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西方政治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西方政治思想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9504a10066f5335a8121de.png)
《西方政治思想史》试题及答案《西方思想史》课程复习大纲 (2010年2009级) 第一章西方政治学各个时期的特点及其重要思想家简介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杰出人物简介: 代表人物有普罗泰戈拉、安提丰、德谟克里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芝诺、克吕西波、色诺芬、李维、塔西陀、希罗多德、安提斯泰尼、第欧根尼、普壁鸠鲁鲁塔克、波利比乌斯,潘尼提乌、波塞东、卢克莱修、西塞罗、修昔底德、塞内卡、爱比克波利比乌斯西塞罗泰德、奥勒留、查士丁尼等等。
查士丁尼柏拉图: (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原名阿里斯托勒斯。
柏拉图之名据说是体育老师给他取的,意思是“宽阔”(指柏拉图强壮的体格)。
柏拉图一生著述很多,其最经典的作品是《理想国》、《政治家》和《法律篇》等。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开始游遍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等地以寻求知识。
在四十岁时(约公元前387年)他结束旅行返回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郊的圣城阿卡德米创立了自己的学校——阿卡德米学园(Academy),学院成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也因此而得名,也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
阿卡德米坐落于一处曾为希腊传奇英雄阿卡得摩斯(Academus)住所的土地上,因而以此命名。
学院存在了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
学院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很大,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
据说,柏拉图在学园门口立了块碑:“不懂几何者不准入内”。
学院培养出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最杰出的是亚里士多德。
经院哲学的兴起:(名词解释,需略作加工改写) 中古时期,在西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官方哲学是经院哲学,因其产生于天主教会办的学院(经院)里,故而得名。
经院哲学的基本内容就是神学思想,基本任务是以形式逻辑来进一步论证基督教教义和信条使之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更好地为教会的神权政治服务。
山农成人教育 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山农成人教育 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dd8087b307e87100f696bb.png)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题一、选择题1.在古希腊城邦中,享有政治权利的是()。
A.奴隶B.自由人C.妇女D.自由公民2 .()是希腊政治思想萌芽的代表。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荷马史诗》 D.《法律篇》3.()是英国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
A.柏拉图 B.托马斯·莫尔 C.圣西门 D.托马斯·康帕内拉4.()的平等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它超越了城邦时代政治学在人与奴隶、公民与没有公民权的人、本邦人与外邦人之间设立的界限,开始以一种平等的、没有根本差别的眼光来看待所有的人。
A.西塞罗 B.苏格拉底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5.在中世纪时期,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开始了一个新时期。
A.神学政治观 B.人文主义 C.权利政治观 D.自由主义6.荷兰政治思想家()较早地对自然法的理论进行全面的阐释,初步提出了自然权利的主张。
他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在主权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
A.奥兰治 B.格老秀斯 C.斯宾诺莎 D.霍布斯7.()是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
A.自然政治观 B.共和制 C.民族国家和个人精神 D.教会与国家的关系8.()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与理论指南,同时,它也是文艺复兴运动中最伟大的贡献。
A.人文主义 B.自然主义 C.自由主义 D.空想社会主义9.在马基雅维利思想中,要实现意大利的统一,首先必须建立( )。
A民主共和政体 B君主政体C贵族政体 D寡头政体10.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政治思想是以()为主要特征的。
A.自然政治观决定政治意识 B.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C.国家高于社会和个人 D.民族国家和个人精神11.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把英国的经验主义与大陆唯理主义哲学结合起来,形成了它机械唯物论的哲学观,成为17、18世纪西方流行的机械唯物论的著名代表。
恩格斯曾高度赞扬它是“第一个近代唯物主义者(18世纪意义上的)”。
西方政治思想史答案(A )
![西方政治思想史答案(A )](https://img.taocdn.com/s3/m/558a5b4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e.png)
7.正义、非正义
8.汉密尔顿
三、简答题(共4题,每题 10分, 共40分)
1.阿奎那神学政治观的基本特征?这种特征在其国家理论中有何具体表现?
答:基本特征:在坚持基督教信仰的前提下,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并以此作为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
具体表现:教会和国家的关系是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论证教权高于俗权,维护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关于教会和国家的关系,阿奎那承认国家的合理存在,并在这一基础上论证教权高于俗权。国家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理性对于社会生活的要求,教会的目的则是实现人的理性的最高要求,因此教会高于国家,罗马教皇高于世俗的统治者。进一步来说,既然世俗统治者服从教会统治者是上帝的安排,因此,凡是不服从教会和罗马教皇的君主就是“暴君”,限制和废黜“暴君”的权力是正义的。
历史进步性: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借鉴了光荣革命后英国的体制,主要吸收了洛克的自由、法治与分权学说,批判和排除了霍布斯等人的专制主义主张,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性,在他的笔下,无论是权力的归属还是权力的运用,都具有适中有度、不走极端的特点。
3.古希腊城邦的本质是什么?其意义和价值何在?
答:在本质上说,城邦就是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和义务的政治体系。
4.格劳修斯国家主权学说对布丹政治主权学说的发展及其局限性是什么?
