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香港的观感和比较

合集下载

参观上海的感受

参观上海的感受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参观上海可以给人留下许多美好的感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参观上海的感受:
1. 现代化城市:上海是一个高楼林立、现代化建设发达的城市。

参观上海可以欣赏到许多现代建
筑、摩天大楼和繁华的商业区,体验现代都市的活力与魅力。

2. 多元文化:上海是一个充满多元文化的城市,融合了中西方的元素。

在上海,你可以看到传统
的中国文化和现代国际文化的碰撞,品味各种美食、艺术和时尚。

3. 菜市场和小吃:上海有许多著名的菜市场和小吃街,如城隍庙、南翔小笼包等。

逛菜市场可以
体验到真正的上海本地人生活的氛围,品尝到地道的上海特色小吃,让人流连忘返。

4. 沿江风光:上海位于长江口,有着壮丽的沿江风光。

参观外滩可以俯瞰浦江和陆家嘴的美景,
晚上的灯光秀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5. 文化遗产:上海也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如豫园、田子坊等。

参观这些地方可以感受到
传统的上海文化和建筑风格,领略历史的韵味。

这些只是参观上海所能给人的一些感受,实际上,每个人的感受可能会因为个人的兴趣和体验而有所不同。

总之,参观上海将带给你一个充满活力、多元化和独特魅力的城市体验。

上海与香港两座城市的对比图,差距在哪儿?

上海与香港两座城市的对比图,差距在哪儿?

上海与香港两座城市的对比图,差距在哪儿?
图为香港的高空拍摄图。

香港和纽约和伦敦被称为世界上三大金融中心,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城市之一。

图为上海的高空拍摄图。

上海是中国的名片,也是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

图为香港证券交易所大楼。

图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大楼,大厦共27层,3600平方米的无柱交易大厅,可提供1810个交易席位,能满足3000多位交易员同时交易,堪称亚洲之最。

香港的维多利亚港一直影响香港的历史和文化,主导香港的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是香港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之一。

夜晚,可以泛舟河上,欣赏维多利亚的夜景。

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之一,素有“中国金融中心”之称。

陆家嘴的夜景也非常美哦。

俯瞰香港,密密麻麻的大楼,看得人眼晕。

上海的城市规划密度也很高,到处都是高楼大厦。

女学生亲身体验:香港、京沪、深圳的实际生活对比

女学生亲身体验:香港、京沪、深圳的实际生活对比

女学生亲身体验:香港、京沪、深圳的实际生活对比女学生亲身体验:香港、京沪、深圳的实际生活对比女儿在美国念书,她正在好奇心、求知欲最旺盛的少女时期呀。

趁着假期,却放弃了到欧洲旅游的机会,特意回来各处转一转、看一看!长长见识——在北京、上海、香港、深圳过了两个多月。

她用的是自己“勤工俭学”挣来的美圆,兑换港币和人民币:1美圆= 7.8港币= 7.6人民币。

两个月后大有收获。

兴奋地告诉我:爸爸!我发现了新大陆!她本来以为:按照国际的银行汇率,1元港币大致等于1元人民币,就是说两者购买力几乎等值。

但是女儿发现——实际情况差远啦!第一,人民币的购买力要比港币值钱得多;同样的物品,香港的售价是北京上海的3倍到10倍!比如一本书,北京书店里卖30元人民币,香港要卖100—200元港币。

第二,如果以港币对人民币一比一的兑换率计算,香港人的名义收入要比北京、上海、深圳都高得多;香港工薪阶层人均月收入大概2—5万港币[注:博友指出,比这要低一点,大概1.5—3万港币,餐厅侍者和菲佣每月6—8千港币],北京上海工薪阶层人均月收入大概2—5千人民币。

然而实际购买力却差不了那么多啊。

怪不得香港人说:内陆(北京上海)物价简直太便宜啦!北京人说:香港的工资多么高哇不能比呀!实际上这两种看法都不全面!她以自己亲身的体验,十分形象地对爸爸说清了本质问题。

我想,这是“经济学理论大师”们很难做到的吧。

因此,特地把女儿的话转述给博友们参考——首先,人民币和港币的购买力绝对不是一比一,而是:1元港币购买力只不过相当于 2 — 3 角左右人民币!(1)一日三餐的对比在香港,早餐普通也是一碗豆浆和油条,街头小店的价格15—20元港币(但若按广东人喜欢吃早茶的习惯费用还要高)。

香港人午餐的习惯茶楼里一盅两件(一杯茶外加两件中式点心)、或是在茶餐厅里来份盖浇饭, 最起码30元港币;晚餐开销至少40元港币左右。

象样一点的“正餐”人均要上百或几百港币。

沪港作文范文

沪港作文范文

沪港作文范文沪港两地,同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却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沪港之间的联系,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文化、经济和社会的交流。

沪港之间的联系,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文化、经济和社会的交流。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沪港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首先,沪港在经济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而香港则是国际金融中心,两地在经济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上海和香港都是国际化大都市,拥有着先进的经济体系和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

