的“申遗冷”,你认为申遗究竟是利大 于弊还是相反?
习题(每位同学必做,提交书面作业) 桂 林
1、你家乡所在的城市或 地区有哪些旅游资源?它
资源类型
自然资源
资源名称
漓江画廊
开发序位
1
历史遗产旅游景观资源概述

• 2、新石器时代是指距今4000多年到距今
1万年之间的历史阶段,相当于氏族公社时 期。
• 特点:人类广泛使用磨制石器,能种植栗、桼、水稻等粮 食和食养猪、羊、狗等家畜。
•
• (二)古文化遗址
•
古文化遗址是指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留下的
还有相当多的城市现
已废弃,成为古城遗
址。
• 2、古战场遗址
•
古战场遗址不仅
是指那些历史上发生
的惊心动魄的战争所
遗留下的战场遗址,
还包括相关联的历史
人物、历史事件、历
史典故传说以及石刻、
诗赋等。
• 3、古道路遗迹
•
交通与一个国家或地
区的政治、经济、 事以
及对外交往等方面有着密
切的关系。因此,古代帝
载以前的这段历史时期留下的人类活动遗址。主 要包括古人类化石、原始聚落遗址、古人类生产 工具和生活用品、原始艺术品等。 • 古人类的历史可按生产工具的性质分为旧石器 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
• 1、旧石器时代是指距今1万年到距今250
万年之间的历史阶段,相当于人类从原始 群落到氏族公社形成之前的阶段。
国为了政治、 事目的,
古代人民为了联系方便,
开凿和修筑道路。这些古
道路在历史时期发挥了重
要作用,现大多已废弃,
成为古道路遗迹。沿古道
形成的众多历史古迹、历
史传说、优美奇特自然景
观,具有旅游
谢谢观看/欢送下载
BY FAITH I MEAN A VISION OF GOOD ONE CHERISHES AND THE ENTHUSIASM THAT PUSHES ONE TO SEEK ITS FULFILLMENT REGARDLESS OF OBSTACLES. BY FAITH I BY FAITH
第五章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

古代陵墓遗址
代表:秦始皇陵、汉茂陵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特点: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是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实物资料
意义:对于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 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战场遗址
定义:古代战场遗址是 指历史上战争或战役发 生地点的遗址,包括战 场、营地、防御工事等。
特点:具有历史、文化、 考古等多方面价值,是 了解古代战争史、军事 史的重要途径。
类型:包括古代战 场、城堡、要塞、 军事设施等。
价值:对于研究古代战 争史、军事史、社会史 等具有重要意义,也是 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 分。
古代水利工程遗址
定义:古代水利工程遗址是指历史上修建的水利工程遗留下来的建筑、设施和遗迹。
特点:具有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
促进经济发展: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是 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保护和开发这些资 源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 活水平。
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历史遗址有助于维护 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提高国际形象:保护历史遗址有助于提高 我国的国际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
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保护的方法
建立保护机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监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这些资源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多 方面的价值,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展示和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对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了解和 欣赏,可以增强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 识和保护意识,促进文化交流和旅游 发展。
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价值
历史价值:提供珍贵的历史资料,帮助人们了解历史文化 艺术价值: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是艺术鉴赏的重要资源 科学价值:为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提供研究材料,推动科学的发展 旅游价值: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
第五章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新版)讲解

说
明
历代修建的长城所遗存的残迹。
古代军事报警的烽火台等遗迹。
古代著名战事、战役的发生地。
古代其它军事设施的遗迹、遗址。
古代关税交纳、报关结关场所遗址。
旅居外地商人设立的馆舍遗址。
古代票号、商号、店铺遗址。
举例 湖北楚长城遗址 甘肃居延塞烽燧台 辽宁萨尔浒战役遗址 河北冉庄地道遗址 泉州市舶司古海关遗址 山东聊城山陕会馆 山西平遥古票号店铺
三、父系氏族公社文化遗址
1、文化遗存:
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北 方的红山文化,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和良 渚文化等。