答:⑴发展:格劳修斯是在研究国际法中讨论国家和主权问题。他明确指出,主权就是不受另一个权力支配的权力。国际活动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在格劳修斯以前,布丹只是从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出发,提出主权最高、永久、不可分割等性质。格劳修斯这种关于主权国家对外独立的性质,是对布丹主权理论的发展和补充。
西方政治思想史题目和答案
![西方政治思想史题目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878747c77da26924c5b03c.png)
西方政治思想史题目和答案1.简析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
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即哲学王思想。
根据柏拉图设计的社会政治结构,哲学家被置于等级结构的顶端,垄断城邦全部政治权力,其他等级则完全排斥在城邦权力体系之外。
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实质上是知识与权力的结合。
哲学家执政对城邦的改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和维护前边提到的社会分工制度;理想国在哲学家内部废除了私有财产和家庭;哲学家制定出教育规划,审定教育内容,控制一切教育手段,使之服务于城邦的政治目的。
1.简述西塞罗怎样表达了罗马共和精神。
西塞罗第一个以政治哲学家的身份试图对罗马国家的实质进行探讨,依据罗马共和国的传统来重新定义国家。
他给国家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国家是人们的事业。
”他说:“国家是人民之事业。
但人民不是某种随意聚合的集合体,而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
”所谓“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就是国家属于人民,为人民所有。
所以“共和国”这一名称的本来含义,就是属于人民的国家。
2.简述阿奎那的政治思想。
人的理性存在而且有价值;信仰高于理性;上帝创造了一种秩序,即封建的奴役制度和等级秩序。
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俗权;世俗权力的基础属于教会而不是人民。
国家起源于人的自然本性,是“那些服从同样法律并受单一政府的指导以求生活充盈的人”组成的社会;其存在的目的是,要谋取社会共同的幸福,即“过一种有德行的的生活”,因此,人民需要一个指导者来照顾公共幸福的需要和社会需要某种控制力量。
关于政体理论,阿奎那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他首先将政体分为正义和非正义两类,后又根据统治者的人数分为六种: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平民政体(正义);暴君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非正义)。
他主张的是一种类似于将君主制、寡头制和民主制相结合的混合政体,是受贵族制约的选举君主制。
阿奎那关于“法”的思想:法的本质是“受理性节制”的意志,应该促进有道德的社会生活,即“以促进整个社会的福利为其真正的目标”,法的特征就在于意志所具有的强制性。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简答题论述题测题较多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简答题论述题测题较多](https://img.taocdn.com/s3/m/11bdc14648d7c1c708a145fc.png)
简答5-10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特点:第一、从政治思想的指导思想来看,基督教信仰是分析和解决政治问题的出发点,政治学成为神学的分支和婢女(在中世纪神学解释一切、包容一切)。
第二、从政治思想的来源和形式来看,中世纪政治思想是多种文明成果的结晶。
第三、从政治思想的表现形式来看,中世纪的政治思想没有以独立的形式表述出来。
第四、从政治思想的内容来看,教会与国家、教权与教会的关系问题是西欧政治思想的主题。
城市的兴起对政治思想的影响:1、从11世纪末叶起,随着经济的复苏,商品经济的发展,真正意义的城市,也就是作为经讲中心的商业城市开始发展超来。
城市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新的因素,也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新的因素。
城市造就了一个新的社会集团,即市民等级。
市民的突出特征在于其自由身份和相对平等的地位。
2、城市还是一种新的社会共同体,获得市民资格,就意味着成为城市共同体的一员,受城市法律的约束和保护,能够参与市政官员的选举。
城市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关系在许多方面仿佛是古典城邦的复活,也是近代国家制度的雏形、城市生活中培育出来的市民精神,是近代政精思想重要的和直接的来源,罗马法的复兴,带来了对罗马法中公民身份的精细的研究。
3、受城市的商业活动影响,城市中孕育了一种世俗文化。
市民教育程度较高,眼界丌阔,思想恬跃,他们虽然并不直接反对教会,但对教会及其宗教信条已经不再那样虔斌和驯服。
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产生了反对教权的思想家和市民舁端政治思想,教会及其官方的神学理论遇到了真正强有力的对手。
简述格老秀斯的国际法原则1、阐述国际法理论是格老秀斯的主要任务。
格老秀斯同样把自然法说成是日际法的基础,认为应该按照自然法的原则处理国家间的关系。
国际法的来源是人类对于共同生活的自然要求。
国际法不一定是一切民族共同遵守的,事实上往往是世界的一部分国家承认的兆同法律。
2、在格老秀斯看来,国际法的最终目的是寻求和平,尽力减少战争。
他认为国家和人一样,都希望有一个和平的社会秩序。
东北大学《西方政治思想史(一)》期末考试必备真题集(含答案)26
![东北大学《西方政治思想史(一)》期末考试必备真题集(含答案)26](https://img.taocdn.com/s3/m/6899598577232f60dccca1c0.png)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西方政治思想史(一)复习题
一、判断题(此部分略)
二、单选题
1. 《理想国》的作者是()。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边沁
D 但丁
答案A
2. 提出“国家是人民的事业”的思想家是()。
A 西塞罗
B 巴比尼安
C 乌尔比安
D 保罗士
答案A
3. 政治思想以()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西欧中世纪政治思想总的特征。
A 政治学
B 法学
C 宗教
D 神学
答案D