上海的浦东新区和香港的中环地区更是成为了国际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聚集地。

两地在经济上的联系,不仅仅是双向的投资和贸易,更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合作和竞争。

沪港之间的经济联系,不仅仅是地区性的合作,更是国际化的竞争。

其次,沪港在文化上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上海和香港都是中国的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上海的外滩和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更是成为了城市的地标,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上海和香港在文化上的联系,不仅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现代文化的碰撞。

上海和香港的文化产业也是十分发达,电影、音乐、艺术等领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沪港之间的文化联系,不仅仅是传统的文化交流,更是现代文化产业的合作。

最后,沪港在社会上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上海和香港都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拥有着相对独立的社会制度和管理体系。

上海和香港在社会上的联系,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合作,更是社会制度的交流。

上海和香港的社会制度和管理体系都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但在实践中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上海和香港的社会联系,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合作,更是社会管理体系的交流。

综上所述,沪港之间的联系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化、社会上的交流。

沪港之间的差异也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差异。

沪港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沪港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促进双方的合作和发展。

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沪港之间的联系会更加紧密,差异会更加丰富多彩。

航拍中国上海观后感300字

航拍中国上海观后感300字

航拍中国上海观后感300字航拍中国上海观后感上海,这座东方之珠,以其繁华、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最近我有幸进行了一次航拍上海的经历,从高空俯瞰这座城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观后感。

首先,航拍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上海的高楼大厦如同蘑菇般林立。

从空中看,一个个摩天大楼矗立在这个繁忙的城市,形成了一幅壮观的城市画卷。

金茂大厦、东方明珠、上海中心大厦等名声在外的建筑物一一映入眼帘,使我不禁惊叹人类的智慧和勇气。

其次,航拍还让我看到了上海的发展速度之快。

近年来,上海以其对外开放的政策和积极的战略布局,成为中国最具国际化的城市之一。

在航拍中,我看到了无数悬挂着外国国旗的大型企业,也看到了蓬勃发展的科技园区。

上海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开放的心态,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才和资本,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然后,航拍还让我领略了上海的水乡风光。

虽然上海有着现代化的城市面貌,但城市的魅力并不仅止于此。

航拍中,我看到了河流交织的城市景观,繁忙的黄浦江上有着各式各样的船只穿梭其间。

沪上小吃一条街、城隍庙的融洽氛围,以及鲜花盛开的世纪公园等,都是上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航拍使我感受到了上海人民的热情与活力。

在空中俯瞰时,我看到了鲜艳的夜景灯光不断闪烁,这也反映了上海人民追求幸福的精神风貌。

上海人民勤劳、乐观的生活态度,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无穷的活力与魅力。

航拍中国上海给我的观后感丰富而深刻。

这座城市以其高楼大厦、快速发展、水乡风光和热情活力的特点,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魅力。

航拍让我亲眼目睹了这个城市的独特之处,并领略到了上海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上海将会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记叙文】我眼中的上海和香港 小学记叙文700字

【记叙文】我眼中的上海和香港 小学记叙文700字

【记叙文】我眼中的上海和香港小学记叙文700字我眼中的上海和香港
首先让我谈谈上海。

当我第一次到上海的时候,我被城市的高楼大厦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惊叹了。

在上海的商业街上,我看到了很多奢华的商店和高档的购物中心。

此外,我还被家乐福和麦当劳等国际品牌所吸引,感觉上海真的很像一个国际化的城市。

在上海的街道上,人们行动迅速,有时候会撞到我,可是他们却总是礼貌地和我说“抱歉”。

与此不同的是,香港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

当我第一次来到香港时,我感到香港的气息非常独特。

它似乎有一种热情的气息,又似乎蕴藏着一些神秘的东西。

在街头巷尾,你会看到许多精致的小吃店和小摊贩。

我特别喜欢去太平山顶,那里能够看到整个香港的美景。

此外,我还去了迪士尼乐园,那里有许多有趣的游戏和演出。

在香港,我喜欢用“你好”来和人打招呼,因为听起来更亲切。

虽然上海和香港都是国际大都市,但是它们却有着不同的魅力。

上海给人的感觉是现代和繁华,而香港则更像是一个神秘的世界。

相信以后我会去更多的城市,去探索不同的风景,感受不同的氛围。

上海、澳门我眼中的两座城

上海、澳门我眼中的两座城

上海、澳门我眼中的两座城青春是一本翻开了就合不上的书,书里记载着我的大学和研究生时光,那是一段成长的片段,每每提起总是思绪万千。

上海是一个提起来就让人向往的城市,也是最气派的城市之一。

用现代、富庶、时尚、文明这几个词形容她,最恰当不过了。

中国不能没有上海,就犹如美国不能没有纽约一样。

我能从家乡走出来,来到这样繁华的一线城市学习和生活,是一种幸运,可以说我的成长,就是从上海开始的。

那一年我19岁,只身一人从呼和浩特到上海,一切都是新鲜的,于是我睁大眼睛看,努力不让精彩像流星一样划过。

相比起上海,呼和浩特的生活节奏是慢无压力的,早八点到晚六点中午还可以午休的班,的确让人充满了幸福感。

上海生活节奏则很快,人们都在忙忙碌碌、争分夺秒,于是便出现了很流行的“赶地铁”“赶公交”这样的动宾短语。

如果你累了倦了停下来,也会被人流拥着推着向前走,从慢节奏到快节奏突然的转变,让我感到无力适从,也会哭天抹泪、也会想家,可是最后,还是需要自己去面对。

于是慢慢地接受了中午1点开始上课、慢慢地接受了老师讲课的“超音速”,并逐渐意识到青春就是用来拼搏的,哪怕前进的路上荆棘满地,也需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能退缩。