2、典型特征 ⑴婚姻状况:一夫一妻的从男居婚姻; ⑵开始铜器的制造; ⑶ 石斧、石锄、石镰等农具的出土,农业进入 高效锄耕阶段; ⑷ 制陶出现了转轮法工艺,更加规则均匀美观, 龙山黑陶成为标志。 ⑸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和阶级的形成。
经废弃、或掩埋于地下、或残缺不全的人类活动痕 迹和遗物。
(3)狭义的历史遗址:仅指古代人类活动
曾经利用的,现在已经废弃、破坏而遗留 下来的活动场所,如城市村落遗址、建筑
设施遗址、宗教寺庙遗址、军事设施遗址 等。
不包括人类历史活动遗留下来的可移 动遗物(文物)。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2.历史遗址内涵的理解 (1)历史遗址的社会性
浙江缙云独峰书院 河南登封元代观星台
函谷关、玉门关等 子午岭的秦直道 秦岭褒斜栈道 新疆塔什库尔干
盖茨河畔古驿舍遗址
古运河
古代用作航运的人工水道残段。
京杭大运河北部残段
古代水利 工程遗址
古水渠 古井
废堤坝
古代用作排水、灌溉人工水道残段。 新疆坎儿井遗址
古代开挖取水的井筒。
杭州唐北
贵州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

贵州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贵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拥有着众多的遗址和遗迹,这些遗址和遗迹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旅游资源的宝库。
按照不同的类别,我们可以将贵州的遗址和遗迹分为以下几类。
一、古代城池遗址贵州拥有着众多的古代城池遗址,这些城池遗址是古代贵州文明的重要遗存,也是贵州旅游的重要资源。
其中,最著名的是黔西南州的麻江古城遗址,这是一座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曾经是黔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此外,贵州还有遵义的红花岗古城遗址、安顺的龙宫古城遗址等。
二、古代宗教遗址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省份,拥有着众多的古代宗教遗址。
其中,最著名的是贵阳的黔灵山,这是一个集道教、佛教、儒教于一体的宗教圣地,被誉为“南天第一山”。
此外,贵州还有遵义的天柱山、黔西南的万峰林等。
三、古代文化遗址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省份,拥有着众多的古代文化遗址。
其中,最著名的是贵阳的黔北古寨,这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代村落,是贵州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此外,贵州还有遵义的赤水古城、黔东南的侗寨等。
四、古代军事遗址贵州是一个历史上战争频繁的省份,拥有着众多的古代军事遗址。
其中,最著名的是遵义的会议遗址,这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遗址,也是贵州旅游的重要资源。
此外,贵州还有黔东南的黄果树古战场、黔西南的毛尖古战场等。
五、古代工艺遗址贵州是一个工艺大省,拥有着众多的古代工艺遗址。
其中,最著名的是黔东南的侗族鼓楼,这是侗族传统建筑的代表,也是贵州旅游的重要资源。
此外,贵州还有遵义的红军长征纪念馆、贵阳的贵州省博物馆等。
总之,贵州的遗址和遗迹是贵州旅游的重要资源,也是贵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遗址和遗迹进行游览,感受贵州的历史文化魅力。
旅游学概论(第五章旅游资源)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五)按照旅游资源的利用限度分类 1、有限旅游资源 有限旅游资源指有一些旅游资源不能够持续地、无
限量地供给,对其使用必须制定计划性、保护性的措施 ,来保证以后的旅游者仍可使用该旅游资源。
•
有限可以是指该旅游资源存在空间或时间上的有限 性,如一些古建筑;
•
也可以是某一些旅游资源供给数量的有限性,及存 在一个客容量的问题,需要旅游业经营者采用一定的供 销途径来予以控制。
•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国家旅游局2003年颁布《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对旅游资源细分为8个大类、31个亚类、155种基本类型 (参见教材102页表5-1)。
• A 地文景观
• E.遗址遗迹
• B 水域风光
• F.建筑与设施
• C 生物景观
• G.旅游商品
• D 天象与气候景观
• H.人文活动
•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三分法 2、人文旅游资源 (1)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
•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三分法 2、人文旅游资源 (2)古迹旅游资源(含地面和地下的历史遗存、古
迹等)。
•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三分法 2、人文旅游资源 (3)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含各类宗教建筑、宗教园 林、宗教艺术、宗教文化现象等)。
•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三分法 3、社会旅游资源 (1)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观看视频资料,注意里面介绍了哪些民俗风情旅游资 源。
•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三分法 3、社会旅游资源 (2)购物旅游资源。
•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三分法 3、社会旅游资源 (3)城市景观旅游资源。