4.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有系统的政治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是()。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苏格拉底
D 狄仪尼索
答案A
5. 与其他宗教改革的派别相比,()教派带有明显的禁欲主义色彩。
A 加尔文
B 路德
C 圣西门
D 欧文
答案A
6. 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神权的旗帜下开展的斗争,造成了欧洲古典文化的再次被发现与重新阅释,形成近代历史上的()运动。
A 文艺复兴
B 反神学
C 复古
D 复兴古典
答案A
7.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的代表作是()。
A 《论战争的艺术》
B 《佛罗伦萨史》
C 《君主论》
D 《神曲》
答案C
8. ()是西欧封建社会中第一个限制王权的宪法性文件。
A 大宪章
B 大西洋宪章
C 国富论
D 国家论
答案A。
西方政治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西方政治思想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8acb3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1.png)
西方政治思想史一、判断题1.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学园中最有才华的学生。
()2. 亚里士多德的代表著作是《理想国》。
()3. 从西塞罗开始,政治哲学开始成为所有人的政治哲学。
4. 波里比阿是希腊人,代表作是《历史》。
()5. 在罗马帝国时代,基督教神学发展处于第一个阶段,即“教父学”时期。
()6. 奥古斯丁政治哲学最突出的一点,是他区分了上帝之城和世人之城。
()7. 《国家论六卷》的主要理论立场是提出了国家主权学说。
()8. 布丹是近代主权学说的创始人。
()9. 霍布斯不仅反对法治和分权,而且剥夺了人民的任何政治权利。
10. 与霍布斯一样,洛克也认为自然状态是战争状态。
()11. 卢梭的政治思想在法国历史的进程中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12. 卢梭在近代西方第一次完整的提出人民主权学说。
()13. 《独立宣言》中所阐述的自然权力理论,是杰斐逊为美国人民反英斗争提出的理论依据。
()14.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潘恩不是最早将社会与国家加以区别的思想家之一。
()15. 黑格尔的著作有《法哲学原理》、《神学大全》、《德国法制》。
()16. 为了实现德国的统一,黑格尔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17. 论证个人的权力和自由是孔斯坦政治思想中的出发点和重要内容。
()18. 在托克维尔的论述中,对“民主”一词的使用并不严谨。
()19. 密尔认为,宁可做一个快乐的猪,也不做一个痛苦的苏格拉底。
()20. 柏克的保守主义的社会政治观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名词解释1. 城邦正义2. 柏拉图3. 混合政体4. 混合政体5. 《神学大全》6. 双城论7. 马基雅维利8. 国家主权学说9. 霍布斯10. 《利维坦》11. 《论法的精神》12. 伏尔泰13. 《常识》14. 《独立宣言》15. 汉密尔顿16. 《论永久的和平》17. 康德18. 黑格尔19. 《论美国的民主》20. 孔斯坦21. 托克维尔23. 《论自由》三、简答题1. 简述柏拉图的正义观2. 简述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本质与目的。
西方政治思想史论述题
![西方政治思想史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2609ef58f5335a8102d22060.png)
西方政治思想史论述题期末加油!!!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1.为什么古希腊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摇篮?政治思想是伴随着政治权力的形成与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出现政治实体,形成国家,也就出现了政治思想。
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形成于古代希腊的城邦,城邦是政治社会,内部关系是政治关系,政府和法律是政治性的公共权威,在城邦形成时期,希腊人摆脱了宗教神话的形式,开始自觉地认识和研究社会政治现象,政治思想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了。
2.试分析伯里克利民主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历史作用和局限性?.认为雅典民主在于“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民主制度的基础是平等,认为民主制度是雅典人都有机会参与城邦的政治生活,认为雅典民主使公民们将个人自由与服从法律结合起来伯利克里民主政治思想比较准确的表达了一般雅典公民的政治追求,对后世西方的民主观念产生过积极地影响,伯利克里民主政治思想吧雅典民主理想化了,没有关注雅典民主的局限性,民主权利仅限于公民享有,只是公民集团的特权。
3.柏拉图的理想国与其它贵族政体的区别?理想国:由哲学家执政的国家,即贤人政治,贵族政治,哲学家执政是高超的智慧,真是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的权利组合理想国(贤人政治)贵族政体执政者哲学家(不以高贵门第为条件,不是世袭的)贵族(高贵门第为条件,可世袭)状态一种理想历史存在内在原则与标准智慧荣誉4.柏拉图为什么要哲学王治理国家?一方面:柏拉图认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根据分工原则,国家分为三个等级,最高等级统治者由哲学家担任,另一方面,人的品性是政治的基础,只有哲学家才能改造人的品性。
必然性:只有哲学王才达到了对于国家理念的认识,只有哲学王真正掌握了治国这一专门知识,依据专业分工原则,只有哲学王才有资格执政。
可行性:哲学王可通过建立维护社会分工制度,对公民教育实现对城邦的改造和治理。
哲学王执政实现了高超的智慧,真是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的权利组合。
西方政治思想史(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潍坊学院
![西方政治思想史(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潍坊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d3c03dd7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8.png)