我所在的上海师范大学,是培养教师的摇篮,上海70%的教师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一进学校大门,就是一条笔直的小道,两边是高大的法国大梧桐树,浪漫而安静,只有树叶沙沙地摇曳着,深红色的教学楼,古朴而神秘,还有抱着书疾走或是静坐阅读的同学,立刻会让人感受到学习氛围的浓烈。

我喜欢我的母校,在这种环境下,整个人都变得踏实起来,并且逐步培养起认真学习的态度。

我的班主任很喜欢我,一直都在鼓励我勇敢和大胆地做事。

大学四年,我懂得了那些美好的事物不是他人给的,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的,独立是一种资本,更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品质。

毕业了,也曾想过留在上海海漂,可是上海人才济济,渺小的我就像是沙漠中的一粒沙,一阵风吹来被埋没在沙海里,再也找不到了。

上海参观心得体会

上海参观心得体会

上海参观心得体会上海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在长期的工作之余,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个繁华的城市,参观游览了几天。

在此期间,我不仅欣赏到了上海的独特魅力,还深刻体会到了这个城市的快节奏和不断创新的氛围。

以下是我对上海参观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上海的极致发展令人瞩目。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以其高速发展的势头引领着全国的经济脉搏。

无论是在浦东的高楼大厦还是在虹桥的繁华商圈,到处都可以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无穷活力。

在参观了陆家嘴金融中心后,我对上海的国际化程度有了更深的认识。

金融街的高楼大厦,商务人士的忙碌身影,都展现出了上海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

我深刻感受到,上海不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才和资本,成为一个令人向往的城市。

其次,上海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氛围相融合。

在游览上海博物馆时,我对上海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从古代渔村到近代通商口岸,再到今天的现代化大都市,上海的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上海博物馆中的各种文物和史料,生动地展现了上海的历史发展脉络。

在深入研究历史的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上海保留了很多历史建筑,如1920年代的法租界建筑和1930年代的老洋房,这些历史建筑与现代摩天大楼和现代建筑和谐相融,共同构成了上海独特的城市景观。

这种融合,让我感受到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独特魅力。

此外,上海的城市规划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个对城市规划感兴趣的人,我对上海的城市布局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参观了外滩和南京路步行街后,我对上海的城市规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外滩作为上海的标志性地标之一,以其独特的历史建筑和黄浦江的美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南京路步行街则是一个集商业、休闲和文化于一体的繁华地区。

这些地方都体现了上海城市规划中的精心设计和细致考虑。

在游览过程中,我常常琢磨着,这些设计背后有着怎样的理念和思路,怎样才能融合历史和现代,给人以美的享受。

最后,上海的饮食文化也是我体会到的重要方面。

香港电影之老上海情结探析

香港电影之老上海情结探析

香港电影之老上海情结探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大量的香港电影在演绎20世纪30年代老上海题材,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如《上海之夜》《花样年华》《倾城之恋》《长恨歌》《阮玲玉》《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上海假期》《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长恨歌》《新上海滩》等。

为什么近年来老上海频频出现在香港电影中呢?香港电影和上海电影是否有什么特别渊源?上海和香港是否有相似的文化因素存在?本文拟在研究香港电影之老上海情结方面作些叙述与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一、香港和上海电影发展的沿承性回眸上海电影和香港电影发展史,会发现其中有许多相似,上海和香港,是中国最早出现电影的城市,也是中国被最早摄入电影的城市。

上海和香港可谓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在中国电影史上是颇为相似的姊妹城市。

香港电影的发展与上海早期电影人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1937年,上海沦陷后,一批进步的电影人撤退到香港,他们把上海电影创作传统带到了香港,给香港电影业带来了新气象。

1941年初皖南事变中,大量上海电影人再次到香港,给香港文化注入了城市精英气质。

这一时期上海电影人南迁推动了香港电影的发展。

一是电影人才的流入。

他们或者为了生活,或者只是作为临时避难。

有著名的上海电影制片人罗明佑,导演蔡楚生、汤晓丹、司徒慧敏、孟岩,编剧古龙耕,演员胡蝶、金焰、黎莉莉、蓝马、姚萍,评论家彭砚农等。

上海电影人常在这两个城市往返来回,使香港电影蓬勃发展起来。

二是电影技术的引进。

上海电影人不仅带来了更先进的电影设备,也带来了先进的电影拍摄技术和拍摄理念。

三是电影风气的转变。

更注重关注现实,对香港电影业的未来发展意义深远。

20世纪40年代后期,上海电影人再次大批南迁香港。

此期分为两种情况:有些上海影人在国民党政府的白色恐怖压力下避走香港和抗战后上海有些有附逆罪名的电影人受排挤流亡香港。

此期分为两个时间段:解放战争爆发后和解放战争胜利前后。

这一时期上海电影人的南迁逐渐改变了香港电影落后状况。

上海观后感

上海观后感

上海观后感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无论从经济、文化还是建筑风貌上都有着令人惊叹的发展成就。