国开作业旅游资源概论-形考任务二69参考(含答案)剖析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题目: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和大气活动的综合状况。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气象是指某一时间某一地区以各种天气要素所确定的大气状况。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海市蜃楼是一种光线折射现象。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区域新石器时代的代表。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屈原故里在今天河北省的秭归。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错选项B:错答案:错题目:中国古建筑空间组合的基本单位是间,指四根柱围城的空间。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长城的重要关隘,被称为天下第一关的是嘉峪关。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错题目:风水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丧葬及生存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风水文化在古陵墓的选址上主要体现在龙、砂、水、穴。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文教遗址。
选项A:对选项B:错题目:四合院是中国特色民居建筑。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永定土楼位于中国福建省。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中国古代的丧葬形式有土葬,天葬,悬棺葬等。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日出,日落属于天象气候旅游资源。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观赏雾凇的最佳旅游地是()。
选项A:吉林选项B:哈尔滨选项C:沈阳选项D:长春题目:佛光的最佳观赏地是()。
选项A:黄山选项B:峨眉山选项C:华山选项D:泰山答案:峨眉山题目: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出土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距今已有()年历史。
选项A:80万年选项B:100万年选项C:40万年选项D:20万年答案:80万年题目:半坡文化遗址位于()省。
选项A:河南选项B:宁夏选项C:重庆选项D:陕西答案:陕西题目:丝绸之路是在()由张骞开辟的通商贸易。
选项A:唐朝选项B:秦朝答案:西汉题目:因为李白“清风清,明月明”而得名的景区是()。
第四章-旅游资源

(1)根据表现内容的基本属性:
自然旅游资源:以大自然造物为吸引力本源的旅游资源。 凡具有观赏、游览、疗养、科学考察或借以开展其他活动 的价值,从而能够引起旅游者来访兴趣的自然界事物,都 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范畴。
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 气候条件
② 风光地貌或自然景观
③ 动植物资源
④ 天然疗养条件
人文旅游资源:亦称人造(man-made)旅游资源, 指以人类社会中的文化事物为吸引力本源的旅游 资源。
其类别包括:
① 历史文物古迹 ② 民族文化及其表现场所 ③ 有影响的体育和文化盛会,或简称重大节事活动
(1)市场导向与资源基础的辩证关系 (2)应注意遵循的原则:
① 突出独特性 ② 讲求经济性 ③ 注意保护环境 ④ 统筹规划与分期开发
1,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
(1)自然方面的原因: 自然灾害、风化作用、动物原因
(2)人为方面的原因: 旅游者的不当行为、当地居民的不当行为
原则: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
措施:
针对自然方面的原因――技术防护与问题治理
针对游客方面的原因――承载力与旅游规划;
需求高峰与价格手段;
游客管理;
防护措施。
针对当地社会方面的原因――提高环保意识与宣传;
完善法制与行为约束;
健全管理与责任落实。
生命周期理论: 一个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的旅游地或旅游景点形成之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市场寿命会经历一个由弱而渐兴,继尔又 会由盛而渐衰的演进过程。这一演进过程称之为该旅游地或旅 游景点的生命周期。
游
《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教学大纲

《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教学大纲学时数:72课程类型:专业课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职业技术课,本大纲是依据2010年院编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制订的。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主要讲述旅游资源的内涵、主要类型、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和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及程序。
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旅游资源的内涵和类型,掌握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方法和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
三、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旅游资源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旅游资源内涵、特征及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