第一章测试1.政治的核心问题是()A:政党建设B:民生问题C:发展生产力D:国家政权问题答案:D2.学习和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最基本的原则和最重要的方法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历史分析方法C:阶级分析方法D:比较分析方法答案:A3.“西方政治思想史”所说的“西方”包括()A:古希腊罗马B:美国C:近代以来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西欧资本主义国家D: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答案:ABCD4.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大体经历了()A:伦理政治观B:自然政治观C:神学政治观D:权力政治观答案:BCD5.神学政治观有如下特征()A:教权与王权、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是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B:上帝的启示与《圣经》是唯一的真理C:一切权威来自上帝D:以上帝的启示和教义为依据,运用形式逻辑进行推理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雅典民主政制的确立的标志是()A:伯利克里改革B:克里斯提尼改革C:梭伦改革D:吕库古改革答案:B2.苏格拉底创造了思想的助产术——()A:演绎法B:归纳法C:辩证法D:形式逻辑答案:C3.第一次将政治学独立出来的是()。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毕达哥拉斯D:苏格拉底答案:A4.柏拉图认为贯穿于全体公民的特性或美德是()。
A:理性B:智慧C:勇敢D:节制答案:D5.柏拉图认为,教育的核心是()。
A:传授知识B:陶冶情操C:培养出真正的哲学家D:改变人的灵魂答案:C6.亚里士多德认为,家庭和村社也以善业为目的,但城邦的目的是()。
A:至善B:节制C:理性D:善答案:A7.在土地制度方面,亚里士多德提出()原则。
A:公有制B:私有制C:私有公用D:公有私用答案:C8.亚里士多德主张以()为重心的混合政体。
A:公民B:奴隶主C:中产阶级D:贵族答案:C9.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方面的经典著作首推()。
A:政治学B:雅典政制C:政治家篇D:法律篇答案:A10.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
A:等级分明B:政制稳定C:奴隶制为基础D:小国寡民答案:D11.柏拉图集中阐述政治思想的著作主要有()。
西方政治思想史答案
![西方政治思想史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572f63b307e87101f69698.png)
西方政治思想史答案【篇一:《西方政治思想史》作业参考答案】txt>一、单项选择题1. c2. c3.c4.a5. a 6. d7.a 8.c9.a10.a 11. b12.c二、填空题1.演变2.《法律篇》 3.《战争与和平法》4.吉伦特派 5.斯多噶 6.法国革命7.霍布斯 8.孟德斯鸠 9.密尔 10.民主制11.《政府论》12.《社会契约论》三、名词解释1.天赋人权: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
认为人天生是有生命、自由、财产、平等的权利,这些权利是人与生就有的,不是上帝赐予的。
这一观点,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革命精神,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但是时代的和阶级的原因决定这一观点有其历史局限性。
2.自然法:西方从古至今流行的一种观点,虽然说法各一,但西方思想家普遍认为自然法是“理性的命令”、理性的规范。
自然法理论产生于古希腊,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这一思想在西方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曾有过积极的作用,但非科学的因素也是显而易见的。
3.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发生于18世纪的法国,它是由资产阶级领导并发动的,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它涤荡了当时禁锢人们思想的宗教神学与封建意识,为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和舆论上的准备,并且对以后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一运动发生于18世纪二三十年代,50年代达到了高峰,代表人物是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达兰贝尔、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卢梭等人。
他们直接同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进行决战。
虽然观点各有不同,但都推崇理性,主张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想王国,并对维护封建制度的意识形态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这一运动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4.《理想国》:《理想国》是古希腊柏拉图政治思想的代表作。
在这本书中,柏拉图阐述了他所构想的第一这本书集中反映了贵族奴隶主的利益和要求,但是它的某些思想和框架对后世的西方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西方政治思想史重点》
![《西方政治思想史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fc577d1c1c708a1284a44ac.png)
一、简答题:1、伊壁鸠鲁契约论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内容是什么?答:理论基础:个人幸福论观点。
思想内容:①个人幸福就是避免痛苦和纷扰,去的快乐,且是精神上的。
②判断人的善恶、进行社会活动,应以能否导致个人幸福为依据。
③提出实现个人快乐的途经:人们之间形成互不侵害的契约;在此基础上形成国家,建立法律以保证个人幸福、快乐、安全。
2、古罗马政治思想的特征是什么?答:①古罗马政治思想在实际的政治和立法活动中借用和发挥了希腊现成的各种政治理论,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
②法学取得较大发展:a法律体现最高的道德正义,因此法律高于一般道德。
或说“法律是最高道德准绳”。
b强调法律根源于人类的约定,国家和法的力量源于此种约定。