近期我有幸亲身体验了这座城市的魅力,对上海的印象也更加深刻了。

首先,上海的繁华景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无论是南京路的商业繁忙,还是浦东的摩天大楼,都展示了上海的热闹与活力。

漫步在南京路上,我被五彩斑斓的霓虹灯和高楼大厦所包围,仿佛置身于一个夜晚从未停歇的城市。

而浦东的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等建筑高耸入云,象征着上海的现代化和世界级的城市地位。

这些壮观的景象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想象力和对未来的期待。

其次,上海的历史文化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上海的各个角落,我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

豫园、外滩、老洋房等都是上海古老的象征,它们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

在豫园内,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园林中,花木扶疏、古井流泉,似乎能听到过往时光的低语。

而外滩的石库门建筑则展示了旧时上海的浓厚风情。

在这些古老的建筑中,我感受到了上海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历史的敬畏。

此外,上海的当代艺术场所同样令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上海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心之一,拥有众多的艺术馆和展览空间。

我参观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被展览中的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所震撼。

绘画、雕塑、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在这里汇聚,呈现出多元化、前卫的艺术思潮。

其背后体现了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时尚与创新。

最后,上海人民的热情和友好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我需要询问路线或者咨询其他事务时,上海人民总是热心地给予帮助。

无论是商店的店员、路人还是陌生人,他们总是用微笑和耐心回答我的问题。

这种友善的氛围让我感到宾至如归,并且增添了在上海旅行的愉悦感受。

总之,上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观后感。

无论是繁华景象还是历史文化,当代艺术还是热情友好的人民,上海都展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形象。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上海的发展感到自豪,同时也期待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这座城市的更多精彩之处。

香港迪士尼VS上海迪士尼,差别是这样的!

香港迪士尼VS上海迪士尼,差别是这样的!

香港迪士尼VS上海迪士尼,差别是这样的!无论大人还是小朋友迪士尼永远是很多人心中充满欢乐、奇幻、未知的乐园你能穿越回最熟悉的童话世界和那些拥有神奇经历的人物嬉戏在这片土地上神秘的洞穴、离奇的小屋、梦幻的城堡簇拥着你让进入迪士尼所有所有童心未泯的人都像是过着最欢乐的儿童节……对我们最熟悉、距离相对来说最近的就是香港和上海的迪士尼啦但你知道它们有什么区别吗如果你是迪士尼的发烧友这两个地方都千万不要错过哦!香港迪士尼VS上海迪士尼地标/门面◆ 香港迪士尼睡公主城堡◆◆上海迪士尼奇幻童话城堡◆地标高度对比上海的奇幻童话城堡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迪士尼城堡,香港的就显得有点较小了,但两个在现场看,都很梦幻!面积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总占地面积:380公顷香港迪士尼度假区总占地面积:120公顷香港迪士尼虽然是全世界最袖珍的迪士尼乐园,但因为建成时间早,里面的设施已经很完善,而园区后期仍然在扩建;上海迪士尼在面积上就更有优势了,未来独家园区总共将会有逾700公顷,除一期工程以外还为准备以后(二期、三期)扩建而留出的发展备用地。

(感受一下俯视角度下的上海迪士尼)门票◆ 香港迪斯尼◆香港迪士尼门票价格一般在人民币450-470元之间,但如果买2日套票只需要在人民币640元内,有富余时间买2日票会更划算!◆ 上海迪斯尼◆上海的门票工作日和周末与重大节日的门票是不一样的!如果有条件在工作日前往仅需370元,但周末和节日就会稍微贵点,需要499元。

交通便捷程度◆ 香港迪斯尼◆香港的迪士尼在大屿山,可以乘地铁过去,有单独的迪士尼线,由于换乘迅速,所以一个小时,甚至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从市中心(香港岛)到达迪士尼了;而如果是从九龙过去就差不多半小时就到了,而且迪士尼专线车厢充满了童趣。

◆ 上海迪斯尼◆再来说说上海,以人民广场为市中心,到迪士尼的话,最快2号线转16号线,再转11号线,预计一个小时到达迪士尼地铁站,只是需要换成的站较多;小铛推荐大家可以在地铁沿线或者选择一个折中的地点再直接打的前往。

比较上海与香港的经济发展、区位优势:上海各方面的优势已经彰显

比较上海与香港的经济发展、区位优势:上海各方面的优势已经彰显

比较上海与香港的经济发展、区位优势:上海各方面的优势已经彰显本文盘点中国城市经济总量,比较中国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香港都是中国经济总量最高的城市,而上海市只能屈居第二位,几年中上海市的经济总量超越了香港,并且差距已经拉大。