[教学内容]一、旅游资源的内涵二、旅游资源的特征三、旅游资源分类概述四、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教学重点]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其特征理解。
主要旅游资源类型的界定和识别。
[教学建议]前两个知识点建议采取启发——讨论——总结的授课方法。
后两个知识点建议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旅游资源分类及识别的讲授第二章自然旅游资源的认识与分类[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自然旅游资源的分类系统,掌握自然旅游资源中主要的、常见的基本类型的特征、成因、属性,学会识别不同基本类型的自然旅游资源。
[教学内容]一、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二、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三、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四、天文气象类旅游资源[教学重点]各类自然旅游资源内容的识别。
[教学建议]结合实际操作进行讲授,并请学生对某一项旅游资源归类。
第三章人文旅游资源的认识与分类[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自然旅游资源的分类系统,掌握自然旅游资源中主要的、常见的基本类型的特征、成因、属性,学会识别不同基本类型的自然旅游资源。
[教学内容]一、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二、建筑设施类旅游资源三、旅游商品类旅游资源四、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教学重点]各类人文旅游资源内容的识别。
[教学建议]结合实际操作进行讲授,并请学生对某一项人文旅游资源归类识别。
《旅游资源分类》课件 (2)

旅游资源国际交流
旅游资源合作
国际间旅游资源共 享合作
旅游资源联合 开发
多国合作共同开发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共同 保护
国际旅游资源保护 与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交流
跨国间旅游资源交 流合作
回顾旅游资源分 类的重要性
旅游资源分类是整理和管理旅游资源的基础,有助于提升 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
制定合理的旅游资 源开发计划
旅游资源设计
设计旅游景点和线 路的布局
旅游资源评价
评估旅游资源的品 质与特色
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景点开发
打造各具特色的旅 游景点
旅游产品开发
开发符合市场需求 的旅游产品
旅游活动开发
丰富多彩的旅游活 动策划
旅游线路开发
规划多样化的旅游 线路
旅游资源利用
旅游资源保护
要保护环境、文化 和社会资源
保障游客安全
安全管理
制定安全措施
旅游项目管理
开发优质项目
旅游资源保护法 律法规
旅游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是保障旅游资源可持 续利用的重要基础。自然保护法、文物保护法、旅游法和 环境保护法等法规,规范了旅游活动中的各项行为,促进 了旅游资源的合理管理与保护。
旅游资源管理机构
国家旅游局
制定政策法规
文化艺术资源包括各种具有文化价值的遗产、美术馆展览、 文学艺术表演和音乐舞蹈表演等。这些资源传承着民族的 文化传统,展示着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01 风土人情
反映地方文化的习俗和风情
02 乡村民俗
乡村地区特有的传统文化
03 地方特色美食
当地独特的美食文化
结语
文化的传承
旅游资源07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

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征
1.体现出一定时期特殊的人文精神
等级森严
•中轴对称:严肃庄重、井井有 条
实践理性
中庸思想 情感特征
•平面铺展 •土木材料:温和、轻捷、平缓
•红色:喜庆;黄色:富贵 •五行(五色土) •风水
2.框架式结构
以木栏、木柱、木梁、木椽等构成房屋的主要框架 墙倒屋不塌
功能灵活多变
三大名楼: 岳阳楼(湖南) 藤王阁(江西) 黄鹤楼(湖北)
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
声音悠长,堪称奇趣,
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
的神秘气氛。
(三)陵墓建筑景观
1、帝王陵墓—秦始皇陵、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 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 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 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 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 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 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3.抬梁式构架
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主要形式。这种构架的 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平铺作层上,沿房屋 进深方向架数层叠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 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 成三角形屋架。相邻屋架间,在各层梁的两端和 最上层梁中间小柱上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 顶房屋的空间骨架。房屋的屋面重量通过椽、檩 、梁、柱传到基础(有铺作时,通过它传到柱上 )。
古建筑是指古代人们利用自然界的土、石、木等 建筑材料,经过设计,运用一定的建筑技术和建筑 艺术,建成供人类生产、生活和其它活动使用的房 屋和场所。