C法律根源于人类理性,法律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唯一准则,任何人都必须服从法律。
D国家是一个法人,国家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权限内活动,并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自己的权力。
E承认人类都是有理性的,同时也就承认人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F罗马法学政治观一方面承认国家是十分有力量的,主张任何人都必须毫无保留的服从国家和法,但另一面国家和法无法包容一切,它必须尊重公民个人的某些自由权利,它开始承认公民个人都自由活动区域。
3、波里比阿在维护罗马国家持续稳定、防止腐败问题上提出的重要措施是什么?答:就是实行混合政体。
他认为混合政体就是结合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形成的,主罗马国家应该通过执政官、元老院及平民三种权力相互牵制以保持政治局势的持续与稳定。
4、亚里士多德是如何认识法治的?答:主张必须实行法治,以为法治优于人治,因为它没有感情,不带感情因素。
①制度良好的法律应根据整体制定②要普遍的守法,认为政体的重要规律之一就是订立法律以后,执政者和下属官员不能假借公职谋取私利,要使各部分成员各得其所,都要受到法律的保护。
5、早期基督教义的性质及政治价值观。
答:性质: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
西方政治思想史作业参考答案
![西方政治思想史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e3436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2.png)
西⽅政治思想史作业参考答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西⽅政治思想史》作业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 C 2. C 3.C 4.A 5. A 6. D 7.A 8.C 9.A10.A 11. B 12.C⼆、填空题1.演变 2.《法律篇》 3.《战争与和平法》 4.吉伦特派 5.斯多噶 6.法国⾰命 7.霍布斯 8.孟德斯鸠 9.密尔 10.民主制 11.《政府论》 12.《社会契约论》三、名词解释1.天赋⼈权: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
认为⼈天⽣是有⽣命、⾃由、财产、平等的权利,这些权利是⼈与⽣就有的,不是上帝赐予的。
这⼀观点,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命精神,具有⼀定的历史意义。
但是时代的和阶级的原因决定这⼀观点有其历史局限性。
2.⾃然法:西⽅从古⾄今流⾏的⼀种观点,虽然说法各⼀,但西⽅思想家普遍认为⾃然法是“理性的命令”、理性的规范。
⾃然法理论产⽣于古希腊,到近代资产阶级⾰命时期发展到⼀个新的⾼度。
这⼀思想在西⽅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曾有过积极的作⽤,但⾮科学的因素也是显⽽易见的。
3.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发⽣于18世纪的法国,它是由资产阶级领导并发动的,是继⽂艺复兴运动之后,⼜⼀次思想解放运动。
它涤荡了当时禁锢⼈们思想的宗教神学与封建意识,为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命做了思想上和舆论上的准备,并且对以后的欧洲资产阶级⾰命产⽣了重⼤影响。
这⼀运动发⽣于18世纪⼆三⼗年代,50年代达到了⾼峰,代表⼈物是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达兰贝尔、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卢梭等⼈。
他们直接同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进⾏决战。
虽然观点各有不同,但都推崇理性,主张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建⽴资产阶级理想王国,并对维护封建制度的意识形态进⾏了猛烈的抨击,这⼀运动具有⼀定的历史进步性。
4.《理想国》:《理想国》是古希腊柏拉图政治思想的代表作。
在这本书中,柏拉图阐述了他所构想的第⼀这本书集中反映了贵族奴⾪主的利益和要求,但是它的某些思想和框架对后世的西⽅⼈产⽣了重要的影响。
《西方政治思想史》题集
![《西方政治思想史》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e523f22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0.png)
《西方政治思想史》题集一、选择题1. 古希腊政治思想家中,谁是“哲学王”理念的倡导者?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苏格拉底D. 普罗泰戈拉2. 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著作被认为是中世纪政治神学的经典之作?A. 奥古斯丁B. 阿奎那C. 马基雅维利D. 霍布斯3. “社会契约论”是由哪位思想家提出的?A. 洛克B. 卢梭C. 康德D. 黑格尔4. 下列哪位思想家被认为是近代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的奠基人?A. 约翰·密尔B. 亚当·斯密C.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D. 托马斯·潘恩5. 启蒙时代的重要思想家伏尔泰主张什么?A. 神权政治B. 君主专制C. 开明君主制D. 人民主权6. 下列哪位思想家在其著作《利维坦》中系统阐述了国家权力的起源和运作?A. 洛克B. 霍布斯C. 卢梭D. 康德7.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这一名言出自哪位思想家?A. 约翰·阿克顿B. 马基雅维利C. 孟德斯鸠D. 卢梭8. 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主要批判了哪种社会制度?A. 封建主义B. 资本主义C. 社会主义D. 共产主义9. 谁是“存在即合理”这一命题的提出者?A. 黑格尔B. 康德C. 费希特D. 尼采10. 下列哪位思想家被誉为“近代政治学之父”?A. 马基雅维利B. 霍布斯C. 洛克D. 卢梭二、填空题1.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为______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2. 中世纪政治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是______与政治紧密结合。
3.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推动了______观念的复苏。