香港目前已经不是中国城市经济总量的首位,如果比较经济发展潜力、区位优势的话,上海市在各方面的优势已经彰显。

而香港则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尤其珠三角地区的竞争。

下面是上一个年度中国城市经济总量情况。

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很少将香港与中国大陆的城市相比较,但是上面的表格却给出了这个比较的关系,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上海市的经济总量是38155.32亿元•香港的的经济总量是25250.73亿元从香港的角度来看,目前不仅能上海市的经济总量比香港高,而且北京市、深圳市也比香港高,广州市与香港也相差不大。

下面就是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地图上面的位置。

在中国的粤港澳大湾区、珠江三角洲这个位置上面,香港其实并没有“强优势”,广州市、深圳市的崛起,也使得一些香港的产业有所转移。

归根结底来说,香港经济最为强势的时期,也是整个中国大陆都依赖香港的时期,在那段时期当中,香港是整个中国大陆的缺口,而目前中国已经全面开放,香港在这方面的优势显然有所淡化。

下面地图表示了上海市在中国的位置。

与香港面临强竞争的情况不同,上海市位于中国的东部长三角地区,虽然这片地区里面强势的经济城市很多,但上海市老大的地位比较稳固。

下面照片是上海市的黄浦江沿岸的市中心区域,这也是上海市发展空间还算比较大的证明。

从区位优势,发展空间方面,上海市依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如果将上海市与香港做出比较,二者在经济总量的差距还会拉大,而不是缩小。

香港由于区域面积的限制,目前暂居中国城市经济总量第四位的地位,可能也会被广州超过。

香港人对上海的评价

香港人对上海的评价

香港人对上海的评价上海,这座东方之珠,是中国最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城市之一。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本,成为了国内外企业的首选之地。

然而,对于香港人来说,上海又是怎样的一个城市呢?下面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香港人对上海的评价。

经济发展香港人对上海的评价首先要从经济发展方面入手。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其经济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瞩目。

香港人对上海的经济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上海的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是香港所不能比拟的。

同时,香港人也认为上海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让更多的人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文化底蕴除了经济发展,香港人对上海的评价还包括文化底蕴。

上海是中国的文化名城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香港人认为上海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是香港所不能比拟的。

同时,上海的文化底蕴也为香港人提供了很多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

生活环境生活环境是香港人对上海的评价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上海的生活环境相对于香港来说,有着很大的差距。

香港人认为上海的空气质量和交通状况都有待改善,同时,上海的房价也让香港人感到有些不适应。

但是,香港人也认为上海的生活环境在不断改善中,相信未来会变得更好。

人文交流人文交流是香港人对上海的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香港和上海都是中国的城市,但是两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

香港人认为通过人文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上海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可以促进两地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总体评价综合以上几个方面,香港人对上海的评价是比较高的。

上海的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文化底蕴之深厚、人文交流之广泛,都让香港人对上海充满了好奇和敬意。

当然,上海的生活环境还有待改善,但是香港人相信,随着上海的不断发展,生活环境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总之,香港人对上海的评价是多方面的,既有好评,也有批评。

但是,无论如何,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文化名城,都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探索。

上海和香港全方位对比到底差在哪?

上海和香港全方位对比到底差在哪?

上海和香港全方位对比到底差在哪?中国香港,曾经租界给英国99年,1997年,最繁华的国际都市,金融业高度发达,素质普遍较高,金融服务,贸易物流,旅游以及服务业是香港的经济四大支柱上海,民国时期的上海滩享誉世界,曾经是亚洲第一大城市,解放前期,大批的金融资产转移到香港,可以说是促进香港现在这么繁荣的一个重大因素,解放后,错过亚洲发展的黄金机会,在改革开放后,慢慢发展成中国的金融中心。

国际影响力:香港是亚洲最早国际化的城市之一,在国际影响力上,在亚洲仅次于东京,上海自民国时期的西方各国在这里设立租界,以及改革开放以后,定位为金融中心的角色,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是非常高,但是相比于香港还是差了一点,目前世界城市国际影响力排行榜,中国的香港暂列第一,北京第二,台北第三,上海第四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GDP:1月23日,上海市委书记在会议上表示,目前上海的GDP已经增长到3万亿,年均增长达到7.1% ! 香港星岛日报网18日称,根据预测,2017年香港的GDP大概在2.1-2.2万亿左右,对比上海,香港的GDP无遗要差上不少,深圳今年都有望超过香港,但是香港的人均GDP高达43000多美元,上海人口众多,人均接近1万美元,所以相比较而言,上海和香港应该算旗鼓相当!金融中心:相比香港的自由,上海的金融还是受到央行的干预的,而且人民币国际化虽然步骤加快,但是对比港元挂钩美元,加上外汇不受限制,在国际金融中心来说,还是比不上香港的,香港目前是仅次于纽约伦敦的世界金融中心,超过了新加坡和东京,上海目前只能算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当然,这是国家的定位,实质上北京的金融街更多的承担了这个角色)香港政府奠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三大政策:(1) 积极不干预市场;(2) 货币自由出入香港;(3) 港元美元联系汇率不得不说,上海虽然和香港还有一些差距,但是上海的发展潜力要大大超过香港,长三角经济带,上海港口是世界第一大港口,香港位居第五,再加上上海位于内陆,腹地纵横很深,相信不用太多时间,上海就可以超越香港!。