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是世界三大主要 建筑体系。
二、中国古代建筑旅游资源审美特征
【中国旅游地理】古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

第三章 人文旅游资源
(四)古战场
古战役的战场遗址、遗迹及有关历史 事件的遗迹无不吸引着游人前往怀古凭吊 及观赏。在我国,较著名的是赤壁之战的 古战场遗址,它位于湖北蒲圻县西北36公 里的长江南岸,此处有赤壁、南屏、金鸾 三山,起伏毗连,苍翠入绘,景色诱人。
草船借箭 赤壁怀古
第三章 人文旅游资源
第三章 人文旅游资源
第一节 古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
一、古遗址、遗迹旅游资源概述
古遗址、古遗迹是指古代人类生产、 生活等活动所遗留下来的遗址、地点,是 人文资源中年代最古老的景观形态表现。
第三章 人文旅游资源
二、主要古遗址、遗迹类型
(一)古人类遗址
古人类遗址是自从人类发展到有文字记载以 前的人类历史遗址,包括古人类化石、原始部落 遗址、原始人生产和生活器具、原始艺术及劳动 产品等。
俯瞰故宫
第三章 人文旅游资源
2.古代城防建筑
中国古代城防建筑类型主要有城墙、 城门河长城。
目前我国保存完整的城墙只有北京故 宫、西安、平遥、兴城、寿县和江陵等地 的古城墙。
平 遥 古 城 墙
第三章 人文旅游资源
3.古代工程
包括古代桥梁、水利工程等。 古代桥梁旅游资源的典型代表有:河 北赵州桥、北京卢沟桥、广西程阳桥、苏 州宝带桥、四川安澜桥、泉州洛阳桥、安 平桥等。古代水利工程旅游资源的典型代 表有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陕西郑国渠、 荆江大堤、黄河大堤、京杭大运河等。
北 京 天 坛
南京中山陵的牌楼
黄鹤楼
中国的大汶口文化遗址、楼兰古文化 遗址、美洲的玛雅文化遗址、伊拉克的空 中花园遗址等。
第三章 人文旅游资源
(三)古都
人类历史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替,而 且在不同朝代不仅建有自己的都城和城市 体系,而且各诸侯国、邦国也都有自己的 都城和城市。世界著名的古城帝都有:中 国的西安和北京、俄罗斯的彼得堡和莫斯 科、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墨西哥的 墨西哥城„„
红色旅游景区(点)评定规范(试行)

第一章总则1.1 概述红色旅游,是近年来中央大力倡导、全国普遍开展的一种主题性旅游活动。
北京作为首都,不仅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同时拥有极大的红色旅游需求,在全国红色旅游发展中起着率先垂范的作用,加强对北京市红色旅游的管理和引导已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本规范旨在深化对北京市红色旅游景区(点)的管理,提高红色旅游景区(点)的吸引力、教育功能和服务质量,维护红色旅游景区(点)和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北京市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GB 50357-200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T 17775-2003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5971-1995 《导游服务质量》《博物馆评估暂行标准》JGJ66-91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GB 10001.1-2000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一部分:通用符号》GB 9669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GB 9664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T 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6-19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北京市A级旅游景区导览标识设置规范(试行)》1.3 术语和定义1.3.1红色旅游以中国人民在近现代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建树的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1.3.2红色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和教育意义,能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以产生社会效益为主的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过程、革命精神及其表现载体。
1.3.3红色旅游景区以红色旅游资源为基础或核心,地域面积相对较大,并具有参观、游览、教育等主要功能,具备相应服务设施,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狭义的历史遗址:仅指古代人类活动
曾经利用的,现在已经废弃、破坏而遗留 下来的活动场所,如城市村落遗址、建筑
设施遗址、宗教寺庙遗址、军事设施遗址 等。
不包括人类历史活动遗留下来的可移 动遗物(文物)。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2.历史遗址内涵的理解 (1)历史遗址的社会性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四.历史遗址类资源的旅游开发 1.突出重点,做好旅游开发的筛选工作 2.挖掘内涵,做好历史文化的展示工作 3.精心设计,做好旅游方式的策划工作 4.不断创新,做好原有景区的二次开发工作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五.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保护 1、历史遗存的保护 2、遗存环境的保护 3、出土文物的保护 4、历史遗址的修复重建
第二节 史前人类活动遗址旅游资源 一、旧石器时期人类活动遗址 1、直立人阶段遗址
大约从人类起源到10万年前 代表性遗址:云南元谋猿人(250万年) 陕西蓝田猿人(115万年) 北京猿人(70~20万年)
