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抚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县域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影响重

大。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江西省抚州市为例,对江西县域经济发展做出探讨。针对抚州市经济水平落后、发展速度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空间发展不协调等问题,采用数据比较法,对抚州市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探究,分析其自然、人文环境中存在制约抚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根据抚州市现有的区位、资源、劳动力等优势,提出促进其县域经济发展的四大对策,即大力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旅游产业化和城市化的建设,以期促进抚州市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县域经济农业产业化城市化

抚州市抚州市是江西省11个市之一,抚州市辖1区10县:临川区、东乡县、金溪县、资溪县、南城县、南丰县、黎川县、广昌县、崇仁县、乐安县、宜黄县。抚州市位于江西东部,东邻福建省,南接赣州地区,西连吉安、宜春,北毗南昌、上饶;南起北纬26°29′,北抵北纬28°30′,南北全长约222km;西自东经115°35′,东迄东经117°18′。东西宽约169km。2004年底总人口378.78万人。改革开放以来,抚州市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仍滞后于发达地区。在强调县域经济发展的今天,如何加快抚州发展,本文对县域经济的功能与作用,抚州市经济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做出了探讨。

一、县域经济的功能与作用

(1)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巩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的必然要求。县域经济是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结合的关键层次,它在整合农村经济资源,推动农村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2)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由于绝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县域,所以“三农”问题主要集中在县域,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县一级,难点也在县一级,只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才能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使广大农民过上小康生活,从而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早日实现。

(3)发展县域经济是增强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县域经济量大、面广,只有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整个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才能增强。

二、抚州市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经济水平

2004年,抚州市国内生产总值204.1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89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64.01亿元。经济水平较以前有明显提高,但仍与省内其他一些地区有较大差距。为综合评价抚州市经济发展水平,本文选取了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GDP为衡量指标(见表1,单位:万元,本表数据来自江西省2004统计年鉴)

将抚州市与江西省其它市进行比较得出:抚州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省第七位,占南昌市GDP的12.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在倒数第二,占南昌市人均GDP的23.2%;抚州市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本市总GDP的比例是全省最大的,达到20.7%,而南昌市只有1.2%;抚州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本市总GDP的42.9%,只略高于鹰潭市、吉安市和宜春市,远低于萍乡的61.5%、景德镇市的59.8%和九江市的56.9%。故从横向比较看,抚州市经济水平与本省其它市区有较大差距。另就抚州内部各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一比较(见表2,单位:万元,本表数据来自江西省2004统计年鉴)

在抚州的10个县中发展最好的4个县(GDP超过10亿元人民币)为东乡县、崇仁县、南丰县、南城县,发展最差的2个县(GDP低于5亿元人民币)为资溪县、广昌县。倒数第一的资溪县GDP占顺数第一的东乡县GDP的比例为21.6%。故抚州内部各县经济水平的发展也存在极大差距。

(2)产业结构

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4.17亿元,比上年增长13.6%。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4.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第二产业增加值86.07亿元,比上年增长18.0%,第三产业增加值54.0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31.4%、42.2%和26.4%。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率分别为:一产业为2.8个百分点,二产业为7.7个百分点,三产业为3.1个百分点。抚州市产业结构得到较大优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得到较大发展,但总体水平不高。第一产业中,农林牧渔业比例为:52.61∶13.41∶25.90∶8.08,仍以种植业为主,林业、渔业比重偏低。第二产业中工业所占比例为74.1%,但工业产业结构中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整个第二产业仍需进一步优化,需发展强有力的主导产业形成规模经营和积聚效益。第三产业虽得到一定发展,但仍以传统的吃、穿、用低层次服务为主,需进一步发展为生产、生活和致力于科学文化水平和人们素质提高的较高层次的

服务。另外,我们通过抚州工业化结构重数来分析抚州的工业化水平和工业增长情况,工业化结构重数G=(Z1/Z2×S1/S2)1/2,Z1和S1分别代表研究区域的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劳动者数,Z2和S2分别代表研究区域社会总产值和社会劳动者数,G代表所研究区域工业化结构比重数。这个基本可以反映区域工业化水平的高低和工业结构素质。G值越多说明那个区域工业化水平越高。通过对抚州市2002至2004年的统计数据运算得出抚州市该三年的工业化结构比重(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抚州的工业化结构比重很低,连续三年都在0.3以下,但这三年其比重是在逐步增加的,可是增加的比例很小,这说明抚州的工业是在以较慢的速度发展,工业化水平还是偏低。综上所述,抚州市经济发展水平与江西省某些市存在明显差距;经济发展速度不快;产业结构欠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产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仍以低层次为主,需进一步优化;在空间发展上差异明显,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未形成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格局。

三、制约因素分析

(1)自然环境

抚州市地处赣东,山地面积比重大的地形对县域经济发展存在制约,表现在:第一,约束城镇规模扩大;第二,增加流通的难度;第三,山区农业生产要素组合的特殊性(如耕地面积有限、农业技术水平落后等),增加了农业规模经营、集聚经营的难度,以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于平原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释放量少于沿海地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县域经济的发展[4]。

(2)体制落后、市场意识淡薄、缺乏开放性

抚州在一些体制上显得过于守旧和落后,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束缚情况严重,过于倚重自然资

源,大多领导和企业重生产、轻流通,缺乏市场经济意识,专业化大市场建设薄弱,具有发展潜力的如竹木材及其制品、粮食市场均未形成规模。在对外开放上:第一,与周边地区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协调有力的大城镇体系;第二,对外经贸开展不够深入,外商投资主要停留在小项目、低层次的水平上,出口产品以低附加值的制造加工业为主。

(3)人才缺乏、技术落后

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抚州市高级职称人才偏少,且主要是在教育、卫生领域,工农业第一线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缺乏,尤其缺乏深谙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