【记叙文】我眼中的上海和香港 小学记叙文700字

【记叙文】我眼中的上海和香港 小学记叙文700字

【记叙文】我眼中的上海和香港小学记叙文700字我眼中的上海和香港每当想起我经历过的城市,我眼前总是浮现出上海和香港这两座繁华的都市。

上海和香港不仅有着相似的地理位置,也有相似的发展历史。

在我眼中,上海和香港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

首先谈谈上海。

在我眼中,上海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每次来到上海,我总是被那擎天入云的高楼大厦所震撼。

陆家嘴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和金茂大厦仿佛是一个个晶莹剔透的明珠,将这座城市装点得格外美丽。

上海还有着长长的滨江大道,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每当我沿着滨江大道散步,感受着江风拂面,远处闪烁的夜景也在渐渐展现,我不由得陶醉其中。

这里的个性化餐厅、文化艺术展馆也是吸引人们的亮点。

与上海不同,香港给人一种独特的魅力。

香港的建筑风格兼容并蓄,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摩天大楼交相辉映,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标志性的中环IFC大厦还是鸟瞰全港的维多利亚山,都让人感受到香港繁华与壮观。

与此相对应的是香港的美食文化。

无论是街边小吃还是高级餐厅,都能让人回味无穷。

海鲜、点心、烧腊等传统美食独具特色,令人流连忘返。

香港还有着丰富的购物选择,购物中心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全球各地的购物者。

尽管上海和香港都是经济繁荣的都市,但在我眼中,它们还是存在一些不同的地方。

上海更加开放和现代化,香港则保留着一份独特的历史和风貌。

上海拥有丰富的夜生活和现代化的城市设施,而香港则更注重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

这也是为什么每次去上海,我可以尽情享受现代都市带来的激情和活力,而在香港我可以安静地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

每次回忆起这两座城市,我都会陷入回忆的漩涡中。

无论是上海独特的现代化氛围,还是香港的独具魅力,都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海和香港的美食、购物、夜生活都让我流连忘返。

正是因为这些,我对这两座城市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

将来我希望能再次回到上海和香港,再次感受这两座城市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上海和香港

上海和香港

上海和香港
香港和上海相比上海比较发达。

从1997年开始香港经济增长放缓,而上海因浦东新区的建设,迎来了大发展,到2009年,上海时隔33年超越香港,成为中国GDP第一城。

进入2012年之后上海增速放缓,领先香港的幅度维持在25%左右。

发展背景:
1、香港
香港的发展是以不到一个县城的地盘,靠全球的自由贸易体系,吸引全球投资,再背靠大陆,辐射东南亚,才取得今天的成绩。

香港地方很小,随国际大流,无税,任何国际品牌都同步上市,也是同样的价格。

香港薪资很高,只有有份正当工作,哪怕非常普通,就可以过一个体面的生活。

如果夫妻两人都有正当工作,大概需要18年,可以供一套房子。

当然,可能小点,70-80平。

2、上海
上海的发展是背靠全国,在改革开放尤其是经济特区建立后才发展起来的,背后依靠的是全国的人才和资源,尤其是长三角地区。

上海虽然是全国最开放的地方,但受大政策的影响,关税壁垒,网络屏蔽,信息过滤,并不能跟全球同步。

上海香港对比作文英语

上海香港对比作文英语

上海香港对比作文英语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Shanghai and Hong Kong are two vibrant cities in China that are often compared due to their economic significance and cultural diversity. 。

上海上海观后感

上海上海观后感

上海上海观后感上海,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总是让人流连忘返。

一到上海,就能感受到繁忙的都市氛围和现代化的城市风貌。

我有幸到上海旅游,并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

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上海观后感。

首先,上海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繁华和热闹。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上海的城市建设很先进,高楼大厦林立,繁华的商业街和购物中心随处可见。

在南京路步行街,我看到了许多世界著名的时尚品牌和国内外的购物者。

上海的夜晚更是灯火辉煌,高楼大厦的霓虹灯在夜幕中闪耀着奇特的光芒,夜景令人陶醉。

其次,上海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

无论是外滩的建筑群,还是豫园的古建筑,都能感受到上海的过去。

在外滩,我欣赏到了黄浦江两岸的壮丽景色,感受到了沧桑的时光流转。

而在豫园,我仿佛回到了古代,漫步在传统的园林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了繁华和历史,上海也给我留下了现代化的印象。

作为经济、科技和金融中心,上海拥有先进的交通系统和现代化的设施。

地铁系统发达,巴士和出租车也很方便。

此外,上海还有现代化的商业办公楼和高科技企业,展示出中国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在科技馆和博物馆,我了解到了一些关于上海科技发展的信息,令我深感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和未来充满了期待。