猿人头骨
已具备了人的基本生理特征,但保留较多的 原始性。
使用打制石器,通过采集和狩猎获得食物, 利用天然火种取暖和加工食物。
婚姻状况:血缘婚
2、早期智人阶段遗址 距今10~4万年前
代表性遗址: 陕西大荔人、山西丁村人、 湖北长阳人、广东马坝人等。
古人头骨
基本具备了现代黄种人的生理体征。 仍使用打制石器,但种类增加,进入 人工取火时代。 婚姻状态:同辈人的血缘婚
3、晚期智人阶段遗址 距今4~1万年前
代表性遗址: 北京山顶洞人、内蒙河套人、 山顶洞人头盖骨 广西柳江人、云南丽江人等。
陕西郑国渠首遗址
废港口
废弃使用的港口、码头、渡口。
台湾彰化鹿仔港遗址
革命遗址 近代革命活动所形成的活动场所、事件发生地等。
延安革命旧址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三、历史遗址的旅游吸引因素 1、满足旅游者了解人类历史演变的需要。 2、满足旅游者了解古代科学技术的需要。 3、满足旅游者了解古代人们生活方式的需要。 4、满足旅游者景观美学观赏的需要。
浙江缙云独峰书院 河南登封元代观星台
函谷关、玉门关等 子午岭的秦直道
秦岭褒斜栈道 新疆塔什库尔干 盖茨河畔古驿舍遗址
古运河
古代用作航运的人工水道残段。
京杭大运河北部残段
古代水利 工程遗址
古水渠 古井 废堤坝
古代用作排水、灌溉人工水道残段。 新疆坎儿井遗址
古代开挖取水的井筒。
杭州唐宋古井遗址
古代引水、挡水的构筑物遗址。
历史遗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 (2)历史遗址的历史性
历史遗址是人类历史发展阶段性的具体反映。 (3)历史遗址的文化性
历史遗址具有历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 重性,是历史文化的具体体现。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二、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
1.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涵盖范畴 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满足旅游体验的要求,
第五章 历史遗址遗迹类
旅游资源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一、历史遗址概述
1.历史遗址概念的界定
(1)广义的历史遗址:
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各类社会活动所遗 留下来的一切活动痕迹和遗物,包含除现代人类活 动产物之外的所有历史时期、所有表现和存在形式 的历史产物。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2)一般意义上的历史遗址: 是指人类历史时期所形成和利用,现在已
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并产生效益的历史遗址。
三个条件:历史的知名性; 文化的展示性; 开发的可能性;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2、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分类
(1)根据历史遗址的遗存形式
遗迹类旅游资源: 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依托,空间地点较
准确,但地面和地下历史遗存缺乏,无较多痕 迹和遗物可寻的古代人类活动场所。 例如:赤壁古战场遗迹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遗址类旅游资源:指古代人类遗留下来, 地点准确,具有较为丰富的地面和地下文 化遗存的活动场所。
例如:郑州二里冈、西安半坡
遗物类旅游资源:一般指非固定文物, 是指人类社会各个时期创造和使用、能够 反映古代社会发展、保存至今的历史遗存 器物。
例如:各种可移动的文物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说
明
历代修建的
古代著名战事、战役的发生地。
古代其它军事设施的遗迹、遗址。
古代关税交纳、报关结关场所遗址。
旅居外地商人设立的馆舍遗址。
古代票号、商号、店铺遗址。
举例 湖北楚长城遗址 甘肃居延塞烽燧台 辽宁萨尔浒战役遗址 河北冉庄地道遗址 泉州市舶司古海关遗址 山东聊城山陕会馆 山西平遥古票号店铺
古代制陶、制瓷、烧砖、制瓦窑址。
古代器物制作的手工作坊遗址。
举例 北京猿人遗址 西安半坡遗址 宁波余姚市河姆渡遗址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海南海底村落遗址 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 河南铁生沟冶铁遗址 江西景德镇古瓷窑 铜、玉、漆器作坊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大类
古代军事 活动遗址
古代商贸 活动遗址
小类 长城遗址 烽燧遗址 战场遗址 其它军事遗址 海关遗址 会馆遗址 古商号遗址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古代科教 文化遗址
古代交通 通讯遗址
古书院学堂 古科研遗址
关隘遗址 古驿道遗址 古栈道遗址
古驿站邮站
古代读书讲学场所遗址。 古代科学研究实验场所遗址。 古代交通关口、关城遗址。 古代交通干道的遗址。 古代于悬崖绝壁架设的窄路遗迹。 古代用于交通通讯的中途住宿、补 给、换马的场所遗址。
小类 原始洞穴遗址 原始村落遗址
原始文化层 城池遗址 村落遗址 矿山遗址 冶炼遗址 窑场遗址 作坊遗址
说
明
史前人类居住使用过的各类洞窟。
史前人类栖居的聚落和文化遗址。
史前人类活动痕迹、遗物的堆积层。
废弃的古代城市、城堡、城镇遗址。
历史时期曾使用的古代村落遗址。
古代矿藏开采形成的矿洞、矿坑等。
古代炼制矿石的场址。
(2)根据时间分类 旧石器时期古人类遗址 新石器时期古文化遗址 商周青铜器时期的文化遗址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遗址 隋唐时期的文化遗址 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化遗址 近现代史迹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3)根据文化内涵分类
大类
史前人类 活动遗址
古代居住 地遗址
古代生产 地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