4. 启蒙时代的思想家们普遍倡导______、自由和平等。
5. 马克思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______”理论中。
6. 20世纪初,韦伯在其著作 《经济与社会》中提出了______的概念,对后世政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7. 当代政治哲学家罗尔斯在其著作 《正义论》中探讨了社会正义的基本原则,即______。
西方政治思想史练习
![西方政治思想史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be33ea82b160b4e777fcfa7.png)
西方政治思想史练习(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练习:一、名词解析1. 城邦2. 逻各斯3. 万民法4. 政体三要素二、简答题1. 古希腊整体国家观的成因和含义是什么?2. 古希腊整体研究发达的原因有哪些?3. 伯里克利是如何概括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的?4. 希腊化时代的政治思想有何变化,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5. 伊壁鸠鲁契约论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内容是什么?6. 芝诺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7. 古罗马政治思想的特征是什么?8. 波利比在维护罗马国家持续稳定、防止政治腐败问题上提出的重要措施是什么?9. 西塞德自然法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0.在城邦本质问题上,亚里士多德是如何反对柏拉图观点的?11.亚里士多德是如何认识法治的?三、论述题1. 如何理解古代希腊城邦制度与政治思想的关系?2. 柏拉图证一理论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3. 柏拉图哲学家执政思想的依据、实质及其在柏拉图思想中的地位是什么?4. 亚里士多德是怎样分析国家产生原因的?它体现了哪些古代希腊国家观的特征?5. 如何看待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6. 与古希腊政治思想相比,西塞罗的国家观念有何新变化?反映他对贵族政治的向往之情第二章西欧封建社会政治思想联系:一、名词解析1. 神学政治论2. 神学异端3. 原罪论4. 预定论二、简答题1. 神学政治论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内容是什么?2. 西欧封建社会政治思想有哪些特征?3. 神学异端的基本形式及其各自的政治要求是什么?4. 阿奎那的理想政体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三、论述题1. 为什么神学政治论会成为西欧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2. 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国》中如何论证基督教会的统治地位?3. 阿奎那神学政治学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国家论中的表现?4. 阿奎那是如何通过法的分类思想论证教会的统治的?第三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政治思想练习:一、名词解析1. 文艺复兴2. 人文主义3. 宗教改革运动4. 闵采尔5. 《乌托邦》二、简单题1. 如何理解路德的因信得救论是对教会特权的否定?2. 加尔文的预定论是如何否定教会权威?如何开代个人得救的?3. 简述闵采尔“千年王国”的基本内容4. 马基雅维利为什么把君主政体作为实现共和镇体的首要前提?5.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统治术思想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6. 布丹是如何阐述主权概念及其特征的?他的主权学说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具有什么地位?7. 简析布丹对国家类型与国家管理形式,国家与政府所作的区别。
西方政治思想史考试题目
![西方政治思想史考试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f47d44661ed9ad51f01df249.png)
1.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大体可概括如下:研究历史上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学派和不同人物关于国家和社会制度、社会改造、以及通过国家机关和强力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理想、理论、方针和政策;研究这些理想、理论、方针和策提出的社会背景及其对实际政治的影响;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和规律。
2.古希腊城邦时期政治思想的特征是什么?城邦政治发展的三个阶段:① BC8-BC6 世纪,政治思想开始产生。
② BC5-BC4 世纪,古典时代,城邦制度的繁荣和危机时期。
③ BC4-BC2 世纪末,后城邦时代,或后亚里士多德时代,城邦解体,政治思想萧条。
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是一种独特的国家形式。
城邦制度决定了政治思想的特点:①城邦的独特性;城邦的特点:1.小国寡民2.城邦主义3.公民共和国②政治思想就是对城邦的思考,它超不出城邦的客观条件的限制。
城邦观念是理解城政治制度、政治斗争、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
③西方政治文化三个源头: a 、城邦的政治结构 b 、罗马法 c 、基督教。
④迈锡尼专制王权垮台,在其废墟上形成的破碎的政治版图和城邦制度,西方政治文化具有决定性影响。
(这些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决定人们政治意识的是自然政治观。
希腊的政治思想家普遍认为,城邦的起源和政治秩序的建立是自然而然的。
城邦是家庭、部落和村社等各种自然的社会组织自然进化的产物。
这种自然政治观决定了城邦成员的整体主义意识。
第二、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
以理性对待事务是希腊人一贯的态度,他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并没有与宗教和神话纠缠在一起。
公民们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并通过他们的法律和民主制度规范了政治权力,实现了政治生活的理性化。