在上海我也领略到了各种美食。

上海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有着独特的味道和烹饪技巧。

我尝试了小笼包、红烧狮子头和酱鸭等传统的上海菜,口感细腻,让人回味无穷。

此外,上海还有各种特色小吃和国际美食,满足了我对美食的所有期待。

无论是街头小摊还是高级餐厅,上海的美食文化让我流连忘返。

此外,上海还有许多吸引人的旅游景点。

豫园、东方明珠、上海博物馆等都是热门的旅游景点。

我在这些地方感受到了上海的独特魅力。

东方明珠塔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博物馆则展示了上海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景点不仅给我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也让我更好地了解了这座城市。

总的来说,上海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城市。

它的繁华和现代化让人惊艳,而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更是吸引着人们。

居者有其屋:上海VS香港

居者有其屋:上海VS香港

居者有其屋:上海VS香港
顾建发
【期刊名称】《上海经济》
【年(卷),期】2004(000)003
【摘要】香港的公共住房发展计划起源于1953年圣诞夜石硖尾木屋区的一场大火,造成5.8万人无家可归。

从此政府的公共住房计划提上了议事日程,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总页数】4页(P52-55)
【作者】顾建发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233.1
【相关文献】
1.香港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被上海超越了吗——访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航运经纪人俱乐部秘书长刘巽良 [J],
2.上海中环商务区“上海中环”打造上海“香港中环”? [J],
3.一个香港人的十年上海生涯--访香港体育会会长、上海威顺康乐体育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榳华 [J], 江洁
4.借鉴香港经验推进上海发展——读《上海香港比较研究》 [J], 张荣喜;丁泰
5.香港人看上海上海人看香港 [J], 马超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与香港的观感和比较
对许多到访的外国游客来说,上海和香港都是必游的目的地,但两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与生活方式。

在他们短时间走马观花的旅行中,除了表面的城市形态外,恐怕很难对两市做出有意义的比较。

而对于许多内地的访港游客,或许香港曾是他们津津乐道的繁华世界,而如今落伍了,还不如上海。

上海近20年的变化的确令人瞠目结舌,正在恢复其应有的国际地位。

而在香港民间,却很少有人会把香港跟上海进行对比,对他们来说就好比苹果对橘子,完全取决于各自的口味。

究竟如何评价两地的差异和优劣,这要看评估人的角度。

两者都是笔者较为熟悉的城市,都有过生活和工作的经历,力图从硬体和软体两方面进行比较。

上海作为中国城市发展的突出代表,迅速膨胀崛起,不断日新月异,令人叹为观止,但仍不难看出借鉴了香港的某些发展模式:政府通过操控开发用地供给,推高需求,从而获取最高土地价值;这就意味着高楼层、高房价和高容积率。

香港的平均楼高冠以全球,在土地的有效利用上,香港商业中心的地价更是寸土寸金,成为全球最昂贵的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竞争力,特别是在跟上海和新加坡的竞争上有所失分。

上海会不会步香港之后尘,挤压自身的发展空间,目前尚不可知,快速发展中的城市不容易找到归结点。

给我的印象是,上海的发展基本上是把穷人逐出市中心,成片改造旧城区,局部保留作为保护性开发。

上海贫富界线大体上是以有无私房加上居住区域来划分的,有房并且居住在邻近市中心的高档社区或近郊别墅区,属于富有阶层;无房且居住在城乡结合部附近及市内狭缝间或待拆建出租屋内地居民属贫困阶层;其它地域则大多由各类中产阶级占据,他们大多数也拥有房产。

目前大多数贫困户看似外来人口和老弱病患者,本地低收入居民大都因拆迁而被安置到城市外围新区。

这种市场化和强制手段的双重安排,致使上海成为结构性鲜明的等级化城市。

香港看上去没有那么残酷,富人主动逃离噪杂的市中心,居住到山顶、远郊,甚至离岛,去享受新鲜空气、森林、沙滩和更宽敞的空间。

穷人居住在交通便利、商居混杂、拥挤破旧的市中心附近,或者由政府经营的公屋内。

中产阶级则居住在条件较好的楼房或社区中。

中产阶级和低收入者的区别不在于居住地段,而在于居住密度。

香港只有半数的居民拥有私人住宅,40%的人口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公屋内,属于低收入或贫困家庭,享受着社会福利。

由于房价高企,大多数的中产阶级买不起房子,高昂的房租成为他们最大的负担,平均租金更是公屋的4倍以上。

对于许多中下产阶级家庭来说,或许他们宁愿收入再低一点,以便申请到公屋和其它补贴,因此对这部分人来说,主观进取的意愿不是很高。

香港虽说是个中产阶级社会,但亿万富豪占人口的比例冠以全球,而20%的人口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富悬殊令香港深陷窘境,也影响到香港的国际形象。