第三,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研究城邦制度、研究城邦政体成为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
)3.城邦的解体和世界帝国的建立,给西方政治思想带来哪些变化?规模庞大的帝国取代狭隘的城邦,不仅仅是地域上的扩大,也相应带来了一系列政治上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政治思想史》试题及答案《西方思想史》课程复习大纲(2010年2009级)第一章西方政治学各个时期的特点及其重要思想家简介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杰出人物简介: 代表人物有普罗泰戈拉、安提丰、德谟克里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芝诺、克吕西波、色诺芬、李维、塔西陀、希罗多德、安提斯泰尼、第欧根尼、普壁鸠鲁鲁塔克、波利比乌斯,潘尼提乌、波塞东、卢克莱修、西塞罗、修昔底德、塞内卡、爱比克波利比乌斯西塞罗泰德、奥勒留、查士丁尼等等。
查士丁尼柏拉图: (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原名阿里斯托勒斯。
柏拉图之名据说是体育老师给他取的,意思是“宽阔”(指柏拉图强壮的体格)。
柏拉图一生著述很多,其最经典的作品是《理想国》、《政治家》和《法律篇》等。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开始游遍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等地以寻求知识。
在四十岁时(约公元前387年)他结束旅行返回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郊的圣城阿卡德米创立了自己的学校——阿卡德米学园(Academy),学院成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也因此而得名,也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
阿卡德米坐落于一处曾为希腊传奇英雄阿卡得摩斯(Academus)住所的土地上,因而以此命名。
学院存在了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
学院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很大,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
据说,柏拉图在学园门口立了块碑:“不懂几何者不准入内”。
学院培养出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最杰出的是亚里士多德。
经院哲学的兴起:(名词解释,需略作加工改写) 中古时期,在西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官方哲学是经院哲学,因其产生于天主教会办的学院(经院)里,故而得名。
经院哲学的基本内容就是神学思想,基本任务是以形式逻辑来进一步论证基督教教义和信条使之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更好地为教会的神权政治服务。
经院哲学不研究自然和社会现实,轻视经验,反对实践,因而完全脱离实际,极其空洞和烦琐,所以又称烦琐哲学。
正是由于经院哲学不研究自然和现世的问题,所以,经院哲学往往误入歧途: “一个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一个在经院哲学界争论颇为激烈的话题,但毫无现实意义。
) 经院哲学经常讨论的另一个话题是“上帝万能”,经院哲学家们不厌其烦地试图对此加以论证。
这又引来了另一个反论:“上帝能不能创造一块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有关上帝万能的思辨论题,反映了基督教教义的内在矛盾。
) “自然法”思想的传承: 虽然学术界普遍认为中世纪是西方政治学的“黑暗时期”,但中世纪时期并非对西方政治学毫无贡献。
虽然共和、民主的观念在中世纪销声匿迹,但法治思想却在经院哲学的外衣下以自然法思想的名义得到传承。
中世纪著名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和后经院主义哲学费尔南多都对自然法思想作出了独到的贡献,并最终使古老的自然法思想走出经院哲学的樊笼,为现世世界法治观念的再生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二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1 / 17 1/17页一、文艺复兴: 彼特拉克:(简答题,需作适当发挥) (Francesco Petrarca, 1304 -1374)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和学者,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和人文主义的奠基者。
彼特拉克不仅创作人文主义诗歌、史作,而且广泛搜集古典著作,考察古代遗址,开复希腊罗马文化风气之先。
他是文艺复兴时期用人文主义观点研究古典文化的最早代表。
他广泛搜集希腊、罗马的古籍抄本,并且敢于突破中世纪的神学观念,用新时代的眼光,把人和现实生活放在中心位置,诠释古典著作。
他对古典文化的研究,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本人的创作,都发生了影响。
彼特拉克虽然信奉基督教并在后来长期在基督教教会任职,但他却对非基督教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艺术和政治思想深感兴趣,这使他实际上在思想观念成为了基督教文化的叛逆者。
提出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彼特拉克对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文学、艺术和政治思想的研究,使他相信古希腊、罗马时代是人性最完善的时代,而中世纪由基督教所主导的文明对人性的压抑是违背自然的。
他虽然对拉丁文学有深入广泛的研究,但用意大利方言写了大量的以十四行诗为形式的抒情诗歌,受到各城市国家统治者的热烈欢迎。
文艺复兴得以产生的三个前提条件: 经济上的前提条件:经济上,随着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 政治上的前提条件:在政治上,封建割据和宗教压迫已引起普遍不满,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欧洲各国大众表现了要求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 文化上的前提条件:在文化上,人文主义思想开始涌现。
人们认为中世纪文化是一种倒退,而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则是光明发达的典范,他们力图复兴古典思想和文化。
文艺复兴运动所提出的四个主要诉求:(单选题) (1)主张个性解放和思想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桎梏; (2)提倡科学和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主张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3)肯定人权,反对神权,摒弃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 (4)拥护中央集权和世俗王权,反对封建割据,希望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文艺复兴涉及的主要人文和科学领域: 文艺复兴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文学界、艺术界、音乐界、哲学界、建筑界、自然科学界、物理界、数学界、医学界和生物界。
其中艺术界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有:乔托:《逃亡埃及》、《犹大之吻》,波提切利:《春》,列奥纳多?达?芬奇:《蒙娜丽莎》和壁画《最后的晚餐》,拉斐尔:《花园中的圣母》、《西斯廷圣母》和壁画《雅典学院》,提香:《佩萨罗圣母》、《乌尔比诺的维纳斯》、《查理五世骑马像》,米开朗基罗:创作了罗马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的巨幅屋顶壁画、雕塑作品有《大卫像》、《摩西像》和《垂死的奴隶》。
其中,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称文艺复兴时期艺坛三杰。
二、宗教改革: 基督教兴起的背景简介:(单选题) 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是从犹太教分离出来的一种宗教。
基督教兴起之后,逐渐流传到罗马帝国。
基督教兴起之时正值罗马帝国末期。
原始基督教社团自认为是犹太教内部的一个支派,他们参加犹太教的一切活动,一起在会堂里过宗教生活。
从宗教上说,他们是犹太教徒;从民族上说,他们是生活在罗马帝国的犹太人。
他们身受罗马帝国统治者的压迫,多次发动起义。
2 / 17 2/17页在罗马帝国早期,基督教徒被当作异教徒而遭到迫害。
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迫害方式包括:以各种骇人听闻的方式处死信徒、焚毁基督教教堂、烧毁经书、禁止宗教集会、逮捕神职人员。
但罗马帝国政府的残酷迫害未能阻止基督教的传播,甚至连戴克里先皇帝的妻子也信奉了基督教。
罗马当局由于迫害政策未取得成效,同时统治者中有许多人了解到基督徒是顺民,应把基督徒与犹太人区别开,认识到基督教对帝国统治有益无害,故又对它采取了宽容与怀柔政策,变反对、迫害、镇压为保护、利用、控制。
故基督教在长达两个多世纪中就发展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基督教兴起之初与罗马帝国之间形成紧张关系的缘由:从罗马帝国的角度看,罗马帝国最初信奉传统的氏族、家庭的神祗,将外来的基督教视为异教,对基督教在帝国境内的传播采取镇压的手段。
这是因为基督教的传入会否定罗马神,打破罗马氏族、家庭的神权统治,又加上犹太人基督徒本来就反对罗马帝国的统治。
随着基督教组织的不断扩大与发展,引起基督徒与当地人的种种矛盾,造成社会不安,威胁罗马帝国的统治。
罗马帝国后期对基督教采取宽容政策的原因:公元311年,罗马帝国西部地区领袖君君士坦丁为利用基督教为其统治服务,与东部地区领袖李锡尼联合发布《宽容敕令》,准许基士坦丁李锡尼《宽容敕令》督教徒信教自由,不受歧视。
这道敕令是基督教史上的里程碑,君士坦丁本人也改信基督教。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与李锡尼又共同颁布著名的《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从《米兰敕令》此基督教在欧洲得到广泛的传播,到最后,成为整个欧洲占主导地位的宗教。
宗教专制制度的形成: 教会的主宰地位:在基督教的正统地位在罗马帝国后期的欧洲得到确认以后,基督教的教权开始得到扩张,到中世纪,基督教在西欧各国封建社会发展到了顶峰,统领了哲学、政治、法学,并主宰了整个欧洲社会人们的生活和信仰;教权的膨胀甚至还挤压了世俗王权和皇权的地位,迫使世俗的王权和皇权让位于教会的神权,使其处于附庸的地位。
基督教在欧洲一统天下长达一千多年。
教会的清规戒律:教会的清规戒律对人性压抑、精神统治,使人们苦不堪言,宗教反叛思想由此而生。
教会对“异端”的镇压:在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上,一直不断出现一些敢于反对教会精神统治的“宗教异端”(如12、13世纪法国南部出现的“阿尔比派”、14世纪英国的“威克里夫运动”和15世纪捷克的“胡司运动”),他们的影响逐渐后来扩散到新兴的城市,对新兴资产阶级和市民产生了影响。
有关西方宗教改革的两种说法:(填空题) 一种说法以历史学家威尔?杜兰为代表。
他认为,欧洲的宗教改革始于14世纪英国神学家约翰?威克利夫(1320-1384年)所推动的宗教改革。
经由15世纪捷克的约翰?胡司(1369-1415年)的宗教改革,再到16世纪德意志的马丁?路德和瑞士的让?加尔文所发起的宗教改革达到顶点,总共延续了200多年。
另一种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同的说法是,宗教改革始于公元1517年德意志莱比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前张贴题为《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通称《九十五条论纲》)的檄文为起点,并在瑞士得到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响应。
后经几场宗教战争最终导致宗教宽容政策在欧洲各国普遍得到认可。
1648年欧洲各国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宗教改革结束的标志。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单选题) (1)否定天主教会的特权: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不仅攻击教士的腐化堕落、教会的奢侈腐败,甚至直接抨击罗马教廷主导下的整个封建神权政治。
他的学说从根本上否定了中世纪的教阶组织,否定了奴役人们的圣礼制度和教会法规,还要求建立与资本主 3 / 17 3/17页义发展相适应的资产阶级廉俭教会。
由于马丁路德否定教皇干涉世俗政权的权力,因此得到了德意志许多诸侯支持。
(2)提出“因信称义”说: 路德的“因信称义”说认为,人要得到上帝的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的规条,而在于对上帝的信心;不在于个人在教会所做的礼拜和善功,而在于上帝给人的恩赐;人只有凭借对上帝的“信”才能得到上帝的眷顾,每个信徒都可通过祈祷直接与上帝沟通;路得认为“凡信徒皆可为祭司”,无须各级神职人员为中介;“因信称义”说强调圣经是信仰的根本,只承认圣经具有最高的权威,信徒可以借助圣经的指引直接与上帝相遇,接受上帝的启示而得救,从而否定了教会所把持的释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