尽管如此庞大的低收入和贫困人口,香港依然维持了一个稳定、健康和繁华的城市形象。

三个老人就有一个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接受政府的低保资助;五个儿童就有一个来自贫困家庭,另一个来自低收入家庭,他们只能进入政府提供的公立学校接受基础教育,无法参与任何课外补习,很少能够进入名牌大学,也无法出洋留学,最后固守在社会底层。

有钱人上私立学校和海内外名牌大学,最后又找到尚好的工作或继承家庭的企业。

与香港相比,上海更具动能,贫富差异只是近20年的表像,远未定型,似乎人人都觉得自己还有机会,中产阶级与低收入阶层并没有明显的界线,低收入者与贫困阶层也在随时发生更替,而大量的外来谋生者或半流动的人口作为垫底,常被排除在城市(统计)人口之外,但却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动力,也带来了压力。

高昂的房价迫使大批中产阶级降低生活水准,除了交付房租或按揭费用外,还要为家庭的医疗和子女的教育筹备资金。

他们没有香港那样的免费医疗制度。

香港的公共交通被认为是全球最便捷的城市交通服务系统,无论是地铁,还是公共汽车,人们都习惯排列成一条长队,先下后上,与上海争先恐后上车抢座位的现象反差明显。

上海人在公交上有主动让座给老弱幼者的习惯和压力,香港则没有,他们死板地遵守法律,只要法律没要求他们让座的,他们就不会主动让,除非明确标明“需要者优先”的标记或由需要者私下提出请求。

香港的公交上是不允许吃东西的,也不能高声说话或使用手机,不能携带大件行李,而这些在上海都不是问题。

两地的卫生习惯更是差别显著。

尽管香港也有破旧拥挤的地方,包括那些看似破烂不堪的城中村,总的卫生条件良好,见不到固定的垃圾和污水,很难找到裸露的泥土或污秽的公共设施,人们能自觉遵守卫生公德。

上海比较注重面子,主要公共场所和设施维持得异常清洁,但在次要的场所或一般的路段,随处可见污物,人们随手抛扔垃圾,店主朝路边泼倒污水,地面处处痰迹斑斑、厚厚的秽泥。

笔者最近的一次上海之行,晚饭后从城隍庙步行到外滩,不到20分钟的路途,无意中目睹了四处在公共场所小便的事件:除了在城隍庙街道内的儿童在母亲帮助下对着下水道撒尿外,其他三人均为成年男子,一个钻进花丛,一个对着树干,还有一个对着墙根,女友在旁帮他挡着。

其实附近就有厕所。

在内地如此平常的事情,对许多香港人来说这是文明社会不可思议的事,所以才会引发年初那场因访港内地客幼童大街尿尿事件的口水战。

还有一个差别就是服务行业风格的差异。

餐饮及零售行业的香港人,一般比较专业化,不会异常热情,也不会过于冷落顾客,一般都会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在许多老社区里,仍可以看到传统的商店和餐饮习惯,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前,一些内地人或许会把它看做是香港落后的象征,实际上这是香港保留的重要文化遗产。

而上海的服务似乎展现两个极端,要不特别热情,要不很不耐烦或不屑一顾;高速发展的上海似乎也保留了一些上世纪80、90年代的商业和生活习惯,如服务员上班时聊天、啃瓜子,甚至打情卖俏,再早期的就难以见到了。

在浦东和其它新的高档社区,处处可见21世纪发达国家先进的服务模式,这些似乎也跟各种人群的分布相匹配,服务与价格都跟香港相差无几。

再说治安,香港的总体治安比上海要好,在公共场所和街面上很少发生打斗、抢劫和暴力事件;尽管拥挤,人们可以放心带着孩子、拎着包,在街上行走或乘坐公交。

在上海,虽然治安也很好,但对行人的举止会产生一种本能的警惕和不安,除了对异常眼睛的警觉,还要躲避各类乞讨和皮条式的商业骚扰。

在上海逛街要承受额外的精神压力。

在精神层面,两市的差异更大。

大多数的上海人是无神论者或泛神论者,除了党纪国法,没有直接可以影响人们行为的准则,这给上海的发展和走向带来了更多意想不到的变数。

上海的宗教设施、庙堂等主要都在老城区,活着保留下来的并不多,多半都已改造成旅游场所,比如城隍庙。

相对而言,香港人不仅保留了大部分传统庙宇、祠堂和宗教设施,还在不断新建宗教和纪念场馆,即使在寸土寸金的商业区或商业大楼内,仍有许多教堂、寺庙和纪念场所,大多数人都崇
尚某种信仰,并参与宗教和祭典活动。

宗教不仅仅强化了社区的安定和健康繁荣,还给市民提供了良性的互助和信息交流平台。

人们坚信“人在做,天在看”,在规范社会行为和良知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对香港人来说,上海法官集体嫖娼事件就像天方夜谭的故事。

总的感觉是,香港人的平均幸福感和安全感高于上海人,人均寿命亚洲第一。

香港人的幸福感来自不与他人比较。

而上海人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很大程度上在于与外地人的比较之上,人均寿命内地第一。

从另一个方面看,香港像个逐渐成熟的公民社会,而上海依然是官方主导的商业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